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牛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我心中的纳兰优美散文欣赏,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我心中的纳兰优美散文欣赏,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我心中的纳兰优美散文欣赏
我心中的纳兰优美散文欣赏
趁儿子午睡,想写点什么。倒是好久没看书,没动笔了,也就生疏了!
对纳兰容若不熟的人,可能会比较熟悉纳兰明珠这个名字。
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怠地倾述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
如果,我说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词句,恐怕你已经点头微笑,对,就是这个人!
关于他的生世,他的荣华,他的作品,我在此不谈。只是个人很追逐他。
最初听说这个名字,是我上高中的语文老师口中得知。那时她把纳兰说得好有才华,好英俊,好多情!我还在想这不是我梦寐已求的白马王子吗?
在高二课外阅读中读到《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然后,我到学校附近到处买纳兰的'诗集都没买到,当时语文老师也在找他的作品,直到后来她去世了也没有找到真正纳兰的词集。
后来,我自己开书店,收集了好多关于纳兰的书,他写的,别人写他的。
纳兰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听说张恨水在《春明外史》 这样揣测过,也写过。
关于他的词集,我看过很多,他的爱情经历,我也略闻一二。他出生富贵,经历简单,他感慨“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我也以此自比罢!
图片
他,词愁心满溢,恨不胜收!
他,多情而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
他,青衫泪尽声声叹,却唤不回已逝之人!
他, 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
但他,是我欣赏的男子,是我崇拜的词人。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自身的不平整。他有太多的委屈了,却没人述说,只有寄予一笔一纸。
但他,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魄!
是否,他活在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别人挤不进来,他也攀附不进别人的世界的世界。布衣终生,并且仰人鼻息地生活着。
可惜,他不是圣人,不能清心寡欲,他怎不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他心有别念,她何尝不知呢?
图片
我一直追逐他,我多希望我在生之年能遇见这样一位才华的良师益友。
我也追逐《红楼梦》,追逐林黛玉。是他们的才华,他们的惆怅牵动了我。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看读了他的人生,对待生活,不贪,不恋,不求富贵,不求荣华;知足便可!
对待感情,不欺,不瞒,不滥情,不忘情;莫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倒是“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惜取眼前人”!
纳兰,你是我毕生的追逐!
篇2:我和你优美散文欣赏
我和你优美散文欣赏
我是谁?
我习惯在夜里辗转,我习惯在文字里倾诉衷肠。
我的前世又是谁?
我本是佛主座前一株青莲,莲心似雪,无根无念,在忘忧河静修我的轮回。。。。。。
你是谁?
你是我前世的约定今生的'等待,让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轮回。
你的前世又是谁?
你本是从我身边流淌过的一泓湖水,日日在我身边缠绕,不经意间荡出涟漪中的一滴泪珠在我叶上,惊醒了我沉睡千年的梦。。。。。。
无论前世你曾为我披上衣服,还是为我拂去额角的乱发,遇见像是一种命中注定。
我注定要留下一样东西,证明曾经来过你的世界。
在某年某月,在某时某刻,或是在街头的转角,或者在蓦然回首的一瞬间,我们不期而遇。。。。。。
今世你是否会为我披上衣服?是否会为我拂去额角的乱发?
或许只有一个清清的笑。。。。。。
或许你放我双手在你温暖而厚实的掌心,暖暖的说:久违的人,你还好吗?
我注视着你,在人生的转角,遇到了前世轮回的爱人,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啊。
篇3:我心中的苏轼散文欣赏
我心中的苏轼散文欣赏
黄沙滚滚,岁月蹉跎。曾经的曾经太遥远,有些人,比如苏轼(东坡居士),错过了,就再难回首。但对他的仰慕之情,岁月千年,时光如梦,难以忘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伟大的书法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伟大的,无论是诗词歌赋,或者是诗情画意,样样精通,假如陶醉其中,真的不愿醒来,反复品尝,别有趣味。他的文章,赤壁赋,祭祀文,如黄河之水一般滔滔而来,给人安慰,让人激动。他的词赋似天涯明月,清新自然。读他,就像诠释人生;读他,让自己不再孤独失落。
苏轼之才智,高于八斗,富过五车。说到书法,他独成一家,传百代千世,赞不绝口;说到音律,他恰到精通,诠释人生百味;说到苦难,他一生摘贬最多,却高唱大江东去!
苏轼,从小勤奋,少有才学,受母亲教诲,少学百家,精通诗句和禅理。长大后和弟弟一同考取状元,名震京都,为天下羡慕。历代国学大师曾经评价:“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可见东坡居士非等闲之辈,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才子,却得不到国家重用。左迁,左迁,再左迁,儋州,黄州,密州,杭州而已。天生我才必有用,他没有气馁,每到一处作诗一首,每到一地酌酒一杯,或是新修水利于杭州,或是为人民传授耕种的技术,他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饶的精神,就因为他的坚守,谱写着中国北宋历史上的华丽篇章,恰如一颗明星,普照大地,使得中国文学更加辉煌。
时光匆匆,千年岁月似弹指一挥间飘飘而过,渺无踪影。但剥开历史记忆,细细冥想,“东坡肉”、“东坡肘子”,推杯换盏间,仿佛一下子就有了一种历史的认同感。但在人们心中,相比之下,东坡肉”、“东坡肘子”,苏轼诗词更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异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的轻描淡写,浅浅几笔,妙笔生花,让素有“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蜚声海内外,无论是到过西湖的人也或是没有到过的人,都能从他的诗句中体味到西湖别样的韵致以及奇特风光,恰如身临其境,别有风味。
喜欢苏轼,难忘他的才学和智慧。其中,最深刻的是他的中举。苏轼的中举颇具传奇性,惹人注目。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四川眉山的文学大家苏洵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离开故乡,带着行李,一路奔波,不远万里赶赴卞京参加科考。当时的主考官时北宋伟大的文学家欧阳修,他是文学泰斗,当他从众多的考卷中看到那篇气势磅礴的文章后,大为吃惊,认为苏轼定是异人,文章写得太精辟了。他怀疑是自己学生曾巩所作,为避闲话,他把那篇文章排在了第二名,不忘多看了几眼。不久,试卷被打开了,才知道这位才华出众、本该得第一的考生是来自四川眉山的苏轼,一个少有才气,文章有过人之处的书生。
不久后,在皇帝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苏轼与弟弟苏辙双双高中进士,名扬京都,光宗耀祖。欧阳修当时就说此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他的话在后来真的应验了,东坡居士在中国文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词法宗师,成一家之言。也许当时谁也没有料想到,不过欧阳修的一席话的确让横空出世的苏东坡诗词犹如天风海雨一般,泉涌而出,一洗万古凡空,成为中国文人心目中最为景仰和模仿的对象。这为后来他们父子三人成为“唐宋八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一年,苏轼才21岁,如此年轻的年纪,早有成就,富有博名。他出名了,逐渐开始自己的仕宦生涯,他忠贞不渝,心性纯美,并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扬名天下,成后来人们的楷模。
读苏轼必须读他的词,细细品读,恰是人生一大享受,难以忘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以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请胜马,誰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词句不知被多少代人奉为经典,广为传唱,一位历经坎坷悲欢的大才子,居然用最平实浅淡的笔触写就了世间最璀璨最华丽的词章。苏东坡的出现,北宋词法开始转变,由婉约派的小家碧玉,杨柳岸,晓风残月,变化成大江东去,豪迈激昂的豪放派词风,再次书写别样情怀。
回首间,苏轼平生的最大的灾难莫过于“乌台诗案”了,一场莫须有的**,他深受迫害,无力回天,飘摇天下,心无归宿。元丰二年(1079年),言官舒覃、李定、王圭、何正臣心怀鬼胎,因妒忌苏轼,他们在朝堂上针对苏轼,私下又摘取苏轼诗文中批评时政的只言片语。罗列“罪状”成册,集结一起,连章弹劾苏东坡。他起初并不在意,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后来,却风卷朝堂,大臣议论纷纷,百姓偶有交谈,连神宗皇帝都有些将信将疑。不久后,神宗混乱了思想,倒向邪恶势力,东坡居士被迫入狱,深受其苦,无处诉说。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优秀、太出名,太有才了,他的诗词一出,便有“一览众山小”的态势,令同时代的文人士子纷纷败于千里之外。刹那间,嫉妒便成为一把兵不血刃的利剑,拼命砍向苏轼那高贵的头颅。霎时之间,谣言四起,朝野震动,人们开始弹劾,怀疑他的为人。就在同年八月,苏轼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囚于御史台狱中,艰难度日,史称“乌台诗案”。他也是由于诗词而被迫入狱的第一人,天下震动,响彻全国。危机四伏,还好当时一些元老重臣如吴冲、范镇等上书营救,以及神宗祖母太皇太后曹氏出面干预,加上宋太祖在建国之初就曾经立下“戒碑”,发誓“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神宗皇帝才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黄州安置,从此他开始流浪生活,飘摇一地,怀才不遇。
苏轼初到黄州,举目无亲,居无定所,生活相当艰难,太多无奈和心酸。还好当时的知州府尹徐君猷对他的人品与学识颇为敬重,敬为榜样,各方面予以厚待,使他能勉强生存,不至于被饿死。定居下来,苏轼不甘寂寞,晨起幕归,和家人在城东开垦了一处荒地,每日躬耕其中,不知疲倦,自得自乐,颇有趣味。他把这块地取名叫“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从此以后,人们都喜欢叫他苏东坡。正此其间,他写下了词坛上恒永千秋的豪放派扛鼎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就这样,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成全了他,同时他也赋予了黄州赤壁以特有的浓墨重彩,成为百家传唱的名词典章。
一生坎坷,四处奔波。苏轼四十几载,辗转迁移,疲于奔命。被贬惠州(今广东)时,他曾有一小诗《纵笔》:“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首诗传到京城开封,引起震动,他的政敌、宰相章惇听后恼羞成怒:“好个‘春睡美’!苏轼这老儿如此快活逍遥,看来还得把他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于是,几句弹劾,他被贬谪到儋州。儋州即琼州,乃天涯海角不毛之地,自古就是流放逆臣的险恶场所,苏轼遭受沉重打击,沉默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想通了,终于以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超迈的思想来应对人生的风雨变迁。新修水利,教化育人,研制药方,治热嫉之症,一时,名气大振,百姓爱戴,生活有味。比之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苦闷,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苦无奈,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篙人”的自负狂放,以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无助,他的释然,是明智的,一身蓑衣,谈笑风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岂不美好。
一切皆有定数,他回不去了,这是命。公元1101年,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64岁的苏轼从海南岛放归,微笑而归。他准备回去了,踏上小船,必先踏过十里小路,走而望之,村民相送,儿女沾衣。然而还没走到京都,苏轼就病逝于江苏常州,一生宣告结束,含泪而终。尘满面,鬓如雪,千里孤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个奇才,一个传奇人物,一代大文豪,一生就此画上一个句号,再也无法触摸。
千年时光,石头化为灰烬,更别说人物。但苏轼的文章,词赋,书法,千古绝唱,流传华夏,万古不衰。
★ 优美散文欣赏
★ 优美英语散文欣赏
★ 冰心散文欣赏:我
★ 欣赏优美散文随笔
我心中的纳兰优美散文欣赏(共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