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ng74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南京大学分数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南京大学分数线,供大家参考。
- 目录
篇1:南京大学分数线
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录取最低分 一本线 一本线差 北京 本科一批 文科 636 565 71 北京 本科一批 理科 656 543 113 生源地 录取批次 计划数 录取数 科类 录取志愿 录取最高分 录取最低分 重庆 贫困专项本科 2 2 文史类 1志愿 625 603 重庆 贫困专项本科 8 8 理工类 1志愿 634 617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人数 录取最高分 原志愿最低分 征集志愿最低分 云南 国家专项批次 文史 2 650 647 云南 国家专项批次 理工 13 663 650 647 云南 一本 理工 33 671 661 云南 一本 文史 12 660 651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计划数 录取志愿 录取最高分 录取最低分 贵州 本科一批 文史 20平行 674 661 贵州 本科一批 理工 39平行 659 643 贵州 一本贫困专项计划 文史 8平行/补报 662 658 贵州 一本贫困专项计划 理工 16平行 655 645 院校代号 院校名称 生源地 批次 科类名称 录取最低分数 1017 南京大学 黑龙江 本科提前批 文史 男624分,女623分 1017 南京大学 黑龙江 本科提前批 理工 578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最低录取分数 控线 线差 辽宁 本科第一批A段 理科 660 526 134 辽宁 本科第一批A段 文科 627 552 75 院校代号 生源地 批次名称 录取方式 科类名称 原计划数 执行计划数 录取最低分(不含加分) 录取人数 3001 陕西 提前批A段 国防生 文史 3 3 601 3 3001 陕西 提前批A段 国防生 理工 6 6 588 6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计划数 投档数 投档最低分 最低位次 一本线 线差 陕西 本科第一批 理工 32 32 669 484 503 166 陕西 本科第一批 文史 17 17 649 110 548 101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计划数 投档数平行投档最低分 投档分数排位 控线 线差 海南 本科第一批 文史 8 8 816 66 666 150 海南 本科第一批 理工 21 21 774 333 606 168 生源地 批次(非定向) 科类 投档最低分(含优惠) 投档分数名次 一本线 线差 语文 数学 外语 河北 本科一批一志愿 理科 676 911 573 103 129 140 135 河北 本科一批一志愿 文科 638 154 563 75 123 129 145 院校代号 生源地 批次(平行投档) 科类 计划 投档人数 投档最低分 投档分数排名 控线 线差 语文 数学 外语 1160 河南 本科一批 理科 49 49 661 728 547 114 125 138 143 1160 河南 本科一批 文科 20 20 608 229 536 72 129 136 141 院校代号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投档最低分 投档最低分排名 控线 线差 1128 安徽 第一批本科 文科 622 130 541 81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投档最低分 理科一本线 投档线差 甘肃 本科一批 理工 641 516 125 甘肃 本科一批 文史 617 543 74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计划数 投档人数 投档分 最低排位 控线 线差 广东 第一批第一次投档 文科 24 25 640 306 579 61 广东 第一批第一次投档 理科 65 68 653 873 560 93 院校代号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选测等级 投档最低分 辅助排序分 控线 线差 1101 江苏 提前批军事国防 理科/男/技术 AA 362 272 1101 江苏 提前批军事国防 文科/男/技术 AA 352 260 1101 江苏 提前批军事国防 文科/女/技术 AA 372 275 1101 江苏 军事国防提前批征求投档 理科(男)技术 AA 372 274 1101 江苏 本科第一批 理科 AA 385 281 345 40 1101 江苏 本科第一批 文科 AA 373 269 333 40 生源地 批次 投档线 控线 线差 名次 文史类 理工类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广西 本科第一批 638 653 550 520 88 133 109 387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投档线 语文 数学 外语 控线 线差 湖南 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 文史类 648 122 137 142 562 86 湖南 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 理工类 648 118 126 138 522 126 院校代号 生源地 计划性质 批次 科类 投档线 投档最低排名 控线 线差 1311 江西 定向 贫困地区定向本科一志愿 文史 595 194 1311 江西 定向 贫困地区定向本科一志愿 理工 627 964 1311 江西 统招 本科第一批 文史 596 189 524 72 1311 江西 统招 本科第一批 理工 642 414 526 116 生源地 批次 投档类别 科类 投档分数线 湖北 第一批本科 100普通类 理科 651.120131132 湖北 第一批本科 500国家贫困专项计划 理科 609.114125130 湖北 第一批本科 100普通类 文科 603.119144129 湖北 第一批本科 500国家贫困专项计划 文科 595.120136132 生源地 批次(第一次一志愿) 科类 计划数 投档比例 投出数 投档最高分 投档最低分 最低位次 控线 线差 山东 本科一批 文科 26 105 28 665 657 202 579 78 山东 本科一批 理科 45 100 45 691 682 860 572 110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计划性质 投档最低分 控线 线差 山西 本科第一批A类 理工 统招 644.144108261 534 110 山西 本科第一批A类 文史 统招 588.105126216 526 62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投档最低分 数学 外语 语文 控线 线差 上海 一本批次 理科 490 118 137 103 423 67 上海 一本批次 文科 492 130 132 117 444 48 生源地 批次 科类 投档分数线 名次号 控线 线差 浙江 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 文科 695 1-000250 621 74 浙江 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 理科 687 5-002957 597 90篇2:2022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南京大学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789 | 120 |
2021 | 南京大学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789 | 120 |
2021 | 南京大学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682 | 482 |
2021 | 南京大学 | 辽宁 | 物理 | 本科批 | 678 | 427 |
2021 | 南京大学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77 | 836 |
2021 | 南京大学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75 | 803 |
2021 | 南京大学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670 | 684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670 | 692 |
2021 | 南京大学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9 | 682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669 | 770 |
2021 | 南京大学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668 | 794 |
2021 | 南京大学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8 | 415 |
2021 | 南京大学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67 | 102 |
2021 | 南京大学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67 | 101 |
2021 | 南京大学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6 | 390 |
2021 | 南京大学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65 | 1087 |
2021 | 南京大学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664 | 489 |
2021 | 南京大学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64 | 1150 |
2021 | 南京大学 | 贵州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64 | 137 |
2021 | 南京大学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664 | 553 |
2021 | 南京大学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663 | 1215 |
2021 | 南京大学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662 | 565 |
2021 | 南京大学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61 | 1184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660 | 633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60 | 494 |
2021 | 南京大学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59 | 174 |
2021 | 南京大学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59 | 269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659 | 687 |
2021 | 南京大学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58 | 145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658 | 1694 |
2021 | 南京大学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56 | 344 |
2021 | 南京大学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656 | 1088 |
2021 | 南京大学 | 云南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55 | 277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54 | 793 |
2021 | 南京大学 | 重庆 | 历史 | 本科批 | 654 | 138 |
2021 | 南京大学 | 辽宁 | 历史 | 本科批 | 653 | 129 |
2021 | 南京大学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652 | 427 |
2021 | 南京大学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51 | 78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北 | 历史 | 本科批 | 650 | 181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北 | 历史 | 本科批 | 650 | 181 |
2021 | 南京大学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50 | 223 |
2021 | 南京大学 | 陕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49 | 121 |
2021 | 南京大学 | 安徽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48 | 402 |
2021 | 南京大学 | 河北 | 历史 | 本科批 | 647 | 131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47 | 150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西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46 | 159 |
2021 | 南京大学 | 云南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45 | 1298 |
2021 | 南京大学 | 广东 | 历史 | 本科批 | 643 | 179 |
2021 | 南京大学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42 | 369 |
2021 | 南京大学 | 陕西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40 | 1476 |
2021 | 南京大学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638 | 82 |
2021 | 南京大学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638 | 81 |
2021 | 南京大学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637 | 277 |
2021 | 南京大学 | 湖南 | 历史 | 本科批 | 634 | 194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633 | 1309 |
2021 | 南京大学 | 福建 | 历史 | 本科批 | 632 | 158 |
2021 | 南京大学 | 宁夏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32 | - |
2021 | 南京大学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32 | - |
2021 | 南京大学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31 | 174 |
2021 | 南京大学 | 贵州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30 | 695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628 | 1845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627 | 1970 |
2021 | 南京大学 | 陕西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27 | 391 |
2021 | 南京大学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624 | 87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历史 | 本科批 | 619 | 385 |
2021 | 南京大学 | 甘肃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9 | 657 |
2021 | 南京大学 | 甘肃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6 | 151 |
2021 | 南京大学 | 宁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16 | 117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历史 | 本科提前批 | 615 | 529 |
2021 | 南京大学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11 | - |
2021 | 南京大学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09 | 307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 | 607 | 5886 |
2021 | 南京大学 | 江苏 | 历史 | 本科提前批 | 603 | 1340 |
2021 | 南京大学 | 青海 | 文科 | 本科一段 | 601 | 42 |
2021 | 南京大学 | 青海 | 理科 | 本科一段 | 600 | 101 |
2021 | 南京大学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77 | 1812 |
2021 | 南京大学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76 | 1916 |
2021 | 南京大学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75 | 1998 |
2021 | 南京大学 | 宁夏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37 | 9452 |
新高考选科有哪些技巧
选科之前,先了解一下本省对新高考的政策,看看今年和每年有什么变化。还要知道无论是新高考,还是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都是以高考成绩来决定你能够上什么大学和专业的,所以选择的专业一定是要自己会的,擅长的,比如物理你不会,但是你知道选择物理好,就选择了物理,那么你最后的高考成绩非常差,也不能上你想上大学,所以还不如选择相对自己比较拿手的科目。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想上的大学专业,可以先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选择专业的余地考虑,什么组合自己可以选择专业多一点,然后对进行几对组合,找出对自己最有优势的科目组合。
高考学生营养食谱
高考要保证蛋白质和脂肪的充足供给,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使大脑蛋白质量减少,导致记忆力减退。因此,学生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
学生早餐时可配点儿牛奶、鸡蛋、豆浆、豆腐脑等,午、晚餐配点儿清蒸活鱼、酱牛肉、香菇炖鸡、脆皮豆腐等。早餐最好能保证一个鸡蛋,可以吃煮鸡蛋、蒸蛋羹等。
学生备考期间,家长不要盲目地让孩子吃各种保健品和大鱼大肉。如果突然改变了孩子的正常饮食习惯,反而会引起胃肠不适,甚至出现腹泻、便秘等。
专家给学生提供了“每天八个一”食谱,即1~2杯牛奶、一个鸡蛋、100克瘦肉、吃一次鱼、100克豆制品、一斤蔬菜、一升清淡茶水、一斤主食。
另外,饱食和素食均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专家指出,高考如果一日三餐顿顿饱食,就会使血液过久地积存于胃肠道,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妨碍脑细胞发育,从而导致大脑迟钝、记忆力下降、思维不敏捷。而经常素食,会导致脂肪摄取量太少。脂肪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蛋白质。
专家建议,如果家长有时间,可以经常给学生熬些粥,喝粥既能保证营养,又可以通过喝不同种类的粥达到不同功效。比如大枣粥可以补血、健脾胃;酸枣仁粥有安神宁心的作用;
核桃粥可以健脑;绿豆粥可以清热解毒、止渴消暑;莲子粥有清热降火、增强智力的功效;扁豆粥可以消暑、除湿、解毒;藕粥有清火、令人欢愉等功效。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吃的大米粥、小米粥也有保护胃黏膜、益气和补血的作用。
篇3:历年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
年份省市科类类型最低分
2021北京综合改革统招663
2021天津综合改革统招697
2021河北物理类统招664
2021山西理工统招652
2021内蒙古理工统招650
2021内蒙古文史统招609
2021辽宁物理类统招678
2021辽宁历史类统招653
2021吉林理工统招650
2021吉林文史统招622
2021黑龙江文史统招638
2021黑龙江理工统招659
2021上海综合改革统招575
2021江苏物理类统招627
2021江苏历史类统招619
南京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位置
南京大学在QS2022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131位;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111位;在20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148位;在2021年中国软科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101-150位之间。
由以上世界大学四大权威排行榜,可见南京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高考志愿填报的流程
一、选出心仪的志愿专业及院校
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二、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三、确定志愿专业及院校
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后,经过仔细认真的思考,也可以与其他人沟通咨询,最后选定几个适合自己且自身符合条件的院校及专业。
四、登录网站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电话咨询。
五、输入用户名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六、填写基本信息并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应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填写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
七、填报志愿
进去页面之后点击“填报志愿”,按自己的成绩选择不同的批次,进行填写。填写后最好再核对一遍,这一步尤为重要。
八、保存志愿
在填完信息后,一定要记得保存志愿,只有点击“保存”,才会存到网报系统中,没保存就相当于没有填。
九、复查志愿
在填写保存之后,可以点击“查询志愿”来查看报考的学校,大家可以随时注意自己排名的情况,以防滑档。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这个位次基本都可以知道了,然后对比以往三年的位次表,以此来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报考范围。
2、对比往年的投档录取表,主要看每一个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和位次,重点看最低分,还要看平均分和最高分。对比学校位次,选择自己要选的学校和专业。
篇4:2022年南京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选科/专业组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7 | 651 | 51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一批 | -/- | 670 | 1188 | 51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35 | 126 | 541 |
安徽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一批 | -/- | 620 | 489 | 541 |
江苏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406 | 2023 | 347 |
江苏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403 | 343 | 343 |
福建 | 理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70 | 510 | 402 |
福建 | 文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33 | 170 | 465 |
北京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 | 不限/(01) | 667 | 1297 | 436 |
北京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 | 物理必选/(02) | 667 | 1297 | 436 |
甘肃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I段 | -/- | 652 | 277 | 458 |
甘肃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33 | - | - |
甘肃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I段 | -/- | 641 | 80 | 520 |
甘肃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26 | - | - |
广东 | 理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75 | 658 | 524 |
广东 | 理科 | 2020 | 本科提前批(非军检) | -/- | 668 | 1172 | - |
广东 | 文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30 | 197 | 536 |
广西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3 | 293 | 496 |
广西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31 | 102 | 500 |
贵州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0 | 300 | 480 |
贵州 | 理科 | 2020 | 本科提前批 | -/- | 663 | 471 | 480 |
贵州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51 | 871 | 480 |
贵州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59 | 105 | 548 |
贵州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58 | 117 | 548 |
海南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 | 物理必选/(C) | 789 | 118 | 463 |
海南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 | 不限/(B) | 788 | 121 | 463 |
海南 | 综合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物理必选/(01) | 720 | 832 | 463 |
河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89 | 466 | 415 |
河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55 | 120 | 465 |
河南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89 | 705 | 544 |
河南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49 | 197 | 556 |
黑龙江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A段 | -/- | 682 | 271 | 455 |
黑龙江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A段 | -/- | 633 | 76 | 483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0 | 636 | 521 |
湖北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57 | 1704 | - |
湖北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53 | 2186 | 52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29 | 194 | 531 |
湖北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27 | 229 | - |
湖南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0 | 644 | 507 |
湖南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61 | 1354 | - |
湖南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49 | 186 | 550 |
湖南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44 | 309 | - |
吉林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A段 | -/- | 674 | 327 | 517 |
吉林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A段 | -/- | 631 | 107 | 543 |
江西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68 | 372 | 535 |
江西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28 | 127 | 547 |
辽宁 | 理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76 | 458 | 359 |
辽宁 | 文科 | 2020 | 本科批 | -/- | 652 | 147 | 472 |
内蒙古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66 | 214 | 452 |
内蒙古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48 | 60 | 520 |
宁夏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37 | - | 434 |
宁夏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594 | 677 | 434 |
宁夏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50 | - | 523 |
青海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段 | -/- | 623 | 82 | 352 |
青海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段 | -/- | 615 | 30 | 439 |
山东 | 综合 | 2020 | 普通类一段 | -/- | 673 | 942 | 449 |
山西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A段 | -/- | 665 | 436 | 537 |
山西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A段 | -/- | 622 | 109 | 537 |
陕西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81 | 393 | 451 |
陕西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53 | 1491 | 451 |
陕西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63 | 130 | 512 |
陕西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44 | 372 | 512 |
上海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 | 物理必选/(03) | 576 | 1637 | 400 |
上海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 | 不限/(01) | 574 | 1837 | 400 |
上海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 | 不限/(02) | 574 | 1837 | 400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8 | 747 | 529 |
四川 | 理科 | 2020 | 本科提前批 | -/- | 663 | 2460 | - |
四川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27 | 188 | 527 |
天津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A段 | 不限/(01) | 695 | 437 | 476 |
天津 | 综合 | 2020 | 本科批A段 | 物理必选/(02) | 695 | 437 | 476 |
新疆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59 | - | 431 |
新疆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19 | - | 482 |
云南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87 | 380 | 535 |
云南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72 | 958 | 535 |
云南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64 | 109 | 555 |
云南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36 | 659 | 555 |
浙江 | 综合 | 2020 | 平行录取一段 | -/- | 670 | 2452 | 594 |
重庆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8 | 444 | 500 |
重庆 | 理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56 | 1445 | 500 |
重庆 | 理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70 | 744 | 500 |
重庆 | 文科 | 2020 | 本科一批 | -/- | 647 | 141 | 536 |
重庆 | 文科 | 2020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46 | 156 | 536 |
高考数学考试技巧
1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不要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人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跳步答题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
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事实上,某步可证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工整。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3极限思想解题步骤
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二、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三、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则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4分类讨论思想
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学运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建议同学们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5先易后难
数学中最怕的是偏执,这种情形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到不会、立马往下做;另一种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做题时,一定先下手研究,如果五分钟后依旧没有明确思路,那么考生就要搁置这个题目了,切勿在一道题上浪费过多的时间。高考要求的不是你会做多少,而是你能得多少分。
高考地理答题四大对策
1.读懂题意:高考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4.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篇5:2022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_南京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
招生省份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
海南 | 789分 | 120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海南 | 789分 | 120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重庆 | 682分 | 482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辽宁 | 678分 | 42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河南 | 677分 | 836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四川 | 675分 | 803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广东 | 670分 | 684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北 | 670分 | 692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安徽 | 669分 | 682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湖北 | 669分 | 770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广东 | 668分 | 794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陕西 | 668分 | 415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贵州 | 667分 | 102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云南 | 667分 | 101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云南 | 666分 | 390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北京 | 665分 | 1087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福建 | 664分 | 489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北京 | 664分 | 1150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贵州 | 664分 | 137 | 2021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河北 | 664分 | 553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北京 | 663分 | 1215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福建 | 662分 | 565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安徽 | 661分 | 1184 | 2021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湖南 | 660分 | 633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西 | 660分 | 494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河南 | 659分 | 174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黑龙江 | 659分 | 269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湖南 | 659分 | 687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安徽 | 658分 | 145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湖北 | 658分 | 1694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广西 | 656分 | 344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山东 | 656分 | 1088 | 2021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云南 | 655分 | 277 | 2021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江西 | 654分 | 793 | 2021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重庆 | 654分 | 138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辽宁 | 653分 | 129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山西 | 652分 | 427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广西 | 651分 | 78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湖北 | 650分 | 181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湖北 | 650分 | 181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内蒙古 | 650分 | 223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陕西 | 649分 | 121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安徽 | 648分 | 402 | 2021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河北 | 647分 | 131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江西 | 647分 | 150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江西 | 646分 | 159 | 2021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云南 | 645分 | 1298 | 2021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广东 | 643分 | 179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贵州 | 642分 | 369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陕西 | 640分 | 1476 | 2021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黑龙江 | 638分 | 82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山西 | 638分 | 81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甘肃 | 637分 | 277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湖南 | 634分 | 194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江苏 | 633分 | 1309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福建 | 632分 | 158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宁夏 | 632分 | -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新疆 | 632分 | -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四川 | 631分 | 174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贵州 | 630分 | 695 | 2021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江苏 | 628分 | 1845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苏 | 627分 | 1970 | 2021 | 物理 | 本科批 |
陕西 | 627分 | 391 | 2021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甘肃 | 624分 | 87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江苏 | 619分 | 385 | 2021 | 历史 | 本科批 |
甘肃 | 619分 | 657 | 2021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甘肃 | 616分 | 151 | 2021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宁夏 | 616分 | 117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江苏 | 615分 | 529 | 2021 | 历史 | 本科提前批 |
新疆 | 611分 | -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内蒙古 | 609分 | 307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江苏 | 607分 | 5886 | 2021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 |
江苏 | 603分 | 1340 | 2021 | 历史 | 本科提前批 |
青海 | 601分 | 42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段 |
青海 | 600分 | 101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段 |
上海 | 577分 | 1812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上海 | 576分 | 1916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上海 | 575分 | 1998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宁夏 | 437分 | 9452 | 2021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篇6:南京大学2022年高考分数线统计
考生饮食应注意这些误区
误区1:只有大鱼大肉才能补身体
大部分家长认为,考前学习紧张,脑力消耗较大,孩子的营养一定要跟上,这时多吃些大鱼大肉,对于孩子肯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其实,事实并非这样,并不是“大鱼大肉”才能真正的补充营养,事实上素菜可以更有效补充一些微量元素。中高考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针对肉类,适当补充鱼虾类海产品,另外搭配豆制品和蔬菜。荤素搭配要合理,口味最好清淡一点。如果每天以大鱼大肉为主,孩子肠胃不适应,反而容易导致腹泻等现象。而且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会影响考试,其实吃得太饱会加重肠胃负担,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则相对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甚至让人昏昏欲睡。
误区2:考试之前大范围调整食谱
好多家长认为,考试之前复习很用脑,应该多给孩子吃些好的,需要多补一些营养,有的甚至还会给孩子吃些以前从未吃过的山珍海味,给家中的考生额外补充能量。但事实上,现在一般家庭饮食营养已经足够了,完全不必为高考再做特殊安排,而且考生食谱变化大反而不好,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大范围调整,使得考生不适应反而会影响身体状态,影响发挥。
建议考生家长,考生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保持日常家庭饮食,尤其六月份天气忽冷忽热,胃肠疾病比较高发,不要给考生吃一些不常吃的食物。
误区3:额外的补充“营养品”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在中高考时期用脑过多、营养不足,所以总是想额外给孩子补充“营养品”。
考试之前临时补充营养素并不稳妥。营养素更多的是要“日积月累”,考前盲目进补很可能会起反作用。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适合“营养补品”,很多孩子其实本身并不缺乏营养,过量摄入之后如果不吸收,反而可能导致腹泻、过敏、上火等症状。
那么,考生究竟应该怎样吃才合适呢?王思露也给出了建议,家长们可以参考以下这6个方面:
1、食物多样,拒绝大鱼大肉,保证蔬菜和水果的充分摄入;主食要求粗细搭配,内蒙地区的薯类、莜面、荞面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菜品荤素搭配,荤食多吃鱼虾等海产品;多吃深色蔬菜,选择应季蔬菜,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2、每天喝杯奶,每天吃点豆,保证钙质和优质植物蛋白的摄入,牛奶早喝晚喝都可以,依照个人习惯。
3、保证考生每日“白开水”的摄入量,每天要喝到1700-2000毫升左右,拒绝“上火”,保证考生正常的新陈代谢。
4、想要吃零食,水果、酸奶和坚果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适量,建议水果一天三种,每种100克左右,应季水果就可以了,不必额外的追求“高端”;坚果一天一小把就可以了,可以很好地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和锌元素,核桃、开心果、杏仁等其他坚果混着吃就可以了。
5、少食多餐,每餐七八分饱,吃得多反而会使大脑反应迟钝。
6、为防止考试期间考生“腹泻拉肚”,应多注意食材的安全问题,食材清洗干净,去正规超市买放心靠谱的食品,吃“平常”食物,尽量少吃平常没见过的。
当然,除了饮食方面,在临近考试这段时间,还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主要是让孩子有一个愉悦的心情。
篇7:南京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南京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报考学科门类 总分 第1门 第2门 第3门 第4门 哲学[01] 340 50 50 90 90经济学[02] 360 60 60 90 90法学[0301](不含法律硕士[030180])法学([0302]、[0303]、[0304]、[0305]) 360
335 55
55 55
55 90
90 90
90教育学[04] 350 55 55 180 文学[05](不含美术学[050403])、艺术学[050401]) 355 55 55 90 90历史学[06] 310 50 50 160 理学[07] 310 50 50 80 80工学[08] 310 50 50 80 80医学[10] 310 50 50 160 管理学[12](不含工商管理硕士[120280]) 350 55 55 90 90工商管理硕士[120280]) A线:总分不低于200,综合能力不低于110,外语不低于55。B线:总分不低于190,综合能力不低于100,外语不低于50。享受B线者必须大学本科毕业后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8月以前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法律硕士[030180] 350 50 50 90 90艺术学[050401]、美术学[050403] 320 40 40 90 90
1、各院(系)在达到复试基本分数线的生源充足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向上调整本单位复试分数线,具体以各院(系)通知为准。
2、有关优惠及照顾的条件(如果符合多项条件,只按最大幅度进行,不累加):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完成服务期、考核合格的`志愿者,符合报考条件,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以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目前在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户籍在当地),前2门单科可以降低5分,后2门单科及总分可以降低10分;
(3)纳入少数民族计划的考生执行少数民族计划分数线,没有纳入少数民族计划、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须提交当地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证明及核验身份证原件),前2门单科可以降低5分,后2门单科及总分可以降低10分;
(4)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等照顾专业,前2门单科可以降低5分,后2门单科及总分可以降低10分,且不得在入学后转到非照顾专业就读。
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单独考试复试分数线另行确定。
篇8:南京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南京大学2016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根据教育部对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具体要求,为加强和规范复试工作,经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对我校2016年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择优确定复试人选
2016年硕士生的录取工作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继续按学科门类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附件1: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
复试是进一步考察考生是否符合硕士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主要是加强对考生思想品德、个人诚信、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考核。各院(系)要在符合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择优确定复试名单,且进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为1.2:1.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美术学、图书情报硕士、新闻传播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实施初试科目改革的相关专业,可以酌情扩大复试比例,院(系)应在复试办法中说明复试比例。
各院(系)在考虑复试名单时应注意复试人数、招生计划、招生规模的平衡:
1、确定招生计划和招生规模的`依据:2015年的实际招生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强军计划人数单列)、2016年的招生简章、各院(系)的发展需求及学校的发展规划、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规模(包括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近两年的生源结构、培养质量、就业率等。
2、在计算招生计划数和总规模数时,应包括免试生、统考生、联考生、单考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强军计划考生等。
二、强化复试考核质量
根据教育部要求:强化复试考核,注重考生科研创新和一贯表现。有关复试组织、差额比例、复试形式、计分办法等问题,参见《南京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办法》(附件2),复试(包括笔试、面试;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考核等)原则上由各院(系)负责组织,各院(系)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各院(系)复试录取办法和实施细则,提前在院(系)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研究生院、校纪委监督和巡察。笔试部分的命题、制卷、试卷封装、阅卷等环节须严格按保密要求操作;面试部分须由面试小组(每个复试小组由5名以上教师组成,其中研究生导师不少于3名,外语听说能力较强的老师不少于1名)精心组织,并认真记录面试内容、签署面试成绩和评语。
1、确定复试名单的时间:3月7日―8日。请各院(系)在规定时间将拟复试名单报研究生院批准。未经研究生院同意,一律不准自行通知考生来校复试。
各院(系)复试名单确定后,尽快将复试通知(须注明本单位不同专业的复试时间、地点、形式、科目、程序、排序办法以及同等学力加试办法等)、复试名单(含姓名及考生编号)挂到本院(系)网页,同时送研究生院招生办,并要根据考生的联系电话,逐个通知复试考生。通知考生工作须于3月11日前完成。
2、复试时间:一般为3月15―18日。具体时间由各院(系)确定。
3、各院(系)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复试同一时间进度开展,有资格进入复试的考生每人仅有一次复试机会,不能将未通过学术型复试的考生再次纳入专业学位复试。
4、对同等学力考生(包括大专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结业生)必须严格复试,除正常复试外,还须加试(笔试,MBA.MPA.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除外)2门科目(重点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加试科目的成绩不记入复试总成绩,但有1门加试科目低于90分者,不予录取。
附件1: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
报考学科门类
总分
第1门
第2门
第3门
第4门
哲学[01] 345 55 55 90 90 经济学[02] 370 60 60 90 90 法学[03] 355 60 60 90 90 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 355 60 60 180 体育学[0403] 320 50 50 180 文学[05] 370 60 60 90 90 历史学[06] 370 55 55 180 理学[07] 315 50 50 85 85 工学[08] (不含工学照顾专业) 320 50 50 80 80 工学照顾专业* 315 45 45 75 75 医学[10] 350 55 55 180 管理学[12] 365 60 60 90 90 艺术学[13] 350 45 45 90 90 金融硕士 [0251] 商学院 370 60 60 90 90 工程管理学院 330 50 50 70 70 应用统计硕士[0252] 365 60 60 90 90 国际商务硕士[0254] 340 60 60 90 90 审计硕士[0257] 205 120 60 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 355 60 60 90 90 法律硕士(法学)[035102] 350 60 60 90 90 社会工作硕士[0352] 355 60 60 90 90 教育硕士[0451] 320 50 50 90 9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 365 60 60 90 90 翻译硕士[0551] 350 60 60 90 90 新闻传播硕士[0552] 345 55 55 90 90 出版硕士[0553] 360 60 60 90 90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0651] 370 60 60 180 建筑学硕士[0851] 360 55 55 90 90 工程硕士[0852] (不含工程硕士照顾专业) 320 50 50 75 75 工程硕士照顾专业** 315 45 45 70 70 城市规划[0853] 335 45 45 90 90 临床医学硕士[1051] 340 55 55 180 口腔医学硕士[1052] 380 60 60 180 护理医学硕士[1054] 340 55★ 深圳中考分数线
★ 高考录取分数线
★ 池州学院分数线
★ 湖北高考分数线
南京大学分数线(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