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笑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教育随笔空气的秘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教育随笔空气的秘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下水道的秘密教育随笔
下水道的秘密教育随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平时观察幼儿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强大力量。
下水道的泡泡
孩子们陆续在盥洗,这时伊伊大叫:“老师,这个管子在吐泡泡呢。为什么会这样?好神奇啊!”
孩子们顺着伊伊手指的方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激动起来。“真的,洗手池下面的管子在吐泡泡呢。”
“是不是下面有什么东西在吹?就像吹气球一样。是金鱼吗?”
“这里是下水道吧?”
“泡泡太多流不下去,是堵住了吧?”
“什么东西会堵住下水道呢?”
孩子们围在旁边想看个究竟……
是什么堵住了下水道呢?孩子们纷纷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猜想会不会是毛巾、纸、瓶子、夹子、糖、头发、树叶、石头……尝试着解释下水道堵塞的原因。看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不少。但他们对自己的.解释有些不确定,毕竟他们对下水道还是很陌生的。
做一个下水道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猜想有道理。我建议:“可不可以做一个下水道,把这些东西放进去试一试呢?”
孩子们很高兴。可是怎么做下水道呢?下水道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孩子们趴在地上仔细研究起来……
之后,豆豆说:“我看到妈妈放一个漏斗在瓶口,水会从漏斗流到瓶子里。”
这个发现仿佛给孩子们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第二天,豆豆带来了漏斗,当他把漏斗插进矿泉水瓶口时,伊伊似乎得到了启发,说:“对,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子来做漏斗。”
伊伊找来一个矿泉水瓶子,要我帮忙把瓶子从中间剪成两段,然后把瓶口倒立在下半部分的瓶身上,形成了一个漏斗,一个“下水道”做好了。见此,孩子们纷纷找来矿泉水瓶做成“下水道”,并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
锐锐搓了很多肥皂泡放在“排水口”,然后往里倒水。“咦?水和泡泡全都流下去了。”小艺把两片树叶放在“排水口”,低着头仔细观察。乐乐往里倒水的时候,小艺大声叫起来:
“水从树叶的缝里流下去了。”果果找来很大一团橡皮泥放进“排水口”,再往里面倒水,然后笑着说:“嘿嘿,一点都流不下去。”孩子们发现石头、树叶等放进去有时会堵,有时不会堵。这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们再次趴到地上研究下水道,他们发现自己做的下水道和真的下水道不一样,真的下水道的排水口下面有细细长长的管子。于是,我和他们一起改进实验装置,加长了管子。林林把准备好的树叶和头发放进去,这回孩子们发现水会慢慢地沿着管子流出来,但树叶和头发不会出来。孩子们又加入树叶、头发、石头,这次只流出几滴水。大家发现,如果石头、树叶、头发多了就会堵住下水道。没想到,没有教师“教”时,孩子们竟然会提出这么多种设想和实验方案,遇到问题时还会用对比的方法反复研究,并改进实验装置。
“班级公约”
孩子们陆陆续续带来了好多实验材料,如石头、毛巾、头发、面包、酱油、牛奶……他们乐此不疲地倒腾着“下水道”。最后,大家发现了一些会堵和不会堵的东西。他们发现大的、硬的、不会“化”的东西,如毛巾、头发、石头等是会堵的,而会“化”的或液体状的东西,如面包、酱油、牛奶等是不会堵的。
孩子们还把会堵的东西和不会堵的东西分类画了出来,可可提议把这些画贴在卫生间墙上,让大家都能看到。可可的提议得到了同伴的赞同,孩子们把画贴在卫生间墙上,提醒大家不要把会堵的东西扔进水池,要保护下水道,并由此延伸形成了用水“班级公约”:开小水洗手,拧紧水龙头,不往水池倒东西。我惊讶于孩子们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班级管理,他们的表现超越了我的想象。
好多下水道
一天,我和孩子们在户外游戏,突然有孩子说:“老师,这里的草地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呢?”
大家闻讯都围了过来。“草地湿湿的,水流不下去,是堵住了吗?”
“可能是被沙子堵住了,也可能是下面有垃圾吧。”
“这里也有下水道?”
“真的,这里好像也有下水道!找找看……”
于是,孩子寻找下水道的热情被点燃了。他们在社区、幼儿园、家里寻找下水道,发现下水道随处可见。
趁着孩子们兴趣正浓,我提供了图画书《下水道历险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翻看。在书中,他们发现了更多下水道的秘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下水道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还在建构区搭起了“下水道”,再现下水道的秘密。下水道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探究“下水道的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主动的发起替代了教师的激发,孩子的亲身体验替代了教师的告知。幼儿是天生的主动学习者,他们会自己寻找感兴趣的问题——下水道里有什么;他们会自主探索事物的特性——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试验,在探索中了解材料的特性;他们会总结——根据材料特点进行分类;他们会沟通——形成大家要遵守的规则。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表现出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的学习品质,而这正是我们所珍视和期待的。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能力主动学习与发展。
篇2:教育随笔:为孩子保守秘密
教育随笔:为孩子保守秘密
下午,起床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在忙着穿衣服。钱姝婷在床上半靠着东张西望就是不穿衣服,我走过去,她却先悄声问我:“孙老师,你过来一下,你快点过来一下呀,我跟你说点事。”
我看着她那紧张的样子,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我走过去,亲切地问她:“婷婷,怎么了?什么事啊?”婷婷搂过我的脖子,趴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孙老师今天我忘了小便,我尿床了。”我掀开她的被子看了看,说:“没关系,老师给你找一条裤子换上,把湿的脱下来。”我刚要去拿裤子,钱姝婷又猛地搂住我的脖子,说:“孙老师……你等一下。”我说:“又怎么了?”“老师这件事不要让其他小朋友看见,还有,可以不可以也别告诉我爸爸妈妈,我回到家自己会跟他们说的.,好不好啊?”看她那认真恳求的样子,我也很认真地答应她,并给她找了两条备用裤子。
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她的床前,咦?人到哪里去了?我四处环顾了一下,只见一个大鼓包在床上动来动去的。原来,是为了不让其他小朋友发现,钱姝婷用被子盖住整个身子,躲在里面换裤子呢。
等她换完裤子,我安慰她说:“没关系的,孙老师等一下帮你把裤子洗掉,外面太阳很好,一会儿可能就会干的,在爸妈来接你之前,赶快把它换掉。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发现了。” 钱姝婷点点头。一下午,她都很轻松,玩得挺高兴。完全忘记了自己尿床的事。
作为一个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为他们保守自己的秘密。
篇3:屋顶的秘密教师教育随笔
屋顶的秘密教师教育随笔
在一次秋游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在幼儿园周边和幼儿园中有很多北京古建。这些古建中最吸引孩子们的是屋顶,有的孩子发现这些屋顶上有很多小动物,有的孩子发现古建的屋顶和我们现在住的楼房屋顶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是用瓦片连接的,而且有很多漂亮的花纹。古建的屋顶为什么是斜着的?屋脊上的动物都是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原来,屋顶上有这么多奥秘等着我们探索,于是我们生成了“屋顶的秘密”的主题游戏。
1.斜斜的屋顶怎么搭
几个男孩子特别喜欢搭建游戏,开始挑战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北京古建。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古建中的屋顶是斜的,他们研究如何搭建出斜的屋顶。开始时他们尝试用长条积木搭,但总是往下滑,思考后他们发现,积木的`表面是光滑的,和另一块光滑的积木叠在一起就会滑下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说可以选轻薄一点的积木,有的说可以用一根长一些的积木在斜坡下面拦一下,还有的说可以用纸箱制作一个古建的屋顶等等。孩子们的思路被打开了,于是,出现了用不同方法搭建的各种古建。
2.《屋顶的秘密》出书啦
一天,脊兽小组的小朋友在分享环节介绍:“脊兽就是房顶上的大钉子,为了让房顶更好看。”还有些孩子对脊兽的寓意做了深入了解,比如,龙是皇权的象征,海马是一种能灭火的神兽等等。慢慢地,很多来班里互动参观的其他班的小朋友和老师都被脊兽小组的研究吸引了,这些小朋友为大家一遍遍地讲解。一天,小毕说:“讲了这么多遍我的嗓子都要冒烟了,要是能出本书给大家看就不这么累了。”孩子的想法得到了赞同,于是,图书组生成了制作关于脊兽的图书的活动。孩子们了解书的构成、知道有封面和封底、书中可以有图片和文字、需要设定页数、要把小作者的名字写上等等,这些经验支持了他们的图书制作活动。
3.我们的“脊兽”动画片
一天,孩子们想到了中班时参加的动漫社团,记得有一部神奇的机器,可以制作出动画片。他们建议把这台机器借到我们班,试着做一个和小脊兽有关的动画片。想到自己就要成为动漫的制作者,大家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做着做着,我看到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带了进来。我问:“如果让你自己选,你愿意拍什么动画片?”“我想拍爱莎的!”“我想拍海底总动员!”我也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们此时的兴趣是在操作机器来拍动画片这件事上。没有了人物的限定,孩子们也没有了束缚,很多孩子参与进来。有的孩子开始设想自己的小剧本,《小猫和小兔》《米奇妙妙屋》等丰富多彩的小动画诞生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高了起来,大家看到了自己制作出的小小动画都特别有成就感。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从屋顶上的脊兽衍生到对制作动画的兴趣,我们不断识别孩子的游戏内容和方向,从幼儿的兴趣、探究的内容出发,跟随孩子的意愿提供相应的支持,大胆地延伸主题游戏的广度,深入挖掘孩子内心的感受,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深入学习,快乐游戏。
我们发现,原来主题是可变的,在一个大的主题下生成了孩子们自己喜欢的小主题,在小主题下孩子们的兴趣表现出了独特性,他们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对于动画的理解全部迁移到游戏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宇宙,充满了力量,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自我发现。活动还在继续,还在不断挖掘,我们仍在辨识、判断、解读孩子的教育道路上前行。
篇4:《口袋里的秘密》学前班教育随笔
《口袋里的秘密》学前班教育随笔
“老师,佳佳的手流了好多血!”我闻讯跑过去一看,佳佳的手背、手心红红的,可是没有见到伤口。佳佳也没有哭没喊疼,看清后才知道,原来是印泥!这是谁带来的呢?正在这时候我发现佳佳旁边的芊芊好像在往口袋里藏什么东西,我明白了。过了一会儿,通过给芊芊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她答应把印泥交给我让我保管,晚上再拿回家,并保证以后不带来了。
第二天,芊芊果然没有带来。但是我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的脑门上多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红点。通过去顺藤摸瓜,我又从星润的口袋时里“收缴”了一盒印泥。没过一会儿,又有小朋友告诉我说阿浩的口袋里藏着一支玩具宝剑!
印泥、玩具宝剑,我明白了,我们班这群小家伙越来越懂得跟好朋友分享了。但是这种把东西藏在口袋里带到幼儿园的方法非常不可取,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于是,我向全班的孩子们讲述了这件事,并告诉孩子们把小玩意带在口袋里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小玩具或尖利的玩具。要是有什么好玩的玩具想给小朋友们一起玩,可以先告诉老师,老师会让大家分组玩。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老师的看法,以后再也不带小玩意来了。
晚上,家长来接孩子时,我特意和这几位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把孩子的情况告诉他们。他们都感到很意外,不知道孩子带这些东西来幼儿园,并表示以后要多检查孩子的口袋,以免发生意外。 我想对每一位家长说:请多多注意孩子的口袋!因为口袋里藏着孩子的秘密,装着孩子的心理,暗示着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口袋也是家长观察和了解孩子的“一面好镜子”!
★ 关于教育随笔
★ 教育随笔
★ 《空气》教案
★ 空气调查报告
★ 水果教育随笔
★ 物理教育随笔范文
★ 中学语文教育随笔
★ 寒假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空气的秘密(共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