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chenx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热爱中国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热爱中国范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 目录
篇1: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苏武》——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
公元前1,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篇2: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刘胡兰》——生的光荣,死的伟大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篇3: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妇好》——戎马易针黹,朱袖伐千军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篇4: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意谓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篇5: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柳如是》——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首,后嫁给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她一生中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学。而是她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反清复明的大志。
对于国家大事,这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性很少过问的事情,而柳如是则不然,以一个儿女之身,特别是以一个饱受人世炎凉的女流之辈,偏偏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为志向,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崇祯17初年清兵铁骑频频叩关,明军屡战屡败,面对局势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与钱谦益同游京口,当年梁红玉协助韩世忠擂鼓击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红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请钱谦益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水,被人救起。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暗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尽管柳如是的反清复明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却使后来者感动,作为当时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一生,无声的反驳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篇6: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篇7: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崇祯皇帝》——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焦劳成疾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只是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朝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
篇8: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林则徐禁烟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他们的目的,一是用鸦片换取白银,掠夺我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于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我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篇9: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篇10: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
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篇11:热爱中国的朋友看看爱国名言
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 凯洛夫:《教育学》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名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 《伊索寓言》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的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 《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 《鲁迅全集》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 彭德怀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 《我是匈牙利人》《裴多菲诗选》
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 别林斯基
我愿用我作部的生命,从事研究科学,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 巴甫罗夫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 《巴甫罗夫选集》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的行动上。 —— 杜勃罗留波夫
我们法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 居里夫人
爱国如饥渴。 —— 班固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寄南征诸将》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 马蒂
科学不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 巴斯德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么呢!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 马雅可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诗选》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 —— 别林斯基:《威克裴牧师传》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百年诞辰》
爱国心再和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 奥斯特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
爱国不分先后
爱国名人名言集锦
爱国主义名人名言
中国爱国名人名言
周恩来的爱国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爱国名言名句
爱国格言和古诗词摘录
表现爱国之情的名言 爱国之心
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 爱祖国高于一切
有关爱国的名言名句 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篇12:《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说课稿
教学设想
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创造非凡,为祖国赢得荣誉”“积极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捍卫尊严,让世界尊重中国”三方面内容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继续结合生活实际,撷取生活中典型的现象,从中了解一言一行足以影响世人对中国的看法,来反省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
二、《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最肥沃的土壤,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倡导主动参与、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提倡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陋习,能够摒除陋习做文明的小学生。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抵制假冒产品做守法中国人。
3.了解平时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世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愿意从小事做起,做热情友好,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中国人。
4.学做“啄木鸟”,寻找并改正影响国家形象的行为或生活中的陋习。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教材从三方面指导我们树立良好形象,
(1)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
(2)坦诚相助,做热情的中国人;
(3)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教材之所以安排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因为小学生还不能了解该从哪些方面树立自己的形象。其中“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离学生的生活最近,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被疏忽,成为影响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把“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教材还安排了“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的内容,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了解遵守法律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形象重要因素,然而学生在理解“什么是假冒名牌?怎样抵制假冒名牌?”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抵制假冒名牌,做文明中国人”确定为本节教学难点。整节课以小明一家参观上海世博会为载体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社会生活情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生活,呈现具有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化。
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名人为国家争光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名人的行为就是为中国人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他们很了不起,同学们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然后引入主题: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该怎样树立良好形象为国争光呢? 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小明一家也格外激动,他们准备到世博园区参观参观,我们也一起去看看,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一环节通过情景设置,把急于树立良好形象的学生引入到世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引导探究,自主交流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道德认识,养成行为习惯。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具体分两层,四个活动进行。
第一层:抓住重点——摒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
活动一:自主探究,了解生活中的陋习,树立正确意识,争做文明小学生首先,话陋习,找陋习。
以小明一家参观世博会的生活事件为引线,展示小明一家的一系列行为,让学生辨析、讨论,明确:随地吐痰,乘坐公交车不排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行为都属于陋习,它破坏了我们的形象。主动热情地给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宽容地对待别人等行为能够赢得人们的赞美,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心中自然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了解到一个人的行为影响着他的形象,从而形成改掉陋习,塑造良好形象的内在驱动力。
活动二:比较探究,寻找陋习,改掉陋习,争做文明中国人
教师讲述:有些人到国外旅游时,把随地吐痰、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陋习带到国外,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自然能想到这些人的行为严重损坏了中国人的形象,这样做是不对的。
老师继续深入讲述:这样做确实带来极坏的影响,所以某些国外的旅游景点专门用中文写了警告牌,警告到此的所有中国人要讲文明。这样便会形成进一步的认识:一个人的行为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教师顺水推舟:为了维护中国形象和尊严,我们必须摒除陋习,那么生活中有哪些陋习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收集到的生活中的陋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列出反映生活陋习的文字和图片影像,总结生活中的陋习。并追问,日常生活中你有这样的陋习吗?你是怎能改正或者你打算怎样改正呢?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进而进行活动三。
活动三:合作探究
指导行为经过这样的一段旅途经历,小明一家决心摒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可是他们还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你能帮帮他们吗?用学生喜欢的你来问,我来答的形式,多媒体出示有关于文明观博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如何做坦诚热情的中国人。所有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答案。在指导小明一家文明观博的同时也学生也明确了自己该怎样文明观博,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文明的.中国人。
第二层:理解难点——抵制假冒品牌,做守法的中国人
活动四:创设情境,化难为易教师针对假冒品牌提出开放式的问题:
经过精心的准备小明一家终于可以信心十足的参观世博会了。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调皮的小明被路边小贩贩卖的仿制海宝吸引,央求爸爸妈妈给他买一个海宝做纪念。爸爸妈妈争论起来,爸爸说应该到卖世博专用产品的商店去买,妈妈说,商店里的海宝太贵了,应该买仿制的海宝,爸爸则坚持买真正的品牌海宝。你能帮小明想想该怎么办吗?他应该买哪一种呢?为什么?此处应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讨论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情感升华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们介绍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进行引导,可以从海宝造价方面进行对比并引出盗版行为对企业、社会、甚至国家形象的影响。从对比中对假冒名牌有所了解,知道危害,从而在实际行动上支持正版,维护国民形象和国家尊严。
三、知、情、行分层评价
拓展思维这组练习以世博会为主题,以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设计为主线,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们学到基本的道理。小明一家在世博会期间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懂得该怎样做文明的中国人。你呢?来检测一下吧。
第一层:基本评价根据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反省自己是否找到自身陋习。
第二层:情感评价明确陋习对个人形象及国家尊严的影响。
第三层:指导行为如何改正自身陋习,并提出改正计划。
四、小结
1.(1)屏幕上显示本节内容的知识要点。
(2)巩固教学效果,从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布置作业:生活中看到陋习是否能主动提出,能够引导身边人树立良好形象,做文明中国人。
本课教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
1.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学生讨论辨析,观察探究,开拓思路,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
2.注重合作交流,给学生充足的动嘴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提高认识的喜悦与成功。“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在这美丽的春天,生活的意义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
篇13:《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说课稿
《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说课稿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学校 汤明艳我说课的内容是上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中第二课时《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下面我将从教学设想和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说课。
教学设想
一、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创造非凡,为祖国赢得荣誉”“积极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捍卫尊严,让世界尊重中国”三方面内容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继续结合生活实际,撷取生活中典型的现象,从中了解一言一行足以影响世人对中国的看法,来反省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
二、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最肥沃的土壤,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倡导主动参与、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提倡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陋习,能够摒除陋习做文明的小学生。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抵制假冒产品做守法中国人。
3.了解平时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世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愿意从小事做起,做热情友好,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中国人。
4.学做“啄木鸟”,寻找并改正影响国家形象的行为或生活中的陋习。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教材从三方面指导我们树立良好形象,(1)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2)坦诚相助,做热情的中国人;(3)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教材之所以安排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因为小学生还不能了解该从哪些方面树立自己的形象。其中“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离学生的生活最近,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被疏忽,成为影响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把“摒除陋习,做文明中国人”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教材还安排了“抵制假冒名牌,做守法的中国人”的内容,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了解遵守法律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形象重要因素,然而学生在理解“什么是假冒名牌?怎样抵制假冒名牌?”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抵制假冒名牌,做文明中国人”确定为本节教学难点。整节课以小明一家参观上海世博会为载体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社会生活情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生活,呈现具有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化。
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名人为国家争光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名人的行为就是为中国人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他们很了不起,同学们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然后引入主题: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该怎样树立良好形象为国争光呢? 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小明一家也格外激动,他们准备到世博园区参观参观,我们也一起去看看,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一环节通过情景设置,把急于树立良好形象的学生引入到世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引导探究,自主交流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道德认识,养成行为习惯。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具体分两层,四个活动进行。
第一层:抓住重点——摒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
活动一:自主探究,了解生活中的陋习,树立正确意识,争做文明小学生首先,话陋习,找陋习。
以小明一家参观世博会的生活事件为引线,展示小明一家的一系列行为,让学生辨析、讨论,明确:随地吐痰,乘坐公交车不排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行为都属于陋习,它破坏了我们的形象。主动热情地给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宽容地对待别人等行为能够赢得人们的赞美,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心中自然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了解到一个人的行为影响着他的形象,从而形成改掉陋习,塑造良好形象的内在驱动力。
活动二:比较探究,寻找陋习,改掉陋习,争做文明中国人
教师讲述:有些人到国外旅游时,把随地吐痰、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陋习带到国外,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们自然能想到这些人的行为严重损坏了中国人的形象,这样做是不对的。
老师继续深入讲述:这样做确实带来极坏的影响,所以某些国外的旅游景点专门用中文写了警告牌,警告到此的所有中国人要讲文明。这样便会形成进一步的认识:一个人的行为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教师顺水推舟:为了维护中国形象和尊严,我们必须摒除陋习,那么生活中有哪些陋习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收集到的生活中的陋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列出反映生活陋习的文字和图片影像,总结生活中的陋习。并追问,日常生活中你有这样的陋习吗?你是怎能改正或者你打算怎样改正呢?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进而进行活动三。
活动三:合作探究
指导行为经过这样的一段旅途经历,小明一家决心摒除陋习,做文明的中国人,可是他们还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你能帮帮他们吗?用学生喜欢的你来问,我来答的形式,多媒体出示有关于文明观博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如何做坦诚热情的中国人。所有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答案。在指导小明一家文明观博的同时也学生也明确了自己该怎样文明观博,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文明的中国人。
第二层:理解难点——抵制假冒品牌,做守法的中国人
活动四:创设情境,化难为易教师针对假冒品牌提出开放式的问题:经过精心的准备小明一家终于可以信心十足的参观世博会了。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调皮的小明被路边小贩贩卖的仿制海宝吸引,央求爸爸妈妈给他买一个海宝做纪念。爸爸妈妈争论起来,爸爸说应该到卖世博专用产品的商店去买,妈妈说,商店里的海宝太贵了,应该买仿制的海宝,爸爸则坚持买真正的品牌海宝。你能帮小明想想该怎么办吗?他应该买哪一种呢?为什么?此处应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讨论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情感升华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们介绍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进行引导,可以从海宝造价方面进行对比并引出盗版行为对企业、社会、甚至国家形象的影响。从对比中对假冒名牌有所了解,知道危害,从而在实际行动上支持正版,维护国民形象和国家尊严。
三、知、情、行分层评价,拓展思维这组练习以20世博会为主题,以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设计为主线,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们学到基本的道理。小明一家在世博会期间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懂得该怎样做文明的中国人。你呢?来检测一下吧。
第一层:基本评价根据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反省自己是否找到自身陋习。
第二层:情感评价明确陋习对个人形象及国家尊严的影响。
第三层:指导行为如何改正自身陋习,并提出改正计划。
四、小结
1.(1)屏幕上显示本节内容的知识要点。(2)巩固教学效果,从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2.布置作业:生活中看到陋习是否能主动提出,能够引导身边人树立良好形象,做文明中国人。
本课教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1.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学生讨论辨析,观察探究,开拓思路,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2.注重合作交流,给学生充足的动嘴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提高认识的喜悦与成功。“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在这美丽的春天,生活的意义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
篇14:热爱中国的作文:守住精神的清泉
热爱中国的作文:守住精神的清泉
我们热爱汉语,就是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语言。——题记
汉语在哪里?汉语在殷商的甲骨、秦汉的竹简上,在龙门十二碑、快雪时晴帖的字迹里;汉语,在一首全球华人都铭记旋律的《中国人》里,在华裔奥运冠军栾菊杰获胜后展开“祖国好”的条幅里。汉语是卷帙浩繁的`国学经典,是婴儿吱呀发出的第一声“妈妈”里;汉语,就在我们的耳旁、嘴边、笔下,心里。
民族三分,一分品性,两分语言。语言是民族的灵魂,凝聚着人心,承载着文化。民族这棵大树,只有守住语言和文化的厚土,才能茁壮生长,叶茂花繁。法国人为防止法语过多融入英语,专门设置语言警察,这份责任感让法国有了比埃菲尔铁塔更为高大的民族形象。以色列母亲把蜂蜜涂在希伯来文的书籍上,让婴儿吸食,感受民族语言的美好,这样的教育使沙漠中崛起一个如明珠般闪亮的国家。汉语博大精深,优美而厚重,也本该是中国人发展的精神之源。可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却让汉语这一泓精神之泉渐失光彩。“外文译中文,老外胜过中国人”,“汉语征文大赛,新加坡人夺魁”一类的事件屡屡发生。应聘的大学生英语十级八级,汉语简历却语句零乱,错字百出。国内一所大学打出双语教学的招牌,连中文的“古汉语专业”也要运用英语授课。提笔忘字,引喻失义,国人的汉语水平和对汉语的重视程度正急速滑坡。
多想,多想大声疾呼,当你跟随李阳参加故宫太庙门前的英语演讲,为英语而疯狂时,也请静下心来,读读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鹿鸣呦呦”,感受“欸乃一声山水绿,岩上无心云相逐”的古雅闲适。多想,多想苦口相劝,当你拼命背单词考托福,只为拿到签证和绿卡,飞往大洋彼岸的物质天堂时,也请从诸子散文中汲取智慧,从华夏文化中获得营养,为中国的富强贡献力量。
★ 热爱作文
★ 热爱班集体精选
★ 热爱作文600字
★ 《热爱生命》 8
热爱中国范文(通用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