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门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题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全诗以写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景,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和灿烂春光的憧憬,以及对别友之惆怅和故乡之思念之情。
2.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运用了比喻,以南方得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景象极为神似,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雪的美景,颇有浪漫色彩。 3.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运用了夸张,形象地描写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冰雪世界。
4.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愁”的作用?
答:句中“愁”字既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又为下文写送别作铺垫。
5.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答:本句中白雪和红旗构成了色彩鲜明的画面,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武气概。
6.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答:行人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凝视雪地上的马蹄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惆怅之情。
7.本首诗描绘哪四个画面?
答: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东门惜别惆怅图、别后雪地思乡图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展现的画面。
答:山路蜿蜒曲折,几番回转就看不见你的踪影了;但我还伫立在那里凝望着,山路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马行走过留下的足迹。
篇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题及答案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阅读题一
(1)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
(2) 请仔细品味并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二字的妙处。(2分)
答案:
10 共4分,每小题2分。
(1)情景交融。(2分)
(2)“忽如”二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2分)
阅读题二:
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风光奇美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互文写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 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 的思想感情。③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意境深远,书写悠悠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4、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送别_。(填2字)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6、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7、为什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8、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卷、折、即字
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奔驰的巨大气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即字神情毕肖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如此情景时的惊异心情。可诗人一时不能认同这胡天八月的气势,竟然以为这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世界,是春回大地、满树梨花的天下。
9、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观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
10、狐裘不暖、锦衾薄、躬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害叫人难以忍受。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因作者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1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千古名句。
答:此句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奇特,颇有浪漫色彩,不但给人以色彩的美,而且把视觉和嗅觉并用,给人以馨重,为千古咏雪名句。(望着披上银装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形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篇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阅读题
1、唐 岑参 高适
2、咏雪 送别 惜别
3、惜别 惆怅 乐观豪迈。 情景交融。
5、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6、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万树的`梨花。
7、“忽如”二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8、将塞外飞雪写的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惜别之情。
篇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阅读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作者为 _____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_______,与_______ 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 。
2、这首诗______ 与_______ 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________ 之情。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4、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野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7、请仔细品味并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二字的妙处。
8、这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在诗中有何作用?
9、“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10、赏析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妙处。
11、简要品析结句中“空”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2、这是一首送别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走了,诗人久立雪中,他在想些什么呢?
13、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15、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篇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训练题
【思维训练】
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忽如/一夜/春风来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C.中军/置酒/饮归客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 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C )
A.风掣红旗冻不翻 (牵曳)
B.稍逊风骚(差 )
C.都护铁衣冷难着 (忍受)
D.分外妖娆(特别)
3. 对修辞判断有误的是( A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比)
B.原驰蜡象(比喻)
C.欲与天公试比高 (拟人)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夸张)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狐裘不暖锦衾薄。 ( 被子 )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 ( 纵横散乱的样子,这里意为遍地 )
5,辨别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差异。
①一片白雪的赞叹。 ( 雪一样的 )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 雪花 )
③雪上空留马行处。 ( 雪地 )
6,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所描绘的情景。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略 )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略 )
7. 用一、二句话概括诗的`中心意思。
《白雪歌》以雪天送别为题,描写塞外雪天特有的风光,表达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8.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表现了哪四个场景?
雪。 送别前;饯别时;临别时;送别后。
9.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表现了边塞生活的哪些方面?
写出了边塞风雪中军营生活的寒苦。
10,找出送别过程中表示地点转移的词。它们有什么作用?
“中军”“辕门”“轮台东门”,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欲别还留,依依不舍的深情。
11,最能表现作者对友人惜别深情的是哪两句?请说明理由。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人目送友人远去,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印迹。这说明诗人舍不得友人的离去,心里异常失落,非常牵挂友人。
12.诗中比喻描写雪后景色,写得奇伟壮丽、春意盎然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篇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训练题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歌的解释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免费ppt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考点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练习答案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学赏读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读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导学案范例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及鉴赏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写
篇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答案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白草折( ) 狐裘( ) 风掣红旗( ) 锦衾薄(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胡天八月即飞雪(即: )
(2)将军角弓不得控(控: )
(3)瀚海阑干百丈冰(阑干: )
(4)风掣红旗冻不翻(翻: )
(5)去时雪满天山路(去时: )
3、吟诵下列诗句,挑选句中的一个字仔细品味,说说它的好处。
(1)胡天八月即飞雪。
(2)愁云惨淡万里凝。
4、诗歌前十句描写的是边塞风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
二、同步练习
欣赏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同为写雪,但两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有不同的特点。试作说明。
6、“诗言志”,“志”指的是思想感情。摘出甲乙两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说说各自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甲:诗句: 情感:
乙:诗句: 情感:
7、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雪飘(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8、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又难忍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参考答案:
1、略
2、(1)就 (2)拉开 (3)纵横交错的样子 (4)翻动,飘展 (5)分手上路的时候
3、(1) “即字”表现了作者的惊奇之情。 (2) “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4、壮观、奇丽
5、甲诗以“千里”“万里”“长城”“大河”写雪,画面雄伟壮阔,意在写雪景的壮美;乙诗写雪早,雪美,雪寒以及戈壁冰封,意在写边塞雪景的风光奇异。
6、答案不唯一,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热爱祖国河山。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朋友远别的担忧与惆怅。
7、D
8、C
篇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习题
1.①铁甲编成的战衣 ②织锦的被子
2.比喻;忽然像一夜吹来春风,千树万树像梨花盛开一样。
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4.送别
5.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6.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7.示例: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8.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老妈子一动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天气奇寒。
9. 抒发了雪中送客的真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10.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万树的梨花。
11.B
二: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 _,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7、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__________ 诗,又是一首__________ 诗,这首诗描绘了当地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2分)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3分
篇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习题
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2、送别
3、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5、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6、比喻(1分),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1分)
7、①依依不舍,传达出因朋友离去无限惆怅的情景。(1分)②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1分)(说明:第①点中,答出“依依不舍”或惆怅给1分;第②点中,答出“豪迈气概”或“壮烈情怀”给1分)
8、边塞诗,送别诗
9、诗人张开了想像的翅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诗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格,使语言鲜明形象。(比喻1分,翻译1分,妙处1分)
三:
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风光奇美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互文写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 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 的思想感情。③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意境深远,书写悠悠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4、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送别_。(填2字)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6、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7、为什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8、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卷”、“折”、“即”字
“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奔驰的巨大气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即”字神情毕肖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如此情景时的惊异心情。可诗人一时不能认同这“胡天八月”的气势,竟然以为这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世界,是春回大地、满树梨花的天下。
9、“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观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
10、狐裘不暖、锦衾薄、躬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害叫人难以忍受。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因作者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1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千古名句。
答:此句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奇特,颇有浪漫色彩,不但给人以色彩的美,而且把视觉和嗅觉并用,给人以馨重,为千古咏雪名句。(望着披上银装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形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四:
6.题目中的“”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
7.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
8.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题(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