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范文初二400字

时间:2025-02-13 03:37:17 作者:兰超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兰超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书评范文初二4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书评范文初二4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简短书评

今天下午,我看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在海上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但依然坚持出海,直到第八十五天捕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主人公圣地亚哥身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让我非常感动。圣地亚哥执着于出海捕鱼,这不仅是他谋生的手段,也是证明他个人能力的地方。但是,出海能不能捕到鱼还是有很大的运气在里面的。如果出海捕不到鱼,许多渔夫会选择再尝试两三次,假如还是没有任何收获,基本上会放弃。但圣地亚哥却与其他渔夫不同。他非常执着于出海,即便八十四天没有任何收获也依然不泄气。邻居马诺林起初跟他出海,在坚持了四十天后,还是被父母安排跟随其它渔船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圣地亚哥在遭遇这些挫折后,依然没有放弃。第八十五天,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在周旋了两天后终于叉中了它,没等捕捞上船,就引来了无数鲨鱼的争抢,圣地亚哥不顾疲劳,无畏地与鲨鱼展开搏斗,最后回到海港,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头儿也精疲力尽地倒在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读这本名著,一定从圣地亚哥身上学到了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他在带领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才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无比接近于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我也要向习近平总书记一样,从主人公圣的亚哥的身上学会坚持不懈和执着的精神!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畏惧、不恐惧,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成长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少先队员,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篇2:初二议论文:《名人传》书评1500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名人传》一书的前页,便空空地印着这句古文。一开始还有些奇怪,一本外国人的书,讲的也是外国人,为何开篇便是这古文?

事实证明,这古文,安排得绝妙。

这本书很厚,不免予人一些些压力。再者,我自个儿对名人传记这种题材的书并不很感兴趣。在我的脑海里,一直认为这种类型的书,无非是让我们了解他人的生平,从而受些启发。而我,并不喜欢阅览他人的一生。

这本书慢悠悠地看完,细细品味,发觉自己的观点有些*。不得不说,罗曼·罗兰写得太妙了,傅雷也翻译得太妙了!

就如网上评价的一般: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家,一流的翻译家,才能给予我们如此震撼而感动的视觉盛宴。这本书,称为视觉盛宴真的不为过。

首先,罗曼·罗兰以新颖的手法写出这部由三部分组成的传记。他没有琐碎地对传主生平的点滴进行叙述——罗曼·罗兰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具有一般性——而是从共同的主题,共同的内涵点向三个方向发散、延伸,从而构成美妙的,看似松散实际紧紧串联在一起的线条。能够让读者把从中汲取的不同的东西“自觉”地联想到一起,然后,引发更多的思考。

人们都说,罗曼·罗兰是用音乐去写小说。没错,这一次,他就为我们谱写了一支动听又引人入胜的奏鸣曲。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抂真理。”

——贝多芬

他是一个被命运随意玩弄的英雄。贝多芬这个名字是享誉世界的,作为一位音乐家,他很成功。但他亦是可怜的,于音乐家而言,丧失听觉就像瘸子丧失了拐杖,深度近视丢掉了眼镜。可贝多芬这孤独的人儿,还要踉踉跄跄地不被人察觉自己的残疾,跌跌撞撞地行走在自己追求音乐的道路上。但这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最终依然接受耳聋的现实,以他的痛苦换来永久的欢乐。

“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堂,我的金钱归穷人。”

——米开朗琪罗

他是一个把一生都扑在工作上的忧郁症患者。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让全世界都为之叫绝,但这个艺术上的天才,对自己的懦弱却极端厌弃,他走在人生的路上,就像在阿门地狱中煎熬。他一次又一次地坠入情感的深渊,一次又一次地折磨着自己复杂的内心。米开朗琪罗的极度勤俭,极度厌世,极度厌己让世人无法理解。人们也好似随着他,矛盾地徘徊在他绝妙的作品和他本身的让人不解中。

“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

——列夫·托尔斯泰

他是一个进行着对自己无尽的解剖和忏悔的老翁。托尔斯泰的作品被誉为“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这位世人眼中高深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却对自身无比惭愧,不惜抛弃世俗的欢乐,客死他乡。“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这个评价,当之无愧。

这便是此书中三个举世闻名的伟人。我简短的文字当然不能寥寥概括他们极尽复杂的一生。但从作者的叙述里,我吸取到了一个精华之字:

善。

在罗曼·罗兰的笔下,无一例外的,善包裹了他们全身。

他们也许是孤独的,也许是暴躁的,也许是悲观的。但是,三个人的心里,有着深深的善。所以他们才会对穷人进行让人惊叹的资助,即使让自己过上穷人般的生活。所以他们才会毫不吝惜自己的爱,虽然有时候,爱与恨纠缠不清。他们爱朋友,把朋友们当做无价珍宝;他们爱自己的恋人,把恋人比拟为至高无上的天使;他们亦爱世人,会为世人热潮般的掌声激动得晕厥,会把自己宝贵无比的作品慷慨地赠与他人,会因世人的赞誉而感到无限的光荣。

纵然有可怕亦可恶的苦难如恶魔狠狠地纠缠,折磨着,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泯灭自己内心滔滔奔流似的善意。

纵然有再多的光环围绕,有再多的鲜花掌声追捧,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骄傲得把善心弃于不顾。

善这个字,不好写。

所以罗曼·罗兰才会用这一整本书去书写这个字。

善使人清醒,使人慷慨,使人学会被爱,也学会去爱别人。

《名人传》书中,金石之言很多。

但,一个善字,已足以。

初二:夏钦垣

篇3:《菩提花》微书评400字

一部散文小说合集,由张佩芬翻译,选译了黑塞最具代表性的14篇文章。之所以取名为《菩提花》,大概是编者想将黑塞与遥远神秘的东方有所联系吧,毕竟黑塞还是小说《悉达多》的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位“中国通”,其独特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使他在同时代作家中显得与众不同。

大概每个孩子的童年,或在现实中,或在想象中,都有可能面对一次“死亡”。比如亲戚邻居有人去世,比如最知心的小伙伴意外罹难,这样残酷的人生经历会产生深刻的烙印,至此,孩子通常都会成熟起来。

收录其中的《童年轶事》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当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与经常与他玩耍的小伙伴生离死别时,那种懵懂、敏感、害怕飘散在早春阳光明媚的午后。面对死亡,每一个孩子都是羞涩的,因为那是他们第一次触碰死亡,这种经验大人无法传授,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从未有过的感觉袭扰心头。

那一刻,孩子对世界产生疑问,开始对生命的长短感兴趣,悲伤在心河缓缓流淌。那一年春天早早降临,花园散发着草木的香气,第一朵盛开的野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而刚刚为小伙伴送别后的孩子,从此将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

作者:老K

公众号:吉人天相JR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简短书评

书评格式范文

书评范文

书评范文老人与海

初二作文400字

初二作文400字大全

初二随笔400字

初二自我鉴定400字

高中书评范文800字

精彩书评范文500

书评范文初二400字(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书评范文初二4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