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读书的故事

时间:2024-03-11 03:34:42 作者:邓华林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邓华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名人名读书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名人名读书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名人名读书的故事

名人名读书的故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是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一起来阅读吧。

名人名读书的故事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况衡

况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孙敬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车胤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篇2:名人读书名言和故事

1. 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马塞尔·普鲁斯特

2.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3. 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4.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

5.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6.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7.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8.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9.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10. 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1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3.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14.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15. 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富兰克林

16.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17.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1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9. 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皮丁

20.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21. 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获取智慧,变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德纳姆

22.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3.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24.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25.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6. 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7. 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28.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9.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0. 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马云

3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2. 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法国哲学家阿兰

33. 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34.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5. 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36. 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7.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8.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39. 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坎普腾的托马斯

40.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41. 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拉丁谚语

42.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43.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4.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5. 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谚语

46.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8. 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49.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50. 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51. 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佚名

52.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南森

53.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54. 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55. 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56.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57.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58.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9.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60.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61.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62.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

篇3: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关于读书的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乌申斯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书籍是前人的经验。

——拉布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

——卡莱尔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

——革拉特珂夫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徐特立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藏克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朱用纯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考尔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陶渊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关于读书的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

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

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

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

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篇4:读书名言和小故事

1. 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2.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 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5.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6. 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

7.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9.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

10.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11.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2. 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 ——章学诚

13.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4. 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15.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6.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鲁迅

17. 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 ——王永彬

18. 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

19.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

20.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21.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徐洪钧

22.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王永彬

23. 一个人,如果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需要七分学者气,三分才子气。学者气长到十分就会呆,才子气长到十分就会浮。——陈望道

24.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最好的朋友。它始终不渝,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将来也永远不变。——斯迈尔斯

25.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6.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27.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巴尔扎克

28. 学习是快乐的来源,即使你不在意自己将来有没有成就,单以目前的生活来说,学习也一定使你觉得满足。——罗曼·罗兰

29. 要热爱读书,它会使你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高尔基

30. 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莫过于学习了。——巴尔扎克

篇5:读书名言和小故事

1.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体比重等理论。

2.范仲淹苦读的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篇6:爱读书的名人小故事

爱读书的名人小故事汇集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匡衡借光读书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墨池由来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冒雪访师

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篇7:关于勤奋读书的名言及故事

1)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2) 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4)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5)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6)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7)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 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9) 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10) 岁去弦吐箭。

11) 学习不能好高骛远,须一步一个脚印;进步不能一步登天,须一步一级台阶。

12) 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13) 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14)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15)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16) 天道酬勤。

17)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8)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9) 懒汉的头脑是魔鬼的工厂。

20) 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哲理名人小故事

名人小故事400字

关于励志名人小故事

名人小故事英文

国外名人小故事

名人论读书的名言

名人们的读书名言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谚语

坚持不懈的名人小故事

关于雷锋的名言和故事

名人名读书的故事(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名人名读书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