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阳叔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秋咏月的诗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中秋咏月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中秋咏月的诗句
有关中秋咏月的诗句
1、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8、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9、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0、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13、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4、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5、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6、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9、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0、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21、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4、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5、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26、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8、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9、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0、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1、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4、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5、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6、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7、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8、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9、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0、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有物揩磨金镜净,何须如钩似玦。——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2、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43、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4、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5、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46、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7、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8、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49、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湮《洞仙歌·中秋》
50、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51、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2、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3、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5、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6、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篇2:咏月诗句
20句咏月诗句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篇3:咏月诗句
咏月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7、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1、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1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4、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6、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2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2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4、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2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6、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2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28、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29、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3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3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3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3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3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3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3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3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4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4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42、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4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4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4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4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4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4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篇4:中秋咏月诗词
第一课时
一、目标全解:
1、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二、导语设计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现在我们就组织一次古诗接力背诵,一名同学背出上句,其他同学以抢答形式背出下旬或全首诗,要求准确无误,看谁背得最多,接得最快。占5分钟 (解说:初一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以接力背诵的形式导入新课,唤起他们对所学篇目的回忆,并激发其“温故而求新”的渴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竞争气氛。)
三、解题
1.《十五夜望月》。
作者介绍: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宗大历间进士。其作品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作品有《王建诗集》。
2. 题目解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人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等障碍。
(2)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停顿,流畅朗读。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解说:引导学生想像与联想,实现从文字信息到画面信息的转化,从而进入意境,实现阅读价值。改写并不等于古诗今译,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这一点,解说:贯彻读思结合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3)《十五夜望月》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思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的非常委婉动人。
(解说:问题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诗歌语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对学生的'解答应多加肯定、鼓励。)
3.欣赏品味及课堂训练。
(1)(解说:在同一首诗中各句话侧重表达的感情是有区别的,要指导学生把握体会。用词语替换的方法体会诗歌遣字用词的技巧。)
五、布置作业
1. 怎样体会后两句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 背诵并默写《十五夜望月》。
第二课时
一、目标全解:
1、了解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
篇5:中秋咏月诗词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能背诵。
2.能感受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投影月夜图画和配合的诗词)
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团圆的象征,古人总爱对月抒怀,尤其是在中秋这样的节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二)介绍作者:
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有《东坡全集》。
2.《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
(三)诵读探究:
1.理清诗歌脉络。
上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阙:对月怀人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2.朗诵全诗。
学生学习过程:独立思考——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思考:
(1)开头两句的月宫境界,反映了什么?
反映词人对天上的向往。
(他写该词时正值政治失意,这正反映了他当时思想的矛盾。)
(2)后面几句,思想有无转变?
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3)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课后学习:
背诵三首诗词。
篇6:中秋咏月诗词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体会诗中的意境。
课前预习:收集关于“月”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收集的关于“月”的名句
(二)师生共同分析《十五夜望月》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也让人联想到满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人无声望月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
冷露无声浸润了桂花,那么月中的白免呢,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注目明月,神驰意远呢?诗人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诗人由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想思。诗人没有直说自己的情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洒在哪一家。欲说不尽,委婉动人。
(三)分小组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特征是什么?
秋月——秋思
2.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已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四)关于艾青
1.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2.艾青的诗,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了向往、追求和讴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紧密结合现实、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又同新鲜的诗美结合在一起。
(五)研习课文《我的思念是圆的》
1.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联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月亮只有中秋圆,言外之意是说其他时候的不圆,在这样的夜晚,人应该由不圆到圆。
第二节,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此时,诗意顿觉显豁,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之情跃然纸上。惟其如此,在这中秋之夜,望着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就变成了沉痛的责问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第二节: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六)课后作业:
在理解原诗、词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首,发挥想像和联想,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 中秋咏月的诗词
★ 咏姹紫嫣红的诗句
★ 中秋诗句经典古诗
★ 和中秋有关的诗句
★ 中秋诗句赏析
★ 中秋思念家乡诗句
★ 中秋夜访月作文
中秋咏月的诗句(合集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