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

时间:2024-10-26 03:40:59 作者:蓝色布鲁斯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蓝色布鲁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

一、晨间清洁卫生

1、每天早上7:30来园后开窗通风,冬季教室至少开窗15分钟;幼儿寝室除紫外线灯消毒外每天早上来后都要打开让空气流通。

2、提取消毒好的餐具及茶具,茶杯消毒好放入杯架时,要先用带消毒液的抹布将杯箱的格子擦拭一遍再放入,放茶杯时手抓杯把,不要用五个手指伸入杯内抓茶杯

3、对有沉淀物的保温桶要及时倾倒、清洗,保温桶的水温要适中,如过烫的开水要开盖降温。

4、教室的桌面、玩具柜、窗沿等物体的表面要用消毒液湿抹一遍,教室地面要用带消毒液的拖把拖一遍。

5、检查一下毛巾架上的毛巾是否齐全挂好,消毒液、水瓶等物品是否放在安全的地方。

6、清扫室外的落叶、纸屑等,注意消灭蚊蝇、蟑螂、臭虫等害虫。

二、晨间接待

1、接待工作主要有教师负责,保育员配合。

2、保教人员接待幼儿和家长,要和蔼可亲、热情愉快,主动和家长与幼儿说说话,说几句夸奖幼儿的话,拉拉幼儿的小手,摸摸幼儿的头,或抱一抱,让幼儿的情绪受到感染,高兴地入园。教师在接待中认真用心,家长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容易与家长沟通。

3、保教人员要认真检查幼儿的随身物品,发现有钱款、首饰、玩具、危险品等要妥善保管。

4、对患病或情绪不好的幼儿要特别关照,要安慰爱抚,稳定其情绪,可以抱抱她或者分散她的注意力。

三、户外活动

1、幼儿户外活动时保教人员必须全部到户外,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保证每一位幼儿都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

2、活动前要检查幼儿的裤子和鞋带是否系好,衣服是否穿多了。户外活动时幼儿衣着不宜过多。

3、玩大型玩具前保教人员必须先检查大型玩具是否潮湿、松动,是否有裂口、翘刺、翘钉等,必须在保教人员的照顾和帮助下进行,不得随意离开幼儿,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也要交代给另一位老师。保教人员不要聚在一起聊天。

4、保教人员在户外或做操时冬天不宜穿大衣,夏天不宜穿裙子和高跟鞋。

5、户外活动结束后,保育员负责善后整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遇到幼儿需要大小便,需有保育员护送。

四、入厕

1、保育员负责做好换洗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肥皂、擦手毛巾、卫生纸等,要将一切物品摆放在每天固定的地方,方便取放,肥皂可用专用网袋套好。

2、组织幼儿换洗时保育员要维持好幼儿的秩序,对新入园的幼儿要教给他们怎样上厕所、怎样洗手。幼儿入厕要分组,避免拥挤。

3、小班、小小班幼儿及中大班自理能力差的幼儿大便后,由保育员老师给幼儿擦屁股,擦时动作要轻柔。

4、厕所要经常拖干,防止幼儿滑倒或摔伤。

五、换洗

1、幼儿手脏、进食前、大小便后、户外活动后保育员要提醒幼儿用肥皂洗手,洗手时要教幼儿学会卷袖子或往上拉袖子,冬季穿得多的幼儿要由老师帮着卷袖子。

2、保育员要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六、餐前餐后

1、保育员取食物时途中要盖上消毒巾或加盖。

2、保育员在进餐十分钟前开始湿抹桌子,抹完桌子后可在每张桌子上放一个消毒好的餐盘,餐盘里可以放置本桌幼儿就餐用的筷子和小勺,可以让幼儿自己拿取,幼儿在中班下学期开始使用筷子。

3、中大班幼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端饭,但不能端汤,小班、小小班幼儿的饭菜汤都不能自己端,由老师送到桌子上。

4、给幼儿添饭时,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定,但要争取让每个幼儿都添到饭菜。在指导幼儿进餐时,不要催促幼儿“快吃”,这是让幼儿最紧张的,给幼儿添饭时不要问“你要不要添饭?”而是应该问“你添过饭吗?”

5、给幼儿添汤时,必须将汤桶柃到幼儿桌边去盛,汤不要盛得太满,不要从幼儿的头顶上端过去,以免发生意外。

6、幼儿进餐时,保教人员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讨论饭菜的好坏,不要随便尝幼儿饭菜。在冬天进餐时不要开窗,以防对流,饭菜的容器外面要带上棉套。

7、保育员要事先准备好幼儿餐后擦嘴的毛巾,要提醒幼儿使用擦嘴巾。

8、餐后的桌面要先用清水抹干净,油腻餐桌可先用洗涤剂抹一遍,再用清水抹。

9、饭后的餐具要及时清洗、消毒。

七、离园

1、离园前的准备工作由老师和保育员共同完成,首先要稳定幼儿情绪,检查幼儿的手、脸是否脏了,头发是否散了,鞋带是否系好了,衣服是否穿整齐了。冬天要求将幼儿里面的毛衣都要扎在裤子里面。还要检查幼儿回家的`物品是否放好。

2、来接幼儿的家长一定要是教师见过面的家长,对生人来接幼儿老师不能放行,可当面打电话联系。

3、离园时老师和保育员要做好分工,由一人在教室里组织幼儿活动,另一人在门口接待家长。

4、等幼儿被接走大半时,保育员可做清洁、消毒工作,如清洗茶杯、毛巾,湿拖地面等,最后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贵重物品是否放在安全地方等。

八、物品管理

1、在日常保育工作中,生活用品必不可少,它是保证幼儿正常生活的必需用品,必须妥善保管、精心维护、保证使用。生活物品主要由保育员负责保管。

2、班级物品的摆放要本着“安全、科学、合理”的原则,特别是洗涤剂、消毒水、洗衣粉等一定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3、保教人员要对班级物品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处理。如凳子、桌面或柜子、门上是否有钉子出来了,窗户的玻璃是否松动了等。

九、保育员班级卫生消毒要求

1、每周对教室、寝室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

2、幼儿的餐具(碗、勺、擦嘴巾)每餐进行蒸汽消毒;

3、幼儿玩具每天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

4、幼儿桌、椅、活动区柜子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5、幼儿厕所随时冲洗,保持洁净,每天用84消毒;

6、教室地板、寝室地板每天用84消毒液消毒;

7、幼儿图书、床上用品棉絮一周进行爆晒利用太阳消毒;

8、幼儿床单用洗衣消毒液一周一洗晒;

9、严格执行幼儿一杯一巾,并每天蒸汽消毒;

10、严格执行幼儿晨间卫生、进餐卫生,即桌面活动、进餐前后均要对桌子进行湿抹消毒;

1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寝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篇2: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

一、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

二、负责班级、园所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工作。

三、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班级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四、在保健医生和班级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五、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六、自觉按要求做好每天、每周、每月及每学期的常规工作

1. 每天的常规工作

(1) 清洁工作

①教室内的卫生工作

各类橱、桌,窗及安放的物品,必须湿性扫除,做到无积灰、无积垢,地面清扫至少 2 次以上,玻璃窗保持清洁明亮,工作结束清倒垃圾,并关好门窗和电源。

②教室外包干的卫生工作

楼梯、扶手、走廊、场地等的擦扫工作及清拖工作,玻璃窗保持清洁明亮。

③厕所的卫生工作

按照幼儿用厕规律及时冲洗,保持清洁干燥、无臭味、无污垢,并能在幼儿离园后做好消毒工作。

(2) 消毒工作

①幼儿杯子,茶杯架,擦嘴、擦脸、擦汗毛巾每天清洗消毒。

②幼儿餐桌在用餐和点心前必须提前 20 分钟进行桌面消毒。

③幼儿离园后的空气消毒。

(3) 餐前餐后的工作 ( 包括点心 )

①餐前准时安放幼儿的餐具,并分好幼儿的饭菜,干点心、水果要用盘子。

②餐后及时擦桌、扫地,将餐具送入厨房,餐后要先用洗洁精擦,后用清水擦,做到无油腻。

③按季节不同做好饭菜供应的 5 冷、5 热 ( 饭、菜、汤、茶、点心 ) 。

④茶桶每天清洗并换饮用水。

(4) 午睡工作

①清扫地面、铺好垫被、被单等,起床后收拾整齐。

②孝中班的保育员应配合安放幼儿的盖被,起床后帮助幼儿穿衣穿鞋。

2. 每周的常规工作

(1) 每周大扫除 1 次 ( 包括擦玻璃窗、消毒玩具等卫生工作 ) 。

(2) 每周 2 次清洗消毒幼儿擦手毛巾。

3. 每 2 周的常规工作

每 2 周日光晒垫被 1 次。

4. 每月的常规工作

清洗幼儿被单或被套 1 次。

5. 日常工作

(1) 及时处理幼儿呕吐、大小便弄脏衣裤的情况,做到脏衣、脏裤清净后带回家。

(2) 管理好幼儿的生活用具、室内的设备以及自己的工作用具,并按固定地点安放,经常清点、检查,发现损坏及时保修和替换,遗失要酌情赔偿。

篇3: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

1、热爱保教工作,对幼儿关心,态度和蔼,动作轻柔,细心照顾,配合教师对儿童进行教育。

2、早上准点到校,在幼儿到之前打扫整理完毕,地面无污渍并保持干燥。

3、配合教师教育幼儿注意用餐文明,不争抢,不浪费,细嚼慢咽,适量进餐。

4、餐具及水杯每天刷洗干净并烫洗,不能油腻,及时消毒,并摆放整齐。

5、午睡时每隔一段时间就巡视一遍,有问题早发现。

6、室内不留垃圾。每周三清扫、擦门窗玻璃、周五大扫除,清洗毛巾,幼儿桌上玩具、大型玩具。擦门窗玻璃,刷厕所等卫生区域。

篇4:保育员工作细则

1.紧扣教学目标提问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等精心提问。如大班语言活动《有朋友真好》,故事描写了青蛙和癞蛤蟆之间的真挚友情:青蛙发现癞蛤蟆的钟坏了,于是在除夕夜去买钟;癞蛤蟆因为青蛙来晚了而产生了一系列可怕的猜想,并准备去救青蛙;而当青蛙毫发无损地出现在癞蛤蟆面前时,癞蛤蟆仍旧不放心地把这些可怕的猜想再向青蛙询问一遍,这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如何让幼儿充分理解这种真挚的感情是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难点所在。为此,教师这样提问:“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真正的好朋友?”大部分幼儿都能把故事中体现两者感情的情节找出来,当少数幼儿还不能找到讲到上述故事中的点睛之处时,教师再次提问:“癞蛤蟆明明看到青蛙安全出现在它面前了,为什么还要把它可怕的猜想再问青蛙呢?” 这两个提问都紧扣教学目标,很好地帮助幼儿进行了理解。

2.紧扣幼儿提问●紧扣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年龄决定他们的能力大小、思维方式等,教师提问时就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提问的精准度。如在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中,鳄鱼和牙医讲的话语始终是一样的,为让幼儿体会到这一点,老师这样问大班幼儿:“你在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大班幼儿稍加思考便发现了这个秘密。有个年轻老师想把这个绘本介绍给中班幼儿,因为她感觉此绘本内容没有几句话,中班幼儿也能理解。讲完故事后老师也提了这个关于秘密的问题,中班幼儿无一人能讲得出。后来改成这样对中班幼儿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鳄鱼和牙医讲的话是怎么样的?”通过这样的引导,中班幼儿才逐渐明白这其中的有趣的秘密。这就表明,紧扣幼儿年龄特点的提问,才能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

●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由于幼儿能力不同,教师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大部分的提问要针对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可以保证大多数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要为能力强和较弱的幼儿准备相应的提问,如一些需要进行一定概括和创新思考的问题可以问能力强的幼儿,也可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思考都能回答的问题问能力弱的幼儿,以使得每个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提高。

3.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一种是教师很随便地提问“好不好”、“对不对”等等,幼儿无需思考,只要通过揣摩老师提问的语气来回答“好”或“不好”,滥用这类提问易导致幼儿养成不动脑、过分相信和依赖教师的不良品质;另一种情况是简单重复的提问,这种情况较易出现在一些有重复情节的语言活动中。如在语言活动《老鼠太太请客》中,老鼠太太共请了5位客人,老师出示第一幅画面提问:“第一位客人是谁?它带来了什么礼物?”后面几幅图依次出现,提问也是依次类推。幼儿才看到第二幅就没劲了。可以这样提问:“今天老鼠太太一共请了5位客人,我们来看看它请了哪些客人,你最喜欢谁带来的礼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做引导,幼儿很快就理解了故事。记得应彩云老师上的《幸福的大桌子》中了解三个兔宝宝职业的环节,应老师这样提问:兔老大是海员,海员是什么?兔老二是厨师,你在哪里见过厨师?兔老三是音乐家,你知道谁是音乐家?这种提问拒绝简单重复,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活跃了幼儿思维,提升了活动效果。

4.避免毫无线索的提问有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常常会先不出示教具而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啊?”这种毫无线索的提问问过几次,就引不起幼儿回答的兴趣了。又如在语言活动《小松树和大葵花》中,小松鼠和大狮子在最后有一段相互赞赏的话,因为故事前面毫无这方面的提示,因此当老师提问“小松鼠和大狮子会说些什么话呢?”的时候,幼儿没有一点头绪,只能乱猜一气。可见,这类毫无线索的提问是无效的。

篇5:保育员工作细则

1.帮助幼儿有效提升● 善于追问

(1)当幼儿回答离正确答案只有一步之遥时,教师的追问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到达终点。如看图讲述活动《河马村长》中,第一幅图是许多小动物围在一起讨论谁当村长的事,孩子不会一下子看出来,有孩子说到“中间有张纸”,教师马上追问:“大家围在一起,中间还有纸和笔,可能会在干什么?”有孩子回答“在开会”;教师继续追问:“看小动物的表情,它们在开什么会?或是会因为什么事开会?”经过追问启发,孩子回答到:“可能在讨论工作。”

(2)当幼儿回答偏离主题时,教师的追问可以把帮助幼儿驶回正确航道。如社会活动《山坡哪儿去了》中,教师提问:“你们家周围有哪些美丽的景色?”一个孩子从家旁边的公园说起,说着就说到自己的奶奶常在公园里锻炼、妈妈在公园里跳舞等等,教师马上追问:“你奶奶、妈妈都喜欢到公园里去,肯定是因为公园里的景色很美,谁来说说公园里的美丽景色?”

(3)当幼儿因为受同伴的影响回答千篇 一律时,教师的追问可以帮助幼儿自主思考。由于幼儿的从众心理比较普遍,教师能经常注意有效追问,可以培养幼儿自主思考的良好品质。如教师提问怎么安慰生病的同伴时,第一个孩子说要送给她“冰激凌”,后面的孩子都跟着说要送给同伴什么好吃的,这时教师可以追问:“送些好吃的给朋友,朋友很开心,还能做什么事也让朋友感到开心?”

● 善于梳理和总结当幼儿的回答表述不够清晰、比较零散时,教师应在充分倾听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帮助幼儿将零碎的经验系统化和条理化。如在大班语言活动《河马村长》中,孩子们为许多动物都安排了工作,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了梳理总结:“刚才小朋友为动物安排工作,有的先选动物再帮它安排工作,如安排小狗当保安……有的是根据村里的工作来选择合适的动物,如村里需要卫生管理员,你们选了松鼠……从这些来看,你们都是根据动物的特长来安排工作的。”

2.给幼儿适当的思考空间好的提问往往需要幼儿做出一定的思考,这时教师不能急于告知答案,而应耐心等候。特别当有的幼儿举手后被老师叫起回答却又突然答不上来时,教师不要给予批评,允许幼儿坐下去再思考一下。

3.给幼儿评价的机会让幼儿对同伴的回答作出评价,可以让幼儿对老师的提问再一次进行思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可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意识,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在中小班慎用,他们还缺乏评价的能力。在大班运用时,要在幼儿对答案正确与否有较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这时让幼儿评价就有针对性。如语言活动中教师经常会让幼儿给故事起名,当幼儿各抒己见起名后,不妨问幼儿:“你们觉得哪个名字最好?好在哪里?”

篇6:保育员日常工作细则

一、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

二、负责班级、园所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工作。

三、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班级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四、在保健医生和班级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五、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六、自觉按要求做好每天、每周、每月及每学期的常规工作

1. 每天的常规工作

(1) 清洁工作

①教室内的卫生工作 各类橱、桌,窗及安放的物品,必须湿性扫除,做到无积灰、无积垢,地面清扫至少 2 次以上,玻璃窗保持清洁明亮,工作结束清倒垃圾,并关好门窗和电源。 ②教室外包干的卫生工作楼梯、扶手、走廊、场地、绿化带、儿童工作室(每周一下午彻底清扫)、游艺厅(每月第一周的周三彻底清扫)等擦扫工作及清拖工作,玻璃窗保持清洁明亮。

③厕所的卫生工作 按照幼儿用厕规律及时冲洗,保持清洁干燥、无臭味、无污垢,并能在幼儿离园后做好消毒工作。

(2) 消毒工作

①幼儿杯子,茶杯架,擦嘴、擦脸、擦汗毛巾每天清洗消毒。

②幼儿餐桌在用餐前必须提前 20 分钟进行桌面消毒。

③卧室、活动室每周紫外线消毒3次;玩具每周84消毒液一次,每周紫外线消毒或太阳暴晒3次,每天幼儿离园后的空气消毒。

(3) 餐前餐后的工作

①餐前准时发放幼儿的餐具,并分好幼儿的饭菜,水果要用盘子放。

②餐后及时擦桌、扫地,将餐具送回食堂,教室不允许留餐具,餐具做到无油腻。

③按季节不同做好饭菜的温度适宜 。

④用餐时不能批评孩子,不能催促孩子,教孩子正确的用餐姿势以及用餐习惯。

(4) 午睡工作

①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如发热等),检查是否带有物品上床。

②午睡时随时观察每位幼儿的情况,纠正不良睡姿。

③午睡时不许离岗。

(5)起床

①清扫地面、整理铺好床铺,起床后收拾整齐,开窗通风,并根据天气增减衣服。

②小、中班的保育员与教师相互配合,起床后帮助幼儿穿衣穿鞋。

(6)户外活动

①协助教师做好户外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器械、场地的安全性。

②做好幼儿的准备工作,入厕、穿衣、整理装束等。相互协作看护好幼儿。

(7)离园

①相互协作帮助幼儿整理服装。

②照顾好迟接的孩子。

③做好卫生、消毒,关好门窗、电源。

2. 每周的常规工作

(1) 每周大扫除 1 次 ( 包括擦玻璃窗、消毒玩具等卫生工作 ) 。

(2) 每周 3次清洗消毒幼儿擦手毛巾。

(3)每周五提醒家长将孩子的衣物带回家清洗。

(4)活动室:(每周一下午彻底清扫)保持地面干净玻璃窗清洁明亮。

(5)责任区:(清洁地面、窗台、运动器械)

3. 每2周的常规工作: 夏天每 2 周日光晒垫被 1 次。

4. 每月的常规工作: 清洗幼儿被单或被套 1 次。

5. 日常工作

(1) 及时打扫责任分担区,及时处理幼儿呕吐、大小便弄脏衣裤的情况,做到脏衣、脏裤洗净后带回家。

(2) 管理好幼儿的生活用具、室内的设备以及自己的工作用具,并按固定地点安放,经常清点、检查,发现损坏及时保修和替换。

(3)要做到不怕麻烦,多给幼儿喝水。

6、检查落实工作

(1)每天一次常规检查,每周将检查具体情况进行公布。

(2)每月一次卫生大检查,由幼儿园安全卫生小组成员进行检查,并当场进行公布结果。

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保育员幼儿园工作总结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总结

幼儿园保育员辞职报告

管理人员工作细则

街道值班工作细则

幼儿园保育员健康随笔

幼儿园保育员生活随笔

幼儿园保育员个人心得体会

幼儿园保育员开学随笔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