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

时间:2023-07-15 03:39:17 作者:厦门的妞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厦门的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

在阿拉善高原 上有一座形状奇特的山脉,山上黑石嶙峋,岩脉 蜿蜒,周围巨大的岩石皆成圆形,酷似陨石分布,一条崎岖小路不见尽头,这便是曼德拉山。蒙语曼德拉是汉语“升起来”的意思。专家考证,早在新石器仰韶文化 时期,阿拉善 大地上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曼德拉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孟根苏木境内,距离苏木所在地西南14公里。曼德拉系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在这里具有山势高峻之意。曼德拉最著名的是岩画。东西3公里、南北6公里的山地上,发现了4234幅岩画。这些岩画以其历史久远、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古朴粗犷的特点被誉为“美术世界 的活化石”,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这些岩画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岩画6000多幅,面积约18平方公里,属羌、月氏 、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岩画的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神佛、日月星辰、寺庙建筑 、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自然环境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的画廊。

曼德拉山岩画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 西南14公里境内的曼德拉山中,距旗府所在地210公里。在阿拉善高原上有一座黑石嶙峋、岩石遍布的曼德拉山,在山中18平方公里内,分布有4000多幅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这些岩画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由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

岩画的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神佛、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形象曼德拉山岩画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自然环境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的画廊,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中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曾赞赏曼德拉山岩画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曼德拉山岩画经历了千百年风霜的洗礼保存至今,为了解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的生活提供了依据,可古人雕琢岩画的时间还一直不能确定。有关专家认为岩画的创作时间为远古到明清的各个历史期,跨度约有60左右。

不过受利益的驱动,这里的岩画已被盗毁近半。

篇2: 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

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早晨好。昨天我们游览了吉兰泰盐池工业旅游区,今天我们旅游活动的内容是参观、欣赏曼德拉山岩画。曼德拉山岩画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克德呼都格嘎查境内。

山峦四周为草原牧场,远远望去颇有威严壮观之势,尤其是山中沟边的黑色岩石群,起伏蜿蜒,上边刻有很多世间罕见的岩画,与山下的茫茫草原组成了一幅奇伟瑰丽的自然画卷。曼德拉山岩画极为密集,分布在东西3公里、南北5公里的山地上。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发现岩画6千余幅,这样数量众多的`岩画在其它地区极为少见。据岩画的色泽和水温水位资料推测,大约在几千年前,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环绕,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

这里,先后曾有匈奴、鲜卑、党项、蒙古等许多游牧、狩猎民族在山周水草间繁衍生息,留下了可寻的踪迹。这满山岩石面上留下的精湛生动的艺术图案,反映的就是这些民族部落的历史。就曼德拉山岩画的内容而言,占首位的有各类动物图案。如北山羊、盘羊、青羊、石羊、绵羊、黄羊、羚羊、马、驴、骡、驼、牛、鹿、水牛、狗、狼、虎、豹、兔、狐狸、蛇、龟和飞禽等;此外还有庞大场面的狩猎、围猎、放牧、舞蹈、建筑、弓箭搏斗、排列整队、车辆车轮、太阳、月亮、星辰和草木等画面。

从岩画的风格特点、体裁、色泽和文字符号等方面判断,它反映的是从远古直到明清时期我国北方草原、荒漠地区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概貌。岩画的造型技法各不相同,有凿刻、磨刻和线刻,古朴粗犷,像儿童笔下的形象,颇得天真自然之美。可以说,它达到了庄严中见活跃,方正中见变化的艺术效果。

大家都是考古和艺术爱好者,这次曼德拉山岩画观赏之旅,定能使您大饱眼福、收获多多。

篇3:呐喊的曼德拉山岩画散文欣赏

呐喊的曼德拉山岩画散文欣赏

曼德拉山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境内,高高矗立于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中间,与金黄色的沙漠相互映衬,整个大山愈显清癯峭拔,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与耐人寻味的魅力。山下腾沙瀑浪,山上云蒸雾萦,云卷云舒。蓝蓝的云儿如同纱幔一样罩在山顶和岩画上,使原本神奇朦胧愈加神秘莫测,深奇飘渺了。因此来过曼德拉山的人们都称它是世界上最神密的高山博物馆,生发出无限的幽思与遐想。

曼德拉山海拔1513米,在大西北贺兰山,雅布赖山,阴山等众多有名号的大山中,绝对属于那种不足以为奇的峰峦。可是,耳闻目睹它山顶上岩画会顿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不登曼德拉山,真不知天下有多奇,你会被它顶端上古岩画称奇叫绝。据科学家考证,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6000余幅岩画,全部都是镌刻在山顶峰尖上,可谓攒尽峰头。而且,这些岩画全都来自上万年远古人类之手,甚至也有人说是来自外星人之手创作的。因为,每一幅作品技艺高超,展示的内容充满独特、新奇、奇幻,犹如仙人的一把神刀雕刻而成。线条简洁明快,出神入化。看似刻画在表层,刀刀镌刻在大山的骨子里,虽经千百万年栉雨沐风,风剥岁蚀,画面丝毫无损,没有一丝一毫的模糊不清,相反像刚刚才雕刻完成的一样,清晰、美好、愈久弥新,同时期人很难企及。许多内容就是现代人也无法解释,给后人留下千古迷团,不尽的猜想,震撼与疑惑不解,人们称其为为刻在刀锋上的岩画,国宝级的文物,世界最开放的露天展馆。

游历在曼德拉山这座天然展馆,处处新奇别致,与众不同。蓝天白云作帷幕,山为展台。每一幅画版就是奇石嶙峋,岩脉蜿蜒的山脊或最高山峰。画随峰转人随景移。随山顶形态分布的画,随山就势,有一点平面就有一幅画作,可谓绝峰奇景。创作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风古朴粗狂,大气磅礴。内容有狩猎、骑马射箭,狗、羚羊、盘羊、狼。还有放牧、竞技、打斗、游乐、舞蹈、寺庙、神佛、日月星辰等,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大西北古代风情画,也是一段已经消失,让今天的人们再也无法拥有、无法走近的历史,让人们仰为观止,望山兴叹。但是,正是有了这携刻大山里的岩画,今天的人们得以走进人类过去,去感知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

曼德拉山岩画群,不仅传递一种信息,也以它高、远、古成为世界文化奇迹,在中国可与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艺术相媲美。从历史年代分析,有超之而无不及之。是中国古人类雕刻艺术的瑰宝,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假如去到阿拉善,去到曼德拉山,站在高高的山顶,攀爬峭壁嶙峋的石缝间用身体与视觉感受它的深邃与奇特,一定会神思飘渺,称奇叫绝,不觉间你会仰天长叹,天赐的露天博物馆也。

曼德拉山岩石成多种色彩。由天蓝色、朱红色、海青色、以及黑色花岗岩等众多石质构成的岩画,其画石圆的、方的、菱形、四边形、剑形、打开的书形,云遮雾罩,似乎老天有意扩大它深邃意蕴,诱人百看不厌,遐想连篇。古人苦心创作的这些绝美的岩画仅仅是给自身看吗,还是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秘密与用意呢。无论站在哪个方向俯视它,还是举目远眺,曼德拉山都会带给无限的神秘与感慨。高拔俊俏的大山之下是涛涛涌动的黄色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鹤立沙漠的曼德拉山形同大海里的一叶孤舟,一座孤岛,一方宝盒,近在眼前又似乎远在隔世。又如一部古老得已经泛黄那上古奇书,曼德拉山就是一页插图了,那泛黄的纸张让你读出一种来自远古的味道和声音,弥足珍贵,让你如痴如醉百感交集了。

曼德拉山岩画群,根据多少专家学者对它的研究,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古人要向世人说明什么那!是呼唤胡杨林里已经消失的小村庄乡亲们,还是呼唤居延海上空走失的雁阵!。是诉说莽莽苍苍的巴丹吉林与腾格里沙漠的桀骜不驯,将大片的草地一扫而尽,还是为那匆匆奔走沙漠里的每一峰骆驼艰难的寻找水源、寻找一株可以生存的绿草而呼唤……

曼德拉山,中国的一座奇山。隔着一层云的帷幔,站在山下的我还是看不清,听不见你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

篇4:崀山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崀山观光旅游。

崀山位于湘西南边陲的邵阳市新宁县境内,南与桂林山水相连,北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呼应,与桂林、邵阳相距各140千米,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相传舜帝南巡途经新宁,看到这秀美的奇山秀水,驻足赞叹“此山良好,可谓崀山。”崀山由此得名。

崀山在数千万年前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的变动,内陆湖底突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红色砂粒岩结构的丹霞地貌。大家知道,张家界属石英砂岩地貌,桂林属喀斯特地貌,而崀山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形态、规模在全国同类地貌之中均达到极限八角寨之高(293米)、天下第一巷之长(239米)、亚洲第一桥之险(64米)、蜡烛峰之险(674米)、红华赤壁之绝、将军石之峻,都令人叹为观止。

崀山风景区占地108平方千米,聚集了牛鼻寨、骆驼峰、八角寨、紫霞峒与扶夷江等五大景区、477个景点、三大溶洞和一处原始森林。

牛鼻寨

各位朋友,现在来到了牛鼻寨景区。为什么叫牛鼻寨?原来,在东面那块大石的右侧,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成对出现的“牛鼻孔”,当地老百姓称为牛鼻山。后来,农民领袖雷再浩、李源发先后在这里聚众起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屯兵扎寨,遂被改称为牛鼻寨。

大家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天然山水画前有关山之隘的瑶寨式建筑“迎宾亭”,后有一帘瀑布从山涧飞泻而下,绿阴掩映处,红白芙蓉映衬秀山丽水。来到银珠洞,可见一串串水珠直挂,在夕阳的映照下,粒粒闪亮夺目。

穿过银珠洞,大家来到陡岩绝景,迎面红霞赤壁当头压来,几经曲折有幽径,四处悬崖已无路,只见悬崖上一道白色天梯直立,引渡到达“天下第一巷”。

这“天下第一巷”几个大字是“中国丹霞之父”、丹霞地貌命名者、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国达教授1992年来崀山时亲笔题写的。陈老对比了1939年命名的广东仁化丹霞山,发出如下感叹:“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

“天下第一巷”长238.8米,相对高度100—120米,最宽的地方0.8米,最窄处0.3米。两旁如刀劈斧削,侧身中间,大有“天光一线,人生如缝”之叹。人处其中,后不见来处,前无有尽头,惟见头顶一线青天,绝壁对峙,鬼斧神工,堪称天下一绝。走出巷口,豁然开朗,一泓清泉,临路而出,凉意扑面,使人心旷神怡,刚才的惊、奇、险、累一扫而光,惟有追忆、体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世外意境。

来到后寨门,沿右面岩壁攀腾而过,登上遇仙巷,巷长178米,石壁高60米,巷中翠竹掩映,花木丛生,人行其中,饶有情趣。再往前走,便到一马鞍形石级小梯一一揽月梯,最窄处只有26厘米。来到谷底,可见隘口有一阴阳八卦阵,路径纵横交错,若无人指点,很难走出此阵。前面像猿人头山的下前方,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栋七层大厦,名七层楼,那是大自然的杰作。

走完这长长的台阶便进入桃源冲。桃源冲确实是世外桃源,成片竹林,满目翠绿。一路惊险之后正好在此小憩,感受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逍遥时光。

八角寨

八角寨景区位于崀山最南端的'湘桂边境,海拔818米,由八角寨、白面寨和天生桥三个小景区组成,因山顶有八座山峰相连,互为犄角,像一朵八角莲花而得名。

“天生桥”被誉为“亚洲第一桥”,是丹霞地貌中很独特的自然景观。该桥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半圆拱形,似人工砌筑,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桥下有一石棺,底盖分开,惟妙惟肖,尤似千年古物。一条小溪环桥流过,水质清澈碧透,有“绿溪”之美称。

“白面寨”,山岩均成银灰色,而植物多开白花,远望如白涛银浪,故而得名。该寨山势雄险,石砌寨门卡关而立,仅容一人进出,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寨内巨石耸立,景象万千。这不仅是杨再兴、石达开、雷再浩、李世德等历代名将和起义领袖砺兵秣马的古城堡,也是新石器时期遗址所在。

登临八角寨,要走1708个台阶、三道门,即象门、龙门、寨门。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头大象,它把秀长的鼻子低垂于地恭候远道而来的朋友,这便是第一道门“象门”。走过象门,便听到淙淙的流水声,清澈的溪水滋润着一种特殊的植物,它在阳光下呈现黄、蓝、绿、紫等十几种颜色,老百姓称之为“变色龙”,学名唇柱菌苔,只能生长在钨矿含量高的地表上。

继续往上走,来到一条巷子,这便是第二道门“龙门”,因正前方有块形似龙头的突兀巨石而得名。传说到那上面烧香,有求必应。

走过1708个台阶,来到一个平台,站在这里,一脚跨两省,左踏广西,右踩湖南。前面青石砌成的古城墙门就是第三道门“寨门”,当年白莲教依靠这里的险要地势,多次战败数倍于己的清军。

被誉为“丹霞之魂”的八角寨,横空出世,独占鳌头,绝顶上形成宽阔平台,因而叫云台山。

篇5:内蒙古神山旅游区导游词

内蒙古神山旅游区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神山旅游区位于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巴达尔胡镇、阿尔本格勒镇交界处,距音德尔镇70公里,距齐齐哈尔市190公里,距乌兰浩特市110公里,是兴安盟重点旅游区。神山系大兴安岭余脉,是一座独立的山峰,相对高度300―400米,主峰海拔858。8米,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3公里。山体为土石结构,以花岗岩为主。神山,元代至清代初被称为朵云温都儿(古代蒙古语称山为温都儿),在清乾隆年间被尊为乌力吉朝格图敖拉,藏语称其为拉喜扎力布,意指吉祥的神(帝)。因忌讳直呼其名,人们称其为博格多敖拉(蒙古语意为“神山”)。

神山,作为扎赉特旗的象征,以其高大峻伟闻名遐迩。神山,因自然地质带的断裂和强烈风化剥蚀及流水切割形成的奇峰、怪石、峰丛、峰林、石林、石墙、球状风化石、锅穴等奇特景观比比皆是。罕见的岩穴、锅穴等地质景观,其成因至今仍是一个迷,因此,具有极强的科考价值。站在远处遥望神山,云岭苍茫,如巨龙腾空;近看则怪石嶙峋,峰险谷深。巍巍神山,嵯峨险峻,令人咂舌。阴雨天,云缠雾绕,难辨其真面目;晴朗天则轻烟漫漫,如薄纱裹体,给人以神奇迷离之感。站在神山脚下,听万壑争鸣,飞鸟欢唱,望奇峰怪石,游人争攀,真是“林涛阵阵回谷底,飞鸟翩翩绕旧巢,怪石奇峰别具色,游人乐访不辞劳”。

登临神山,只见深谷幽幽,峭石壁立;极目远眺,层峦迭嶂,连绵起伏,如万马奔腾,使人无不感叹造物之神奇与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从心底折服其无比的'威严。神山一带山高林密,水源丰富。通过人工引流和修饰,大量的山坡径流水和数不尽的山泉水汇集一处,形成了明镜般的高山湖,即神山水库。水库四周青山倒映,天光云影徘徊其中,如翠袖镶珠,何其明澈娇丽。诗曰:“深浅翠屏一重重,俨如少女卧闺中,冰肤玉骨洁如镜,一代风姿一代容”。

神山主要旅游景点、景观有――

人洞:在神山东侧山腰上有一个能容纳200多人的神秘大山洞。洞内空气湿润,通气、通阳光,是游人避风雨、探幽休闲的好地方。当地人称其为仙人洞。

石老爷山:位于神山群峰的西部,是神山的最高峰。石老爷山顶部有一块60多米高的巨石,似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硝烟弥漫的疆场上指挥着奔腾不息的千军万马。

神山石狮:在神山南腰上众多奇峰怪石当中狮形石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其外形与狮子相似,身高4米、宽2。8米,雅号石狮。神山那达慕和祭祀山神活动:每年的6月17日,在神山石老爷峰前的草场上,当地蒙古族农牧民会自发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以摔跤、射箭、赛马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那达慕大会,期间在神山主峰上开展具有浓郁宗教、民族特色的祭祀山神活动。这是颇受游人喜爱的人文景观。

篇6:内蒙古桌子山岩画

内蒙古桌子山岩画 -资料

桌子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东部,主峰海拔高度2149.4米,山脉主体呈南北走向,长约75公里,东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接壤,西距穿越市区的黄河约2公里。

桌子山山势雄伟,峰峦迭起,巍峨壮观,因其主峰山顶较平坦,远眺貌似桌子状,故得此名。桌子山“V”字形沟谷发育,切割深度多为150~250米,其毛尔沟、苏白音沟等大沟谷的谷底较平坦。

在桌子山脉诸多山沟的.悬崖峭壁和沟畔石灰岩磐石上,残存着无数古代岩画的遗迹,称为“桌子山岩画”。古代游牧民族羌、乌桓、鲜卑、突厥、回鹘(纥)、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先后交替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漫长的历史岁月虽已消逝而去,但遗留在沟畔石灰岩磐石和悬崖峭壁上的古代游牧人的艺术珍品——岩画,却成为历史遗迹,永远留在这里。

岩画被称为是人类最早的画布,世界上人面形岩画最集中的地区就是内蒙古乌海市的桌子山岩画,乌海市正在逐步加大力度保护这一珍贵遗产,

资料

桌子山岩画总面积有一万六千多平方米,1973年由乌海市牧民在放牧时发现的,岩画内容多为太阳神等人面像、动物图形、狩猎图、符号等,每幅岩画单独成画,神态各异,是国内罕见的出土岩画。桌子山岩画创作于新石器时代,每幅画都是刻磨而成,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是人面像岩画是中国和世界人面像岩画之精华,反映人类童年时代丰富的想像力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同期:内蒙古乌海市文物站 站长 李雪飞 咱们这里的岩画跟别处不一样,缓坡的,别处是立壁的,因为那些天上的颗粒都直接降到表面上,一遇潮湿就起反应,所以咱们保护这处岩画迫在眉睫。

由于桌子山岩画是倾坡式岩画,再加上位于工厂矿山附近,很容易受到损害,乌海市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桌子山岩画遗址博物馆,以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遗产。

河北旅游区导游词介绍

精选的四川著名旅游区导游词

夜鸣沙旅游区导游词

曼德拉语录

精选的经典旅游区茶卡盐湖导游词

吉兰泰盐池工业旅游区导游词

精选的山东青岛崂山旅游区导游词

姑婆山导游词

大奇山导游词作文

藏山导游词介绍

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区导游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