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onyu8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 目录
篇1: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
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
原创: 冷海卿
春秋军事家管仲有句名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重要讲话《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意味着重犯》中指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山东古称齐鲁,自古先贤闪耀、豪杰辈出。革命战争年代,更是涌现出无数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了齐鲁大地厚重氤氲的红色基因,需要后人铭记、传承,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从这个意义上讲,山东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编印的《山东红色故事》一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铭记先烈伟绩、传承红色基因的优秀载体和生动平台。
生活中,我们曾无数次重复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在亲身践行的过程中,除了身体的伤痛苦楚,可能还要面临付出生命、牺牲亲人的艰难抉择。
在《山东红色故事》里,有许多这样的抉择――
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刘良才、刘考文、刘世厚3位农民接力传承,誓死守护《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如今,这本《宣言》陈列在东营市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1939年,在日寇铁蹄践踏下,沂蒙山区烽火弥漫,生灵涂炭。沂南县农村妇女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创办了战时托儿所,和两个儿媳一起呵护抚养了一大批革命后代,自己的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却因缺奶少粮,先后夭折。
1941年,日寇纠集5万兵力进攻沂蒙山根据地,一位身受重伤的八路军战士被沂南县哑妇明德英所救。见小战士嘴唇干裂、昏迷不醒,家里水缸已见底,明德英情急之下毅然解开衣襟,把奶水一滴一滴挤进小战士嘴里……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八路军115师一个班的战士住进费县东盘石沟村妇女方兰亭家里。看着战士们天天吃糠咽菜,骨瘦如柴,方兰亭心疼不已,偷偷把小女儿卖了,换回20斤玉米。在鏊子前,方兰亭一边为战士们摊煎饼,一边默默流泪……
孟良崮战役前夕,沂南县牧马池乡东波池村妇救会长李桂芳接到紧急命令:5个小时内在汶河上架起一座桥,保证部队通过。面对青壮年男子都上前线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这一窘境,沂蒙女性的睿智、无私、顽强等特质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晚上9时,当华野九纵的队伍来到河边时,战士们惊呆了:只见32名妇女扛着门板站立在冰冷的河水里,用柔弱的肩膀架起了一座“人桥”。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站在汶河里的那32名沂蒙女性就像32座坚固的桥墩,定格在历史的画框里。
……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飘沂河水,情深意长。”“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齐鲁大地红色基因的生动缩影;“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是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支持革命、拥军支前的真实写照。
为了把习近平总书记“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山东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严密组织,精心筹划,山东国防报社编辑记者历时8个月,足迹遍及全省,采写收集故事素材,整理汇编成《山东红色故事》一书。
《山东红色故事》的编印发行,既是对齐鲁大地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故事的一次全面挖掘,也是对这方热土承载的红色基因的精纯提淬,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践行。
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国人公德丧失、信仰滑坡,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上诋毁先烈、怀疑英雄、嘲讽模范、抹黑开国领袖,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东红色故事》编印发行了,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固定、物化下来,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缅怀先烈、歌颂英雄。可以说,《山东红色故事》功在当代,意义深远。
《山东红色故事》是一本优秀的传统教育读物――通俗易懂、语言朴实、简洁明了的叙事告诉我们,历史并未走远,先烈离我们很近。掩卷回味,先烈们仿佛就在身边,可亲、可敬、可触摸到。
《山东红色故事》是一部生动的基因传承教科书――先烈们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谱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动力源泉,为社会各界群众,特别是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广大青少年提供了精准的坐标和比照,可学可用,可操作性强。
《山东红色故事》是一卷感人的齐鲁英雄儿女群画像――为保存革命后代而牺牲自己孩子的沂蒙母亲、胶东乳娘,刺刀英雄任长伦,集体跳崖的“马石山十勇士”,放羊娃智送鸡毛信,千余村民与一名八路军战士的生死情,爆破大王于化虎,牛茁村的“刘胡兰”……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英雄壮举感天动地、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当下的岁月静好,浸透了先烈的青春热血。历史已经并还将证明:一个民族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有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一个国家不断强大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无私付出。
有句歌词唱道:“我们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心中的不变。”这种“不变”,就是先烈们用生命诠释的“初心”。
清浅时光,且歌且行。在歌与行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忘记《山东红色故事》里的主角们――因为有了他(她)们“不忘初心”的付出,我们才能且歌且行,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
篇2:读《红色少年故事》有感
我是一名小学生,非常喜欢读书。读书,从小就是我最大的爱好,可以说我在读书长大。
记得在七岁那年,我像往常一样去书店看书,那里的书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眼花缭乱地找到了一本《红色少年故事》,里面都是一些抗日小英雄的事迹,其中就有王二小。王二小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是八路军叔叔收留了他,并教他认字。二小长大后成了儿童团的一名报信员。以放牛掩饰身份,一次为了保护群众,二小献出了生命。看完后我热泪盈眶。我把这本书买了下来,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
每当想起王二小,我就热血沸腾,因为可恨的日本人用恶劣的手段害死了无数的中国同胞,就连小孩和老人也不放过,幸好有书,记录了他们罪恶的证据,让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罪行。
读书让我更坚强,让我学会了承担,我要担负起肩上的重任,勤奋学习,为祖国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篇3:读《红色少年故事》有感
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
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
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
而是炮火战争彻夜不熄的明灯。
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
而奋发图强;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故事》讲的就是一些英雄人物,他们不怕牺牲,不怕逼迫。有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勇敢机智的王二小,大义凛然的刘文学,舍已为人的韩余娟,英雄少年赖宁这些故事无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这本书中,既有不怕牺牲,浴血奋斗的英雄,也有同甘共苦、勇于奋斗的英雄。
历史就像一条鲜红的血河,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蜿蜒流淌。守护着先祖荣耀与光辉,铭刻着民族的伤痛和灾难,也记忆着英雄的鲜血和呼喊,他们为了幸福,为了自由,为了国家的富强付出了生命的惨痛代价。
今天美好的生活是少年英雄先烈们所得的,是他们英勇奋战、宁死不屈、宁可牺牲的精神渲染了我!
有一次,我做数学题,遇到了困难,我很着急。拿着笔,就是想不出来。我想:我是不能被困难击倒的。又想起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逼迫下,永不说出党的秘密,受尽了敌人的万般折磨,最后永生于天堂。最后我解决了这道难题。
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团结合作的好少年,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这些英雄虽然他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和心怀天下的宽广胸襟。
篇4:读《红色少年故事》有感
历史像一条弯曲而宁静的河流,悄悄地在我们身边流过,它守护着祖先的智慧与光辉,铭刻著名族的欢喜与灾难,也记忆着无数先烈们对祖国的热爱,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自由。俗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少年英雄的故事。
他们中有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刘文学,机智勇敢的王二小,舍己救人的韩余娟,英雄少年赖宁……这些故事令我们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虽然他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和心怀天下的宽广胸襟。
肯定有许多人会有这种疑问,是什么信念和精神支持着这些红色少年们面对死亡而面不改色,毫不畏惧?那么,让我们翻开书吧,能让我们感受到少年英雄在枪林弹雨中谈笑风生;翻开书吧,书中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翻开书的第一页,仿佛一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从纸上一跃而起,活灵活现的面孔在眼前飞扬。现在的我们是最幸福的,生活在繁荣,富强,昌盛的新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花样年华和美丽青春换来的,同学们,我们是将来的花朵,我们是新世界的主人!让我们好好学习,欣欣向荣,将来用自己的春天,自己的才华,给祖国添砖加瓦!
篇5:读《红色少年故事》有感
昨天的英雄也是今天的楷模,昨天的传奇也就是今天的经典。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苦难沉重的岁月,尤其是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这几十年间中国人奋起反抗,涌现了许多许多的少年英雄。这本《红色少年故事》讲述了这些英雄的英雄事迹,他们为了国家的富强和自由幸福,付出了热血和生命。
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是昨天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慷慨就义的谢荣策,宁死不屈的杨来西,视死如归的师冬至,为集体利益献身的刘文学。。。。。。他们生前从没想过自己的一生,他们心中怀的是天下,是祖国,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是各式各样,而他们呢?不分男女,都是一身正气的红军军服,正是这一件件军服,换来了现在的幸福安宁。我们吃得跟以前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现在的食品讲究的事包装美,味道好。以前的只讲究吃和不能吃,吃的饱与不饱。相比之下,现在的实在是太虚荣了,现在的房子使用砖与水泥做成的,又坚固又美观。以前的房子使用木头和茅草堆成的,风一吹就倒了,而且又不雅观。现在有马路,而且马路上到处可见轿车,摩托车,电动车。以前都是泥泞的小路。而且便于交通的嘴头也就是自行车,三轮车。但是以前的红军战士正是这种地方长大的,长大成昨天的英雄。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这种少年英雄和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坐牢穿底,恒湿战场而争取到的。我们应该分外珍惜这'不义之财”
我们现在有机会学习是我们的荣誉,以前的老百姓想读而不能读,那种滋味应该比死好难受,而现在许多虚度年华的学生不理解这种痛苦,从而轻视学习,放弃学业,丢了我们中国人民的.脸,辜负了红军战士们以牺牲为代价换来的美好,安宁的生活。那是一种耻辱。“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现在”,我们应该牢记中国人民的耻辱,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照着幸福的生活出发,继承少年先烈的遗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祖国,开拓创新的好少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今天冲天的狼烟已经尘埃落定,历时的号角也渐渐远去。今天,孩子们生活在繁荣,富强,昌盛的新中国。他们不必为衣食发愁,他们没有刻骨铭心的丧国之痛,他们无疑是幸福而幸运的。但是,他们将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并且要相信“有志不在年高”。
英雄不再出生于富贵家庭但却要有一颗爱国心,英雄不一定要身经百战,但却要勇于百战,毫不退缩,有的英雄死了,但他们却活在我们心中,有得卖国妇活着,但却已经臭名远扬,我们不求做英雄,但求要做一个真人,不求轰烈轰烈,但求一生正直,不求为国牺牲,但求无私奉献,不求浴血奋斗,但求心中怀天下。
昨天的英雄也是今日的楷模,昨日的传奇也就是今日的经典。读了《红色少年故事》,你会知道什么信念支撑着这些与我们同龄的孩子们毅然拿起刀投入战斗。读了《红色少年故事》你会感受到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我们的少年先烈们是怎样面对敌人的无赖而无畏斗争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会让你学到很多。
篇6:读《红色延安的故事》有感
读《红色延安的故事》有感
4月,王寿君董事长推荐了《红色延安的故事》(理想信念篇),我从书中缅怀革命前辈事迹,对那片红色土地充满敬仰与好奇。9月,集团团委在延安举办培训班,我踏上了这片神圣的土地,近距离瞻仰革命前辈走过的足迹。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一个时代的风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是进步青年无限向往的福地。我常常想,这些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各行精英历尽千辛、尝遍万苦、趋之若鹜地到一个缺衣少食、高原苦寒的陕北边陲之地舍生忘死干革命,为了什么?按照现代人的思维,他们应该“孔雀东南飞”啊!应该投奔到“北上广深”和“中心城市”啊!
恰恰相反。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境界?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场景:
“学生们第一年发了两身衣服,一身单衣,一身棉衣;第二年发了一尺布,打补丁;第三年发了二尺布,打补丁。”――面对国统区的车水马龙、纸醉金迷、高官厚禄,他们难道不懂得追求房子、票子、车子、帽子吗?――是啊,艰苦的环境没有改变他们的初心。
“日军恼羞成怒,夺过她怀中的孩子,扔进旁边沸腾的开水锅里,活活煮死,在张立扑向开水锅的瞬间,日军又用刺刀捅向张立,并残忍地挑开了她的胸膛,她用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坚守了党的秘密。”――面对敌人的刺刀,他们难道不懂得舐犊情深、退一步海阔天空吗?――是啊,侵略者的残暴没有屈服他们的意志。
“两个陕北高原的儿女,一对沐浴革命风雨成长起来的夫妻,用生命和热血,在黄土地上演绎了又一个‘刑场上的婚礼’,临刑前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年仅19岁。”――面对国民党的利诱劝降和严刑拷打,他们难道不懂得人生多彩、生命可贵吗?――是啊,鲜血的代价没有动摇他们的信仰。
从他们的行为里,我领悟到理想信念的力量。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以身犯险,四万多名热血青年突破艰难险阻奔赴圣地延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以身舍亲,不顾亲子安危舍生取义坚守革命誓言;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以身许国,不惧囹圄之难粉身碎骨留下壮烈遗篇。
七八十年后的今天,有多少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只知道盲目追捧歌星、影星、球星、哈韩、哈日?有多少人时常记起长眠于地下的他们?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八一八他们的“卦”?走一走他们的路、追一下他们的.梦?
我常常想,如果我穿越回那个时代,他们当年做到的那些壮举,我能做到吗?换个角度,如果他们穿越到这个时代,以他们的革命热情与铮铮铁骨,干事创业会是什么劲头?
延安,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风骨,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给予我们共产主义接班人精神的力量,指引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续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寿君在《红色延安的故事》推荐语上写到“牢记兴核强国使命,坚定核铸强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点燃了中国核工业人矢志报国的激情。中核集团团委在培训中把延安精神与核工业使命深度融合,独创了长征沙盘推演、华龙一号拼接等精品课程,坚定了广大团干核铸强国梦的理想信念。
抚今追昔,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源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拼搏。中国历经苦难与辉煌,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还要强起来。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我们当怀报国志,当学报国策,当兴报国业。作为核四院一名一线青年,重读革命故事重走革命道路,对我的思想触动是深刻的,对比先贤,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是夜,当我走过宝塔山下,漫步延河岸边,天空飘起小雨,如歌如诉,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里发生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深深铭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延安精神代代传……
(党群工作部 张磊)
★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读《山东红色故事》有感:唱出心中涌动的旋律(整理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