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游东坡》

时间:2023-12-07 03:34:02 作者:ketg2089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ketg208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陆游《游东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陆游《游东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游东坡 南宋 陆游

东坡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那么陆游写相关的诗《游东坡》,我们一起来学习。

游东坡

篇2:游东坡 南宋 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翻译

十九日早晨,在东坡游玩。从州门向东,冈垄高低,到苏东坡则地势平旷开朗。东起一块高地很高,有三间屋子。一处垄头昂起,称为“居士亭”,亭下面向南一间屋子很雄伟,四壁都画雪。堂中有苏东坡像,戴着黑帽穿着紫皮大衣,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堂屋东面有一棵大柳树,传说认为是东坡亲手种植。正南面有座桥,上面写“小桥”,因“莫忘小桥流水”的句子命名。其下最初没有渠道,遇到下雨就有涓涓的细流淌出。原来只是一块石头放在它上面,最近就增加修了一座木桥,上面盖了一所屋子,很有些衰败感觉。东面有一口井,称为“暗井”,出自苏东坡诗中“走报暗井出”的句子。泉水冰凉使牙齿感到寒冷,只是不很甜。又有一座“四望亭”,正与雪堂相对。在高山上,纵观山河,是一郡中(风景)最好的地方。

【注释】

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

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

筇杖:竹枝。

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练习题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15.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16.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参考答案:

14.(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15.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16. (3分)B

17.(4分)(1)雪堂(2)仰慕

篇3: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龙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4)为一郡之最( )

15.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16.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参考答案

14.(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15.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16. (3分)B

17.(4分)(1)雪堂(2)仰慕

篇4: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篇5: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1.(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2.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 (3分)B

4.(4分)(1)雪堂(2)仰慕

《游东坡》翻译

对于苏轼,陆游一向怀有最高的敬意,这不仅仅是由于苏轼的杰出文学成就,也是由于苏轼崇高的人格精神。陆游曾称誉苏轼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⑦ 他在入蜀途中对苏轼的流风遗韵极为留意,仅在《入蜀记》中提及苏轼的就有十二处之多,上引第一则就是其中之一。黄州是苏轼的贬谪之地,也是苏轼的文学事业首次大放异彩的地方,他的'别号“东坡居士”就得名于黄州的一处地名。而今陆游亲临当年苏轼啸傲风月的地方,怎能不思潮澎湃呢?“东坡”、“雪堂”,自是当年苏轼的经行憩息之地。连“小桥”、“暗井”这种极为常见的地名,竟然也是得名于苏轼的名章迥句。陆游每到一处,即将所记诵的苏轼名句与眼前景象对照勘察,仿佛是随在苏轼的杖履之后一路经行,难怪他要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了。整段文字中充溢着对昔贤的景仰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沧桑之感,读来娓娓动人。

篇6:《游东坡 [南宋]陆游》阅读答案

《游东坡 [南宋]陆游》阅读答案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15.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16.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7.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参考答案:

14.(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15.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16. (3分)B

17.(4分)(1)雪堂(2)仰慕

篇7:《东坡食汤饼 陆游》阅读答案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恶不可食 ▲ (2) 秦少游闻之 ▲

19.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借旁近与之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然则天之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1.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 的人。(2分)

参考答案:

18、(1)吃 (2)听说、听见

20.A

21.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豁达(乐观、洒脱)

篇8:雨中游东坡,雨中游东坡陆游,雨中游东坡的意思,雨中游东坡赏析

雨中游东坡,雨中游东坡陆游,雨中游东坡的意思,雨中游东坡赏析 -诗词大全

雨中游东坡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木莲花下竹枝歌,欢意不多感慨多。

更恐它年有遗恨,晓来冲雨上东坡。

《游东坡》阅读答案

东坡苏轼

东坡古诗阅读答案

《东坡突围》高中生读书笔记

常州东坡公园导游词

次韵东坡原文翻译

游镜湖,游镜湖陆游,游镜湖的意思,游镜湖赏析

游凤皇山,游凤皇山陆游,游凤皇山的意思,游凤皇山赏析

东坡画扇阅读及答案

出塞借用秦少游韵,出塞借用秦少游韵陆游,出塞借用秦少游韵的意思,出塞借用

陆游《游东坡》(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陆游《游东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