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iyong36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赵久富――心有清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赵久富――心有清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赵久富
3、心有清泉:赵久富
【获奖名片】——量与江海宽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
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对队伍就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
,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赵久富的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篇2:感动中国赵久富
感动中国赵久富
赵久富――心有清泉
【获奖名片】量与江海宽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
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对队伍就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
20,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赵久富的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推荐阅读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感动中国于敏感动中国朱敏才、孙丽娜感动中国赵久富感动中国张纪清感动中国陶艳波感动中国木拉提・西日甫江感动中国肖卿福感动中国朱晓晖感动中国师昌绪感动中国陇海大院感动中国中国援非医疗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52015感动中国颁奖词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2015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2015读后感篇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富清经典事迹
张富清1948年参军,在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便任职为突击组长,1948年7月,带领突击组6人,团队便获得了第一枚一等功,1948年9月,张富清升为十四团六班的班长,在这一年中,便获得二等功,1948年10月,获军一等功,直到1985年1月离休。在参军以共产党员命名,便多次受到部队中的一等功,时间已久,便是人人皆知的“战斗英雄”,张富清直到退役时,曾受到功名有60余载,他的优秀品德,值得大家学习,听从党的安排,衷心于国家,不忘初心的革命精神,不论自己身在什么时间、什么岗位,他始终是保持者崇高的信仰。
我们应当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他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7年前,张富清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张富清便装上假肢,不断的锻炼,在自己的坚持下,坚强的站了起来,让人民安心的为党和人民工作。像张富清的这种情况下,平常人不可能做到跟张富清这样,他这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并且现在的他,仍然坚持着学习,从未因自身的原因,而放弃学习的本领,张富清的这些所做所谓,只因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张富清在曾经的报道中,有一句“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我们党不能离休”的话语,仍然坚持着学习。连一名高龄95岁的共产党员能做到,我们何常不能做到了?而在当今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张富清有太多的优秀精神。因此,在我们生活中,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提升自己的`岗位服务,让他人感动生活中的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自己在何地、身处那一行,都应当坚持自己最初的初心,勤勤恳恳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最大价值。做这些也很简单,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就会使我们越来越好。
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们要向张富清英雄学习,学习他的坚守初心、对党的忠诚、坚持不忘初心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做到少说话多做实事。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放下自己的名与利,传播正能量。
篇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富清经典事迹
20__年12月3日下午,湖北省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军属——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健全。他带来的一个红色包裹,揭开了张富清不为人知的红色过往,让很多当地民众,包括张富清的同事、朋友都惊讶不已。
这个包裹里,放着写有“人民功臣”四个大字的荣誉奖章,而奖章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传奇人生呢?近日,央广记者去到当地,深入走访。
95岁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却直到20__年底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他才出示了自己尘封63年的军功证明。退伍军人信息采集处采集员聂海波说:“把红色包裹打开,露出了一枚奖章,上面写着‘人民功臣’,我知道,这种奖章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他是在某种大型战役之中,对整个战局有突出贡献,经过九死一生才能够获得的荣誉奖章。我立马打开那张奖状和那个立功证书,才发现那张奖状原来是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兼彭德怀元帅给张爷爷家的特等功报功书,我当时立马有一种钦佩之情。”
1948年,张富清参加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三月份解放战争期间先后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获得西北军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被问到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功绩“尘封”起来,老英雄说,他牺牲的战友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没有资格把自己的军功拿出来显摆。张富清说:“我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显摆自己啊,比起他们我有什么功劳啊?”
从陕西一直打到新疆喀什,直到解放全中国。1955年,张富清作为连职干部在武汉的中央军委航空速成中学完成了两年的文化学习后,面临复原转业。张富清一打听,了解到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他二话没说,便把工作地选在了来凤。妻子孙玉兰也跟着他到了来凤,从此,二人几乎再没有回过陕西老家。张富清说:“来以前,学校的党组织找我打过招呼,恩施来凤是湖北三省交界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作为一个受到党多年培养的'老同志,我在战场上,死都没有怕,我还会怕苦吗?”
从到来凤的那一天起,张富清就封存了所有的战功记忆,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他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1985年在县建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
张富清任卯洞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时,照样保持着突击队员的作风。公社班子分配工作片区,张富清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是全公社最困难的片区。在那里,张富清带领社员们投工投劳,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张富清的老同事向致春回忆说:“修高洞公路,他和民工一样,带头挑崖、打炮眼,有时候十天半月不回家,看不出是卯洞公社的副主任。卯洞公社几万干部群众,没有一个知道他当过兵。”
当时不少干部会向集体借钱,对困难干部,组织上也会给几十元的补贴。但是直到张富清离开卯洞公社,他既没向集体借过一分钱,也没有享受过组织对困难干部的补贴。张富清老同事田洪立说:“因为我们都住在一起,看到有时候他们家的生活还赶不上公社伙食团的生活,他从来没有向领导说过什么困难,每次向他了解哪些干部有困难,他都是提别人,从来不涉及到自己。”
张富清夫妇俩生养了四个孩子,几个孩子没有一个是依靠父亲的赫赫战功谋得一官半职。张健全表示,他们理解父亲。他说:“因为父亲一直以来都是用自己的行为要求我们、教育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在我们心里都有一杆标尺,以前我们不知道父亲的战功,也根本没想过依靠父亲的战功获得什么东西,后来知道以后,父亲依然是平常的心态,我们非常理解父亲的做法。”
现如今,张富清老人已经95岁高龄了,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祖国能够早日统一,“部队不怕吃苦,永听党的话,党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官兵在政治上能够提高,在工作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张富清说。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人们看到了不改初心、淡泊名利和克己奉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 赵久富颁奖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赵久富――心有清泉(集锦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