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是否还要投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翻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惠崇春江晚景翻译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诗简介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翻译/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和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万物逢春气象新。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诗人梅尧臣描写这种景象云:“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篇2:《惠崇春江晚景》翻译及赏析
sū shì
苏轼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 chūn jiāng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ló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 zhèng shì hé tún yù shàng shí 。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篇3:《惠崇春江晚景》翻译及赏析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篇4:《惠崇春江晚景》翻译及赏析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篇5:惠崇春江晚景古诗意思
原文:
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其一: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篇6: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是什么
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又叫《惠崇春江晓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英语翻译
Huichong Chunjiang evening scene
作品原文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1满地芦芽2短,
正是河豚3欲上4时。
其二
两两归鸿5欲破群6,
依依7还似北归人8。
遥知朔漠9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释
(1)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2)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4)上:指逆江而上。
(5)归鸿:归雁。
(6)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7)依依:不舍之貌。《楚词》“恋恋兮依依。”
(8)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9)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译文
译文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译文二
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巳悄然开放,最先察觉到春江的水暖肯定是鸭子。蒌蒿遍地,芗笋也开始抽芽。此时河豚也正是逆流而上游回大江的时候。
篇7: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⑵,正是河豚欲上时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⑷,依依还似北归人⑸。
遥知朔漠多风雪⑹,更待江南半月春⑺。
篇8: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其二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 惠崇春江晚景体会
★ 春江晚景初中作文
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翻译(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