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时间:2023-07-27 03:38:10 作者:不停歇喝水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不停歇喝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摘 要: 河南省是高考大省,高考出题趋势会直接作为广大师生教学和学习的风向标。作者针对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从试卷的分值、题型等方面简要地分析20河南省高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并对比2011及英语试卷,希望为提供借鉴,更好地指导平时的教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2013年英语试卷 内容分析 指导教学

一、试卷结构( 试卷分I卷和II卷两部分,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卷总体特征

2013年河南英语高考试卷更加突出语用,多元化地考查了考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题材、体裁的多样性,文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感,体现了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理念。整体难度不是很大,和20难度基本持平,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些是今后命题的基本原则和趋势走向。

三、具体题型分析

第I卷

(一)听力

该部分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准确的推断能力、判断能力。生词较少,语音较清晰,语速中等偏上。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些题目受干扰项影响,判断能力较弱,容易选错;有些材料信息量较大,学生对文章中的信息获取模糊,容易导致判断失误。但该题只作参考,不记总分。

(二)单项选择

近三年来,单项填空以冠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动词辨析、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冠词、特殊句型、常用句式等知识为必备考点和考查重点。2013年该部分的创新是第23题考察help用法,属旧词新意,Try not to cough more than you can ?摇 ?摇 since it may cause problems to your lungs. 空格后表示的是原因,由此结合各选项的.词义可知,help为“控制、抑制”,常与情态动词can/can’t 连用,符合语境。难度较大的是第25题,考察副词用法,Tony can hardly boil an egg, still ?摇 ?摇 cook dinner. 句意:“托尼几乎连蛋都不会煮,更不用说做饭了”,A 项与still 构成固定搭配still less,“更不用说、更何况”,符合题意。希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些考点帮助学生建立结构框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完形填空

本题是综合能力测试题,是对语篇理解和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文章大意: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面对的问题,I 参加了一次活动,试着操作轮椅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但是操作轮椅没有那么简单。本次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从中受到了教育。最后一句照应主题:A few hours of “disabilitgy”give me only a taste of the changllenges,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that disabled people must overcome. 凭借语境或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考虑各个空格的确切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学生就语境推测和判断,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

(四)阅读理解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理解能力、细节理解能力、猜词能力、指代能力、推测能力、写作意图归纳能力、主旨大意、布局能力 和写作手法等。所选5篇文章题材及内容分布如下:

本次高考题阅读理解部分难度以中等偏易为主,命题较为规范,稳中有变。对于下一届考生,以对定位能力的训练为主,强化对于文章重要信息的搜索定位能力。另外,平时训练时注重三种能力的培养:标注、概括、推理。

第II卷

(一)短文改错

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短语、时态、形容词、副词、冠词、代词等在具体语境下的灵活应用,本试卷有些属于常考知识点,eg. used to do, passed away, in fact,都是基础知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形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变化、动词和名词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系统讲练。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时刻细心,主谓一致、时态语态和字母的大小写等也要注意。

(二)书面表达

该篇书面表达的命题思路和2012年相比,变化不大,仍然是书信类的应用文,这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从测试内容上看,应该至少涵盖六个方面的要点:叔叔出国开会;捎去一幅画;叔叔姓名;航班号和抵达时间;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接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表达完整的基础上穿插一些过渡性的词汇和短语,使行文连贯紧凑、过渡自然。在有把握的情况下用些高级词汇和句式提高文章档次。

四、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本试卷英语听力只做参考,不记总分,但要求广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尤其是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一定量的听说训练,同时加强解题技巧的指导,真正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阅读理解所占分值较大,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筛选阅读资料,分类练习, 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扎实做好词汇、重点句型、段落的梳理和强化工作,加强督促检查,训练到位,积累知识,注重灵活运用。

(四)淡化语法,要适当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句子结构,培养语感,分解长难句,把握句子主干。在此基础上从词汇、短语和句型句开始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A. 2002.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一版.

篇2:河南省小升初英语试卷

一. 按字母表中的顺序写出24个小写字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

二. 按顺序写出所缺的大小写字母。

f____ h o____ q k____ M V____ X

三. 判断下列单词划线部分的发音是否相同,相同的用“√”,不同的用“×”,表示在括号内。

( )1. bike mine

( )2. nose long

( )3. much museum

( )4. left desk

( )5. hand make

四. 下面每组单词中划线字母的读音有一个与其他二个不同,请将这单词的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1. A. day B. bad C. have

( )2. A. fish B. find C. give

( )3. A. me B. see C. red

( )4. A. glue B. run C. us

( )5. A. phone B. plant C. four

五. 用直线连接下列英文单词和对应的中文意思。

library 电影院 watch TV 牙疼

station 图书馆 wait for 头疼

cinema 博物馆 play chess 看电视

museum 公园 headache 等候

park 车站 toothache 下棋

六. 将下列划横线的部分译成英文或中文。

1. The girl is my sister. 中文:__________

2. Don’t smoke. 中文:____________

3. Here is the money. 中文:_________

4. I 学习English in a school. 英文:________

5. My bag is 黑色的。 英文:_______

七. 选择单词或词组(每个只能用一次),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1>under <2>white <3>play cards <4>in bed <5>speak to

1. The book is _______ the bed.

2. Could I _______ Mike , please?

3. Don’t read _______ . It’s bad for your eyes.

4. It is a _______ pencil.

5. I will ______ with Mike this week

八. 根据情景选择句子,将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 )1. 当你想知道橡皮放在哪儿时,问:

A. Where is the eraser?

B. Where is the pen?

C. Where is it from?

( )2. 当你提醒小明不要在房间玩球时,说:

A. Don’t read in bed, Xiao Ming!

B. Don’t be late for school, Xiao Ming!

C. Don’t play ball in the room, Xiao Ming!

( )3. 当你想知道别人能看见几辆汽车时,问:

A. How much is the car?

B. How many cars can you see?

C. I can see five cars.

( )4. 当你想知道别人是否喜欢那辆绿色汽车时,问:

A. Do you like the green car?

B. What is the car like?

C. I’m looking for a green car.

( )5. 当你想知道别人会不会骑马时,问:

A. Can you make a bike?

B. Can you ride a bike?

C. Can you ride a horse?

1.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

2.20小升初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3.2016年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考试卷

4.2016小升初分班考试英语模拟试题

5.2016小升初英语重点句型解析

6.2016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7.党章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8.2016年河北小升初模拟语文试卷

9.人教版小学毕业语文试卷及答案

篇3:高考试卷分析

一、20**年高考试卷分析

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卷Ⅰ)继承了的改革方向。既保 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 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考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2?试题结构与20大体相同。全卷共22小题,选择题12道,每题5分;填空题4道,每题4 分;解答题6道,前5道每题12分,最后1道14分。

3?考试要求与考点分布。第1小题,(理)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文)理解集合、子 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符号,能够正确表示简单的集合。第2小题,掌握对数的运 算性质。第3小题,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平移公式。第4小题,会求 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第5小题,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 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第6小题,(理)了解空集和全集,属于、包含和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文)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7小题,掌握椭圆 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第8小题,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了 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第9小题,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了解正 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0小题,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各种位置 关系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第11小题,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第12小题,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第13 小题,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第14小题,(理)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文)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15小题,(理)了解递 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 练地求出直线方程。第16小题,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第17小题,(理)掌握两角和与两 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文)掌握等差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第18小题,(理)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 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能根据其分布列求出期望值。(文)掌握两角和与两 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第19小题,( 理)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文)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 函数的单调区间。第20小题,(理)掌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 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文)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 概率,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第21小题,(理)掌握双曲线的 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文)掌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第22小题,(理) 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和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 前n项;(文)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 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综上,中学数学中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中的圆锥 曲线,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关系等重要知识点都有涉及,知识覆盖面很广。?

二、高考命题走向

数学科的高考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些年高考数学试题更突出 了能力立意,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

为了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命题思路。具体表现为重视教材内容的考查,减少运算量、加大思维量,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突出对归纳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等。

通过对近几年数学科《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今后数学高考命题会:

1?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在命题设置上,坚持对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2?知识立意进一步向能力立意转化,应用型试题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识记型的试题会减少。

3?应用试题的信息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

4?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评价标准趋于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5?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循序渐进,分层设问,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

6?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作为命题的基本载体的地位更加突出,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命题的情况有所减少。

7?试题以单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主导,适当增加综合测试能力,向实用化、工具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篇4: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刚刚结束,拿到试题后,我们马上组织教师对试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对我们后来高考的同学迎接未来的高考有所帮助。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年高考的特点:

总体特点: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时照顾主干知识覆盖面

从总体上看,**年高考物理中各知识模块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以力学和电学内容为主,光学与近代物理只占少部分,而实验题命题形式依然保持稳定。这也是天津物理试题的一贯特点:在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时依然照顾知识覆盖面。

在对能力的考查上,今年依然是以理解和推理能力为主,同时夹杂着对分析能力、数学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察。难度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整体上较前几年要稍难,而且近三年的高考物理平均分是逐年递减,也就是说难度在逐年递增。

进一步分析,我们能发现**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更多的细微变化:

一、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主干知识的应用考查,减少了多概念“穿插”题

近几年天津高考的考查都侧重于基础知识,虽然内容涵盖了从力学、电磁学到光学、近代物理等多个领域,其余各知识模块均涵盖到了。**年在知识模块上的覆盖面上基本也保持了这一规律,但与往年非常明显的差异是:今年的试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情景把多个相关概念“穿插”起来考查学生分辨概念的能力,而是更倾向于对主干知识(动量,能量,电磁力等)的应用能力考查,学生答题时推理的强度加大了。好在今年也没有出现太复杂的模型,知识点考查的非常纯粹。不怕难,就怕繁,**年的高考依然没在试题的复杂度上为难学生。

二、难度上难题增多,中等题缩水

往前看**年和**年的高考物理题的难度分布,我们发现,基本上都是简单题最多,将近一半左右。剩下的三分之一左右是中等题,其余是难题。而**年天津的物理高考容易题变少了,而中等题目增多,整张试卷上有大约一半的中等题目,而难题也较往年多了一些。但是我们看**年的高考物理,对比于去年的高考题,难题增多,中等题减少。虽然难题增多,但是考查的也不是太复杂的模型。这也要求学生们没必要过多钻研偏难怪的题目,把常规题目都能做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对高考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了实验能力的考查,重视实验对学习效果的提升

实验题是高考每年必考的一类题目,而且一定是一道大题,还是头一道大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一道题是考查实验能力的。在很多的选择题中,其实都有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选择题,第12题计算题等,里面都包含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四、突出命题与实际生活、与现代科技发展的紧密结合,突出天津特色

纵观最近的几年天津卷,一定有大量考题,其情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或者来源于前沿科技,比如的超导体,以及今年的同步加速器。这些试题很好的迎合了新课标高考改革的导向,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体会到更好的成就感,感受物理学科之美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可以肯定,在未来的高考命题这个大趋势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这对我们中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导。

整体上,**年的天津物理高考难度上有了一些调整,但基本上也是在学生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难度提高也没有到大家都不会做的程度。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也是能够看出来每年命题特点的蛛丝马迹,帮助我们去准备迎接下一年的高考。

篇5:高考试卷分析

学生对试题的反映取决于个人的准备情况

高考之后不同的学生对试题反应不一样,理科学生反映比较大的是理综、文科学生反映比较大的是文综。学生对于生物的考题反应不一样,有的学生感觉这次高考题特别适应自己。有的学生反映这个题太别扭了。所以不同的学生感受是不一样的,原因取决于他的准备,他对于整个高考的准备和高考试题的准备。

今天我们谈的是试题,不好说试题本身是什么问题,而应该说考生是怎么准备的,因为高考肯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命题的。

有几道题学生反应比较大,如第4题遗传规律的题,遗传规律在高考当中考的是比较经典的内容,但是高考未必要考一个非常经典的常规性的,可能会考一个变形。比如说我们讲到了分离定律,这道题变换了一下,后来性状没有表现出来,其实就是考了一个变形,但是还是以前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到一定的程度,他根本不知道这道题考的是什么。但是有一个同学出来以后就说那个题太简单了,他马上就跟我说出了答案。当时我没有看到题,但是如果学生在这方面有了准备,那么就很简单,如果没有准备就觉得很难,这样的题其实命题者的本意非常明确,如果只考的是3:1的问题,那么就很简单了。这样的题,对于学生来讲就属于争议比较大的题目了。

在非选择题的第30题同学也反应比较大,这也是北京卷的一个进步吧,学生更关注名词和术语,而今年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题目是给雌蛙注入雄蛙的垂体会有什么影响,高考命题有一个原则是不能超出考试大纲的,知识是绝不会超出他学的知识了,其实就是应该有促进作用,这里面涉及到了知识理解和你对高考知识的理解问题,如果你理解到位这道题就是一个很容易的题,但是如果理解得不到位,那么这道题目就是一个雷。考生未必想这么多,但是我们觉得高考的价值是导向,这个导向的价值在于通过这样的一个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关注什么,复习的时候关注什么,如果发挥得好高考就是正面的,如果发挥得不好那么就不行了。如果每年的高考题都一成不变,我想我们的学生和教学进步情况也会受一些影响。类似于这样的题还有,但是不多。总体来讲常规的题比较多。

生物纳入理综比单科考试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增大

三门课一起考与单科考试改变高考的惯性思维,我个人认为这个区别特别大。如果老师在备考的时候研究一下,有些省市的生物按照单科考试的,生物是100分,以前的江苏、广东是单科考试的,生物单科的试卷和理综里面的生物试卷对比,你会发现题目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海南生物的试卷是100分,但是北京的理综生物4道选择题,每道6分,这就意味着这一个题如果你要做错了就不行了,非选择题三个空才是6分。因为总共考7道题,知识点又少了,对于考生来讲就涉及到了一个情况,我们经常说高中生物讲一个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有两种方法,有一种是“鸟枪法”也就是说不知道打中哪个,但是最后肯定有打中的。所以复习的难度明显加大了,答题的难度也加大了。以前一个选择题考一个知识点、一个角度,但是理综的选择题一个选项可能考4个知识点,如果考一个点的话那么就会有4种角度。

命题者煞费苦心为考生着想 落脚点在考纲

全国一卷、二卷关注得不多。北京卷因为今年在高考之前,官方提供了很多的信息,今年我们要稳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不应该有特别大的变动,北京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了,旧课程的试题总体是维持稳定的,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命题者还会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命题中去。同时,还要知道命题者的命题技术,他是想这样做,但是必须要有技术支撑,能否做到如他想的那样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从学生和老师的感觉看,北京卷和以前比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比如说,这次把今年的理综卷的生物题所有文字包括图加起来,比以往少了很多。这个变化其实对于考生讲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信息更少了,学生要从题目中选择问什么,答什么,他获取信息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包括阅读时间可能也会减少,对于这个问题就不会受一些无关信息的干扰,我们就可以关注到这点肯定是和命题者有益的指导思想吻合的,这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也是我经常说的:命题者是煞费苦心的为考生着想,如何让大家更节省时间。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对于整个题目来讲,如果你仔细看的话,把这些难题抛开,学生就会发现很多的题,题的情景是不一样的,但是答案太熟悉不过了,答案的落脚点确实是落到了考纲上。以前的考生经常说:李老师,今年咱们白忙活了。今年我的学生没有说这句话,我很高兴。如果题目非常难,学生就会觉得白忙活了。今年的学生说的是我感觉得挺好的,说明他对主干知识是越来越稳定了,这个变化也是挺好的。

第三个变化就是北京卷和全国一卷、二卷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核心概念知识的考察是比较特殊的。我让我的学生把非选择题的答案读一遍,你就发现基本是核心概念。理科综合的全称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这个综合能力是概念性的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分为事实性、概念性、方法性的概念,方法性的知识是练的,所以高考的时候应该主要考概念性的知识。

高考当中考一个实验探究能力,北京近几年也在考,今年争议比较大的是有一道题,给你一个图,说图中5实验组在每个培养品当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什么?为了完善实验技术方案应该增添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什么?这个“做法”实际上就是学生如何把这个事儿做出来,我们就叫做操作性知识,如何动手。北京的高考探究能力考这个。我自己还认为操作性的东西是动手的东西,考有难度的,但是北京卷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个尝试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考操作,但是这种操作学生之前没有做过,见到了这个东西是很犯怵的。

但是大家可以看一下20**年之后的全国卷,开始全国卷的实验题里面会加一个括号,注:操作性的东西不做要求。我觉得操作性的东西阅卷是非常难阅的,其次就是如果严格把握标准这道题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北京去年考了一个“称干重”的题,烘干一分钟称一次重量,最后称到两次重量一样的时候考恒重。最后要称滤纸的质量。我们中学里面多数学校用的是托盘天平,左边放砝码,右边放东西,如果右边的东西放的是滤纸,那么左边也是要放一个滤纸,我们的滤纸是平衡掉的。但是如果用分析天平就不一样了,所以这种操作性的东西对于考生来讲,难度会比较大。但是的题也是考操作,就比去年的考试容易很多了,所以北京卷会有这么一个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一直是标杆性的东西,他是由全国考试院命题的。我第一感觉就是如我们所预测的那样,难度都在下降。这个和最初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所关注到的,每年要稳定,要稳中难度略微下降是有关联的。全国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识的落点更多的落向概念性的知识,这和北京卷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如果大家翻看一下全国卷,大家会发现那两道非选择题难度特别大,难在思路和表达上,比如说一个题整个一面就是题,下面留白都让大家写,学生比较发怵。但是到了08年的时候,全国卷一都开始有这种北京卷的倾向性了,就是有问答的题,但是问答的'会比较简单,一两句话就可以把这件事儿说清楚,表述上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全国卷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东西,比如说遗传,这些年一直在考这个考点,大家都觉得到了第二学期生物学特别有意思,因为遗传现象本身就有意思,其次就是学遗传的时候可以涉及到很多思维性的东西,所以高考重点大体可能会有遗传。

我有一个观念,全国卷一和卷二相比,大家会觉得卷二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就大题来讲,全国卷二的后面的题反而可能难一些,脑子想明白了,但是写不明白。我不知道我这种判断是否正确,我也不知道实际情况会怎么样,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但是全国卷一有一个题很有意思,选择题第一题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给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是什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能会出现学生见到第一道题就晕的情况。

我们知道命题有一个基本的说法,题目应该是由易到难排列的,学生的心理会比较稳定,这道题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也不好预测,命题者可能对于考生对什么东西是熟悉的、什么是怕的,可能也不能完全匹配,因为这个难度也太高了。总体来说,我看到了一个稳、还有一个就是稳中有变,其次就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没有出边。

不同的题对于学生来讲不意味不公平

北京的学生面对同一份试卷,这些考点的知识点设计总体讲是公平的。全国卷一和卷二的差别就大一些了,这个也不会带来不公平,这是和我们招生政策有关的,比如今年招生几千人,他会把几千人的指标分配给各个省市,比如说,这意味着北京的考生是争这270名,辽宁的考生争90名,就算题目不一样也没有关系。

考生不要紧张,因为第一是选拔性考试,你见到了难题别害怕,因为你认为是难的,大家也认为是难的,你见到了容易的也别放松,我一直对大家说“分不在高,够用就行”,这就意味着你在考试当中把你正常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

考试之前必须把书看一遍,我8点在校门口的时候,我的学生说我生物还有两本书没有看呢,怎么办啊?我说没事儿你放心,这次是选拔性考试,你没有看,你的时间不够,别人的时间可能也不够啊,所以没有不公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考分。今年的理综学生会认为有几个考点比较难,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排除阅卷因素,这个难度应该是增加的,也就意味着分数可能会降一下,我说的是排除阅卷因素的。但是在阅卷的时候是可调控的,因为在阅卷的时候有不同的把握方式,我可以把握到严格的按照标准答案去判,但是也可以做到如果比标准答案表述不完全一样,但是意思对就给分,那么情况又不一样了。北京卷有标准答案,有两个是教材的原话。比如说有一道题讲的是2倍体的白菜甘蓝的问题,答案应该是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但是大家会答联会紊乱。如果把这些因素加进去的话,分数线的变化我还不好预测,但是无论怎么变,在命题的时候会把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

比如大家在阅卷的时候,到了最后你的答案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但是命题者或者老师就会判断这个不同的答案,有的觉得这个答案非常好,要给分,这就意味着判过的卷子要全部给分。因为高考是10天判卷,如果你的卷子在第6天的时候被发现了,即使答案很好,但是给分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样话会把之前判过的卷子全部改了。你必须要把答案写出来,表达本身就是高考要考的,你的想法可能会很独特,但是你的想法没有倾向于公众化能够接受的答案,所以对于他可能是不公正的,但是这种不公正是在大的公正下来保证的,也不是说我完全就要怎么怎么样。

如果他的答案我第二遍看懂了,我就给他划掉,但是讲卷子的时候我会和他们讲,你们可以读自己好的答案,我会说这个答案不错,但是当时我没有看懂。因为高考阅卷是一个很大的劳动,你的很长的表述让老师翻来复去看很多遍不现实,所以你的表述应该尽量能够让大家看得懂,有的人说高考就是应试,其实绝不仅仅是应试,如果你有足够见解,但是你的表达能力不够也是不行的,应该是综合的。

全国都是一个录取分数线会带来很多问题

我是88年考到北京的,比如说我最开始的时候在北师大读书,比如说我们宿舍只有一个辽宁籍的学生,但是北京市东城区的学生就有10个,我当时也觉得不理解。但是现在觉得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比例会比较接近,北京的招生数和考生比例会比较大,另外北京自己的学校也非常多。比如说北京海淀走读大学,现在叫做北京城市学院,如果在北京你想上学的话,10个人有7个人都可以上这个学校。现在大家可能认为高考压力最大的是河南,我也是道听途说,河南的考生可能会接近100万吧,河南除了外省的名额以外,河南省内的大学偏少一些,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如果进行排队的话,就意味着在北京你是第700名也可以考到大学,但是在河南的话你是第700名,那么你只能复读了。

我们要看最高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如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不低的,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的老师也在说,无论今年的题有多难,高端的学生太厉害了,我们觉得他们很厉害,高三第二学期的时候,有的孩子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一些老师,他提出的问题我们老师有的真应付不了,如果老师心理素质不好,那就是很痛苦的事情。

教育资源的差异本身也会造成教育的差异,最后集中反映在了分数上,现在如果全国都是一个录取分数线的话,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北京中考是北京统一命题的,但是阅卷是各区县自己阅卷,就意味着不同的区县评分标准执行起来是不一样的,如果执行起来不一样,北京题是统一的,但是实验中学招生就不一样了,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很多人说全国一张卷,那么还得全国统一阅卷,统一分数线。还有一个问题,你可能只看到了北京的这种程度,你还没有对比海南、新疆、西藏的情况,所以我觉得目前的这种高考相对来讲是比较公正、公平的。

从理综生物的角度来看分数会降

我从理综生物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考虑评卷因素的话,分数会降,我希望分数相对比较稳定,对于以后的高考备考价值会很大。

全国的报考情况我也不好说,从学生反映角度讲估分也没有以前估得高了。很多的学生会说自己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写不出来,这样也会影响分数。我想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当然我会希望分数是稳定的。

生物学习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是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其实我们应该从这次高考中吸取一些东西,高考到了这个程度有一点就是我们要明确高考绝不单纯是考知识的,如果把这个定位定位到了考知识,你虽然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最终的问题。我们老师在备考的时候比较关注对知识的复习,关注对知识的复习我们会把考纲的知识点理解一次,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的就是研究高考的要求是什么,特别是考题的要求是什么。

理综的这个题和生物的单科题的差距是什么呢?理综的一道选择题可能考4个点,或者一个点考4个角度。如果一个点考4个角度,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备考的时候,比如说有一种遗传叫做“可遗传变异”,遗传有一个叫做可遗传变异,有一个是不可遗传变异,同学到这里的时候一般会认为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就是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西瓜也会有染色体变异,二倍体在杂交的时候变成了三倍体,到这里是教材上的东西。我就问我的学生,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不属于可遗传变异呢?我们可以看到西瓜的物质已经发现了改变,它没有子了,但是它也属于可遗传变异。学生就说不属于,因为这个西瓜没有子,怎么可能遗传呢。所以我们就会讲到概念,定义、适用范围等等,如果你是生物单科考试肯定没有关系,但是理综题你如果漏点,就全部丢了。

我们在复习知识的时候对于概念性的东西不是把定义背下来就够了,还要关注一下我们教材上关于这个概念举了哪些例子,这种复习的深度就有了,这就叫做把握知识要点。我们说一个题考4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是无关联的东西,我们要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点要全面,我们要把这些点形成一个网络,这是备考复习要求的事情。希望的考生要非常清晰自己复习的任务,把点做到全面,然后形成网络,到了第二学期有的考生会有这种心态,理综300分,如果忙不过来,他们就会觉得应该放生物。到了第二学期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漏洞太多了,全都是漏洞这是没有办法补的,一定要重视生物,绝不能把这个东西留到第二轮。

现在高考对于能力的考察是越来越高了,08年已经有了这个倾向了。如果你的能力和知识理解到位了,就可以了。我们现在都讲“突破难点,成亮点”,这样才能拉开分数呢,如果大家都能做的题目,你在高考的时候其实没有任何价值,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想法。高三的学生做题量是非常大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备考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方法,比如说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思考,高考应该考探究。实验操作技能就是探究里面的一个环节。很多的学生不懂得探究是什么意思,高考的时候会考探究,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整个解决的思路就是一个探究的思路,如果你不觉得探究是怎么回事儿,你就不明白了。如果你的探究非常清晰的话,那么你不用想就可以领悟出意思。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老师平时就没有给学生,学生不能从整体有一个把握的话,在高考当中见到了陌生的题肯定就晕了,这也是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应该掌握的。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比较完成概念性知识,其次就是适度、适当地进行能力训练,这点要是做不到的话会有比较大的问题。

高考无论怎么考,你应该想到是在整个的知识范围之内的,这道题肯定是有一定的学生能力做得到的。所以最后我跟大家讲,我们的高考前3、4天会给学生发一个小篇子让大家做一做,这叫做嘱考。我跟他们说第一你要知道这些题是考纲的知识是教材的知识,如果没有的话,题干里面肯定有答案。学生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自信,他应该有自己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答题。

篇6:高考试卷分析

一、20**年高考试卷分析

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卷Ⅰ)继承了的改革方向。既保 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 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考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高考命题走向

数学科的高考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些年高考数学试题更突出 了能力立意,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

为了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命题思路。具体表现为重视教材内容的考查,减少运算量、加大思维量,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突出对归纳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等。

通过对近几年数学科《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今后数学高考命题会:

1?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在命题设置上,坚持对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2?知识立意进一步向能力立意转化,应用型试题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识记型的试题会减少。

3?应用试题的信息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

4?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评价标准趋于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5?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循序渐进,分层设问,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

6?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作为命题的基本载体的地位更加突出,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命题的情况有所减少。

7?试题以单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主导,适当增加综合测试能力,向实用化、工具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篇7:英语试卷分析

根据教研室工作安排,于11月8日下午对我校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期中测试,现试卷已批阅完毕,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绩不断提高,现就学生试卷情况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

所测试班级共16名学生,全部参加了测试,该班学生初学英语,基本没有英语基础,但学生普遍对英语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特别是曾在幼儿园接触过英语的学生,积极和原有印象对照,主动学习新的英语知识,学习气氛浓厚。但也发现,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特别是初学用钢笔,不少学生不适应,书写潦草,随意性大。上课听课精力不易集中,不断走神。个别学生学习还存在惰性,不爱动脑动笔。

教情分析:

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全面发挥教材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游戏、动画、故事、创设英语情景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英语,克服了部分孩子对英语的“畏惧”心理,逐步喜欢英语,爱学英语。同时,在教学中还加强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执笔姿势,坐姿,读英语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爱护课本,爱护作业本的习惯等。

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题共十个大题,听力和笔试各占一半,限时50分钟,形式多样,题量和难度适中,优生能够提前完成。听力部分设计了听单词,听简单句子,听词听句选图,听句回答等,较全面的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听力训练情况;笔试部分除了书写字母,涂色外,以选择题为主,重点突出,适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字母教学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涂涂画画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方式,在比较愉快的活动中,考查了学生对样色的认识,选择题凸显了对英语知识的考察,但却不要求学生书写这一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要求。

从学生试卷完成情况来看,该班16名学生,13人达到了A,3人为B,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81%,说明学生学的比较扎实。

听力部分,听录音找单词,大多学生完成较好,出错率极低,听句子对不少学生来说,较有难度,二题,听录音,为下列图画排序,三题,听录音,选择你听到的图片,圈出他的字母编号。都是学生听懂简答英语句子后去完成,不少学生出错。第四题中,2.This is Miss Green.出错严重,重点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对人名的发音和”Miss green”的教学指导训练不足,学生从录音中听不出是人名还是颜色“green”;第五题,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答语,分不出“My name’s  Jonn.”和“Bye ,Miss White.”主要原因也是对人名的听辩训练不足。

笔试部分,字母的默写,从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对汉语体,印刷体,大小写区分仍存在一些难度,在今后教学中应进一步再强调。极少学生对“Aa----Ii”不理解,只默写了这两个字母。对题目完成的要求也是教师今后辅导的内容之一。第七题,找出每一小题中与其他两个不同类的'单词,将其、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有6名学生选了两个,原因是审题不细,看到了“两”即下笔选了同类的两个,不少细心的,读懂要求的即可全做对。第八题,单项选择。1.当你想说“我看见了红色”,你应该说:――。A. look at red!   B.I see red!选A的占半数,说明学生对Look at和see不理解。课堂引导学生区别不够,6小题是课本讲故事中的内容,单词未重点学习,对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有困难。其他的小题学生完成情况良好。第九题,考查重点雷同于听力第五题,选出答语,但笔试则相对容易完成,学生学生出错率较低。第十题,完成情况同体力部分的第一题,加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题目,只有5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较差,其他全部顺利完成。

总之,这次测试是该级学生初次较全面的英语测试,大部分学生很快进入了英语学习角色,英语学习情趣高涨,但也有部分学生,还需加强个别辅导,使其尽快加入到对这门新功课的学习中来。

篇8:英语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三年级听力占 60 分,笔试占 40 分;四年级听力占 50 分,笔试占 50 分,五年级听力占 40 分,笔试占 60 分,这符合英语课程标准。从题量上看,题面广,从各个方面考查了本册教材的内容,我认为这份试题出得比较好,本试题重点突出,题量大,覆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没有难题怪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体现了课程基础的要求。试题中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识如:三年级听力部分的听音选图,听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或句子,听音给图排序,听音画笑脸或哭脸,听音图色,听音连线,从听力题看,符合 儿童的认知规律,多以图的形式出现,从而达到了图与单词的有效结合。四年级听力:听音选单词,听音选图片,听音给图片排序,听音选答语,从认单词,读单词到写单词,难度逐渐增大。五年级听力部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难度一步步加大。

2、注重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短语与图片的对应,单词与句子的对应。

3、注重考查学生的灵活程度如四五年级的问答和考查重点句型。

4、注重了学习的实际应用如每个年级的阅读等。

二、试卷分析

1、本次考试三年级 48 人参加, 35 人优秀,几个率 100 % , 100----90 分 35 人, 90----80 分 10 人, 80----70 分 3 人。四年级 46 人, 100---90 分 13 人, 90----80 分 20 人, 80---70 分 6 人, 70---60 分 6 人。五年级 100 分 ---90 分 1 人, 90---80 分 12 人, 80---70 分 21 人, 70---60 分 10 人, 60---50 分 8 人。以上都不含卷面分。

听力部分: 2、卷面分析三年级:第一题听音选择图片中的 handhead 有的学生没有分辨清楚,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从太阳的光线上看,有的学生没有看出来。第二题听音选单词或句子: 学生容易出错误的地方是: handhead catkite eyeear farfamily 这些近音词,虽然强调多次,但学生还是出错。

3、排序,有的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没有标 A、B、C、D、EER 而用 1 。 2 。 3 。 4 。 5 标的。

4、画笑脸或哭脸这一题,有的同学打成了 对错。

5、听音涂色全对

笔试部分:

1、写相邻字母有8 个同学出错;单词归类做的还可以;根据句子或对话与所给的图片是否一致这一题做的不好;问答句卞风玲,郇明明做的很差劲。

2、从大到小排列数字,有10 个同学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阅读部分,学生能够读懂句子的意思,大有的学生打成对错。

四年级46 人,100---90 分13 人,90---80 分20 人,80---70 分6 人,70---60 分6 人,不几格1 人。

1、听力部分第一题friendfruit househorse light ight letterlittle peoplepoint visitvest, 第二题的4 。6 9 。10 小题学生出错。听音排序并写单词这一题,单词有的学生写得不好,单词记忆得不够扎实。

2、笔试部分。第 一题,选不同的单词,有个别学生出错,第二题语音对题率80% ,第三题看图写单词做得不好郇庆风,卞起亮,卞国玲等。四,五、六题做得还可以。

五年级听力部分。第一题是基础知识对题率比较高,第四小题有个别学生出错。第二题2 ,3 小题出错。第三题听音标序号对剃率比较高。第四题作得还可以。第五题选答语有的学生出错。第六题听音选食物做的很不好。

笔试部分。第一题语音部分丢分比较多。第二题选词填空,对题率比较高。第三题做的还可以。第四题问大句对应,有的学生做的不好。第六题写短语,这一题做的很不好。

三、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抓牢基础知识,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2、拓宽知识视野,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3、加强学生对语音知识掌握和单词的掌握。

4、加强审题的训练。

篇9:英语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信息量大,知识涵盖面广,渗透性强,注重实际情景和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较强的探究性和灵活性。试卷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无偏、难和怪题。试题的选材有一定的时代感和知识性,在选材中既注意了所选材料在题材和体裁上的多样性,又注意了所选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注重教育性。试卷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选拔和指导教学两者并重。

一、试卷特点: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

3、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二、试题分析

第一题 听力部分

第一大题中5 个小题,相当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第二、三、四大题,则逐步地增大难度,人物角色的转换、地点的转移这要求学生要学会用英语思维考虑问题,否则听力节奏跟不上,这暗示学生平时学英语,要慢慢锻炼自己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二题 词汇与语法

A )此题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好,有少部分学生单词掌握得不够好,有个别拼写错误。

B )单项填空是一种常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题干设计简洁,情景清楚。语法知识遵循新课标,有助于引导学生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抠语法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

第三题 语言交际

此题的题型比以往的难度降低,绝大多数学生答得相对较好。

第四题 语篇理解

阅读部分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该大题在整篇考卷中得分率相对最低。失误原因是对于常见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知识掌握不到位。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

1 )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

三、教学建议及反思

通过对英语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课改理念,钻研新教材,务实英语基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只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能最终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网络,把基本概念理清,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2、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八年级英语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语篇难度适当,措辞浅显、生动、自然、地道,语句灵活且富于变化。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3、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高信息素养

英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教材和课堂所能提供的训练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要加强理解语篇的能力训练,增强英语语感。同时要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重视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看,八年级英语试题难度虽不大,但出得很“ 活” ,外语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试题的编制无论从技术层面或文化层面都体现了教学新导向、新思维,语言的灵活性和严谨性使得这份卷子很有份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

篇10:英语试卷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已在此告一段落,此次期末测试是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我校于2014年1月16日对三年级英语进行了测查。严格进行监考,认真组织阅卷,成绩现已揭晓,从学生成绩来看学生总体情况较好,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语境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现结合学生的试卷,现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xxxxxx

二、试题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的试题共30分,占综合试题的30%。试题设计上图文并茂、知识覆盖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难易适中,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渗透了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同时试题内容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这份英语试卷能很好得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我认为这样的试题比较合适。

三、试卷分析

第一题,用手写体写出大写字母对应的小写字母。考查的是学生对字母的掌握。多数学生能得满分。有3个学生把“T”的小写错写成“l”、“i”;有2个学生没认真审题,错误理解为按顺序写字母,因此而失分。

第二题,圈出与图片相符的单词。这一题考查学生学生对单词的识记能力,多数学生能得满分。有11个学生有错,错误主要集中在第4、5小题,即书:book,2:two。

第三题,选择正确的单词,抄写在对应图片下的四线三格内。这一题是做得最好的一题。裴杨坤理解错误rabbit与window,把两个词填反了。裴轩把six错写成sis。

第四题,判断句子和图片是否相符。这一题是错误最多的一题,每个小题都有不同人数的错误,其原因主要是不确定单词的意思,故不能正确理解句子意思。

第五题,选择题。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一题学生做得也不错,有3人都是第4小题有错,不知道所给句子的意思。

第六题,选择正确的单词,标注在身体对应的部位上。这一题有6人有错,主要集中在分不清eye和ear,另外裴杨坤和王玄烨对这些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根本就分不清。

三、主要成绩

1、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们师生之间基本适应了对方,并有了一定的默契和学习方法。

2、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较浓厚的兴趣,并能按时有效地完成每节课的内容和家庭作业。

3、大部分学生能正确书写26个字母,较熟练地运用本学期所学的语言知识。

四、存在问题

1、一些学生书写马虎,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字母和单词。

2、部分学生不认真审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学生们单词识记不牢故。

4、对所学语言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于生活。

五、改正措施

1、更加关注书写,严格要求学生写正确、写规范、写漂亮。

2、加大单词教学力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识记单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悟句子并灵活运用。多检查,勤检测,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加强语法句意的关注,尽量使学生能听之、认之、理解句中之意。从而引导其模仿、说之。让英语走进生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应用英语,多听、多说、多练、多写。

4、加强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形成每天读英语的好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初三英语试卷分析范文

试卷分析

试卷情况分析

试卷分析范文

试卷分析模板

高考英语试卷做题步骤

大学英语试卷分析与评议

试卷分析数学

政治试卷分析范文

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