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九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 第1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2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3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4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5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6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7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8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9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0篇:《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1篇:《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2篇:《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3篇:《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4篇:《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5篇:《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6篇:《红花绿叶》8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7篇:《红花绿叶》8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第18篇:《红花绿叶》8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篇1:《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电影《红花绿叶》如其名字般的赏心悦目。它不追求少数民族独特性,也没有藏族电影的符号化。导演通过回族为切入点,探讨人类共同面临共享价值的问题。没有假大空的概念,没有上纲上线的道理,只是从人类最原始的情感角度观察入手,比如说爱、担当、自尊等。
《红花绿叶》全片翻涌着平凡平和却打动人心的小感动。男女主人公面临来自家庭逼婚的压力、各自情感的抉择,是他们内心散发出来不经意的善意引导他们走向那个漫天飞雪中平淡又温馨的结局。
男主人公古柏是癫痫病患者,不发病时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发病时间地点都不确定,像个定时炸弹。古柏本意是不想连累别人家的姑娘,但他内心深处对婚姻的渴望体现在听母亲说起阿西燕情况时瞬间眼神的变化,也体现在二话不说就想给阿西燕买商场里4000多皮衣(完全超出预算)时的出手大方,导演深厚的功力把这种渴望与纠结拿捏得自然又生动,让人会心一笑。
篇2:《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这部影片的两位主人公在婚前皆有残缺,一个残缺在身上——古柏不定期犯病,因此没有勇气面对爱情,他孤僻地不娶;一个残缺在心里——阿西燕订过婚,她的未婚夫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她执拗地不嫁。
这样的两个人被命运之手捏合在一起,他们的困境是隐藏在推进的故事当中的。所以我们看到婚后,两个小夫妻各睡各的,察觉出端倪的媒婆给婆婆出主意,搬走了一个被子,善良的古柏让阿西燕盖被子,自己和衣而睡,只盖着一件外衣——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多久?循环往复的镜头中古柏坚守着自己对阿西燕的尊重,直到阿西燕无法按捺自己的恻隐,拉古柏进自己的被窝。
古柏是喜欢阿西燕的,第一次见面,阿西燕的妹妹提出要买一件昂贵的红衣,古柏的妹妹不乐意,而古柏坚持买下。夜深人静时,他羞涩地辗转反侧,旁白替他表达说,给阿西燕买什么都可以。而后,他随阿西燕回娘家,在阿西燕吊唁未婚夫时撞破真相,他喝光了桌上的白开水,喝水的劲头完全像把白开水当作了酒!
他质问阿西燕的过去,阿西燕冷冷地回击他为何要去领低保?难道不是因为他有隐瞒着她的疾病?那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镜头,阿西燕站在大衣柜旁发问,大衣柜的镜子里出现的是站在画外却出现在画中的古柏,古柏急火攻心,向后一倒,犯病了。这是俩人婚后出现的唯一一次裂痕。阿西燕随后回娘家了。古柏默默消化着其中的酸楚。他对阿西燕的思念战胜了自己的嫉妒,他忍不住去偷看打谷子的阿西燕——他没有上前,他只是悄悄地看,仅此,已令他欢欣鼓舞!他跑到无人的戈壁,在斜阳中对着沟壑大喊:阿西燕!阿西燕!
那一幕,是多么地动人。
这样一部片子,没有说教,绝不煽情,有残缺的人物设置却并不用来卖惨,以期博取廉价的同情,它朴实地展现着人物的性格和内心,静水流深地讲述爱情本来的样子。
篇3:《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红花绿叶》讲述了一对宁夏西海固的青年男女古柏和阿西燕婚前各有隐衷,婚后逐渐产生感情的爱情历程。它以洗练、纯粹的诗一样的镜头语言为我们呈现了层次丰富、妙趣横生的故事版本。
主人公古柏患有癫痫,影片一开头,人们七手八脚地抬着他,在那个远景镜头里,说着宁夏方言的古柏旁白响起:“老人们说,别想太多,想得少就能活下去。”内心独白由于攒劲而给力,第一时间就扣人心弦。
扮演古柏的素人演员,因其恰到好处的紧张感和内秀,他表现出来的人物有些微自闭,又有强烈的自尊,与句句走内、声声诘问和颇有一番自怨自艾腔调的台词贴合度极高,而不令人跳戏及厌烦。
“麻雀虽然有残缺,但它生命的愿望也是全美的!”
“请把考验给我,把疼顾给阿西燕吧!”
“我跑着,就像我的脚找不着地了,就像在空中,就像……”凝练的台词像是古柏的内心画卷,我们看到他的挣扎,犹如看到我们自己的。
文学性极强的排比和修辞,与古柏的方言结合在一起,突然产生了一种一个躲在人群后面的后生把心打开给你看的化学效应。那些攒劲的话由于其形式和内容完全贴合,古老的技巧——旁白有用,有效,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篇4:《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印象中,西北那个地方应该是黄土一片,走路身后就是扬起的尘土。有时候刮旋风,有时候刮大风,总之刮的尘土飞扬。看完《红花绿叶》,却意外地打破了这个固有印象。电影里生机的东西特别强——开始就是花,有春天,有绿色;然后是春夏,镜头特写的柳树,包括池塘。干旱的地方少见的池塘。导演在这样一个贫瘠的土地上建构了一个有生机的空间,特别有趣。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由四季的变化,从春天走到冬天,用温度来展现人物情感慢慢走向深处这样的一个过程。春天,万物复苏,春意萌动,花开满山。自然处于和谐状态,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都处在悲惨、难堪的状态——男主角处于感情空白期,女主角心爱的男朋友意外死亡。两个陌生人被迫组合在一起,慢慢度过了夏天、秋天,一直到大雪纷飞的时候,万物沉寂,人物的情感却达到最高峰。季节跟情感逆着走,这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设置。
最让人觉得有趣且动人的,是这个片子真正写出了爱情的发生。现代爱情观讲究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即所谓的婚姻嫁给了爱情。但《红花绿叶》反其道而行知,包办婚姻,先结婚又恋爱。导演用这样一个一开始就不幸福的条件培育出了幸福的果实。
一个因疾病而自卑,对婚姻丧失期望的男人,一个痛失未婚夫而对人生得过且过的女人,两个人过在一起了。相处之中,由熟悉产生好奇,由好奇新生妒忌,由妒忌衍生牵挂和爱意。一个男人从性意识的情感萌动到慢慢的煎熬,最后到真正发生爱情,一段单纯的爱情,这里面没有什么金钱的关系,单纯就是人。煎熬、嫉妒、焦虑,偷窥,惴惴不安,导演很细致的表现了男女在感情空间上缓慢变化,细细品味,实在绝妙。
篇5:《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鲁迅先生曾有言:“楼下的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人类的悲欢相通吗?电影尤其要做这样的思考。要唤起大家的共鸣,在于人物设置是否扎实,有质感,有妙趣。例如有一场在菜地里的戏,古柏全家都在,他们在讨论是否应该告诉阿西燕孩子可能会遗传古柏的病,人人观点都不同,公公不屑大夫爸的论断,弟弟永远支持嫂子,婆婆心疼古柏……吵群架符合每个人的出发点,台词不多一句不少一句,这场架吵得有条不紊又会心微笑。
《红花绿叶》是一部攒劲的电影。它有劲、有东西。生命中的那些哀伤是底色,妙趣却纷至沓来。有干净的贫穷,有自尊的苍凉,我们能感受到电影的表达是从容的,喜乐无限,不诉苦,正因为此,古柏和阿西燕的爱情故事如此纯净,也如此纯粹。
篇6:《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初识这部电影,它的身上被附加了太多标签,第五代女性导演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获得了各种电影节奖项;有各路文艺界人士为之背书,就像一本拥有华丽腰封等待走上畅销书籍的新书,最吸引我去影院看的原因却是不那么起眼的故事发生地——西北。
9、10月,和我的爱人一起(就是今天下午坐我旁边一起看这部电影的那位)北京出发到敦煌,途径德令哈、茶卡、青海湖黑马河、湟源、西宁、湟中、兰州、长治、运城、西安,后又返回北京。被生长在祖国东偏北部的我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之旅”的这趟旅行,对我们后来的影响是出发时远没想到的。我们走过的可以笼统的称为“西北”的这些地方,实在广袤无垠,人在天地之间身形渺小,多广角的镜头似乎也无法压缩这片天地的无限空间定格成像,但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不因地理空间的巨大而疏离,他们热情、质朴且赤诚。这样独特的人文、地理记忆在今天看电影的时候又再度被激活,大概是因为导演那些流畅过渡的空镜头和本土演员甚至是非演员的本色演出的缘故。
故事是个再平淡不过的故事,是扣题的眷属终成有情人的故事,古柏和阿西燕两个各怀隐秘的青年男女在两个家庭的期盼与裹挟下匆匆走进了婚姻,时间让他们靠近取暖,为他们揭开了彼此身上的秘密和伤疤,又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命轮回。在这个集体笑点高、泪点不值钱、信奉爆点营销的观影时代,这部电影足够安静、平缓,甚至可以算作高潮的古柏犯病晕倒、阿西燕回娘家事件都在一场默默的季节转换中结束了。树叶黄了,是秋天了,阿西燕回来了。导演应该没有刻意的克制什么,因为她对西北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和现代发展都很熟悉。虽然在映后采访中她提到确实隐去了一些原著小说中表弟似的苦情,这一点在电影中对大夫爸这个人物轻描淡写的处理中有所体现,这个稍微带点负面色彩的人物并没有成为任何美好事物的对立面,所以导演想用红花绿叶这个名字给大家讲一个温暖的故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柏这个男主人公,演员本人似乎和这个角色融为一体了。他是从小就时时会犯病的,所以他羸弱,每次出现都会苍白着唇,不自信的含着胸,害羞的笑,眼睛明亮。故事的开头,他22岁,敏感而自卑,事情想得明白,不能拖累别人,不认为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正当相好的女子。可是在看到阿西燕后,他想买世界上所有好看的衣服给她,却因为害怕自己拥有不了这种美好或者害怕拖累这种美好而在夜里抱着头哭泣。电影的最后,阿西燕坐在后座,他推着自行车,两个人在雪天的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他告诉阿西燕可能这个病会遗传……这一幕也就是电影海报上的那个场景。演员表开始流动播出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感觉,别人的故事永远在别处,电影就是为我们展现不一样的别处人生,他们的面前是他们要走的路,我们远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想着,看,这两个人很勇敢呢。
爱人说,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甚至没结过婚的人看这个电影可能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触,因为这种电影太小众太不商业,想说的点平静又隐秘。如他所言,今天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个可以近距离跟导演交流的空间里完成一次观影,回忆起一次难忘的旅程,回归到一个最真最平淡的心态,哪怕这澄净的心情可能只从看完电影持续到明天早上醒来,也是一件幸事啊。
篇7:《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艾小元:刚看了程青松策划的电影《红花绿叶》(由莉莉周点映的),非常棒。导演用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感悟和希冀。或许是她自身的经历,她对生活的体味感受大大超越一般导演对生活肤浅的理解,在她看来,生活就是平静的平淡无奇的,无奈的,被动的,甜蜜的,虽然未来生活的结果无法把控,但我们又必须带着希望过下去。因此故事的整体叙述语言非常平静、朴实、流畅,想像空间非常大,这是把握了生活本质特征的导演才敢采用这种平实的艺术手段,想起一个大师和徒弟的对话:师傅我来寺庙这么久了,你咋啥都没有教我。大师说我咋没有教你呢?让你每天扫地、吃饭、睡觉,这不是在教你吗?所有关于人生的学问,所有关于生活的学问都在生活中,哪里还需要去编造、去煽情呢?大师是这样回答徒弟,刘导也是这样在告诉观众她对生活的理解,所以能引起共鸣。刘导对生活深刻的体会加上优秀原创,才有了这部优秀作品。 现在重庆下着暴雨,天色渐暗,我独自坐在街边看着雨中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却不敢冒雨行走,回想着电影,心平气和。
篇8:《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感谢方才说组织的观影团。有幸看到刘苗苗刘导拍的一部好作品。真实,感动,是第一印象,给片子打满分。
这部影片应该算是暑期档我个人感觉观看后感触最深也是值得给最高分的影片。
故事很简单,一个不定时会犯病的男主古柏,一个曾订过婚的女主阿西燕,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两人都没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家庭和爱情,双方父母瞒住两个孩子的事情包办了这场一开始就缺少爱情的婚姻。
两人没有勇气的原因是因为两人都有残缺,古柏的残缺在身体,不定期的犯病昏倒让他丧失了勇气,所以孤僻不娶。女主的残缺在心里,阿西燕订过婚,在即将结婚前未婚夫死于意外事故,所以执拗不嫁。
正是由于两人的残缺,所以反而成了一种平衡。
古柏喜欢阿西燕,特别小心翼翼,结婚当天挡住所有闹洞房的人不让他们进屋,新婚当晚提出一切按照阿西燕的意见来,两人开始同一张炕上的分睡生活,结婚后,当古柏妈发现两人关系不好时,媒婆提出拿掉一床被子,只留一床被子。古柏一直裹着被单睡在窗子下,最终阿西燕的恻隐使得两个人终于同睡一起。感情进一步升华。
当古柏随阿西燕回娘家后知道阿西燕曾经已经订婚,那一刻古柏心碎了,但是这一刻碎的却是古柏一直以来的自卑,在古柏质问阿西燕为什么不告诉她的过去,阿西燕也反驳对方没有告知领低保之事,随后古柏犯病昏倒后,从这以后双方的心终于在一个平面上了,曾经的自卑互相开始化解。
这里面感动的第一个画面是,阿西燕生气回娘家后,古柏忍不住对阿西燕的思念,一个人去了阿西燕的娘家,可是看到正在堆麦秆的阿西燕,他却只是远远的望着,但是这一刻的古柏,我相信他心里是满的,满的要溢出了。可惜的是古柏还是没有走到阿西燕的面前亲自告诉她,远远看完后又一个人返回去,然后一个人走到荒凉的戈壁滩上大声的一遍遍喊着阿西燕!阿西燕!阿西燕!
第二个感动的画面是阿西燕从娘家回来,正在犁地的古柏远远看见阿西燕,古柏那种高兴的表情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那是小跑着想去迎接一个人的感动,所以古柏跑了过去,但是古柏跑的目的地不是阿西燕而是小卖部,不管什么好吃的,都想一股脑的买下给阿西燕。
第三个感动的画面是,怀了孩子的阿西燕大晚上想吃生的葵花籽,古柏放下正在洗的衣服去地里偷了一个向日葵,等两人睡下以后阿西燕还没吃够,古柏又穿上衣服去摘向日葵,时间太久还没回来的古柏让阿西燕等的有点担心,害怕古柏出事的阿西燕正要下炕去找古柏时,古柏回来了,阿西燕摸着古柏脸上的伤。我想这一刻两人终于化解了所有的芥蒂,互相关心,互相陪伴,眷属终成有情人。
第四个感触很深的画面是阿西燕问古柏,自己叫他古柏会不会生气,因为古柏的父母互相称呼都是哎哎哎,从来不叫名字,古柏有些纳闷说他们是他们,不用理会。看到这一段真的是触动到我了,我的爷爷奶奶两人互相称呼都是叫对方“女孩”(我们那边的方言,不是普通话发音)(“女孩”也是我大姑姑的小名),当我问我奶奶为什么他们两人要互叫“女孩”,我奶奶也说不清楚了。我想这就是两人陪伴到最后心融合在一起最终变成一个人了吧。。。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真的可能有点忍不住,鼻子开始犯酸。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片子拍的好,因为实在是太真实了,真实的荒漠,真实的生活,略带方言的剧情,让我一个西北人听到某些方言时会心一笑,因为某些方言可能只有西北人才能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最后,为片子的摄影打call,拍的实在太美了。为刘导打call,为暑期档有这么一部好片打call。
ps:喜欢刘导在映后回答问题是说的,为什么拍这么一部作者电影片子,还有她的坚持。
篇9:《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质朴、温柔,是看过《红花绿叶》之后最直接的感受。当你看到电影海报上的那一幕出现在银幕中,大雪纷飞,两个人一起讨论着将来,走进雪的尽头。你知道他们也许会幸福,也许不会,但在那一刻,他们坦然地接受彼此,接受宿命,也接受要共同面对的全部未来。我觉得就是这种坚定和接受,让这个故事里的爱情非常迷人。
故事的主角,是两个怀着隐秘的、不完美的小人物,他们对爱完全失去了信心。但谁说有疾病的人不配得到爱呢。“哪怕是一个残缺的麻雀,它的指望也是全美的。”一个人信任另一个人,一颗心靠近另一颗心。他们被生活狠狠摧残过,也放弃过绝望过,但最终,还是拥有了爱。
我们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平凡渺小,遇见你却让彼此的生活有了期待和光亮。
刘苗苗导演在映后交流时,讲起为什么这部影片叫《红花绿叶》,她说:我用《红花绿叶》提醒自己,不要悲苦,要明亮。这部影片很珍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不卖惨,不矫情,不炫技,而是踏踏实实讲述一个好故事。96分钟的时间缓缓流过,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来自平凡生活的真切质感,也能体会一位女导演的温柔赤诚之心。
忘了在哪里看到苗苗导演的采访,她说自己很向往那种,一生只爱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但是一生爱一个人太难,需要别人配合的。所以就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好。
导演的价值观,和整个《红花绿叶》这部电影,都很老派。但老派并不是老套,老套是那些你想抛弃的烂东西,而老派,是那些你以为再也不会回来的,却令人惊喜地存在着的好东西。
篇10:《红花绿叶》七夕电影6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红花绿叶,一个有点艳俗的名字,内容却温柔明媚,贴合了导演的初衷:不要消费苦难,要学会向往光明。海报上的,愿天下眷属都成有情人,这句话有点意思。
导演刘苗苗,属于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我对于电影发展史了解不多,对刘苗苗更是知之甚少,今天算是第一回见到,非常有气质,有魅力的女性。
虽说是农村题材,画面色彩运用的很高级,风车,梯田,乡野,西北大地纵横阡陌,再加上配乐,反而透着股诗意与怅然。故事背景发生在西北回民地区,处处体现着地域特色,也没有刻意强调,想来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方言很加分,”闲了来浪“,最经典。
挺喜欢男主古柏的,形象就入木三分,还有他在片中的独白,在黄土坡上高喊”阿西燕“名字的时候。他显然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内心的温柔和善意大多都通过眼神来展现,质朴中又饱含着谦卑,属于糙汉子的柔情,后面更是上演了花式宠妻,emmm,我酸了。
故事主要讲了两个年轻人带着各自的隐秘经过父母安排结婚后的故事,起初觉得在七夕节上映这么一个包办婚姻的影片,是不是有点残忍。看完后发觉里面的情感质朴纯真,没有大起大落,轰轰烈烈,还原故事本真,仿若一条小溪滋润到心里,看上去云淡风轻,内里的表达却一点也不清淡。
两个原本疏离陌生的人,随着朝夕相处慢慢拉近,有面对生活悲苦的无奈,有最原始的男女之情,爱情就这样轻轻浅浅的上升,阳光洒的恰到好处,包括开始两人的别扭相处,包括她第一次去拥抱古柏,包括古柏看到她从娘家回来,高兴的像个孩子,觉得整个世界都明亮了,包括结尾处两人在雪地里的坦白和回应,小心翼翼又充满希望。
这里的爱情不太符合当下意义上的自由恋爱,但却又是都市年轻人们所向往的,他们不再对爱情有期盼,不再抱着从一而终的信念,那么爱情究竟是一场宿命,还是坎坷生活中的包容谅解,共同成长。我觉得在这个乱七八糟的年代,还是应该看一看这样的片子,人间还是值得的。
生活虽然有苦难,但仍然给予人希望,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如何面对人生,如何有尊严的活着,都让我们有所反思。不要悲苦,要明亮,拨开云雾,是阳光,爱也可以发生在被摧残的命运里,也可以在贫瘠的地方开出花来。哪怕是一只残缺的麻雀,他的指望也是全美的。
篇11:《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
正如导演所说,她与男主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才会对这个故事很有感觉。男主因病原本不想结婚,但遇到女主后自述道就算女主是他仇人男主也愿意给她买衣裳,这是他爱上她的开始。女主因感情遇挫不情愿的嫁给男主,而后她本着想把不完美的感情生活过成完美的生活的原则接受了男主。全片女主只笑了二次,一次是在照片里和前男友一起她是真心的笑,再有就是她在麦子垛上劳作的时候也许不是笑,但那时她是完全放松的没有了在婆家时的拘谨。她不爱他,但她想和他把日子过好。男主本不愿结婚但碰到个漂亮又能干的女人,他就很满足了。影片二处展现女主能干,一是麦子垛干活,二是别人都夸她面做的好。这二次男主都在场,所以男主释怀了女主的情史。这是以前中国男人的感情观。影片记叙文似的叙事风格让人不易猜到情节发展走向,挺吸引人的,素人演员的表演和贴地气的对白语言都不错。不过男女主角的出场估计导演没有太精心的设计过,男主还有点带人物,但应该还会有更好的方式,女主出场就弱了点了。不错的片子。就像片名红花当然配绿叶,这是最和谐的搭配。
篇12:《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
平平淡淡铺陈开一部小众片子,平淡不是评价,是基调,故事的讲述,人,情感,都是不紧不慢,如水一样纯净朴实,没有大悲大喜,却以一只温柔的手紧抓人心。里面古柏阿喜燕的情感,二人的不成熟到真心换真情,从彼此各怀心事的残缺的麻雀,到归属和爱人...这样温柔平淡。但也正是这样真实和真切,才让你我微笑着流泪,平常却也给人慰藉。我们都是残缺不全的人,大部分都注定会有另一个残缺不全的人来拼凑,期求完美是苛求,或许后续的磨合才是比起缘分更切实际的东西。不成熟如我,中间会被女主的气度打动,而暗暗想男主配不上女主,但后面男主的朴实和真心却让我对之前的误判羞愧,这便又是入了苛求完美恋人的窠臼了,谁不是在一步步成熟和成长呢?以上吧,就像那句“愿天下眷属都成有缘人”我想这或许是大多数难以遇到有缘人的男女爱情,最好的模样。
篇13:《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
七夕看爱情片,已经成为很多观众的观影习惯,不管你是有对象,还是不幸落单,在这个处处充满着爱情气氛的热闹节日,走进电影院去感受爱情的美好,确实是一个颇具仪式感也极具纪念意义的选择。
8月5号,有部名叫《红花绿叶》的爱情电影。
乍看片名感觉很文艺,像那种容易在电影节上获奖的文艺片,而本片也确实在去年平遥国际电影节首映单元获最受欢迎影片,此后参加了各类电影节、影展,收获无数好评。
影片定档之时,在微博上得到了贾樟柯、王小帅、黄渤、黄晓明和郭晓东等知名导演、演员的倾情推荐,足见影片的制作班底有多强大。
田壮壮导演在看完电影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大师之作。拍的真好,只怕能爱的人不多,大家对电影已经不认识了,只记得电影院。
金马最佳影片《八月》的导演张大磊也极力推荐这部电影:在平遥电影节露天看的。好久没有看过这样质朴单纯、古典深情,没有任何算计和耍聪明的学院派电影了,尤其在这个乱七八糟的年代里。真心推荐,看一看《红花绿叶》,清醒一下。
陶红也很喜欢这部电影:这是一部本土化的艺术片,它有简朴而富有诗意的电影语言。苗苗导演在历尽沧桑后仍不诉苦,用喜乐无限的大爱与悲悯情怀,透过电影语境温暖着每一个人!
本土化、学院派、温暖...这些评价吊足了影迷胃口。
导演刘苗苗是知名的中国第五代导演,与陈凯歌、田壮壮等人是同学,参与制作过多部优秀华语电影,而田壮壮和程青松是本片的策划,从这些幕后就可以大体猜到本片的影像风格。
小编在观看这部电影时的最大一个感受就是:质朴。
影像风格和爱情的质朴。
《红花绿叶》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整部电影下来鲜有高楼大厦的镜头,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隔离。
荒芜的黄土高原,凌冽的大风,透过银幕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味道,当地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耕种、收获,繁衍生息,这种乡土气息与影片所要表达的质朴爱情高度贴合,能让人瞬间进入影片的故事氛围。
这是第五代导演所擅长的,观看电影的时候,你会不自觉想起张艺谋的《红高粱》和陈凯歌的《黄土地》这些经典作品。电影的拍摄地正好是导演刘苗苗的家乡宁夏,导演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了解很深,电影中有不少镜头流露出导演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人们在这里过着简单、淳朴的生活,对物质的追求很基础,每一步路都走得很踏实,这里发生的爱情也是如此。
男主古柏,自小患病,女主阿西燕,受困于感情,一个身体饱受摧残,一个精神得不到解脱,这两个“不完美”的人,对婚姻爱情都不抱太大希望。
若是靠自由恋爱,这两个人下辈子可能都走不到一起。
相亲,让两个陌生的人开启了这段缘分。
社会发展,人们追求自由恋爱,渴望精神伴侣。
但是,因为环境和职业原因,有一部分人很难接触到异性,或因社交能力不足,造成落单的处境。
所以我们能看到电视上的各类相亲节目,以及各类相亲网站的广告,这样的爱情故事放在另一个地方也是成立的。
世上的爱情千千万万种,自由恋爱听起来神圣美好,那么依靠相亲走到一起的两个人,感情又如何呢?这是《红花绿叶》所要探讨的,电影通过两个渺小人物的婚姻爱情,去展现爱情的纯粹美好,反思婚姻的本质。
电影里的爱情,没有感天动地的誓言,亦没有甜言蜜语,只有平凡的生活日常却能感动你我。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段嗑瓜子的戏,冬夜渐寒,古柏刚把被窝暖起,这时的阿西燕突然很想吃瓜子,而且是地里的生瓜子,需求很简单,但在此时却有些撒娇的意思。
这是一个考验爱情的时刻,古柏丝毫没有顾虑自己的身体,穿起衣服就忘地里跑,像极了热恋中的你我。
银幕外的观众和银幕内的阿西燕时刻悬着一颗心,生怕他在乌漆嘛黑的野外有个三长两短,毕竟电影前面花了不少笔墨去表现他的病情。时钟滴答滴答地响,阿西燕的神情也凝重起来,等待过后,古柏回来时手中的瓜子胜过千言万语。
一见钟情固然让人心动,这样的日久生情也隽永绵长。导演捕捉的这些生活日常,是爱情的最好体现。
两个陌生人从试探到慢慢靠近,不知不觉中,默契得像一对老夫妻。
除了展现爱情的淳朴美好,电影对当代年轻人的婚姻爱情也有不少启示作用。
当下的爱情、婚姻越来越自由,街上十多岁的孩子就开始手牵手,但是,数据显示离婚率也逐年提升。
当爱情出现问题时,我们是应该寻找问题、自我反思去修补,还是就此分开,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这是一个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问题。
电影中的古柏和阿西燕,在相处的过程中也遇到问题,不过他们没有轻易放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需要的是包容和理解,既然步入婚姻,就要学会如何面对种.种困难。
生活中的情侣,为日常琐事发生矛盾太正常不过,当事人在吵架时可能会难以平静,但是拉长时间或者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大都不算事。电影给观众提供一个反思生活的视角,在别人的爱情中悟出属于自己的爱情真谛。
这样纯真的爱情电影在当下并不多见,只有上了年纪的导演,才经历过过去那种简单的纯粹。《红花绿叶》显然有导演的生活记忆,这种记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爱情观念的体现,影片在当下上映,定能与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念发生一些积极的碰撞。
电影结尾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漫天雪地里,古柏骑自行车载着阿西燕,你给我依靠的肩膀,我给你前行的力量,爱情本该这样。
除了爱情,本片也不乏幽默元素,当地人的土味方言被演绎得妙趣横生,观影氛围格外轻松。
七夕佳节,愿你在电影院中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篇14:《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
刘苗苗导演告别大银幕电影多年,曾经罹患双向情感障碍症——抑郁症+躁郁症,近二十年来她多次因病发入住精神病医院,现在也还必须定时服药。可是当你看过她的《红花绿叶》,就会明白,男主人公为什么会是一个癫痫病患者,为什么他总是那么自卑,那么慢半拍,在这个人物身上,她看见了自己。而她现在可以坦然的与自己的疾病相处,用如此温柔平静的语气给我们呈现这样一部美好的电影,对我来说,不是奇迹,而是勇气。一个16岁就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班的天才少女,30岁就在威尼斯电影节凭借《杂嘴子》获奖的的女导演,经历了生命的痛苦之后,她正在进入最好的创作阶段。今年六月份,法国影评人杜阿梅在法国《电影手册》上特别提到刘苗苗是中国女性导演非常重要的一位。八月五号,中国情人节七夕档,我们去看《红花绿叶》,一部明亮而又纯粹的影片,刘苗苗导演的同班同学陈凯歌、田壮壮、胡玫、夏钢、李少红,以及上个月去世的彭小莲,他们都给予了当年78班的小妹妹刘苗苗最真诚的祝福和支持,田壮壮导演更是称《红花绿叶》有大师风范。
篇15:《红花绿叶》七夕佳片观后感精选影评
近日因一直關注著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知道有一部叫《紅花綠葉》的新電影獲得了最受觀眾歡迎獎,恰好因一個朋友轉票,於是在它於8月5號全國上映前先睹為快,果然不負所望,又在影院被結實地感動了一把。
究竟何為命運?至今尚無明哲賢士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可無一例外的是眾多哲學家、文人都相信要反抗、改變命運,但是命運真的可以反抗、改變嗎?真實的生活裡與命運達成和解真的那麼難嗎?由於我剛看完《哪吒:魔童轉世》就就直接轉場到了放映《紅花綠葉》的影院,“我命由我不由天”言猶在耳,因此一開始看到《紅花綠葉》的男主古柏在旁白中說出對自己現有的命運不滿時,我以為這將是一部勵志片,但是看完全片才知道,這只是一部講述西北農村一對90后男女愛情故事的電影,畫面簡單直接,節奏舒緩靜謐,但卻有著最觸動人心的溫暖。
對於現在許多生活在都市的青年男女來說,通過父母安排的相親而步入婚姻的殿堂(“包辦婚姻”)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但是在當下的農村和一些民族來說,這樣的方式卻司空見慣。一開始,本片的主角古柏也不願剛滿22歲就要過上婚姻生活,也害怕自小患有的疑似癲癇的不治之症成為對方的負擔,自卑的心理讓他覺得自己根本不配擁有幸福。但在強勢的母親和熱心的媒人的張羅下,他還是去見了美艷不可方物的女孩阿西燕,也順理成章地結了婚。可是,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想象中那麼順利。
由於婚前並沒有多少感情基礎,古柏和阿西燕的“蜜月期”連交流都成問題,且一直分開睡。直到阿西燕首先放下心理的芥蒂,兩人的關係才逐漸好轉。但更大的“打擊”也隨之而來,古柏在陪阿西燕回娘家的時候才知道她曾經有個未婚夫,只是不幸因車禍去世。知道阿西燕心裡有個更重要的人後,一直對自己不自信的古柏更自慚形穢,更覺得不配得到阿西燕的愛,於是忍住傷心,還是讓阿西燕回了娘家,賭氣不去找她,且“出走”到銀川,試圖忘卻這段折磨著他的感情。本以為故事就將這樣悲傷地終結,可命運畢竟待古柏不薄,善良的阿西燕還是回到了古柏的家,夫妻二人真正敞開了心扉,找到了共同面對未來的信心。
雖然不知道阿西燕懷的孩子是否會遺傳到古柏的病,但看著影片結尾他們推著自行車在大雪紛飛中走向遠方,忽然想起了一句話:這世界最美的愛情不是轟轟烈烈,而是相濡以沫共同面對生活中細微的風風雨雨。也許我們看慣了都市男女愛情的喧嘩、爭吵,也常常覺得動靜越大就越是愛一個人的表現。可這樣的愛情最是累人,也最易讓人疲倦。所以,如果你覺得愛得太累,也許我們該向古柏和阿西燕好好學習,看看他們是如何在物質並不完全富足的小村莊裡珍惜彼此,好好生活。
篇16:《红花绿叶》8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红花绿叶》也不是完全看不出“第五代”的影子。回过头去细想,发现不少手法其实像“第五代”。比如电影开头那几个高原风光的空镜头,我在看的时候便油然而生一种《黄土地》的味道,后者正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还有镜头调度、剪辑方式其实都非常学院派,而且能看得出来功底很扎实。
另外在表达真实上,虽然过度艳丽的色彩和僵硬的表演会让部分观众感觉失真,这是为何有观众觉得这是一部电视电影。但我的观点是《红花绿叶》不是电视,是真正的电影。它懂得设置“情境”,而情境正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用来区别电视还是电影的关键要素。
这些情境表现在角色的心理冲突上,尤其是男主角。他所遭遇的正是拥有貌美妻子与自己身有疾病间的心理矛盾,电影反复表达他内心的纠葛、困惑和两难。同时妻子也有类似的困惑:以为丈夫知道自己有过未婚夫,但实际上并不知道。两个人都隐瞒了自己难以启齿的过去。
这是电影能向观众传递丰富情感体验的原因,并表达出了当今中国电影所稀缺的真挚纯真的感情。不是说没有中国导演想要去表现美好的情感(“第五代”尤其爱表现),而是在他们的镜头前,这些感情被表现得虚假做作。关键在表达者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即便他能认知到,却再也不能表达出来。
导演刘苗苗,我觉得与其它”第五代“导演不同。至于不同在哪?看电影就可以了。导演的个人色彩会自然而鲜活地流露在电影中,即便他想隐身,也藏不住(就像《罗马》中阿方索卡隆)。作品永远是最好的发声者,比导演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与举止更能呈现异样的人格。
我更愿意将《红花绿叶》看成是”反现实美学”思路下的作品,这是我在分析《米花之味》提出的概念。两部电影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均涉及民族、乡村和情感话题,都有富足的幽默,看完之后让人身心舒畅,更重要的是两者所使用的美学不再是一种重构的写实美学,而是以迂回的方式抵达真实。
在映后交流中,刘苗苗表达了自己对大师的倾慕:“我最喜欢的导演是意大利的费里尼,他对他的电影有一个定位:仁慈,我也是我想在这部电影中想做的。”有哪位“第五代”导演会说自己最爱的导演是费里尼呢?或者说他想拍一部“仁慈”的电影。默默地,我已经在心中和导演握过手了。
篇17:《红花绿叶》8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若不是观影结束后找到导演刘苗苗的相关信息,我不会知道《红花绿叶》出自一位“第五代导演”之手。
如果你义正严辞地告诉我这是一位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我也完全相信。观影前,我带的预期正是如此。
可能是《红花绿叶》之前去平遥国际电影节首映的缘故,并获得“首映单元”的“最受观众欢迎奖”。
照我去年在平遥观察到的现象,去平遥的华语电影十之八九都是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
还有另一层原因,更为重要,我在看的过程完全没感觉到《红花绿叶》里有一丁点“第五代”的东西。
这样讲有个前提,是“第五代导演”作品已经成为某种定型的、风格鲜明的东西,我们一眼能辨认出来。
而我为“第五代”找到的辨识标志是情感,看电影中有没有真正意义上作为个体的活生生的人。
我无法将《红花绿叶》与“第五代”挂起钩来,原因正在这里:它真正拍出了人的“情感”。
所以,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现象?因为《红花绿叶》是联合执导的结果,还是说因为刘苗苗是女性。
故而在情感表达上较之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更加真挚、细腻,从而表达出情感的深度。
这些还都是表面。更重要的原因,如我在早前的文章中已经谈过的,与导演的成长经历有关。
理由是“第五代”成长的年代正好是革命年代(66-76),集体丧失对现实(真实)的感知能力。
“第五代”导演对世界与人的认知有明显的偏离,因此无法处理好人与人简单质朴的情感。
我曾以自身经验为例,将影响一个人最关键时段划定为从15岁到25岁,现在仍然如此认定。
不仅“第五代”三元大将“恰好”符合:张艺谋(16-26)、陈凯歌(14-24)、田壮壮(14-24)……
放到刘苗苗身上,竟然也合适。这也是找资料过程发现的:刘苗苗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才16岁。
导演刘苗苗在革命年代(66-76)是4岁到14岁,恰好不在我们所划定的时间段(15-25)内。
也就是说革命年代时,刘苗苗心智并没有真正成熟,因而大革命没能对她产生本质的影响。
而对其它第五代导演来说,革命年代恰好是他们人生最关键的时期,革命对他们影响至深。
这才是真正让《红花绿叶》如此不像一部“第五代”作品的原因:根源仍在万恶的大革命。
篇18:《红花绿叶》8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
男主角古柏与女主角阿西燕经媒人牵线结婚,但古柏身体有疾病的事阿西燕不知道,阿西燕与前男友快要领证结婚但无奈前男友突然离世的事古柏也不知道,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电影聚焦男主角的视角居多,很多男主角内心独白与叙述。在我看来,古柏是一个老实巴交却又有点自卑的人。从小患病,干不了重活也受不了刺激,他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也许在谈婚论嫁市场并不是一个“攒劲”的人,他甚至害怕自己要是结婚的话会拖累对方,所以一开始他对婚姻的态度很消极——结婚第一晚花钱打发走了闹洞房的人、洞房花烛夜与阿西燕一人一床被子分着睡、阿西燕第一次目睹他犯病跑回娘家他也没有去追回(其实他想追回,但又对自己说“走了好,不走干啥呢”)...但其实他在跟阿西燕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阿西燕,不然也不会在深夜里拿着阿西燕的照片突然哭出来、甚至觉得“哪怕以后阿西燕就算是仇人 也心甘情愿为她买衣服”。
古柏知道阿西燕和前男友的事之后犯了一次病,阿西燕跑回娘家了,一段时间后又回来了,古柏非常开心,放下手里的活儿奔到小卖部买了一堆好吃的。古柏第二次再到小卖部买一堆零食,是阿西燕怀孕了。而也是阿西燕怀孕之后,我才从电影里真正看到俩人眼神里爱意的交流。阿西燕躺在炕上看着电视,古柏在一边洗衣服,阿西燕突然说想吃葵花籽,渴望的眼神里满满是对古柏的撒娇,古柏擦擦手就走出去了,在别人的葵花地里,“偷偷摸摸地”,拽下一朵大葵花,在黑夜里一点点用牙把葵花盘子咬下来。阿西燕吃得津津有味。俩人睡下后,阿西燕又对古柏说,还想吃,古柏穿上衣服又出去了。阿西燕等啊等,都打了个盹,古柏还没回来...她开始担心了,我看的时候也在想,古柏不会说犯病了吧!阿西燕一脸焦虑从床上下来,这时候古柏开门进来了,拿着一大朵葵花,脸颊上带着伤...阿西燕捧着古柏的脸,心疼地望着他,古柏说到,“你还想吃明天我给你买去,你现在怀着娃,吃的东西还是干净的好”。(古柏真的很纯朴善良了)
当村里的大夫对古柏说,他的病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古柏应该是去找了神父祷告,去寻求真主的指点,阿訇跟他说,(大概是)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了是最最需要责任和资格的事,别的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古柏就很想出去挣钱,让阿西燕和孩子以后过得舒服一点,他想去兰州,阿西燕说,天冷了我不想你去。于是古柏就在城里街头发发传单、工地干点轻活。
其实电影中古柏有两处纠结要不要跟阿西燕坦白。一是他的病情,结婚以后他才知道阿西燕不知情,他知道后“有好多话想对阿西燕说”,却被阿西燕误会成古柏又要说情话“酸”她了而又把话吞回肚子了。二是关于他的病可能会遗传的事,家人跟他说别告诉阿西燕,就算告诉了她这个怀着娃娃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办啊,这件事一直装在古柏心里吧,直到影片最后,雪花飘飘,古柏推着单车,车后座坐着肚子已经很明显的阿西燕,俩人的背影越来越远,古柏将这件事讲给了阿西燕,阿西燕很平静的回答...
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波澜起伏的情节,但整部电影将这两个年轻人的故事讲得很温暖,也许这才是生活,没有什么比好好活着更重要,从小患有疾病的古柏和经历了重大感情创伤的阿西燕走到了一起,慢慢接受了对方,对彼此有了爱,就算今后有再大的困难,俩人也会携手共同面对和解决吧。
电影中我还很喜欢得就是古柏爸,台词太接地气了,每次他“骂人”的话都特别特别有意思!!(这里我就不细说了,真的超级有趣!)还有一个点是朋友跟我说的,他说村医开着车经过骑自行车的古柏时,特地停下来和他说话,朋友觉得这在农村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可能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太能觉察到,村医虽然没什么恶意,但他的行为就是一种“我比你有钱”并在古柏面前炫耀一番的表现,仔细想来,确实也是。
看完这个故事,突然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因为平时接触到的观点都是类似要有主见、勇敢追求爱或者是要有远见不要拘泥于儿女情长什么的,影片中古柏和阿西燕平平淡淡的生活却猛地一下让我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过得轰轰烈烈,不是所有人都掌握着那么多主动权,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做大事,但所有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在自己的认知里,去抓住一些美好的东西。就像电影里的台词——残缺的麻雀,也有完美的指望。
《红花绿叶》七夕电影300字观后感精选影评(合集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