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ice_al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读童话故事的好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读童话故事的好处,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读童话故事的好处
读童话故事的好处
1.开启思想。童话其实是一种远距离的对生活的审视表现的结果。(1)童话对生活幻想性的反映,使其内容更有深度,更具深刻的哲理性。而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它对生活折射式的反映更接近生活中本质的真实,所以童话具有高层次的启智作用。而童话的特殊的艺术手段,最接近儿童心理特征、思维特征,所以它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知识的传授最易于儿童接受。(2)童话对生活的幻想性反映,使其内容极具广度。因为童话有化复杂为单纯、化深奥为浅显的特异功能,所以童话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面远比小说要宽广得多。《汤姆的午夜花园》通过汤姆走进巴塞洛缪太太梦中的奇异故事,图画般地展示了巴塞洛缪太太的一生,写出了岁月催人老的沧桑感,表达了孩子们总是要长大的人生感慨。这样严肃的主题因与丰富的想象相结合变得轻松了许多,自然潜入小读者的思想之中。
2.发展想象。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而且是最丰富、最神奇的幻想。所以童话是激发儿童想象和幻想能力的最好文学样式。幻想本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幻想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幻想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幻想是创造的开端。列宁说过:“甚至数学也是需要幻想的。没有它,甚至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可以说童话集中了人类最大胆的幻想、最自由的幻想、最优秀的幻想。它的读者长大后一定是最具幻想力、最具创造力的人。
3.培养美感。优秀的童话往往融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于一体,给儿童以巨大的美的享受。童话中的人物、童话中的故事、童话中的环境,被幻想笼罩着的一切都是美的。而童话的美,最集中表现在有色彩有节奏的意境美。冰波的《大海,梦着一个童话》开头意境的创造很有代表性。“当圆圆的月亮,微笑地望着大海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它的温柔。当清凉的海风,缓缓地、轻轻地唱起一支古老的摇篮曲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微微的倦意。它轻轻地和着海风的节奏摇荡起来,把雪白的浪花推上金黄的沙滩。大海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呵,我真想睡了,看那星星都在眨着眼睛哩。大海睡着了。月亮披上了白云的薄纱,海风还在唱着轻柔的歌。大海安静地睡熟了。”这是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心灵纯净的美的意境。美的陶冶会使人变得纯真而高尚。
4.愉悦童心。童话是给儿童最大快乐、最多生趣的文学样式。英国儿童文学家达顿说:“儿童读物是为了给儿童获得内心的快乐而推出的印刷品。”高尚健康的娱乐能使儿童精神净化、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童话的幻想、夸张、拟人等都具有极大的快乐因素,而儿童在童话境界中的大胆自由驰骋更加剧了快乐的感受。
怎样鼓励孩子读书
如果你的孩子发现读书是一种顺利而且有趣的体验,那你更应当在他心中植入读书的欲望。你应该每天或至少每周数次念书给孩子听,并形成定时读给他听的习惯。
选择有趣味性的书给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图的惹人喜爱的图书。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同样,他们也喜欢动物图片。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理论显示它们是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时免受伤害,并认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差异。童话故事还能促进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给孩子们看的书篇幅必须短,几页而已,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段时间。另外,这些书应有较大的插图,细节少。孩子们大多喜欢那些有插图但是没有文字的图书。
要确保书里的文字容易理解。一本字印得很大的书看起来简单,但却有可能包含难字,所以事先要把它浏览一遍,看看里面的文字是否能被你的孩子理解接受。
读书给孩子听时,尽量把气氛搞得很轻松愉悦,这样他们会从中体会到更多乐趣。
篇2: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的好处
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的好处
第一,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童话故事情节比较丰富,有利于发挥孩子的奇思妙想,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能够加深孩子的记忆力。
第二,童话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童话故事中有很多有趣的情境细节,这对于孩子自身的幽默感培养是极具好处的哦。
第三,童话故事能够带给孩子快乐的体验。
孩子在欣赏童话故事的时候,能够被故事当中的人物形象和所发生的事情感染,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快乐起来。
第四,童话故事能够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其好奇心也越来越强,所以,精彩的童话故事能够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
童话故事会反应一些真善美等元素,孩子从中可以体会到人性的善良、美以及一些丑陋,从而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的好处有哪些,现在大家都有所认识和了解了吧!所以,为孩子准备一本好的童话故事是非常必要的哦。《世界童话名著精选》一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篇3:读童话故事
读童话故事 手表与挂钟
从前,在一栋十分漂亮的小别墅里的客厅里,雪白的墙壁是挂着一块装饰精美的挂钟,这里有舒适的沙发,古色古香的茶几。在茶几上,放着一块精致美观,小巧玲珑的手表。
主人家中,经常会有客人来往,每当有客人来时,总会注意到挂在墙上的那块大钟,人们都说:“多模漂亮的大挂钟啊,真是太豪华了!”挂钟听了,心中不免沾沾自喜:原来我这么漂亮,这么受欢迎呀!有一天主人不在家,挂钟骄傲地对手表说:“小老弟呀,你是什么呀?”手表开心地回答:“我和你一样,也是钟表啊,是给人们报时的呀!”挂钟一听,脸色大变。心中十分不满:这是个什么小玩意呀,还配当钟表吗?我是多么豪华,而它呢小小的,那么不起眼,连我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哼。于是,挂表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气冲冲地对手表说:“喂,你以为你是谁啊,你算什么,更本不配当我们钟表家族的成员,你没有我美丽,漂亮,适用。”手表听了挂钟的话后,心平气和地说:“老兄,你先平息一下你的怒火吧,咱们可是出身同门,血脉相乘的呀,我们两可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挂钟听后,不屑一顾:“就你?还和我出身同门,怎么可能?我们两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手表听了,心里默默地想:朋友,你为什么就不能谦虚一点呢?
有一天,主人接受朋友的邀请,去俗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去玩,主人在整理行装时说:“哎呀,出门在外,没有表可不行。”挂钟听了,喜滋滋的,觉得主人一定会把他带去的,于是他一边向主人招手,一边说:“主人,主人,带我去吧,我为你把握时间。”主人望了一眼挂表,叹了一口气说:“你大了,也太重了,我无法带你出门啊。”挂钟一听,心儿都凉了大半截了。这时,一直默默无闻的手表说:“主人,我可以吗?我可以为您把握时间。”主人看了看手表,高兴地说:“太好了,手表可以戴在手腕上,多方便啊!”主人一边说一边将手表装进口袋里。这时,手表从衣服口袋里探出了脑袋,对挂钟说:“朋友,你虽然十分豪华,美观,但你体积大,适合挂在墙上,而我十分小巧,便于携带,我们各有所长。”听了这些话,挂表不说话了,他红着脸,低着头。
挂表地说:“我知道了,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不应该去笑话别人,而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好自己地工作,更好地为主人服务。”
读童话故事 砖头与别墅
在一个很美丽的乡村里,那里的山是那么的绿,那里的河是那么的清。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是那么清新。在村子里有一栋十分美丽的别墅。每当人们看见了这栋别墅,都会啧啧赞叹。这栋别墅的墙壁十分的洁白。每天都会有人来擦洗。这也使别墅十分的骄傲。
有一天,施工的工人用车子运来了一大堆砖头。堆在别墅旁边。这时,骄傲的别墅自以为是地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有什么用呀!也不能做什么事,一边呆着去,”整整齐齐的砖头们没有说话,只是向骄傲的别墅看了一眼。第二天,施工队来到了施工地点——这栋别墅的对面,开始了半个月的施工。很快,这些恨不起眼的砖头被运了过去,临走时他们说话了,他们笑着说:“别墅,你知道你是怎么诞生的吗?”别墅回答道:“这关我什么事?再说,跟你有什么关系呢?”砖头说:“我告诉你,在你的身体里,有我们成千上万块砖头。为了建造你,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参加到施工当中了,如果没有了我们,那也不会有你的诞生,你可要想想啊!”别墅发怒了,气冲冲地对砖头说:“你有什么理由说我是你们的兄弟姐妹建造的呢?”砖头指了指前方说:“你看看那里!”别墅抬起头往对面看去,只见一块块砖头在工人的手中变成一堵堵墙壁,墙壁在加高,房子在加高,不久,一幢别墅建成了。看了这以后,别墅十分的惭愧。这时,那块在别墅面前很不起眼的砖头也被搬走了。很快,另一座美丽的别墅也诞生了。这时,别墅真的知道自己错了。
读童话故事 文明礼让的小绵羊
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蔚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瑕的白云,有的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有的像雪白的小绵羊,有的像雄伟的狮子羊有的像生动的小熊,还有的像强壮的牛……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绵羊准备去公园玩,它穿上衣服、裤子和鞋子就出门了。在路上,它看见了它的朋友小熊,就说“您好”。
小熊说:“您好,小绵羊你去哪里啊”
小绵羊说:“我去公园玩,你去公园吗?”
小熊说:“去公园?要不我们一起去吧!”
小绵羊说:“好啊!”
于是它们俩僦座285号车去公园玩了。
“上车的乘客请往车厢中部走,多谢合作”车厢里,人山人海,有的被挤到墙角去了,还有的连坐都坐不稳。
;车靠站了,门打开了,乘客蜂拥而来地冲上了车。这时上来了一位的白花苍苍的牛爷爷,只见它关发和胡子全白了,穿着一件红彤彤的衣服。
小绵羊亲切地对牛爷爷说:“牛爷爷您座这儿吧”!
牛爷爷高兴地说:“谢谢”!说完就座了下去。
小绵羊笑咪咪地说:“不用谢”!
牛爷爷说:“你真是个懂得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啊”!
乘客们听了也连连称赞这个尊老爱幼的小绵羊。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学习一下小绵羊这种尊老爱幼的精神哟!
篇4:读童话故事
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蔚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瑕的白云,有的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有的像雪白的'小绵羊,有的像雄伟的狮子羊有的像生动的小熊,还有的像强壮的牛……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绵羊准备去公园玩,它穿上衣服、裤子和鞋子就出门了。在路上,它看见了它的朋友小熊,就说“您好”。
小熊说:“您好,小绵羊你去哪里啊”
小绵羊说:“我去公园玩,你去公园吗?”
小熊说:“去公园?要不我们一起去吧!”
小绵羊说:“好啊!”
于是它们俩僦座285号车去公园玩了。
“上车的乘客请往车厢中部走,多谢合作”车厢里,人山人海,有的被挤到墙角去了,还有的连坐都坐不稳。
;车靠站了,门打开了,乘客蜂拥而来地冲上了车。这时上来了一位的白花苍苍的牛爷爷,只见它关发和胡子全白了,穿着一件红彤彤的衣服。
小绵羊亲切地对牛爷爷说:“牛爷爷您座这儿吧”!
牛爷爷高兴地说:“谢谢”!说完就座了下去。
小绵羊笑咪咪地说:“不用谢”!
牛爷爷说:“你真是个懂得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啊”!
乘客们听了也连连称赞这个尊老爱幼的小绵羊。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学习一下小绵羊这种尊老爱幼的精神哟!
狼和小羊的故事有很多,为什么每次狼都吃不到小羊呢,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小羊们很善良,凶恶的狼是打不倒小羊们的。
篇5:读童话故事
在一个很美丽的乡村里,那里的山是那么的绿,那里的河是那么的清。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是那么清新。在村子里有一栋十分美丽的别墅。每当人们看见了这栋别墅,都会啧啧赞叹。这栋别墅的墙壁十分的洁白。每天都会有人来擦洗。这也使别墅十分的骄傲。
有一天,施工的工人用车子运来了一大堆砖头。堆在别墅旁边。这时,骄傲的别墅自以为是地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有什么用呀!也不能做什么事,一边呆着去,”整整齐齐的砖头们没有说话,只是向骄傲的别墅看了一眼。第二天,施工队来到了施工地点——这栋别墅的对面,开始了半个月的施工。很快,这些恨不起眼的砖头被运了过去,临走时他们说话了,他们笑着说:“别墅,你知道你是怎么诞生的吗?”别墅回答道:“这关我什么事?再说,跟你有什么关系呢?”砖头说:“我告诉你,在你的身体里,有我们成千上万块砖头。为了建造你,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参加到施工当中了,如果没有了我们,那也不会有你的诞生,你可要想想啊!”别墅发怒了,气冲冲地对砖头说:“你有什么理由说我是你们的兄弟姐妹建造的呢?”砖头指了指前方说:“你看看那里!”别墅抬起头往对面看去,只见一块块砖头在工人的手中变成一堵堵墙壁,墙壁在加高,房子在加高,不久,一幢别墅建成了。看了这以后,别墅十分的惭愧。这时,那块在别墅面前很不起眼的砖头也被搬走了。很快,另一座美丽的别墅也诞生了。这时,别墅真的知道自己错了。
读童话故事 文明礼让的小绵羊
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蔚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瑕的白云,有的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有的像雪白的小绵羊,有的像雄伟的狮子羊有的像生动的小熊,还有的像强壮的牛……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绵羊准备去公园玩,它穿上衣服、裤子和鞋子就出门了。在路上,它看见了它的朋友小熊,就说“您好”。
小熊说:“您好,小绵羊你去哪里啊”
小绵羊说:“我去公园玩,你去公园吗?”
小熊说:“去公园?要不我们一起去吧!”
小绵羊说:“好啊!”
于是它们俩僦座285号车去公园玩了。
“上车的乘客请往车厢中部走,多谢合作”车厢里,人山人海,有的被挤到墙角去了,还有的连坐都坐不稳。
;车靠站了,门打开了,乘客蜂拥而来地冲上了车。这时上来了一位的白花苍苍的牛爷爷,只见它关发和胡子全白了,穿着一件红彤彤的衣服。
小绵羊亲切地对牛爷爷说:“牛爷爷您座这儿吧”!
牛爷爷高兴地说:“谢谢”!说完就座了下去。
小绵羊笑咪咪地说:“不用谢”!
牛爷爷说:“你真是个懂得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啊”!
乘客们听了也连连称赞这个尊老爱幼的小绵羊。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学习一下小绵羊这种尊老爱幼的精神哟!
篇6:读金刚经的好处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行荼毗时,出现了许多舍利子,舌头犹如金刚石般烧不坏,成为坚固舍利,用手敲时发出锵锵的声音。
获得人身
《楗椎经》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楗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甚至旁生听闻佛法亦获得极大利益。如世亲论师的弟子安慧,前世作鸽子时经常听世亲论师背诵般若经,死后获得人身,转生王族,依止世亲论师终成为班智达。《极乐愿文》中讲:乃至旁生以上人类以下,凡是聪明伶俐具有智慧者都是因往昔听闻过一句以上的佛法而得来。历史上记载了极多旁生听闻佛经,获得人身的公案。
唐朝贞观年,并州石壁寺有位明度法师,平日参禅,喜欢持诵《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有一对鸽子生活在殿堂的梁柱上,还孵出两只小鸽子,法师常用剩饭喂养它们,每天念《金刚经》发愿祝祷:“以我诵经的功德力,希望小鸽子脱离痛苦的恶趣,获得人身。”小鸽子逐渐长大。有一天,它们学起飞时,一同掉在地上死了。明度十分感叹,一边念《金刚经》为他们超度,一边将尸体埋葬。十天后明度梦见两个小孩对他说:“我们以宿世的罪业转为鸽子时,每天听师父诵《金刚经》,依此功德力,现在获得人身,在南方距离此地十里某家投生,非常感谢。”做了这样希有之梦。
十个月以后,明度按所说的地址寻找,果然在某家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咕咕噜噜的哭声就象鸽子在叫,他喊一声:“鸽儿”两个婴儿应声回头。一年以后,鸽子的习气没有了,开始学习人语。
降伏湖神
降伏是瑜伽士慈悲之心调化恶劣众生的殊胜方便法。如今时代,有许多人误解降伏法的含义,妄图以嗔恨心诵持猛咒制伏邪魔,这种南辕北辙的修法显然不合理,若深明教义,依法如理而行,生起慈悲心,至心念诵《金刚经》即可降伏一切鬼神。
在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坐亭湖神庙,传说湖神嗔心很大,非常凶恶,若有众生接近此地立即葬命,若是空中飞禽飞到此地上空便坠落于地,附近的众生无不畏惧。当时有一位修持多年密咒的僧人,能降伏种种邪魔。他来到亭湖庙,摆设降伏用的法器食子,准备诵咒诛伏湖神,不料忽然暴死。他的上师得知弟子死亡的消息,非常忿怒,立即赶到亭湖庙作法,湖神的嗔心入于他的心间,使他的头裂碎,脑浆四溢,也暴尸于此地。
与两位密咒师同住一寺的小沙弥,平日专持《金刚经》。听说师徒二人先后被湖神害死,便决定降伏此非人。师兄弟们都很担心他会死于非命,劝阻再三,然而沙弥意愿已定。他来到亭湖神庙开始诵经,不久见到一个身如山一样的`怪物,眼光如电、青面獠牙、狰狞恐怖,还不时现出种种神变,众多虾头龟面的兵卒,手持利刃口出怪声,张牙舞爪,声势浩荡地来到小沙弥面前。但是小沙弥却神色泰然,诵经的声音越来越大,张牙舞爪的兵卒听到后无不抱头鼠窜。此时怪物变得乖乖的,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恭敬敬聆听法音。沙弥念完经,问道:“你是何怪物,长得如此凶相?”湖神回答说:“我是湖神,因前世业力而感召今生恶报。”沙弥疑惑地问:“为何两位法师都被你杀害,而你在我面前却如此恭敬呢?”湖神说:“想以嗔恨心降伏我,因而杀害他们。而您诵经威德力超胜我的魔威,所以恭敬听经,愿忏悔恶业早日获得人身。”说完向沙弥顶礼而去。
第二天清晨小沙弥就回到寺院。大家惊奇地问他是否降伏湖神,他将全部经过告诉他们,大家无不欢喜赞叹《金刚经》的威德力不可思议。此事传遍了远近,凡听到的人都合掌赞叹生起信心,发心念诵的人越来越多。
往生净土
本经是诸佛的心髓,三乘圣者的如意源泉。《般若摄颂》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不论修持哪一种法门皆应闻思般若教理,才能遣除相续中的恶见,树立正见奠定坚固的基础。上师法王如意宝说:“因为大般若空性的正见是大小乘显蜜一切佛法的基础……”由此可知依此经修持极为殊胜,尤为忏罪、往生之最胜法。
唐朝鄜州宝林寺比丘法藏,慈悲济人,精进修持佛法。于隋开皇十三年,买卖衣钵、佛像等物挣了一批钱,在洛交县苇城建造了一座寺院,有僧房二十余间,青砖硫璃瓦修建的宏伟大雄宝殿,一丈六尺高的观音像栩栩如生,倍及庄严,并且书写了八百卷的佛经。
唐武德二年,他身患重病,昏迷了一个月,见一身穿紫色衣服的金刚神手持一卷经,对他说:“你一生中建造寺院的功德很大,但买卖衣钵等造下严重的罪业,由于善恶掺杂,死后将堕入恶趣。若能发愿书写我手上这部《金刚经》,罪业就能消灭,病也会痊愈。”于是法藏发愿抄写此经,因为病情严重,便交代弟子说:“将衣钵卖掉,书写一百遍《金刚经》,施送一切僧俗读诵。”说完去世了。来到冥府,阎罗法王在高高的宝座上面严肃地问道:“师父,你一生作过哪些功德?”法藏比丘坦然地说:“建造塔寺,书写一百遍《金刚经》,送给一切僧俗读诵。”阎罗法王合掌说:“法师所作功德很大。”便命鬼卒拿取功德薄亲自查找,记录的功德与法藏比丘所说一致。阎罗法王欢喜赞叹地说:“希望法师返阳后精进修持《金刚经》,并劝大众读诵。”法藏比丘复活之后,昼夜六时精进,广泛弘扬此甚深经典,引导善男信女读诵授持。
法藏比丘九十九岁那年正月十五日,邀请很多净戒僧人书写《妙法莲华经》、《金刚经》。一生中所作的功德圆满,离开人间之际身体端坐而作偈:“今年九十九,看看无所有,更莫问如何,凭空打筋斗。”此时空中彩虹萦绕,花雨纷纭香气弥满,阿弥陀佛灿燃而现接引法藏比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三种境界
《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等等,那个“住”字,我也理解为执著。因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三心”都不可得。在这种状态下,你就有可能找到真心。当然,一定要多亲近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点拨,你就会错过认知真心的机会。
诵经的目的主要在于体悟“三心不可得”的那种状态,并在日常中保持如如不动的真心。诵读《金刚经》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理上明白了,但体悟上没达到那种境界;二是座上修时可以安住真心,但是不能把那种状态贯穿到生活中去。
如何将那种状态贯穿到生活中去呢?就是记住《金刚经》中的三种境界,精进修行,见到真心后,在行住坐卧中,让真心生起妙用。
第一,要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一切眼前的东西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很快就会消失,它们都是因缘聚合之物。比如我和你今天见面了,过几天你就走了,虽然看上去有这个现象,但它本性是空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你一离开,这眼前的场景就消失了,像梦一样,不会永恒的。再比如, 这所房子,你看起来很坚固,但大地震之后,城市都被毁掉了,可别提这楼房,即使不毁,几十年之后它也会被拆掉重修。所以一切都没有自性,都了不可得,那么就不要执著它。这是第一个境界。
第二个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就是执著心中的念头。“无所住”就是任其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不跟念头走。“生其心”就是真心的妙用。真心不是顽空,而是智慧。只有空而没有智慧,就不可能解脱,还有可能会堕入无色界。所以,要在真心的观照下做事,用行为去体现那颗真心。
最后一个境界:“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行者说“我证得了大手印”,那么他还执著于自己证得的那个东西,就没有真正成就,因为最后的一关还没有过。
要把你证得的那个名相也抛掉,不要执著。换句话说就是,当你将空性打成一片的时候,如果你还执著于那个空性,就是著法、著相。这是你的另一种执著,像给自己捆上了另外一道绳子。只有一切都不执著时,才是究竟解脱,有执著必无解脱。当你证得了大手印,而执著于大手印的“明”时,就堕入色界;执著于空性,就堕入无色界;执著于大乐,就会堕入欲界。真心是超越一切名相的。
所以说,《金刚经》是了义的经典,当你不但道理上明白其中的这三种境界,身体上也能体验到这三种境界的时候,也就解脱了。不过还有人说,《金刚经》太深奥,不适合现代人的根器。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修炼之法相当于药,有多少种烦恼就有多少种对治的方法,你不能说只有这种法才能对治烦恼,其他的就不能。比如,你不能说六味地黄丸是个好药,但不适合现在的人吃。同样的道理,既然有这种法,就肯定会适合一些人的根器。
还有一些修行人总爱在事相上打转,总是讲一些诸如弹酒的时候要在什么位置,打坐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哪里,是前面一尺,还是更远之类的东西。其实,酒往哪儿弹都能证得空性,因为无论你怎么弹,心中的那个东西是不会变的。要明白如何见性,如何解脱,这才是关键。
有一天,有几个老太太来找我,她们把世间的一切都抛下了,什么都不要了,修行了很多年。我问她们:“你们修的是什么?”她们说不知道。我又问:“你们知道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吗?”她们也说不知道。我再问:“没有人给你们讲过吗?”她们说:“没有。”像她们这样的人有许许多多,有些人已经没信心了,有些人已经死了,死时他们仍然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该怎么修。所以,那时候我觉得如果我再沉默的话,就对不起这些人。后来,我才开始接触了一些人,告诉了他们解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解脱,等等。
单纯只在形式上修炼是绝对解脱不了的,比如水的颜色不是水的本质,水的本质是另外的东西。如果仅仅在形式上玩弄一些技巧,肯定是不可能解脱的。
篇7:读黄帝内经有什么好处
读黄帝内经有什么好处
前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其医学理论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黄帝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其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
“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黄帝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心困恐惧和思虑太过而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天,死亡在冬季。《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
“天人相应”观 ,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黄帝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当代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过渡,继承和发扬《黄帝内经》的.整体观,不仅对医学,而且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医学心理思想《黄帝内经》指出心理活动不是虚构的而是由人体产生的。它认为心理活动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主张脏腑还是情绪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黄帝内经》以脏腑作为心理器官是不科学的。但《黄帝内经》把心理活动植于脏腑形体之上,同灵魂学说相比较有历史进步意义。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发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感病因。《黄帝内经》对此作了广泛的论述,指出情感失调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内因。《黄帝内经》认为感情活动与五脏一一对应。五脏所属的情感活动一旦过激,就会引起相应脏腑的病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是人们长期处于节奏快速,应激频繁的状态之中,心理压力过大,情绪适应不良导致的,这正是与《黄帝内经》的关于情感与五脏关系的论述有相通之处。另外,情感刺激的强度不同,致病的结果也不同,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可以致疾病急起,甚至死亡。类似病例比较突出的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喜乐异常,使他突然得了癫狂。而对渐进性的精神刺激对身体的伤害也有明确的论述,如“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可见,渐进性的精神刺激所致疾病多、起病缓慢、病程长、治疗难。《黄帝内经》对情感致病的机理有所认识,指出情感除直接损伤脏腑外,还通过气机引起其他身心病变。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虽然《黄帝内经》对情感致病机理的认识与现代身心医学观点有些出人,但不能苛求。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明确指出“病为本,工为标”,认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身心特点,去辨证施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会促进和提高疗效。说明《黄帝内经》关于医患关系的论述是富有科学性的。
另外,《黄帝内经》也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如望诊、问诊、切诊等,通过询问病人(心理等),观察病人的精神、气色等来帮助诊治疾病。《皇帝内经》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诊治疾病时,应尽量做到对病因、病史及相关情况细致了解掌握,才能有助于准确诊断治疗疾病。《皇帝内经》重视语言疏导,“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它从人“恶死而乐生”的本能出发,告诉患者不遵医嘱的危险,讲明遵从医嘱的好处,诱导患者创造治愈疾病所需要的条件。着重通过医生的说服教育转变患者对医治疾病的态度和认识,取得患者的配合,以提高疗效。这也是现代心理治疗应遵守的原则。《皇帝内经》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说明用一种情感去纠正相应的情感,可以调节情感过激引起的病变。从《续名医类案·郁证》记载:韩世良在治疗一个“思母成疾”的女患者时,暗中让女巫告诉患者,她母亲在阴间准备报复克命之仇,患者大怒,“我因母病,母反害我,我何思之!”事例虽极端,但患者“病果愈”。这是“怒胜思”的成功病例。“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治愈。祝由是对疾病求助于“神”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患者祝说疾病的由来,用以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疾病是可以用精神疗法控制的,事先了解疾病的病因,可适当选用“祝由”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当然,在针灸疗法在《皇帝内经》也有相应记载,“神有余者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元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有余就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不要深刺,以免伤大经,这样神气才能平和。可见,针灸具有平复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现代临床实践证明,针灸仍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常用方法。
《皇帝内经》对养生学有突出的贡献,他强调整体观及从“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养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外在的“虚邪贼风”,应及时回避,对内应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做到“恬淡虚无”,正气充足则疾病不会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少私寡欲 《皇帝内经》认为欲望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指出欲望无穷,最终会影响健康,所以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即要意志安闲,少有欲望,心境安定,没有恐惧,现代身心医学证明,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少私寡欲”,以求心理达到平衡,则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另外关于锻炼形体方面,《皇帝内经》从“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出发,认为形与神有机相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指出养神与养形可相结合,通过动形可以恰神。须应调神其基本原理就是适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沉浮,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目的。“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强调根据春夏秋冬之寒热温凉的变化适应“生气”、“长气”、“收气”、“藏气”,而进行调养。并且“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一日之内阳气亦有所变化,如同顺应四季变化养生一样,也应顺“一日四时”进行养生。这就与现代人体存在“生物钟”的认识不谋而合。顺时调神也是“天人相应”的观点延伸。《皇帝内经》的上述养生心理思想含有积极预防的意义,对今天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对养生学的重大贡献。
《皇帝内经》是一部经典、深奥的中医药学著作,它不同于西医书籍那样将人体进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性细化,而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构建了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它除了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外,同时是一部经典的哲学典籍,它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深奥智慧,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当然,其在医学、哲学方面的极大贡献和成就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述清楚的,此文只是将个人之愚见,以及网络中的他人见解加以编纂整理,了以成文,窥其一斑而已。
篇8:读诵《金刚经》好处
读诵《金刚经》好处
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生意更成功;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工作更顺利;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获得不可思议;
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尤其重要的是读《金刚经》,会让你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不消沉,因为你看到的失败不过是一个假象,不过是一个游戏,你不会被一个游戏击倒;
读《金刚经》,会让你在遇到成功的时候不迷乱,因为成功也不过是一个假象,一个游戏,你不会被一个游戏迷惑。 这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你的'生命。
藏传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说在雅瓦地方寺庙内有位小沙弥,遇到一位精通相术的算命师。算命师看了一下小沙弥,说:“你很聪明,不过你只能活到十八岁。”小沙弥把这件事告诉了上师,上师让他每天在寂静处读诵《金刚经》。小沙弥听了上师的话后就安下心来,每天读诵《金刚经》。这样到了十八岁,结果还好好地活着,一直活到了九十五岁才去世。他好像什么也没有做,但改变确实发生了。事实上,他在读诵《金刚经》的过程中,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什么时候去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已安住于当下,可以平静地活着,平静地死去。
读诵《金刚经》,不是做学问,而是实实在在地修行,把自己的心修成迅猛的闪电,坚固的钻石,无论什么形色或观念导致的烦恼或诱惑,都能洞察清澈,都能穿透现象进入本质;无论什么形色或观念,都不能影响到自己的心,安住于自己本来的样子里,领略到生命最初的喜乐,用心把世间的路走好。
一个人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想要得到,已经得到的时候,想要守住。得到的欲望,守住的欲望,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想要得到,就会担心失败;想要守住,就会害怕失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里问题:焦虑。怎样解决焦虑?《金刚经》指明了一条彻底的道路:不执著。只要对一切的对象不再执著,一切外界的对象就不会再对你构成不确定,甚至威胁,你就不会再有不安、担心、害怕、恐惧、就不会再有焦虑。
《金刚经》告诉我们,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的假象,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金刚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的假象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和烦恼都不能动摇它。/拥抱
《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因缘和合所产生的现象;就像梦境的非真,幻化的无实,水泡的易灭,影子的难存,又如早晨遇日而失的露珠,天空将雨时的闪电,瞬间即灭。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即过,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所谓:“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拓展阅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总说
此经、以法相譬喻为名称。以法即无法为实体。以无着住为宗旨。以离名相为力用。以熟酥喻为教相。凡讲一切经、必先出名称、以假名能诠实体故。体后必先明宗旨、以宗旨能趣实体故。宗后必须辨力用、以力用能修因克果、果上行因故。用后又须判教相、以教有权实之分故。此五重玄义、不可不知也。所谓玄义者、由玄门入妙理之谓也。云何名玄、谓了不可得。故经云、我于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者、是谓之玄也。云何名妙、谓不可思议。故经云、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者、是谓之妙也。佛说一大藏教、无非谈玄论妙而已。盖人之心、有五重之分、一粗心、二细心、三微心、四玄心、五妙心。粗细二心、为六道轮回之种子。微玄二心、为三贤菩萨、四果圣人之真因。唯一妙心、乃为成佛之本因。佛说此般若经。以微玄二心为方便、引入妙心为本怀。故扫三心、非四相、为菩提心之要务。所谓三心者、过去心已去、现在心不住、未来心未到、三者皆非实有、纯是偏计妄执、故须扫之。所谓四相者、我相、人相、由相待假而立、众生相、由因成假而立、寿者相、由相续假而立、四者纯由三假而立、本非真实、故应非之。三心代表一切妄心、故扫之即成了不可得之玄心。四相内摄诸相、及俱生我法二执、非之即成不可思议之妙心。所谓破处即是显处。若不扫此妄心、何处觅得真心。若不非此四相、何处寻求实相。思之思之。而一卷般若经之正义得矣。兹将五重玄义、述之于左。
一释经题。此经以法喻为名。金刚者、譬喻也。其体坚固、譬实相般若、喻永无变坏之义。其用锋利、譬观照般若、喻能看破我法二执之义。其相光明、譬文字般若、喻由文字、能明诸法性空之义。若明文字性空、则我法二执无住脚之处、若破我法二执、则法怯皆成实相。此坚利名三者之义、唯一般若耳。般若、梵语之法相、译言妙智慧。妙者、不可思议之略称、为十法界之圆理。能观此理者、即是开佛知见之真修、超九法界中巨细众苦之海、到彼佛界中安乐之岸。梵语波罗密、属法相兼喻、华言到彼岸也。此七字为此经之别名。别名者、专用之名也。经之一字、为通名、凡佛所说皆名为经。梵语谓之修多罗、含义甚多、今但译之曰经。经者常也、谓经常之道。又经者径也、为修行成佛之路径也。
二显经体。此经以法即无法为实体。所谓法者、乃十法界之一切心法、色法、及诠解般若所立之名相也。所谓法即无法者、以诸法性空故。云何诸法性空、以诸法皆属因缘所生、缘生者、无自体性、故曰性空。或问、既曰性空、云何为此经之实体。答曰、善哉是问。须知一落言诠、即成偏见。何以故、以执一、而必舍一故。若执其法、为实体者、则必舍无法之非体。若执无法、为实体者、则必舍其法之非体。岂知但执其一者、皆非实体也、故强言之、以法即无法、为实体也。再强以往返俱言、法则无法、无法即法、亦似近于实体耳。或曰、云何强言之、又似近于实体耶。答曰、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凡言实体者、皆是曲引旁征、言外思义、以显实体、而言语思想、所不能及。故曰、不可思议。又曰、开口便错、举念即乖、必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得实体现前。是以必须净心、方识净心、一落言思、即成过谤。故曰、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谤、方能会到实体。何以故、若说有法、即是增益之过。若说无法、即是减损之过。若说亦有亦无法、即是相违之过。若说非有非无法、即是戏论之过。虽将四句之过、改辩百句、亦认为非、亦属谤法。故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何以故、法以因缘说故。若有四种成就利益之因绿、(亦名四悉檀)、说有亦可、说无亦可、说亦有亦无、乃至非有非无、皆无不可。所谓成就四种利益因缘者。一者世界、为成就欢喜益。二者为人、为成就生善益。三者能治。为成就破恶益。四者第一义、为成就入理益。若非成就、此四种因缘、便无可说之余地。在不可说处、讨得个消息、方是般若经之实体也。
三明经宗。此经以无着住为宗旨。宗旨者、趣向之义、趣向之含义有二、有能趣之智、与所趣之境。此经既然以法即无法为体、此体即所趣之境。至若能趣之智、当然以不住一切法为宗。略言之、故曰、无着住为宗也。故经中略释无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又广释历明无住云、不入声色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云云。所谓不入者、即不住之义、非避之之谓。乃在明了诸法性空、不起沾染、为能观智、自能达到般若实体。故以无住之智、为能宗之旨。四辨经用。此经以离相为力用。力用有二。一者、由因克果之力用。二者、果上行因之力用。所谓力用者、乃能力、威力、作用、受用也。能力作用、多属于因。威力受用、多属于果。所谓离相者、非泯灭一切法之谓、乃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也。故经中略释离相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乃至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菩萨由因克果、唯凭化度众生、以众生为体性、能去分别之相。用四摄法行法忍力、而得解脱。合于无住、共趣般若实体。成就三德秘藏也。
五判经之教相。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结集为经、共有五时八教之分。五时者。所谓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八教者。分二种四教。一化仪四教、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者、谓教化之仪轨、如医病之药方。一顿教、示以顿超直入之方、二渐教、由浅入深、三秘密教、一会闻法、互不相知、四不定教、说大乘法、领会小乘、说小乘法、领会大乘、以领会不定故、故名不定教。化法四教者。谓教化之实法、如医病之药味。一三藏教、以小乘钝根、我执坚固、及执我所、谓为实有。乃就经律论三藏而立教、故说生灭四谛。二通教、通前藏教、为小乘之利根、通后别圆二教、为大乘之初门、乃说无生四谛。三别教、与前藏通二教不同。与后圆教亦不同。乃分别种种次第、发明十法界之因果、故说无量四谛。四圆教、将藏通别三种权教、融成一实教、无欠无余、圆融无碍、故说无作四谛。所谓判教者。乃判别一经之教义、属于何时何教者也。此金刚般若经、乃佛第四时所说、属于化仪、渐教中之渐后。渐后之说、带二权说一实、比第二时渐初、阿含经之藏教、纯权无实者、固为高出其上。比第三时渐中、方等经内之藏通别圆、三权一实教较深。以去藏教之权、留通别二教之权、作般若中、入圆教实理之前方便。故曰带二权说一实也。此经之教义高深、唯次于华严、法华、涅槃。以华严唯带别教一权、谓之一权一实。而法华、涅槃、无权巧方便、乃纯实无权。故曰、次于此三经也。以五味判教、为第四时之熟酥味也。
此经、有九种译本。今用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姚秦为五胡十六国之一、亦称后秦。标其姓者、所以别符氏之前秦、乞伏氏之西秦也。三藏者、法师之尊称、因深明经律论三藏之义理、译成华文、以利益此方人民、故称三藏、彰其智得也。法师者、为世人之法则模范、能导世人、脱离苦海、同登彼岸、故名法师也。鸠摩罗什、乃法师之姓名。译华言曰童寿、谓童年有耆德也。其父、名鸠摩罗炎。原印度人、游龟兹国、国王慕其道高学博、因以妹妻之、生法师。
篇9:读课外书好处议论文
读课外书好处议论文
中国人习惯把知识分子叫做读书人,读书人就要读书,不读书就不是读书人。但是,一个成天只看武侠小说和连环画的人,一般人们也不会称他们是读书人。可见,传统并不认为只要读书(不管什么书)就是读书人,而是对读书人所读之书,心照不宣地有所认定。这种不言而喻的认定体现了一个社会和民族健全的良知和心智。然而,当印书出书与商业利润结合在一起时,传统的标准就难以为继了。不过,个人还是可以坚持自己读书的`要求与爱好。在我看来,最值得读的书是启人心智的书,即能破除心中的种种偏见和误解的书,能打开一个新的精神领域或精神世界的书。
人最容易被自己头脑中种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和成见所蒙蔽,因而无法看清真理,反而固执地拒绝接受真理。最好的书就是能破除人心执迷与魔障的书,也就是能解放思想的书。“解放思想”说起来很痛快,可实际上不容易。启人心智的书是让人于无疑处有疑的书,是让人觉今是而昨非的书,是让人恍然大悟的书,是让人深思不已的书。这样的书,一定不会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之书,而是体大思精、远见卓识的原创著作。这样的书,一定不是文人舞弄风雅或小资红男绿女之书,而是关怀人类和文明命运的忧患之书。这样的书,也一定不会是十分好读的书,好读的书多数比较浅薄。
启人心智的书要能破我们心中的迷障,一定是初看会觉得不容易理解或不好接受。但我们想都不用想就能接受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心中已有的东西,就谈不上启人心智了。我还喜欢看用心,而不仅仅是用头脑写的书。尼采说他喜欢看用血写的书,大概也是指灌注了作者生命之书吧。就像哲学一样,有的哲学后面有哲学家那个人,有的哲学后面则没有。现在很多书只有所谓客观知识,却没有作者本人对知识的体贴和融通。
作者仅仅是用头脑在写书,而没有同时也在用心在写书。不知怎的,我对这样的书总提不起兴趣。也许人们会笑我不知学问为何物。不过依我浅见,司马迁的《史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大概还是可以算是有学问的。
篇10:读童话故事心得体会
现代科技时代面临着童话故事幻灭和消亡的危险,其实童话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陶冶他们的性情,而成年人也是同样需要童话的!不是有很多成年人希望自己变成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或是一条无忧无虑的小鱼吗?这便是一种童话式的向往,有多少成年人希望回到童年时代,和鸟兽树木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只用承受一些想象出来的痛苦罢了。正是这种脱离现实的向往,却能给他们带来了片刻的轻松,并缓解了生活的压力。
成年人为生计奔波劳碌,没有多少时间体味现时生活,也没有多少时间想象未来的生活,他们活得很累,他们的想象力和生活情趣面临日益枯竭的危险。也许成年人还认为异想天开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却不知道其实也是他衰老的另一种表现,因为一旦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一个人就老了。如果,成年人也能时不时读点童话,那么他既有成人的成熟,又有孩子的童心,那么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丰富、多么有生气啊!童年和成年一起过,这是人生的一种极高的境界,这样的我们才能活得更年轻、更具有活力,相信童话能给我们带来这一切
★ 短篇经典童话故事
★ 四百字童话故事
★ 排比句的好处
★ 普通话的好处
★ 预习的好处
★ 比喻句的好处
读童话故事的好处(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