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

时间:2024-02-24 03:34:03 作者:滑翔机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滑翔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

五柳先生,我是你的读者,同时也是你的崇拜者。作为你的崇拜者,我崇拜你的高尚人格。你能够舍去官场的浮华利禄,虚情假意,跟随自己的内心,过着清贫的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旁人忍受不了如此的生活,而你却“晏如也”,不慕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

你喜好读书,却“不求甚解”,从不过分深究一字一句的意思,因为你读书从不是因为追求功名,而是满足自己的内心的需求,不像其他的文人士子,把一字一句都研究的仔仔细细,不仅为了读书而读书,更多的是因为求取功名。你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你生性喜欢喝酒,却因为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你的亲朋好友知道,邀请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本真直率,从不弄虚作假。

作为你的读者,我也要感谢你。谢谢你的《桃花源记》。能让我们在这充满了世俗荣利、虚情假意的社会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小憩;能够让我们这些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的人们能在那两岸的桃花林里,抚慰自己脆弱、受伤的心灵;能让我在那个与世隔绝、充满美好的世界里,勾画自己童年天真的理想,仔细回忆自己曾经快乐的点点滴滴;能让我们在那个纯洁无污染的小村庄里找的自己的知音,向他倾诉自己的不快,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梦想,与他谈天说地;能让我们在那个不真实的梦境里,暂时忘却自己是有多么的失败,有多么的无助,是否曾经被抛弃,被人背叛,暂时忘却生活的不如意,现实的如此残酷。谢谢你的《五柳先生》。

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本真直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你,同时也让我们展开对人生的思考。是否享受好的生活就要背叛自己,成为自己曾经厌恶的角色;是否每天都要带上一个假面具,用笑容来掩饰内心所有的情感,只能在被窝里才能看都真正的自己,看到曾经天真无邪的自己;是否只能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才能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拿自己的尊严,去换取那“五斗米”。对于你的评价,每个人都不同。

而我认识的你,就是那个不随波逐流、率真豪爽、不畏权贵,那一个好读书、性嗜酒、喜著文章却只为供自己娱乐的五柳先生,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彭泽。我要感谢你,谢谢你为我们带来的那个世外桃源,告诉我们那个最真的你,唤醒人们心中的真情。

篇2: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

陶潜,也许你这一生的名声也便是你一生的铭记,一生的宿命:你埋没于世间滚滚风尘中,潜进那自乐的.心灵家园里。俗世寻不见你的神采,九泉却掩不尽你的魂风。千百年后,你浮现于我面前,你,陶渊明,那南山下的采菊老人,却似无意地携走了我心间的一瓣菊香。

初识你是在你的家,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你的家在一片与世无争的静谧的土地上,在吁陌交通的鸡犬相闻间。我叹你如何寻得这一方净土,山也清丽,水也清丽;人皆安详,心皆安详。你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来往于这片山水田园间,微醉的身形挪移着,映在那些池竹稻麦上。壶中的可是那忘忧醒神的酒,让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手中可是那千年无人懂的丹青妙卷,唯让你不求甚解地会意去了其中的快乐?人世间没有你陶渊明,可你到底身处天地间,身处那一片桃花源。

你忆起归家的情景,欢喜与释然写在脸上,荒芜的山径,还依稀留着些一般不愿随流而去的松菊。仆童相迎,他们身后,还有你尚未更事的孩子倚在门边。当然,还有使人敞怀的好酒在杯中静候。你坚定地说:“隐,我没有选错。”

是啊,多少人试图作出这样的选择,走出的又有几个,出而不复人的又有几个?心不够恬淡,哪怕是淡泊明志的诸葛孔明也坚守不住那一亩三分净土。却唯有你,为那一壶一卷与世俗决裂,自己把自己“关”了起来,着实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无限恢宏的新世界。隐,使你守住心而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篇3:作文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作文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五柳先生,我是你的读者,同时也是你的崇拜者。

作为你的崇拜者,我崇拜你的高尚人格。你能够舍去官场的浮华利禄,虚情假意,跟随自己的内心,过着清贫的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旁人忍受不了如此的生活,而你却“晏如也”,不慕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

你喜好读书,却“不求甚解”,从不过分深究一字一句的意思,因为你读书从不是因为追求功名,而是满足自己的内心的需求,不像其他的文人士子,把一字一句都研究的仔仔细细,不仅为了读书而读书,更多的是因为求取功名。你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你生性喜欢喝酒,却因为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你的亲朋好友知道,邀请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本真直率,从不弄虚作假。

作为你的读者,我也要感谢你。谢谢你的《桃花源记》。能让我们在这充满了世俗荣利、虚情假意的社会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小憩;能够让我们这些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的人们能在那两岸的桃花林里,抚慰自己脆弱、受伤的心灵;能让我在那个与世隔绝、充满美好的世界里,勾画自己童年天真的理想,仔细回忆自己曾经快乐的点点滴滴;能让我们在那个纯洁无污染的小村庄里找的自己的知音,向他倾诉自己的不快,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梦想,与他谈天说地;能让我们在那个不真实的梦境里,暂时忘却自己是有多么的失败,有多么的无助,是否曾经被抛弃,被人背叛,暂时忘却生活的不如意,现实的如此残酷。

谢谢你的《五柳先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本真直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你,同时也让我们展开对人生的思考。是否享受好的生活就要背叛自己,成为自己曾经厌恶的角色;是否每天都要带上一个假面具,用笑容来掩饰内心所有的情感,只能在被窝里才能看都真正的自己,看到曾经天真无邪的自己;是否只能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才能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拿自己的尊严,去换取那“五斗米”。

对于你的评价,每个人都不同。而我认识的你,就是那个不随波逐流、率真豪爽、不畏权贵,那一个好读书、性嗜酒、喜著文章却只为供自己娱乐的五柳先生,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彭泽。我要感谢你,谢谢你为我们带来的那个世外桃源,告诉我们那个最真的`你,唤醒人们心中的真情。

陶渊明介绍

陶渊明一生坎坷曲折,其进退起落缘于其思想的复杂和所处时代的乖谬。晋宋之际,中原沦陷、江南板荡,曾经的龙兴大晋已然风雨飘摇。寒门刘氏篡逆之心,昭然若揭。士大夫进退失据、动辄得咎,恰似釜底游鱼。陶渊明徘徊仕途,游走魏阙江湖,乃是其儒道交织性格在因应时代的体现。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虽然弥漫着老庄哲学和佛教的出世哲学。但是儒家究竟是一个正统学派,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对儒家所提倡的六经,几乎家喻户晓。据《晋书•范宁传》:“晋太元年间,范宁为豫章太守,大设庠序,至者千余人。课读五经,又起学占,资用弥广”时至二十岁的陶渊明自然会受到此种风气的影响。又由于他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家庭的社会地位,使他从小熟谙儒家经典,有着儒家的入世精神。

“先师遗训,云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谓。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不敢至!”(《荣木》)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

“先师”即孔子,“四十无闻”句用《论语》所纪载孔子所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语意。从这些诗句,可见陶渊明对儒家哲学的向往之情。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传统思想深深植根于陶渊明的思想之中,显现于其一生的足迹中。

陶渊明少时有“大济苍生”的壮志,并不是想做一名诗人或是隐士,而是希求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这里闪现的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陶渊明对其祖父尤为推崇,他曾在《命子》诗中说:“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而陶侃尊崇儒学,反对“逸游荒醉,生无益时,死而无闻于后”的所谓疏放行为,这自然影响到陶渊明,于是他产生“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的紧迫感。他还以“直方二台,惠和千里”的诗句来描述他的祖父,可见在陶渊明的心目中其祖父是一个清官。在《命子》诗中,他不仅让儿子了解祖上历史,而且要求他们学习祖上的为人,这些反映出陶在青少年时代富有政治理想,曾也想做一个正直清廉的官吏。

在动荡黑暗的年代,陶渊明作为一名有志之士自然会有济世之心和以期成就伟业功勋之愿。《杂诗》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渴望建功立业的陶渊明出仕了。公元393—405是其仕宦时期。

在谈到出仕动机时,陶渊明本人声称是因贫而仕:“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连其朋友颜延之也这样看他,“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得毛子捧檄之杯”(《陶徵士谏》)。陶渊明为官固然有改变物质生活窘状的因素,但这更是其早年“大济苍生”思想的必然发展。陶渊明的仕途之路充满了艰辛坎坷。初在荆州刺史桓玄处任小官时,官场的尔虞我诈就给他带来了思想上的愁苦:“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翼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于是他借母亲孟氏之故去职回家。但正值盛年的陶渊明,虽辞官,但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任彭泽令,在“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支配下,陶渊明是留恋官场的,并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仕而归,归而仕,在五次反复中实践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信念。

陶渊明处于东晋时期的污浊社会,是有过奋发有为的宏愿和积极行动的。但“大道不行”,“兼济天下”的人生首要无望实现时,陶渊明便退而求其次,秉持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选择 “安贫乐道”的生活之路。他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好爵吾不萦,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的归隐,正是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格完美思想的体现。陶渊明归隐后,作诗饮酒,安然自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一方面是出于自我安慰,求得心理上平衡,另一方面是顺应了他的“自然”之道。在这种“自然”之道支配下,他保持了人格的高洁,“养浩然之气”。即使在他似乎沉浸在祥和的田园生活中时,他还是会忆起少年壮志,在怀古中伤时,在借吟咏神话故事寄托豪情:《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秦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读山海经》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篇4: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作文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虽然你理想中的社会没有战争,很和平;人民生活也很安乐,大家按需分配,互相之间没有竞争。但我认为,这样的社会因为缺少了必要的竞争,将永远无法进步。

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很友好,相处很和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追名逐利的本能。因为吃穿住行都一样,他们之间便不会有互相攀比的心理,也就是说桃花源社会是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竞争,那么这个社会还能发展,还能进步吗?答案是:不能。

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渔人按着原来的记号找到了桃花源,随后,太守带着官兵去攻占这个村子,那么桃花源里的人有能力去抵抗外来的侵犯吗?我想,他们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因为根据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状况可以推测,他们既没有精良的兵器,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他们如何和外界经常打仗的官兵较量呢?这一次他们躲过了太守的侵犯,但他们能永远躲避吗?

还有,桃花源里的人各司其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早上起来出去干活,晚上回来吃饭睡觉。他们早已习惯了安于现状,只要现在的生活不愁吃穿,他们就满足了。你说,这样的生活有乐趣吗?

再看我们当下这个社会,人们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还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像听歌、看电影、看比赛之类,都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让我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科技水平比较高。如交通,现在的交通工具很发达。陶渊明,在你那个时代,最好的交通工具恐怕就是马车了吧!而如今呢,别说汽车、火车、飞机这些常用的交通工具了,像磁悬浮列车什么的新式交通工具也有很多。还有通讯工具。在古代,只有鸿雁传书、驿马送信;现在呢,人们的联系不但方式多而且更便捷了。如果有什么事,只要发一条短信,或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如果要传送文件,只要通过互联网,发一个QQ邮件或E-mail就行。再如,古代人们照明只点油灯或蜡烛,现在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列举出来都要好长时间呢!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快乐;所以,我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只有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幸福。陶渊明,你是因为有消极的处世态度对待社会问题,才设想出了这么一个桃花源,其实,这样的社会,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你说呢?

篇5: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作文

穿过繁花朵朵的桃林,走过落英缤纷的草地,终于,我来到了这世外桃源。我一眼就看到了你——端着酒杯,赏着菊花。远处日薄西山,飞鸟相伴而还。一瞬间,千言万语,想对你诉说。

人人都说你淡泊隐逸,不慕荣利。但是,为什么我看到你对着这世外美景,却是眉头微锁呢?在秋高气爽的九月,你在风中挥笔写就的,却有这么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陶渊明,其实你也是渴望出仕的吧?不然为什么悠然仰看南山时,又发出惆怅独悲的感慨呢?只是在官场几经浮沉,那里的人心惟危,尔虞我诈让你无法忍受,于是归田避世。在世俗与雄心壮志之间,你毅然选择了归隐。耕种着良田,赏玩着菊花,轻葑琶谰疲遥望着南山,忘了外界的污浊,使自己沉浸在虚构出的世外桃源。有人说,这是你胆小懦弱,逃避现实的表现。而你只是看着在万物凋零时节,瑟瑟秋风中仍傲然伫立的怒放的菊花,笑而不答。看着穿就一身黄金甲,脱然出世的菊,陶渊明,我明白了你。

从小读你的诗长大,体会到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感悟着“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悠然;品味到“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的洒脱。可我总感觉,你的诗平淡稀疏,既没有苏轼“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豪迈,也没有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没有李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痛,更没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凄绝。你的诗始终如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般,平平常常。但有一天,当我站在内蒙古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时,想说些什么,却是柳永太艳,苏词太粗。终于明白面对自然之美,只有看似平淡的语言才能描绘出对它刻骨铭心的爱。终于明白你的诗不是我以为的稀疏平常,而是融已于物,人与自然合二而一的最高境界。你将抒情与写景巧妙地融为一体,看不到一点人工修饰的痕迹。陶渊明,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诗,看似浅显实则深刻,既平凡而又伟大。

风渐渐静了,太阳也已收起光辉,你沿着田间小路越走越远。陶渊明,我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但是…。改天吧,因为我知道你一直会在这里,在这世外桃源的良辰美景中,看山赏菊,饮酒作诗……

篇6:高二陶渊明我想对你说800字作文

从语文书中,我认识了你——陶渊明,你好!

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书是你的精神食粮,它使你的生活更加从容。“好读书”让我们明白了你对读书的喜爱,你的生活真是一日不可无书。“不求甚解”表明你对读书的态度,读书要有钻研的精神,因为每一次读书,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你憎恶官场的黑暗。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你看透了官场黑暗,就归隐田园,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明了你喜欢和平的生活,没有官场的黑暗,没有城市的喧闹。只有这里的花花草草陪伴着你,还有你的精神依托------书。

读你的诗句,让我明白了“读书使人灵秀”的含义。不要拘泥于名利之间,要有崇高的理想,为构建大同社会出一份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对读书的痴迷,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啊。你一生向往着美好的大同世界,所以你写成了名篇《桃花源记》。我爱读爱背这篇美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你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正是我将要追求的目标。

你启迪了我努力去读书。

学习是无止境的,你读书的一生,更能阐证这个道理。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长才,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这些道理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可以增长智慧,让你终身受益,这是别人无法夺走的东西。权利、名利是无法永远保存的,但一个人的思想是可以千古流芳。

陶渊明,你的为人之道、你的读书方法,我难以忘怀。

陶渊明,拜读你的诗文,追求你的梦想,我向前!再向前!

篇7:高二陶渊明我想对你说800字作文

陶潜,你埋没于世间的滚滚红尘中,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的大志。你的名字如同你一生的信念,潜,潜进与外世阻隔的世外桃源中,潜进你一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另一块净地。悠然地采撷一朵神圣的菊花,看世间纷扰。

你理想的家是如此的与世无争,仿佛是拨开白云后显现那湛蓝天空一样的纯净无暇。袅袅炊烟勾勒出梦境一样的田园。小路交错、老幼欢乐、鸡犬相鸣、人心相惜……如此一个天堂,被你赞叹地如此美妙。世间何能寻觅这样一块圣地净土,唯有你带着我们,找寻一块这样无法言喻的美丽山水。

后人们寄予你一个田园诗人的名字并不是没有道理。你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离世间的风尘混乱,歌叹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抛离世俗,回归自然是你的信念宗旨。东晋末年的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使你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因为你与生俱有的本性无法和现实调和,因此你选择了一个解脱自己、解脱人生的方式——与世无争,觅一方让自己心情宽阔的净土,在那里度你为后人歌叹的后生。

你喜爱为自己斟一杯留香口齿的酒液,承认“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有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的生活,却带着“晏如也”的心情。“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就是你真实生活的写照。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似你一般的人自古有几个?从风尘中走出,归隐田园,与世无争。在现时生活中,这变成了一个难以实现的事情,然而同时也是一个无限向往憧憬的梦想。为自己斟酌一杯酒,写下自己阔达的心情,手执菊花,走过清风吹拂的林间小道,与仆童度过每个阳光充实的下午,这必定是每个人都憧憬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陶渊明给我们带来了我们无法触及的,却能够感受到的田园世界。

感谢你,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世界。

篇8:高二陶渊明我想对你说800字作文

话说陶渊明在山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弹指间就到了2019年。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陶渊明所住的地方污染越来越严重。他一早醒来,刚想“采菊东篱下”,就看见菊花都蔫了。

“哎,这儿环境越来越不好了,得重新找个有美丽风光的地方生活。”陶渊明自语道。于是,陶渊明就向各个地区开始了风景考察。

有一天,陶渊明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郁郁葱葱,云蒸霞蔚。他爬上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吴田山,不禁感叹:“啊,这山是多么巍峨壮观呀!”。陶渊明傲立在山峰上,近看旁边千奇百怪的石头,远眺山下美丽的风景,深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舒展着胸膛:“这儿风光多秀丽呀!”

只见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像银白长龙在山脉间盘绕着,通向更精彩的世界。陶渊明决定顺山而下,继续考察。江水腾涌,碧波粼粼,龙津江犹如一条玉带蜿蜒前进。江畔或是三五成群的洗衣妇笑声朗朗,或是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持竿静候。陶渊明被这一悠闲景象吸引住。江滨则是一座美丽的公园:无数的小草编织成一条碧绿的地毯,五颜六色的花儿就像地毯上跳跃的音符,婆娑的绿树就像一把把撑起的大伞,小鸟欢快地展示着它那婉转的歌喉,游人轻轻地迈着愉快的步伐,此情此景令人悦目舒心。陶渊明心旷神怡:“好一个悠闲自在的地方啊!”

陶渊明跟随着游人前行。听到一位游客对他的孩子说道:“宝贝,快看,这是刚建设的花卉大道了!” 哦?花卉大道?陶渊明慕名欣赏,只见路旁繁花似锦,什么样的花都有:玫瑰啦,郁金香啦,百合花啦……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花卉大道两旁是一栋栋错落别致的大院子,红墙绿瓦,翠竹掩映,这些大院的名字叫:工厂。

“太美了!这是什么地方?在这地方生活最好不过了!”陶渊明打开地图查看,上面赫然印着两个字:长泰。从此,陶渊明在长泰县过上了惬意的生活,他高兴地吟诵起诗来:“采菊龙津江畔,悠然见吴田山!”

战争,我想对你说-

某某我想对你说三百字范文

孩子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你说随笔

诸葛亮,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你说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

北京,我想对你说

爸爸,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你说的话

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