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常识

时间:2023-10-07 03:34:44 作者:旅游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旅游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常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常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常识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

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中毒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豆角、含氰甙植物(苦杏仁中毒最多,此外还有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木薯。)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中毒。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芸豆角、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4、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10、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1、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尽快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

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

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篇2:预防食物中毒常识

假设现在有一个细菌,每半个小时繁衍一个世代,我们将含有这一个细菌的食品放在室温下10个小时,一百万个细菌会在这个食品中孳生,这个时候你吃了这个食品,可能会上吐下泻,甚至得到医院求诊,所以我们每个市民都应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以减少、避免食物中毒给自身以及家庭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一、食物中毒的分类

平时我们通常指的食物中毒有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而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一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和食品有下列数种:

(1)细菌名称:沙门氏菌类。

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蛋、奶类及奶类制成品、肉类及肉类制成品,特别是家禽类食品(例如烧味卤味、鹅肠等)。

(2)细菌名称:金黄葡萄球菌。

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糕点、雪糕、奶及奶类制成品、蛋制品。

(3)细菌名称:副溶血性弧菌。

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海产品和腌制食品(例如海蜇、墨鱼、咸菜、熏蹄等)。

(4)细菌名称:腊样芽孢杆菌。

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剩饭、炒饭、冷盘、调味汁等。

(5)细菌名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罐头食品、肉类制品。

(6)细菌名称: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肉类及肉类制成品。

二、预防方法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法就是确保食水及食物的卫生。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食物的选购

(1)不要购买那些没有受到适当保护的食物(例如挂在店铺外边的烧味卤味和没有盖好的熟食等)。

(2)不要光顾无牌食肆和熟食小贩或从他们那里购买熟食或生冷食物(因为他们烹调食物的环境和方法大多不合卫生)。

(3)生吃的食物如刺身和生蚝,应向合乎卫生和信誉良好的店铺购买,以确保品质优良。

(4)选购包装好的食品和罐头时,要注意包装上是否标明有效日期和制造日期,如果没有标明日期的食品尽量不要购买,因为无法证明食品是否仍在有效期限内。另外选购罐头时,也要注意罐头的外型是否变形。

(5)在选购蔬菜水果方面,别太迷信蔬果的完美外表,因为过分完美外表往往是大量喷洒农药的结果。

食物的处理

(1)一般的细菌只能存活于正常的室温,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细菌不易繁殖,因此充分的将食物煮熟,是保障饮食卫生的最好方式。

(2)将熟食物与生食物分开处理和贮存(以免相互污染)。煮食方面所使用到的器皿、刀具、抹布、砧板也是细菌容易孳生的地方,所以需保持相关处理用具的清洁干净,但是一般市民却常忽略生食与熟食的食品器具分开使用的观念。应该使用两套不同的刀具、砧板分别处理生食和熟食,以避免交互污染。

(3)选择新鲜的食品后,彻底洗净食品及相关处理用具十分重要。蔬果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灰尘、寄生虫,更重要的是将蔬果表面上的农药残留洗干净,以避免农药中毒。洗蔬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食物的贮存

(1)准备好的食物应即时进食。细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时间,在适宜的温度和足够时间条件下,细菌才能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因此,降低温度和缩短贮存时间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项重要措施。

(2)剩余的食物最好弃置,如要保留,应在摄氏4度或以下保藏。 目前家庭保存食品的方式是利用冰箱,但要注意冰箱并不是万能的,千万不要把冰箱当作一个储藏室,冰箱内不可以塞太多的东西,否则冰箱内冷空气无法正常循环,会降低冰箱温度下降的效果,造成冷藏食品的腐败。

(3)冰冻的肉类和禽类在烹调前应彻底化冻,再充分均匀加热煮透并必须再将其煮透方可食用。已化冻的肉禽及鱼类不宜再次保存,鱼、肉等罐头食品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综上所述,预防食物中毒的四大原则就是、新鲜、清洁、迅速、加热及冷藏。

篇3:预防食物中毒安全常识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常识

把好“五关”,远离食物中毒

一、把好食材采购关

到菜市场、食品超市采购食材时,应当选择储藏条件较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时要查看标签标识,选择包装完整、感官正常、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对于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相应的贮存条件。(一般冷藏温度为0-4℃、冷冻温度为-18℃)。

二、把好食物储藏关

易腐食品原料和熟食品等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购买后尽快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在室温暴露过长导致腐败变质。剩菜、剩饭要及时冷藏,用保鲜膜包好,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并确认无变质后方可食用。

三、把好清洁卫生关

食材要洗净,加热烹制的食物要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吃现做,可适量加入生蒜或醋杀菌。不吃或少吃生食海产品。科学加工食品:富含蛋白质如肉、蛋及蛋制品、水产品等要烧熟煮透;四季豆类食品要翻炒均匀、煮熟、焖透;加工好的熟食应当在2个小时内食用,超过2个小时食用的,要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不吃或少吃生食水产品;加工凉拌菜的蔬果一定要洗净消毒,现做现吃。

四、把好食物制作关

制作前要确认食材新鲜,没有变质。制作时要注意清洁卫生,食材要洗净,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要生熟分开。

五、把好外出就餐关

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有合法资质、卫生状况良好、就餐环境整洁及管理到位、食品安全动态等级(“大笑”为优秀、“微笑”为良好、“平笑”为一般)较高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买无证摊贩食品,慎用凉菜及冰冷的饮料,切忌暴饮暴食。用餐结束后要索取发票等相关就餐凭证。

食物中毒体征表现

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食物中毒常见并发症:休克、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并发病症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食物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处理。有一些本来就有基础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要特别注意护理,血液黏稠物增多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特别要注意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医院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两个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就比较危险了。重症中毒者要禁食半天左右,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篇4:预防小儿食物中毒 了解相关急救常识

宝宝在家中是很容易因为爸妈的疏忽而受伤的,像是跌倒、撞伤、烫伤,甚至是中毒。如果孩子不小心中毒,务必立刻打电话给119,请他们派救护车来,并且听从救护人员的指示,先做第一步的处理,紧急救治。

一、如何预防宝宝食物中毒

●家长在购买肉类或海鲜时尽量到大一些,食品安全比较好的市场或商场去买;

●购买罐装及盒装食品时要看下保质期,看下包装是否完整;

●不要给1岁以下的宝宝买蜂蜜喝;

●在准备生肉和家禽时,应该彻底清洗,并用水充分浸泡;

●做菜时,特别是肉类食品,要确保所有的食物都做熟;

●现做现吃,尽量不吃剩的饭菜,如需要吃,吃之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二、发生中毒时应该如何处理

1、要赶快打电话

首先应该立刻打电话叫救护车,如果孩子已经没有反应,或是昏倒、没有呼吸,确保救护车上有救护人员。如果孩子清醒,一样打给救护中心,让他教你急救。

2、准备相关信息

你有可能需要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给救护人员或医生,像是宝宝的年龄体重、中毒的物品、中毒的时间、中毒的地址。

3、不要挂断电话

虽然你有可能因为恐慌而挂断电话,但是务必保持冷静,不要挂断。因为救护人员可以透过电话先教你紧急处理方式,这是分秒必争的救治。

4、不要随便催吐

如果宝宝误吞了有毒物质,不要随便催吐。虽然第一直觉是应该就毒物吐出来,但这样有可能反而造成有毒物质烧伤喉咙,或是引起窒息,让毒物转移到肺部。

篇5:预防食物中毒小常识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

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3、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5、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6、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由班主任做出相应的措施,在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

食物中毒时急救方法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若无法尽快就医,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喉咙,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购物

1、认真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产品,发现过期产品应向商店经营者报告。如果包装食品在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内“变坏”或回家后发现包装破损,应退货并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报告。

2、假冒伪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质、廉价原料来欺骗消费者并降低竞争成本。如发现销售假冒品牌,假冒标签的食品及被污染过的食品等应向有关机构检举揭发。检举揭发这些事件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捉拿和惩办不法商贩,防止此事件重现。

储存

3、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食品应包装或妥善盖好后储存。

4、不要将热食物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使冰箱内温度升高。

5、将罐、瓶和包储在干燥凉爽的地方并防范昆虫或鼠类等。

预防食物中毒小常

篇6:13个预防食物中毒常识 避免生食熟食接触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就是做好饮食卫生!尽管过了夏季食物中毒高峰期,但是预防食物中毒也不能马虎,尤其是对于儿童,家长更要时刻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下面列出13个预防食物中毒的小常识:

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储存熟食的温度要低于7℃,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彻底加热。

3、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4、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5、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6、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炝蚶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8、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9、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变质的食物往往含有多种病毒,最易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10、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

11、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2、按照低温冷藏的要求储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3、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食物中毒应从搞好个人卫生开始。

学校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及紧急处理措施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预防溺水演讲稿

预防暴雨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溺水的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试卷及参考答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预防溺水教案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常识(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常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