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3-09-08 03:38:33 作者:XINCHE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XINCH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篇1: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

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

长白山区气候特点适合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而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场地的选择与建设,种蟾蜍期、蝌蚪期、幼蟾蜍期、成蟾蜍期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作 者:乔淑芬 赵玉敏 何晓燕 宫汝淳 苗婷婷 QIAO Shu-fen ZHAO Yu-min HE Xiao-yan GONG Ru-chun MIAO Ting-ting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吉林,通化,134002 刊 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30(2) 分类号:Q41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场地建设   饲养管理   疾病预防  

篇2:六须鲶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六须鲶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六须鲶又名怀头,是黑龙江及其支流水系的大型名优鱼类,最大体重达100千克,具有个体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饲养、肉味鲜美等优点,是具有较高养殖价值的经济鱼类. 试验证明,六须鲶作为池塘养殖品种是可行的',既可以作为池塘单养品种,又适合在成鱼池作为套养品种,起到清野除杂,提高池塘名优鱼比例的作用.

作 者:祖志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红旗乡政府,152013 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 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3:乳鸽人工孵育技术要点

乳鸽人工孵育技术要点

采用乳鸽人工孵育新技术,代替传统的肉鸽繁育方式,改亲鸽孵化为机器孵化,改亲鸽哺育为人工哺育,能有效地利用肉鸽的'种群资源,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乳鸽的人工孵育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笔者根据指导鸽场机器孵化和人工哺育成功经验,总结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作 者:许国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214407 刊 名: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4: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

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自治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大鲵喜荫怕光,生长速度较慢,在野生条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体重达500克以上,在人工条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达到商品规格,并且大鲵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因此,养殖很不普遍,仅限于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少数养殖场.近年来,大鲵的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很有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作 者:刘庆营 Liu Qingying  作者单位:山东省沾化县海洋与渔业局,256800 刊 名:河南水产 英文刊名:HENAN SHUICHAN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9 关键词: 

篇5: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1整改环境设施

牛舍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为给肉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应及早对旧牛舍进行检修,调试好设备、器械等,并经常清洁牛舍和运动场,定期消毒、灭虫,保持牛舍安静,确保舍内采光良好、通风顺畅,适当配置温湿度调节设备,保持舍内温度在10~21℃,以促进肉牛快速生长。

2确定育肥方式

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育肥方式包括犊牛持续育肥、架子牛短期育肥和淘汰牛短期育肥,各养殖户应结合自己的销售渠道、当地的'销售价格和市场需求情况,选择适宜的育肥方式,确定肉牛育肥目标,同时制定实现育肥目标的实施方案。

3科学配制饲料

育肥期的饲料配方应依据肉牛分阶段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犊牛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应提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架子牛和淘汰牛则应提供能量水平较高的饲料。育肥前期,营养水平不宜过高,粗料水平保持在55%~65%,精料水平保持在35%~45%;育肥后期应提高营养水平,粗料水平保持在20%~30%,精料水平保持在70%~80%。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合理择取粗料,注意粗料应切短后饲喂,而精料粉碎则不宜过细,同时确保饲料清洁卫生、适口性好。

4把握饲喂技巧

在饲料营养全面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日喂量,对节约饲料成本、增加肉牛体质量有着重大意义。每头牛每天的饲喂量,应根据其体况、体膘、增重设计、育肥目标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与此同时,要注重肉牛的健康饮水问题,一般处于正常生长时期的育肥牛每天的需水量为30~40kg,切忌让育肥牛饮用脏水或处于缺水状态,否则将严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和肉牛的健康。合理的饲喂顺序为:先草后料,先料后水。另外,适量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肉牛快速增重也有较大帮助。

篇6: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要点分析论文

摘要:生猪标准化养殖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地区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等因素影响,最终造成生猪的养殖标准也不统一。标准化的养殖主要包含猪场建设、健康监测、饲养管理和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要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多和同行交流经验和技术,才能最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肉类的消费也与日俱增,市场的扩大驱使生猪的养殖不断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断壮大的养猪业需要有标准化养殖技术支撑。所谓的标准化,每个地区、每个养殖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施方案,最终造成管理模式差异较大,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了对标准化养殖的概念作进一步的理解,笔者在此和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个人对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看法。

1猪场建设

猪场建设包括选猪场地址、建筑布局、方位选择、功能设计以及生产能力评估等方面,可以说是生猪养殖生产的第一步。猪场选址最好选择背风向阳且远离闹市区、水源、农田、公路和铁路的地方,同时必须满足最基本的水电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一个标准的生猪养殖场建筑应包括保育舍、育肥舍、仓库、饲料生产区、隔离舍、药房、化粪池和员工生活区等配套设施。保育舍和育肥舍属于猪生产区,最好在通风向阳处坐北向南而建,离员工生活区距离要合适,既不会形成干扰又要确保管理的.方便。对于仓库和饲料生产区则不能离生产区太远,方便饲喂。隔离舍和药房属于发病猪的隔离观察与治疗区域,存在大量传染性病原,这些建筑区域应远离生产区和员工生活区,以降低疫情发生的概率。化粪池是收集粪便的地方,不但需要远离整个活动区域,还应建在场子的下风向方位,避免造成污染。

2健康监测

生猪的出栏质量直接和其育肥期间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身体健康的猪屠宰后肉质好,出栏体重理想,料肉比低于平均水平,经济效益明显。相反曾发过病的猪育肥效果会差于健康猪。现在行业已经形成“治好不如防好,防好不如养好”的养殖理念,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和生产状况评估必不可少,以防患于未然。同时,对营养水平的监测也不容忽视,断奶后的仔猪从保育到育肥,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会发生改变。一般饲料厂家会根据生猪生长的阶段调配相应的饲料,营养配方科学,一般不会发生营养元素不足的情况。但饲料从生产到饲喂需要经过机械制粒、分装、运输、储存等过程,期间必有一些营养元素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失。拿维生素来讲,制粒过程温度最高达80℃,一些维生素会被破坏,制粒后表面接触空气也会被氧化损失一部分,储存过程难免会有霉菌生长,这些霉菌会利用一部分,猪采食后胃肠道不可能100%吸收,还会损失一部分,这样最终吸收进机体的维生素就相对不足了,因此应注意额外补充这些丢失的营养。

3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方面我着重谈下饲养密度和疾病防控方面的问题,很多养殖场存在老旧观念,认为养的猪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多卖一头是一头的钱,殊不知数量超限了质量就会下降。猪也是动物,存在自身社群行为,成长的竞争会使一部分猪处于弱势地位,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弱仔,猪之间争夺空间的行为最终也会影响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过密的养殖大大增加疫病爆发的机会,绝大部分疫病的发生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的,饲养过密必然加大猪之间的接触频率,造成疫病防控的难度加大。生猪养殖过程中,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支原体病、螺旋体病等都经常发生,这些疾病一旦形成瘟疫将会大面积蔓延,损失不可估量。

4人员管理

表面上看一个猪场的管理管的是猪,实质上管的是人,人管理到位,工作任务就会执行到位,猪也就会生活的很舒适,生产性能自然能最大程度体现。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擅长方向,准确进行定岗,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员工的业务技能进行提升和培训,给予员工满意的福利和成长空间。在这里,笔者不建议一定要引入大养殖集团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自己的养殖规模不大,则普通管理模式就可以,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配套必须与之相适应的进行改进。另外很多场标准化养殖过程中对消毒不重视,其实消毒工作是一个养殖场的基本工作,尤其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庞大的动物数量给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机会。消毒可以确保疫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通过空气、饲喂器具、粪便等媒介传播的,定期的消毒可以随时杀灭这些媒介中存在的病原。消毒是猪群健康保障重要的一道防线,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一定要重视。

5讨论

生猪标准化养殖是未来发展趋势,但不能片面理解标准化养殖的概念,所谓的标准都是相对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养殖模式都会有标准的差异。标准的好坏评判依据是大致相同的,都是以猪生长过程是否舒适,是否最大化的发挥了其生产性能,是否最终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为评估依据。希望我们的生猪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多多分享养殖经验和技术,使得我们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快速进步和发展。

篇7:穿山甲人工仿野生养殖技术

穿山甲人工仿野生养殖技术

穿山甲,别名鲮鲤甲、山甲珠,为鲮鲤科动物.因其食用及药用价值高,现每公斤穿山甲卖价为760~800元.由于野牛资源少,加之属保护动物,不准人工捕捉,市场销路较好.

作 者:陈锦忠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定县高陂农牧渔业站,364101 刊 名:农村百事通 英文刊名:NONGCUN BAISHITONG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金钱龟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

金钱龟的人工养殖技术

1、养殖方式

金钱龟有池养、缸养、木盆养和水库池塘等多种方式,对一般专业户和小规模养殖场,以建池养殖为好。

2、养殖池的选择

池子以紧靠河边,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泥沙松软,背风向阳,不易被污染,僻静而有遮荫的地方为好。墙壁光滑,并且在池子的进出口处设置铁丝网以防金钱龟逃跑。池可建成锅底形,也可建成小岛形。建成锅底形的,四周要形成一个向内倾斜的浅滩,以便龟从水上爬上岸。浅滩上堆集若干沙堆,供龟产卵、孵化。池中央水深保持在0.6米以上,并投放少量水浮莲、假水仙,供龟隐蔽和避暑之用;建成小岛形的,在池子中央建一小岛,小岛以及水池外围的陆地促向水池的地方要有一定的坡度。池中栽种一些植物遮荫,利于夏季降温防暑。饲养池按每平方米5~10只幼龟、3~5只成龟的放养密度放养。

3、龟的选择

龟分为野生和人工饲养两种。野生的三线闭壳龟,野生的金钱龟生长速度慢,夏季生长快,而人工饲养的生长期仅有2~3年,这是因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龟生长速度快而形成的。所以,最好选择野生的龟,在产卵前收购的龟当年即可产卵。若选择人工饲养的龟,在选龟时,不能仅以龟的个体重为准,而应以龟的年龄为主,龟的个体重只作为辅助条件。健康的龟,外形匀称,身体肥壮,眼睛有神,牵拉四肢,感觉非常有力,无断尾现象。另外,雌、雄龟的投放比例以2:1为好。如雄龟过多,交配季节易引起雄龟之间的争斗,严重时双方均咬伤。如雄龟较少,将影响受精率。

4、人工孵化

在金钱龟的产卵期,随时收集金钱龟卵,并挑选出新鲜、非畸形的卵进行孵化。孵化时,用木盆或木箱作孵化器,卵选已受精的优质卵。先在盆底或箱底铺上湿度以手捏可成团的细沙3~4厘米厚,再把卵放在沙上(注意卵较大的一端向上),之后铺沙,直至完全覆盖龟卵约2厘米厚时为止,然后把挑选出的龟卵挨个埋入2一3厘米深的细沙中,上盖湿毛巾,再将孵化箱放在通风处。孵化期间每天向孵化箱中洒水1一2次,要求湿度保持在80%,温度保持在25一30℃之间,经50一60天便可孵出稚龟。

刚出壳的稚龟仍带着一个卵黄囊,在2一3天之内,稚龟的营养由此卵黄囊供给,所以不需给稚龟投喂饲料。稚龟的特点是适应力和抗病力都较弱,要特别注意护理和搞好清洁卫生,用0.5%的生理盐水浸洗稚龟片刻,进行消毒,以利稚龟生长发育,防止染病。然后放入室内铺有潮湿细沙的饲养箱中。2一3天后,再喂以小鱼、虾、蚯蚓及少许米饭和蔬菜等。再饲养1周左右,将已能适应环境、身体健壮的稚龟移入室外饲养池饲养,而对身体较弱的稚龟仍要继续单独护理,加强饲养。

金钱龟的日常管理技术

投喂的饲料主要有鱼虾、螺蛳、蚌肉、蚯蚓,以及南瓜、菜叶和商品饲料等。投喂时依季节、水温以及龟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日投喂量掌握在自身体重的5%左右。坚持定时、定量、定质投喂,让龟吃好吃饱。冬眠期,金钱龟无摄食行为,不必投喂,工作时重点是做好保温工作。饲养池水色以淡绿色,水的透明度以20~30厘米为好。如水色为褐绿色或蓝绿色,表明水质过肥,氧气不足,应及时换水。水泥池水应定期更换。换水的间隔时间,视水质、季节而定,一般夏季每天换1次,每次换去1/3;春秋季3~5天更换1次。冬季少换水或不换水。为防止金钱龟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具体做法是:每2周用l0mg/L漂白粉溶液或2%的食盐水整池浸洗、淋浴龟体5分钟—l0分钟,以防治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用浓海带浸出液(每l0kg水中浸泡切碎的干海带l00g后川、时即成)整池浸泡或淋浴龟体1分钟—l0分钟,以防治金钱龟大脖子病的发生。特别是发现金钱龟的食欲下降,行动迟缓时,用浓海带浸出液浸浴龟体10分钟,可以提高金钱龟的食欲,防病效果好。此外,通过晒背,也可以起到杀菌作用,为龟体体表的维生素D源转化为维生素D创造了条件,增强龟体的抗病力。

金钱龟的外形特征

头部光滑无鳞,鼓膜明显而圆。颈角板狭长,椎角板第一块为五角形,第五块呈扇形,余下3块呈三角形,肋角板每侧4块,缘角板每侧11块。背甲棕色,具有明显三条隆起的黑色纵线,以中间的一条隆起最为明显和最长,故又被称为川字背龟。腹甲黑色,其边缘角板带黄色。背甲与腹甲两侧以韧带相连,板(腹甲)为横断,腹甲在胸、腹角板间亦以横贯的韧带相连,故也称断板龟。指和趾间具蹼。尾短而尖。背甲边缘周围坚皮呈金桔黄色,所以又叫红边龟。

雌性的龟背甲较宽,尾细且短,尾基部细,肛门距腹甲后缘较近,腹甲的2块肛盾形成的缺刻较浅。通常个体会比雄性大。雄性的龟背甲较窄,尾粗且长,尾基部粗,肛门距腹甲后缘较远,腹甲的2块肛盾形成的缺刻较深。

野生的金钱龟背甲的每块盾片上有清晰、密集的同心环纹,称为生长年轮。每一条环纹代表一年。而人工饲养龟的同心环纹却较模糊、稀疏,每条环纹间的距离较大。

篇9: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

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小龙虾繁殖池应设在临近水源、排灌方便、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水质洁净无污染,透明度30~50厘米,面积3~5亩,平均水深1.2米,同时要安装防逃设施。

2、网箱设置:小龙虾网箱采用20~40目网布制成,上沿口内侧四周缝15厘米宽的钙塑板,箱底离池底10~15厘米,设置在池塘进水口附近,正上方用黑色遮阳网双层覆盖。

3、水草移植:小龙虾繁殖池四周移植水花生,中间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面积占池塘总水面的50~60%,网箱中水草面积占整个网箱面积的70~80%。

4、亲虾选择:小龙虾亲虾选择10月龄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色鲜艳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体形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附肢齐全、甲壳较硬、活力强的个体。

5、亲虾放养:小龙虾亲虾每年8月20日至9月20日放养,雌雄比例为2~3:1,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洗2~3分钟以杀死寄生虫和致病菌。

6、饲料投喂:小龙虾亲虾每天投喂量占体重的5~8%,其中动物性饲料占40~50%,植物性饲料占50~60%,以保证亲虾性腺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投喂次数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7、日常管理:小龙虾培育时每隔3~5天清理并检查网箱,每晚9时至次日凌晨5时用水泵冲水,亲虾排苗结束后及时捞出亲虾、拆除网箱,将虾苗转入池塘进行幼虾培育。

小龙虾种苗的质量鉴别

1、活动能力:将虾苗捕起放在容器内,活蹦乱跳的为好的虾苗,行动迟缓的为差的虾苗。

2、虾体颜色:好的虾苗体色鲜艳有光泽且群体色素相同,差的虾苗体色暗淡且群体色素有差异。

3、群体组成:好的虾苗规格整齐、身体健壮、体表光滑而不带泥,差的虾苗规格参差不齐、个体偏瘦、有些身上还沾有污泥。

小龙虾的养殖前景

养殖前景

克氏原螯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而且能较长时间离水或穴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这是其他虾类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克氏原螯虾苗种易繁育,可自繁自育,不需复杂的设备,技术简便,饲料易解决,适宜人工养殖。一般池塘精养每亩产量在400公斤、利润在1600元以上。

市场前景

目前,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量少,主要靠天然捕捞应市,其自然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欧美国家是克氏原螯虾的主要消费国,在美国该虾不仅是重要的食用虾类,而且是垂钓的重要饵料,年消费量6~8万吨,自给能力不足1/3。欧盟和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螯虾量达2万吨。瑞典更是螯虾的狂热消费国。每年瑞典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节,全国上下不仅吃螯虾,而且人们在餐具、衣服上绘制螯虾图案,情景十分隆重,瑞典每年进口克氏原螯虾就达5~10万吨。西欧市场一年消费克氏原螯虾6~8万吨,而西欧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20%。

近年来,国内克氏原螯虾消费量猛增,已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在武汉、南京、上海、常州、无锡、苏州、淮安、合肥等大中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这些大中城市,一个晚上全市饭店、大排档的克氏原螯虾销售量在1.5万公斤左右。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合肥每晚能卖出150公斤螯虾以上的饭店和排档有30余家;每晚卖50公斤的有100多家;每晚卖10~20公斤的小摊档则数不胜数。南京市每年6~9月份,日消费螯虾达70~80吨。从目前消费水平看,国内外市场克氏螯虾缺口极大,发展人工养殖大有“钱”途。

加工前景

克氏原螯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6%~20%,干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高于一般鱼类,超过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虾肉中锌、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它食品,且肌肉纤维细嫩,易于人体消化吸收。不仅如此,该虾出肉率达20%左右,可加工虾仁、虾尾,且从甲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几丁质和甲壳糖胺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印染、日化等领域,加工增值潜力很大。

篇10: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方正县自1997年引进河蟹试养,经过十多年的`养殖实践,河蟹池塘养殖获得成功,成为我县渔民增收的新渠道.河蟹池塘养殖的成败,关键在水质饵料和蜕壳期管理,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作 者:姜晓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方正县水产总站,黑龙江,方正,150800 刊 名:黑龙江水产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FISHERIES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9 关键词: 

乳鸽人工孵育技术要点

金钱龟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

人工捕捉天牛数据分析

有关小龙虾养殖技术介绍

种养结合生态型养殖技术模式的分析论文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及技术应用探讨

人工浮岛技术应用前景

多肉的养殖技术

盆栽栀子花的养殖技术

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

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合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长白山区人工养殖中华大蟾蜍的技术要点分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