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

时间:2024-05-25 03:35:08 作者:szgojs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zgoj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

人生百年,于历史的长河不过沧海一粟。如何让这人生尽可能的发光发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个人如何能一辈子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个人如何能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如何一辈子艰苦创业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杨善洲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作了完美的回答,他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实践了入党誓词,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彰显得熠熠生辉,为我们指引了方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杨善洲的一生是为百姓孜孜不倦打拼奋斗的一生。退休前他身先士卒,努力改变地方面貌,他是草帽书记、田头书记、农业专家。他廉洁自律,坚决反对公车私用,能够为几元钱让秘书“退钱”。退休后,他毅然婉拒到昆明干休所安度晚年的安排,而是开始长达十七年的漫漫种树征途。大亮山艰苦异常的种树垦荒日子,毒飞机草毁掉漫山遍野树苗的灾难,没有摧毁他的信念。在买了劣质果苗,让林场职工两年劳动化为泡影时,杨善洲深刻自我检讨,带头开始走上街市,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下捡果核育苗。

于公,为了百姓,杨善洲不遗余力,呕心沥血。于私,他让倚门盼儿归的母亲失望,让几年未绕膝的儿女“陌生”。为自家女儿盖一个章就可以办到的城市户口,他却坚决拒签。在身为一个党员干部与一位父亲、一位儿子间,他坚决选择了前者,坚持了一个党员干部绝不谋私的原则,保持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是党的群众路线忠实的践行着。

他将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而又将得到的大部分奖金捐献给慈善事业,在他心里,有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时时刻刻在考虑的是国家和人民,却从来不为个人和家庭谋取任何私利。

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曾经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他“忠以报国、诚以修身、勤以自强、俭以养德、信以立业”的优秀品质深深的感动和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用光辉的一生,犹如灯塔般照亮了我们年轻一辈的前行道路,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值得我们敬仰,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誓言与职责,将党员的义务与责任落实到实践中,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善洲精神是他用一生的心血铸就而成

篇2: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

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杨善洲的模范事迹,展现了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世界,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楷模。

杨善洲的事迹催人泪下,业绩极不平凡。他在担任领导职务时抓农业兴科教,改善民生;退休后上荒山植树造林,造福社会。他用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实践入党誓词,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两袖清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党的优秀分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情怀,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

杨善洲令人敬佩,在于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政。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用好手中权力,自觉接受监督,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成败、人民利益得失。杨善洲为官几十年,从不乱用手中权力,始终做到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对待权力的为政标杆。

杨善洲令人敬佩,在于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带领群众闯出一片事业的新天地,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杨善洲在困难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退休后仍然投身绿化荒山,创造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杨善洲令人敬佩,在于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才能不断增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杨善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种树书记”“农民书记”,是因为他视百姓为亲人,宁可自家清贫,也要掏钱为困难群众添置衣物、买种子、买牲口,朴素的行为背后流淌的是大爱的甘泉,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理念。

篇3: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

1985年,中央领导同志来保山考察工作时提出“增百致富”。杨善洲及时召开会议贯彻落实,成立5个工作组,分别到5县区进行调研,研究如何实现“增百致富”。张培光被派到腾冲组,为了完成“增百致富”的任务,他把往年没有列入农民收入的那部分列入了“增百致富”的收入里面。杨善洲知道后,严厉批评了这种做法。他说:“不要凑数字,要实事求是跟老百姓算账,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富裕,要帮助老百姓找到一个致富项目,帮助老百姓发展产业,工作作风要扎实,不要图虚名。”张培光说,这件事对他后来的工作作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习超曾与杨善洲共事多年。在他的眼里,杨善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人,不图虚名,不要表扬,最关心的是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在1987年地委召开的地县乡三级干部会上,杨善洲说:“领导干部看问题、想问题、做事情都要全面,不要只盯着万元户,也要看到贫困户。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不能让困难户掉队,要帮助这些群众。”后来,地委就出台了《保山地区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意见》。

施甸县原大亮山林场场长自学洪也说:这22年来,正是老书记带着我们踏踏实实地干,我们才能克服一个个困难,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过来,把光秃秃的大亮山变成今天的万亩林海!

生命不止,奋斗不止。杨善洲担任保山市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做到不图虚名、不做虚功、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带领干部群众谋发展,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篇4: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

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杨善洲的模范事迹,展现了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世界,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楷模。

杨善洲的事迹催人泪下,业绩极不平凡。他在担任领导职务时抓农业兴科教,改善民生;退休后上荒山植树造林,造福社会。他用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实践入党誓词,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两袖清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党的优秀分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情怀,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

杨善洲令人敬佩,在于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政。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用好手中权力,自觉接受监督,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成败、人民利益得失。杨善洲为官几十年,从不乱用手中权力,始终做到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对待权力的为政标杆。

杨善洲令人敬佩,在于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带领群众闯出一片事业的新天地,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杨善洲在困难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退休后仍然投身绿化荒山,创造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杨善洲令人敬佩,在于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才能不断增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杨善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种树书记”“农民书记”,是因为他视百姓为亲人,宁可自家清贫,也要掏钱为困难群众添置衣物、买种子、买牲口,朴素的行为背后流淌的是大爱的甘泉,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理念。

篇5:杨善洲观后感精选600字

人生百年,于历史的长河不过沧海一粟。如何让这人生尽可能的发光发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个人如何能一辈子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个人如何能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辈子艰苦创业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老党员杨善洲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实践自己在鲜红党旗前的入党誓词,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彰显得熠熠生辉,为我们指引了方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在看完我院党委为第十六期业余党校学员组织的电影《杨善洲》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杨善洲老书记一生都在为百姓的利益孜孜不倦地打拼奋斗,他为百姓辛勤付出的劳动不胜枚举,但电影中有一段使人印象尤为深刻。杨善洲老书记在退休后,毅然婉拒了上级安排他到昆明干休所安度晚年的好意。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漫漫种树征途。在大亮山种树垦荒的日子艰苦异常,可毒飞机草却在杨善洲老书记看着漫山遍野的树苗心生欢喜时几乎毁掉他们的希望。尽管杨善洲老书记不眠不休地带领大家找到了解决办法,但依然蒙受了上山后第一次巨大损失。为弥补损失,杨善洲决定种植经济果木,不想却图便宜买了劣质果苗,林场职工两年的劳动化为泡影,杨善洲深刻的自我检讨,为早日还上贷款,从那天起,他开始走上街市,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下捡果核育苗,在他的带动下,原先怕丢面子的林场职工们都能坦然的上街捡果核。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于公,为了百姓,杨善洲老书记不遗余力,呕心沥血;于私,为自家女儿盖一个章就可以办到的城市户口,他却左右为难,坚决拒签。他将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而又将得到的大部分奖金捐献给慈善事业,在杨善洲老书记的心里,有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时时刻刻在考虑的是国家和人民,却从来不为个人和家庭谋取任何私利。

杨善洲老书记用光辉的一生,犹如灯塔般照亮了我们年轻一辈的前行道路,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值得我们敬仰,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篇6:杨善洲观后感精选600字

5月10日上午,--县--局组织观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深情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形象。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耳濡目染,感触颇深。在任上,他狠抓农业,专注民生;退休后,他绿化荒山,造福子孙。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鞠躬尽瘁。青山作证,他六十年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用一生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做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

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就要像他那样,树立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就要像他那样,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端正心态,要想做好事必须先做好人。

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就要像他那样,尽心尽职的`完成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少计较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中,用在为人民服务上,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篇7:杨善洲观后感精选600字

杨善洲同志是一个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热爱的,他一生坚守信念,公而忘私,有着“先国后有家”理念,公道正派,从不谋私,胸怀天下,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能坚持数十年放弃功名利禄,默默上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杨老一生淡泊名利,惟有此,他一生光明磊落,不为权、利、私情为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无私天地宽,试想,一个人如果整天围绕一个“私”字打转,整天被房子、票子、车子,位子搞得焦头烂额,他有这样的境界和气度来造福人民,我想恐怕会沦落成为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有人说,杨善洲一生确实是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可他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说此话者,恐怕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和荣誉观,或许你根本就没有杨老那种包容万物的伟大胸襟,杨老虽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可以值钱的东西,但留给儿女们那种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甘于清贫,永恒坚持的人格精神胜似黄金白银,比房子位子值钱千万倍,杨老,你不要对自己的亲人感到愧疚,因为你给了他们比物质财富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对杨善洲先进事迹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有高远的境界,才能有天下为公的气魄,在实际工作,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当下,做好本职,职业无高贱,做到极致就是事业,只有普通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人生,要像杨老那样活得有感天动地,不可浑浑噩噩一生,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当你老年回首往事时,最起码还有一二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到那时,你会在心底里发出“自信人生数十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不然只能庸俗地行尸走肉肉地白来世一遭。

篇8:杨善洲观后感精选600字

11月18日,娄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电影《杨善洲》,所有人的心情十分激动。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每一个感人事迹都令人感受至深。一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退休干部的伟大光辉形象树立在大家的面前,令人肃然起敬。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杨善洲1988年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造林,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劳动。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一种激勇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

靠的是党性,收获的是宝贵财富。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样,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着十分简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着执着、顽强、勤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据统计,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总面积5.6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到3亿多元,并将自己辛苦创办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他用自己的毕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

篇9:杨善洲观后感精选600字

3月28日,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我们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我从耳闻中得到了真切的感受,杨善洲同志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使得我内心感动到久久不能语。杨善洲,一个响亮的名字彻底震撼了我得心灵,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夜?鸭婀?”;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近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我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下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

杨善洲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杨善洲是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在全国推出和集中宣传的先进典型,被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我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干部,深深感到学习杨善洲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务必做到“四个务必学习”。

务必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地坚定信念。杨善洲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我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我。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持续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们水利干部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篇10:杨善洲观后感精选600字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一生坚守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高尚情怀,一辈子淡泊名利、公而忘私、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敬仰和学习。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以他为镜,明辨是非曲直,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在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建功立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无比坚定和深信自我的信仰,无比敬仰革命时期那些英勇的革命先烈,也常被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所感动。这段时光,我一向被杨善洲老书记深深地感动着,并透过各类报刊、电视、广播的宣传报道,试着去走进老人家的内心世界,试着去体会老人家的那种淡然心境。老书记一心为民、爱民,却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过任何私利,为官多年,却从来没有为家人安置过任何工作,甚至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退休后更是婉言谢绝了组织上的关心,没有到省城享清福,而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到贫瘠荒凉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没有树苗,就自我掏钱买,资金不足,就到街上捡各种果核自我育苗,甚至将自我心爱的盆景都移植到了山上,他头顶竹叶帽,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用锄头挖,用手培植,在大亮山一干就是20几年,他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周围的人。以前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树木参天,满目葱郁,山变绿了,水长流了,珍稀动物出现了,各种林下经济作物多起来了,周边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经济收入也越来越高了。以前矮小精致的盆景现如今已经长成了挺拔的大树,一棵棵小树苗也变成了一片片绿洲,老书记的头发也由青灰变成了飘雪,耄耋之年的老书记干不动了,他二话不说,将已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林权无偿转让给了国家。他公而忘私的种.种行为和举动,在一些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可理喻,对他的家人是那样的不近人情,应对这一切,老书记只是淡然一笑,因为老书记心中有着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那就是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无私胸怀永远第一,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精神永远第一,党和人民的利益永远第一。

篇11: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电影《杨善洲》是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为我们在银幕上构筑了一方绿荫,沁人心脾、暖人心田,杨善洲电影观后感。我观看影片后,为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被他的.无私品质所震撼。我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一、通过观看,认识了杨善洲老书记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开展先进性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才能保证党员先进性这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和基础才能发挥党员先进性,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广大党员才能带领群众去奋斗,去实现党的各项任务。

二、通过对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经过学习我明确了作为一名从事教学工作,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杨善洲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执行学校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三、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坚定自己理想信念。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淡泊名利、不懈追求,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成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特别是品味他的“穷”与“富”,更让人为之动容,深受启迪。

篇12: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杨善洲1988年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造林,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劳动。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一种激勇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

靠的是党性,收获的是宝贵财富。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样,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吃住在山上,用着十分简陋的`生活用品,硬是靠着执着、顽强、勤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据统计,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总面积5.6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到3亿多元,并将自己辛苦创办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他用自己的毕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

篇13: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我是医生》是对英模人物传记电影创作的一次可喜突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 篇章。”“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吴孟超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忠于人民的英雄,是大科学家和大教育家的典型。因此,为这位95岁高龄的“当代医圣”传神写貌、树碑立传,是文艺创作礼赞英雄、塑造典型的题中之义和神圣使命。《我是医生》创作者“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深入生活,走进吴孟超独特而伟大的精神世界,创作出这部或将在中国人物传记电影创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

“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总是通过文学家、艺术家对历史、时代、社会、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来体现。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观罢《我是医生》,文艺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就内涵而言,以“价值取向”取代了惯常讲的“三性统一”中的“观赏性”;就次序而言,“艺术性”被突出地提到了首位。这是有深意藏焉,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我体味,这与恩格斯当年在《致斐·拉萨尔》中提出的“最高的标准”即“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是一致的。因为衡量文艺作品,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美学上的考量即艺术性分析,证明它是一部艺术品,有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再对其进行历史分析才有意义,否则它可能是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的。这是文艺批评的共时性标准。正是因为当今不少英模题材的文艺作品审美化、艺术化程度过低,公式化、概念化痕迹过重,因而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征服不了读者观众,乃至伤害了这类题材的声誉的现状,对作品“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的强调才更具有现实迫切性和指导意义。

篇14: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一台手术只能救活一个病人,一个实验室的细胞免疫研究新成果却能救活一批病人”“我想背着每一位病人过河。有一些过不了河的病人,往往就差最后一步。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实验室!”多么朴实深刻的语言!而那些复杂繁冗的医患矛盾冲突,那些手术室里紧张辛苦的开刀过程,那些医术与医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影片中都处理得凝练节制、恰到火候。三是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无论是赵有亮饰演的吴孟超,还是胡亚捷饰演的赵一涛,都堪称形神兼备。当年以在经典电视剧《秋白之死》中塑造瞿秋白形象而广受好评的赵有亮,真是宝刀不老,把吴孟超这一“医圣”形象演绝了。胡亚捷塑造的赵一涛形象,个性鲜明,时代感强。师生的对手戏,熨帖自然,余味悠长,把“伯乐相马”、薪火传承的人生意境表现得妙不可言。而整部影片,在美学追求上相当完美地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了。

再说思想性。正因为《我是医生》审美化、艺术化程度较高,所以影片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才具有了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我尤其欣赏这部作品审美地注入的哲学意味。首先,片名起得好。我是谁?我是医生。医生是谁?医生是医治人的生理疾病的,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开始就明言如此。而《我是医生》却以审美方式启迪我们:像吴孟超这样的“医圣”,确是既擅长医治人的生理疾病更是疗救人的精神创伤的高手!他们既是一流的医学家、科学家,更兼为哲学家、思想家。吴孟超在处理手术室与实验室的关系、“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医术与医学的关系、应用理论与基础理论的关系、现实需要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中显现出的哲学思维和战略眼光,足以让观众于他不动声色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真正的大师风范。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公式化、概念化和说教无缘,是真正靠审美化、艺术化实现的。一部人物传记影片,能让我们通过艺术鉴赏领悟如此既深且广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能不为之叫好吗?

最后说到价值取向。人的一生,都会生病求医,医患关系是凡人皆会遇到的一种关系。因此,《我是医生》所反映的生活牵动寻常百姓,它的价值取向势必影响最广泛的社会群体,从而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可喜的是,由于创作者面对吴孟超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努力既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又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所以对医者仁心的报国情怀、科学精神、战略哲思、人格风范等价值取向都进行了相当精彩的审美表达。这正是今日之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进程中所亟须的正能量。

杨善洲观后感

篇15:杨善洲观后感600字

国产片如何拍好主旋律一直是一大难题,最近却有一部影片收获了专家和点映观众的叫好声,这就是上影集团拍摄的《我是医生》。在6日举行的《我是医生》北京观摩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直言:“中国号称电影大国,但的确不是电影强国。看了《我是医生》这部片子,我想中国电影如果能够像这样走下去,中国电影就不仅是电影大国,可以逐渐成为电影强国了。”

《我是医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传记电影。今年95岁的吴孟超至今坚持在医疗一线,他亲自主刀的手术纪录已经超过1。5万台。无论是年轻时从割胶刀改拿手术刀,还是毅然回国报效祖国,以及创造出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吴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书写的部分。编剧黄丹说自己看了吴老五台手术,就站在护士身边,“那几天我的脑子里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血的味道,手术室皮肤上烧灼的味道,我从这些味道当中体会吴老所有的感受,跟他进餐,到他家里。我觉得创作如果不能深入生活,是不能写好的。”

扮演吴孟超的是赵有亮。这位老戏骨以其精湛的演技撑起了这部戏,而在片中吴孟超与学生赵一涛的对手戏非常好看;扮演赵一涛的胡亚捷当天也来到研讨会,他表示这是他与赵有亮的第二次合作,演完这部戏后,他总是习惯性地以“老头”称呼对方,赵有亮也特别自然地答应。据悉,《我是医生》6月初作为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机关党委、电影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我的电影党课”活动的10部“电影党课示范课”之一,在党员当中放映,获得了热烈反响。

篇16:《杨善洲》观后感

很久不怎么看电视剧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太好看的。每天除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走遍中国》外,几乎不看其它节目。前几天,看完《走遍中国》于是播到了中央八套,正好在播电视剧《杨善洲》。说到杨善洲还是有些熟悉,因为之前看过李雪健主演的同名电影,又因两次到过保山市,到过腾冲、龙陵、隆阳区等地。今年去隆阳区的芒宽、潞江坝旅游时,路过经常有学习杨善洲的巨幅户外广告。这次跟着电视看,没想到却一直看到了结束。的确,杨善洲带给我的感动太多了,他退休前的清廉暂且不论,单就是他退休后,能放弃去省城享福的机会,一心扎在大亮山,二十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种树,这种直执与专注,足以让我们感动。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乎他生前做哪些轰轰烈烈的事,而是在于他去世后,还有多少人记得他。杨善洲,一个普普通的滇西老人,用他平凡的行动,做到了。

杨善洲观后感精选600字合集

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事迹观后感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1200字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杨善洲精神体会

学习杨善洲精神演讲稿

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共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杨善洲观后感心得6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