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嗳祢無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听读游戏识字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听读游戏识字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听读游戏识字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
听读游戏识字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识字为载体,以能力为目的,以兴趣为主线,以游戏为手段,以鼓励为动力的全新的科学汉字教育方法。为了培养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浅谈几点看法:
一、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转移。听读活动在室内进行为佳,室内的环境应注意光线充足,不在玻璃窗上张贴绘画图案,影响采光。每次听读前开灯,特别是冬季光线差的情况下,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环境布置优雅,清爽,如教室前面的壁画设计选用简洁的图案,不在窗上吊挂装饰物品,室内布置简洁有序,不堆砌似的一个活动区紧挨一个活动区;音响清晰、桌椅舒适,做到一人一座,人与书都不拥挤。
二、听读活动集音乐美,语言美,文学美,形象美为一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感受这些美。
如,当优美、舒缓的间奏音乐响起,让幼儿把书当娃娃轻轻地抚摸;当欢快的音乐响起,教师与幼儿一同拍手、动作;让幼儿大声地学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体会文学作品中角色的心情、语气的变化;让幼儿听方言与纯正普通话的语音,谁更和谐、动听;让幼儿模仿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感受插图中生动、可爱的形象,体会排列整齐,大小适宜,工整秀美的汉字形态美。总之让幼儿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满足。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寓言不感兴趣,学起来较吃力,就进行灵活处理,要么跳过去不听,或者进行更通俗、形象的改编,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科学的时间安排,养成学习习惯。有人认为婴幼儿早期用脑学习会累坏了大脑,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许多孩子在无所事事中度过了最宝贵的`童年时光。脑神经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婴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科学地训练大脑,能使大脑在使用中形成精密的精神元网络,让孩子的大脑成为一个智慧的宝库。听读游戏识字正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地有规律地学习训练,促使大脑发达,健全和完善。
四、培养用心倾听习惯。在听读三环节中,听即欣赏是第一步,它要求幼儿“手指字、耳朵听、闭上嘴巴不出声。”幼儿听着录音中或教师朗诵的标准普通话,对应图文并茂的汉字,对于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语音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最好的调动了幼儿耳朵的功能,提高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并在自然的常规约束中形成了尊重他人,用心倾听,不随便插嘴的良好习惯。
总之,听读游戏识字是不同于其它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它在读书识字的过程中,其中自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突出的一方面,这也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是它旺盛的生命力所在。
篇2: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还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使幼儿终身受益。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应做到如下几点 :
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3~6 岁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这样的阅读兴趣会自然而然转变成一生的热爱。在幼儿的阅读方面,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幼儿创设语言交流的交往情境,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有意渗透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的阅读环境要尽可能安静和温馨。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最好将图书角设置在教室阳光充足的墙角,远离活动区。图书角的书架不要高于幼儿身高,幼儿最好能伸手可及,也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在工作毯上坐着读书。幼儿在宽松、舒适、有趣的阅读环境中才能身心愉悦,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看书、阅读、表达,才能感受到阅读的无穷乐趣,会不自觉地延长阅读的时间。
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教师和家长为幼儿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幼儿园,教师应在各个区域投放富有儿童生活情趣、能传递正能量的中外童话故事及综合知识类儿童书刊。图书色彩要鲜明,图画内容要简明扼要、形象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能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分享日”要求幼儿把家里的图书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这样不仅能培养分享意识,促进同伴间的交流沟通,还能拓宽幼儿的阅读范围。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幼儿的图书都应该是随时可以阅读和可以拿放的,这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地方到处都有书。让孩子从小就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快乐成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除了每天给幼儿固定的看书时间,还尽量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时间。幼儿听完故事或者看完图书后,适当提出一些有利于幼儿反思和质疑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阅读内容。我经常利用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时间引导幼儿口述自己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我还坚持在语言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阅读材料开展延伸活动。如字卡、图卡和句卡不仅有助于幼儿了解作品,还能动手去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演一演,使幼儿能够深刻地体验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尤其是创编故事活动和故事情节表演活动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深刻地感受到阅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
五、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孩子在家庭中,必然要受到父母有意无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能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带头读书看报、着力营造书香家庭,就会对孩子产生有效的影响。为此,我会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向幼儿家长介绍早期阅读的重要教育价值,还充分利用半日开放活动组织家长参观幼儿阅读活动。使家长在身临其境中转变观念,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家长尽量在家中为幼儿创设便利、愉悦的阅读环境,给幼儿布置一个温馨、洁净、明亮的阅读角,让幼儿置身其中便手不释卷。鼓励家长每天晚上都抽出一点时间,耐心地陪幼儿读一会儿书或者富有感情地给幼儿朗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我还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去逛书店、图书馆,在节日和孩子的生日买一些好书送给他(她)。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者逐渐转变为教育者、引导者,幼儿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阅读能力获得了发展。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一生受用的阅读习惯,为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篇3: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调查与研究论文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调查与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锁事儿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如此这般,父母的辛苦。幼儿受害,我们着急,铖在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良好的生活处理能力(包括饮食、睡眠、穿脱能力等);急在如何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行列中来,让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互相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别主动地同步对幼儿实施教育从而产生综合化教育效应。于是,本课题组试图对本园幼儿的生活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探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我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工作及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对策。
二、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情况,于2001年9月对全园抽样的114名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查,随机抽查我园8个班级的幼儿及相对应家长,样本合计为114名幼儿,其中小班30名,中班45名,大班39名,在幼儿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结果如下(调查标准见附表):
表(1)小班良好生活习惯调查统计表(30名新生)
项 目睡眠能力穿脱能力饮食能力项目通过率(%)27.33%36.67%32.7%
表(2)中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调查统计表(45位幼儿,其中25位老生)
项 目睡眠能力穿脱能力饮食能力项目通过率(%)60.45%50.48%64.44%老生占项目通过率的比例(%)44.44%40.00%46.67%
表(3)大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调查统计表(39位幼儿,其中30位老生)
项 目睡眠能力穿脱能力饮食能力项目通过率(%)86.15%66.35%82.05%老生占项目通过率的比例(%)74.36%53.85%66.67%
从上调查结果表明了以下几点:(一)幼儿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率低;(二)已在园生活老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的通过率高于刚入园新生;(三)幼儿的生活活动大多依赖于成人的帮助;(四)幼儿本身参加生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经分析,这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一)从幼儿园看,是否做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管理工作;(二)从家庭中看,部分幼儿由于父母的过分宠爱,剥过了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造成了幼儿生活习惯差的结果;(三)从幼儿本身和教师角度上看,教师是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生活活动,教师是否对幼儿的个别差异了如指掌,并运作自如,让每个幼儿都有所提高。
总之,以上三者因素相互作用,必定会影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三、家庭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现状调查与浅析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与幼儿园、家庭、教师及幼儿本身都有直接的关系,于是我对家庭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座谈会的谈话中表明,家长们基本上把智力开发、知识性传授放在首位,对于良好生活习惯还不够重视,没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原则。目前看来,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开发幼儿的智力,一厢情愿地造就“神童”和“天才”,期望子女出人头地,还有许多家长以能做几道算术题,能识几个字,能念几首儿歌,能跳几支舞等作为衡量孩子唯一尺度,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同时也说明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有误,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使子女得到全面的发展,一个良好生活习惯对孩子的重要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父母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培养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原则。虽然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走进了误区,还明确提出对如何进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有困难,而且很愿意与幼儿园合作。
四、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两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同样是小班段,因为小班都是刚入园新生,能使我们更好的开展实验,两个实验班中1个班是日托班,一个班是全托班,在实验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幼儿园生活制度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特点安排幼儿一天的生活,即是对幼儿主要的生活内容,如吃、睡、活动等时间和顺序给以合理的安排与划分,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按一定的要求,重复多次,大脑皮层在时间刺激的影响下,就能使幼儿形成按时饮食、按时游戏、按时睡眠的良好生活习惯。这种在一定时间内坚持一定的正确要求,重复多次,大脑皮层在多次刺激的影响下,就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良好条件反射。由于条件反射的形成,使幼儿能更快更好地熟悉和适应生活环境,由于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目的。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脑神经细胞可以付出最经济的活动而收到最大效果。所以,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促进幼儿良好身心健康发育的基础,而且生活制度是保教人员做好工作的条件。
2、保教人员的教育方法要一致。
在执行生活制度时,保教人员的教育方法一致,这样容易形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保教人员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并持之以恒,给予耐心教育,正确引导。
3、注意个别差异,给予个别照顾。
在进行每次活动时,既照顾到全班的大多数幼儿,同时也照顾个别体弱、动作慢幼儿。在照顾中,要单方面仔细观察和照顾,做到普遍照顾和个别照顾相结合。
4、有针对性地确定幼儿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的不良生活习惯,我们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幼儿健康教育内容。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为营养教育活动,目标是帮助幼儿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种类及不同食物的营养,使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二单元为卫生习惯教育活动,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睡眠等卫生习惯;第三单元为生活自理活动教育,目标是鼓励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并学习一些自理方法。
5、探索家园同步教育方法
为了顺利达到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家长、教师的育儿水平和如何促进家园合作,探求促进家园相佐、同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其主要措施有: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定时为家长上课,扭转家长的教育观念。
(2)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
家长座谈会的召开可以让家长了解,配合园内各项工作,听取家长对园内工作意见、要求,使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工作。
(3)开辟家长宣传栏。
开辟宣传栏简单易行,而且能达到家喻户晓的目的。我们根据当前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切为孩子的主要工作,及时更换家长宣传栏内容,家长宣传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4)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能力。
作为教师,除了要具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不断勤学进取,让自己善于学习,抓住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幼儿园经常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拓宽教师的视进视野。
在实践工作中,教师除了做好孩子的导师,还要做好家长的导师,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一定的家庭指导艺术,不断提高自己指导家长工作的能力,和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相互沟通,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五、结果与讨论
经过三个月的干预后,两个实验班幼儿提高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对照班,而且从测查结果看出全托班的通过率高于日托班的通过率(见表)。这也充分说明一个问题:两个实验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必定与家庭教育的关。因此,只要做好指导家长工作,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育儿水平,使得家园共育,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和家园同步教育,从几个项目的实验结果和家长的反映情况看,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1、要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幼儿园要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保教人员的教育方要一对要一致。
2、⒏⒏⑴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能力。
3、家园同步教育拓宽了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其效果是正相关。从家长反映的情况看,可以肯定家园教育比幼儿园单方教育效果好。
4、家长同步教育,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能丰富育儿知识,交流教育方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素质。
5、为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教师与家长双方共同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⑴放心放手,给孩子营造一个锻炼的机会。
⑵目标一致,给孩子提供一个平衡的环境。
⑶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个模仿的榜样。
⑷持之以恒,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这次调查研究后,给我留下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⑴怎样做才能帮助家长家教正确,教育得法、放心放手,是大有文章的,可长年累月的探索。
⑵如何发挥家园同步教育在其他领域中的作用。
⑶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儿家长的导师。
听读游戏识字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