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活动:桔子

时间:2024-11-11 03:35:09 作者:环锐科技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环锐科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小班社会活动:桔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班社会活动:桔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小班社会活动:桔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

2、在活动中学会品尝,并让幼儿知道不能乱扔果皮。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自带桔子一个,干净的毛巾,放桔子的盆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你们的桌子上放着什么水果?是哪里的?叫什么呢?

2、 你们想不想拿出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呢?

二、探索、观察

1、 请幼儿各自拿出自己带来的桔子,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 玩一玩,还可以与旁边的幼儿比一比,然后再告诉大家,你的桔子是怎样的?

3、 你发现了什么?桔子的颜色是什么的呢?形状再仔细看一看是不是皮球一样的?(和皮球比)是扁圆的。

4、 摸一摸,发现了什么?闻一闻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探索后告诉大家。

三、品尝桔子

1、 老师也闻到了香香的味道,真想吃一口,怎么吃呢?

2、 幼儿自由讨论,结论:剥了皮才能吃。

3、 请幼儿剥桔子皮后吃桔子,桔子皮剥掉后,里面是什么?是怎样的。

4、 尝桔子,吃后说说味道怎样的?(又甜又酸),桔子时还发现了什么?让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有桔子有核,有的无核。

5、 那桔子皮和核放在哪里呢?知道不乱扔果皮。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再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有关的资料,明天,大家来学画桔子。

篇2: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酸酸甜甜的桔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酸酸甜甜的桔子

来源:广饶县李鹊镇中心幼儿园    孙学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认识桔子,知道桔子的明显特征。

2、尝试自己剥桔子品尝,感知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3、知道吃水果要讲究卫生,不乱丢果皮。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只篮子,自制桔子树一棵,树上挂着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桔子。

2、每组两个苹果,两个香蕉。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与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用三次猜谜(猜猜我是谁?)活动:1、有一种水果圆圆的,它会是谁?2、有一种水果圆圆的,要剥开皮才能吃?3、有一种水果圆圆的,要剥开皮才能吃,剥开后里面是一瓣一瓣的?幼儿回答(桔子)

师:小朋友,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我们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走,我们出发吧!(边听开汽车的音乐边带领幼儿做开车状停在桔子树前)这是什么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小朋友们每人摘一个果子放到篮子里) 二、(一)感知桔子的外形特征。

1、请每位幼儿拿一只桔子看一看,桔子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2、与苹果对比,桔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4、请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交换桔子,继续感知桔子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二)进一步感知桔子特征。

1、摸一摸、捏一捏,感知桔子的质地。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水果桔子的样子,现在老师要在每组放上一个水果篮,让小朋友来和水果握握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的。

2、闻水果,感知水果气味。

师:老师闻到了好多水果的味道,请小朋友也来闻一闻这些水果的味道!

3、老师将水果去皮,让幼儿了解水果怎样去皮,以及去皮后的形状、颜色。

师:现在老师把水果的衣服脱掉,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脱的。(香蕉是怎样去皮的、苹果是怎样去皮的?)

师:小朋友再来看看脱了衣服的水果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4、尝水果,了解水果口味。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尝一尝这些水果是什么味道的。(教师将切好的水果分发给各组)

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不同的水果都有自己的衣服和不同的样子。有的水果摸起来较软,有的摸起来较硬。脱了衣服以后的水果颜色也变得不同了。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有的甜甜的,有的酸酸的。 三、再次感受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1、提问:桔子可以怎么吃?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提醒幼儿将剥下的桔子皮放在小筐里。

3、引导幼儿观察:桔子里面是怎样的?果肉的形状像什么?取一瓣桔子剥开里面是怎样的?

4、品尝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说说品尝后的感觉。(丰富词:又酸又甜)

5、引导幼儿分享、品尝别人的桔子。

6、引导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也有桔子味?小朋友还吃过什么水果呢?请小朋友讲讲它的样子和味道。

师:小朋友吃了这么多的水果,以后老师再来请大家吃好不好?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喜欢吃水果,水果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营养,小朋友多吃水果就会变得更高、更漂亮、更健康!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用桔子皮制作粘贴画,涂色桔子等。

篇3: 桔子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摘桔子活动,幼儿尝试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比一比桔子的个数、大 小,初步理解7以内的数量。

2、体验大家一起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满桔子的桔子树、人手一个篮子、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胸卡上的颜色)、人手一份任务胸卡、幼儿的图形标记、统计表等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比较桔子的多少

交代要求:在3分钟内摘桔子。3分钟后幼儿以胸卡颜色分组集合在一起。(1)你摘了几只桔子?

(2)大家比一比在3分钟内谁摘的桔子最多?

(3)你怎么会摘到这么多桔子?

(4)找一找、比一比自己摘的桔子里哪一只最大,哪一只最小?

小结:

小朋友在3分钟的时间里摘到了许多桔子,还用数一数的办法比出了谁摘得多,谁摘得少,和谁摘得一样多。

二、比一比谁摘得最快

1、交代要求:根据胸卡上的任务摘桔子,看谁摘得快,教师在黑板上统计幼儿摘桔子的情况。

2、幼儿互相验证摘的桔子是否正确。

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解读任务卡摘桔子的。

3、与幼儿一起看一看、数一数统计表上每个时间段有几个小朋友完成了任务?比一比哪个时间段人多,哪个时间段人少?

三、分桔子

1、交代要求:人手两个马甲袋,要将自己摘的桔子放进两个马甲袋,并要分得一样多。(教师巡回了解幼儿分得方法)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

3、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讨论:不能分得一样多,怎么办?

小结:

摘的桔子不能一分二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掉一个桔子或者是再加一个桔子就可以一分二了。

四、分享劳动成果

1、组织幼儿品尝桔子

数一数一只桔子有几瓤,谁多谁少,谁的一样多?2、说说桔子的味道。

篇4: 桔子小班教案

设计意图:

水果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食物,因为它丰富的品种和各种不同的味道深深的吸引了孩子,最近我们班正在开展《苹果和桔子》的主题,所以孩子们对水果的兴趣更高了。我们通过孩子们自己带的一些水果来引入主题。引导孩子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将自己平时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的注意,从而转变成自己新的经验,获得更大的提升。孩子们似乎对桔子的兴趣更为浓厚一点,在孩子们的聊天中,时常能听到孩子们激烈的讨论着,“桔子是圆圆的。”“不是,桔子是扁扁的。”“桔子有小耳朵的。”孩子们讨论的内容吸引了我,于是,我结合了本班的专题――泥塑,尝试设计了这节《捏桔子》这一集体活动。这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看看摸摸、感知特征;第二环节:了解操作、大胆表现;第三环节:作品交流,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在看看、摸摸的过程中,幼儿了解桔子的主要特征,并能用彩泥大胆的表现。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彩泥、扭扭绳、竹签、小盘子等。

活动重难点:幼儿了解桔子的主要特征,并能用彩泥大胆的表现。

活动环节:

一、看看摸摸,感知特征

1、师: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桔子,待会儿请我们小朋友用你们的小眼睛仔细的看一看桔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有点扁扁的)再用小手去摸摸看,觉得摸上去什么感觉?(有点毛毛的)

2、幼儿感知特征,师巡回指导。

3、师:请小朋友们把桔子宝宝送回篮子里,谁来告诉我,桔子宝宝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4、师:刚刚你们也用小手摸过桔子宝宝了,你们觉得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5、师小结:原来桔子宝宝不仅看上去圆圆的,还有点扁扁的,而且摸起来有点毛毛的。

二、了解操作,大胆表现

1、师:你们想不想和桔子宝宝做好朋友呢?那我们今天就动手来试试捏桔子怎么样?

2、师提出要求:

1)捏的时候注意观察桔子的形状,想想看怎样才能让桔子变得有点扁扁的。

2)怎样让桔子变得有点毛毛的。

3)想想看,桔子上面还有什么?(叶子)

3、师:李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你们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试试捏桔子怎么样?

4、幼儿观察实物操作,师巡回指导。三、作品交流,体验成功

1、作品交流。

师:看看谁的桔子宝宝捏的最漂亮?

2、师:我们宝宝的小手真能干,做了那么多漂亮的桔子,下次我们再来试试捏捏其他你们喜欢吃的水果好吗?二、活动反思:这次活动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活动刚开始时,孩子们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但是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老师没能很好的引导,也没能及时的总结经验,使得孩子在操作的时候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那份“激情”。仔细回顾这个活动过程,现在就对此进行反思与分析:1、对幼儿的关注面太窄。活动刚开始时,我先让孩子们自主的去观察桔子的外形特征,这时候孩子们的情绪表现的十分高涨,举手也很积极,这时候,老师应该着重把桔子的特点总结起来,让孩子更集中的注意到桔子的外形特征。而我只是把这总结语一笔带过了,这时候孩子们已经显得有点无趣了,而失败的是我没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对此进行很好的调动,使得和孩子们的互动越来越冷清。在孩子们操作前,我没有很明确的说明今天的材料,使得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不知道该怎样使用,我也没能及时的引发孩子们去使用这些材料,所以老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班中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孩子们自主的环境下让孩子们自主的去尝试和操作,这时候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师的引导能帮孩子们梳理他们零零碎碎的经验,在总结这些方法后,孩子们的真实经验才会大大的提升,再通过和同伴间的集体交流,分享经验,这样才能更顺利的达到此次活动的目标。三、我的启发: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每一种表现及发生的问题,再针对孩子们发生的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讲解,这样才能使孩子们获得更正确、更有利的经验。

篇5: 桔子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画圆形的物体,学习一笔一笔来回涂色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桔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1、老师出示桔子问:这是什么水果?(桔子)小朋友喜欢吃桔子吗?桔子是怎么样的?(圆圆的、扁扁的)

2、引导幼儿说说桔子的外形特征:圆圆的,扁扁的,桔黄色的,吃在嘴巴里酸酸甜甜的。

二、示范讲解。

用黄色的笔先画成一个扁扁圆,然后在里面一笔一笔来回涂色,再在上面画一个柄,一个好看的桔子就画好了。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及涂色方法。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1、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2、老师总结评价。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酸酸甜甜的桔子

小班社会活动策划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

小班社会活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小班社会活动:好听的名字

小班社会活动:合作力量大

小班英语活动苹果和桔子教案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妈妈真爱我

小班社会活动聪明的小白兔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剥桔子》及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桔子(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班社会活动:桔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