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清明扫墓征文

时间:2024-04-27 03:38:31 作者:xchshin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xchshin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初一清明扫墓征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初一清明扫墓征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初一清明扫墓征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清明祭扫是我国的风俗习惯,表达子孙后代的孝心,希望先人能入土为安。但,我们一家人却并非如此。

一大清早,我和姐姐手捧鲜花;妈妈和姑妈拿着纸钱;爸爸和姑丈搀扶着爷爷奶奶。我们一行几人脚步沉重,心情难过,迎着毛毛细雨,默默无闻地随着像长龙一般的人群走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去祭扫刚刚过世三个月的大伯和哥哥。人群中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的手中捧着鲜花;有的拎着糕点.水果......有的有说有笑,是祭扫过亡多年的老人吧!有的脸上庄重而沉闷,是像我们一样祭扫刚刚不幸去世的亲人吧!

我们一步一步地踏上公墓,那里很多坟前已插满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花,有纸做的,有盆栽的,有从花店里包扎来的鲜花。还有的坟头插着洁白无暇的纸钱。

我们来到坟前,看着大伯和哥哥的坟墓并排着,让我又一阵心酸,因为我们的心都还没从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平静下来,清明扫墓又这么快到来,又一次唤起对他们的思念,真得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大家一边哭泣一边叹气。奶奶更是泣不成声,一会儿捶胸顿足,一会儿用双手轻轻地抚摸着大伯和哥哥的墓碑,真的是好伤心好难过呀!“怎么会这样?”“可惜呀!”“不该走的呀!”......这样的话语从几个大人的`嘴里嘟囔出来,我和姐姐在一旁也难过地抽泣着......

满山的坟墓,蜂拥的人群,五彩的花儿,响彻云霄的哭喊声,寄托着亲人的哀思和悼念。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悲哀的场面呀!

篇2:清明扫墓初一作文45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四月五号是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我们一家去乡下扫墓。

那天下午,我、爸爸妈妈和许多亲戚开车回乡下扫墓,一路上,金黄的油菜花开满了田野,闻上去香香的。天空蓝蓝的,一眼望去,就像一幅画。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郊区公墓,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排满了许多车子,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路边有许多卖花的,妈妈上去买了几朵花,随后我们进去扫墓了。

我们来到了先人的墓前,插上了几朵花,又在每个墓前倒上了一些酒。我把纸钱放在墓碑前,外公用打火机将它们点燃,随着一股浓浓的烟味,纸钱燃烧起来,向天空飘去,渐渐地,烟味消失了。我们站在先人的墓前,一个一个轮流向他们鞠了躬,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外公说:“烧这些纸钱,先人在天堂就能用了。”我想:为何不多烧点钱呢?这样一来先人们就可以有很多钱可以用了。其实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在走的时候,我们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在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能在天堂过得好一些。

篇3:清明扫墓初一作文450字

清明节,我们全家一起回老家给爷爷扫墓。他知道,清明一到,他的儿孙们就要来看望他。

爷爷的墓在石丫山,石丫山不高,却清幽灵秀。爷爷在的时候就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常撇着嘴道:“有福之人山上搁,我老了,你们就把我送到这山上去。”那天,下着小雨,真像杜牧所写“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走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上,一眼望去,一山连着一山,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山上有桃树、李子树、樱桃树,都开花了,简直是花的海洋。一阵春风吹过,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为这清明添了几分清新之气。我们到了爷爷的墓前,把早已从城里买来的祭祖用品,放在爷爷的墓前。只见爸爸先把“青”(一种白纸做的长幡)挂好,再把香和烛点燃,插在墓前。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人给爷爷磕头,最后烧纸钱。一边烧还一边不停地念道:“爸,我带妻儿来看您了……”我不知道爷爷是否能听见爸爸的话,是否能用上香、烛、纸钱,但这些都饱含着我们对爷爷深深的思念。细雨绵绵,爷爷坟前的树枝轻摇,它们也都为这浓浓的亲情动容了吧!“青”挂在坟头,纸灰如白蝶在风中翩飞,坟头上的杂草已被清理。

爸爸说,再给爷爷磕个头,明年再来见他。“对!我们明年来看爷爷!”

篇4:2022清明烈士陵园扫墓作文征文

每当提起清明节的时候,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清明最初的印象还是来源自于孩童时代的那首《清明》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就是这幅优美的画卷构成了孩童时对清明的认识。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清明节渐渐有了新的认识。

似乎清明已经和细雨有了默契,在记忆中清明总是伴随着绵绵的细雨,所以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会如期而至的。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明节与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有关。重耳耳垂大,肋骨是连在一起的,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杀太子自封晋惠公,对他更加无礼,重耳只好带着狐偃、狐毛、介子推等人去投奔齐国,在途中公子重耳因连日吃野草,发病了,奄奄一息,可在荒山野岭中哪有大夫?为了救自己的主公,介子推割下身上的一块大腿肉生火做汤,把肉汤送给重耳,他的病好了。

他到了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了晋国做了晋文公,国家建立之后,晋文公把手下的有功之臣都封了官,有人告诉他那肉汤是介子推的肉,说重耳忘记给介子推封官了。于是他后悔忘了给介子推封,可是现在六部的尚书都有人做了,他去请介子推去做官,谁知介子推隐居绵山,文公不忘本,就亲自去绵山请他,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烧山必他出来。但是介子推和老母就是不出来,后来两个人抱着两棵老柳烧死了。文公命一看追悔莫及,下令举国哀悼介子推,把绵山重新命名介山,规定每年的这一天全国不许用火,并要插柳,还将4月5号命名为清明,又称寒食节、感恩节。

在国外有感恩节,其实在我们国家的2520xx年前,早就有了感恩节,那就是清明节。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一句古话说: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在中国,说起感恩的晋文公是很不典型的人。但我们也要学习他,做一个有恩必报的人。

两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不动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团之类的。近来我国又把它定为法定假日。但今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中价值观的改变,清明的习俗有些淡化,但人们祭奠先人,感恩先人的心从来没有改变,清明这天,人们都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去祭祖、扫墓、踏青。

今年的清明又如期而至了,当然也少不了细雨。站在已故先人的坟墓前,心中难免是有些哀伤的。特别是对着至亲至爱的人,除了哀伤,更多的还是怀念,他们的一眸一笑仿佛还在眼前,在昨天一样。每每想起,心中会有些痛楚。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

让逝者安息,愿他们的灵魂能够找到一片净土!

清明扫墓范文

清明扫墓作文

作文清明扫墓范文

清明扫墓发言稿

清明扫墓记叙文

清明扫墓流程策划书

清明扫墓活动策划书

清明扫墓作文600字

清明扫墓450字作文

清明扫墓200字作文

初一清明扫墓征文(合集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一清明扫墓征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