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时间:2024-11-25 03:33:24 作者:ldyong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ldy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孙中山纪念堂导游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孙中山纪念堂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篇1: 孙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孙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本次带大家参观纪念堂的导游。今天,我们就来参观参观这里吧!

现在,我们身至于纪念堂外面,看见了吗?纪念堂外面简直像座城堡!这里还有四只石狮子和两棵榕树。这四只石狮子好像纪念堂的守护狮子一样,不分昼夜地守护着纪念堂。石狮子中间还种着两棵榕树,好大好大,好粗好粗,五人才能勉强把它们其中一棵围住。两棵榕树的年龄加起来少说也有两百岁了呢!还有大门,大门竖着看是一个中字,横着看是一个山字。是不是很神奇呀?这就是中山两个字,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两个字。

现在我们来到了纪念堂里,你们是不是第一眼就看见了孙中山先生的金雕呀?孙中山金雕在盘着瑰宝腿,就像看见了孙中山先生坐在那里,眺望远方,在思索着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现在呢,我们站在伟人足迹里了。里面有着好多好多的从抗战时留下的文物呢!虽然所有的东西东西都锈了,但是还可以知道是什么。这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的铜像了。要知道他俩可是夫妻呢。这儿也有很多从抗战时期留下的.文物,也全锈了,但是也还可以知道这是什么。还有介绍呢。

从左边的楼梯上到楼顶,呈现在眼前的到处都是“国之瑰宝”四个字。没错,“国之瑰宝”就是宋庆龄女士。看见了吧,这里到处都是宋庆龄女士的照片和宋庆龄的历史呢。

好了,我们已经游完纪念堂了,下次见!

篇2: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

英文名:Sun Yat―sen Memorial Hall孙中山纪念堂坐落在中山市石岐区的孙中山纪念堂公园内,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于1982年2月动工,1983年10月落成。是由香港知名人士郭得胜捐赠港币1000万元兴建。

纪念堂入门上方,镶嵌着一块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亲笔题书“孙中山纪念堂”的金字横匾。在正中上层一座小殿建筑的墙上,悬挂着一块有孙中山笔迹“天下为公”的金字直匾,三座亭楼的顶尖装设三颗金黄色的大琉璃珠,象征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新三民主义”。1985年,取名“仁山玉宇”。“仁山”原是个小山岗,现既为纪念堂地址,且寓仰慕孙中山仁心济世之意;“玉宇”两字,既描绘了纪念堂的雄伟建筑,且寓孙中山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设计风格

纪念堂的设计富于新意。从高空鸟瞰成一“中”字,而从地面平视则又成一“山”字,整个建筑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充满了时代的特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同志生前亲笔敬题了横匾“中山纪念堂”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纪念堂为组合的复式结构,分前、中、后三座,前座是三层楼房,一楼为大厅,正中安放着一座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胸像,两边分别是“中山建设成就展览馆”;二楼两侧均为“孙中山革命史迹展览馆”;三楼是呈“山”字排列的三个亭顶结构,中间大八角亭是可容一百余人的贵宾室,两旁小四角亭为贵宾休息室,纪念堂的中座是大型现代化影剧场,设有中央空调系统,座位一千四百八十四个。舞台可旋转,音乐池分三级升降,舞台上装有三十九路电动布置吊杆,场内装有四十路电容话筒和声控灯光设备。纪念堂的后座分两层,均为演员化妆室。纪念堂两侧是幽廊曲径;园林小景。纪念堂前面为公园,并附设有商店、停车场等。

篇3:孙中山纪念堂小学生优秀作文

孙中山纪念堂小学生优秀作文

孙中山纪念堂座落在中山市旧城区孙文路。

孙中山纪念堂,庄严雄伟,它的建筑面积有8400平方米,占地三万多平方米。前面是宽大的广场,沿着石阶登上纪念堂门前,两旁种有十棵高耸入云的木棉树,显得庄严威武。八角形的屋顶被一条金黄金黄的琉璃瓦屋檐从苍翠的柏林中勾画出来。那16根壮丽廊柱,淡雅的色调,与四周景色组成一幅庄严绚丽的画。

走进纪念堂,前座是三层高楼房,一楼为大厅,正中安放着一尊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头像,一楼顶部29盏吊灯,显得古色古香。两侧分别是“中山建设成就展览馆”,沿着楼梯登上二楼,二楼是孙中山革命史迹展览馆,二楼走廊扶手还雕刻着美丽的风景画。左边是孙中山的.生平故事和中国历代领导人简介。三楼是由三个八角亭组成,中间的大八角形可容纳一百多名贵宾。

后座有一个现代化的剧场,座位有1484个。舞台前面部分还可以升降,音乐池分三级,设有空调系统。

孙中山纪念堂真是座规模庞大,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篇4:中正纪念堂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台湾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中正纪念堂,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

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心,是台北市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25公顷大的园区里,座落着中正纪念堂、中正公园、牌楼、围墙、瞻仰大道、“国家”剧院、音乐厅,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艺文表演中心。

纪念堂建筑格式采用天坛之顶、金字塔之体,主体部分为白色大理石墙,蓝瓦金黄琉璃宝顶,整座建筑气势庞大。走进大厅,入口即见两部过去御用的凯迪拉克轿车;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蒋介石的衣冠、文献;蒋介石纪念室则完整呈现“总统府”原来的蒋介石办公室形貌。此外,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整点的仪队交接,也是中正纪念堂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堂内上层有蒋介石铜像,下层则设文物展示室、电影室、怀恩艺廊、中正艺廊、中正纪念图书馆、视听中心、蒋介石纪念室及儿童教室。

好,中正纪念堂到这里就参观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这次台湾之行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回忆,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同时竭诚欢迎各位再次光临中正纪念堂,再见!

篇5: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精选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越秀区东风中路259号,北靠越秀山,正对广州市人民政府,左邻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地铁二号线的纪念堂站就是以此命名。

由来

中山纪念堂是为纪念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而筹资兴建。1920___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广东各界人士动议“筹集五十万元,建筑一规模宏大之孙中山纪念堂及图书馆,以纪念元勋”。具体的募捐活动从1920___年3月下旬开始。4月12日,中国国民党和广州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以当时代行大元帅职权的胡汉民为首的“哀典筹备会”负责牵头,决定建筑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图书馆,并于13日在《致海外同志书》中系统提出,说明其主旨是“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

选址

筹备会最初提议将纪念堂的地址选在西瓜园的旧商团总所,即现今越秀区人民中路上的同乐路口南侧,原广州市电话局的地址。提议公布后,社会各界对纪念堂的选址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4月25日,《广州民国日报》刊载了《孙先生纪念堂地点之决定》一文,声明“因多数人意见”,商团总所之地与孙中山无历史联系,也不适宜,遂将纪念堂筹建地址改为“旧总统府”。所谓旧总统府,是指1920___年孙中山任职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时的广州中华民国政府所在地,清朝时是督练公所,民国初期军阀龙济光据为督军衙署。1920___年被陈炯明部炸毁。

建造

纪念堂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1894-1929)和结构师李铿、冯宝龄设计,于1920___年动工,1931年落成。现该纪念堂已成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南京中山陵齐名。

建筑特征

该中山纪念堂属于八角形宫殿式建筑。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___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设计师运用建筑力学结构原理,将四根大柱置于四周墙壁中,用以支撑四个跨度各30米左右的钢桁架,使之整体仿佛一把张开的雨伞,组成一个巨大拱形屋顶。拱形屋顶托起八个主桁架,组成一个八角亭。堂内有一个近似圆形的大会堂,直径71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座位4700多个。

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现在,纪念堂已成为广州市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第一位在中国大陆举行公开个人演唱会的香港歌手罗文亦以中山纪念堂作为演出场地。

纪念堂里近北门处一棵大约三百年的古木棉,被称为木棉王。另纪念堂内的古树众多,其中还有两棵白兰王,每逢花期,整个纪念堂都可以闻到香味。

孙中山铜像

纪念堂前曾摆放过的铜像共有三尊。

现在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孙中山铜像是中山先生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所赠。于1931年1月14日运抵天字码头,国立中山大学师生到码头将其运至石牌校园(现华南理工大学)的农场暂置。在1933年11月11日国立中大建校9周年时,在石牌举行孙中山铜像揭幕暨新校奠基典礼。中共建政后的1954年春,广州市人民政府把这尊铜像移动到中山纪念堂的广场上。195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90周年,中山大学建校32周年,铜像又由纪念堂移到中大新校园内。同时,雕像替换成由雕刻家尹积昌等人创作的孙中山全身像,所塑的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基座上刻的是孙中山所著的《建国大纲》,为水泥喷铜雕像。

中山纪念堂进行大修时,这尊雕像被当局用铜翻造,这就是今天在广场放置的孙中山铜像。而旧有铜像就移动至华南理工大学的原国立中大校园放置铜像的地方展出。而广场上铜像的基座是在1931年落成。

篇6: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精选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广州旅游,中山纪念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广州中山纪念堂1931年11月建成。它是一座八角形的宫殿式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屋顶全部采用的蓝色琉璃瓦,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主体建筑大会堂呈圆形,直径达71米,而且不设一根柱子,视野辽阔,它共有4700多个座位,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会堂。

大会堂四周墙壁上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特别是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天下为公”字匾,金光闪闪,更是引人注目。

中山纪念堂四周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广场正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纪念堂,气势恢宏,在它的前方不远处,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他深沉的目光,炯炯有神,凝视着远方,他在盼望着理想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站在中山先生像前,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先驱者,为实现理想矢志不移、终身奋斗。他带领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他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一心为公的思想,现在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将来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贡献力量。

篇7: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精选

今天,我去了中山纪念堂,那里的建筑物雄伟壮观,园内绿草如茵。

听妈妈介绍,中山纪念堂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但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原先是清代的的督练功所,孙中山逝世后,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在此建立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纪念孙中山。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金字匾,大堂中间是30米跨度的钢架,内部没有柱子,整个建筑富有民族风格。纪念堂的整个建筑物的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广州市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进行周围环境的维护,使这里变得更为幽静、舒适,是中外人士游览之胜地。

中山纪念堂不仅有广州最老的木棉王,它还有广州最大的两棵白兰树。它们是纪念堂奠基、竣工时栽下的,它们与纪念堂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终年常绿、亭亭如盖的碧绿树冠可荫地数百平方,如同两个高大忠勇的卫士守卫着纪念堂。每年的初夏和深秋,浓香四溢、洁白无瑕的小花挂满枝头,香飘数里,象征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万古流芳。

走出中山纪念堂,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为自己能生活在广州感到无比的荣幸。羊城真的有太多的历史故事,让我们感动和自豪。

孙中山名言

中学孙中山励志语录

《孙中山破陋习》第二课时

第4课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心得体会

《孙中山破陋习》的教后反思

(广东版)《“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

600字关于孙中山的作文:孙中山,革命先行者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征文【登选】

孙中山纪念堂导游词(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孙中山纪念堂导游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