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时间:2024-02-26 03:37:01 作者:szbdt888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zbdt88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高三政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三政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三政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高三政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整理

1、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

2、村(居)民会议是决定基层民主重大事项的机构

3、监督权的内容有:批评和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检举权(失职)

4、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在于:是否遵守法律、规则、程序参与决策、选举、监督和管理;是否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是否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5、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6、政府工作的原则:一是对人民负责;而是依法治国。

7、公民向政府求助的渠道:行政裁决(私人的事情向政府寻求解决)、行政复议(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上级寻求解决)、行政讼诉(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法院寻求帮助)。

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9、行政系统外部监督部门有: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和公民;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部门有: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10、“纪委”或“纪检委”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监督的专门部门。

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7、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8、从选民的角度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可以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国家主席、委员长实行等额选举,其他差额选举,我国是将四者相结合进行选举。

9、公民的知情权是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0、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闭会期间有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职权。行政机关是政府,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3、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具有审议权、决定权、提案权、质询权,每届任期为5年。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是其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展开的,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0、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篇2:高考政治知识点:选择题常考题型

高考政治知识点:选择题常考题型

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7、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8、从选民的角度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可以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国家主席、委员长实行等额选举,其他差额选举,我国是将四者相结合进行选举。

9、公民的知情权是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0、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1、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

12、村(居)民会议是决定基层民主重大事项的机构

13、监督权的内容有:批评和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检举权(失职)

14、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在于:是否遵守法律、规则、程序参与决策、选举、监督和管理;是否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是否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5、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16、政府工作的原则:一是对人民负责;而是依法治国。

17、公民向政府求助的渠道:行政裁决(私人的事情向政府寻求解决)、行政复议(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上级寻求解决)、行政讼诉(个人与政府的事情,向法院寻求帮助)。

1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9、行政系统外部监督部门有: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和公民;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部门有: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20、“纪委”或“纪检委”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监督的专门部门。

21、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闭会期间有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职权。行政机关是政府,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23、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具有审议权、决定权、提案权、质询权,每届任期为5年。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是其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展开的,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0、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1、人民政协是爱国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3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其前提是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是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34、我国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5、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是最主要的要素。主权国家的权力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6、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7、竞争、合作和冲突时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形式。

38、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39、和平和发展史当今时代的主题。

40、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4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3、美苏对峙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现在的社会呈现多极化发展。

44、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篇3:高三政治常考复习知识点

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1、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性

(1)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是人民获得物质成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2)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3)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人们前途和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

(4)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成为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2、就业的含义、方式

(1)含义: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60,女16—55)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方式: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3、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又要有精神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高三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

(1)含义不同:

①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②通货紧缩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的现象。

(2)实质不同:

①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3)表现不同:

①通货膨胀通常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经济过热。

②通货紧缩通常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等现象,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4)影响不同:

①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降低购买力,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混乱。

②通货紧缩带来的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经济萎缩。

篇4:高三政治常考复习知识点

1.国家的根本属性

阶级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是: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2)公民应当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要学会区别)

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1)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有:

有助于决策者民主决策。

有助于决策者科学决策;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9.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质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0.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4)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11.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12.公民应怎样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3.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是: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职能有: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具体方式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4.我国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15.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1)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6.公民求助政府的途径及意义

(1)途径有: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意义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17.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威信。

(3)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8.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19.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途径及意义

(1)途径有:

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区别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各有哪些?)

(2)意义有: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20.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

(1)性质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常设机关、职权

(1)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2)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3)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职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2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其组织活动的原则和基石

(1)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基石是:人民代表大会

23.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民代表产生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2)职责是:

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人民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27.我国的政党制度和基本内容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本内容有: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8.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和主题

(1)性质: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主题:团结和民主

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和核心内容

(1)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初三历史常考知识点

初中地理常考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常考知识点试卷

语文阅读理解常考知识点

高一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怎样做高三政治哲学选择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考知识点

教资语文笔试常考知识点

苏锡常高三模考作文

高三政治期末复习有什么知识点

高三政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三政治选择题常考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