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圆明园观后感

时间:2023-10-18 03:33:32 作者:友从远方来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友从远方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游圆明园观后感,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游圆明园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游圆明园遗址观后感

我睁开蒙眬的双眼,望向窗外。夜幕依旧笼罩着大地,寥寥无几的星星的伴随着月亮,孤单的独自挂在夜空上,微弱的光芒时隐时现。刺耳的闹钟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想起了今天的活动——参观圆明园。

走下食堂的台阶,密密麻麻的雨丝飘飘洒洒,使这个秋日充满凉意。我急忙跑回教室,躲在位置上,焦急的等着班车开来。

坐在车窗傍边,玻璃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水汽,隐隐约约,能看到银杏大道黄黄绿绿的颜色,马路湿漉漉的灰色。渐渐地,路旁的建筑越来越稀疏。我们到了圆明园。

圆明园里小雨依旧,稀稀拉拉的雨滴点在树叶间,几枝树叶连同的枝干碰撞在一起,哗哗啦啦仿佛无力地呻吟声又像是脆弱的乐曲。当脚踏在青石板上,“当,当”的声音有规律的传来,我也沉浸在了这种悲伤的环境之中。

站在大水法的遗址面前,看着那破碎的石砖,龟裂的花纹,心中感慨颇多。回想曾经那繁荣的岁月,再看着眼前衰败的景象,我感慨颇多。在大水法的后面,有几块不知名的石碑整齐的排列着。这几块石碑小心翼翼地围绕着一个一个石头基座,基座上的东西早已消失不见。曾经,那是尊贵的皇位,皇上坐其上,听着震耳欲聋的喷泉声,在虚荣之中被各国联军拽了下来。

有一处地方,被烧得只剩下了一个大坑。爬满了绿油油的不知名的野草。谁能想象到这曾经是闻名世界的十二生肖的喷泉。看着眼前的断壁残垣,谁还能想象出它曾经辉煌的岁月。被火焰与时间带走了一切。看着这毫无艺术感的乱石,可他曾经也是那么的辉煌宏伟壮观。心中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不仅仅是对这文化宝库的失去而感到惋惜,同时也为各国列强的侵略而感到痛恨。

圆明园盛世模型展,是我一直最想看的地方。但真正看到了这处,我却受到了更大的冲击。那让我站在其面前而渺小的海晏堂,在此处也如同我当时的处境。

看着整个完全的圆明园,我的眼睛仿佛穿梭了时空,看到了百年前泛黄的回想中的圆明园,在一砖一瓦之间,寻找着辉煌岁月的痕迹;在浓烟烈火中消失殆尽的圆明园,就像是一个观察者,见证了清王朝的全盛与衰败……

游圆明园遗址观后感

篇2:游圆明园

游圆明园让我知道了这些

钱灏

在圆明园遗址,我们主要听那里的讲解员说圆明园的来历:

当时,康熙皇帝住在紫禁城(故宫),那里的房子都是木头做的,很容易着火,显得不安全,而且少了绿化,每到夏天,感觉都很燥热。

为此,康熙就在北京西北部另择了一块土地,开始建造圆明园。圆明园建成,康熙确实觉住这里要比在故宫里舒服多了。之后,除了最冷的时候他住在紫禁城里外,其余时间都在圆明园住了。

皇帝喜欢上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福气来了,好的建筑,举国的奇珍异宝都源源不断的汇集到这里。

不多时,有一个叫朗世宁的法国人来中国,他在叩见大清帝王时,顺便将他带的天文望远镜送给了康熙,他感觉很是希奇。郎世宁又为他的一个小孙子画了一张像,给康熙看。康熙看了,认为小孩子的脸怎么能有阴影呢?觉得油画没有中国画好看。为讨皇帝喜欢,朗世宁用了七年时间才学会画中国画。那时已是雍正继位。

雍正刚当上皇帝就下令扩建圆明园。扩建好圆明园时,圆明园占地面积达3000多亩,当时的建筑达600多座。

一天晚上,一个太监叫朗世宁跟他去,他们俩来到一个山洞前,看见洞里正坐着雍正皇帝。原来皇帝因过度劳累,每天睡眠不足四个小时,身体虚弱,不得不吃传说中的仙草。皇帝身旁有两个道士,据说这两个道士,炼成一颗红色药丸,能使皇帝恢复元气,但最后雍正最终没有能活下来。

第二天黎明,大清帝国的新一代皇帝乾隆下令工匠们再次修建圆明园,圆明园的设计图纸由朗世宁来制作。经过XX年建造,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50公顷,相当于5个紫禁城。

有一次,朗世宁有去圆明园的路上,遇见自己的伙伴--王致诚。

王致诚听了朗世宁一番讲述之后,觉得法国没有一个建筑能比得上这个圆明园,就写了一封给法国。

西方自从听说中国的圆明园如此美丽,就认为有一样中国的东西就算得上是富贵人家。

有一次,乾隆皇帝听说英国皇家园林有一个喷水池,很壮观。乾隆皇帝想:咱们也可以有。于是就叫朗世宁设计西方的喷水池。为了更快捷,他找来了自己的朋友,查阅了所有西方的喷水池,还画了一个草图,并把它做成模型给乾隆皇帝看,可皇上看了,不怎么喜欢。

他回去后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好办法。

就在他左右为难时,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中国有十二生肖的说法,不如把这些雕像换成十二生肖兽头。朗世宁听了,就连夜做了一个给皇上看。皇上看了,连说妙。终于,经过9年的精心制造,已有了三个大型喷池。

不久乾隆皇帝去世,咸丰皇帝继位,咸丰昏庸无能,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当时,大沽口是一个军事要地,英法联军使用大炮连炸几下,这个军事要地就这样被轻易占领了。因为大清帝国的武器还停留有康熙年间的水平,大炮射程近,威力小。对英法联军来说如同蚂蚁。又过了一天,他们攻打北京城,皇上下令三万军队去阻止,而当时英法联军只有八千多人,不到半天功夫就打下了北京城,中国士兵,死伤惨重,而英法联军只死了5个人。

不久,他们又来攻打圆明园,咸丰怕死逃到避暑山庄躲避。不到半天时间圆明园就被占领了,奋起反抗的只有20多个太监。

经过几个月的掠夺,英法联军为销毁罪证,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一座万园之园就结束了昔日的辉煌与荣耀。

后人在简述这一段历史,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夜晚,两盗贼进入圆明园,使这一瑰宝化成一片灰烬。这两个盗贼一个叫英格兰,一个叫法兰西。”

这实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本活教材,没落王朝总究逃不脱这样的下场,实在应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

为更详细了解圆明园的昨天,我老爸还买回了一张相关的光碟,回家再来观看。

游走在这片废墟上,不能饱太多的眼福,也好,还能饱上这样的一段耳福,也算不虚此行了。

篇3:游圆明园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北京圆明园玩。

一下车就看到了十个白字——,圆明园第十二个荷花节,旁边有一句古诗词:“第二天荷叶无限鲜艳,第二天荷花颜色不同。”

走进圆明园正门,只见圆明园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一万根绿色的树枝从湖边的柳树上垂下来,像绿色的窗帘,让人心旷神怡。往前走,你会到达荷塘。池里的荷花一目了然看不到边,荷花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妖娆美丽。走近一看,大大小小的荷花丛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欢迎我们,告诉我们荷花节的美景。绿色的荷叶很拥挤,大小不一。大的像开着的绿伞,小的只有两三寸大小。绿色的荷叶中,无数婀娜多姿的荷花争艳。含苞待放的花蕾充满了迷人的味道,像新鲜的大桃子,让人垂涎欲滴。真的是一句古诗:“第二天荷叶无限绿,第二天荷花不同色。”

走过荷塘,我们来到了圆明园遗址。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石头,点缀在山坡和草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大的石柱和中间的拱形石门。站在山坡上,石柱不仅形状奇特,而且布满了精致的图案。石门位于山坡上,上面有许多雕刻精美的图案。这里也很美!有亭台楼阁,还有和颐和园一样的长廊。然而,八国联军的入侵不仅掠夺了花园里的金银财宝,还放火烧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

这次圆明园之行,让我领略了无尽的荷花,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和学习!

篇4:游圆明园作文

圆明园,是清朝北京上的一颗明珠;圆明园,代表了中国皇家园林技艺登峰造极的极高水平;圆明园,也还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国耻。

来到北京,我们集体游览圆明园遗址公园。大巴缓缓开进圆明园公园,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在公园门口,不远处堆着一堆西洋风格的残砖破瓦,风吹雨淋,这些砖瓦已经显得很陈旧了,它们身上,带着历史的味道,带着清王朝衰落的味道!它们是属于哪里的,恐怕连专家都说不清。这特别的设置,大概是园方提醒游客们不能忘记一百多年前的国耻吧?

遗址区的草地上,一根根竖立着的白汉玉柱子触目惊心。它们做工精良,还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花纹,想必被烧前它们会是多么美啊!柱子默默地矗立了一百多年,默默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它们如巨人般立在那里,任凭狂风怎么吹它们,不肯倒下,为了提醒后人勿忘国耻。他们的心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恨英法联军,恨八国联军,更恨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恍惚中,我仿佛看见大火中各种建筑绝望的眼神,它们愤怒于清朝的衰落无能,愤怒于侵略者的猖獗……但,它们还是在大火中灰飞烟灭了……

仅仅两天,这一大片才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就在大火中一去不复返;仅仅两天,圆明园就在清朝的衰落中化为了灰烬,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是国耻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这段国耻。它只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不再让耻辱发生在中华大地!

篇5:游圆明园作文

中秋佳节,万家团圆。这一天,我们一家来到了圆明园。团圆赏明月倒应和了“圆明园”这个名字。皇家园林的秀丽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桥畔,池塘中,荷叶上托着晶莹的露珠好像许多绿色的圆伞。在那荷叶的下面隐约露出几朵荷花,它们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几瓣,像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含苞待放,看起来似乎就要张开双手,真是千姿百态。走近池边还能闻到淡淡的荷香,似远似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圆明园的柳树拖着长长的枝条,像美丽的秀发。微风吹来,柳丝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你看临水的柳树好像把湖水当成梳妆的镜子,正在照自己的影子。那粗糙的树皮好像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着百年的历史。

圆明园水路相通。我们一家租了一条画舫,在福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行进。我好像看到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这画里有蓝天,碧水,游鱼,还有一叶叶小舟。这画家可真了不起。

傍晚时候月亮也升起来了,两岸的花灯也亮起来了。人们纷纷提着灯笼来到水边赏月。一轮明月映在水中,安静而又祥和。有的一家人在放莲花灯,有的在岸边散步,还有的在赏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月圆人团圆,在圆明园美丽的风景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昔日的圆明园已旧貌换新颜,这情景让我久久难忘。

篇6:游圆明园作文

这个暑假,我来到了北京游玩。第一天,我们先去了颐和园和圆明园,让我最难忘的地方就是圆明园了。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北部。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所以又叫圆明三园。在三个园林的东、西、南海分布着许多小园,如众星拱月。清帝每到盛夏时都要到圆明园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所以也叫作“夏宫”。圆明园于17建好,在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洗劫,带不走的就一起焚烧。修建后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大洗劫,便不再修建,最终成为了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主要景点有西楼遗址、方壶胜境、大水法和黄花阵。我们先去看西楼遗址,那是一个斜坡,上面有许多雕刻精美的柱子和石块,还有烧焦留下的痕迹。底部有一座石门,同样雕刻精美。我摸了摸光滑细腻的汉白玉石块,心里感到惋惜,明明如此美丽,却都被八国联军搞得残缺不齐。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看起来才4、5岁。她妈妈给她讲了圆明园的故事后,她握紧两个肉肉的小拳头,一边哭一边愤怒地瞪大眼,吼着:“可恶的八国联军!我不允许你们欺负中国!”那一瞬间,我被感动了。

西楼遗址的对面就是黄花阵,一圈是迷宫中间有个汉白玉做的亭子,据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皇帝在这里庆祝节日,宫女们手拿黄抽扎的荷花灯,在迷宫中走,谁先走到亭子,就奖赏谁。

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我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让祖国更加强大,不会再受欺负。

篇7:游圆明园作文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奢华的皇家园林,一座神秘的帝王离宫。它见证了一个皇族的没落、荣耀与痛苦,见证了一个帝国的兴盛与衰亡。

在北京的这几天里,妈妈终于带我去参观圆明园了。

走在去圆明园的路上,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圆明园的华丽场景。终于看见大门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可是,迎接我的不是一片富丽堂皇,而是一片片废墟。我失望地看着妈妈,妈妈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叹了一口气说:圆明园占地350平方公顷,相当于8个紫禁城那么大。可是,这一宏伟的建筑,就毁在了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手中。在清朝末年,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成了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

听了妈妈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我看到周围参观的人,个个都沉默不语,表情凝重。我脑海里蹦出了两个字清朝。就是那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才使我们失去了珍贵无比的圆明园;就是清政府的软弱,才使清朝末年的子民们受到外国人的欺辱。是的,我们国贫民苦,弱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弱到无力抵抗的地步虽然,这只是一段历史!

游览圆明园的整个过程,我都感到心情压抑。我在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这个血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在回宾馆的路上,我在心里不断叨念着:振我中华,勿忘国耻!”

篇8:游圆明园作文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前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然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护卫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波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林立、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好像美玉、珍珠似的湖光小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篇9:游圆明园作文

走进圆明园的大门,不过一会儿就来到西洋楼遗址,一堆堆乱石映入眼帘。前面就是黄花阵,此阵酷似西方的迷宫,有东南西北四个入口。中心是一个亭子,就是终点。虽然外墙离中心不足30米,但此阵易进难出,只要进了用那大理石围成的一条条路中,就会被困的团团转。

古代中秋佳节之夜,宫女们就提着莲花灯去闯迷宫。皇帝坐在亭子里,四望莲花灯在阵中绕来绕去,引为乐事。

再往前走,就是海晏堂。海晏堂是一座大型欧式喷泉,可现在却被毁成了一堆废墟。一旁的十二生肖不见了,“工”字建筑也倒了,让人不由自禁想起了圆明园的悲惨历史。走到海晏堂的背面,一个残缺不全的大贝壳和一堆雕刻着图案的乱石在一起,显得格外刺眼。

接着往前走,就是远瀛观。刚到那儿,没看见那座大喷泉呀。导游指着一处石头,这就是远瀛观?!介绍上说,这里是一个很壮观的大喷泉,还有许多小喷泉,相传把这里的喷泉全打开,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火山爆发,近处说话要打手势。

可如今,整个远瀛观只孤零零剩下一个观水法的宝座,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呀!

游览完了圆明园,一股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握紧拳头,似乎有什么声音在脑中回响。哦,是振兴中华这个声音!

是的,圆明园是中华人民的屈辱史,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耻辱,振兴中华!

篇10:游圆明园作文

今天是周五,我的表弟从河南过来了。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妈妈要带我和我的表弟去圆明园游玩。

我们坐车来到了圆明园的大门前,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继续往里走,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湖面上有着无数的荷花。在木桥上,我们看到水里有很多小鱼。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条死了的鱼,但是仔细一看,鱼鳃竟然还在动!我们惊讶极了,以为它快死了却还没有死,于是表弟就拿起一块石头朝它扔了过去,只听“噗”“嗖”的两声,那条鱼竟然游走了,看来它是装死,有可能浮在水面上晒太阳呢!

继续走,我们就来到了福海,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我和表弟嚷嚷着要划船,终于,老妈经不住我们的软磨硬泡,去了售票窗口。我们正高兴着呢,却听到:电瓶船租完了,只有脚踏船。我们愣住了。老妈说,没有就没有吧,划脚踏船还可以锻炼一下身体呢!我和表弟划船,老妈给我们俩照相,开心极了。

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我们在不知不觉、说说笑笑中时间已经到了,我们极不情愿的返回到了岸上。

已经是下午了,老妈说:“好了,咱们该撤啦!走吧!下次有时间再来划船!”我们都极不情愿的离开了圆明园。

这次游玩让我们放松了心情,但同时我们也忘不了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篇11:游圆明园作文

中国是一个蕴藏着千千万万的文化遗产的宝库。美丽莫高窟,辉煌的北京故宫,庄重的颐和园,雄伟的长城… … 而圆明园,是中国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圆明园的样子是历史文化遗产中独一无二的杰作。它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它的样子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它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建于17,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 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花费了不少人力,财力才筑成伟大园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祖辈们的智慧。

篇12:游圆明园作文

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圆明园公园玩。吃过早饭后,我们一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我们来到公园,正好有荷花花展。一进大门,便是一朵朵粉红色的莲花,一片片碧绿的荷叶。我们顺着路标指示的方向来到了花展,那里有睡莲和并蒂莲。还有一种荷叶叫王莲,它又大又圆,周围还有一堵墙似的边,这种荷叶人站上去都可以。远看,莲花和荷叶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好像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我不禁对这幅美丽的图画有些陶醉。

随后,我们又去了西阳楼遗址。那里是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我们一路参观了谐奇趣、养雀笼、方外观,据说方外观曾是乾隆帝爱妃(香妃)作礼拜的地方。然后我们去了海晏堂。海晏堂楼前喷水水池上曾有十二生肖铜像(石身),每一时辰(2小时),代表这一时辰的铜像口中往外喷水,中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参观完了海晏堂走不了多远就到了大水法。大水法的对面是观水法,以前皇上就是在这里观看大水法喷水的美景。大水法的西北侧就是远瀛观。远瀛观的高大石柱全是优质汉白玉。最后我们又去了黄花阵,迷宫中央有一座亭子。传说有一个关于这个迷宫的故事:据说每当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皇帝在此举行灯火晚会,宫女们手里拿着用黄绸扎制的荷花灯,在迷宫中走,谁先走到亭子,就奖赏谁。所以此阵也叫黄花阵。

我游圆明园作文

圆明园观后感3000字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遗址观后感

游圆明园有感作文1500字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

火烧圆明园的观后感

高一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电影《火烧圆明园》观后感500字

游圆明园观后感(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游圆明园观后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