【导语】“濕濕乳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广州陈家祠堂的导游词精选合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广州陈家祠堂的导游词精选合集,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 目录
篇1:精选广州陈家祠堂导游词
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可以看到非常有特色的雕塑。除外,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展和图片展之类的,在老房子中体会文艺。
陈家祠初建时,是广东省陈姓联合建立的合族祠堂,为本族各地读书人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住处。它有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广州风情和岭南特色,由于它保存完整,对古建筑及历史感兴趣的一定要去看下,如果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也可以去看下安静的老房子。
由入口进入祠堂,按折线形进行参观,观赏顺序依次为:正厅(双面镂空木雕大屏门)-月台(石雕栏杆、铁铸通花栏板)-中进聚贤堂(定期专题展览)-后进中厅(百年陈氏书院图片展)-后东斋(流光溢彩——粤绣艺术作品展)-前东厢(旧广州家居展)。
主要是观赏陈家祠的特色雕塑,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栏杆、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随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建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其造型生动,色彩丰富。除了雕塑外,彩绘也不容错过。几千幅彩绘,没有相同的风格,也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全都是靠作者丰富的想象,值得细细品读。
篇2:精选广州陈家祠堂导游词
陈家祠,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建,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历时七年。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
因祠堂落成后,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故又称陈氏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间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
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6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艺术建筑在文物部门的保护管理之下,得以发扬光大,供国内外人士观摩鉴赏。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门前有开阔的广场,设有前、后、东、西四院,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封闭内开放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
篇3:精选广州陈家祠堂导游词
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 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陈家祠主体建筑为五座三进、九堂六院,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
陈家祠以大门、聚贤堂和后座为中轴线,通过青云巷、廊、庑、庭院,由大小19座建筑组成建筑群体,各个单体建筑之间既独立又互相联系。 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栏杆、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随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建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琳琅满目。
陶塑工艺集中在19座厅堂屋顶上的瓦脊;砖雕以东、西倒座外墙的最具规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海灰塑艺人所作;木雕除梁架与大门及聚贤堂的屏风外,后座的11座双层透雕神龛,体型高大,有“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源昌街时泰造”等题款。祠堂中的各种装饰,丰富多彩,题材广泛。
篇4:精选广州陈家祠堂导游词
陈家祠的花脊和砖雕。陈家祠的花脊共有十一条,总长度就是165米,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脊基为灰塑,上层脊基为陶塑,陶塑全就是佛山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五色,人物均就是:有前无后,有眼无珠,面部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模具印制,届时根据人物身份、形态的不同,选配组合,再以捏、按、奈、贴等手法加工完成。最后还要按仰视的要求,夸张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
请朋友们注意看看,每条花脊两端有一对造型独特的动物,它龙头鱼尾,长有两根往上翘的长须,这就就是古代民间传说能防火避灾的鳌鱼,古人认为“巨鳌生于海,?而水能克火,故置于屋脊之上”不仅还使屋顶的轮廓线更加优美,同时,古人又取其”独占鳌头“之意。表示了人们期望子孙科举考试荣登榜首,高官显贵的心里。
朋友们看了那么多石雕,我就跟朋友们讲一下他的工艺流程,先按客户对主题内容的要求进行平面或立体的设计,并分解为砖格编上号,然后依题材划分局部。选用统一规格的、质量上乘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的技法,逐块雕刻。最后按顺序拼接镶嵌于砖墙上,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在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这就就是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篇5:广州陈家祠堂的导游词精选
今天,我去参观陈家祠,我在陈家祠看到了很大的门神,我好想门神可以说话,因为门神是两个威武的古代中国人的画像,就好像真的一样。我很喜欢看陈家祠的门神,好想可以回到古代的中国,因为听了门神的故事之后,我想做皇帝。
我在陈家祠看了牙雕、也看了做牙雕的刀。做牙雕的刀有大刀和小刀,我喜欢那个大刀,想买那个大刀。我看了大象的牙齿,大象的牙齿被雕成了一个很漂亮的牙雕,那个雕刻的人可真厉害。做牙雕是很难的,我很想去现场看看做牙雕的工具,我不知道怎么做,我想学做牙雕。
我还在那里看了很多照片, 我也很喜欢在陈家祠照相,我在陈家祠照了许多的照片。
我觉得在陈家祠很开心,我很喜欢去陈家祠,因为那里不仅有门神,还有很多古代的石雕、木雕和牙雕。
篇6:广州陈家祠堂的导游词精选
2007年5月4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依照授课教师的要求,集体参观了广州陈家祠,并结合感想认真体会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内容。
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其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分为头门、聚贤堂和后堂。头门大门上悬“陈氏书院” 横匾。聚贤堂原是陈姓族人举行春秋祭祀和议事聚会的地方,两檐为取材于《水浒传》故事,两旁分别刻有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及清代诗人的七言绝句。。后进后堂及大厅三间原是安放陈氏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厅堂。
陈家祠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势雄伟,装饰巧夺天工,富丽堂皇,无怪乎人们称它是岭南建筑的明珠,又说它是集岭南装饰工艺之大成,是广东省现存宗祠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一座,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宝库、“百粤冠祠”,它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在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新世纪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中,陈家祠以“古祠留芳”名列羊城新八景之一。
陈家祠的建立一方面反映了清朝族权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成为让今人更好的研究、了解古代族权与皇权关系的有力物证。族权是宗法制度下,族长对家族的支配权力,或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支配权力。皇权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对全国土地、财富的控制、管理权。包括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大权。在当时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无法被超越的权力,表现为皇帝个人的独断专权。二者同处于父家长专制集权的金字塔式统治结构中,皇权是金字塔之顶,族权是金字塔之基。在古代中国,治国如同治家;治家亦如治国。族权是皇权的基础,皇权则是族权的保障。它们的关系绝对不是西方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的二元对立,而是公私杂糅、公私兼顾,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的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所谓君者,天下之尊也;所谓宗者,家族之尊也。皇权无疑是血缘群体父家长权力的代表,族权则是血缘群体父家长权力的象征。
★ 广州导游词
★ 观音堂的导游词
★ 广州基本工资
★ 范文军 广州
★ 广州风俗习惯作文
广州陈家祠堂的导游词精选合集(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