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杯子里经典散文

时间:2025-03-16 03:36:37 作者:铁杆球迷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铁杆球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藏在杯子里经典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藏在杯子里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藏在杯子里经典散文

藏在杯子里经典散文

翠英丈夫去世早,一个女人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把儿女们拉扯大。

好在两个孩子很争气,先后考上大学,相继在城里安了家。翠英不愿进城,儿女只好来个折中的法子,在城乡接合部给翠英买了个四合院,让她在院子里种种菜,养养鸡,周末的时候,儿女们去看她也方便。

这天一大早,女儿小菊开着她那辆白色小轿车,眼泪汪汪地来到四合院,见了翠英三句话没说完,就“哇哇”大哭起来。

翠英赶紧对女儿说:“看看你像啥样子,快四十岁的人了,还哭哭啼啼的,有啥事好好对妈说,哭有啥用啊?”翠英嘴上这么说,心里早猜出个十之八九了,女儿心气硬,从来不服输,虽是个女儿家,却很少掉眼泪,眼下这情形,一定是和她丈夫闹别扭了。

果然,小菊吞吞吐吐地说道,昨天她无意中从别人那里得知丈夫和单位上的一个女人好上了,等丈夫回来,她狠狠逼问了一番,最后丈夫低着头承认了,说是一年前的事了,现在他已经和那个女人断了。小菊哪儿受得了这气,摔碗砸盘子,整整闹了一晚上。

翠英安静地坐在院子里,默默地听女儿说完了这番话、发完了一通牢骚,然后对她说:“小菊,你到妈屋里去,把床边柜子里咱家那个玻璃杯子拿来。”

小菊擦着眼泪问:“妈,您渴了?您干吗用那个杯子喝水,那不是您的宝吗?”

翠英说:“我不渴,让你拿你就去拿,你拿来后我有话说。”

小菊只得进屋去取那个杯子,翠英让她拿的是一个厚厚的老式玻璃杯,别看那杯子不起眼,来历可不普通。早年在农村,陶瓷和搪瓷杯子不值钱,谁家都有,但玻璃杯子却很少见,翠英手上的这个就更少见了,玻璃壁上印着一对红双喜,还有两朵盛开的大牡丹。

这宝贝,翠英一家平时很少用它,平常日子,翠英总会把它擦得干干净净,用布包好放起来,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把它拿出来用一次,不是斟酒,只是倒上一杯普通的开水,那个时候,孩子们都已经上学了,谁考试成绩好,谁才有资格用这个杯子喝水,每一次,翠英都要说上这么一句:“谁能用这个杯子喝水,谁以后就能进城,就能吃上肉,吃大米饭,住高楼。”所以虽然是普通的一杯水,但谁喝到了就特别开心,就这样喝着喝着,两个孩子最后居然都进了城,离开了穷乡僻壤。

一会儿,小菊把杯子拿来了,递给翠英。

翠英接过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对小菊说:“这么多年娘也没对你说过,其实这个杯子是你爹临死的时候买的,那时家里穷,你爹年纪轻轻又得了绝症,那一天,你爹拿了钱到城里去看病,可他没舍得,进了医院转了一圈,又把钱揣回来了,回来的时候走进百货大楼,花五毛钱买了这个玻璃杯,他说,杯子上的喜字和牡丹好看,喜气……几十年了,我就守着这个玻璃杯子过日子,现在我想明白了,我是拿这个杯子当我男人呢,所以平常的时候不敢让你们拿着它喝水,我怕你们不小心把‘爹’给摔碎了。你呢,现在比蚂幸福多了,男人一辈子哪有不犯点错的?可只要他能守在你身边就好,遇着事能帮你扛着就好,只要你待他好,他就能不犯错,少犯错,就是错了也能改,你说是不是啊?”

一番话说得小菊的心透亮透亮的,她陪着翠英吃了顿饭,开着车回家了。

到了周末,小菊一家三口开着车来了,尤其是小菊的丈夫,做饭、洗碗,积极得不得了,翠英看着,偷偷地笑了。

没过几天,儿子大伟开着汽车,气呼呼地来了,口口声声要同妻子小敏离婚。

翠英听他唠叨完,自然又让他进屋拿杯子,没想到大伟张口就说:“妈,您是不是要给我讲你把杯子当成我爹的事儿?您老人家就省点力气吧,杯子的事我妹给我讲过了,婚姻和杯子是没有关系的,这一次我非离不可……”

这时,翠英自己走进了屋,把那玻璃杯子取了出来,她颤颤巍巍地拿着杯子,然后朝地上狠狠摔去,“哗啦”一声,杯子被摔成了无数的碎片,大伟顿时吓坏了,他万万没想到母亲会发那么大的火,甚至把那个当作命一般的杯子给摔碎了,他惊恐地看着怒气冲冲的老母亲和一地的碎玻璃片,一句话都不敢说。

翠英问儿子:“你和小敏结婚多少年了?”

大伟赶紧答道:“快二十年了。”

翠英紧接着问道:“你知道这杯子多少年了吗?”

儿子摇摇头说:“不知道。”

翠英叹了口气,说:“它在我手上已经有三十八年了,在这三十八年里,这个玻璃玩意儿随时都可能被摔碎,可我用心把它保存下来了,你们俩在一起才二十年,连个玻璃杯子都比不过,你还有脸来对我说离婚吗?现在我把它给摔碎了,想粘都粘不到一起去了,从此我再也不会和你讲把杯子当你爹的事了,你的事我管不了,你回去吧!”说完,翠英回头进了屋里。

儿子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他痛苦地喊了声“妈”,可任凭他怎么喊,翠英还是没出来,大伟没办法,只能开车回城里去了。

当天晚上,儿媳妇小敏给翠英打来了一个电话,她哭着说了一句:“妈,谢谢您,周末我和大伟一起去看您……”

挂上电话,翠英满是皱纹的眼圈红了,她慢慢走到床边,打开床头边的柜子,拿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来,里面裹着的就是白天摔碎的杯子碎片。翠英把玻璃碎片拨到一边,从底下拿出一个发黄的纸条,其实翠英没对儿女们说实话,那个玻璃杯子和纸条是翠英的一个“心上人”送的,这人不是两个孩子的爹,而是一个叫李茂的下乡知青。

丈夫死后不久,在给知青派饭的时候,李茂喜欢上了翠英,那个时候,年纪轻轻的翠英已经守了寡,对这个叫李茂的多少也有点意思。后来知青回城,李茂要翠英和他一起回去,翠英不忍心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扔给年迈的公婆,分别之际,李茂送给了翠英一个玻璃杯子,在杯子里塞了个纸条,然后回城去了。翠英虽然不识字,但她很有心眼,把纸条上的`字分别抄下来,一个一个去问人,总算是把纸条上的意思弄明白了。

李茂回城之后,对翠英仍然念念不忘。一年后,李茂不远千里,借着回“老家”看看的名义,回到当年插队的农村,想把翠英带走。

那天晚上,在昏黄的油灯下,翠英看着两个熟睡的孩子,抹着泪问了李茂一句话:“我进城了,孩子咋办?”

李茂说:“咱们可以寄钱给他们啊!”

翠英说:“没人疼没人爱了,寄钱有啥用啊?”其实翠英心里想:我进城了,两个孩子怕永远进不了城啦,当妈的要把进城的希望留给孩子们,这样才对。

就这样,翠英守着这份藏在玻璃杯子里的爱,过了大半辈子,每当自己遇到难处的时候,她总会把那个玻璃杯子拿出来,把杯子里的纸条掏出来,认真地看一遍,想着自己也是能进城的人,给自己打气……就这样,她一辈子都盼着进城,却没进城,后来等儿女都进城了,她年纪大了,就不愿进城了……

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杯子,翠英为啥摔了呢?就在昨天晚上,翠英吃完饭,打开电视机,无意中看见正在播放新闻,那个在城里当了大官的李茂,得病去世了。

如今,翠英已经不需要再进城了,她老了,无所谓了,最关键的是,现在那个盼她进城的人也没了,这个宝贝似的藏了三十八年的杯子还有什么用?杯子是碎了,可是那行用蓝色墨水写的字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从她心里抹去:“翠英,我永远在城里等着你……”

篇2: 藏在老槐树里的秘密散文

藏在老槐树里的秘密散文

一棵老槐树,心被时间的手掏空了。七十岁的父亲决定,在腊月二十七这天让它倒下。他不止一次地告诉过我,老槐树是他结婚那年亲手移栽的。我问他,为什么不种别的树?他说,这棵槐树原本很瘦小,生长在荒野地里,去你母亲家必定会走过它身旁,和它说过很多心里话。我笑着说,老掉牙的故事,是它给你和母亲做的媒吧?《天仙配》里的老槐树就会说话做媒。

田野空旷,庄稼还在睡梦中。公路平坦而笔直,车速很快。右拐,是一条只容得下一辆车通过的水泥路。父亲给我打来电话,第一句就是他要锯掉老槐树。多少年了,我把我的梦一直藏在老槐树的身体内。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为此,我必须赶回家。

一股灰色的烟雾袅袅地飘出菜园,不远处,小河边的茅草蓬乱一片,燃烧着,红色的火苗窜跃蔓延,空气中充满了浓烈的干柴气味。火焰过处,土地墨黑一团,我踩在腐朽的落叶上,想着三个月后,这里会长出青草,开满细碎的蓝花,人们都说是野草,不是花。但我认为它是花。

父亲一脸的沉郁之色,蹲在老槐树的脚下。他的嘴上也冒着烟,很少见过他抽烟,这会儿,一支烟被他烧成一小截。菜园上方便显得黯然、静谧,连小鸟都躲得远远的,嬉戏在小河尽头的小竹林里。我看到一个少年自那边走过来,手里捧着什么东西,笑声脆亮,冲着我说:“掏到了一窝鸟蛋,给你!”我惊讶地凝视那些玲珑可爱的小蛋,伸出手,抚摸它们,温温的热,是他掌心的温度,还是鸟窝里的暖?就在我思量间,他眨着干净的眸子,如获至宝地说:“那只鸟妈妈飞走后,我赶紧爬上树……”我疑惑地把刚刚拣起的鸟蛋放回他的双手中,喃喃道:“我不喜欢你这样。”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天,我记得槐树的叶子碧绿在枝头,白色的花徐徐开放。他是我的堂哥,叫清。清哥教过我爬树,爬的就是这棵槐树。可是,胆小的我注定站在地上看清哥像猴子一样爬上树,给我摘下梦般的槐花。清哥就像是我生命中的`树,我便是这树上的花。当有一天清哥远离我们,去应征入伍时,我才发现清哥不是我的树,而我也不是花。我把这个秘密封存进槐树的年轮中。那天,我长大了。

父亲站了起来,才看到我就在他的身旁。他说:“老了,枯槁了。像人一样,总有去的时候。”说着,抓住靠在树干上的一把锯子,很久没看到这把锯子了,当然,父亲在每年的隆冬会动用它。我的目光停在父亲的脸上,有两行泪水悄然地滑落,一双眼睛变小了,变深了。我的心软成一滴水,酸酸的,有些生疼。

一双粗糙的手握紧木柄,用力地将锯子锋利的齿咬住树杆,树皮坚硬老化,让我想起死在岸上的鳄鱼的鳞片。有米黄色的细屑冒出来,慢慢的,地上积了半圈木屑。我的梦也被切割着,碎作尘埃,轻薄透明,里面开出一朵朵花,白色的或蓝色的。

那年的深秋,清哥告别了我们,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他在信中说,在那里,他会梦想成真,并祝愿我像小鸟一样飞出去,飞得很高很远。又十分沉重地道出一个秘密,关于那一窝鸟蛋,被他吃了。他一直没有勇气自白。我回信时,没有提及鸟蛋的事,我无法原谅他。然而,这个情节纠结了我半生,我为何不能放过清哥,抑或放过自己?因为一年后,清哥的光荣牺牲,不止带走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还重重地把我扔进了一个崖谷,里面是万般的痛楚,还有无边的懊悔。我一想到那个有关鸟蛋的事,胸口就闷痛。这种疼痛,是因果报应。也是我必然的承担。

当老槐树歪歪扭扭地躺下来时,我弯腰看它的身躯,里面是一个幽深的洞。父亲一声长叹,拎着锯子,径直走了。他来到还未燃尽的乱草边,抬脚猛力践踏,火光黯淡,微微抽动。我隐约看到父亲额头的一道道皱纹更深更粗了。

那年藏在树心里的秘密从洞口飞了出来,我伸手接住它们,清哥的影子站立在我的掌上,慢慢变成一棵树,一棵开满白色槐花的树。原来清哥是树,我是花。

篇3:藏在岁月里的温暖散文

藏在岁月里的温暖散文

南风暖融融地吹拂着。

田地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了,黄灿灿的夺人眼球;而荞麦宛若羞涩的少女,低着腼腆的脸,有些不知所措地站立着。此刻午后的暖阳照向大地,舒适得令人慵困。一条碎石路闪着石子特有的光泽延伸向远方。

这是1937年的春天。

路旁站着一对男女,他们牵着手,彼此默默无语。目光流转之处,一片春暖花开。

四周静得出奇。湛蓝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大朵大朵的云,像极了酣睡的婴孩。南风依旧拂过野草,发出“沙沙”的声响,却是极微小的。

已然是春天的时节了,无名的碎花开了一地,那儿一簇紫色的,这儿一簇白色的,有着莫名芬芳的花在微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女孩微微踮起了脚尖。

她伏在男孩结实的肩上,瘦弱的肩一起一伏。男孩的模样十分坚毅却又柔情似水。

静静的河水淌过春天的臂弯,揽起几许冬日残余的冰寒;几只早已脱了漆的旧木船泊在河岸边。清清的水招摇着油油的水草,在金色的柔波里,穿行过黑黑的鱼儿,一圈一圈的水泡浮上水面。

女孩开始小声啜泣起来,却又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哭泣。

又是一阵轻柔的.风,吹得花香四溢,大地的气息中却夹杂着战火的硝烟味儿。

女孩紧紧地抱住了男孩。

男孩身旁的一个布包上扎着一个小小的蝴蝶结,那粉红的颜色显然是女孩精心挑选的。

……

眼前的画面开始变得模糊,模糊得只剩下一双相拥在一起的人儿。

“这么多年了,我还记得那年的春天。春天呀,到处是花儿草儿的香味儿……”祖母的声音如流水一般和缓,在轻诉着一段往事,“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那年,你的祖父参了军……”祖母的声音变得有些伤感,“这一等便是5年。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去那一块花地走走,闻闻,听听,想想,念念……第5年的春天,他便回来了,我认得那黝黑的脸庞和怀里的小怀表……”

午后的暖意在祖母的脸庞上荡漾开来,崭新的相册悄悄地翻过一页。

“那会儿在农村,还是小伙子小姑娘呢,像你这样的年纪吧。饥馑的年代里,我们在春天一起去挖野菜,蕨菜、马齿苋……我们提着满满一篮的春光欢笑……”

祖母的眼里闪现出柔和的光芒。

相册的最后一页上,两人的笑意定格,却还是春天,只是时光褪去了青春的色彩,彼此在内心深处的相守温暖了岁月。

“你们在说什么呢?我也听听。”祖父爽朗的声音从阳台传来,带着微微的笑意。

午后的阳光偏了一个角度,泛黄的墙壁上,时钟在“嘀嗒嘀嗒”地走着……

篇4:藏在花蕊里的童年散文

藏在花蕊里的童年散文

宝贝,请你放下手里的喜羊羊,让它睡到你自己的小屋去。你乖乖地坐在那儿,安静地听爸爸讲,我们藏在花蕊里的童年。

我们的老家有一条河,那是一条充满快乐的河。它从我们家对面的大山上悄悄地发源,在美丽松鸡和野兔戏耍的林间流过,洁白如雪,飞如银丝,一路欢歌,经过我们安详的小村。

我们童年的时光,随着哗哗的歌唱在不轻意间悄然流逝。有时,赤脚走在冰凉的河水中,我分明感觉岁月从指间滑过的清爽。

童年的劳动任务,是每天给家里的老牛割上两竹篓青草。

我们明明知道小河边的草已被我们消灭得精光了,那怕是一棵尖尖的草芽。但还是禁不住哗哗水声的诱惑,每一次割草都一路朝小河边飞奔而去。我们在半山坡上就甩掉竹篓,让它自己从山坡上滚落下去。等我们脱掉衣服,一个猛子跃到小河中的时间,它已惊魂不定地到达。

我们光溜溜的排成一个长队,站在高高的大石头上,青蛙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往水里跳,惊起如雪的浪花。

我们在春天的小河里戏水,三月的阳光慷慨地照耀着我们黑黑的皮肤,照耀着我们纯洁如水的童年。

河边长着一个高高的核桃树,有一年春天的时候,居然在树冠上长出了一个篮球大小的蜂巢,整天蜂群乱舞,热闹至极。

宝贝,你知道那是什么蜂么?它的体积有蜜蜂的两倍大,我们叫它黄粗脚,是野蜂中最毒的一种。

我们从来不允许这类坏蛋在此作恶多端,这是属于我们的地盘。我们的地盘我们作主。但我们也深知这种野蜂的厉害,据说,它可以顺着我们抛石头的线路,分秒之内飞过来直接将毒刺插入我们的身体。

这样的大事,还得二哥他们出面才摆得平。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他们爬上树,一把火,把这个蜂巢给烧了。并且享受了一顿油炸小蜂儿的美食。

在炊烟袅袅的乡村,我们居然会去诅咒一权刚刚长出的小瓜。这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你们永远也想不通的事情。

我们昨天和邻村的小朋友干架了,我们的心里一整夜都蔽着一股气。就像一个十分恶臭的屁总想把它放到空气中去,熏死那些可恶的苍蝇。今晨,我们背着竹篓走过他们家地旁的时候,草丛里,玉米林中缀满晶莹的露珠。

露水打湿了我们的脚。我们指着他家地里刚刚长出一个小瓜,一个水灵灵的小瓜说:指瓜烂瓜、指瓜烂瓜……希望它在明天的晨露中枯萎。

可惜,我们是一群不长记性的孩子,有了新的快乐,让我们忘记了这一个诅咒是否会在明天应验。未来的时光中还有许多的快乐在远方召唤。

宝贝,你知道爸爸童年里最美丽的声音么。

新年的鞭炮、电影院的枪声、半夜的雨声,都不是。

秋天,成熟的核桃从夜空中滑落的声音,那是爸爸童年里最美丽的声音。

我知道,在这样的季节里,好伙伴们都睡到了木屋的楼上。每一个晚上,猫一样的耳朵耸立,绝不放过一丝丝的风吹草动。

那些让我们期盼很久的核桃,终于在一个月光如水的深夜成熟,悄然落下。

那样的夜里,核桃打破碎碎的月光,从树叶间飞鸿一样穿过,吓走一只美梦中的'松鼠,仓惶而逃。

啪——啪——啪,一个,两个、三个,睡在木楼上的我们默默地计算着我们的希望。天还未亮,我们如猴子一样,提着提蓝,往树下飞奔而去。把希望一个一个装进提蓝里,慢慢地积攒,晒干了,卖给那些城里人,换来我们一个学期的学费。

当然,我们不会象你们想象中的一样老实。我们从山上拾回一些用大铁锤才能砸得开的山核桃放在提蓝里去麻那些城里人,卖的时候专选好的让他们尝,他们尝过了,看看我们大山一样淳朴的小脸也就相信我们了。

每每想到他们优雅地坐在沙发上,用力去咬山核桃把牙齿都嗑掉的时候,我们心里暗暗好笑。

夜深了,草堆上洒落一层淡淡的银辉。

我们在草堆间捉迷藏,银铃的笑声抖落棕树上淡淡的月光。

有时,我们也会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打着火把,顺着一条山沟一跑寻去。我们去找一种象癞蛤蟆一样的石蚌,用鸡蛋蒸来吃味道十分鲜美。

这些长相难看的家伙,属于夜猫子系列,白天猫在洞里睡觉,晚上悄无声息地出来活动。我们自己做的手电筒对它一照,呆呆地不动了,一伸手便拿。看见它那粗糙的皮肤我就害怕,所以我是从来不敢动手的,权且给他们做伴、打打副手算了。

月光下如雪的山泉。

时隐时现的火把,欢快的笑声响彻云霄。

宝贝,这就是我们藏在花蕊里里的童年,神秘、美丽、自由、芳香……

篇5:藏在猕猴桃里的亲情散文

藏在猕猴桃里的亲情散文

我抱着幼小的儿子去县城打防疫针,路过舅舅家所在的村庄时,朝房屋密集的村落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猕猴桃园,碧绿如茵,硕果累累!触景生情,这一刻,勾起了我生平第一次吃猕猴桃的记忆。童年的记忆刻骨铭心,时间大概是在十七八年以前吧,那时我也就五六岁的样子。

记得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路边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得稀里哗啦,田地里的麦苗翠青翠青的,天空灰蒙蒙一片。妈妈抱着幼小的弟弟,我紧紧地跟在身后。我们踏进舅家的头门,走到庭院时,外婆听到妈妈的呼唤迎了出来,她接过弟弟亲了亲,又转身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俯下身子对我说:哟!‘黑豆’孙女子,越长越乖了!。我只是傻傻的笑,知道那是外婆表达喜悦的特有方式,我不能完全明白话语的意思,心里只是想“黑豆”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但我人小鬼大,知道不能当面对大人的话语产生疑问,就记下来,等到与小伙伴们玩耍时再问她们吧!结果是小伙伴们也都不知道,我渐渐长大以后,才真正弄明白,原来“黑豆”的意思就是说我的肤色比较黑!

进到屋里,外婆把弟弟放到炕上后,又不容分说地把我的鞋子也脱掉,抱到了炕上,她说:我打早起,就把炕烧得热烫烫的!知道你娘仨要来,到门口都看了八九回了!继而,外婆出去了,再进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蛇皮袋。外婆解开扎绑着袋口的蛇皮袋子,又从里面提出一个挽着的大塑料手提袋,里面显得鼓鼓囊囊、疙里疙瘩的!我非常好奇,就趴在炕沿上想用手去摸一摸,外婆说:都这么长时间了,怕是都放软了吧!在这一向的时月里,这些东西可是稀罕物,你娘仨肯定没吃过!。

记得外婆轻轻地从里面一个一个地取出来,摆在炕边上,我不看不知道,细看吓一跳!黑乎乎的,外皮起了褶皱,很像外婆的手背,满是沧桑和岁月的痕迹!更可怕的是,还有一层密密麻麻的细毛!外婆说这是猕猴桃,今年后院地里刚开始结的,只是太少了,也没人收购;我就给你们娘仨留了点,就图吃个新鲜,也算是咱算落下了!

听了外婆的话,懵懂的我越发奇怪!当时,在我的印象里,“猕猴的桃”应该是《西游记》里孙猴子吃的那个样子的,又鲜,又红,又大!可眼前的这些“猕猴的桃子”,又黑又小,皱皱巴巴,差得也太远了吧!

外婆拿起一只大一点的,用指甲掐开皮,把毛茸茸的外衣一点点地剥掉,露出了绿莹莹的果肉,递到了我的嘴边!小时候的我,是一只名副其实的“馋嘴猫”,对于没吃过的东西不管好吃与否,一定先得尝尝再说!果肉在我嘴里蠕动,冰冰凉凉,酸酸甜甜,后味还有点涩涩苦苦的感觉,或许是再一次想到了让人“惊悚”的外皮吧,我实在吃不下去了,竟然把嘴里的全部吐了出来!外婆哈哈一笑,嗔怪道:碎娃娃不知道啥!你看,你是“麦色娃”(肤色黑),多余吃些水果,把皮肤淘洗得白白的,长大了好找女婿!不管外婆说什么,我就是不吃摆放在炕沿上的猕猴桃,还淘气地说:黑就黑吧,不叫你们管!。

舅舅家在眉县金渠镇枣林村,十几年前的时候,他们那儿种植猕猴桃的`人家并不是很多,所以,外婆也就把那点微不足道的收获当成宝贝珍藏着!我的外婆是一名虔诚的信教徒,如今我长大了,推测老人家当时的心思,她肯定以为那是上天赐予人间的“奇异果”,只是想让自己的女儿(我的妈妈)沾沾灵气和福气,也想让自己的外孙女(我)出脱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

白驹过隙,外婆长眠于地下,坟头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猕猴桃园。星移斗转,我成了家并且有了自己的小宝贝,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当年令人稀罕的猕猴桃,如今已成为一方经济腾飞的翅膀!每一次经过,当我看见郁郁葱葱的猕猴桃园时,不由得就想起了外婆,也想起了外婆给我说过的话语。

篇6:藏在花生里的时光的散文

藏在花生里的时光的散文

在老家那个小山坳里,有一片土地,里面有我藏在花生里的小时光。光阴荏苒,当再次回到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我的心头不由一沉。眼前这片土地,早已经不复当年模样,杂草丛里掩盖着岁月变换的沧桑。我靠着残存的记忆,将破碎的光阴拾起,把藏在花生里的时光重温,细细回味。

从小我就喜欢吃花生,喜欢这种质朴而厚重的味道,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回花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小时候的我总是会满心期待,从花生刚种下去的时候便开始数着日子,希望土地里的花生快点长大。

夕阳西下,当我的脚步再次踏在这片熟悉的花生地上,我能够真切地听到心跳加快的声音,往日的林林总总在我的脑海中巡回放映。打量周遭,泥土里洋溢着当年留有的气息,我陷入了回忆的深渊!

年纪很小的时候,我会屁颠屁颠地跟在母亲的后头,去河对岸的地里种花生。每年母亲就会提前挑好圆润饱满的花生做种子,带到地里给种下去。到了成熟的季节,一株株花生结满了花生果,我满心欢喜。母亲来到花生地,放下扛在肩膀上的锄头,打量了一眼,地里长满了杂草。要想种花生,首先得把地里的杂草给除掉,细细弄下来,一块花生地里的杂草也有一小堆。把草除去后,母亲看了一眼,便拿着锄头松土,在地里开出一道道沟来。

母亲拿起带来的花生种子,双脚跨在花生的沟两旁,一只手提着花生种子的袋子,腾出另外一只手拿花生种子,把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花生种子排在早已经梳理好的地里。由于之前的花生种子是一颗颗带花生壳的种子,为了便于发芽,在种在地里之前,母亲总是会用手把花生的一端微微捏破,这样花生带壳种是为了防止可恶的乌鸦来偷吃花生种子。后来母亲就不再带壳种植花生了,把优质的花生挑选出来,再进行去壳只留下花生仁,这样种植起来效果更好。为了赶走前来偷吃花生种子的乌鸦,勤劳的母亲还会扎几个稻草人放在花生地里,这样乌鸦就害怕靠近。

母亲把花生种子种下去之后,拿起锄头,给刚种下去的花生种子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地里是潮湿的话就不需要浇水了,如果不是那就得给种子稍微洒点水,但也不宜过多。一切弄好了之后,母亲收拾好东西,扛着锄头,牵着我的小手,走在洒满夕阳余晖的小道上。

一段时间过后,母亲会去看看地里花生的发芽情况,如果地里的花生缺粒比较严重的话,就还得进行补种。等到花生长出绿绿的叶子,就得给花生浇水施肥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地里的花生长势很好,一天一个模样,而我,也在渐渐长大。

等到花生长到一定时期,就得给花生松土、施肥,再给盖上泥土,梳理沟槽。这个施肥的过程一般会掺杂一些杀虫剂,以保证花生不会被害虫咬食,导致花生产量低。

地里的花生在一天天长大,天气也逐渐向热的季节走来,温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转眼间正是那些大孩子们下河游泳的时候。这个季节正是好时候,地里的花生也差不多结出了新的花生果,那些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去洗澡的时候,会偷偷去地里拔花生吃。从地里拔来的花生,拎着花生梗,拿到水里来回洗一洗就干净了,二话不说就拽下一颗花生往嘴里送。那时候的我,可羡慕了。

花生熟了,母亲用稻草绳把花生一捆捆给捆好,搬运回家。我拿来篓子,拎来一把小椅子,把捆花生的稻草绳解开,抽出一株花生,把一个个花生摘下来,扔进一旁的篓子里。等到篓子里差不多装满了,我把花生倒在地上晒干。那时候物质匮乏,也没有什么零食,所以花生摘得非常干净。

新的花生刚采摘回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煮花生吃。我把最后的一小篓子里的花生,全部淘洗干净,二话不说就把洗好的花生倒进锅里,加上水,再撒上点盐,开火煮花生。

灶堂里的火很旺,隔着木质的锅盖,我能够真切地听到锅里面水沸腾的声音,锅的边缘冒出了热气,溢出了花生的香味,我痴迷,陶醉!

那时候煮了花生,可得大吃一顿,有时候吃得太饱了,饭都吃不下。刚刚煮好的花生很多,由于天气很热,锅里面的花生得捞出来,放在簸箕里面晾干。簸箕里面的花生那是越晒越少,地上的花生壳越来越多。

拔完了花生的花生地,我们还会扛着铁耙,把花生地再给翻一边,也能够捡到不少的花生。在拔花生的时候,往往地里的花生会被拔断,留有少部分花生在地里。地里也有一些花生发芽了,雪白的芽茎,头部呈嫩黄色,把花生芽洗干净用油炒,又是一道好菜,爽口不腻。

采摘完花生,晒干,这时候也就差不多要做花生酱了。制作花生酱的浆糊是早就弄好了的,晒得通红,就等着地里的花生。母亲每年都会制作花生酱,至今回忆着那停留在舌尖上的的味道。

时间一天天溜走,转眼入秋。静谧的夜晚,我和家人会围在一起剥花生,一粒粒饱满圆润的花生,盛放在雪白的碗里,红皮的花生,在橘黄色灯光的照耀下,婉约着青瓷碗的琉璃白。剥花生留下的花生壳,用撮箕装好,可以用来烧火,那炽热的火焰里,摇曳一地的斑驳。藏在花生的点滴光阴,在岁月里悄然定格!

篇7:藏在草里的童年散文

藏在草里的童年散文

读到“乡村是藏在草里的……”,心一下绿了,一种沁人心脾的青色冲撞着味觉,舌一尖上一点绿色的甜浮起,荡漾了所有的感官,记忆在一丝缥缈的甜意里就这样醒来。

童年是藏在草里的,这是我的话。

母亲说:去割草吧,灶里没东西引火了。于是我们去割草,割草不需要走很远,山脚下就可以;割草不需要拿洋镐和锄头,一人拿把镰刀就好;割草不只哥哥会,我也会。于是,一人拖着一根旧背包带,一人手里拿把镰刀,我们兄妹三人就去割草。这种草叫檬草,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字该怎么写,发音大约如此,再找个木字旁的字算是知道是草。檬草成片地长,稍低于灌木,叶子像害羞草一样细细的排开,可根茎却是有木本的脆,晒干后遇火就着,火势蔓延很快。离开南方的山,再也没见过那草了。在泛黄的记忆里,两个穿着破旧肥一大军衣的男孩,后面跟着一个穿着军裤小格子短衣梳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的小女孩的剪影,印在了青青山坡上。

母亲说:小兔子饿了,该去拔草了。于是我和小哥哥去给兔子拔草,这样的事大哥是不参加的。小兔子最爱吃的是苦菜花,顶着小小的黄花,纤细的叶子,可是只要折断任何一个叶或茎立刻流一出白色的乳状的液体,母亲说,那是奶,草的乳汁,小兔子吃了长得快。可我还是不喜欢采苦菜花,因为那乳汁让我觉得像是花的眼泪,还有那种乳白色的汁粘在手上就是一一团一黑色的粘一液,很难清洗干净。小哥哥是家里唯一“袖珍”的男子汉,我是家里营养最好的高个子,相差两岁的我们如龙凤胎一样地一起去拔草,小哥哥拿刀在前,我提着小篮子在后。偶尔玩的好了,也说也笑,偶尔玩的不好了,两个嘴都嘟的老高,阴着脸,还是一前一后地谁也不丢下谁。

草,在童年的记忆里是生活的,没有草,就没有了那些简朴的记忆;草还是甜蜜的。

干黄的土坡上有一种草叫“茅根”,我们也喜欢叫“甜根”。叶子如小小的玉米叶,只是匍匐在地的样子,叶齿也能划破手,它的根如小小的藕一样雪白一节一节的,挖出来,用手随便地抹掉土,放在嘴里一嚼,甘蔗一样的清甜。于是我们常常在上学的路上,拐到山坡上,一人挖上一大把,炫耀地拿在手上,一路甜蜜地咀嚼着,满嘴白色的根茎,嘴边常常沾染了南方的黄土。那可是饥饿年代最好的咀嚼,那些贫瘠的味蕾夸大着点滴的享受,幸福简单的在一群孩子们的身上升华为了一把草根。记忆泛黄了,可文字走到这,那种带着泥土的甜意竟然那么清晰地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还有胖营长宿舍墙根下的那种如三叶草一样的“人参果”。至今我也不知道那草的名字,似乎是一种繁衍很快的小草,叶很繁茂,叶子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粉色的小花,花朵只有指甲盖一样的大小。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怎么会想到去挖这种草下面的根,挖出来之后,竟然是一些胖胖白白的球茎,亮亮地透明,吃起来清脆甘甜水分饱满,只是一个大约只有花生米那么大,真不过瘾,而且只有老草的根下面才有,那些看着翠色的叶子挖下去,是什么也没有的。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每天中午都会爬在胖营长宿舍的墙根下,唧唧咋咋地挖“人参果”,那时我们还真不知道传说中的人参果是结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只是因为这小小的白色球茎实在味道甘美,就有人给它起了这个那时我们知道的最顶级美好的'词。每天中午的唧唧咋咋,终于惹恼了胖营长,他挺着个大肚子,手里提着手|一一,脸涨得紫红出现在墙根的拐角处,吓得我们作鸟兽散,远远看着那个胖营长大声地喊他“翻译官”,那是电一影《小兵张嘎》里的坏蛋,那时骂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找个电一影里的坏蛋叫他。他还真气的远远举着手|一一,大声地用我们听不懂的江浙话骂我们。副一团一长家的儿子大声地对我们说:“别怕他,那一一里没子弹。我爸爸的一一里都没子弹。”等胖营长回去休息了,我们又悄悄地潜伏到了那片墙根下,继续我们美食的挖掘,后来胖营长发现了我们去他墙根下的秘密,派警卫员彻底地清除了那片草,从此我还真的再没吃过那种草的根茎。

那记忆里的清脆甜蜜啊。

还有那些做“好人好事”拔的喂猪草,为换钱采的草药,编织小动物的狗尾巴草,赌输赢的“电一影草”,养在瓶子里的“金鱼草”,做游戏藏宝物的苔藓草……记忆里一点点鲜活了起来,在这些草的鲜活里,那些曾经的场景也鲜活了。我还是那个小女孩吗,静静地摆一动着麻花辫,穿着一件方格短衣,喜欢一个人在正午的时候躺在山坡的草从里看天……看着看着,我变成了一朵云,看着看着,我就是了那缕风……只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想过做一株喜欢的小草,童年是渴望飞翔的。

篇8:藏在五月天里的寂静散文

藏在五月天里的寂静散文

在五月的天里

五月,阳光明媚,五月,密雨成帘,五月,百花齐放,五月,栀子飘香……

在五月的天里,微风徐徐,细雨绵绵。

在雨天的屋檐下,听雨打芭蕉,看雨落山林。

在寂静的山林里,寻一抹安宁,寻一处花落。

滚滚红尘,诸事多而不少,山林某处的幽静,是心灵所安之处。这里,没有喧嚣,这里,没有尘世,这里,没有繁杂,这里,只是灵魂的栖息地,唯静徜徉……

在五月的天里,阳光和煦,奇花初开。

在百花争艳的.日子里,栀子悄悄绽放。

在悄悄绽放的时刻,一缕、一丝,沁人心脾。

平凡的日子里,不平凡的你。在这个季节里,栀子花香占据了所有嗅觉。似梦而非,蜻蜓点水,孰轻孰重,余音绕梁。你,就是这样,不卑微,不张狂,不轻渺,不浓重……

在清香和宁静的交汇处,天人所制的仙境之处,是风在呼唤,是梦在招手,幽幽,徘徊不离。

只愿,笙歌落尽,斜倚云端。

只愿,花前月下,芳酒一尊。

只愿,岁月无痕,浮生若梦。

只愿,倾尽芳华,亘古不变。

只愿,苍茫一世,问鼎天下。

只愿,千杯烈酒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寻寻觅觅,澹澹月华流年梦,素笺化作人兀语。

在五月的天里,轻轻的……

轻轻地,梦……

篇9:藏在秘密里的幸福的散文

藏在秘密里的幸福的散文

妈妈,还记得您二十年前的那句话,“阳阳,你幸福了吗?”妈妈,请你原谅女儿,二十年后才给您回答。

妈妈,谢谢您给我一个家。还依稀记得那个遗失在岁月里的蝴蝶发卡,童年里,是您用它,装点着我的头发。美丽的白裙,就像洁白的小婚纱,裙角轻扬的脚下,幸福与快乐在那里生根发芽。妈妈,您知道那次我为什么流下泪花,两个哥哥摘去了我衣服上的小红花。妈妈,那次我说了一个谎话,是我在白色的墙壁上,涂画的小马,却要两个哥哥替我接受惩罚。妈妈,荆楚大地上的鹿城,是否真的是咱们的新家?我忘不了乡关天空下,和哥哥们嬉戏的图画。妈妈,为什么我们要说普通话?女儿只喜欢讲最美丽的家乡话。

妈妈,经过多少秋冬春夏,女儿已经长大。还记得女儿写的第一首诗歌吗?《献给母亲的歌》是女儿的第一次涂鸦。我很幸运的遇到了她,那位诗词启蒙老师有着一头的披肩长发,她带我走进诗河词海这个家。从此,我迷恋上了李白的豪放、潇洒,喜欢上了易安的人比瘦黄花-----从那以后我心中有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家。

妈妈,细风软雨的江南,我讨厌它,轻烟雾雨一次次浸湿我的长发,给了我一个铅色的年华。潮湿的江南,比不上咱平原开阔的家,更比不上我向往的诗词山水画。来自楚天的两位叔叔说,他们的家乡,就像我梦中的山水如画。那里有青山、绿水、繁花,那里有青苔、翠竹、山茶,那里有我思念的书、剑、琴、棋、诗、酒、花。妈妈,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了新家,请您不要满眼泪花,这篇文章就当做我最后告别的话。妈妈,请您放开女儿的手吧!放心,我不是要浪迹天涯,我只是想去叔叔们说的那个地方,寻找心灵归宿的家。

经过了人生的花季、雨季,早已远离了自己的豆蔻年华,岁月掠过我衣裙上的白纱,我有了和老师一样的长发。在二十二岁这年,我不小心遇到了他,盼望迎来梦中的童话。望着女儿的美丽如花,他的爸妈可能也希望我能走进他们的家。看着阳光、帅气的他,我放下女孩的羞涩,说出我的情话,而他却问女儿,真的'读懂他了吗,真的不会后悔吗。我低着头告诉他,只要互相包容,你我的爱情里只有甜蜜的情话。他看着楚天天下,静静地说,也许我们会在一起,看时间如何抉择吧!看着他转身走进公司的一刹那,白色的长裙上,沾满了我的泪花。

鹿城下,岁月流过去,清澈的回忆,洗涤过的荼靡花,我依然记得,如锈的家乡年华。妈妈,请您再次原谅女儿,没有直接回答您的话。不知是谁,弄脏了我的嫁纱,让我说不出幸福的话。等我找到心灵依靠的家,就会重新幸福吧!我想:幸福不幸福,不在于荆楚是否是新的家,只要黄玫瑰的花蕊上,永远不要有泪花。

杯子里的鱼诗歌

藏在大脑里作文450字

杯子里的朋友作文200字

藏在什么里的爱半命题作文

藏在时光里的什么作文800字

藏在抽屉里的爱作文

藏在糖里的友谊作文

藏在花季里的秘密作文

藏在枇杷叶里的母爱作文

随笔藏在坚果里的回忆

藏在杯子里经典散文(通用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藏在杯子里经典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