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feip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亲历感恩教育随笔,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亲历感恩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亲历感恩教育教师随笔散文
亲历感恩教育教师随笔散文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因此,我校从三月初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礼貌和感恩教育”的活动,以期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的传承教育。为了配合学校工作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我首先教育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其次是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从而学会感恩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学生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时,我采取下列措施:(1)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直接寄给家长;(2)双休期间实践一次感恩行动(为父母做家务事,或为父母洗一次脚等);(3)召开感恩主题班会,聘请全体家长参加,使全体同学与家长产生共鸣。(4)开展“我最感动的父爱或母爱”评选活动,让学生选出自己爱或母爱中最感动一的件事在班级里交流,最后由班委同学推选出特别感动的事情,以黑板报的形式刊登出来。
在进行第二层次时,和学生一起描述教师的辛苦与劳累,付出与收获,压力与待遇,让学生理解老师,体贴老师,尊敬老师,回报老师的教育。我抓住教师这一契机,让学生角色置换,说说当教师的艰辛,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节日也是学生感恩老师的节日;对老师来说,教师节也是“爱生节”,我和任课老师走访班级的困难生,给他们送去爱心。通过互动,让大家体会浓浓的师生情,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使学生达到“我有一颗感恩的心,虽然有些老师的课我不喜欢,但我会努力地去听,因为我知道老师深夜备课的苦心”的境界。
在第三层次上,要求学生明白“只有感恩,才能明晰幸福的含义,只有感恩,才能笑对人生的风雨,也只有感恩,才能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让这种感动不断内化自己的心灵。通过各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真正能体悟感恩,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感恩教育以后,我发现我们班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任课老师反映上课讲话的同学少了,学生时不时在同学推托了,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感更强了。我知道,这是感恩教育以来所取得的成果。但是,感恩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这种感恩意识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几件事情就能完成的,它是内心的一种感化,需要长时间熏陶与培养,因此感恩教育要贯穿于我们教育的始终。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学生的情感是可塑的,学生的情感是感人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舍得倾注培育和引导的爱心和耐心,那么,我们收获的必定也是感动的。
学会感恩吧!这样会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
篇2:教育随笔:感恩教育
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特意在上周五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孝心作业――为妈妈做件事。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孩子们学会感恩,珍惜拥有。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能用心完成这项作业。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围绕“三八妇女节”展开,我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了解一下孝心作业的完成情况。
一上课,我就和孩子们聊起来:“你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这个难不倒大家,在早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已经给孩子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开始的交流是顺畅的,孩子们自信的话语流露出自豪感。
“妈妈是无私的,把爱给了我们,对我们却无所求。”我看了看孩子们,他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谁为妈妈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我期待地看着大家,有的孩子眼中放光,脸上含着笑意,挺着胸脯,抬着头。有的孩子面露难色,悄悄地低下了头。显然,他们没有完成这份孝心作业。
“妈妈养育我们很辛苦,我知道咱们班里几个孩子的妈妈每天按时接送,照顾衣食住行,还要工作……”我的一番话似乎勾起他们的记忆,触动了他们柔软的心灵。焦子涵的眼里包着泪,丁怡菲神情凝重。
“其实,妈妈并不需要我们的回报,但是作为一直接受爱的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行动来给操劳的妈妈送上爱的表达。”我停了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们沉默了。
“表达的方式很多,除了洗衣服、拖地,我们还可以融入更多的创意啊!”孩子们陷入沉思,片刻,小手举起来了。“我想给妈妈爱心心早餐!”秦佳明兴奋地说。“不错,好主意!”“我想给妈妈洗脚。”腼腆的蒋雨晨笑吟吟地说。“行!”“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刚刚一直沉默的杨承鑫脱口而出。“没问题,这一定是妈妈听到最动听的声音。”我笑了。“我想给妈妈画幅画!”“我想给妈妈打电话!”“我想给妈妈一个爱的拥抱!”“我想给妈妈捶捶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匣子打开了。
“爱的表达方式很多,接下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给妈妈献上一份诚挚的祝福,送上一份充满爱心的礼物,陪妈妈过一个难忘的妇女节。”我鼓励大家。
育人要育心,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在今天的班会课上,我们恰恰利用身边的节日作为教育的契机,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带着孩子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们感恩。让孩子们懂得我们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学会给予。我相信,在这样点滴言行的熏陶中,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孩子们会成为精神充盈、会感恩的“人”。
5
[教育随笔:感恩教育]
篇3:抓住契机,感恩教育的教育随笔
抓住契机,感恩教育的教育随笔
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特意在上周五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孝心作业——为妈妈做件事。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孩子们学会感恩,珍惜拥有。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能用心完成这项作业。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围绕“三八妇女节”展开,我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了解一下孝心作业的完成情况。
一上课,我就和孩子们聊起来:“你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这个难不倒大家,在早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已经给孩子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开始的交流是顺畅的,孩子们自信的话语流露出自豪感。
“妈妈是无私的,把爱给了我们,对我们却无所求。”我看了看孩子们,他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谁为妈妈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我期待地看着大家,有的孩子眼中放光,脸上含着笑意,挺着胸脯,抬着头。有的.孩子面露难色,悄悄地低下了头。显然,他们没有完成这份孝心作业。
“妈妈养育我们很辛苦,我知道咱们班里几个孩子的妈妈每天按时接送,照顾衣食住行,还要工作……”我的一番话似乎勾起他们的记忆,触动了他们柔软的心灵。焦子涵的眼里包着泪,丁怡菲神情凝重。
“其实,妈妈并不需要我们的回报,但是作为一直接受爱的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行动来给操劳的妈妈送上爱的表达。”我停了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们沉默了。
“表达的方式很多,除了洗衣服、拖地,我们还可以融入更多的创意啊!”孩子们陷入沉思,片刻,小手举起来了。“我想给妈妈做了爱心早餐!”秦佳明兴奋地说。“不错,好主意!”“我想给妈妈洗脚。”腼腆的蒋雨晨笑吟吟地说。“行!”“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刚刚一直沉默的杨承鑫脱口而出。“没问题,这一定是妈妈听到最动听的声音。”我笑了。“我想给妈妈画幅画!”“我想给妈妈打电话!”“我想给妈妈一个爱的拥抱!”“我想给妈妈捶捶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匣子打开了。
“爱的表达方式很多,接下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给妈妈献上一份诚挚的祝福,送上一份充满爱心的礼物,陪妈妈过一个难忘的妇女节。”我鼓励大家。
育人要育心,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在今天的班会课上,我们恰恰利用身边的节日作为教育的契机,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带着孩子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们感恩。让孩子们懂得我们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学会给予。我相信,在这样点滴言行的熏陶中,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孩子们会成为精神充盈、会感恩的“人”。
篇4: 教育随笔-感恩是教出来
教育随笔-感恩是教出来
有些孩子得到愈多,却要更多,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如何教孩子表达谢意,甚而对别人付出?“我为什么要说‘谢谢’!”“妈,我同学都穿Nike的球鞋,为什么你不买给我?”“爸妈对我不好,我要离家出走!”
这些桀骜不驯、理不直却气很盛的话语,常出自现代孩子的口中。当孩子说出这些话,父母先别生气,可能需先自省:我教过孩子感谢别人吗?信谊基金会知识长谭合令说,“感恩的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父母长时间培养、教育,如果小时候没有人教孩子学习感恩,他们会很自然地认为“别人对我好是应该的。”当然也不知道感谢别人的善意和帮助。其实人长大后多半在重复、强化童年期的行为,很多父母“突然”发现小孩长大后变得行为乖张、态度恶劣,其实多半在儿童期就已种下了种籽,当时若没有适当纠正,孩子愈大愈难教难改。“品德要从小培养,大一点再学才艺也不迟。”
感恩的孩子人缘好:孩子不知感恩惜福,往往也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父母却觉得岂有此理。孩子愈大,冲突也愈大。教孩子感恩,也能帮助他拥有快乐的人生,一生受益。研究发现,最快乐的孩子不是拥有最好物质生活的孩子,而是心存感谢的'孩子,他们不会嫉妒、自私、粗鲁无礼,容易和别的小朋友相处,人际关系也比较好。长远来说,感恩的孩子未来会是知道回馈社会、造福人群的公民,整个社会都受益。
帮你培养孩子感谢的态度:
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常让孩子看到他人互相表示谢意,是最自然、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句「谢谢」就是为孩子撒下感恩的种籽。例如:去亲友家做客时,离开时向主人致谢、买东西时向店员致谢、夫妻间互相说「谢谢」,孩子帮了忙,也向他表示感谢,例如「谢谢你帮妈妈拿东西。」
不要给予孩子太好的物质生活:给孩子基本的物质享受就好,适时向他们说「不」,别当孩子的提款机、印钞机。父母适度让孩子参与家庭危机。例如现在经济不景气,父母收入减少,可以告诉孩子「爸妈赚的钱少,我们能不能少买玩具?零用钱能不能节省一点?」这样做并不是要剥夺孩子的幸福童年,而是帮助他发现:自己享受的生活不是凭空得来的,要靠努力才能维持。无形中也培养孩子面对、解决困难的能力。
鼓励该子表达谢意:当孩子收到礼物,提醒孩子说「谢谢」也可以写张谢卡,或有机会买礼物回送。提醒孩子在父母、祖父母生日时表达情意。你可以说:「再过几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我们一起写一张卡片,给她一个惊喜,好不好?
帮助孩子想象他人的感受:我曾在班上教小朋友「学习感谢」。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感恩」这两个字是很抽象的观念和词汇,不如问他们:「你想跟谁说谢谢?」小朋友多半会说:「爸妈、老师」再提示他们生活里的经验,由近及远地想,他们会想到「谢谢老板开店卖东西、谢谢司机载我、谢谢消防队灭火、谢谢警察抓坏人」等等。此外,陪孩子看书、说故事,也可以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当孩子收到爷爷送的礼物,你可以提醒他写张谢卡,并问他:「如果你是爷爷,你看到这张卡片时有什么感觉?」这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感谢」能带给别人愉悦的感觉。
有机会带孩子一起去当义工、探访生病或独居的亲友、把不需要的书或玩具送给别人。这些亲身接触不幸的经验,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感激拥有的事物,并体会感谢的力量。
★ 关于教育随笔
★ 教育随笔
★ 感恩教育演讲稿
★ 感恩教育散文
★ 感恩教育主持词
★ 感恩教育观后感
★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 感恩教育方案
亲历感恩教育随笔(精选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