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时间:2024-06-02 03:40:31 作者:haoshin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haoshin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唐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书感悟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赏析

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释 翻译 赏析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翻译及赏析

5、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及赏析

6、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赏析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导学案

8、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推荐】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重阳节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后习题及答案

篇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 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作品简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是作者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直接以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篇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及文本解析

3、小学生作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及赏析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优秀导学案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导学案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意思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名师导学案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后感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重阳节

篇4: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⑶,遍插茱萸少一人⑷。

作品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作品译文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篇5: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翻译及赏析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原文诗意

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课稿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及赏析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文本解析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7、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赏析

8、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

9、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10、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篇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这是王维17岁时的诗作。写他漂泊异乡的游子处境,抒发逢

佳节倍思亲的深情。言辞通俗,情感逼真;千秋百载,传诵至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注释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介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