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冬馨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一千个人也有一千种活法。于我们自己而言,不要太过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因为有时候别人眼里的“特立独行”只是源于偏见;于他人而言,当其他人与我们的惯常思维模式不一致时,也不要急于给人贴标签,要包容别人的与众不同。这是我看完《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后最深的感受。
在15岁的时候珍妮特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她喜欢上了梅兰妮,她跟母亲诉说了对梅兰妮的感情,母亲却不能够理解她,母女关系日渐疏远,最终珍妮特选择了离开家,走向了独立的人生。她与教区决裂,放弃了从小修习的宗教信仰;她与母亲决裂,靠打工维持自己的生计;她与过去决裂,离开了生活了十多年的故乡。
“来吃个橘子”这是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在这里,橘子是强制、是命令、是逃避、是敷衍搪塞。在书中,每次珍妮特剥桔子的动作都很让人印象深刻:橘子皮很硬,令人深感挫败,她用尽双手力气,仿佛撬开盔甲,掰开石墙。
母亲对珍妮特的态度,体现了充满占有欲的自私。在她看来,自己养育了这个孩子,就有权决定她的.人生。其实,就像世间有各式各样的水果一样,人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生性活泼,有的生性忧郁,有的跳脱不羁,有的循规蹈矩。接受最真实的对方,这是爱的起点。可惜的是小说中,每当女儿请母亲倾听自己的心声,了解真实的自己的时候,母亲要么充耳不闻,要么立即岔开话题,递上来一只橘子:“来,吃橘子。”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是母亲应该学会的道理,这也是珍妮特需要学会的道理。小说中,珍妮特用坚持改变了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小说的结尾,母亲和她聊天时,没有再递给她橘子,而是承认“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虽然母女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但母亲学会了尊重珍妮特的选择,珍妮特用坚持改变了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这就是成长。
“万物倒塌又重建,而重建者充满欢愉。”
这句话,我并不是很能理解。但再念一遍,我好像又有点明白了。万物倒塌本就是件令人悲痛不已的事,可让人欣慰的是居然还能重建。这意料之外的惊喜,真的让人喜欢。即便不能回归原样,但至少还有点儿影子。
全书这个比喻我最喜欢:她躺在长沙发上,医生按了按她的胃、她的胸,问她是不是会头晕,肚子里会不会咕咕响。我母亲羞怯地解释,她恋爱了,身体总感觉很奇怪,但那并不是她就诊的原因。
“你大可以坠入爱河,”医生说,“但你也得了胃溃疡。”
看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笑了,爱情和胃溃疡这个类比真的很不错。有时候你以为是爱情,其实只是因为别的事情给了你错觉。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正如人生也会有无限种可能。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要爱也要独立,要坚定也要宽容。
篇2:《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英国当代作家,1959年8月生,自小由笃信基督的家庭收养,此后靠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兼职,完成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业。1985年出卖了她的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获得了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赢得了国际声誉。代表作品有《我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写在身体上》、《给樱桃以性别》。她被评为BBC100位杰出女性,并是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
刚开始想读这本书是因为它的书名吸引了我,然后当我开始读的时候发现这个书真的很难读。其实这本书就总体而言,我觉得是在讲述作者的一个从小到大的经历吧。但是她的表达方式又非常的独特,书里面有很多故事中的故事,比如王子寻找完美女人的故事和珍妮特与魔鬼的对话等。其实还蛮难读的,但后来还是断断续续的读完了。
然后,嗯,关于这本书我想说的有两个方面吧。
第一点是选择。本书的作者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珍妮特,其实从小是被收养的,她的妈妈觉得她是上帝赐予的,是天使与纯洁的代表,整个教会都很喜欢她。她的妈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新徒。生活中的一切都按圣经中的教义展开,她的生活完全围绕她所信仰的.主,对珍妮特而言,她的行为被他的妈妈所影响,在她被基督信徒家庭所收养的时候就注定要受到圣经的约束。就像书中反复出现的橘子一样,没有其他的水果,珍妮特的人生似乎与基督脱不了干系。她也“不负众望”的成了一个别人眼中虔诚的基督信徒。
直到她爱上了梅兰妮和贝蒂,她被教会中的人以及她的妈妈称为魔鬼。她被教会中的人要求寻求上帝的宽恕,虽然第一次选择了妥协,但第二次并她决定反抗命运,压制与威胁。书中有这样一句珍妮特的自白:她在后院烧掉的,不只是那些纸张和文字,我怀疑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她的头脑里她依然是王后,但不再是我的王后了,不再是光明正义的白王后了,墙是庇护也是限制,墙的本质注定了强中将推行推推,想自己的号角,你会看到四壁倒塌。珍妮特是一个勇敢的人,她勇于打破限制和束缚,去追求真正的自我。而在种种质疑和打压时,如何成为自己是一件极其残酷而艰难的事情。但她最终办到了。那回想一下,如果珍妮特选择顺从,成为一名真像他妈妈一样的人,她的生活又会是怎样,是与千千万万的基督信徒一样,而是与现在的她一样做自己呢。选择是我们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来点葡萄或香蕉又能怎样?人生不止一种可能,只要敢于探索,敢于选择做自己。
第二点想说宗教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整本书中《圣经》、牧师、教徒是不能忽视的人物。作为一个传统的信仰基督的家庭,他的妈妈深信上帝,并且把自己的生活完全付诸于教会里面。他总是祷告上帝,听从主的旨意,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上帝的安排,看似像着了魔。那么宗教对于人来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它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冲突到底该如何处理?对于民族学专业的我对此有很多疑问。人类认知和探索世界的方式有三种,理性,感性和实践精神。
科学是理性的外在延伸,宗教是感性的外在延伸,文明是实践精神的外在延伸。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二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那么,对于珍妮特同性恋这一事,在基督里的教义内不被允许,可是,放在现代文明社会的现在,它其实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所以,宗教的功能放在今天的社会是否有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问题呢?这些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回答,关于宗教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不管在学界还是社会一直有争议,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存在即合理,我们不可否认宗教在对于教化人心,扬善惩恶,塑造人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但它对人性的改变和塑造与当今社会的分歧也不可忽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重中之重。
最后附上书的封面的一句话:生活,是悲喜交替。茫然,让你错失良机,最终失意。勇气,带你拼命前划,逆流而上。每个人心中那个犟头倔脑的小孩,正是我们对抗不公压制与威胁的力量源泉。我们接受教导,接受知识,接受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围墙坍塌,原来外面还有别的世界,命运还有别的可能,而橘子从来都不是唯一的水果。
篇3:《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
当初买这本书,我敢肯定是被书名所吸引――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是一本讲唯一性的书?是小说,还是自传?
看到书的第一眼,我想的是橘子当然不是唯一的水果,于是开始思索,作者为何要用这样一个题目,肯定是和橘子有关的故事。于是,怀着好奇的心情翻阅。读完后才明白这看起来是一本小说,其实是自己的个人传记。
因为充满好奇,所以翻阅的速度也自然就快了,简单地说,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孩面对种种质疑和打压时,如何探索人生道路、成为她自己的故事。
作者珍妮特与小说里的主人公同名,小说中主人公的经历也有一部分与她自己的经历不谋而合,从小被领养,原生家庭刻板没有温情可言,成长的环境压抑没有自由,一个在家在学校不得宠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一个朋友,爱上`个女孩儿后,珍妮特陷入了绝境之地,她不得不离开家开始自力更生。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经历着这些或那些不顺、挫折、失败、误解……我们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一步步迈向成熟,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每个人真实形象的缩影。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耶稣也不是唯一的救赎,人生总有其他的可能,成长没有统一的方式,也许别人给我们设限,或者我们自己不敢踏出舒适区,可这一道道围墙我们应该跨越它,因为围墙外还有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命运其实还其他可能。
最后将书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生活,是悲喜交替。勇气,带你拼命前划,逆流而上。茫然,让你错失良机,最终失意。每个人心中那个犟头倔脑的小孩,正是我们对抗不公,压制与威胁的力量源泉。
篇4:《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好像理所当然。
这本书其实很简单,一个小女孩在一个传统的观念背景的家庭和环境中成长,浓厚的宗教元素,但是她却和传统不太一样,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性取向,并且不打算屈从。
故事很简单,成长的过程说实话我也没看到,但是文字很有魅力,除了故事以外还有寓言、童话,特别是圆桌骑士的故事,这些穿插其中,每一 篇章的标题出自圣经,可能是不太了解圣经故事,对每一 篇章的标题选择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从小到大我们语文阅读理解都教育我们作者肯定是精心安排的,所以我也这么默认着。因为故事的寓意、里面丰富的文字内涵我给了4分,但是故事本身对我个人这个阶段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我应该是很早,四年、五年还是更早前想读这本书的,书名一看就觉得想要表达人生不是一个选择,要冲破障碍,但是现在读早就过了当时的心心念念,而且我也一直明白这个理念,书里我暂时感受不到主角的心路历程,我只能明白她从懵懵懂懂到遇见感受到,从所有人都告诉她是错的到自己去践行并被阻碍离开这个地方,我感受到的是主角一直在成长,并没有转折。其实这种成长反而简单,没有转折时颠来倒去的心绪,也没有转折时的进退两难。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但是它是我最喜欢的水果。
篇5:《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
一开始被书名吸引了,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世界上不只是有一种生活方式,正确的反面也不一定就是错误的?
看了书后,发现内容不只是说了这些吧。我不是同性恋,或者说,目前我认为我不是同性恋,所以我也无法太清楚的体会“我”对梅兰妮亦或凯蒂隐秘而热烈的情感。但对于“我”和“母亲”之前想法观点的不同是深有体会的。“母亲”,因为我是你的母亲,我抚养你长大,我向你输送我的世界观价值观,我希望你长成我希望的样子,希望你按照我相信的生活方式而生活着。当母亲发现孩子的行为背离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后,她是愤怒的,她觉得“我”是个罪人。随着我的长大,母亲与我之前的不同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我们渐行渐远的过程。我与过去的自己反抗,与曾经相信并为之热爱的世界反抗,我出走了,希望能遇到一个全新的自己。路上多困苦,可我不能回头,更不能回头。
还有文中的宗教信仰,母亲、牧师以及一些教徒对教会的热忱以及对圣灵对洁净的追逐,可是到底什么才是真的洁净呢?上帝真实存在着吗?上帝规定了陪在男人身边的就一定是女人吗?上帝说了女人就不能爱上女人吗?上帝规定了爱恋是要分性别的吗?那么魔鬼呢?你被魔鬼附身了,要驱逐你心中的魔鬼,心之恶念又真的是可以被驱逐的吗?入了教会又是真的信仰着上帝吗?
篇6:《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1200字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1200字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当代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85年出版,并荣获了惠特布莱德首作奖。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叙写了女主人公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对自我同性倾向的认同而遭受到了来自教会、家庭以及男权社会的压制,为追寻自我和真爱最终走上了与家庭、教会决裂的道路的故事。痛斥了男权社会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剥夺、女性话语的消音以及女性历史的抹杀来实现排斥和压抑她史的目的。
假期利用闲暇时光,将自己累积了许久的书单拿了出来,开始进入了书籍的世界。这一进入,就深深的被吸引了……
来说说我这最近读的一本书吧,这本书叫《橘子不是唯一水果》。最初就是这个新奇、可爱的名字吸引了我,初读本书抱着消遣打发时间的态度,后来读着读着就渐渐被吸引了。这本书并不似那种轻松、鸡汤似的小说,本书的叙写和内容是比较跳跃式的,也是作者珍妮特独成一派的写作风格,完全按照自己的感受去写作,里面穿插了很多宗教故事和浪漫离奇的小故事。细细的读下来会发现你会走入她的`世界里,不由自主的跟着她的文字去走入她的成长世界!
随着慢慢读下来,渐渐的有些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取这个好玩的名字了。在珍妮特的成长过程中,橘子可谓是她成长中的一种重要的水果,她的养母温特森太太总是对她说:“来,吃个橘子”,当她渐渐长大,遇到事情提出疑问想与养母谈论一二时,她的母亲总是会拿一个橘子搪塞她。所以这里面的橘子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多的是指一种规章,一种陈旧的却无法打破的生活准则。当然这种生活规范随着珍妮特的长大,她开始慢慢的尝试突破,这种突破最初是无意识的。当她认识梅兰妮,并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情感的异样时,想要与母亲谈论,母亲却敷衍忽视。进而这种尝试突破的种子开始在珍妮特的心中慢慢发芽。
珍妮特的成长与其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珍妮特成长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里,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珍妮特的成长受者母亲的影响成为了一个宗教信仰者,但她并不似母亲那样固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思想开始与母亲、周围人存在矛盾。在每次遇到内心与现实割裂时她都会给自己编一个小故事,在初次遇到矛盾时,她编的第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四面体国王,他的每一面都能够看到事物,所以在他的皇宫里,各个侧面都需要同时进行精彩的表演。有一天,皇宫里来了一个旋转马戏团,里面有很多侏儒演员。侏儒们会同时表演悲剧和戏剧,而国王就绕着舞台走,同时欣赏悲剧和戏剧。而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四面体国王走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明白了无价真理:悲喜交替,没有终点。”在这个故事里,珍妮特为自己的困惑找到了解释,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不同的面向,悲喜交替的变化,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表演。
就这样,每当珍妮特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疑惑时,她就会为自己编一个故事。随着年纪渐渐长大,她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也在慢慢变化,感受到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在她离家出走的时候,她在殡仪场打了一段时间的工,这段经历让她对死亡和生活的理解越来越深,逐渐开始怀疑宗教所灌输的一些道理。牧师在布道时说,完美是一种神性的状态,人类在堕落之前就是完美的。而对于人来说,只能通过忏悔,在来世得到完美。珍妮特难以接受这个观点,她觉得,对完美的追求其实是对平衡、对和谐的追求,余姚在这其中控制好平衡,而不是让自己被所谓的来世所控制。
通过读完整本书,我们会发现,珍妮特得到的感悟是对世界和内心平衡的一种追逐与思考。我们世界观、人生观的构成也是伴随着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推翻你之前被灌输的那些根深蒂固的所谓道理,开始尝试自己去理解、加工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的眼睛、脑子去感知周遭的时侯,一切都开始天翻地覆,重新组合。
成长就是这样,意味着不断地背弃旧的,并不断醒悟着,这其间也掺杂着痛苦与热烈。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我们永远有别的可能,永远有别的世界等着我们。当那一天来临时,也就是你离自己最近的时候。
读书与成长,成长与读书,一组无法割裂的联接。在读书中我们发现自己,寻觅知己,认识自己,在成长中感悟书籍带来的美好。这是一个曼妙的过程。希望你我与书为伴,成长为一个温暖有光的人。
篇7: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文/立秋
我对爸爸这个词很不熟悉,不熟悉它的发音、它的声调、它的笔画,因为我很少用它。至少这十二年来是这样。
很小的时候填过一份问卷,其中一个项是:“你爸爸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我怎么可能知道呢?但总还是要蒙一个上去。使劲儿想,想起来有次看见他的布包里装了一袋橘子。那么,就橘子吧。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与他有联系的水果了。还有一项是问爸爸的生日。这个怎么蒙呀?我放弃了。我连他的名字都是从小学评估手册首页的信息里“抠”出来的,要问生日,就太为难我了。
我太孤陋寡闻,太不孝顺了,连自己爸爸的生日都不知道。可是他知道我的生日吗?十二年来,或许更久,他没对自己的女儿说过一次“生日快乐”,更别提生日礼物了。这么想想,我还挺坦然的。
我跟着妈妈生活。常常忽略了我还应该有爸爸。一年大概也就见他两三次,在奶奶家。他前几年经常出差,这几年在家专职照顾奶奶。他买菜,做饭,做家务。上次过年,他兴高采烈地端上一盘油腻肥光的红烧肉,很炫耀地说做了我最爱吃的。我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东西我一看就恶心,从我记事以来就几乎没碰过,更何况现在我是连肉食都不喜欢的人。我说我不喜欢,他还一脸无辜,一口咬定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红烧肉。
“那时候你多爱吃!我每次做,你都能吃一碗!”他自信的神气让我很恼火。“我不喜欢吃!我不喜欢!”大叔在一边自以为是地对爸爸说:“人家就算喜欢吃,也不能说出来呀,女孩子嘛。”这让我更生气。明明是几百年都不见一次面,不打一次电话,他们却好像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于是那盘菜那天我一筷子都没动。我揪着绿色的菠菜吃得挺欢。
我是不是有点冷血?
我小时候爱吃红烧肉?我忘记了。他说的`小时候是多小?难道这么多年我都白活了?
没想到,可恶的红烧肉竟追我追到了北京。二姑住在北京,有一次周末叫我去家里玩。(范文网 )午饭时,她得意洋洋地端出了她特意为我准备的……红烧肉!“源源,你爸说你最爱吃这个,我今天上午专门去菜市场买……”我差点当场爆炸。不过出于礼貌,我还是平静地阐释了我坚定的立场。二姑愣了一会儿,没说什么,但显然有些扫兴。
后来我明白了,爸爸对我了解太少了。他所记得的,大概也就剩红烧肉这么个意象,怎能不好好利用呢。就像我,也只记得他和橘子有过关联。
人家都说女儿和爸爸前世是情人。多浪漫的传说,可我怎么没看出来?起码在我们身上没有任何迹象。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我长得像他。父亲节,女孩子甚至会和爸爸穿情侣装,还有各种矫情的表达,不过这些都与我无关。高二那年我心血来潮地给他发短信祝他节日快乐,他一个字都没回。总不能这么不领情吧?难道他觉得矫情,不好意思回复?
有一次收到朋友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印着一张照片:沙滩上,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她的爸爸蹲着给她擦脚上粘的沙子,她调皮地揪爸爸的头发。多么温馨的场景。那个朋友一定是很喜欢这张照片才把它寄给我的。其实我也很喜欢,只是……
见到我,爸爸每次先问的必是期末成绩或者中考成绩或者高考成绩。其次也会问一些生活上的,然后放马后炮。
我说高考那天交通堵塞得太厉害,中午考完打不到车,挤不上公交车,差点回不了家。他用训斥的语气发表了一番演讲,好像要显示出他有先见之明。“这种情况,肯定了!那么多人,怎么能打到车?!早些就该找一辆出租车,提前交押金,跟他说好了几点去接你,别人给钱也叫不走……”我不吭声,心想,哼,你现在倒挺能说,那你怎么不“早些找一辆出租车”去接我呢?你自己的女儿高考,这算是大事儿了吧?!结果就公布成绩那天积极地打了个电话,其他时候倒漠不关心。
不过,记忆里,高三有一天下午,他倒真拎了一袋子核桃在学校门口等我。他提前说了要来。那天我第一次跟同学说起爸爸这个词。我看看表说,我爸在门口等我呢。她们说,挺好呀,挺幸福嘛。那时候我就想,但愿供我炫耀的资本,能多一点。
也许是联系少,他关心我的机会也少。爸妈离婚后我跟着妈妈,和他感情日渐浅淡,这也很自然。可是,倘若他真想关心我,也不至于没有机会,也不至于把我的生日忘得干净,也不至于只记得我爱吃红烧肉。
我曾经以为我不在乎。可是看到朋友寄给我的那张明信片上的照片,多多少少还是溢出几分酸楚。我有一张小时候与他的合影,只有一张。那时我也很小,穿着鲜红色的裙子,在王城公园里专注地喂鸽子。他蹲在旁边笑着看我,那种表情很柔软。他看起来比现在年轻,而事实上,他那时候就是比现在年轻。而对于我而言,那是小时候,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我也许真的爱吃红烧肉。可我已经不记得了。
这几年我的胃越来越差,不敢吃寒性食物,水果对我来说算是奢侈品,于是也很久没吃过橘子。今天看到橘子两个字,才想起他。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可在众多的水果中,我只记得他和橘子有点联系。
篇8: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高中作文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高中作文
好朋友都以为我是念文科的料子,于是到了分班的时候,宿舍里的姑娘们只有阿晓和我一样去了理科班。我们仍然住一个寝室,每天一起吃饭一起上课,偶尔也会逃上那么几节课。
一句话说,我们关系很好。
其实在高一的那一年里,我们几乎没有正面说过几句话。只记得最初见面,是在迎新晚会,她转头过来和我身边的女孩子聊天,刚刚洗完的头发尚未干透,刘海搭在眉毛上,用一把小扇子一下下地扇着风,聊着天她便笑起来。我看过无数形容眼睛是小月牙的比喻句,直到见她,才发现真的有笑起来时可以变成月牙的眼睛。
阿晓是个漂亮的女孩子,一日比一日出落得美好,但是她仍然不满足。她对我说,高跟鞋可以令女孩子变成女人。我不为所动,依然每天顶着清汤挂面的黑发,穿着运动衫、宽松的牛仔裤和脏兮兮的球鞋走在她身边。在其他人眼中,我们如同相反的两个季节。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像阿晓这样光鲜的女孩子,简直就是上天的宠儿。如果我没去过阿晓家,大抵也会这样以为。
那时候我们高三了,我们一起去参加高校的“单招考试”。返回时,我陪阿晓回了一趟家。我以前从来没有去过她家,其他同学也对她家里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只记得很多次我和她一起逛街时,她总可以眼睛不眨地买下一些在我看来贵得离普的衣服、鞋子。我总以为,她出身很好,她的家庭很好。
阿晓的家在林场里。她带我一路往里走,一路和我说往事。她说她家以前承包过一个山头的果园,还做着生意,那是他们家最好的时候了,赚钱很多,弟弟还未出世,她家后院是一条铁路。然后,有一天,不知道怎么的,火车脱轨撞进院子里来……
我愣了愣,皱起眉头忍不住笑道:“这样的事也会发生?太不可思议了!”
她双手一摊,无奈地跟着笑起来,叹气说:“这个世界,我越来越相信没有什么事儿是不会发生的了。之后,你大概也猜到了,生活突然就变了,我家开始砸锅卖铁过日子。”
最后那句话,令我挂在脸上的笑异常尴尬地僵住了。
突然,她向前跑了几步,停在一个老人身边。她挽着老人的'手和我介绍说:“这是我奶奶。”阿晓奶奶年纪很大,上眼皮耷拉着快要遮挡去眼睛的一半。看见我,她笑容满满地说:“来同学了呀,我刚买了好多水果,你吃,你吃……”
她一边说,一边从手里的黑色布袋里掏出几个橘子,往我手里塞。不等我剥开外皮,阿晓就一把夺过去,望着奶奶说:“奶奶,我同学不爱吃橘子,还是我吃吧。”阿晓莫名其妙的行为让我摸不着头脑,低声问她: “干吗呀你,我什么时候和你说不爱吃橘子了?”
阿晓不说话。她把剥了皮的橘子悄悄递了一瓣给我,又挽着奶奶的胳膊说说笑笑往家里走。我把橘子往嘴里一放,刚嚼了一下,就被浓烈的酸涩味呛得泪水打转,眼睛鼻子都要凑到一块儿去了。
奇怪的是,明明酸得牙都要掉了的橘子,不论是阿晓还是她的爸爸妈妈吃起来却都是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要不是我尝过那酸涩的滋味,一定以为那是天下最甜蜜的橘子了。
阿晓看出我的疑惑,拉着我到她的房间里,在我耳边低声解释道:“我奶奶一买水果就都买这种橘子,看着好看,吃起来特酸,便宜,我们都习惯了。”
我惊讶地瞪大眼睛:“只买橘子?”
“当然不是啦。”她撇撇嘴,语气里尽是不甘地说, “也会买其他的水果,但是都留给我弟弟了。”
真巧,我也有个弟弟,一瞬间立即感同身受。但说实话,见到她家里的情景之后,我还是不能理解阿晓。在我看来,作为中学生,并且是家里并不宽裕的中学生,还是应该质朴一些,而不应该花钱去“培养”光鲜的外表。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第一次把藏在心里许久的话说给阿晓听。她轻轻皱起眉,说:“我和你的区别无非是着重点有所差异,你们只看到我面不改色地为自己增添衣物,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只是将你们买零食的钱一点点积攒下来才买上一双鞋子呢?我只是希望我能够在最好的年纪里活得漂亮一些。”
其实,不管我内心里是不是赞同阿晓的做法,但她所说的实际上是没有错的。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类人,也不是只有橘子一种水果,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生活与学习。
半个月后,单招成绩公布,我和阿晓都被录取了,不同的是,阿晓接受了这个结果,而我却放弃了。我想真正地去经历一次高考,真正地去为自己向往的大学拼一次,而不仅仅是满足于一所高职院校。我这样说,并没有贬低阿晓的意思。
归根结底,我们就像水果一样,或许有些人是橘子,而有些人是苹果,但只要我们用心生长,最终都将长成一颗成熟饱满的果实。
★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 遵义橘子范文
★ 等待唯一作文
★ 唯一作文650字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