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cuobie4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我喜欢的端午节作精选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我喜欢的端午节作精选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在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上艾草,还要包粽子,有时候还有龙舟比赛。
据资料记载,端午节是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心如刀割,写下绝笔作《怀沙》,然后抱石投江。当地有很多人前去打捞他的尸体,都没捞上来。人们又怕水里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所以人们用一种叶子包裹了米饭,投入江中,又划小舟驱赶鱼虾前往有米饭的地方,以免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啃食了。这里用叶子包裹的米饭渐渐地发展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让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拿两片棕叶,我也拿两片棕叶,再把一边折成尖尖的三角形,用勺子盛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放入肉,然后再放入一勺糯米盖上,把多余的叶片再折叠起来,最后用绳包好、扎紧,一个棕子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包好后,奶奶就去煮。奶奶说:“粽子要一次性煮透,否则怎么都煮不熟的。”煮了一个多小时,粽子熟了。我拿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剥开棕叶,吃一口白白的糯米,软软的,嚼在嘴里甜甜的,很好吃;再吃一口腊肉,咸咸的,香香的;我这里吃一口,那里啃一下,因为粽子太好吃了,我三下五除二,一个大粽子不一会儿就吃完了。
端午的粽子真好吃啊!我喜欢你——端午节!
篇2: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除了春节,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为什么呢?那我就悄悄地告诉你:端午节有我最爱吃的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妈妈对我说:“妞妞,今年端午节你学包粽子吧,想不想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呢?”我一听,举双手赞成,早就盼着自己包粽子呢!妈妈还神秘地说:“我还请来一位包粽子专家,给你当老师,保证包教包会。”
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妈妈说:“快去开门吧,老师来了。”我一个箭步冲到门口,想解开这个谜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亲爱的姥姥呀!我赶紧把“老师”让进了屋。
妈妈把几天前买好的包粽子材料都端了上来,有泡好的糯米、洗净的粽叶、白棉线,还有大红枣、花生,摆了满满一桌子。姥姥一边整理东西一边说:“妞妞,想学包粽子,可要有耐心呀,当年你妈妈就是我亲手教会的。”我点了点头,心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一定能超过妈妈的。说干就干,姥姥先拿起两片粽叶为我做示范,她把粽叶卷成漏斗状,从水中捞起一把糯米放进去,再抓一颗红枣,用剩下的一截叶子包住裹紧,最后用棉线把它牢牢系紧,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姥姥包得可真快呀!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学着姥姥的样子,拿起两片粽叶,嘴里还小声说着:“第一步卷成小筒,第二步放糯米,第三步放红枣,第四步系绳子。”可是当我最后一步系绳子的时候,却怎么也系不好,包好的糯米都撒了一地。原来包粽子这么难啊,可不像我想得那么简单。这时姥姥说:“你的问题出在第二步上,放的米太多了,再少放些米,就好包了,万事开头难,多练几次就好了。”听了“老师”的话,我又拿起两片粽叶认真地练起来,这次放的糯米少了,非常顺利地包好了第一个粽子。虽然不是那么好看,可也算成功了。接着,我们又包了很多粽子,我越包越熟练,包的粽子也越来越棱角分明,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呢!接着,妈妈把我们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大锅里煮,不一会儿满屋都飘着粽子的香味。粽子煮熟了,我赶紧选了一个包得不太好看的粽子,打开“包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这个端午节最难忘,因为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篇3: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而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关于这,还有一个故事呢!以前住在江边的人,为了不让水里的动物之屈原的尸体,都会往水里扔粽子,这样这些鱼就会去吃粽子了。而且呀,他们举办的赛龙舟也是因为龙是吃鱼的,这样还可以把鱼给吓跑,屈原的尸体就会被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了。
端午节又叫重五,这是因为呀,端午节要做的事都跟五有关系。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上和脚踝上系上五种颜色的花绳,分别是红、黄、蓝、白、黑这几种颜色。当然这天还要吃五黄呢!
而且呀,这一天人们要在家里打扫卫生,洒雄黄酒,这是为了防止毒虫和预防毒虫再生,我们家门上还会插艾叶呢!
对了,关于端午节,我还编了一首诗呢!端午节,称重五,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嘿嘿,我编得不错吧!
我爱吃粽子,我爱端午节!
老师点评:你可真是个有创意的孩子,选题有新意!运用呼告法,首尾呼应。文章语言有趣味性!
篇4: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我们有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等传统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两个环节。
和往年一样,外婆早早地起床准备好了一切,开始包粽子了,我和弟弟在旁边盯着看是怎么包的,外婆动作很熟练,一眨眼就包好了一个,根本看不清楚,看我们看得如此认真,外婆问:“你们俩要不要也来包一个试试?”我和弟弟连忙点头说:“要”。
外婆随手拿了四片粽叶给我们,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首先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再把糯米放进去,用筷子子插几下,最后用绳子给捆起来,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看起简单做起难,我们试好几次才勉强包起,样子也不好看,但我没有放弃,坚持认真包,一个、两个、三个……哇!一个比一个好诶。
粽子包好后放在锅里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外婆在准备其他食材,准备好后烧火煮,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闻到了一股香味,迫不及待地说:“外婆,好了,好了。”外婆不紧不慢地说:“别急,再煮一会儿,熟透了才好吃。”又过了好一会儿,外婆打开锅盖,哇,好香啊!
“吃粽子了!吃粽子了!”我和弟弟一起欢呼着,全家人一起吃起了粽子。
我喜欢吃粽子,喜欢端午节。
篇5: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中国的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还有一段小故事呢!让我来讲给你听吧。
在很久以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劝说楚国君主没有成功,敌人打进了都城,屈原一气之下,跳了江。老百姓听说屈原死了,就用粽叶包上大米,有的还放了一些绿豆、花生、红枣之类,这就是粽子。老百姓把粽子扔进河里,是为了让鱼儿不吃屈原。后来,每年端午节,人们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去年端午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资江边看了龙舟赛。只见江面上有好几条龙舟,龙舟和一般的船不同,它们又窄又长,两头翘起,船头还雕刻成龙头的样子。每条龙舟最前方都站着一个人,他光着膀子,头上绑了一根红带子,手里拿着两根棒子,用力地敲着一面大鼓,大声喊着号子,可真威风!其他的船员随着号子有节奏地一起使劲地划动船桨,龙舟像鱼一样飞快地往前驶去,一条比一条快。观众们有的看得目瞪口呆,有的大声喊着“加油,加油”,有的在岸边一路跟着龙舟跑,我开心地边跳边拍手,那场面真是热火朝天。
端午节不但有好吃的粽子,还有好看的龙舟赛,我喜欢端午节。
篇6:我喜欢端午节作文
家乡的端午节又到五月初五,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艾。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艾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可增强免疫力。
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篇7:我喜欢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最喜欢唱端午节的儿歌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每年端午节,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度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最喜欢过的节日,莫过于是端午节了。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早早起来给我包香喷喷的粽子。他们会采来荷叶,把糯米洗干净,把各种材料如糖、枣、肉等准备好,做成馅;然后用荷叶把粽子包起来,用绳紧紧地捆住;最后放到锅里蒸。美味的粽子就是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分为素粽子和肉粽子,最常见的就是糯米粽子。对于这两种粽子,我都比较喜欢,但更偏爱肉粽子。它多汁、美味可口、入口则化、油而不腻,还有一股荷叶的清香,实在是太好吃了。每到这时,妈妈总是指指我:“你这个小馋虫!”
端午节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文化,也给我家带来了许多欢乐,我爱端午节。
篇8:我喜欢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前夕,我的妈妈在朋友圈里,看到许多关于屈原的故事,然后,她风趣地向我提问:“你最喜欢哪位诗人?”我把眼珠一转说:“屈原!”“为什么呢?”“因为要过端午节了!”妈妈摇头,一边说一边咯咯笑:“因为那么多诗人挂了,除了诗歌,没给我们留下什么,只有屈原给我们多留了一天假!“哈哈……”
这个说法虽然是搞笑,但也证实了一个民间传说,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跳江才有了端午节。说到这儿,就得科普一下端午节的来历了。当年的楚怀王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将楚国大夫屈原流放,屈原无法实现振兴祖国的抱负理想,眼看着楚国被秦国蚕食,悲愤交加之下跳入了汨罗江。百姓们怕鱼把他给吃了,就做了饭团用棕榈叶包着,丢入江中喂鱼。久而久之,这成了人们的一种习俗,他们把这种饭团叫做“粽子”。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粽子吃,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说到粽子这种食物,我可喜欢吃了!每年的端午我都要吃许多美味的粽子。就说今年的端午假期,虽然前两天都出门在外,不断比赛,但也没少吃粽子。就在比赛时就吃了好几个,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粽子口味有很多种,光我知道的就不下十种,鲜肉粽、花生粽、五谷粽、瓜仁粽、酱香粽……应有尽有,还有奶奶做的大杂烩粽呢!它们一个个像调皮的小精灵,要往我的肚子里飞。见到美味的粽子,我就没有抵抗力了,每次都是狼吞虎咽好几个,直到把肚皮撑破了才肯停下来。
此外,端午节还有划龙舟比赛、插艾叶、蒸大蒜、喝雄黄酒等等民间习俗,不管什么,反正我就是喜欢端午节!
★ 我喜欢的小动物_
★ 我喜欢的书
★ 我喜欢画画的作文
★ 我喜欢忙碌的作文
我喜欢的端午节作精选文(通用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