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5-01-18 03:40:11 作者:紫烟幻晓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紫烟幻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垂线的画法和性质

①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一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③垂线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的画法及运用

①平行线的画法: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②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其中的一条直线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如果第一步的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如果不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不平行。

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④怎样画长方形:

画垂线的方法:按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从画出的线段两端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这两条线段长2厘米;把两条2厘米长的线段点连接起来。

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线段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使移动的距离达到宽所指定的长度,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长所指定的长度;把两条线段相对应的端点连接起来。

篇2:四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

一、计算题

1、145×12= 2、135×12= 3、176×46= 4、325×26=

5、237×83= 6、36×254= 7、83×217= 8、43×129=

9、32×164= 10、25×328= 11、12×124= 12、85×215=

13、28×153= 14、322×35= 15、54×145=

二、填空题。

1、最小的两位数与的三位数的积是( )。

2、200个18是( ),125的40倍是( )。

3、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 )千米.

三、选择题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A、2 B、3 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4、美园小区有五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 )户人家。

A、600 B、500 C、125

四、应用题

1、一士多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支,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多少支?

2、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0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3、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4、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这篇文稿有多少字?

5、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5个箱子装够吗?6、如果每个箱子装30袋牛奶,200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7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7、育才小学有254位夏令营学员。学校组织学员到博物馆参观,学生门票每人25元。学校准备6500元够买门票吗?

8、学校新购进85套课桌椅,每张桌子105元,每把椅子65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元?

9、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2千克食物,九月份(30)天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10、一块长方形水稻试验田,长40米,宽24米,平均每平方米收稻谷14千克,这块试验田一共收稻谷多少千克?

篇3: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1、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位开始比较,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9、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0、近似数与准确数: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11、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的相同点: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不同点: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12、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编码具有有序性。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三: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四: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五: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

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初三数学知识点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