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sunnyloveju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禽流感的阅读与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禽流感的阅读与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禽流感的阅读与答案
禽流感的阅读与答案
①禽流感流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②世界卫生组织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现禽流感,这是前所未有的。禽流感在其中有些国家可能存在了数月。现在,政府对存在禽流感的承认姗姗来迟,让人感觉到了这种疾病传播之迅速。这仍然是一场危机,证明有必要加强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
③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临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世卫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④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所以,我们只好依赖其他组织提供的信息”,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兽医和流感专家克劳斯?施托尔说。
⑤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这些措施包括改进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⑥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暴发调查小组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兽医学院荣誉退休院长弗雷德里克?墨菲说,除此之外,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长期后果。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⑦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世卫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世卫组织官员已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感染地区周围给鸡接种防止禽流感的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对防止病毒传染给人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⑧关于禽流感的记载最早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意大利,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卫生官员一直没有跟踪禽流感在鸟类或人群中小规模暴发的机制。另一个未知数是,是什么导致H5N1变异成鸭子和其他候鸟致命性病毒,而较早的病毒株的危害却相对较小。施托尔说,这种病毒最近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节选自《参考消息》2月6日)
1、阅读文章,给“禽流感”下个准确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意对即可)
2、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漏洞。(意对即可)
3、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使科学家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意对即可)
篇2:感冒流感与禽流感阅读答案
①流行病学显示,成人平均每年患感冒2至6次,儿童则达6至8次。感冒在临床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两种,都属于上呼吸道传染病,都以空气中飞沫形式传播,且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它们之间是有不同之处的。
②普通感冒可以由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对人们的影响较小,多在一个单位散发,也可同时或先后有多人感染发病。由于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普通感冒常常先始于打喷嚏、咽部痛,然后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发热较低,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③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常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会在一个地区流行,甚至可引起世界大流行。由于流感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人体会出现高热、发冷、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等其他并发症,特别是儿童、老人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④作为一种烈,禽流感跟流感不是一回事。流感是人和人之间的传染,而禽流感则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播,在少数情况下可以跨越物种感染到人。文献显示,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⑤据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至7天,一般为3至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还可能会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⑥马上就是五一假期,不少人打算出门旅游。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出于谨慎考虑,遇到不明的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如果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禽类、畜类,要及时报告并进行消毒、隔离。
⑦专家还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勤洗手,经常开窗通风,避免脏手揉摸口鼻眼,有小孩的家庭还应经常清洗儿童玩具等,阻断感冒传播渠道,积极预防感冒的发生。
⑧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早治疗,不要轻视重感冒,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选自《科技日报》2013-04-09,有改动)
【问题】
12.通读全文,补充完整下列表格中的空白部分。(3分)
感冒种类
病原体
③【 】
普通感冒
鼻病毒、合胞病毒
打喷嚏、咽部痛,流涕、鼻塞、咳嗽,低烧
①【 】
流感病毒
高热、发冷、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及其他并发症
禽流感
②【 】
高烧、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恶心、腹痛、腹泻等
13.下面是一位同学通过百度搜索到的“流行性感冒”的定义,请参照这一定义,仔细阅读文章的④⑤两段,为“禽流感”下一个定义。(4分)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在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禽流感【 】
14.第⑤段划线句子“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还可能会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一句中的“可能”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15.第②—④段和第⑧段运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说明方法:【 】
作用:【 】
16.假如你是班级的卫生委员,你将在班级里采取哪些措施防治禽流感?请结合这篇文章,分条简要列出你的“班级防治禽流感计划”。(3分)
【参考答案】
12.①流行性感冒;②禽流感病毒;③症状(或“患病表现”)。
13.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1分),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播,少数情况下可以跨越物种传播(1分)的烈性(1分)传染病(1分)。
14.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不能。“可能”表示情况未必发生(1分),删掉意思表达太绝对,不符合事实(1分),用“可能”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5.分类别,条理清楚。(每点1分)
16.参考答案:①提醒同学注意个人卫生,组织打扫好教室卫生,常通风;②早发现,每天检查同学身体情况,注意有没有高烧、咳嗽的同学;③早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向老师、学校报告;④早隔离,及时报相关医院,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条即得满分。)
【命题意向】本题按常规思路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12、16题)、概括组合信息的能力(13题),对说明文相关知识的把握(14、15题),利用文本内容拓展的能力(16题)。其中16题要求“在班级里”“分条简要列出”,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
篇3:比较阅读禽流感与人的关系与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附加题答案
比较阅读禽流感与人的关系与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附加题答案
(甲)禽流感与人的关系
①禽流感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l00多年前它就已经在意大利被发现。
②禽流感病毒第一次感染人类发生在的香港,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病毒只会感染鸟类。当年12月,有18名香港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种HSNl病毒,其中6人死亡。随后的研究表明,这些患者是直接从家禽身上感染的病毒。
③禽流感病毒属流感病毒的一种,目前存在多种变种。病毒通常从被感染禽类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排出,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环境下存活时间可以长达30至50天。禽流感在人身上的发病症状与一般的感冒相似:发烧、头疼以及咳嗽,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死亡。
(乙)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果子狸身上的'SARS来人间闹腾的第二年,猪瘟又来了。不仅如此,四川省资阳、内江两地的猪瘟还闹到了人头上。仅仅l个月的工夫就有117人发病,24人死亡。这可怕的猪瘟到底是什么引起的?难道又是一种新的SARS?经过医学专家的努力,谜底终于揭开,原来是猪链球菌跑到人间作祟。
猪链球菌并非初来乍到,它早已是人间的常客。上世纪60年代初它就在丹麦露过脸,使丹麦人感染了猪瘟;后来又到过法国、荷兰、英国等许多国家的人间做客。在人间,它并不常驻,只是骚扰一下人类就跑。但它能造成人类严重的链球茵感染,引起脑膜炎或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到目前为止,它在世界上已造成200多人死亡。1984年,我国首先发现内蒙古人被感染,近年来它越来越频繁地向人类发动进攻。在此次之前,闹得最凶的一次,是在江苏省海安、如皋、泰兴、通州4个县流行的猪链球菌病,造成1.4万多头猪死亡。在猪发病后,又传给了人类,造成当地三十多人患病,十多人死亡。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以夏、秋季,潮湿闷热天气为多发病时期。这年天气闷热多雨,可能是造成四川猪链球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猪链球菌病在猪身上可通过伤口、皮肤和黏膜,甚至呼吸道传播。但这种病原茵要想感染人类,只有经过皮肤这一条路。如果皮肤有伤,哪怕只是微小的皮肤破损。猪链球菌都能进入人体。因此,人类要接触病猪,一定要做好防护,戴上胶皮手套,防止发生外伤,严格消毒等,避免被感染。尽管这种链球菌能从猪身上蹦到人身上,但它不像SARS,还没学会从这个人身上蹦到那个人身上。所以人类预防的重点应放在猪身上。在农村,猪舍应与人厕分开,改善养猪条件。在目前这种炎热多雨的季节,更要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以免猪患病。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为仔猪进行预防接种,一旦发现病猪,要立即隔离,并给其他猪投放抗茵药物预防。病猪和死猪一定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千万不能随便宰杀和食用。
15.(甲)文中H5N1病毒与A型流感病毒之间是( )关系。(2分)
A.并列 B.从属 C.主次 D.因果
16.(乙)文最末一段主要说明了 。(2分)
17.两篇选文都运用了 、、说明方法。(3分)
18.请举例分析两篇选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3分)
19.如果以这两个文段为材料,并结合最近甲型HlNl流感病毒在多个国家流行的情况,作一次探究性学习,请写出你探究的结论(至少两点)。(4分)
结论一:
结论二:
参考答案:
15.B
16.人类怎样预防禽流感的传染。
17.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
18.甲文第③段语言质朴易懂。
乙文第①段语言采用问句形式,使语言生动形象。
19.结论一:各种禽流感病毒都是由家畜、家禽传播而来的。
结论二:在城乡做好环境卫生、能有效防止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结论三:对仔猪预防接种,一旦发现病猪隔离,并给投放抗菌药物预防,是最好预防措施。
篇4:《H7N9禽流感来袭》阅读及答案
《H7N9禽流感来袭》阅读及答案
一场新型病毒的突然来袭,不禁让人想起前的非典,不少人也担忧H7N9禽流感会不会成为“SARS重演”。这种担忧可以理解,某种程度上对防控疫情也是“好事”:可以警示政府和社会,以“不懈怠”的准备,做好各种防控工作。
现在,全国已经进入“备战”状态。国家卫生和计生委要求,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省份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严密监控H7N9禽流感的发展动向。而江苏、安徽、上海等地,也采取了较为严密的排查防控措施。另外,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制,预计最快6-8个月能有结果。
从病毒自身的特点来看,病毒一旦入侵,人体就很难抵挡,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如相关医学专家所言,个人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就变得至关重要。勤洗手,勤通风保持室内换气,勤锻炼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咳嗽和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遮掩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当然,除了要做好个人的防范病毒措施外,也不能忽视其对社会心理可能造成的`恐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方面,要更为及时透明,也要确保信息的科学准确,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质疑。一些地方发布的“板蓝根冲剂”“按摩迎香穴”可预防病毒的信息,就遭到了一些医生和民众的质疑。还记得十年前的非典期间,抢购板蓝根的场景,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恐慌心理。所以,板蓝根等药物到底有什么作用,能预防的医学依据是什么?应该有科学的论证。如果没有,还是谨慎发布,多引导民众做好个人卫生、有效防护,尽量减少对禽类的接触。
作为民众,也要保持“不恐慌”的心态。现在卫生计生委已要求,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相信经过非典的“检验”,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面对重大疫情时,确保信息透明的重要性,各地不太可能出现信息瞒报的情况。民众对网络等其他途径的各种消息,应保持理性的鉴别态度,对缺少权威验证的传闻,不要轻易相信或者传播,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面对病毒的来袭,我们要做好“不懈怠”的防控准备,保持“不恐慌”的心态,才能把这次H7N9疫情的危害降到最低。
(选自4月6日新京报社论,有删改)
1.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疫情,民众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个人防护措施?(6分)
①勤洗手,勤通风保持室内换气,勤锻炼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②出现咳嗽和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遮掩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③此外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每点2分)
2.如何避免病毒可能对社会造成的恐慌?(4分)
①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方面,要更为及时透明,也要确保信息的科学准确。
②民众应保持“不恐慌”的心态,理智对待各种信息,不轻易相信传播各种缺少权威验证的传闻。(每点2分)
篇5:禽流感病毒阅读题答案
禽流感病毒
①今天,我国又增加了4例确诊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这使我国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已经增加到11例,涉及了上海、安徽、江苏、浙江4个省市。人们不禁要问:禽流感怎么了?为什么这几年总要不断地闯入人间,导致人类疾病?
②禽流感病毒不断闯入人间与生态环境、病毒变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③在生态环境方面,首先是禽流感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禽流感病毒原本在禽类动物(特别是野生水鸭和野生禽类)中流行。而近十几年来,禽流感病毒在饲养家禽中暴发流行的情况越来越多。自从1959年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类暴发记录以来,前仅有4次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的记录,后来的20年有13次,最近的7年发生了7次。禽流感在家禽中暴发的次数越多,病毒越容易跨越物种闯入人间。禽流感暴发增多的原因有人认为与家禽产业的飞速增长有关。
④病毒感染人类或动物,首先要和被感染细胞表现上的一种蛋白质结合,才能钻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感染。这种能和病毒结合的蛋白质被称为“受体”。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是专门负责与感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的。因此,人们称其为病毒感染的“开路先锋”或打开细胞之门的“钥匙”。人类与禽类细胞上的受体差别是很大。所以,流感病毒家族的成员各自有各自的“领地”。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不会轻而易举地直接感染人类,或在人类中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⑤但是,流感病毒是一种能在多物种中流行的病毒,尤其禽流感病毒,尽管它们常常不能直接感染人类,但有些哺乳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存在与禽流感病毒结合的受体,因此它们有时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借助一些哺乳动物为“跳板”,逐渐进化成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例如:它可以先感染猪、猴子等哺乳动物,使自己逐渐适应哺乳动物体内的环境,再经过“二次跨越”感染人类,有逐渐“学”会感染人的本领。
⑥流感病毒又是一种非常容易变异的病毒。不仅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复制错误,而且容易插入或被插入其他流感病毒的基因。有时,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也会同时感染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猪或其他哺乳动物就可能成为两种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在猪体内发生基因重配,禽流感病毒“嫁接”给人流感病毒,成为一种能够感染人类的新流感病毒。
⑦禽流感病毒的物种间差距逐渐缩小。最近,许多科学家发现,禽流感病毒越来越容易感染人类了。首先,有科学家发现,人肺和呼吸道上皮细胞也携带有禽流感样病毒的受体,所以,禽流感病毒有可能直接感染人类。后来,又有人发现,人流感病毒能与鸡的上皮细胞结合,而且还在鸡的肺组织中发现了人流感样病毒。如果如此,禽流感病毒似乎有可能不借助其它动物,直接在鸡的体内和人流感病毒“嫁接”了。最近科学家发现,某些以前主要感染鸡肠道的禽流感病毒逐渐从鸡的肠道上皮向呼吸道上皮转移,而鸡的呼吸道中的温度与人呼吸道的温度比较接近,这可能使禽流感病毒发生人类环境的“预先适应”,为逐渐进化成流感病毒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⑧人类为了生存在不断地改造世界,病毒为了生存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尽管本次我国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如何跨跃到人类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永无止境。—— 选自蔡皓东医生博客
1. 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分)
2. 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 结合语境理解第④段画线句子,回答问题。(3分)
人们称其为病毒感染的“开路先锋”或打开细胞之门的“钥匙”。
⑴句中“其”指代什么?(1分)
⑵句中的“开路先锋”和“钥匙”体现了说明文怎样的语言特点?请具体说明。(2分)
4. 分析第⑥段人类和禽类病毒发生基因重配形成新病毒的过程,补全表格。(2分)
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同时感染猪
A
B
成为能感染人类的新流感病毒
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禽流感病毒在近十几年来才在饲养家禽中暴发流行。
B.禽流感病毒不会直接感染人类,而是先感染猪或猴子等哺乳动物,然后再经过“二次跨越”感染人类。
C.在鸡的肺组织中发现了人流感样病毒,说明禽流感病毒的物种间差距在逐渐缩小,禽流感越来越容易感染人类了。
D.本次我国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如何跨跃到人类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参考答案:
1.(2分) 禽流感病毒不断闯入人间,导致人类疾病的原因。
2.(3分)列数字、作比较(1分)准确、突出地说明了近些年来禽流感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 。(2分)
3.(3分)①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1分) ②生动、形象;(1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红细胞血凝素比作“开路先锋”和“钥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红细胞血凝素专门负责与感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这一特点。(1分)
4.(2分)A两种病毒在猪体内发生基因重配 B禽流感病毒“嫁接”给人流感病毒
5. B(3分)
篇6:《什么是禽流感》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他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①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②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③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④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地区,往往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会直接引起人类流感暴发,但从进化角度看,人类流感与原先在动物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有关。因此,医疗研究和监测部门仍对禽流感袭击人类的`可能性保持警惕。对个人而言,应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免疫力;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
1、第1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有人认为第1段中划线的②③④句应该调换顺序为④③②,你认为呢?请阐述理由。
3、第2段中“此后”的“此”指的是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细读全文,找出内容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 )
A.禽流感病毒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
B.禽流感病毒不会直接引起人类流感暴发
C.人类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病毒
D.禽流感病毒与非典病毒一样是可以预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类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从而远离禽流感。
篇7:《什么是禽流感》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1.下定义,分类别
2.赞成。因为调换后与划线句①介绍禽流感的类别的顺序相一致。或反对。因为文中这样安排,是根据三种类型的病原体的危害程度由轻到重排列的,旨在突出后者.
3.1955年科学家证实意大利鸡群大量死亡的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
篇8:禽流感病毒研究将重启阅读答案
有关H5N1禽流感如何获得在人群中轻易传播能力的研究现在已经开禁。
近一年前,在研究引发争议之后,约4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自愿决定暂停他们的工作。这次暂停是为了让政府有时间重新考虑生物安全性的问题并应对公众的焦虑。
“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因此我认为这一自愿暂停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了,”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病毒学家理查德·韦在23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
另一名之前同意暂停工作的研究人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河冈义裕(音)也说,现在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变异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我们想重新开始H5N1传播的研究,因为我们相信这一研究对于流行病的应对非常重要。我们对禽流感如何适应哺乳动物的研究将有助于监控和防疫工作,”河冈义裕说:“不进行研究的风险才更大。”
12月,有关河冈义裕和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的罗恩·富希耶尚未公布的实验室工作的消息引发了争议。两个实验室通过不同的技术改造了禽流感基因,使其可以通过飞沫在白鼬中传播。这些研究的目的是看看病毒能够如何自然进化从而在人类中大规模传播。
有人担心,变异的病毒可能会无意中流传出来,外界因此呼吁终止研究或者不对公众发布重要信息。
不过最终,《科学》和《自然》杂志还是刊登了全部的研究内容。
富希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生物安全性并不是暂停研究的主要原因。
与安全官员的讨论表明,“研究原始资料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假如不说可以忽略不计的话,”他说。
并不是所有相关的研究都得到了解禁。河冈义裕说,在美国,联邦卫生官员还没有制定出规范这类研究的最终准则。
因此,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H5N1传播研究尚无法重启。这其中就包括河冈义裕自己的传播研究和富希耶的一部分研究。 《参考消息》
篇9:禽流感病毒研究将重启阅读答案
6、C (没有触及到到禽流感病毒的内涵)
7、D (A富希耶是否在暂停之列,文中并无信息,2012月是他的研究引发争议的时间,并非重启时间。B“考虑”的内容是政府而非科学家。C文中改变基因的研究,仅限于白鼬之间,在人类中大规模传播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D项正确,信息在第二段。)
篇10:禽流感病毒研究将重启阅读答案
6、对“禽流感病毒”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在哺乳动物中传播的病毒。
B.禽流感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可以轻易获得传播能力的。
C.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有利于禽流感的监控与防疫
D.禽流感病毒通过变异在人类中进行大规模传播。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富希耶在之前同意暂停研究工作之后,于一年后,又重新启动了工作,他认为病毒研究被坏人利用的可能性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B.40位科学家出于对生物安全性问题的考虑以及应对公众焦虑心态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暂停了研究工作。
C.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借助飞沫在人类中大规模地传播。
D.由于政府官员对安全性的担忧及部分科学家的积极配合,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停滞了近一年。
8、依据文章,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冈义裕与富希耶的研究之所以引发争议,原因是他们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制造出了新的禽流感病毒
B.虽然禽流感病毒研究已经重启,但在没有制定出此类研究规范的准则的情况下,各国的研究仍难以进行。
C.借助人工改变基因的研究方式,是目前研究禽流感病毒如何在人群中大规模传播的唯一可行的方式。
D.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自然变异的方式,在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因而引发政府及公众的关注。
篇11:《禽流感病毒研究将重启》阅读及答案说明文
有关H5N1禽流感如何获得在人群中轻易传播能力的研究现在已经开禁。
近一年前,在研究引发争议之后,约4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自愿决定暂停他们的工作。这次暂停是为了让政府有时间重新考虑生物安全性的问题并应对公众的焦虑。
“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因此我认为这一自愿暂停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了,”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病毒学家理查德·韦在23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
另一名之前同意暂停工作的研究人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河冈义裕(音)也说,现在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变异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我们想重新开始H5N1传播的研究,因为我们相信这一研究对于流行病的应对非常重要。我们对禽流感如何适应哺乳动物的研究将有助于监控和防疫工作,”河冈义裕说:“不进行研究的风险才更大。”
2012年12月,有关河冈义裕和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的罗恩·富希耶尚未公布的实验室工作的消息引发了争议。两个实验室通过不同的技术改造了禽流感基因,使其可以通过飞沫在白鼬中传播。这些研究的目的是看看病毒能够如何自然进化从而在人类中大规模传播。
有人担心,变异的病毒可能会无意中流传出来,或者重要的信息会落入-之手,外界因此呼吁终止研究或者不对公众发布重要信息。
不过最终,《科学》和《自然》杂志还是刊登了全部的研究内容。
富希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生物安全性并不是暂停研究的主要原因。
与安全官员的讨论表明,“研究原始资料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假如不说可以忽略不计的话,”他说。
并不是所有相关的研究都得到了解禁。河冈义裕说,在美国,联邦卫生官员还没有制定出规范这类研究的最终准则。
因此,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H5N1传播研究尚无法重启。这其中就包括河冈义裕自己的传播研究和富希耶的一部分研究。 《参考消息》
6、对“禽流感病毒”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在哺乳动物中传播的病毒。
B.禽流感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可以轻易获得传播能力的。
C.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有利于禽流感的监控与防疫,也可能被-所利用。
D.禽流感病毒通过变异在人类中进行大规模传播。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富希耶在之前同意暂停研究工作之后,于一年后,又重新启动了工作,他认为病毒研究被坏人利用的可能性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B.40位科学家出于对生物安全性问题的考虑以及应对公众焦虑心态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暂停了研究工作。
C.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借助飞沫在人类中大规模地传播。
D.由于政府官员对安全性的担忧及部分科学家的积极配合,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停滞了近一年。
8、依据文章,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冈义裕与富希耶的研究之所以引发争议,原因是他们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制造出了新的禽流感病毒,有人担心这些病毒可能会无意流传或重要信息落入-手中。
B.虽然禽流感病毒研究已经重启,但在没有制定出此类研究规范的准则的情况下,各国的研究仍难以进行。
C.借助人工改变基因的研究方式,是目前研究禽流感病毒如何在人群中大规模传播的唯一可行的方式。
D.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自然变异的方式,在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因而引发政府及公众的关注。
参考答案:
6、C (没有触及到到禽流感病毒的内涵)
7、D (A富希耶是否在暂停之列,文中并无信息,2012年12月是他的研究引发争议的时间,并非重启时间。B“考虑”的内容是政府而非科学家。C文中改变基因的研究,仅限于白鼬之间,在人类中大规模传播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D项正确,信息在第二段。)
8、A ( A是6、7两段的综合,说法正确。B、倒数第二段中说“并不是所有相关的研究都得到了解禁”,说明有些国家已经解禁,“各国”绝对化。C、改变基因的研究方式,只是文中提到的方式,推不出“唯一”的结论、D、政府、公众关注的是研究者研究的病毒流出被-利用。)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阅读及答案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21世纪教育网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B.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
C.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19、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
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1)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分)
(2)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2分)
参考答案:
17、A【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法是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分别还原到原文,然后进行一一验证。第①段中有“如果保护过了头……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一句,据此可判断“恐惧心越重越好”说法欠妥。B、C、D三项分别能在③④⑤段中找到原句。
1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项,把“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中的“主要”去掉就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差别。
19、(1)【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所给材料说明的是“雷电恐惧症”的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原文第③段说明的知识进行解释,即“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
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
(2)【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联系第④段中的“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一句可知,掌握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是关键。
学习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可以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 如何预防禽流感
★ 父与子阅读答案
禽流感的阅读与答案(共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