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zhouwei91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创业:从学生宿舍起步,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创业:从学生宿舍起步,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创业:从学生宿舍起步
创业:从学生宿舍起步
去年4月份,在清华大学的“挑战杯”学生发明大赛上,一件在学生宿舍里产生的发明吸引了一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现在还是该校材料系学生的邱宏云当时发明了一种超大屏幕投影电视,引爆了一群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前天,当王科和徐中两位学生创业的代表登上“知本讲座・与成功者对话”的讲台时,在听众中再次引发了对学生创业神话的极大关注。 创业就是拿生命去换 回顾不到一年的创业历程,刚刚走出“神话”的王科引用传奇人物柳传志的一句话:创业就是拿生命去换。当初成立公司的时候,大学生们全部的资本就只是一件未成型的`发明和一股创业的冲动,成立公司的钱是借来的,办公地点是借用学校的,连设备也是租来的。王科承认,在接受一次次的打击时,自己也曾多次绝望,但同时信心又是在不断的挫折中变得强大起来。就在1月份,他们的产品还在襁褓中时,公司里的技术人员甚至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 知识催生小人物创业时代 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只有知识和好的创意,同样可以成为创业者,并成就大事业。两位学生创业者作为小人物创业的代表,对此深有感触。大学生敢于打破毕业后先去机关或企业、再一步步积累和攀升的传统程式,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做自己的主人,这实在是一种觉醒。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承认自己会有吃到“骨头”喊疼的时候。视美乐是去年入驻清华学生创业园的第一批学生公司,当时这里还是冷冷清清,但是不到一年后的今天,已有几十家学生公司汇聚在此。 忠告:不要为创业而创业 对于那些还在读书的学生,两人认为,首先应该问问自己,在知识、心理和生理上是否都做好了准备?如果一旦失败,能否付得起代价?其次,是让有经验的人多给自己泼些冷水,“只有泼过冷水后,自己还在发热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要记住,不要为创业而创业。创业应该源于市场需求,要有好的创意。一方面,你愿意为社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这种财富还必须是社会所需要的。其次,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创业者来说,要有合作精神,有团队意识,加上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最终保证事业的成功。篇2:学生宿舍创业起步
创业就是拿生命去换
回顾不到一年的创业历程,刚刚走出“神话”的王科引用传奇人物柳传志的一句话:创业就是拿生命去换。当初成立公司的时候,大学生们全部的资本就只是一件未成型的发明和一股创业的冲动,成立公司的钱是借来的`,办公地点是借用学校的,连设备也是租来的。王科承认,在接受一次次的打击时,自己也曾多次绝望,但同时信心又是在不断的挫折中变得强大起来。就在1月份,他们的产品还在襁褓中时,公司里的技术人员甚至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
知识催生小人物创业时代
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只有知识和好的创意,同样可以成为创业者,并成就大事业。两位学生创业者作为小人物创业的代表,对此深有感触。大学生敢于打破毕业后先去机关或企业、再一步步积累和攀升的传统程式,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做自己的主人,这实在是一种觉醒。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承认自己会有吃到“骨头”喊疼的时候。视美乐是去年入驻清华学生创业园的第一批学生公司,当时这里还是冷冷清清,但是不到一年后的今天,已有几十家学生公司汇聚在此。
忠告:不要为创业而创业
对于那些还在读书的学生,两人认为,首先应该问问自己,在知识、心理和生理上是否都做好了准备?如果一旦失败,能否付得起代价?其次,是让有经验的人多给自己泼些冷水,“只有泼过冷水后,自己还在发热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要记住,不要为创业而创业。创业应该源于市场需求,要有好的创意。一方面,你愿意为社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这种财富还必须是社会所需要的。其次,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创业者来说,要有合作精神,有团队意识,加上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最终保证事业的成功。
篇3:大学生创业宜从自信起步
人物观点
创业的勇气来源于自信,事业的发展来源于务实。
好政策、好时机、好选择,大学毕业生创业正当时。
——林森如是说
林森的事业如今还谈不上耀眼和成功,但敢于一走出大学校门就踏上自主创业之路并打拼至今,其勇气与能力也足以使人钦佩。
“我认为,创业的勇气来源于自信,而事业的发展则来源于务实的心态。”在经历了创业者的种种困惑和艰辛后,林森不忘提醒有意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毕业生们:“切忌冲动、浮躁和好高骛远,选择了就要坚持,在把握理想和奋发努力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地在自主创业的天地中实现自我价值。 ”
XX年,经过半年多的社会历练,出于对所学专业的喜爱和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理解,林森毅然投资创办了本溪市华视投资有限公司,开始了自主创业生涯。
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林森的电脑公司起步难度可想而知。那时的他,为了跑市场、找客户,经常是食无定时,饥一顿饱一顿地奔波劳碌。他至今依然记得公司的第一笔进账仅仅是为客户修理电脑赚来的20元钱。面对种种艰辛,林森咬牙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勤奋务实地走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如今,他的公司已在市场上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并吸收了3名大学生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今年5月,林森受邀前往辽宁科技学院,向在校大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
“创业培训可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小额贷款可缓解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瓶颈……”当听闻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台的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后,林森的脸上流露出羡慕的表情。 “大学生创业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和社会的负担。但创业不可盲目,不可跟风,它应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如今,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优惠政策、提供了周全服务、创造了最佳条件,应该说,大学毕业生创业正当其时! ”
篇4:大学毕业啦,创业之路从哪起步?
今天的高校校园内,“创业”已然不是一个新鲜词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刚离开校园便走上创业之路,其中,不乏成功的“幸运儿”,也不乏几经坎坷的“受挫者”,但无论怎样,“创业”过程中的激情洋溢和放眼未来的无限可能始终引领着大学生们“前赴后继”。
热血澎湃之余,如何理性选择、审慎起步是摆在每位”创业者”面前的题目,本文中三位大学生的创业经历,可以对这个问题引发思考、提供借鉴。
编者按 很多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很高,而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还不到1%。巨大的差距反映出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经验和知识,容易走入一些误区;高校中创业教育欠缺,难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相关政策尚不配套,毕业生对创业的社会环境不太适应,等等。怎样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走上创业之路?从本期开始,我们拟对大学毕业生创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剖析,找出大学毕业生创业难的症结所在,并请有关专家学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简单到复杂
先生存后发展
【创 业 者】 北京科技大学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洪一平
【创业方向】 Together咖啡馆
【创业感言】 由于我们几个股东都是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在初次尝试创业的路上吃了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
我的感触是,大学生创业,一定要记住,要从简单到复杂,先生存后发展。
下午5点钟,Together咖啡馆里已经坐满了学生,“欢迎光临!”洪一平招呼着客人。洪一平是北京科技大学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受母亲的影响,有着很强的经济独立观念,在经营咖啡馆之前,一直在外面兼职,支付大学的日常开销。
洪一平上大二的时候,学校团委为鼓励在校学生创业,将学校的复印店、礼品店和咖啡店拿出来让学生们竞标经营。“在下午的阳光下,喝一杯咖啡是一件惬意的事。开咖啡店,一半是理想,一半是赚钱。”抓住这个契机,经过多番努力,洪一平和3个好朋友合伙竞标到了咖啡店。
他们重新粉刷了原本胡乱涂鸦的墙壁,在同学中征集创意,将咖啡厅装修成了同香山脚下“雕刻时光”一样温暖,并有着大学生专属气息的咖啡馆。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洪一平和伙伴们还勤加调研,引进新的甜点,不断推出健康优质的饮品。
当然,创业一定不会一帆风顺。洪一平说,由于团队的几个股东都是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在初次尝试创业的路上吃过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由于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投入规划,花了很多冤枉钱,比如购买了不符合咖啡店风格,无法充分利用的液晶电视;比如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下就签订了条款于自己很不利的合同 一项项的不如意,加之经验的缺乏,几个孩子关于创业的美好梦想一度险被残酷的现实击退。
篇5:大学毕业啦,创业之路从哪起步?
今天的高校校园内,“创业”已然不是一个新鲜词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刚离开校园便走上创业之路。其中,不乏成功的“幸运儿”,也不乏几经坎坷的“受挫者”,但无论怎样,“创业”过程中的激情洋溢和放眼未来的无限可能始终引领着大学生们“前赴后继”。
热血澎湃之余,如何理性选择、审慎起步是摆在每位”创业者”面前的题目,本文中三位大学生的创业经历,可以对这个问题引发思考、提供借鉴。
从简单到复杂
先生存后发展
【创 业 者】 北京科技大学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洪一平
【创业方向】 Together咖啡馆
【创业感言】 由于我们几个股东都是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在初次尝试创业的路上吃了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我的感触是,大学生创业,一定要记住,要从简单到复杂,先生存后发展。
下午5点钟,Together咖啡馆里已经坐满了学生,“欢迎光临!”洪一平招呼着客人。洪一平是北京科技大学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受母亲的影响,有着很强的经济独立观念,在经营咖啡馆之前,一直在外面兼职,支付大学的日常开销。
洪一平上大二的时候,学校团委为鼓励在校学生创业,将学校的复印店、礼品店和咖啡店拿出来让学生们竞标经营。“在下午的阳光下,喝一杯咖啡是一件惬意的事。开咖啡店,一半是理想,一半是赚钱。”抓住这个契机,经过多番努力,洪一平和3个好朋友合伙竞标到了咖啡店。
他们重新粉刷了原本胡乱涂鸦的墙壁,在同学中征集创意,将咖啡厅装修成了同香山脚下“雕刻时光”一样温暖,并有着大学生专属气息的咖啡馆。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洪一平和伙伴们还勤加调研,引进新的甜点,不断推出健康优质的饮品。
当然,创业一定不会一帆风顺。洪一平说,由于团队的几个股东都是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在初次尝试创业的路上吃过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由于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和投入规划,花了很多冤枉钱,比如购买了不符合咖啡店风格,无法充分利用的液晶电视;比如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下就签订了条款于自己很不利的合同 一项项的不如意,加之经验的缺乏,几个孩子关于创业的美好梦想一度险被残酷的现实击退。
后来,他们想通了一个道理,不能一步登天,也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对于第一次创业的我们来说,主要是获得创业的经验,即使失败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以后再次创业也是有很多益处的。”心态好了,市场开拓也渐渐找到了方向,为推广咖啡店,他们在学校里派发传单;为突显小店的特色,他们在咖啡馆里举办沙龙,每周日,学生社团吉他社还来演出,咖啡馆渐渐有声有色起来。
对于洪一平说,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最深有感触的是心态的变化,从开始的浮躁转为安静,从起初的盲目转为理智,他们由衷感慨,“从容的心态是创业的基础。”
市场分析不能少
行业调查是关键
【创 业 者】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06届硕士毕业生 苟小刚
【创业方向】 北京炫我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感言】 有了金刚钻,也别轻言揽瓷器活。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行业调查、市场分析绝对马虎不得。这是商场,不是游戏场,“重新游戏”的机会并不会时时有。
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苟小刚进入了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工作,成为一名技术人员。这是一份让不少人羡慕的工作,公司实力雄厚、工资待遇不菲。但是“大公司,小角色”的工作现状让苟小刚不怎么有满足感。“工作任务是规定动作,工作职责、范围都要听从别人手中的指挥棒。 我 只是一个机械动作的操作者,做出来产品没有属于 我 的标记。我要做款属于自己的产品。”在大学时代就萌生的创业念头此时此刻变得更加坚定。
出于专业背景和所在行业考虑,苟小刚把创业方向锁定在“数字家庭”和“集群渲染”上。无论是行业发展前景,还是考虑到国内现有的竞争对手情况,这两个项目都有较大的市场机会,“数字家庭主打的是硬件设备的生产,但是要求前期投入的资本很高,集群渲染更多的是技术研发,我有专业优势,应该把握较大。”经过踏实的前期调研,苟小刚最终选择了后者。
,由苟小刚和几位北大同学共同创办了北京炫我科技有限公司。“都说创业的第一年是最难的,但是对我们这个行业却不然。”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加之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以及之前工作时积攒下的收入做资金保证,一年的产品开发顺风顺水。今年年初,产品软件研发完成。
在苟小刚看来,闯市场的“金刚钻”有了,市场闯起来好像不是大问题,但是几个月的市场推广却让苟小刚倍感受挫。之前在英特尔的工作经历,只是埋头于产品研发,根本不用担心市场的问题,真正自己办公司,才知道“缺乏社会经验,不懂得怎样和客户保持沟通,维持关系,好几单业务跟着跟着就丢了”。
客户方面的工作经验,丢几次单就能慢慢学习到了,但更大的拦路虎却是盗版产生的阻力远远高于入行前调研时的估计。“一些小公司的客户对比了我们的产品性价比和其他盗版的产品后,多是选择价格低廉的盗版。这对我们的市场是个很严峻的挑战。”为了推广产品,公司不得不调整客户的目标群。“商场不是游戏场,对市场没有全面、细致的前期调研,贸然入行,是创业的大忌。”苟小刚有这样的感触。
选对方向最重要
基础调研少不了
【创 业 者】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 学院2005届硕士毕业生 孔令博
【创业方向】 数字化菜谱
【创业感言】 创业最先要解决生存问题,而且,无论在过程中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只要坚持下去,终究能将想法付诸现实。
20,孔令博辞掉高校团委的工作,选择创业。创业之初,孔令博和团队开发了很多新产品 智能闹钟技术方案、创意文化衫网络平台等,这些产品推广之初都拥有不错的市场反应,然而很快随着其他厂商的跟进,一一显出疲态。没有气馁,孔令博总结了自己的问题:选择创业方向时有些盲目,沉淀了一年之后,孔令博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经常和同学一起出去吃饭,人多时就觉得点菜很麻烦,一方面记不住已经点好的菜,要不断地询问服务员,结账时检查账目也很不方便,破坏了聚餐的愉快氛围。孔令博萌生了做一份数字化菜谱的想法,如果摒弃传统的点菜模式,顾客通过触摸屏可以全面了解菜品的信息并点餐,那该多好啊。
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孔令博和伙伴们开始积极研制电子菜单,但出师不利,第一份电子菜单并不适合市场的需求。痛定思痛,团队得出“市场调研不充分”的结论,于是他们前往全国12个城市,对800多家餐厅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餐厅和顾客的需求。
,终于成功推出基于Wi-Fi网络的“E 菜谱”服务系统,“E 菜谱”采用“服务器+无线网络+浏览终端”的技术模式,所有的菜品信息被部署在服务器端,并通过各个便携式浏览终端显示,真正实现了餐馆“无纸化”。
方向选定了,市场调研充分了,又遇到了经营中的具体困难,“我们是四无公司 无方向、无项目、无固定办公场所、无资金,连注册时验资的十万块都是向朋友借的。”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已经发展到有十几个人,但是账面上却只有几千块钱,连发工资都不够。为此,孔令博想了不少办法维系公司生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用什么来保证生存最重要”,孔令博说,“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要思路灵活,保证生存。
但是遇到困难,不要忘记自己想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实现。”
如今,孔令博所创办公司的数字化菜谱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结自己的经验,孔令博说:对于第一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当“梦想照进现实”,总会显得梦想有些苍白无力,现实无比残酷。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将身体沉下去,深入到市场的实际当中,正视困难,坚持不懈,总会迎来明媚的曙光。
篇6:大学生创业,从校园“销品茂”起步
大学生创业,从校园“销品茂”起步
引言 近日,松江大学城学生街一侧建起了一幢两层楼的商场,这是松江大学城第一个综合卖场,有点像个小“销品茂”(Shopping Mall)。很多大学生都瞄上了这里,成为一家家电脑店、饰品店、书报亭的店主,其中有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毕业多年的学生。与10年前投身创业大潮的大学生相比,如今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清醒,创业之路也更加务实。 今天的《大学》版,让我们一起品味大学生们的创业经历,分享他们鲜活的创业经验和创业教训。 应届生:不找工作找商机 2个拖箱、5个大包,两个年轻人带着这样的“装备”,在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上“闲逛”。小王和小傅每每谈到这次经历,都会笑称:“有点疯狂,为了进到好货,我们兜到脚底磨起了血泡。”小王说,今年自己就要毕业,创业打算完全出自6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时,就读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他陪同哥哥到义乌出差,小商品生意的潜在商机打开了他的思路,对专业不感兴趣的他放弃了找工作的念头,专心创业。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小傅给予小王大力支持,作为第一批入读松江大学城的学生,小傅亲眼见证了大学城从最初的“空空荡荡”演变为现在的“人声鼎沸”,“这里充满着商机。” 针对松江大学城女生多于男生的实际情况,他们最终将小店定位于“饰品”销售。但是在几乎翻遍整个大上海之后,他们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铺位。正在苦恼之际,小傅突然发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松江大学城就有许多现成的铺位出租,他们将铺位定在二期学生公寓附近。 之后的一个月中他们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苦日子”,他们花了两个星期时间,在学生中做了几百份问卷调查。在了解到大致情况之后,两人便前往义乌进货。现在小店开张已经快一个星期了,小王给笔者算了一笔账,“10平方米的小店,月租2600元加上80的物业费,每3个月一付。装修和成本加上首付的现金总共在15000左右,也就是说每天要至少做到纯盈利160元才刚好能够保本。”虽然现在生意只能算基本保本,但是两个大学生却热情不减:“相信等到整个商场开始全面运行之后,生意会一天天火起来的。”小王更是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对收入现在要求不高,能够达到大学生就业的平均工资就可以了。”他们为自己小店取名“仙灵岛”,他们形容现在的日子就像“生活在仙气之中”。 在校生:服务同学不惜成本 在“仙灵岛”不远处,是一个面积约五、六平方米的电脑配件店。开店的是上海外贸学院的学生丁元平,他的创业经历似乎有些特别。今年还是一名大二学生的小丁颇为得意,因为这次开店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创业了。去年9月,小丁就和弟弟合伙在位于西藏路上的圣力数码广场上,注册成立了上海朋升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电脑配件经营和网络设备安装。 出乎笔者意料的是,小丁在校所读的专业,其实和电脑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国际经济新闻”。对于投资开办网络配件公司,丁元平说,主要还是自己兴趣使然,另外弟弟具备的`专业技能也助上一臂之力。 这次能在松江开店,小丁觉得是水到渠成,因自己做了电脑生意后,同学们经常让他从市区带配件到松江,久而久之他想,“索性在松江开家小店。”原先他只是在宿舍区附近租了一个柜台,当得知商场出租的消息,小丁干脆“鸟枪换炮”,“柜台”升级成“小店”。 在采访中,他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好几笔交易。看得出,小丁是个生意场的“老手”,他也不无得意地告诉笔者,“由于我在市区的公司经营状况不错,因此,这里的小店只要不亏本就可以了,主要是为了服务同学。”小丁还成立了专门的电脑服务队,为同学免费解决电脑方面的困难。如今这个服务队在整个松江大学园区的名气已经很响了。 对于创业的风险,小丁的态度不觉给人启迪,“创业当然有风险,但是我相信,如果不投资,那么将永远不会有回报,创业要从小做起,慢慢积累,我相信还是会成功的。”丁元平起身向教学区赶去,边走边说,“我本身最主要的还是学生,做任何事情,都绝对不能影响这个大前提。”丁元平在这一点上有清醒的认识。 毕业生:回校园“为自己打工” 沿着小丁开的电脑配件店再往里走,也开着一家首饰类小店。相对于应届毕业生或在校生创业者,这家店的店主显得成熟很多。2003年从上外毕业的傅红艳,在投资这家小店之前做了两年的导游,如今已经辞职的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也许还是怀着“学生情怀”,傅红艳一开始,就把小店经营对象定位在学生群体。她原本打算在市区的中学附近开店,但是由于市区店铺租金实在太贵,小傅不得不转战“大学城”。“相对而言,大学生的独立消费能力要比中学生强。”小傅对自己的选择已经胸有成竹。 傅红艳告诉笔者,这次开店的资金全靠自己以前的收入积累。对于小店的装修,她颇有几分自得:“这里的家具、壁橱、柜台等等,都是我亲自设计的,然后找木匠手工打造的,看上去是不是很特别、很别致?”为了能在大学城创业,她还特地在松江租了一套房子。而对于这份辛苦,傅红艳显然能够“自得其乐”,“毕竟这是自己的事业,只要自己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再苦也是值得的。” 对于“自己开店”和“为别人打工”的区别,小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心情上,“这里每一样货物都是我亲手挑选的,因此在为顾客介绍的时候,我也特别有感情。每当能做成一笔生意,心中的成就感是不可替代的。”傅红艳觉得,现在“为自己打工”,赚钱已经看得不是非常重要了,主要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从中寻找自己的真正价值。“自己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享受’的一个过程,享受拥有自己事业的甜蜜。”小傅满足地说。 刚刚开业的“仙灵岛”,生意还有点冷清。★ 学生宿舍小报范文
★ 学生宿舍守则
★ 二年级作文起步
★ 起步作文初三
★ 二年级起步作文
创业:从学生宿舍起步(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