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

时间:2024-03-03 03:38:45 作者:afro520520520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afro520520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

(一)

时移燕掠去何频,著眼苍松百折身。

仿佛履声穿夜远,安然风雨浣林新。

读联有待一心客,鉴世无非不二臣。

孑影行吟斜日上,烟消竹碧石成尘。

(二)

吾来自京国,书院拜城东。

四百年前雨,三千里外风。

声声犹入耳,事事已成空。

回首清流处,林花寂寞红。

(三)

东林豪气不逢时,雨覆云翻未可知。

甘为民生湿泪眼,多因国事累青丝。

人间忧乐书中奋,天下兴亡笔底思。

莫道微尘无大志,秋风犹唱钓台诗。

(四)

风骨看松节,馨香暗自侵。

轩堂环丽泽,淡墨鉴忧心。

绝对联家国,空怀贯古今。

寻声兴替处,秋雨润东林。

(五)

寻游旧迹指林东,清冷今非比昔同。

矫直弓河评众党,乱翻明史议诸公。

兴邦入耳酣声碎,衰世担肩哭事穷。

暮雨犹闻天呐喊,书生瘦骨立秋风。

(六)

心怀远大誉名联,岁岁流芳惠后贤。

旧院传闻千古韵,新时话说四书篇。

寻思学舍清风袖,谒仰东林正气天。

自有先生留教训,而今晚辈胜当年。

(七)

缘何纷乱起相争,拚尽东林诸学兄。

只道中堂经滞语,徒留合院鸟交鸣。

一朝不过一朝事,千古谁堪千古名。

试看当时君子骨,如今若个作公卿。

(八)

朗朗书声代代传,千番风雨送流年。

心关处处伤时弊,入耳纷纷感旧弦。

悲喜多因家国事,忧思不让古今贤。

民生疾苦谁人问,长慕东林担铁肩!

(九)

乾坤元气怅微茫,五百春秋或荡扬。

迢递清流嗟浊岸,孤茕人力挽沧桑?

纷纷化就苌弘血,落落沉吟党锢章。

独立惠山湖浪涌,此身未敢步荆狂。

篇2:东林书院导游词

东林书院导游词 -书信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

书院现存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均保持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历史风貌。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东林书院。书院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校。

东林书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书院之一。 创建于公元1111年。也就是近9前。

它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学者杨时,号龟山,因讲舍前临清溪,周围古木丛秀,深得庐山东林寺之胜,故名“东林书院”。

16顾宪成偕弟允成即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钱一本等人,为了继承杨时的讲学遗志,共同倡导捐款,重建兴复,并于左偏建造道南祠,以祭祀杨时。

东林精神: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

东林精神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在每一代却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辉,领引着一代代东林人不断奋斗和求索。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也有人因为他创办了东林书院而叫他“东林先生”。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的父亲开了一个豆腐作坊,但还是只能住茅草屋。不过,这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励了他的志向和决心。有才能的顾宪成,在乡试中得到第一名,人们称他为解元。后来,他又中了进士,当上了官。顾宪成不媚权贵、廉洁自守,正直无私。

权倾天下的宰相张居正在生病,其他的文武官员知道张居喜欢别人恭维,所以都去同流合污。可是顾宪成却刚直不阿,不去迎合顺从。

继任宰相的王锡爵只知道一味的迎合神宗皇帝,结果弄的朝中人心离异。有一次,他对顾宪成说:“现在的百姓心都不向着朝廷”。可顾宪成却针锋相对道:“外人认为对的',朝廷一定认为错。外人认为错的,朝廷一定认为对的。”这句话道破了朝廷当权者们混淆黑白的真相。

孜孜国事,反而获罪罢官。他回到了家乡—无锡,把经历集中在讲学上。很多人到东林书院上课。顾宪成的夫人朱氏给学生们烧饭做菜,使学生就像回到家一样。

顾宪成等人捐款重新修复东林书院,共用了1200多两银子。这时,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贸才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当时人称东林八君子,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主讲。阉党魏忠贤一派称顾宪成一派为“东林党”。

顾宪成对朝局的败坏很忧心,他经常告诉东林的学员,不管时局千难万难,也一定要坚持。

顾宪成为了实现自己救世的理想,在一次复官中,因为头痛毛病复发,无法坚持,只好弃官折回,继续从事讲学议政。由于当时阉党一派独断专行,东林党人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顾宪成的高风亮节和爱国至深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后人关心国事,热忱报国。

小导游:

地 点: 东林书院大门口

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东林书院。书院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校。我们学校最早就是在东林书院内教学的,所以取名东林小学。

东林书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书院之一。 创建于公元1111年。也就是近900年以前。

它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学者杨时,号龟山,因讲舍前临清溪,周围古木丛秀,深得庐山东林寺之胜,故名“东林书院”。此后由于历史原因,东林书院被废弃了。

1604年著名学者顾宪成等人,为了继承杨时的讲学遗志,共同倡导捐款,重建兴复,并于左偏建造道南祠,以祭祀杨时。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名声大著。

现在东林书院已经成为一个传承精神文明的圣地。大家都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参观访问。

小问题:东林书院在哪一年创建的?(1111)

小导游:

地 点: 东林书院石牌坊

导游词:

小伙伴们,现在我们参观一下东林书院的石碑坊.

这个石碑坊是我们东林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就象鱼尾狮是你们新加坡的象征一样。我们在图片上只要看到这个石牌坊,就知道这是我们东林书院。

石碑坊位于东林书院中轴线的导入部位. 这是个三间四柱五楼坊,坊额正面题字是”东林旧迹”。伙伴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个牌坊上还雕刻着什么?对,有狮子滚绣球。这是中国民间非常喜欢的庆典游戏。相信大家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

我们再来看牌坊的后面,

书信

上面的题字是”后学津梁” 你们再仔细看看,反面雕刻着什么?对,上面雕刻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 鲤鱼跳龙门等。龙和凤都是中国传说中最有名的两个动物形象。龙是男性的标志,凤是女性的标志。鲤鱼跳龙门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民间故事之一。……

小问题:这个建筑的名称是什么?

小导游:

地 点: 东林书院丽泽堂

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的庭院叫丽泽堂。这里是是东林书院重要的讲学场所。堂名也是东林领袖顾宪成亲自拟取的,喻意是让我们要相互讲学切磋交流,做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你们看,既有动听的名字,又有美好的喻意,可真是议想不到的巧妙呀!当时,有很多学者士友前往丽泽堂讨论,经常师众盈庭,盛况空前。

大家也为丽泽堂题写了许多对联,比如:愿闻己过;乐道人善。意思是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喜欢说别人的优点。喻意是从丽泽堂出来的文人墨客都具有这种博大的精神。

小问题:这个庭院的名字是什么

小导游:

地 点: 东林书院依庸堂

导游词: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依庸堂,依庸堂是东林学派学术领地的象征,地位极高。因此,我们把东林的名联悬挂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说到这幅对联还有一个小故事:所谓对联必定是一人出上联,一人对下联。上联是由 浦老先生所出,一日夜晚,陈老乘船路过张径,当时是风雨交加,他就在张径桥下避雨,四周一片漆黑,岸上只有一户人家透出微弱的光,陈老感到好奇,就上岸拜访,见是两个小孩儿在读书,为了考验一下两人的学问,他出了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一小孩思索片刻,立马对出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东林领袖顾宪成。这幅对联是东林学子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激励我们后来的学子要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小导游:

地 点: 东林书院依庸堂

导游词:

东林书院曾培养出一批英雄人物 。最有名的是“东林党”人。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东林党人的故事。

明朝,也就是380年前。当时在当权太监魏忠贤一手炮制下,明皇帝颁发了尽毁天下书院的诏书.也就是把全国的书院都要毁掉。当时,曾在东林书院讲学过的许多学者都出来反对。魏忠贤等就把这些人称为“东林党”。在全国大规模地捕杀东林党人。

当时,除道南祠外,书院被强行拆毁.但“东林党”人并没有屈服。虽书院被禁毁,不少人依然“日趋书院旧址,讲学不辍”,表示对阉党的藐视与抗议.直到崇祯皇帝即位后,坏人魏忠贤被罢黜,畏罪自杀,东林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各地书院相继恢复.东林书院也在崇祯六年(1633)修复.

小问题:我们应该向“东林党”人学习什么精神?

小导游:

地 点: 东林书院还经亭

导游词:

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多次提到了东林人物顾宪成。下面我向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还经亭,就是因为顾宪成先生曾写过《还经录》,所以这个亭子叫作还经亭。

顾宪成,有人因为他创办了东林书院而叫他“东林先生”。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住在茅草屋。不过,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发了他的志向和决心。寒窗苦读,使他在乡试中考得第一名,称为解元。后来,他又中了进士,当上了官。

但当时的明朝朝 败。顾宪成认真做个好官,反而获罪被罢了官。他回到了家乡无锡,把精力集中在讲习上。顾宪成会同自己的弟弟顾允成、高攀龙等人发起东林大会,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主讲。很多人到东林书院上课。顾宪成的夫人朱氏给学生烧饭作菜,使学生就像回到家一样。顾宪成对朝局的败坏很忧心,他经常告诉东林的学员们,不管时局千难万难,也一定要坚持。

小问题: 顾宪成修复了东林书院,所以他又被称为什么?

小导游:

地 点: 东林书院道南祠

导游词:

同学们,你们好!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东林书院的道南祠吧!

大家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东林书院曾经遭受火灾,唯一留存的建筑就是道南祠。

道南祠建于1604年,是东林书院的创始人杨时和他的弟子休息的地方。杨时自幼聪颖,人称神童,8岁就能写文章。他曾经拜大学问家程颢为老师。在与这为老师离别时,老师曾看着他的背影感叹道:吾道南矣。“道南”二字便由此而来。程老先生去世后,杨时又求学于程老先生的弟弟程颐。当时,程颐老师正在厅里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见门外积雪已盖过脚背,而杨时仍立在雪里,极为感动。“程门立雪”之千古佳话就由此传扬,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

我的介绍就到这,下面我也给大家提个小问题。

小问题:程门立雪讲的是什么意思? A 杨时为老师扫雪

B 杨时非常尊重老师

接下来,我们邀请大家走进道南祠参观。在里面有我们学校书画特色班的同学准备的书画作品展。他们经过5年的培训,已经学有所成。很多同学都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请大家自由参观吧。

篇3:东林书院游记作文

东林书院游记作文

冬爷爷静悄悄地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阵阵春风拂过同学们红扑扑的脸蛋儿;吹醒了大地;吹鼓了花苞;吹嫩了柳芽儿。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正是春游的好时候。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既然是一年的开端、学生们就应该在春日扎下根,打好基础,满怀期待,胸有成竹地迎接新的一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去东林书院走走看看,感受书香飘逸的气息。

东林书院位于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书院”这一词给人的感觉也许是古老的,陈旧的。但东林书院的建筑恰恰却从古朴典雅中透露出一股朝气,一种庄重之美。随着时代的'迁移,东林书院并未成为个破败不堪的样子,正因为我们的祖先一遍又一遍地修复才使它完好的呈现在今天人们的眼前,这是民族经典,不论无形有形,我们都得珍惜它们,把它们当做财富。

东林书院风景同样美。绿树成荫,古木参天,十分凉快,我们可以在树荫下散步呢!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石牌场、东林精舍、丽泽堂、燕居庙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是岀自东林书院顾宪成先生所写的。仅仅一幅对联文笔苍劲有力,曾激励了多少有为青年啊!我真为我们古代的文化而骄傲!

东林书院可以让我们感受古文化的韵味,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在书院中谈经论道,议国议政,重现东林书院的盛况!

篇4:东林书院在明朝有多大的影响力

东林书院在明朝有多大的影响力

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相信大多数人对这句话十分熟悉了,它是由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题写,以此作为东林书院的宗旨。

作为明代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在当时影响十分之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林书院的兴废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消长。东林书院创建于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上书院讲会的风气十分盛行,书院的创建人顾宪成曾在各地讲学,声名鹊起。

东林书院的首次大会为万历三十二年(16),形成了书院讲学的高潮,到万历四十年(16)时东林书院里的学人讲学活动仍十分频繁,并且逐渐渗透到了邻近的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创办的虞山书院是第一次被东林书院渗透的书院,由此形成了相当大的书院网络,包括东林、江右、徽州、关中四地的书院群。也正是由于讲学活动影响颇大,让东林书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也为它赢得了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

东林书院的发起人大都以儒家正统自居,他们积极参与政治,以顾宪成为例,他十分热衷于参与朝堂政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学术上,东林书院标榜“反王学”;政治上,它以“反阉党”闻名,对于前者,其实东林书院针对的是“王学末流”,而非王阳明本人,代表了向程朱理学回归的趋向;

对于后者,直接导致了东林书院的被毁,东林书院的发起者以“清流”的形象出现在朝堂,引起了魏忠贤的忌恨,天启五年(162年)八月,魏忠贤通过“中旨”下令削夺四位主要东林人士的官职诰命,并拆毁包括东林在内的全国书院,首先拆除了东林书院最重要的依庸堂。这一年的十二月,魏忠贤又发布《东林党人榜》,在全国公开通缉309名“东林党”人士,重挫了东林势力。

天启六年(1626年),东林书院遭到全毁,东林人士被迫转移到无锡东南鸿山相间,在祠宇道舍中继续坚持讲学,远离了政治生活,当年顾宪成所作的这幅对联也成为东林书院曾经的写照。

篇5:描写孔府孔庙孔林的诗句

(第一首)

万仞高高见宫墙,

美而曰富墙里藏;

千年犹是子贡语,

但访其门问登堂。

——万仞宫墙

(第二首)

和元气孔家祠,

香火千秋未少辞。

龙柱宣威偕宇寿,

杏坛遗训比天齐。

棂星转世传仙语,

石坊临风志圣时。

暗抚神龟清泣下,

两千年后拜先师。

——孔庙

(第三首)

夫子宫墙第一门,

五云环绕华夏魂;

圣之时者时与进,

大美长新地球村。

——圣 时 门

(第四首)

千古文明集大成,

悠悠玉振伴金声;

人来门下堂未远,

大道曰行复曰行。

——大 成 门

(第五首)

周公封鲁孔家兴,

少昊坟头谁祭牲?

显赫堪羞皇室裔,

富豪不让紫禁城。

诸孙争誉生前乐,

孔子安贫身后名。

已届仲秋迎圣诞,

寻常巷陌也悬灯。

——孔府

(第六首)

门曰弘道载铎铃,

隐隐当由侧耳听;

谁个得识夫子意,

已收至宝在囊中。

——弘 道 门

(第七首)

神道徐行仰圣怀,

角端翁仲古亭台。

洙泉横贯三千亩,

枫柞悄荫十万碑。

高冢经年能励后,

儒风无日不驯才。

几人凭吊先师意,

尽是游山玩水来。

——孔林

(第八首)

谁在此门呼大哉?

此门正为大人开;

文明道上千般美,

妙境不离和与谐。

——大 中 门

(第九首)

同文门下情自亲,

道是知言可知心;

最喜先师出门去,

教他欧美读雅音。

——同 文 门

(第九首)

七月流火,骄阳如炽,

奔向古齐鲁之地,

去曲阜访古探幽,

企望能寻访到一个,

让身心,

暂时得以栖息的所在。

曲阜给我的第一印象,

是静谧清幽,

那古朴雄伟的城墙,

那泗水桥下潺潺的流水,

勾起,

我的无限遐思。

两千五百年前,

就在你的怀抱,

诞生了中国伟大的,

——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一进孔庙,

胜迹如林。

那飞檐雕花的门楹,

那盘根错节,

枝丫光秃的千年老松,

令人流连往返。

那大成殿的雄浑,

那十根浮雕,

二龙戏珠的盘龙石柱。

你看那孔老夫子,

面色朱红、

庄严肃穆,

站在他的脚下,

想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来到孔子手执桧,

以讲学驰名的圣坛,

浮想联翩。

这位先人哲士,

他毕生追求,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为儒家学说的建树发展,

创立了熠熠功勋。

绵绵细雨飘飘洒洒,

不知不觉来到了孔庙。

县史料记载,

孔府占地三百二十七亩,

各种建筑四百四十六间,

自“衍圣公”的封号始,

孔氏家族,

至少延续了三十代,

近九百年了。

这里的`珍奇异宝、

古木古香,

令我眼花缭乱。

那石椅那假山、

那苍翠的古柏、

那宽敞的庭院,

隐藏着,

多少秘密啊!

雨还在,

淅淅沥沥的下着,

我又来到了孔林。

这里坟茔累累,

苍松翠柏,

有的坟前石人拱卫,

把生前的繁华,

指给人看。

在这偌大的孔林中,

还不时传来鸟的啁啾。

这是人不由想起,

人生的繁华富贵,

生前功名显赫,

可死后,

一切,

都化为一杯黄土,

只有几尊石碑,

默默伫立在风雨中,

记载着沧桑。

篇6:描写孔府孔庙孔林的诗句

是一部大历史书,

炎黄的子孙,

永远不会忘记,

这里的红色的城墙,

忘不了,

那里的一草一木,

我爱那,

悠久古老的国土,

我爱孔子的故乡。

曲阜,

因孔子而名扬天下,

孔子,

也因曲阜而永垂不朽!

我恍然大悟:

曲阜,

正因为古朴而显其永恒,

孔子,

也正因为卑微而彰显其崇高。

我们飘然而至,

我们踏歌而去,

来去匆匆,

如云似烟,

正如,

漫漫历史长河的过客,

从什么地方来,

还将回到什么地方去。

篇7:描写夏天的诗句——《夏日林下作》

《夏日林下作》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日林下作》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夏日林下作》原文

烦暑莫相煎,森森在眼前。暂来还尽日,独坐只闻蝉。

草媚终难死,花飞卒未蔫。秋风舍此去,满箧贮新篇。

《夏日林下作》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豫章书院

思念的诗句——《林塘怀友》

描写树诗句

描写海棠花诗句

描写彩虹诗句

描写谷雨简单诗句

白鹿洞书院对联

描写桃林美景的语录

描写香菇的诗句

描写绿茶最经典诗句

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集锦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