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5-01-13 03:33:45 作者:黑寡妇好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黑寡妇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篇1: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二期课改的浪潮一浪高一浪,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冲浪过程中有艰辛也有收获。但更多的是享受冲浪过程的喜悦。每次蓦然回首发现曾经的疑惑经反复实践、不断反思得以释解,不管结果是经验还是教训,从中都中都会有过程的收获。

主题早预习制度是在走进新教材、研读新教材中生成的不成文制度。我们都收益于这一制度,同时扩展了主题早预习的内涵。自从实施了主题早预习制度后,我和搭班老师之间增加了沟通的频率,包括主题开展前和主题开展后约定性的沟通和主题开展过程中根据主题开展的`需要不定时沟通等。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才逐渐体会到了沟通带来的效率。

一、搭班之间互通有无使教师心中有目标,心中有计划,心中有进展。在主题开展前,我们两位搭班老师会对主题做全面的预习。首先多角度的解析主题大目标,把它装在心中,作为以后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指导思想。同时,认真研读主题站点内容,发现站点内容间的相关,对主题站点内容进行重组。根据前一主题开展的情况和我班幼儿的关注热点选取最佳切入点,初步确定主题的近期进展。主题前的沟通使我们对主题的开展胸有成竹。

二、搭班之间互通有无避免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重复和因重复教学导致幼儿兴趣不高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教学内容的选取往往是封闭式的选取,即把自己觉得属于自己学科范围内的内容拉过来纳入自己的教学范畴,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割裂了站点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造成了教学中的重复操作。不信,翻开两位搭班老师的备课本,就会发现许多同样的问题在重复的抛给孩子,试想孩子们接过老师们抛过来的问题会有如何反应呢?而自从两位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包括主题进展中的促膝沟通和备课本的互相翻阅等多种形式。使我们主题开展中内容的选择、活动设计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三、搭班之间互通有无增强了教师自我反思和互助反思的能力,同时也使教师对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更加了解。在每个主题结束后,我们两位老师都会结合主题中幼儿各方面的提升度对主题开展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思,由此再反思到自己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及活动中基于幼儿生成基础上的调整和调整后的反思。就这样通过自我反思、互助反思、共同反思寻找主题开展中的经验教训,从而为以后主题的开展提供借鉴。

总之,二期课改呼唤着课程内容的整合,而课程内容的整合要求我们老师之间,特别是两位搭班老师之间也要做到资源的有机整合,而建立在无限沟通基础上的互通有无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教师资源优化了,教育要达到多赢的理想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篇2:老师与妈妈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老师与妈妈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我相信所有的幼儿园教师都非常熟悉这首儿歌,在工作中也会尽心尽力地关注孩子的一日生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妈妈老师”。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需要一番“心力”的。有一次,幼儿园组织了针对小班教学活动的教研,其中有一个安排是让全体教师观摩小班活动“小兔找家”,一共有3个小班教师展示了同一内容的活动,在游戏中有一个环节是孩子们按要求跳到相应颜色的圈圈中。前两个班由于人多圈少,都存在有个别孩子抢不到相应颜色圈圈的情况。因为只有个别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也就没有太多关注。到了第三个小班展示活动时,C老师作了改变,投放了更多圈圈,这样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根据要求站到相应的圈圈中,所有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获得成功后的快乐。

在观摩活动后的研讨中,大家都觉得C老师很用心,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需求,及时调整活动材料。但C老师的一番话却让大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改变来自她的女儿,来自一个妈妈的爱。

在C老师的女儿所在小班的活动中,她女儿没有抢到圈圈,当时就在下面观摩的C老师看到了女儿脸上明显的失落的表情,这也深深地触动了一个妈妈的心。所以轮到她自己组织活动时就增加了同种颜色圈圈的数量,这一改变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大家都对C老师的材料调整拍手叫好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感慨从我的心底冒出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妈妈老师”是需要有一定的“功力”和“心力”的。如果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每个教师都能以“妈妈的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发现每一个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在“妈妈老师”的身边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篇3:老师,我来帮你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老师,我来帮你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刚开学时,我们老师并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到坐在后排不哭不闹的炜炜。两三天后,其他宝宝依旧沉浸在想家的悲伤情绪中不能自拔,炜炜已经开始满教室狂奔,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做滑稽的动作逗还在哭闹的宝宝。他结实的身板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转动着,精力旺盛得令我们都叹服,他也会来报告我们哪个宝宝又在哭,哪个宝宝又想妈妈了......一口流利、响亮的方言总能让我们捧腹。当所有的宝宝都适应了新的环境并能积极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时,炜炜却到处表演他的“绝活儿”每次都能吸引许多宝宝的围观,让我们三位老师哭笑不得。

每天宝宝们用完餐,我们擦桌子时就把小椅子架到桌子上,这样方便清洁地板。一天,我正在擦桌子,炜炜突然急匆匆跑来说:“老师,我来帮你!”我惊讶于他的变化,刚想提醒他小椅子有点重,他已经轻松地架好了两张椅子,正在搬第三张椅子。我忙说:“炜炜,这椅子重,你去别的地方玩儿,我来搬。”“不重。”他头也不抬地回答,手却在飞快地搬椅子,一会儿工夫,他已经搬好了一排,而且排得非常整齐。一个小女孩儿也跑来帮忙,他学着我的口吻对她说:“这椅子挺重的.,你去别的地方玩儿,我来搬。”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们都忍不住笑了。排完小椅子,我奖励他一朵小红花,他开心极了,蹿上去很高。从那以后,只要看见我们在做什么事情,他总能停止他的“表演”,跑来说:“老师,我来帮你!”每次做事情的时候,他都很专注。我告诉他不仅给老师帮忙有小红花,活动中表现好也有小红花,这样才是听话的乖宝宝,他认真地点点头。后来,在活动中,也能看到他积极参与的身影了,我们都欣喜于他一点点的改变。

这不,他又来了。“老师,我来帮你!”他忙接过我手里的空盆子,跑向了食堂......

篇4: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和老师一起玩音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和老师一起玩音乐

因亲身感受上海“最具人气的奥尔夫教学老师——陈蓉老师”的“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教学的魅力,因急于抛砖引玉,把奥尔夫教学的魅力带给老师们,便有了今天的研修活动“我和老师一起玩音乐”。

活动通过参与式学习,让老师们快乐地玩音乐中感受奥尔夫教学的一些理念。第一部分:热身集体舞蹈。老师们在动感的韩国DJ音乐中快乐地跳舞,在我的提醒下和共同合作下,变换不同队形,更换不同玩法。第二部分:打击乐活动。在介绍乐器、传递乐器、乐器常规、合作节奏、皱纸对应、路线游戏、三圆游戏等活动中,老师们理解了打击乐器没有绝对的正确方法,而是相对的'常规方法,尝试了不同的打击乐方法,在各种合作游戏中感受了打击乐器常规的建立、打击乐的开始与结束、打击乐器的分类与对应,看指挥演奏、合作演奏等对应的音乐元素。第三部分:分享交流。分组围成圆圈进行交流,说说各自感受。

整个活动我很投入,每位老师都很投入,这就是音乐活动的魅力。用这样的参与式体验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们能尽情地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尽情地领悟音乐教学的精彩。这样的活动,是为了更好的让老师们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感受,用换位思考来反思我们一些音乐教学活动:怎样让孩子们更投入、更快乐,怎样让活动更生动、更精彩、更有效。

老师们,你的感受是什么,请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另:记得一起收集好听的音乐共享哦!因为好听的音乐会给孩子、给自己带来好心情……

篇5: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同样的爱着我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同样的爱着我

最近,和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也是喜欢我的,老师也爱我的,这就引起了我的重视,孩子们怎么会这样议论呢?

有一次,我在教室整理东西,班上的韩晨媛小朋友正好走过来,我就对她说:“请你帮我把一只盒子拿过来,好吗?你拿的动吗?”她高兴地说:“我拿得动,老师我来帮你拿吧,”帮我拿好走开时,她看到小朋友就说:“老师也是喜欢我的,老师也爱我的,还请我帮忙呢!”过了一天,韩晨媛小朋友又对其他小朋友说:“老师不是只有喜欢龚益一个,也喜欢我的,还请我帮忙做事呢!”

听着孩子的话,我觉得有点心酸,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面向全体幼儿时,可能会对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关心的不够,可能忽略了这部分能力弱的孩子,生怕他们能力弱,而完成不了老师的任务,可能给他们少了点锻炼的机会,忽视了他们的想法,所以造成了孩子们的误解,在孩子们看来,老师请谁帮忙,就是老师喜欢谁,爱谁,误以为不让他们帮忙就是老师不喜欢他们了。其实我们老师的出发点不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觉得应人而异,适当保护能力弱的孩子,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也许,我们在工作中有过份的举止,有过激的言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给家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也许我们在工作中只是为智育而教学,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忽视了情感的培养,使孩子享受不到爱的关怀……;

那我们老师怎么样能做到对孩子们的一视同仁,把爱均衡的'分给每个孩子呢?我觉得要做好这一点,它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又是对我们工作的期望。她使我想到了很多……

爱是一种宽容,爱是一种体贴。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多一个鼓励的目关,多一句悄悄的花语,多一次合理的评价,将会给孩子留下爱的回味。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追求。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只有孩子们健康快乐了,我们老师的爱没有白白的付出。

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付出。将自己的身,将自己的心,奉献给事业,奉献给孩子,和孩子们共成长,同快乐,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老师以生为本,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多给孩子一点爱吧。因为只有老师心中有孩子,老师的真爱才能永在。

篇6: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我帮你捶捶背好吗?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我帮你捶捶背好吗?

在一个班级当中,能说会道、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中心,而那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冷落,受不到重视。但是后来我却慢慢地发现她们身上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有着不可挖掘的潜力。

囡囡--一个懂事、乖巧,但又沉默少言的女孩子,从来没听到过她大声地叫喊,也没看见她开心时灿烂的笑脸,有的只是低垂的双眼,微微的一笑,加上那轻轻的、细细的话语。她总是慢慢地蹭到你的身边,用低低的声音告诉你她的事情或者她的`发现。

一天中午,小朋友们正在午餐,我正站在还有几位没吃好的幼儿旁边督促她们。忽然身后有一双小手在轻轻地捶我的后腰,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囡囡。她用她那一贯的、低柔的话语问我:“刘老师,你累吗?我帮你捶捶背,好吗?”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孩子多好,真会体贴关心别人。我高兴地把她拉过来:“谢谢你,囡囡,来,老师坐着,你帮老师捶捶,好吗?”她高兴极了,伸出那双小手轻轻地为我捶了起来。趁着这机会,我和她聊了起来,她的话也多了,声音越说越响,越说越兴奋,脸上挂着喜悦兴奋的笑。

这以后,我发现囡囡小朋友有事没事总是喜欢挨到我的身边,凑到我的耳旁说:“刘老师,我给你猜个谜语吧。刘老师,你知道我家里都有哪些书吗?刘老师,我和你一起跳绳吧。刘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每次,她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讲述,回答她的问题,和她一起游戏、玩耍。有时,我会故意让她把答案告诉我,她总是激动而又兴奋地边说边手舞足蹈。在她的眼中,我已经感受到了那份喜悦与笑容,也读到了那份自信。我知道,这孩子已经喜欢上了和我说话,并愿意和老师交往了,那个沉默的双双正在慢慢地改变着。

渐渐地,她的话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声音也比以前响了。当她要求我和她一起游戏时,我会对她说:“你先去找你的好朋友玩,老师等会儿和你玩,好吗?”在她让我猜谜语时,我让她讲给其她小朋友听,让小朋友来猜。慢慢地,她的注意力从老师的身上转移到了同伴的身上,她呢,在同伴面前也尽量展示着自己的本领。

一天,我正在看几个小朋友玩旋转陀螺,大家正玩得高兴,一个声音传来:“刘老师,你知道自行车怎么会转吗?”我一看,原来又是囡囡,我摇摇头,问其她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朋友们也摇摇头。我说:“囡囡,那你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怎么会转呢?”她得意地笑了:“好吧,那我来告诉你们。自行车前后有两个轮子,中间有链条、齿轮连起来,只要一踩踏板,链条转动带动齿轮,齿轮再带动轮子,这样,就转起来了。”我和小朋友都有点惊讶,小朋友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说:“我看见修自行车的人就是这样弄的。”想不到,她竟会观察得这么仔细!小朋友们都有点佩服她了。她呢,此时正兴高采烈地热烈地和同伴交谈着,我第一次看到她这么开心、灿烂的笑容。

篇7:老师我的风筝怎么飞不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老师我的风筝怎么飞不起来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阳春的一个下午,我带着孩子们到草坪上放风筝。刚到目的地,他们就四散跑开了,有的往西,有的往北。一会儿,“老师,我的风筝怎么飞不起来?”“老师,我的风筝被大型玩具卡住了。”“老师,……”。一声声的“老师”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由于出现问题的人数太多,实在忙不过,我便大声地回了一句:“你们自己去试试,找找原因,相信你们也能解决的。”一段时间后,他们纷纷喜形于色地跑了过来,“老师,我知道了,风往这边吹,我就得往那边跑,风筝就可以飞起来了。”小健边说边比划着。“拿风筝的人应该把扎线的这边放下面。”航航也大声说道。“放风筝应该到空一点的地方。”……解决的办法接踵而来,我向他们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庆幸自己的忙不过来。

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以知识本身作为目的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天边的海洋’,……把单纯累积知识和教育等同起来乃是荒唐的。……获得知识的'真正目的是当它需要的时候,寻求怎样获得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教师的忙不过来的抛球之举,反倒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获取信息。他们有的将风筝放在一起比较,发现了“尾巴”轻重、长短的问题,有的静静观看同伴放风筝的方法,发现了风向与成功放起风筝的关系……该放手时就放手,有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养成他们乐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篇8: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你像我妈妈一样漂亮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你像我妈妈一样漂亮

“老师,您好!单泽凯已经两天没有大便了。平常是每天早晨大便一次,这一上幼儿园就紊乱了。真担心他会便秘,拜托您在幼儿园注意一下他吧!”

“好的,放心,我一会儿就提醒他去厕所蹲一会--------”

今天是新学期开始的第四天,小班幼儿哭闹现象已经减少很多,大部分孩子情绪稳定,会独立去玩玩具。

晨间接待后,孩子们排队小便,我关注地问“单泽凯,要不要拉臭臭?”

“老师,我不拉。”

“要不然我陪你在厕所蹲一会儿?”

“不!~~”说完他就跑去玩玩具了。

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有序的喝水,等待进活动区。我突然看到单泽凯在鞋柜前蹲着,心想:坏了,他是不是拉在裤子里了?赶紧走过去问:“单泽凯,你是不是拉臭臭呢?”

“我没有,只是在这里休息一会而已。”

“好吧!如果想上厕所拉臭臭,自己可以去,也可以邀请老师陪你呦!

午饭结束后,值日生学着擦桌。只见单泽凯满头大汗,捂着肚子蹲在桌子旁。我连忙过去,抱起他就往厕所去。他还一直说“我不拉,我不拉~~~”

“宝贝儿,不拉。就是去蹲一会,老师陪着你,不用害怕。”

来到厕所,我就赶忙帮他脱下裤子,看他不好意思的样子,真想笑出来,可是又担心会伤害到他,只能不停的安慰:“不拉,不拉,老师就是陪你蹲一会。~~~来,抓我的手,咱们一同使劲~~~~~~!”看着他涨红的小脸,我突然特有成就感。正在我得意时,悠悠然闻到一股臭味。太好了,终于排出来了。我还是握着他的小手,有节奏的引导他使劲,大概三四分钟之后,我看到他歪着身子,满头满脸的汗珠,小家伙肯定是累了,于是我就说:“哎哟~~~我的.腿都麻了,你拉完了没有?”

“没,没~~~~~还有呢!”

于是我开玩笑说:“快点吧,把老师熏的都不漂亮了!”

等我帮他擦干净屁股,洗干净手出来,他长长的嘘了一口气,我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过了一会,小单同学来到我对面,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我:“老师,你像我妈妈一样漂亮。”

孩子,你给我如此高的评价,让我怎么能不全身心的去爱你们呢?

感悟:幼儿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午睡用餐等等环节中,幼儿教师实际上时时、处处、事事都应该关注到孩子的每个细节。而对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孩子细节的关注,体现着一个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透露其工作态度和对孩子的责任心。

相机记录下孩子第一次在幼儿园“办大事”,累出一身汗,T恤都被浸湿。为宝贝点赞!

老师们用心思考和发现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中班幼儿教师工作教育随笔

家访后教师随笔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很棒

我这段美好的记忆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地理老师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初中语文老师

快乐大舞台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

幼儿教师幼教随笔

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与搭班老师互通有无后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