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hansen1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烟花三月扬州抒情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烟花三月扬州抒情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烟花三月扬州抒情散文
一个多愁善感的作家第一次来到这个誉世驰名、繁华阜裕的地方,我无法融进他白日里的喧闹。待到夜幕拉平的深晚,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缠绵的灯火为同情我而把地上的踪影也勾勒出一个昔日的俏丽。
那是你吗?为什么仍是一个人孤倚?
我快步凑上去,要让我的影子再到你身旁,那儿依旧有你的依靠。
我不奢求什么,只想让你枕下眉头的疲惫,只想让我找到昔日片刻的欢乐回味。
长街寂静
夜深时的灯火一样孤枕难眠。
一阵好事的狂风打搅了你的思念,也打搅了我的思念。
被作弄的你弱不经风的踉跄摇曳,你的探视的目光却刺痛了我模糊的眼眸。
才发现,黯然熟睡的阑木大门额头,一样纵容了岁月的放肆,哪有万家灯火?只一个孤单的你,邂逅了一个孤单的我;
才发现,紧入梦寐的闷石长街,同样不能遮风挡雨,哪有一个等待我再来的你?只一个等待你再出现的我在低吟一曲这地方三月烟雨的落魄。
这么多年,你在这落魄里孑然泣立了多少回?绝望和心碎了多少回?
调皮的夜风再揉乱我原本就蓬乱的头发,却不经意的梳顺了我的记忆。
多少年前,你原本是一个如这狂风一般的女孩,天涯来去,喜欢周游世界。你生性讨厌拘束,你说要走遍世界各地。去感受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
你接受不下我的劝阻,你说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舞台,而我,把我的舞台复印在一间小屋里,供我表演的道具只是一只笔、一沓纸、一方案台的需要。你用双脚去接触世界,我用大脑去感悟世界,所以天注定,你我早晚会各奔所地。
你终于要走
我忧伤,你忧伤
临走时,你对我说,蝴蝶很美丽,但她不能只生活在山沟里,她必须飞向更宽更远的大地,只有在广袤的空间里,她才能找到更多的花儿,她才会更美丽......
你的话很伤却很美,我无言以对,盯着你那双美丽中种着忧郁的大眼睛,那一刻,我被你的泪汤淹住,未曾来得及想出,那会不会是一种诀别时的赆礼?
要走的,终究要走
我问你,能不能成全一次,就一次的哀求。
你闭了目要把溢出的泪挡住,可是已经溢出眶的,挡也挡不住。
拾了泪,你摇头。你仰头盯着天边即失的云霞,我凝目盯着眼前即失的你。微风吹起你鬓角,如扬一只帆。你说:“你叫得住那瓣云彩为你停留吗?如果你能,我不走;你抓得住随风而去的岁月吗?如果你能,我不走。”
你于是低头看见了我的低头。
你说的我做不到,我只有无奈的向你松开手。
“只见你摊开两手什么也没有抓住,正如我此刻空空两手的走......”
所以你走了。
多情的人,总不免愁伤,愁伤中有一串串叹的悲凉。偶一阵耳风吹过,飘渺中有个声音告诉我:“情灭了,爱熄了,剩下空心你要不要......春已走,花又落,用心良苦却成空......”
用一声仰天长啸归结了所有哀叹,躲不过的,始终逃不掉。
只是放脱了牵绊的你,在那个繁华的三月,孤身到了那个繁华的地方,你的心就真的没了牵挂?真的融进了那繁华吗?
独我知道,在那繁华背后,当烟雨狂欢了你的窗柩时,你的心却是那样疲惫,那样寂寞!
唉!
一声长叹,喊回了自己游离的思绪。
凭悼了,早些离开把,别扰了他人的好梦。
唉!
又一声长叹,就在我转过身,迈步往回的瞬间又迅速改变了我眼前的方向。
红光摇曳,霎那间将记忆闪烁成明暗模糊的片段。
是你,你终究是来了,终究是没有忘记这个地方!
这一刻,我却没有了期待中的惊喜。
眼前的你已不再是三十年前的你,只是三十年后的你。
多年不见,那偎风的两鬓给繁华的烟雨卵上了繁华的霜茄。我不得不唉叹岁月的无情,这么些年不见,人都老了。
你顺手理了一下耳边稀落的散鬋,眩目看着我,淡淡笑意从那记载世态炎凉的风霜印迹中挤兑出来:“我真的老了么?”
我笑,苦笑。
望着你希冀什么而又惶恐什么的脸,我只能笑,只能苦笑。
“你笑什么?你,不也还是老了!”
“是啊,我不是永远都比你老吗!”
“是啊,老怕什么,是人都会老的!”
我换开话题:“这些年,你过得好吗?是不是常到这条街上来......散步?”
你突然用三十年前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很好,每年都来,所以我很好......”说完依旧看着我,你看着我的眼睛想要从我的眼眸里看出什么,却不经意的`把自己眼中那千方百计掩饰好的忧虑泄露了出来。
听着你的话,我依旧无言以对。
“那你呢?”你向耳边抹开自己能看见的黄发,叠着的眼眸一时半会儿舒展出昔日里依旧的情愫,看着我,但那缕思绪却又渐渐平和下来,眉宇间多了三十年前没有过的宁静:“你还是一个人!”
我逃开你的眼神,向夜空寻借另一份宁静,却连夜空的影子都没找到,于是只有坦然面对:“我也好得很,三十年来一个人把全副心思放在创作上,前十年轧了九部长篇、五部中篇’二十一部短篇。中间用五年时间将他们审改,后十年易笔换刀做了导演,编了七八篇戏,
这些年我没闲着,你知道,他们就是我的妻儿,我的家人,人有奔头,心也就不空虚......”
你赔笑,点着头:“我知道,我知道,事业就是你的生命,这命比平凡人的命长......”
我笑,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对你苦笑。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难道你还不懂我的心吗?
不是不懂,是你结了痂的心为了呵护那份伤疤而不敢再颤动。可是痛,却依旧!
然而这样明显的苦笑,你懂,所以你依旧转身走。
一样的无奈,一样的翻过咫尺变天涯。
我突然想起来,三十年前我似乎来过这里一次。想起来了,三十年前那个分手的黄昏,你不也正是这样摔手划伤我心扉,扭头便走的吗?
原来,三十年前不是你孤身来了这儿,而是我独自离开了这儿呀......
寂静的长街
难眠的灯火
依旧安慰这一个孤孑的我。
篇2:抒情散文:烟花三月话扬州
抒情散文:烟花三月话扬州
想去扬州,细赏那亦南亦北的建筑,漫步在有各色古旧店铺的老街小巷,寻访书中那操着轻声细语、唱着扬州小曲儿,一肚子民谚和故事、会做各种美食的扬州婆婆。这是我五年前写的札记,也是我对扬州最初的印象。那个时候我还在读书,偶然在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让我对扬州着了迷,或许正是一份痴迷在冥冥之中化作一种因缘。
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了千古绝唱,也成了千万游人纷至沓来的坐标。虽说还未到阳春三月,却大地回暖已至春分,明媚的春光与李白的诗句交相辉映,唤醒了我对扬州最初的记忆。盎然的美景已然无法让一颗悸动的心等到农历三月,于是我也不由地踏一缕春光,哼一曲小调,下一回扬州。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这座俏丽的古城悠然走过两千五百年的岁月,当它出现在你眼前时,依旧是那样明艳动人,不染沧桑。古运河岸的杨柳摇曳着,绿了,瘦西湖畔的桃花儿笑着,红了。粼粼的水波荡漾着,沾湿了飞禽拍打的翅膀,折皱了楼台高翘的飞檐。老树的枝桠伸展着,蔓入眼前瓦蓝的天空,触碰到二十四桥皎洁的明月。垂杨不断、雁齿虹桥,楼台处处、月影迢迢,这哪里是美景,分明是扬州绣娘手中的绣案。
扬州的路你得慢慢地走。来到扬州你会发现,这里很少看见宽敞的马路、危耸的高楼和疾驰的汽车。这里有的是窄窄的道路、低矮的建筑和慢条斯理的生活。早上“皮包水”——吃些点心喝碗茶,晚上“水包皮”——修个脚泡个澡,还有比扬州人更会享受生活的吗。生活得如此惬意,主要得益于扬州人的一双巧手,这一点来到东关街,走进那里各色的.百年老店你就会明白。当你闻到谢馥春纯手工制造的清香,看到扬州的漆器工艺和刺绣手艺,尝到扬八怪的姜糖、三和四美的酱菜,还有建湖藕粉圆子……你不禁会感叹扬州竟是这般人杰地灵,恨不得也做一个扬州人。
扬州的故事你得慢慢听。北京的园林彰显的是帝王之家的霸气,苏杭的园林展现的是豪商富甲的贵气,扬州的园林吐露的则是文人墨客的文气。而观赏何园这样的一座文人建造的园子,正如导游所说的,三分在于看七分在于听。了解每一个事迹,你才知道这座耗费了十三年功夫建造的园子,它的主人在一砖一瓦上的用心,以及每一个布局中蕴藏的深意。听完每一个典故,你才能感知每一处景观的历史生命,你才能读懂楼台廊间的一字一画,还有堂间匾额上的诗文水墨——那无疑正是扬州的最高建筑,以扬州文人的风骨和才情筑就。于是,你怎么看都觉得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是这般独一无二又相得益彰。
扬州的美你得细细地品。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扬州就像一个秀外慧中的姑娘,不仅有俏丽可爱的模样,更有别具一格的才气,让你回味无穷。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坐在富春花园茶社的角落里,背靠窗外宜人的风景,听见身旁轻声细语的谈笑和吹拉弹奏的小曲,你会发现扬州的灵魂就氤氲在这细碎的时光中。坐拥繁华历史,静观时事变迁,巧手慧心摆弄的日子里,永远保持着一份从容不迫跟悠然自得,这也恰恰就是扬州人处世的态度吧。
行走扬州,总也忘不了那里景色醉人、文化灿烂,日子很长、时光很慢。每每想起,心就变得柔软,好像又坚定了那颗热爱生活一直向前的心。
篇3:生活随笔:烟花三月 扬州别绪
生活随笔:烟花三月 扬州别绪
从武汉顺江而下,会不会到达扬州,
因为那次我在黄鹤楼上想到《故人人西辞黄鹤楼》,心里就想找船从武汉黄鹤楼顺长江而下,
能不能去到下游的苏州和扬州,在苏州城有我的好朋友,去看看我的好朋友。
每个人去到黄鹤楼也许第一个都会想到李白的《故人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武汉顺长江,然后就能水路到扬州吗?我听说古代从武汉到扬州是有客船的,
扬州在古代可是太出名,扬州城这个名词在古人在诗里有很多朋友的牵挂,还有很多繁华,
古代最奢侈的事就是腰缠三万贯,骑鹤下扬州,可见扬州城在古人心中的位置,
如今形容人走了,也会说驾鹤西游,其实是一种美好的祝愿,祝他去到极乐世界以后,抛却尘世无奈。能得到人生最大的繁华。
在古诗的意境里,烟花三月的时候,扬州城的花开的最艳,最奇,扬州城都是喷发而出的春色,
李白就写出了另一句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是在问,五月梅花凋落之期的时候,扬州城会不会有懂他诗句的人和他一起写诗句,
我没去到过扬州,却在苏州城有好多朋友,我有一位好友老付,他就是一个喜欢和我谈诗情画意的人,
应该再加上即将转世和子欣,他们也是有诗情画意的女生,他们都在苏州。
所以才有前文,我想从武汉顺江而下到苏州城,是去看望老朋友的。
老付在苏州的时候,喜欢和我讨论文化,诗句,创作,
他和我说过《虎丘的剑池》,《东周列国》,《郑州花神赋》
这些题材我也都开始写了,
还记得那时候在苏州,我和他就是生活中有很多爱好相似的'人,
我和他一起讨论,一起创作,真是一种美事,
他现在去到了郑州,成了郑州的野兽,
那次苏州我和他一别,就像古人说的“扬州一别”
如今,我也回到我的老家了,我在老家,他在郑州,苏州一别,何时再相见,何时再一同写梦里江南。
苏州城,繁华三千,离别万里,可否忆得文友,万里之外安好?
梦里江南,人们提到江南,其实在古代古人说江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扬州,扬州过去是江南的大哥,
后来世事变迁,繁华落尽,扬州城如今只剩繁华的影子,如今扬州也正在复兴他的繁华,
就像生活中的好多人,不应该黯然消失了,
他还是让人怀念的,他该回来了,回归本来的自己的原来本性的。
我对扬州不熟悉,还没去过,说起扬州,只能从知道的历史里,大概推断扬州了
提到扬州,我就想到了隋朝,大运河,隋炀帝,这些名字,还有那个古代繁华大都市--江都的名称。
大隋王朝,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啊,你想象的出大运河两岸的风光,那宏大而穷奢极欲的场面吗?
隋朝的开创其实并不容易,经历了200多年的混乱不堪的南北朝,到了隋朝,终于华夏大地才又一次的统一起来了。
但是隋炀帝并不珍惜人民要休养生息的内心呼唤,继续穷奢极欲,
由于每月要役使民丁两百万人,隋炀帝又注重宫城完善奢华,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民不聊生,天下就又大乱起来。
隋朝又覆灭了,历史就是这样淹没着每一点繁华每一点进步。
大家都看看吧,繁华只不过是一烟空梦,只有让老百姓安定生活,才是立国之本。
老百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违背老百姓意愿的统治者,都会走上不归路。
篇4:孟浩然为何烟花三月去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是:三月的时候,正是烟柳、琼花开放的时候,要去扬州游览观赏。下面是孟浩然为何烟花三月去扬州?快来看看吧!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提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旧历三月,到长江边登楼东望,能看见什么?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大家应是耳熟能详的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时是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26岁,送38岁的孟浩然去扬州。这两人都是布衣,在诗坛上李白仅是后进,孟浩然已是知名诗人了。
此前一年,两人首次相见。那次李白专程到孟浩然隐居的鹿门山去拜见他,两人一见如故,相偕数日。所以这一次李白听说孟浩然要去扬州采风,专程前来相送,用的是“故人”的称谓。
李白眼中所见
李白的诗,写的是他眼中所见,其实是变形后的景象。为啥说有变形呢?
因为大江之上,三月是逆风顺水,由鄂至扬,唐时乘较高档的客船大概需走两昼夜,开船必在早晨。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孟搭乘的不是私人游艇,而是客船,他再习惯睡懒觉也得起早,因为他还没有挡住一艘客船晚走几个时辰的势力。跟“朝辞白帝彩云间”“渭城朝雨浥轻尘”一样,彼时李白看到的场景,是在早晨,大江上过尽千帆,迤逦东下,又没有打仗,怎么可能是孤帆?
但李老师偏偏这么写了,把老孟东行的场景塑造得极具一叶扁舟的宗教感和单刀赴会的紧张感,此为诗想中的烛照,是有我之境中孟夫子超世独立气质的变异发扬。只有孟夫子的船,才是俺眼中真正的船,他者皆是幻影。
待孟夫子帆影尽于天外,李白眼中只见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江水,已是目中无人了。
不过李白眼中笔下的孟浩然,和真实的孟浩然有区别。真实的孟浩然具有多重性格,内心也并不如他的诗那样恬淡潇洒。
三个孟夫子
孟浩然因田园山水诗而著名,与王维合开“王孟诗派”,但孟年龄比王维大,属前辈人物。
其实孟浩然本不想当什么隐士。虽非世家子弟,但他曾自述“家世重儒风”,还学过剑术。
23岁,他写了《夜归鹿门歌》;29岁时写了《岳阳楼》。从这两首诗里可以看出,孟自视甚高,《岳阳楼》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充斥雄风霸气,精力不可一世,跟《夜归鹿门歌》“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画面里的“幽人”对照,可见老孟绝对是双重人格。你再看他前一句:“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夜游鹿门山,走到当年庞德公隐居处,诗思翻涌:庞公虽是隐士,却在汉末有极大名望,老爷子胸怀绝学,但持刀不用刀,坚决不出仕,平生以栽培后进,点评人物为乐,与当时蛰居襄阳的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过从甚密,他称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徽为“水镜”,庞统为“凤雏”,把这几个人炒起来了,卧龙凤雏都是相才,他自是“丞相师”。孟浩然眼中的鹿门山里再无星级推手,幽人徒有羡鱼情,只能空自来去了。
再说《春晓》,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选的第一首古诗,也是孟隐居鹿门山时作,此诗也充满画外之意弦外之音。他自认不是凡人,胸中文韬武略,需要强烈的刺激,可他睡到自然醒,伸耳细听,只听见鸟声,只想见雨声花落,明显是伤春,感慨韶华凋落,仕途却仍无进境。
老孟这样的'人,心中有很多块垒、怨恨,常处于“不知心恨谁”的心理失衡状态,若干有毒情感垃圾需要排放,真情实感一旦倾吐,难免伤害别人。所以他隔一层,拿隐逸生活、山水鸟兽为珠帘幻影,老孟在帘后抒情,负面情感的毒性得到了稀释,倒成了一种真真假假的超世情怀。
就境界而言,王维是大玩家,孟浩然是假玩家,小隐隐于野。孟的才华深不可测,不输王维,可惜造化弄人,偏偏不给他一番类似的际遇。
孟浩然自己笔下,孟夫子是个清高的处士,李白笔下,孟夫子是个高洁的隐士,其实,孟夫子是个很想当官又没有门路的常人。
篇5:孟浩然为何烟花三月去扬州?
小时在《唐诗三百首》里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句旁,蘅塘退士注“千古丽句”——当时的扬州是唐朝最为繁华富庶的都市,唐人称“扬一益二”,是长江、大运河航运的枢纽,也是歌舞繁华之处。烟花有多层意思,既是春天杨柳的飞絮,也有烟花柳巷的引申意思。扬州三月的女子早已换上了春装。
李白诗给人的感觉,孟浩然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散仙浪子。其实孟诗曾云“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他比较喜欢走水路,东游吴越,扬州是行程表上的首站。
李白又有《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诗如画面,把孟浩然塑造得眠花宿柳,风流快活,胡天胡地,放浪形骸,非常潇洒,绝不想当官了,可谓一诗成谶,一诗捧杀。不知壮心不已的老孟看到这首诗,心里是啥滋味。但是李白诗名渐著,《赠孟浩然》也流传开去,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盛名,更逼着他不由自主地往那烟花路上走了。
这年还发生了一件事,皇帝李隆基颁布诏令:“民间有文武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这拨动了孟夫子的心弦。其实老孟一直想通过高人荐举,一步登天,不屑于参加科举,但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40多岁的老孟等不起了,赴长安赶考,参加科举,结果临场欠佳,郁郁而归。
篇6:烟花三月的扬州作文欣赏
烟花三月的扬州作文欣赏
于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读这样一本好书,那是最好不过了。明媚的光阴,虫鸟欢唱,日光温润着岁月的脸颊。
淡淡的花香划过烟花三月的扬州两岸,经春的桃柳次第开放。我手捧一阕宋词,从悠远处追溯。那青衫磊落的男子,驾着轻舟来往于古代的酒肆、庙堂、江湖之上。深闺背后,那无尽的悲欢和深深地幽怨,在那宋代细雨长亭的哀伤和柔和里久久回荡。
一抹烟云,一抹流霞,伴着酒肆里的香气缓缓而来。那是繁盛时的扬州,杨花盛开,来往于栈道的马蹄声络绎不绝,悠扬的踏响了一个又一个的的英雄,留下了一阕又一阙的诗篇。而这一切,终究逃不过岁月的侵蚀,多年以后,家国仇恨,扬州颓败的只剩一座空城,那些文人,也终究是在历史的滚滚黄沙里淘尽风霜,与他们的诗篇一起酿成经典。
春风拂过青衣,岸边传来一曲曲交错的琴筝之鸣。酒台花径,风萧依旧,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的江南雨夜。
歌舞繁华的扬州夜晚,窗外的花香缕缕飘来,瘦西湖江水悠悠,客舟里的词人一腔热枕,趁着如炼的月华酌几杯清酒,感叹年华。青楼里的珠帘撩拨起了词人的雅性,于潺潺流水的客舟里,流水飞絮浅吟低唱。
宋词的梦里,杏花春雨,词人捧一卷书,倚窗而站。试想一下,烟花三月,小屋田园,稀稀疏疏的春雨渐渐滴落,滴穿过词人的心坎,然后,化作一束流光,随着笔下成章的平仄穿越到现世,与有缘的人邂逅,继续了一场又一场浪漫故事。
雨后的沙路,泥泞了多少春光,踏马而来的将军,也只好在昨夜的轻柔里暂作歇息。尽荠青青、春风十里,北方的暮色,南方的堤岸,似是近在眼前。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花陌千条,天空云卷云舒,借一盏明月,剪辑一段心事,在竹亭小谢里默默相思;这样的场景是最好不过了。
千年之后的我们再去扬州,大明寺上,古运河旁,年年岁岁相似的花,却只是旧年不再,箫声不再。循着书里的故事,我听到了宋代词人太多的遗憾,那一抹孤凉的沧桑和太多无奈。苍茫的夜色一篇安静,淮河岸边,我仿佛听见那个惆怅的男子低声哀唱,“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篇7: 烟花三月,据说该下一趟扬州呢美文
烟花三月,据说该下一趟扬州呢美文
花一开,就出发吧;风一吹,就奔跑吧;若喜欢,就大声说吧!趁阳光正好,微风不躁
-----题记
最美不过春天。春风十里,莺飞草长,繁花盛开,朵朵娇艳。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像一朵向日葵,努力的将我的脸朝向太阳,吸取着它的能量,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烟花三月,据说该下一趟扬州呢。于是,两张火车票,一个邮差包,一双帆布鞋,一顶遮阳帽,就这样,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旅程,就到了火车站。我选择了坐公交车,也欣赏了一路的风景。
旅行,是个心灵舒适的'过程。如果,你觉得很累,可以,那必定得是身体,绝不是心灵。在东关街逛了许久许久,只是简简单单地喜欢这种灰白相间的格调。是的,有点像老照片,或者是古代画家手下的点点笔墨晕染。
唯美食和风景不可辜负。风景固然美,但是美食也是一种美。尝了阳春面,吃了三丁包,蟹黄包以及千层油糕。当然还有甜蜜蜜的酥糖,甜到心坎,心里美滋滋的。此季节,也正是荸荠上市的时候,自然是少不了,要尝尝的。没错,还有闻名全国的扬州炒饭,等等。
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座园子,其中又含有多少故事呢。经过岁月洗涤的,留下来的,都是最好的。我想,何园就是这样一座有故事的园子吧。我惊讶于它的大面积,但是我却更敬佩它的沉淀。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么,瘦西湖,也是这样的一个西子吧。虽然瘦西湖,并不如我脑海中那么仙逸,但这样也更真实。漫步在湖岸,岸边垂柳,风吹桃花十里香。我用眼睛拍下了瘦西湖,我以为我拍下了整个春天,偷偷藏在了心里。
风景美,人更美,生活最美。许许多多的游客,都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同一个地方,只因了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是美的,春天的扬州更美。有美景,有美食,当然还有美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必定是幸福的。没有过快的生活节奏,大家和和气气,互帮互助,悠闲而舒适。如果,到了退休的年纪,择这样一所城市,以终老,也是一件相当美好的事,你说呢?
旅行,也是一场修行,温柔了岁月。或许,岁月的美,就在于它必然的流逝。但是,唯有我们的记忆,不会流逝,或者说,流逝的不那么快
花都开好了,青春在路上,满目都是风景,你,准备好了吗?
篇8: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我的心里只有吃 烟花三月,一定有不少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扬州旅游。同学朋友来玩耍,哪能不带他/她去品尝一下讲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扬州美食呢第一文库网?
早茶 三丁包子
三丁包子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软而带韧,食不粘牙。所谓“三丁”,即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鲜笋。三丁包馅心软硬相应,咸中带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腻,算得上是淮阳点心的代表之一。
阳春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汉族面食小吃,是扬州的.一大特色
千层油膏千层油膏外形呈菱形块,芙蓉色。糕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绵软而嫩,甜腻适口。
大煮干丝初来扬州必点美食。是淮阳菜系中的看家菜。
翡翠烧卖与千层油糕并称扬州点心双绝。
推荐早茶可以去富春、锦春、共和春、冶春、毛牌楼这些口碑较好的茶楼。还有双麻酥饼、干
菜包、野鸭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绿扬春等可以品尝。
午餐
狮子头狮子头汤鲜味美,又软又滑,入口即化。想要品尝正宗的狮子头,百年老店才是首选。
扬州炒饭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名气遍及世界各地。扬州炒饭的品种丰富,有“金裹银”、“什锦蛋炒饭”
及“青菜炒饭”等。它有很多配料,常用的有鸡蛋、海参、火腿、青豆、虾仁、
猪里脊肉、香菇、笋、葱花等等。
拆烩鲢鱼头胶汁多,肉肥茸,无土腥气,入冬后的大花鲢更是肉嫩肥鲜,口味香醇
拆烩鲢鱼头是扬州三道传统名菜之一,鱼头无骨,口感肥嫩,汤白汁稠,营养价值极高。要注
意的是吃大鱼头不是用筷子,而是用勺子吃哦!
文思豆腐这道汤羹,堪称五彩缤纷,美妙绝伦,豆腐丝细嫩爽滑,配料清新艳丽,汤汁清醇滋补,回味无穷。
食为天、盛宴、狮子楼、迎宾馆、怡园饭店和锦春大酒店都是享受午餐美食的不错的地方
晚餐
四喜汤团以糯米粉、粳米粉、赤豆、芝麻、绵自糖、桂花、猪肉茸、冬笋丁等原料制作的,吃起来酥糯爽口、有甜有咸,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赤豆元宵赤豆元宵的独特之处是用藕粉来煮,赤豆元宵又香又稠,入口香滑,尤其是赤豆,糯软可口,绝对堪称完美的甜品。
黄桥烧饼馅料丰富,外黄里软,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趁热吃的时候,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
笋肉锅贴笋肉锅贴是扬州风味小吃,以面团糊制皮,包入笋肉馅,经炸至而成;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口味鲜美。一般在一些扬州小店和路边摊就有。
东关街、蒋家桥饺面馆、东园小馆都适合晚上吃晚餐,毕竟晚上不要吃太多,适当即可。
另外,扬州比较有特色的还有大街小巷的扬州老鹅和鸡蛋火烧、东圈门的陈记牛肉汤、广陵路的小觉林素菜馆、大明寺内百味素菜馆和文汇路的大明寺素食坊等等等。如果有同学或者亲戚朋友在烟花三月来扬州做客,千万别忘了带他们去品尝一下扬州的味道。
★ 烟花作文
★ 三月节日
★ 三月朋友圈
★ 三月寄语
★ 哀扬州散文
★ 描写扬州的范文
烟花三月扬州抒情散文(锦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