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bj9002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圆明园的毁灭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圆明园的毁灭课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 “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课程标准:新课标“实施建议”第三条教学建议的第一条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大量图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侵略者的痛恨,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课文阅读,初步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美;
(2)能够通过观看展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进一步感受圆明园的美;
(3)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够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法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如:圆明园中的文物为什么珍贵?)老师在总结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精炼出几个主要问题(提出问题)b.分小组讨论提炼出的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点拨下自主解决问题,对理解有困难的问题,如“众星拱月”通过课件演示帮助理解。(问题解决)。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汇报交流,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1.导语:(出示圆明园的风景照,边欣赏边解说引入)北京圆明园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曾经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一座皇家园林,当时它被人们誉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如今,当我们走进圆明园游览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的废墟。圆明园已经被彻底毁灭了。昔日圆明园是怎样辉煌、壮观,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圆明园美景时,不知不觉走进了课堂。老师富有激情的解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对课题的发问,便显得水到渠成,而这一问题的设计更具有发散性,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的回答五彩缤纷,极具个性。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解了什么?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5.删词换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分别读这两段话。
(2)换掉或删除一些词语后,有什么不一样?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我看得出,看录像中,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
5.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年10月6日……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篇2: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 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3. 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4.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课件出示昔日辉煌图片。
这是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的名字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无情地毁灭了!
2、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二、预习交流,解决难点
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
三、交流品读
(一)感受昔日辉煌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圆明园除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些宏伟建筑之外,还有别的吗?(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生带着自豪与惊叹的口气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就是人间天堂的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然而,这都成了我们的梦!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
(二) 研读“毁灭”
1、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
“他们把园内凡是.... 统统..... ;拿不走的..... ;实在运不走的....... ,就..... 。”
3、听到这里,你有何感想?(愤慨、痛苦、痛惜.......)
4、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最后一个段落的最后两句。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这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
(三) 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2、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4、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你们会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还应该反观自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3: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一、揭题
1、师:请大家出自己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正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注意“毁”的笔顺……
2、师:好,接下去,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请告诉大家!好你这种感觉找对了,请大家齐读课题。
过渡:好!今天我们就和在座的老师一起走进历史,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求: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二、直入中心
1、好,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课文哪几句话高度评价了圆明园?还有吗?
2、看看这三句话,你们能读懂什么?举世瞩目,就是全世界人都知道,举的意思就“全”。地球人都知道。此时此刻你中有一股怎么样的情感油然而生?(自豪)
从最大的这词你体会到什么?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你能体会到什么?作为国人的自豪感,好哪你就带这种感觉读读这三句话。
过渡:同学读得真好,读书就这样不但读其书还要悟其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呀!这样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满无缺的圆明园,光明铺照的园明里到底有什么呢?我们还是进入看看吧!请大家默读课文的.三四两节看看圆明园里到底有什么?大家边读边划开始。
三、教学三四节
1、“有”的教学
好来交流一下,圆明园里到底有什么?好,这么好人举手,为了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每人就只说一个或两个。好请你来说
安澜园:同学们安澜园,可是一个好地方呀,乾隆皇帝六巡江南四次就住在这个安澜园呀你把安澜园写上去吧,沾沾皇气呀!
狮子林:它是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呀,里面如八阵图一样,变化莫测就连诸葛亮进去也要迷路呀。
平湖秋月:泛舟夜游西湖看着到映在湖中的明月让我想起苏东坡的一首词,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呀!
雷峰夕照:在夕阳的余辉下,雷峰拉着自己长长身影在诉说不水仙与白娘子不朽的传奇,哪是何等浪费事情呀!
蓬莱瑶台:海上仙子国呀连当年秦始皇都想在这里长生不化呀,你去沾沾仙气吧
青铜礼器: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和氏壁呀
名人书画:也有可能就王羲之的手稿呀,你写上去,注意把字写得跟王羲之差不多好就行了。
武陵春色:这就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呀
2、挖掘“有”
同学们真行呀,大清皇帝化了十百五一年才把天下美景和珍宝搬进了圆明园,你们几分时间把这些搬上我们这块黑板,真得让我们五一班棚壁生辉啊!这举世闻明的圆明园里,难道仅仅是黑板上的这么景物吗?还有,当然还有,你从课文中哪词看出来说明它还有?再读课文,读书就应该这样一遍一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读你千遍不厌倦呀!
3、说“饱览”
饱览什么意思?哪我们肚子饿了,我们需要“饱餐一顿;我们读书要不断看读,这叫“饱读诗书”,一老人历经了人生的风风雨寸,这叫“饱经风霜”呀说饱经苍桑”哪这样不多的美景作者用了“饱览”这真是一著一字尽得风流呀……
4、引“不可估量”
这么多的景物能说得完吗?省略号,板书
你能一成语来形容吗?(无穷无尽、不计其数……眼花缭乱)
如果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呢(板书)不可估量
5、录像引导语
同学的课外积累的好词可真好多,但是我想不管我的中华词海有多少华丽的词澡也无法来形容圆园的精彩绝伦,美伦美幻!还是让我去进入园内看看吧……(录像)
6、朗读评价:
听了你的朗读,王老师真的感觉,就像到了圆明园的门徘徊!不要再徘徊了,谁能带我们听进吧……
听了你朗读,我感觉已经进了圆明园了,能慢一点吗?让我再漫步一下,流连一下行吗?
真好,你读得真大珠小珠落玉盘,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真的不想出来了,谁能让王老师进入幻想的境界里!
我们女生一起进去吧,
男同学加油也一起进去吧
大家都一起进去流连、幻想吧
7、板书:美得心醉
、同学们这样语言文字配上这样的声音还有这样音乐真的是太美了,美得心醉!(板书)
四、重回“中心”
1、好,同学们,能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再来读读这三句话!我想你会不一样的发现!
2、你希望王老师把哪个字写下“化为灰烬”,好学习语文就需要这个的敏感。
这金壁浑煌的殿堂还有吗?大家一起说(化为灰烬)擦学生板书
这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吗?(化为灰烬)
这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还有吗(化为灰烬)这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吗?(化为灰烬)
这一切的一,这一的切切都化成了灰烬!
告诉我这是谁干的?(英法联军)这样的人还称得是联军吗?
他们是什么?(强盗)真的是强盗骂得好,骂得痛快!骂出所有中国人的良知!
五、教学第五节
1、好,大家快速读读第五节可以从哪些语言文字看出来他们一群强盗?
2、“闯”,人家家里可以随便闯?但他们为什么就这光天化日之下闯进来呢?清政府的无能,同学记住这个血的教训“落后就挨打”
“掠”他们可能掠走的是什么?我们的财富,但定永远掠不走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一腔豪气
“毁”他们可以毁掉我们的圆明园,但永远也毁不掉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决心。
、记狗改不了吃食,记住它们是强盗啊!这就是无耻的行径啊,能抢的抢,不抢的咂,砸不碎的搬,搬不动的毁!
3、同学们大火整整着了三天三夜。这个园满无缺的圆明园;这个光明铺照的圆明园;这个被称为万园之圆明园,这美是美得如心醉的圆明园,叫我们痛是痛得如此的心碎啊板书痛得心碎!
我们记住那个永远让我们心碎与的日子,那是1860年十月六日,大家一起读!
五、录像写话
1、同学还是让我们看看那心碎的一幕吧
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面对这两个强盗的一把火我想你们一定有许许多多话想话,请你们把想说话写下来!
六、讲评:
1、这样的话不仅仅写在纸上,更要写在心里
2、记这样一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在我们好好读书,要“振兴中华”(学生板书)
3、你说出了所中中国人的心声,对强盗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仅仅只有痛恨吗?
4、好,不要好了伤痛忘了痛呀
5、同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学习呀
七、总结
同学们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烧毁这曾经圆满无缺的圆明园,这曾经光明铺照的圆明园,这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但是我想永远毁不掉的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振兴中华气概和决心,就让这圆明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栖息的家园。老师相信凤凰一定会涅盘,重生!中条这条古老的巨龙一定腾飞!
篇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侵略、奉命”等词语。
2、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难点)
3、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圆明园昔日的圣境在学生脑海中再现。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对比今昔圆明园,领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范读课文,学生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自学。
2. 汇报。
理解词义: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不可估量
3、学生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交流圆明园的资料,师补充总结。
5、再分段读文,找文中重点词句,概括每段段意,再理解段落。
6、学习第一自然段:
A 、理解“众星拱月”。
B 、了解第一段交代了圆明园的布局及位置。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记生字词,会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3、上网继续查找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板书:举世闻名。
3、质疑:圆明园为何举世闻名?
二、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快速浏览课文2、3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这两个自然段内容的一句话。
生汇报:圆明园不但……而且……
2、解析这个过渡句,板书: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3、讲读第二自然段:
⑴通过理解重点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
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文中的一句话。
⑶质疑过渡:文中用了八个“有”写圆明园的建筑,假如写尽圆明园中所有的'建筑,所有的景观,还要多少个“有”?
⑷总结、过渡:欣赏课件——圆明园宏伟的建筑。
⑸质疑过渡:走进圆明园,你还想出来吗?为什么?
⑹引读:“漫步园内……仙境。”多次引读,感情朗读。
⑺总结过渡:除了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圆明园内还有什么令你惊叹不已?读文中句子。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汇报:学生读文中句子。
⑵课件欣赏圆明园的奇珍异宝。
⑶是不是只有这些宝贝?从哪里看出来?理解“应有尽有”。
⑷这么多的奇珍异宝,这么美的珍贵文物,难怪作者说——
出示:“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总结过渡: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2、学生看后谈感受。
3、带着这种情感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能突出表现侵略者罪恶行径的词语。
汇报:统统 闯进 凡是….
4、感情读文。
5、过渡,齐读第五自然段,板书:不可估量
四、练笔抒情,升华情感。
1、总结过渡:
面对这把无情的大火,面对这堆可怜的焦土,面对这仅剩的断壁残垣,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
2、在悲壮的音乐中,学生奋笔疾书。
3、指名汇报。
4、总结过渡,升华情感:
孩子们,我们不仅仅要停留在憎恨上,面对这把大火,我们还要对自己说——
板书: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五、作业:
篇5:《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课件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 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3. 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4.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课件出示昔日辉煌图片。
这是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的名字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无情地毁灭了!
2、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二、预习交流,解决难点
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
三、交流品读
(一)感受昔日辉煌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圆明园除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些宏伟建筑之外,还有别的吗?(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生带着自豪与惊叹的口气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就是人间天堂的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然而,这都成了我们的梦!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
(二) 研读“毁灭”
1、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指名读
“他们把园内凡是.... 统统..... ;拿不走的..... ;实在运不走的....... ,就..... 。”
3、听到这里,你有何感想?(愤慨、痛苦、痛惜.......)
4、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最后一个段落的最后两句。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这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
(三) 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2、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
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4、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你们会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还应该反观自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6:圆明园的毁灭课件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2、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 苏州 幻想 唐朝 博物馆 艺术 统统 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学习2、3、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
教学过程:
一、看录像(或幻灯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师小结: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篇7: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整理了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给大家学习!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位于北京西北郊,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掺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的惋惜,对圆明圆昔日辉煌景象的赞叹和对侵略者仇恨的情感。以及由这些情感交织成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作者这样独具匠心的安排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之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点分析:
让学生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景象以及体会圆明园遭到毁灭的惨痛。由于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只能通过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这样,为学习“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难点分析:
运用媒体素材,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的辉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策略分析:
因为课文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其精美壮观,只能从语言文字中理解,教学时,要以理解语言文字为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选取适当的课外材料为烘托,实现圆明园辉煌景观在学生的脑海中的再现。因此。我采用“电教辅助手段,再现昔日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各种奇珍异宝”。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从而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年龄特征来看,该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力比较持久,知识面较宽,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一般仅限于文字介绍,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蓄起满腔的情感波澜
1、师:(深情地)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写到: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被誉为万圆之园的皇家园林已经消失了,现在,我们看见的只是矗立在杂草从中的残垣断壁了。(出示三副废墟图)
2、师:同学们,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生: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又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体会毁灭——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
1、出示课件,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英法联军实在太卑鄙、太野蛮了,课文是用那些词语来描写的呢?请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学生回答(老师用荧光笔画出相关词语),学生朗读并体会这些词语。
(3)、老师:面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你最想说什么?(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这段话)
(4)、老师:就这样,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化为了灰烬;建筑艺术的精华,也化为了灰烬,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劳统统化为了灰烬。(板书 三个化为灰烬)
2、出示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老师:圆明园的损失有多大?(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可估量”)
(3)老师:文中一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生:两个)(板书两个不可估量)
(4)老师:看着这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伤心、悲痛)
(5)老师:这样的伤心,这样的气愤可以估量吗?(生;不可估量)(老师再次板书不可估量)
(6)老师:让我们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在场的老师,告诉全世界的人。(学生感情朗读)
(三)、深情追忆——抒发曾经的自豪之情。
1、过渡: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那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让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请结合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
(1)、学生回答,老师出示第三自然段,并用荧光笔画出“有”。
(2)、老师:文中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一共用了几个有“有”(七个)圆明园仅仅是这七个有吗?(生:不是)那么,需要几个有呢?(生:许多个)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找到了“有”?(生;饱览……)
(3)、圆明园有这么多景点,想看看吗?(生:想)
(4)、出示配乐图片,让学生尽情欣赏。
(5)、老师:美吗?(生:美)假如我们能在这美丽迷人的园林中痛快地畅游,你心中是什么感觉呀。
(6)、老师:是啊,你说得太好了,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7)、出示课件,学生品读“漫步园内……”句子。
2、学习第四段
(1)过渡:圆明园不仅有宏伟的建筑,还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请看(出示配乐图片)
(2)老师:老师收集到的这些令同学们惊叹不已的图片,只是圆明园数亿万计的文物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价值连城,更是中国文明、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所以称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出示课件)
3、学习第二段
(1)、过渡: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珍藏丰富,它的总体布局也是很独特的。请看(出示布局图)
(2)、老师讲解,并提问学生,课文是用哪个词形容圆明园的总体布局的呢?重点理解“众星拱月”。
4、教师小结:圆明园就凭着巧妙的设计,宏伟的建筑,丰富的珍藏,成为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课文用这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圆明园的价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1)、用“是……也是……”这个关联词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2)、大声朗读这句话。
(四)、观看录象——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
1、过渡: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存在了,这一切早就被英法联军的一把火无情地烧毁了。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
3、片终,出示大火不停在画面飞旋扑闪,并响起《江河水》这首比较伤感的二胡曲子。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把火,烧毁了——(填空)
4、老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写在你的心里。(学生动笔写)
5、老师:来,告诉大家,这把火可烧毁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老师作适当的评价)
6、教师小结:这把大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就像这首诗歌写的一样(出示课件)
7、学生齐读诗歌
(五)、拓展延伸——打开学生的理性思考。
1、过渡:这个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的心理整整147年了,正是因为这把火,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恶恶的中国人;正是因为这把火,激起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起来了,有人提议,(出示课件)要重建圆明园,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和四人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不管是不是重建,老师都感到非常欣慰,重要的是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那颗真挚的爱国心啊!
4、老师小结:同学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出示课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篇8: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高中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高中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整理了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给大家欣赏!
【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略)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生字、新词;弄清文本脉络。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再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诗情画意风景名胜天南海北奇珍异宝不可估量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2.听了这段文字的朗读,你了解了什么?
(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践踏、毁掉的;)
3.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5.删词换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分别读这两段话。
(2)换掉或删除一些词语后,有什么不一样?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我看得出,看录像中,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
5.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年10月6日……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1.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
(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学校?
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50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
6.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啧啧称奇、留恋往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7个)
7.指名读带“有”的句子,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1)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说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2)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展示圆明园中那宏伟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与幽静的自然风光吗?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你就会读进去,读得更好。自由练读后分男女生读。
(3)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几处名胜景观吧。(投影出示几幅圆明园美景图)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蓬莱瑶台”:(据书上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武陵春色”:(指张家界的武陵源。张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一部分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这样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平湖秋月”:宁静而美丽
“雷峰夕照”:高高的雷峰塔直冲晚霞,瑰丽壮观!
(4)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圆明园著名的景点有多少处吗?
(学生介绍了解的资料: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有“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5)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投影出示):
正大光明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
映水兰香远山天北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
蓬莱瑶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江南屏乡……
仅仅读这些景观名称,你有什么感觉?
(光读这20景的名称就需要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
(6)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
出示雨果的文章,指名读。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 雨果”
(7)是啊,这是一座多么美妙、神奇的圆明园!当我们漫步园内——学生接读:“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我们又怎能不惊叹,圆明园是——(出示大投影)“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8.引读,试着让学生背诵“因为,在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里,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如……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10分钟)
9.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齐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哪一段知道的?(第四自然段)
(1)那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2)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两千多年)
(3)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请用自己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
(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4)在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知道了这些,你心里又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惊叹和自豪齐读四自然段。(4分钟)
五、美毁对比,拓展引发深思1.是啊,多么恢弘,多么美好的圆明园!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去了,毁掉了……圆明园里,有的是荒凉的废墟,有的是残垣断壁,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缓缓擦去板书,只留淡淡的痕迹)
圆明园的毁灭是——学生齐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课件出示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读下面的词条——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而跪。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就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3.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满清政府在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年的废墟,还有圆明园里残留的柱,书写着中国150年的耻辱。面对圆明园的废墟,看着这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想对谁说?是将铁蹄踏进圆明园的英法联军,还是无能的清朝政府?或者,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篇9:21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21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21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一、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二、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篇10:圆明园的毁灭完美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完美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主题思想进行写作的。
教学重难点: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历史,了解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语言要口语化,具亲和力,引出本课要读的是一处公园)
同学们去过哪些公园?那里风景怎么样?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去一座公园,
1.先来听听,法国文学家雨果是怎样赞美它的(课件出示):“在世界的东方有着一件惊人的杰作,它如同月宫,如同仙境,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璀璨宝库,它的存在是人类的一大奇迹。” 同学们,知道雨果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吗?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注意第一个“圆”是圆圈的“圆”,第二个“园”是公园的“园”,读“圆明园”。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但是这座皇家园林却被强盗给毁灭了。注意“毁”的写法。(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生:圆明园的毁灭。
2.关于圆明园你通过读书和查资料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3.整合问题: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 (围绕中心,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
引导学生理解“不可估量”,进一步理解“不可估量的价值”
既然毁灭了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圆明园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到课文看一看圆明园有哪些不可估量的价值?
自由读全文。
请你用高度浓缩的词语概括圆明园有哪些价值?
学生汇报
(板书:“奇特布局” “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2.选择你喜欢的的段落,自主学习,在文中勾画关键句子或关键词。
学生汇报。
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第2、3自然段)
(1)学生汇报并读第2自然段
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圆明园的举世闻名,规模宏大,布局独特。
①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圆明园的规模宏大。
②圆明园的布局(重点理解“众星拱月” ,“拱”是“环绕” “月”指什么?)(课件:圆明园简图)
(2)圆明园仅仅因为规模宏大和布局独特而举世闻名吗?(学习第三段这是本课的重点,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受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美。)
指读第三段。
①从这一段中知道圆明园中用那些建筑?
学生汇报,指读。
启发学生想象金碧辉煌的殿堂,再来说印象,印证一下你的想象(出示课件图片),再叫学生谈感受,再读。课件: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
指导读这句话。先自由读,再指读。
②请你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哪些景观?抽生读。
还有什么?
出示课件:安澜园、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任选一幅你喜欢的景点,说一说感受。
③圆明园中这么多美丽的的景点都是依据什么建造的?
④除了这些民族建筑,园内还有什么建筑?
叫学生想象西洋景观的样子。(出示西洋景观)教室激情介绍。
⑤圆明园中就只有文中介绍的这些景观吗?让我们伴着舒缓的音乐,边读边想像这些美丽的景观。(课件:二十景文字 )生齐读
光看看这些美妙的文字我们就可以想象圆明园有多美!
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正如一位古代诗人赞誉的那样:天上人间诸景备,移天缩地在君怀。
天上的'仙境,地上的美景都在圆明园中一一呈现,怪不得作者在文中这样说: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课件出示)。
(3)升华感受
假如让你漫步园中,你会有什么感受?
★ 圆明园毁灭有感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通用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