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tianxie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国学博士论坛”征文启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国学博士论坛”征文启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国学博士论坛”征文启事
“国学博士论坛”征文启事(最新)
青年是国学的未来。为了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国学研究,为了鼓励国学学子不断进取,本刊在成功举办、年度国学博士论坛征文活动的基础上,将继续与尚古书房、中国书籍出版社共同推出“国学博士论坛”专栏。专栏面向全国高校文史哲专业在校博士研究生,以及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两年的高校青年教师征文。
(一)起止时间:
204月—4月。
(二)征文范围:
与您的博士论文有关的、以国学为内容的学术文章。例如,有关国学学科的理论探讨,中国古典学研究,20世纪国学遗产梳理,儒释道经典义理阐释,古代名家思想分析,新出土文献考辨,关于传统文化当代性的思考,以及从人类学、文化史、思想史等角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展开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等等。另外,此前国学版组织的有关专栏和论题,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多元文明对话等,也属于征文范围。
(三)具体方式:
⒈征文原则上以20000字为上限,以10000字为下限。征文请一律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并请于邮件主题和文章首页左上角注明“博士论坛征文”字样。我们的电子邮箱将恭候您的大作:guoxueboshiluntan@163.com。请于文尾注明您的博士生入学或毕业时间。
⒉为了保证优秀征文的产生过程公平、公正,使专栏能够真正代表当代国学学子的`学术水准,真正展现他们在国学研究领域的学术风采,将采取:第一,导师书面推荐。凡通过本刊初选进入“博士论坛优秀征文候选稿库”的征文作者,将收到一张电子版的《登记表》,作者须按要求填写并呈请自己的博士导师给出推荐意见后寄回。第二,通讯评委评审。我们将依据学术水平、专业背景和区域分布等原则,为每篇候选文章约请2名高校一线学者担任通讯评委。评选为一票否决制。征文公开发表时,将同时刊出作者导师和通讯评委的姓名。
⒊经由上述方式产生的优秀征文,拟在国学版“国学博士论坛”专栏中即时刊出(鉴于报纸版面限制,专栏所刊征文每篇将缩减至3000字以内),并由中国书籍出版社结集出版。
⒋为了与20博士论坛征文活动顺畅衔接,凡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已通过电子邮件寄来征文者,将顺延参加今年的博士论坛征文活动,不必二次投稿。
⒌如有问题,请给我们发电子邮件,本启事的最终解释权属主办方。
篇2:青年博士论坛征文启事
青年博士论坛征文启事
中国社会学年会是一次学术盛会,专家学者云集,同时又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公共平台,许多青年才俊在大会上崭露头角,进而融入社会学共同体。2014、2015年,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青年博士论坛”得到了青年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取得圆满成功。同时,论坛还得到学术期刊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为进一步搭建期刊界与学术界的学术交流与沟通平台,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服务,20将继续开设“青年博士论坛”。
本次青年博士论坛将扩大参与学术期刊规模,以为论坛投稿者提供更多的发表平台,拟由《南京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以及《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等知名综合性学术期刊组成“联合编辑部”,并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共同主办此次论坛。
现向广大青年博士和专家学者诚征论文。为使本次论坛顺利举办,现做如下几点说明。
一、征文对象及主题
论坛欢迎广大青年博士、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征文主题不限,广大青年博士、学者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撰文,尤其欢迎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主办方收到论文后,将根据论文主题及内容设置研讨单元。
二、征文要求
1.稿件务必是原创作品,且未公开发表。
2.稿件内容包括: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3~5个);并在第一页页脚中注明如下信息:作者姓名、性别、学位、职称、单位、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3.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凡采他人学说,务必注明。论文规范及参考文献格式请参照《社会学研究》。
4.论文篇幅在10000~20000字之间为宜。
三、论文录用
本次论坛为青年博士、专家学者与学术期刊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方便广大学者向期刊投稿以及学术期刊的.选稿,我们将根据投稿情况进行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并从会议征文中直接选稿。本论坛的稿件处理流程如下:
1.投稿论文先由“期刊联合编辑部”组织各刊的社会学编辑进行联合初审
2. 初审通过以后,由主办方提交给本次论坛的专家委员会进行二审
3凡通过联合编辑部初审与专家二审的稿件,将由联合编辑部的各家期刊与作者协商,在论坛结束以后优先安排发表
4.通过专家委员会二审后,论坛将向作者寄邀请函,并安排主旨报告
5.会议将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对该论文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应的评审与修改意见
6.本论坛非常欢迎青年博士以及专家学者和学术期刊的编辑进行面对面交流
四、论文提交方式
1. 论文题目及摘要,请在2016年5月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qnlt2013@126.com。
2. 论文全文,请于2016年6月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qnlt2013@126.com。
3. 论文摘要及论文全文,均以电子文本方式提交(请以WORD文档形式作为附件,邮件主题请以“年会征文+作者姓名”方式命名)。
五、举办时间及地点
具体时间及地点以年会组委会发布的公告为准,如有变动,主办方将及时通知。
六、会议邀请
凡提交论文的青年博士和专家学者都将获得参会资格。论坛主办方根据所提交论文的主题和学术质量,安排相应的主旨报告,报中国社会学会秘书处审核后,发出正式邀请函。
七、论坛联系人
田林楠:18260083986;E-mail:qnlt2013@126.com
李二斌:13851999745;E-mail:lierbin@njau.edu.cn
王雨磊:15989071876;E-mail: wangyulei1226@126.com
“青年博士论坛”学术期刊联合编辑部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16年3月
篇3: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征文启事
2015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征文启事
为加强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促进相关经济学科的研究,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水平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定于2015年8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为配合论坛的召开,现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博士后征集与论坛主题相关的论文,论坛组委会将对论文进行评选。优秀论文入选论文集公开出版,其中一等奖论文推选到《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中国经济学人》(中英文)优先刊发。入选优秀论文作者将受邀出席“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学术会议并赠送其会议论文电子版。
论文应紧紧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对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鼓励以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
参考选题(包括但不局限于)
1.关于新常态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方面;
2.关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与产业转移新格局方面;
3.关于“一路一带”建设与产业布局方面;
4.关于中国工业强国的路径和政策选择方面;
5.关于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
6.关于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政策协调方面;
7.关于新技术革命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方面;
8.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低碳发展方面;
9.关于创新发展与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
10.关于国家竞争力与对外投资方面;
11.关于自贸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方面;
12.关于产业融合发展与区际合作方面;
13.关于网络组织、商业生态及其治理体系方面;
14.关于产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方面;
15. 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
16. 关于中国大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
17. 关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与公共服务体系方面;
18. 关于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和企业并购重组方面;
19. 关于互联网革命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方面。
征文要求
1.尚未发表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一般为12000字左右;
2.论文格式规范和编辑体例请参见《中国工业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类论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类论文)或《中国经济学人》(中英文)相关要求;
3.第一作者为博士后本人;
4.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15日;
5.论文的最终录用出版以组委会专家评审意见为准;
6.论文提交请发送word文档电子版至 gjsbgs@cass.org.cn,并在邮件主题中标注“博士后论坛征文”及作者姓名,同时提交作者回执(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网站下载)。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宏静 郝霏璠
联系电话:010-68026696,010-68024990;
传真:010-6802669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邮编:100836
★ 征文启事
★ 中学生征文启事
★ 论坛主持词
★ 教学论坛
★ 发言稿论坛
★ 论坛策划书
★ 论坛讲话稿
★ 博士求职信
★ 博士自荐信
“国学博士论坛”征文启事(合集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