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iush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黄河的好诗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黄河的好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黄河的好诗句
关于黄河的好诗句
1、两河萧瑟惟狐兔。——诗人: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2、枫落河梁野水秋。——诗人: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3、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诗人: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4、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诗人:刘彻《秋风辞》
5、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人:张敬忠《边词》
6、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诗人:张说《邺都引》
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诗人:黄景仁《别老母》
8、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诗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9、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诗人:清江《送婆罗门》
10、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诗人:李白《公无渡河》
11、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诗人: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12、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诗人: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3、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诗人: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14、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诗人:寇准《书河上亭壁》
1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诗人:李颀《送魏万之京》
16、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诗人: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李白《行路难·其一》
18、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诗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9、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诗人: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0、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诗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21、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诗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22、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诗人: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23、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诗人: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24、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诗人: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5、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诗人: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6、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诗人: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7、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诗人: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8、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诗人: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9、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诗人: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3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1、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诗人: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32、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诗人: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4、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诗人: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35、小殿沈沈清夜,银灯飘落香灺。——诗人: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3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7、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诗人: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38、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诗人: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39、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诗人: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0、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诗人: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41、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诗人: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42、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诗人: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43、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诗人: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44、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诗人: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45、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诗人: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46、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诗人: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4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8、便江湖天远,中宵同月,关河秋近。——诗人: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49、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诗人: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50、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诗人:赵彦端《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篇2:描写黄河的好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王维《使至塞上》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李白《将进酒》
7、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____李白《赠裴十四》
10、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____宋琬《渡黄河》
1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____李白《公无渡河》
12、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____李梦阳《秋望》
13、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____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14、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____李白《发白马》
15、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____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6、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____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7、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____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1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____李白《北风行》
19、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____张蠙《登单于台》
20、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____贡泰父《黄河行》
21、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____胡秉正《咏贺兰山》
2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23、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____温庭筠《拂舞词 / 公无渡河》
24、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____谢榛《渡黄河》
25、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____李流芳《黄河夜泊》
26、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篇3:描写黄河的好诗句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3、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唐·胡曾《咏史诗·黄河》
4、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0、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唐·杜甫《黄河二首》
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15、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宋·王安石《黄河》
16、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7、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1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篇4:黄河诗句
黄河诗句
1、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李白《寄远》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3、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4、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李白《古风》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李东阳《过黄河》
10、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登单于台》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4、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15、“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6、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
1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8、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20、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21、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谢榛《渡黄河》
2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
篇5: 黄河诗句
黄河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
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6、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缙凇豆乓獬什广谇侵之》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9、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3、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14、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范云《效古诗》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1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21、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22、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唐·杜甫《黄河二首》
2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24、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2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2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27、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28、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29、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3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1、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宋·王安石《黄河》
32、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3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3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35、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3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7、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唐·胡曾《咏史诗·黄河》
38、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适《夜别韦司士》
39、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AA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
4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44、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咏怀》
45、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4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47、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俞益谟《中洲株柳》
48、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立刻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4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0、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51、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52、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53、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54、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55、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李白《塞上曲》
篇6:黄河诗句
黄河诗句集锦
1、《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4、《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5、《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6、《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宋·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7、《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黄河》
唐·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篇7:黄河诗句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一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译文二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鉴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作者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作者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篇8:黄河诗句
唐代: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译文
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
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万里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鉴赏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 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作者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
篇9:黄河诗句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作者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唐代作者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静,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中不会迷失方向。
唐代大作者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
篇10:黄河诗句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作者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篇11:黄河诗句
唐代: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译文
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
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
大禹也为治理这泛滥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顾幼儿的啼哭,毅然别家出走。
在治水的日子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勤劳为公。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复了男耕女织的太平生活。
虽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风沙的祸患。
古时有一个狂夫,他披头散发大清早便冲出门去,要徒步渡河。
别人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后面喊着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里跳。
猛虎虽可缚,大河却不可渡,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尸首随波逐流,漂至大海。
被那白齿如山的长鲸所吞食。
其妻弹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来了。
鉴赏
李白的这首《公无渡河》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中以突兀惊呼之语,写它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作者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波滔天,尧咨嗟”!滔天巨浪吞噬了无数生民,茫茫荒古,顿时充斥了帝尧放勋的浩然叹息:因为诗中用的是三言短句,这叹息之音,听来便愈加激切。
于是,“大禹”出现了。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本可以激发作者的许多奇思。但此节重在描述黄河,故诗中仅以“大禹理百川”四句带过,以表现桀骜狂暴的洪水在这位英雄脚下的驯服。 然而,在“杀湍堙洪水”的近景上,作者添了几声大禹之子“儿啼”,“儿啼不归家”,寥寥五个字就使一位为公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风貌,由此跃然纸上。黄河的荒古之害从此驱除,但它的浪波在汹涌归道之际,却在两岸留下了“茫然风沙”! 以上一节从荒古的河害,写到滔天洪水的平治。 不仅展现了黄河那西“决昆仑”、东“触龙门”的雄奇之境,更让读者从它 “波滔天”的历史危害中,领略了它所独具的狂暴肆虐之性。为下文作足了铺垫。 而今,那白发之叟,竟想“凭河”(涉水渡河)而渡,难道就不怕被它吞没?
诗之后一节,正以极大的困惑,向悲剧主人公发出了呼喊:“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这呼喊仿佛是“狂夫”之妻的陡然惊呼!因为作者紧接狂夫“临流”之后,就急速推出了那位“旁人不惜妻止之”的深情妻子。于是,全诗的情景发生了惊人的突变:在轰然震荡的浪涛声中,作者自身隐去了,眼前只留下了一位悲恸而歌的蓬发妇人:“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水边)。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诗中以夸张的笔墨,痛歌狂叟的溺死浪波,终于作了巨若“ 雪山”的鲸齿冤魂。这景象是恐怖的。何况又从“援箜篌而歌” 的狂夫之妻的恸哭声中写来,更觉有一种天旋地转、恻怛号泣之悲。那“公乎!公乎”的呼叫,声声震颤在读者耳边,实在令人不忍卒听。结尾作者陡变双行体为单行,似乎被悲愤笼罩,无以复言,便掷笔而叹:“箜篌所悲竟不还!”全诗就这样结束了。黄河的裂岸涛浪却还在汹涌,“ 狂夫”之妻的恻怛号泣还压过浪波,在长天下回荡!
从诗中对黄河的描述看,它那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似乎颇有象征意味;至于“白齿若雪山”的“长鲸”,似乎更是另有所指。倘说它是对猖獗“河北”的安史之乱的隐喻(如《北上行》一诗,即以“奔鲸夹黄河”喻安禄山之乱军),那么“临流”“凭河”的“披发之叟”又喻指谁?或者这只是一首抒写《公无渡河》“本事”的悲歌,并无其它寄寓之情? 可以肯定:古歌中“白首狂夫”的渡河故事,经过李白的再创造,带有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那位“狂而痴”的披发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着什么。其中未尝没有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影子在中。
★ 关于黄河的诗句
★ 黄河的资料和诗句
★ 长江与黄河的诗句
★ 好的座右铭诗句
★ 黄河成语
★ 黄河作文
黄河的好诗句(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