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逃跑之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大学生个人出国学习心得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个人出国学习心得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大学生个人出国学习心得总结
很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拥有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虽然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但是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却是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我对这个充满古朴书卷气息的大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每天穿梭于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中间,同他们一同上课做实验,他们的聪明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让我对这个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好奇心,并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在学习、生活情况做以下汇报。
在上课方面我仅以这几门课程作为代表,进行简述我的学习经历与体会。同时通过这些课程我也总结一些个人学习方面的见解:第一,出国要有一定的俄语基础,最起码要有口语基础,我本身从初中开始就学习俄语,一直到大学都是以俄语为第一外语进行学习,并且之前在北京培训过半年之后才出国的,所以沟通交流几乎没遇到太大的问题;第二,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循规蹈矩的一味的去听老师的讲解,在自己理解并且有自己的见解之后才能证明自己完全明白了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第三,要多与当地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了解到我们想要知道的知识,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可以学习到很多他们口语当中的俚语;第四,要借助电视网络等工具进行外语听力的学习,例如电视机里的广告新闻,收音机,歌曲等等,这样可以使自己很快的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当中去,更深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及文化;第五,在国门之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走到另一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就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出门了,走到哪里他们都会说是中国人,而不是我们在国内的某某某,举手投足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要给中国人民的形象做代言;第六,课前一定要预习,并阅读相关的文字材料,这样才能保证在课堂上我们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老师经行沟通。
再看一下他们的实验室建设,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专门实验室,实验室的摆设也很陈旧,看似很普通,但是很实用,每门课程的讨论课都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触碰到各种岩石实体,各种绘图需要注意的东西都会在实验室里面找到模型。成本不高,但是非常实用是他们实验室的突出特点。
教具都很古老,但是特别完整,看上去很有历史年代感,但是通过这些教具能够让学生明白最原始理论,那么以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去探究新型的各种教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除此之外,这个学校在教辅方面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学校想到了学生所需要的一切,例如在教学楼里有多个买食品的地方,满足学生长时间上课,课间休息时吃面包喝咖啡的愿望。整个教学楼里面都是无线wifi覆盖,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一些资讯。图书馆每天还会清理一些书籍,这些书籍是比较旧的,有些事阅读量大以至于磨损的,有些是鲜少有人阅读的,管理员会把这些书籍放到图书馆门口的书架上,当做礼物送给全校喜欢书籍的师生,如果这些书当中有自己喜欢的,那就可以拿走,是免费的,这可以提现出这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看出它为了学生很舍得;再有就是这个学校学生不购买教材,每学期的教材都可以到图书馆去借,没有教材也没有关系,老师一样可以给同学们讲的懂,这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体现了资源的再利用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再有就是这个学校随处可以看到由各个系部logo的图案,每个系部都有自己的logo,类似于我们的知名品牌一样,于中国不同的是这个学校是由各个出名的系部将学校的排名提升到国家排名前列的位置,然后这个学校是依属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成立的,所以在这里上学的学生,每到假期的时候就可以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到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进行系统的实习,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时,每当有一位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要退休的时候都会到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进行一次演讲,将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学生们及老师们分享,并且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要解决的问题经行讨论,提出他的意见留给未来的从业者进行分析研究,这可以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未来需要靠他们。
对于那个城市来说,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我在看电影,就是所谓的外国大片中的情节,大面积的农场,有收割机在工作。之后到城市里面发现了另一番景象,到处充满了文化气息,他们建筑风格,各种广场的标志性雕塑,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很浓,城市里有很多剧院,每个剧院都会在每周的不同时段放映各种芭蕾舞、歌剧、现代舞、马戏等剧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我最吃惊的
篇2:大学生个人出国学习心得总结
20**年3月到6月底,我在川大经历了四个月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高级英语培训,取得了听力38分,阅读36分,写作34分,口语25,共计133分的好成绩。在此,非常感谢我们的任课教师,赵瑄(听力),卢蕊(听力),陈春发(阅读),陈思宇(写作),Phil(口语)。
我也分别从考试的四大块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吧。
听力:坚持带来成就感
听力部分是我们大多数学员觉得最困难的一个部分。我记得第一次去上课瑄姐给我们做一套题,我能填上的空就没有多少,当时心底哇凉哇凉的。但是经过四个月的培训之后,我的听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两点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1. 坚持每天听听力
瑄姐在第一节课的时候给我们布置的了三个作业,一是记单词,一个是精听,一个是泛听。这三个作业要认真坚持四个月,大家的听力肯定都能够上32分。但是因为每个老师都有教学科研任务,所以都不能完全保证能坚持下来。所以,我唯一坚持下来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精听。
我用手机下载了扇贝听力的APP,这是一款比较人性化的英语学习软件,可以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选择不同的难度来练习。我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每天听写5个句子;第一遍听句子意思,第二遍则尝试根据自己理解的意思来写句子(根据记忆的话我顶多写三个单词就忘了后面的内容了);然后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就是补充与校核。很多时候因为连读的原因,我可能需要听十遍才能把句子完整写出来,但是写出来后有一种恍然大悟或者“哦,原来是这样的”的感觉,这会给英语学习增加许多乐趣。
另外,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根据意思写句子,会发现自己写出来的句子与原文相差甚远,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我自己背诵的基本句型太少,而听力原文的表述方法也更为地道。背诵这些句型对我们的口语表达也是很有帮助的。
记住哦,一定要坚持!无论有多忙,每天必须抽出哪怕十分钟的时间来做这个练习。相信我,这个比单独背诵单词的效果好很多。
2.与伙伴们一起学习
我住的是培训部的学员宿舍,每天晚上大家都会在宿舍学习英语,所以学习氛围很重要。记得刚开始练习听写数字的时候,我们回宿舍后就拿着手机报电话号码,让另外的人来听写,核对之后再换一个人读电话号码,其他人来听写。这样,大家既玩得很开心,也纠正了自己的发音,并将数字听写这一部分练得相当熟练。
有时候我们会玩单词记忆游戏,比如一个人随便讲一个单词,另一个人则用上一个单词的尾字母作为首字母想另外一个单词,这样会使枯燥的单词记忆变得更为有趣,而且也会从其他人那里学到自己完全没有记忆到的词汇。另外,我们也会稍微早起一点,一起在小树林中诵读一些听力材料来加强自己的语感。
总之,我觉得要学好听力的关键就在于坚持。尽量想办法让英语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或者让自己更有成就感。
阅读:找到cue words
我很喜欢发哥的阅读课,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课堂生动有趣(每一节课都会有小笑话,并且给我们讲解笑话中的常用句型),而且因为他为我的英文阅读提供了全新的阅读方式,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也改善了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记得当时我们都被发哥上课脱稿讲解材料结构的霸气征服了。下课后,我每天会花时间去看课上发的材料,熟悉句子结构和英文的写作思路。尤其是刚开始发给我们的几篇essay,我竟然自己录入到了word中,毕竟看与写对句子的把握是不一样的。而且这样的训练对于阅读部分headline的选择也非常有帮助。熟悉了英文的逻辑思路之后,做headline的题我觉得是很轻松的,因为自己可以很容易就找到该段的信息词,从而确定合适的选项。
明白句子的逻辑结构之后,大家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又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做题的时间不够,这就导致考试的时候压根没有功夫考虑句子的结构,而是直接按照自己最熟悉的方法也就是通读全文之后再做题,导致最后还是没有做完题。
发哥讲的方法是很实用的,先找题目的cue words,然后扫描文章,找到相应的词,确定题目在文章中的位置之后,分析所有cue words 所在的句子再作答即可。所以关键就是选择cue words了,这个我觉得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当然不可以是题目或者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我发现自己在做题的时候寻找的关键词往往是自己比较敏感的词汇,有时候按照发哥给出的关键词搜索全文的时候反而找不到,所以我觉得cue words应该是题目中能反应信息且自己比较敏感的词汇。至于如何提高扫描的速度,这个就需要平时多练习。
我觉得基金委的阅读跟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题是不一样的,不论是题型还是答题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我做题的顺序是,先做“谁说了哪句话”这个题型,因为这种题型只需要找到cue words就ok,不需要动脑思考和判断。然后是做填空和简答题,同样只需在文章中找到cue words或者其同义词即可。接下来做的就是headline,最后是True or False的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自己也没有找到解答这种题型比较好的方法。
阅读这个题型,我平时的练习主要就是看句子结构,然后每天用扇贝新闻看两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的同时,应用扇贝的打卡制度监督自己(在参加英语培训之前就一直有坚持用扇贝新闻的APP来读新闻)。
写作:重在多写多积累
Phil老师是一个热情,表现力很强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大家都很轻松,所以大家都愿意开口跟他交流。口语最重要的就是开口说,只要肯开口,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自己多练习常见话题。黄皮书上的话题,自己可以想想idea,用简单的话写出来,写过之后就会说了。
另外,我在家的话会跟宝贝一起看BBC或者Disney的动画片(《数字家族》,《好奇的小恐龙》),然后跟着复述出来。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动画片就是不停的重复,一集看完,句子也记下来了,对于修正自己的发音也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非常感谢我们班的几位任课老师和教务办的熊老师,让我在通过了英语考试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能力。感谢我们班的每一个学员,让我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收获了大家的友谊。也要感谢出国培训部宿舍206的所有学员,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逛街吃面……做了很多学生时代才会做的事情,让我重新体会了一次学生生活。
篇3:大学生出国学习心得
就在大学的一切回忆都要定格的大四,我做出了不一样的尝试,而这一切与其说是结束,倒不如说更像是生命新 篇章的开始。
在学校、学院老师的多方争取和支持下,我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赴香港大学交换一学期的机会。在我看来,在大四年级参加交换项目的优势如下:首先,我选修的课程均为高年级的课程,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很好的体现一所大学教育灵活性和独特性,对我感受香港大学的教育模式更加有利;其次,没有面临考研的压力,我可以更加专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上,同时我还有机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外社交活动,有利于全方位的体验国际化的生活方式。
就这样,肩负着老师们、同学们的期许,我踏上了去香港的征途。
在出行之前,我参加了行前会议,同时也对香港的衣食住行略有了解,因此,在初到香港之时,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我住的学生宿舍为白文信楼,位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校区,距我上课的主校区有20分钟左右的车程。往返于主校区和宿舍之间有收费低廉的校车,因此每天的交通也十分方便。此外,在我的宿舍周围尽管没有大型的生活超市可以购买生活用品,但是有两个小型便利商店和湾景、玛丽医院两个餐厅,基本的生活需要可以很方便的满足。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住的宿舍楼距李嘉诚医学院图书馆只有五分钟的步行距离,可以享受到很好的自习环境和海湾风光。
香港大学的选课系统与工大的略有不同,沿袭英制教育体系,在学生修满相应学位要求的各项学分后即可毕业。而课程的选择方面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很大,非常灵活。每学期正常的选课容量为5门课,每门学分均为6分,共30学分。其中至少一半,即至少3门课,由相应专业所在院系开设,其余2门可凭借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但是为保证学习的连贯性,每门课在介绍之中除了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之外,还有很多先修课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提前规划好每个学期选课的安排,同时也有专门的教学人员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时间内,课程虽已全部开始,但学生可以试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了解该课程的基本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标准和教授和授课风格后,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学习该课程。最终,在第二周结束的时候,确定本学期选修的5门课,非特殊原因就不能再变更了。当然,如果学生的精力足以应对,想增加课程容量,在获得相关学院的批准后可以多选择一门课程。
在课程的考核方面,满分为100分,一般由作业、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和报告、随堂小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部分构成,每个组分所占百分比由授课教师决定。值得一提的是,港大要求学生在每个项目上均得到及格的成绩,而及格线的划定视当前所有学生的表现而定,这样才算在这个科目上获得及格。在综合各项,得到百分制成绩之后,再将其转化为四分制成绩。然而优秀率是严格控制的,因此,想得到高的总体学分绩也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成为班上的第一、第二是必不可少的。
从起,香港大学开始实行四年制大学教育。在此之前,香港的高中为四年制,因此大学为3年。课程等级也相应分为三级,第三级为最高。低年级的课程多为大班级授课,在阶梯教室中进行,有时热门的公共核心课程有二三百人选修。而高年级的课程,因其专业性的提升,为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教授对每个学生的单独辅导与关注,班级的规模均在二三十人左右,更有小班控制在15人之内。以我选修的数字图像处理一课为例,班上仅有23人,在课堂练习时,授课教师可以有时间走到每个学生桌前,看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问题给予帮助和解答。对于当今快节奏的教育来讲,这样小规模班级的人才培养的效率无疑是非常不占优势的,但是,这样专注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对于个人的成材是有很大的帮助和决定性的作用的。因此,从整体上来讲,香港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扎根于香港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于大学的名誉和声望,它所发展的优质校友资源网络对其日后的发展和社会互动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学校对学生全方位的支持上来讲,或许也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香港大学聘请了很多外籍教授,人数达全体教职人员总数的一半,而这些大多分布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其次,所有的教授均有程度不等的海外背景,均能用英语为媒介有效的传递知识和进行科研活动,在专业上有广泛的联系和背景,拥有大量优质的社会资源。而这些优点不仅体现在授课时的视野和高度,使学生对其专业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理解,更能转化为无数的实习、学术交流、国际会议、项目推荐、工作机会等切实有力的支持。
在校园设施和硬件方面,因为香港岛的地势多山而狭窄,港大的校园规划则是在现有的面积上,通过巧妙的设计最大化了有效的空间。在迷宫一般的校园里,起初很难有谁是不迷路的,但是渐渐熟悉之后,发现校园的其实很小很简单。但是花园一般的环境,称其移步换景,毫不为过。现代化的教学楼、古香古色的主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的文娱中心足以满足学习和生活上方方面面的需求。此外,还有各种风味的餐厅和咖啡厅,适合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美食享受。
在国际化和社交方面,住学校的宿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香港大学由于宿舍楼数目有限,因此本科生多为2-4人间。在分配宿舍时,还可与不同国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成为室友,不仅扩宽了自己的朋友圈,使自己更加容易融入任何一个团体,还可以在彼此的专业上互相借鉴、互相帮助,用互补的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激发兴趣。比如我的两位室友,一位是来自挪威奥斯陆的计算机专业的交换生,另一位是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这样一来,我不仅可以在编程方面请教我的挪威室友,还可以在数学方面帮助一下我的美国学妹。此外,我们都热爱美食和运动,因此经常相约去吃饭和去超市,还按照我们三个的课程表安排了每周三次的体育锻炼时间。挪威室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学习中文非常感兴趣,我们还经常分享各自文化中的节日风俗。她们的陪伴让我的生活更加温馨和充实,让这一学期的交换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留下了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香港归来后,我的收获颇多,我也感受到了自己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慢慢的改变。而这一切,都源自老师们给我的这次交换学习的宝贵机会。在香港大学OISE组织的交换学生经验介绍会上,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同。那就是,我们要勇于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尝试一些对自己的挑战和改变,也许只有这样,在我们体验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之后,站在远处回顾自己原来的生活,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篇4:出国学习心得
首先感谢集团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如此难得的机会赴俄罗斯交流学习。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如此不同于别人的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哪怕只是短短一学年,转瞬即逝。从我知道集团公司有派石油工作人员到俄罗斯学习的那天开始,就期待着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去体验异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体系。在申报、等待、准备、学习等一系列紧张的准备过程结束之后,我的梦想得以实现了。
20xx年3月集团公司选拔了一批各个石油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北京石油大学培训6个月后到莫斯科和独联体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学年。由于新疆培训中心急需俄语方面的师资力量,尽管本人年龄不符合出国培训人员的要求,可还是有幸被选中,并顺利完成了为期半年出国前培训,于10月14号抵达莫斯科古博金大学,接受了为期两个学期的俄语培训。现将本人在莫斯科的学习、生活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方面
1、教材
a、《石油专业俄语》教科书共二十课(从10月中旬上到4月)
b、节选网上最新有关石油、天然气文章(从4月中旬上到结束)
c、《伟大的俄罗斯》共十八课(从4月中旬上到结束) 此书主要介绍俄罗斯18世纪至今的杰出人物。
d、听力
没有教材,主要是在语音室看和听对俄罗斯石油公司领导人的采访、看电影、做语法练习题等。
e、读报纸写感受
2、教师配备
古博金校方高度重视。入学时,我们“两眼一麻黑”,外办主任嘎琳娜以其干脆利索的方式将我们入学的各道手续一并办完,如学生证、借书证、医疗保险等。第二天就正式上课,由俄语系主任奥利伽和副主任阿拉授课,学习内容是与集团商定的《石油专业俄语》,奥利伽老师身为主任,政务繁忙,但还是兢兢业业地为我们耐心授课,精神着实可嘉;阿拉副主任虽然脾气急,但其幽默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倍感轻松;代课老师伊琳娜毕业于著名学府莫大,性情随和,学识广泛,用词清晰易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听到下课的铃声。任课老师层次之高,可管窥学校的重视程度。
学习体会:
1 、我认为极有必要在国内学习和打好俄语基础。由于出国前我的俄语基础就很好,而且又在北京培训半年,所以在国外的课程对我来说进展的很顺利,和老师的沟通也很顺畅。
2、通过这二个学期的集中俄语培训,我的俄语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不仅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来龙去脉有了相当的了解,这为我本人对石油工作人员出国前的俄语培训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学习期间本人的俄语词汇量又向前迈出一大步,尤其
是填补了我的石油专业俄语方面的词汇量、提高了理解能力以及流利程度。
3、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见解。在上课时,老师的观点有时对中国不太了解或者是误解,这时我会主动地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说中国有太多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中国政府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在中国政策贯彻起来也非常艰难等等。之后又经过课下的讨论,我与老师达成了共识,获得了老师的赞许。
4、课文要提早预习。我们所学的石油专业文章里的专业新词汇很多,而且对我来说又是新的领域,所以我每次在上课前认真地查词典,把所有新单词及用法写在笔记本上,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此外我们的《伟大的俄罗斯》这本教材是借来的,大多数同学为了能在上面做笔记,都复印了一份,而我呢,即为了练习打字又为了备份电子教学资料,把整个一本书打了出来并把生词进行标注,这使我既练就了比较快的俄语打字,又学习了课文上的知识,一举两得,这既免去了像有些同学那样临时抱佛脚的苦恼,又省出了时间去理解石油、天然气方面的知识。
5、杀鸡要用牛刀。我们在学习期间,有过几次学校组织的旅游活动。每次这种活动我都是穿戴整齐漂亮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并且常常用流利的俄文和汉文充当临时翻译。因为我们在国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整个国家和集团公司,所以千万不能邋里邋遢、我行我素。这种活动不仅给我提供了锻炼自己的平台,也为老师、导游和学生们解了难。我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那就是――我没有辜负集
团公司破格让我在异国学习的期望并珍惜了这样难得的机会。感觉为祖国和集团公司争得了荣誉!
6、积极地与当地的朋友交流。出国学习,我认为仅靠课堂上那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和当地的朋友常常交流能获得新的看法。比如,我和我们宿舍周围的邻居们相处的就特别好,在做饭时和他们聊天,还和她们上街购物,一起吃饭等等。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上了级台阶。
7、充分利用电视节目。每天看俄文电视节目对学习俄语的人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一项课程。自从来到莫斯科,我坚持每晚做完作业临睡前看2--3小时的电视节目,以前我只能看懂电影,现在我不仅能看懂电影、电视剧,还能看懂新闻报道,笑话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二:异国生活
1、住宿。我们被安排在古博金大学宿舍区的三号楼,我和四川来的女同学住在一起,条件简陋,因生活区与教学区相距较远,每天上下课需要2个多小时。
2 、饮食。没有中餐食堂,只能自己做饭吃,每层楼有一个供学生做饭的厨房。俄罗斯的食品价钱普遍比中国贵很多,蔬菜水果就更贵了,在超市,最便宜的香蕉平均下来也要一根两三块人民币。
3、交通。莫斯科的交通还算是方便,建议办理月票卡会比较省事、省钱,但是交通费比国内基本上贵两到三倍。我们中国学生为了安全期间基本上是坐无规电车上课,很少坐地铁。
三、学校特色及可供中国官方借鉴之处
1、俄罗斯的大学是以教学为主,后勤部门是分开的。学生上课是五分制,听俄罗斯朋友说,对本国学生要求很严。对外国学生入系后相对较松。
2、预科系只有一学年,大部分中国学生预科毕业后几乎什么都不懂,教师们也叫苦连天,要求中国能否派些爱学习的学生过来,多来些中石油老部长王涛似的学生。
3、为了赚钱,只要交钱,学校现在什么样的学生都接受,这使得我们中国学生的质量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我在莫斯科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最后,再次感谢集团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
篇5:出国学习心得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如此难得的机会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交流学习。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如此不同于别人的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哪怕只是短短半年,转瞬即逝。
莫斯科国立大学作为俄罗斯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声誉,在国内两年的学习中,我对此已有了一定了解。20xx年9月1日,我们在莫大国际交流中心办理了报到手续,那里的老师都很热心,感觉很亲切,一切都很顺利。随后老师帮我们安排宿舍,我们住在预科楼6楼,2人一个房间,一个套间由2个房间组成,共用一个浴室和厕所,并且有独立的厨房供学生做饭使用。 第二天开始正式上课,代课的是莫大俄语语言文学系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莫大的确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这是我初步感受到的。我们开设的课程不是很多,但都集中在口语实践写作实践等科目,实用性很强,由于俄罗斯人的上班时间不是很长,我们的课时也相对较少。在预科中心的餐厅我算是第一次尝到了俄餐,对于很多刚到俄罗斯的中国人来说,俄餐的确是难以适应,过我倒觉得无所谓,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就应该让自己尽快适应环境,包括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常常将所学内容积极应用于实践,充分利用这样有利的语言环境,通过与俄罗斯朋友的交流,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的确很有帮助。除此之外,我还结识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学习俄语,日本韩国美国等等,对我而言,这的确是很有意思的经历!
初到莫斯科,难免会有好奇和欣喜之情,这座城市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你可以看到现代化都市风貌,也随处可见历史沧桑的痕迹,当我第一次踏上红场,这个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地方,以及庄严肃穆的教堂,博物馆,充满古典主义气息的建筑,你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莫斯科的城市环境很好,没有太多的高建筑,没有拥挤的街道,空气正如莫斯科河一般纯净,这在国内大城市是很难感受到的。9月6日,我们赶上了莫斯科城市日,这一天是是为了庆祝莫斯科建城日,到处都是盛大的庆祝活动,市中心人流密集,这样的节日场景的确是很难忘的。学习了俄语,通过俄语去了解莫斯科这座城市,感受她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结合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学习的快乐和趣味。
俄罗斯人的饮食习惯与我们有很大不同,在莫斯科的一学期我们基本上都是自己做饭,当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莫斯科的物价很高,自己做饭也是省钱的一种好方式。其实作为一个男生,我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宿舍旁边有大型超市,所以每周末我们都得去超市购买蔬菜水果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每天自己做饭,后来便慢慢适应了在国外的生活。莫斯科的气候很寒冷,尤是冬天,天气多变,这点我倒是不太喜欢。和大多数大城市一样,莫斯科人口很多,消费很高,这座城市兼容了其历史的古朴印记和现代化发展的面貌,我经常接触到的俄罗斯人,或许与欧美国家的开放热情不同,这个民族尤其自身的民族性格,坚毅勇敢,不易屈服,对自我民族的强烈认同感,但他们办事很认真,尽责,这点我从接待我们的当地人和宿舍管理大妈都能感觉得到。在俄罗斯我也接触到了不少中国人,又在莫斯科留学的,有常年在莫斯科做生意的,有政府工作人员的等等,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不同的人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感受对我来说获益匪浅。当我第一次来到莫斯科国立大学时,我看见了曾经在教科书图片上的莫大主楼,这是一座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整体给人一种恢宏庄严的感觉,主楼坐落于列宁山上,从那儿可以俯瞰整个莫斯科,山下宁静清澈的莫斯科河蜿蜒而过,某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漫步在河畔,与河边散步的当地人闲谈随聊,确实一种惬意的享受。
我们到莫斯科后,好天气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大约在十月中旬天气便是断断续续的阴雨,雨雪,气温也降得厉害,正如卢布的汇率一样变化太大,呵呵…….说起汇率,有段时间卢布的汇率的确是大起大落,不过这并未对当地人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人们依旧像往常一样,上班下班,超市供应充足,井然有序,或许从这之中也能看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
特点。俄罗斯也是艺术的国度,芭蕾便是俄罗斯的国粹,提起芭蕾舞不能不说说大剧院,它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最大最古老的演出剧院。莫斯科的大剧院里面是金色和红色为主调,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尤其是它的水晶大吊灯更显的雍容华贵。在舞台正对面有一个非常豪华的包厢,那是过去给沙皇的专用包厢,过去芭蕾舞只有贵族和少数有钱人才能欣赏的节目,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但能到大剧院看演出的必竟还是少数,在这里看演出不仅对观众而言是一种享受,对于能在大剧院表演的芭蕾舞演员来说,也是一种对她们艺术上的肯定,换句话说能在这里表演的演员都是俄罗斯最高水平的芭蕾舞演员。芭蕾舞是俄罗斯的国宝,所以慕名而来的观众就特别多。全世界的观众都想能在莫斯科大剧院欣赏一场表演,因而这的芭蕾票就特别紧张,往往提前数月就被抢购一空。没点关系根本买不上票。莫斯科除了大剧院,小剧院,克里姆林宫剧院,讽刺剧院等等许多有名剧院,只要是芭蕾舞团水平够高,在一般的剧院里一样可以看的很好。
篇6: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
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
转眼间,到了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末了,回想起半年前的现在,我还正在备战高考呢,想起高中时对大学的憧憬、追求。光阴如飞箭一般,就好像刚刚离开高中。去年九月,我满怀希望的步入工职院的门槛,曾有理想有目标的我也决定在这里展现我的才华,要想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 … 首先,随着大学军训的结束,我积极参加学院各社团组织的面试,而最后,我有幸加入系团总支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 记得那时候的我,只是一个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小朋友,起初什么都不懂,可经过一个学期在团总支组织部的工作生活,验证了曾经老师跟我们所说的那样: “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们要努力! ”
没错,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多彩,生活让我充满了乐趣,我也觉得很充实。当然,这就离不开我们的组织部了。在团总支这个大家庭里,我很快乐。在那里,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学到了更多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在这里又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那时,由于我们刚刚走上这样的工作岗位,工作经验的缺乏,我们也深知我们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也并没有完全适应我们的工作,影响了活动具体开展我们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合作,衔接还不到位,致使我们的一些活动中,组织工作不能完全到位,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似乎每次活动我们的宣传并不是很到位,活动的准备似乎也不是很充分。
每次要开展活动时还是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是在被动中开展本部门工作。在进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混乱和不足。而这学期我们要认真总结了上学期的这些不足,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到的经验教训,这学期我们也做了相应改进,为成功举行各项活动活动做好了准备和铺垫。活动前我们要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合作,衔接工作比较到位,组织工作得到改善,但如果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出现突发情况还无法及时解决,这方面要加强。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活动组织准备似乎也不是很充分。当然,我们的工作似乎很繁琐,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各位干事,团总支的各个部门,我们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合作是值得肯定的。如在我们的赛前准备,我们互相协助,做好会场的布置,各部门各干事不仅是做好了自己内部的工作,还有的就是互帮。
虽然在本学期我也并没有做到什么很出色的工作,只是,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上个学期更高。但即使是很琐碎的事情我也没有逃避,有时候它就是要搬搬座椅,这其中就有许多许多的乐趣。每次工作,我们都比较勤奋,又负责,能按时完成。这是我们肯干,肯付出才做出今天这样的成果!至少,我们与上学期相比 —— 我们更进步了!加油!!!今天,我们毕竟走了过来了,我们要继续发扬我们做得好的地方,要反省要改进我们做的不足的地方,吸取经验,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积累经验。从实际出发,积极、努力做好每次的工作,力争在教训中走向成熟。?不过以后我走的是什么路,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希望部长及各位干事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在工作中更要创新,因为只有在创新中才能稳步前进,逐步完善自我。我也坚信,以后在每次的活动中如果都能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认真务实,我想,我们的部门将是一个更重要的部门,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的团总支也将表现得更出色,谱写出更加壮丽的 篇章。
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自己已从刚踏入校园的新新人类变为即将找寻工作的大三学子。回顾过去的三年,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这是个有意义,有内涵的问题。但我总不愿去质问,不愿去深思,因为我以为不去问,不去想才不会有自责。只是在那即将入睡时的那半睡半醒之际,那整颗心往下坠,无力呼吸之感;还有那睡梦中一次次不同梦境中同样的无奈,着急,后悔之感,无不在嘲讽着我的自欺欺人。借由这次的作业要求,让自己鼓起勇气去看自己来时的路,看看路上是否有自己的脚印 ,也希望在回顾过去的路时能看清前方的路,在接下来前行时能一步一个脚印。
大一时,经过了黑色六月,进入了老师口中的学生天堂(不用写作业,平时没考试,业余生活高度丰富),告别了高中生的身份,初触大学,于高中养成的习惯还未消褪。每天都早起,不敢迟到,不敢找退,至于逃课,那是传说中的神人行径,吾等凡人还是老老实实地一课不落的去上,实在是有贼心没贼胆。上课虽说不是认认真真地听讲,但最起码是认认真真地做着笔记,一旦有没做全的,一下课必向同学借笔记补全。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也会自己自觉地去做,只是没了高中时那股钻研之劲,不再会不懂的一定要弄懂。各大社团火热招生纳新中,初时一片热诚,恨不得同时加入九大社团,可随着社团招新的进行,在考虑了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了几个自己认为进入的可能性较大的社团,经过了投档,在初试时,却从没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平凡,虽然最后有两大社团发来了复试短信,可不自信的我都没勇气去,因为自认为的才能真的只是自认为。之后那躁动的心归于平静,每天都在宿舍-食堂-教师-食堂-宿舍的路线上奔波。期末考试也不用担心,虽然不可能有高分,但及格却是一定的。大一就这样波然不兴的学习中度过了,虽不认真,但还是有学到一些。
大二时,由于四级没过,无奈地出了实验班。出了实验班最大的区别是从原先的小班(一共才26人)上课变为大班(100多人)上课。在大班发现有好多同学逃课,老师不知道谁是谁,也不是每节课都必点名,在大一时不敢逃课的贼心又蠢蠢欲动(大一时一个班才26人,谁没来老师一目了然,谁敢顶风作案啊!),不过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逃课也是想想而已。上课时,环顾四周,认真听课,做笔记的不是很多,于是自己也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笔记,其他时间都用来看小说了。有一次不小心谁过头了,没去上课,有些东西一旦打破就会崩盘离析,发现逃课也没事,以后一个月也会逃那么个两三回。课也不听了,作业也不写了,总是抄同学的了事。到了期末就开始着急了,找同学复印笔记,在考试周狂背考点,就这样反而成绩还行也到达中等。这才发现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也可以是,我的堕落之旅开始了。之后的大二下学期,也就是知道上什么课,是什么老师上的,有什么作业,什么时候交,考试是什么时候也就完了。上课时还不时地迟个到,再偶尔逃个课 ,大二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度过了,学到了什么,自己都说不上来。
大三时,我已完全进入了大学生的身份,高中的各种习惯早已丢得一干二净,只要期末不挂科,其他时间都学不学无所谓。上课时再也不听讲,再也不做笔记,连有没有作业都不知道。先是时不时地迟个到,现在是偶尔不迟个到。逃课也不再会有心理负担,实在不想上就不去上了。发展到最后连上什么课都不知道了,是什么老师上也不知道,晚上就熬夜看小说,白天上课也接着看,每天就这样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地。可随着大四的到来,即将面临着找工作,看着宿舍里的两个大四的学姐每天奔波在各个不同的宣讲会,去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进行一次又一次地面试,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如此循环。我的心也开始不安起来,不可避免地想着自己去面试时有优势吗?答案肯定是没有,一个专业知识一点都不懂的人,哪个本专业的企业会要。总是自我安慰,不要着急,船到桥头自然直,好让自己这么心安理得地混下去,也认为自己可以,但在自己空闲时分(既不看小说也不在玩电脑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自己也知道不能这么下去,可总是提不起兴致去学习,懒惰的性子总会找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让自己一时地去玩,哪怕入睡时是如何地后悔,自责,都无济于事,第二天照样如此。在这大三的最后一学期,我虽然依然有着不爱学习的懒惰性子,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过四级,也开始制定了英语学习计划,一开始无法遵照着做,但是我在一步步地跟进。上课也尽量不去迟到,也不再逃课,我觉得一切都会向着好的反面转变的。 通过回顾过去,我才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是如何地不足。上大学是未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我记得有人讲过这样的一句话:“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我认为的确是这样,因为学习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于你获得了怎样的成绩,而是在于寻找未来的方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过去的我没有在来时路上留下什么脚印,但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每一步都有一个脚印,在这为数不多的在校生活里能够且行且珍惜。
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总结范文
转眼即逝,这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13周考试周也已将至,但这次的心情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归心似箭的心情早被考试不理想的惆怅所掩盖。想想若是考的不好,如何向父母交代?尤其前段时间我为了应付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着实花了很多时间,以致把其它功课都拉下了,所以说关于这次考试我的复习备考工作是做的很不充分的,虽然前两天刚公布的国二成绩我以及格的分数险过,可现在想想却是得不偿失啊。不管这次13周考试结果如何,下学期我都得加倍努力了,而且一定要改掉以往偏科的老毛病,争取每门课都踏踏实实地学,或许只有这样,到明年的此时,我才不会因为备考的不充分而焦虑惆怅了吧。
如今上大二的我们早已走出那座象牙塔,已由当年的新生变为大二的学长,忙碌了两年,也“荒废”了两年,是该静下来好好思考的时候了。
记得大一的时候还时常会为自己作为一名材料成型专业的学生而有那么点优越感。现在却被那些从人才市场上反馈的一些消息给打击。现在我不得不为将来即将面临的就业危机而作好准备。面对如今各种偏激的社会现象,我们又能怎样呢,唯今之计只有从改善自身条件作起。
来学校两年了,也早已习惯大学生活紧张又轻松的气氛,课程虽然还是安排的很紧凑,但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令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大一刚入学时的拘束与隔阂。至今为止,我与室友们相处融洽,虽然偶尔会有点小过节,但也很快能冰释前嫌,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能来到安工大,不然也不会交到那么多好友了。大学不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亦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世,接触社会的好场所。我感觉我现在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各个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份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回首过去,心中无限感慨,展望未来,相信依旧灿烂。学习中的收获,生活中的点滴,思想上的感悟,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两年的学习生活,它是生动的,更是多彩的;它是实践的,更是财富的。明天的我,吸取教训,不让自己再次陷入过去的生活中。我将启航扬帆,驶向我理想的目标。
相关文章
篇7: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
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是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积极参与,一个是自己主动去学好,如果自己不认真努力不细心坚持是学不好的,这次的网课充分让我知道了线上学习的优点。
线上学习能够非常容易的就解决线下辅导的问题,在平时遇到一个问题,或者几个问题,我们不会。不同的同学去询问,老师需要重复多遍,但是到了网上,完全就是另一回事,可以把指导的视频共享到群里,让大家一起学习不用在担心要排队,老师也能够减轻很多压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快捷,当然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及时的与老师沟通,这样直接找到问题的本质,老师回答也快,不需要走路步行,只需要发个视频,做个线上指导就可以远程辅导,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模式的开始。
当然网课学习也是有难度的,是会我们上课有些匆忙,比如一些资料书本没有及时带在身边,不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有多难只要自己做到一点就是认真就好,网课老师直接视频授课,但是老师也有一些盲区,就是学生如果耍小聪明老师是制止不了的因为相隔太远,而且不不方便监督,但作为一个大学生,自我掌控能力应该会变得更加强大才是,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在上课的时间不好好的花时间,想要等到自己想学习的时候学习,是赶不过来的,应为老师上课都是有节奏的,就如同舞蹈一样,是一环套一环,如果有一环没有学好那就回脱节,因为我们大学学习的东西要相对更加复杂,更加繁琐,如果不把这些知识学好学全是无法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我是一个有着强了的学习责任感的,因为老师在花自己的时间,我也在自己努力所以我经常会加强自身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有限的时间,都会好好的完成线上的课程学习,或许我的学习不够好但是我清楚的知道一点,我喜欢认真学习,也喜欢努力完成字的工作。从不会把自己的学习当做是一种压力或者是负担,这是人生催化的成长液。
每天的学习虽然有时候枯燥,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点,就是我们可以完全学好自己的每日任务,做好一个学生,当然不能一直指望自己的学习强度有多大,要提高学习的最后收获,看的多不如记得多,学的好不如做的好,这才是学习的真谛,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基本目标完成学习的基本任务。这些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消耗我们的经历,对于学习我会一直好好认真做好。
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4
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诠释了劳动创造的丰富内涵,激发出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劳动奉献光荣,奋斗创造伟大。人类历史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无论过去和今天,还是将来劳动都是人类的属性和主要活动。只有劳动和奋斗,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让社会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美丽。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无论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还是实现人生梦想,都离不开劳动和奋斗。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的是全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奉献,梦想成真需要实干苦干。
民族需要精神,社会需要脊梁。劳动奉献者和为理想而奋斗者是全社会的脊梁,劳动模范都有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全社会需要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营造全民热爱劳动、勇于创造、不断奋斗、追求幸福的氛围,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勤勉为人、勤奋做事,通过劳动创造磨练意志,建功立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而实现现代化强国,所有社会劳动群众都是主体,要与时代同步,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以主人翁的担当,争做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劳动者,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同时成就自己,书写精彩人生,以十足的热情释放更大的能量。
篇8: 个人出国实习总结
个人出国实习总结
胡伟曦的实习总结
今年3月有幸被爱因斯特(中国)组织选中,于7月12日至10月8日在芬兰Oulu的NK Cables 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培训。芬兰是NOKIA的故乡,其电信行业是十分发达的。所以,在NK Cables公司里,我有了十分好的机会对于现代化通讯电缆与其接口(Connector)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想,这个世纪是一个通讯信息的时代,进行这样的培训是有很多好处的。开始的几个星期,我系统性的从理论上了解了不同的通讯电缆与其接口设备,然后,为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对于电缆及其接口的实物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文档编撰,并且积极地配合着公司人员进行电缆的测试试验。同时,为了帮助NK Cables公司为其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我从网上自学了关于DVD的详细知识,并且对于DVD技术作了一场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由于NK Cables公司在中国也有一些生产部门,我帮其作了一些中译英的工作,便于其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3个月下来,我想,在技术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了解了通讯电缆及其原理。
在芬兰生活的3个月里,对于芬兰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切身的体验。毕竟是属于北欧的国家,似乎和世界离的比较远,显得十分的宁静。我去的3个月,是芬兰的夏季,人们都很酷爱坐在温暖的太阳下,充分享受着到了严冬难以得到的阳光。芬兰人的几大乐趣,一是桑拿(芬兰浴),他们喜欢在一天劳碌之后,在自家的小木屋里充分地让热气渗透到自己身体里每一个细胞,真正的得到放松。二是喝啤酒加吃烤肠。也许是因为芬兰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所以,他们更加会享受7。5小时工作后的时光。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与自然的接近程度。不管男女老少,他们似乎都很爱在周末或者假日的时候,上山采摘满山遍野的草莓或者是蘑菇。原来以为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人们应该更加习惯于高水准的现代化生活,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社会,在我脑海中,似乎应该更加远离了自然。但是我发现我错了!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属于DIY。他们会不辞辛苦的将一个下午的时间都用来采摘草莓,然后回到家后,自己酿成果酒或者制作果酱等等。我想,和他们比起来,我原来的生活似乎离自然太远,迷失于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一时的感叹吧!我想!芬兰人的性格有些内敛,但是,我认为他们还是很友善的。在OULU这座不大的城市里,还有着一个中芬友好协会,在8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该协会还邀请了所有在OULU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以烧烤为主的聚会。
同时,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资,我真正懂得了省吃俭用。节省了2个月的工资,与另一位在芬兰进行爱因斯特培训的好友去了一趟巴黎。我们最大的感慨是,在我们那么年轻的时候,用自己的劳动赚来的钱,可以到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看见了传说中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等的建筑,真的是太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于自己未来信心的一种来源。在此,我真的要感谢爱因斯特组织与浙江大学,可以给我那么好的一次机遇。在芬兰生活的一段时间,也遇见了一些中国人,大家在国外生活,其实都很累。但是,他们却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比如帮着我找房子(OULU的房子实在很难找,虽然芬兰爱因斯特组织也在帮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没有成功,多亏了在OULU的一帮中国朋友),在此我也想向他们表达我最最衷心的感谢。曾经听说,中国人3个人在一起,就成了虫。但是现在我却不这么看,在OULU的中国人,他们都相互鼓励着,支持着,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上,消除了彼此的空虚。简述了一下在芬兰的生活,下面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关于学习方面
1. 感谢教学研究科为我们安排了很丰富的基础课程的学习。
a)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在去芬兰之前,由于研究科的自由选课制度,我选修了一些关于通信方面的课程,让我在芬兰学习通讯电缆知识的时候,省了很多的力气。同时,研究科几乎在每一个学期都给我们提供英语课,这样,使得我们的英语应用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
b) 我们选用的很多课本都是英文教材,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这样,可以使我们和国际接轨,因为很多最先进的技术往往都会以英语进行发表。我们通过英文教材可以接触到很多专业单词,使得我们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有了很牢固的英语单词基础。我在NK Cables公司,帮助他们进行中译英工作的时候,经常要触及到一些信电方面的专业术语,多亏了以前的积攒,让我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
c) 国外朋友都很诚实。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不管听上去多么低级的问题,他们都会问个明白为止。而且,如果一遍解释他们没有听懂,他们会一直追问下去。我想在中国,很多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往往就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想,这是我向他们学会的最珍贵的东西。
2. 建议
a) 我认为目前我们的实践太少。在实验室里,有些时候是可以作出些事情,但是由于朋友较多,容易让人偷懒,让朋友代劳(这样的例子其实屡见不鲜)。在芬兰,他们学生到了一定的年级,会被派往不同的公司,在公司里完成一项工程,作为学分。我想,如果以后,我们可以与一定的公司进行定向,定期的实践活动,不但会消除我们的惰性,而且可以早一些的了解社会。听一个在芬兰的朋友说,通常,她认为,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回学校学习的人,总是显得更加的突出。我觉得,其实只要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到社会上工作那么一两个月,将会让我们增长不少的社会阅历!
b) 我希望爱因斯特组织(中国)可以更加的庞大起来,因为出国进行技术培训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但了解了国外的风土人情,也增长了自己的工作与学习经历。希望以后可以给更多的同学更多的机会!在国外,这样的出国培训计划已经是很普及的了,希望中国的学生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最起码,这样,也不会引起很多学生盲目出国的趋向。
二.生活方面
1. 学会珍惜自然。觉得现在我们忙忙碌碌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休息的方法也不过是在网上寻找人聊天,过得太虚伪。真的应该走进自然,体会一下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一颗颗亲手采摘下来带着甜味的果实,总会让你真正的感受到出自于内心的幸福。
2. 学会自我生活。说实话,在家是独身子女,爸爸妈妈会帮着做饭,在学校有了食堂,也就没有了自己动手做饭的机会。到了芬兰以后,一切都没有了着落,中午在公司有一顿饭,一开始,总会在那顿饭的时候将自己撑的饱饱的,以免去晚上的那顿。后来,发现这样实在受不了,开始了自己做饭的日子。学会了自己生活以后,觉得自己也成熟多了!
3. 学会独自思考。去芬兰之前,随着人群,忙忙碌碌于出国留学。有时候问自己为什么,一阵茫然。。。。。。因为别人在忙出国!有时候这样应付着自己。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到了芬兰以后,有了自己独自生活的日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的将来。冷静下来以后,明白了自己的道路,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没有再从众了! 回来以后,感受到了在国内生活的便捷,也慢慢从北欧生活方式缓过了神,开始一步步实现在芬兰给自己所作的计划。3个月,虽然短,但是我想,对于我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最后再一次感谢爱因斯特组织与浙江大学给我这样好的机会。
篇9:个人出国学习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尽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中外高校交流日趋频繁。为了提高我院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利用寒假时间(1月28日至2月28日),由国际交流教学部教学负责人全毅文领队的一行七人赴英国桑德兰城市学院进行了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培训学习。
初到桑德兰,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和哥特式厚重风格的建筑,随处散发着浓郁的古韵,清新温润的空气使我们置身于一个迥然的城市乡村。每日清晨,伴着海鸥欢快的歌唱声,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培训。
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时间内,英国桑德兰城市学院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MikeRanshaw,TerriFreeman,LisaWyness,Shabir,GerardElder)为我们培训。培训内容为:英语语言培训、CLIL教学法、专业知识与应用、良好的教学实践、项目管理、与合作项目有关的有效内审。
此次培训主要是在桑德兰城市学院的StPeter’sSixthFormCollege校区和BedeSixthFormCollege校区进行的。学校布置很有特色,在教学楼的走廊、楼梯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学校的校训、每年学生满意度、课程考核结果、警示牌、提示语以及学生的作品。每门课程都有特定教室,教室依据课程来布置。课程的考核标准、学生的成绩以及相关的知识点贴满了教室的墙壁,随时都可以获得实用信息,这充分体现着与教育有关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楼的餐厅整洁明亮,除供应早午饭,还有各类甜点与咖啡,教职工的咖啡是免费的。学习中心也设在一楼,里面有图书与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要到中心查阅资料完成课业。二楼、三楼都有休息区,供人小憩。在楼层大厅中公共区域也放置着一些计算机,可供学生使用。在这里,并不担心学生会玩网络游戏或聊天,很多流行网页是被屏蔽的,学生只能查看学习资料,有些网页只能在教师查证授权后才能打开。公共打印机放置在楼层,使用是收费的,学生和老师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就可以打印、复印,同时计费也会显示,在学期结束时记入学生费用之中来收取。教工在教学中可以免费使用打印机,但学校会提倡节约,在一定额度时会提醒老师。
在很多时候,英国人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都依赖于国民的自觉遵守。比如学校为教师免费提供的咖啡,从未见过学生去取用;乘坐地铁,出入口都是无障碍通过,很少见到查验票人员……
通过学习培训,主要取得以下收获:
一、教学能力的提高
桑德兰城市学院具有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办学体制、鲜明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授课过程全部采用小班授课(10——15人),其中,教学“以人为本,形式灵活”的特点,与国内的灌输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形成巨大差异。其教学方法有:
1、互动(interaction)。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讨论和做小型报告的时间占有较大的比例,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告诉该学什么)、鼓励学生,教师除了传授教学内容以外,很大的精力和工作在于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2、提问(question)。在课堂上,无论发言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经常性地发问。有些问题是启发思考式,有些问题为随时检验教学效果,而教师极少针对具体问题给出“标准答案”,他们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理论,倡导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对同一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3、分组讨论和报告(groupwork&presentation)。集体讨论和做专题报告在桑德兰城市学院课堂上十分常见。每次课上都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来进行个人见解和主张的及时发表和讨论,每次的分组讨论都是在教师有组织地管理和控制下完成的,一般控制在5分钟内,这种集思广益使得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并认真地听取其他小组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获取了教师自身以外的知识和信息。
在培训之初,Terri老师布置了一份课业,要求分组完成并在课堂上做报告(Presentation)。我院教师与其他来桑德兰培训的教师分别组成小组,在各小组中表现出色,就连一向以严厉著称的Suzie都给出了最高分——优秀。在随后所有的小组课业(groupwork)中,我院教师都非常娴熟地完成任务,受到其他两所院校教师的好评。
4、实践教学(Workshop)。英方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大纲(moduleguide)中,英方会规定有实践认知内容,要求任课教师自己组织学生完成,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教师首先会确定日期,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交费预定,无交费确认不能参加实践活动。
5、课程的PDCA。教师在开学初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学期计划(termplan),每一次课程都要求有详细的教案(sessionplan),在授课过程中(Do),积极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节课结束时要对本次课的知识与技能(knowledge&skill)进行多方式检查(Check),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然后决定是否继续课程(Action)。当未达到预期效果时,老师会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授课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Student—centered”,善始善终。而我们的老师尽管有教学计划与教案,但很难做到游刃有余,往往是照本宣科,虎头蛇尾。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讲授课程提出问题,如果有学生在下课后当老师走出教室时追过去说,“Excuseme,mayIaskyouaquestion?”(对不起,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这是被认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在中国,这样的学生是学习的楷模。
6、教学的无教材化。在每节课授课过程中,教学资料的准备都需教师来精挑细选,教师会根据教学要求选择需要打印或复印的资料分发给学生。每一门课程也许会涉及到很多本书,学生会到学习中心查阅。
二、英语能力的提高
此次培训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听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听课、回答问题、讨论问题还是生活中问路、闲聊、购物处处离不开英语。刚刚到达英国时,所听到的英式英语与在国内所熟悉的美式英语大相径庭,只能抓住和听出句中关键词和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很快就能够熟练地进行语言沟通,口语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英语口语是相当随意的,完全不需要像我国课本上学的那样组织句子的各个成份,英国人便能很容易理解。读的能力得到高强度的锻炼。在课堂上快速浏览老师的课件,及快速阅读老师分发的阅读材料,生活中各种免费报刊杂志随手可及,以及路标、广告牌等等一切,都需要快速的阅读能力,对英国本土的英语表达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写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提高,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完成很多的报告(report),强化了写作能力。
三、学生管理
学生接待室就设在大楼一楼入口,学生入学时有专人接待,进行详细细致地咨询介绍,学生要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负责(类似于我们的自主招生),所以不会出现大量转专业现象。学生的日常出勤由任课教师自行负责,并没有班主任、辅导员来事无巨细地管理学生。学院为学生联系公寓安排住宿,但不承担住宿管理责任。
桑德兰城市学院的学生衣着打扮十分个性与另类,在中国很难以接受。但学生非常独立,很多活动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完成,学校无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在培训期间,学生会成功地策划了一场中国新年晚会,邀请了桑德兰市市长及夫人莅临晚会。晚会的全部花费由门票收入支出。
四、行政管理工作
桑德兰城市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教学环节展开的直线管理(linestructure),很少出现交叉管理。项目经理(lineManager)直接管理各专业负责人,在专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各课程领导(moduleleader)组织授课教师(lecturer)开展教学工作。下属直接对上级负责,上级要对下属进行内审,同事之间也要进行相应的例会沟通(Standardmeeting)。所有的工作以教学为核心,考核的标准是学生满意。每年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对学校进行外审,如外审结果是“满意”(satisfaction),对于学院而言仅仅就是“合格”,学院需要严肃对待该结果并认真整改;否则如果是“不满意”(non-satisfaction),那么就只能关门停业了,所以行政管理人员肩负着学院质量管理的重担。学院的各个教职人员责任心非常强,一旦学校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就有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五、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英方的教学过程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培养能力之一,团队任务(Teamwork)就是很好的范例。在很多培训课上,无论是Terri,Mike还是Lisa,都会布置一些Teamwork给大家,尽管在每个组中我们个人会很快完成任务,但老师们会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必学参加,因为在现实工作中,单凭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个上规模的项目的。无论怎样,个人总要服从团队,孤掌难鸣,再大的水滴离开大海都会消失殆尽。在培训之初,人们很难适应这种模式,往往由团队中优秀人员去完成,然而欲速则不达,老师们会要求我们重新分配任务完成teamwork。培训结束时,我们所有的teamwork都做得游刃有余,收到英方教师的一致好评。在我们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尽管教学中我们的课业也有小组作业(groupwork),但学生们分组时大多时候都是自由组合,难以形成现实的团队合作。在现实中,团队中的成员并非是按自己的意愿形成的。因此,应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以期日后能顺利完成工作。
六、培训后的几点启示:
1、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以班级为单位布置教室,在教室四周墙上贴上和本班学习内容有关的海报、照片、卡片、要点、大纲等。使学生走入教室就会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润物细无声”,不经意中就会获取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2、构建微型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构建起课程团队,展开教学。语言基础课(商务英语)的教学可以以参加过英方培训的张文娟(副教授)、徐艳辉(讲师)、张敏(助教)等组织教研,积极与英方Terri、Lisa探讨商务英语的教学。专业课教师每人承担两门课程教学任务,没有共同课,因此专业课以课程的共性内容为主体组成专业教学团队,探究英方教学方法在我系部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做好专业建设与改革。
3、改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核心”(Student-centered)。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用课堂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一来,尽管老师的备课量很多,但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很好,特别适用于中外合作教学。
4、做好培训学习的总结工作。组织出国培训人员(包括以前批次)进行认真总结培训心得,利用教研活动,做好在系部进行经验交流与推广。
一个月的培训既充实又精彩,最终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七人全部获得桑德兰城市学院颁发的“高等教育与学习管理”的结业证书。收获之多,无以言表。在培训结束时,Terri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Youshouldpassthetrainingontoyourcolleagues”(你们应该将培训传递给你们的老师)。培训的结束仅仅是万里征程中的第一步,新的历程又要开始,我们不仅要将所学付诸实践,更重的是在中外合作项目中引领示范,打造更出彩的教学!
篇10:大学生个人出国留学生申请书
大学生个人出国留学生申请书
Applied Program: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 am interested in the field of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the past, I have had 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in settings where the people and the corporate cultures of the companies were all different. I have found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both the behaviors of people and of their organizations,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 ar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large multinational firms, or small to medium sized foreign enterprises. One simple example is that of the ability of an employee to act independently without direct instructions from his or her boss. In many Chinese organizations, acting without direct instructions is considered a form of disrespect towards the supervisor, who is generally offended by such behavior. In my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such organizations tend to have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 with the employees losing their innate abilit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contrast, foreign enterprises tend to welcome employees who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on their own, though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is true depends on whether the supervisor is a local Chinese or an expatriate. These organizat Applied Program: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 purpose behind this personal statement is to not only gain admission to your well-established and highly respected Ph.D. program, but to impress upon you my passion for learning and my tremendous desire to succeed in both scholastic research and in teaching on the professional level. I have based my decision to pursue an academic career not on purely practical reasons, but rather on my own natural interests and aptitude. My personal philosophy is that money and social status should not be pursued as life-consuming objectives and that in actuality they are the by-products of goals originating from one's inner needs. I understand that my intellectual capacity is a gift, and I intend to use this gift to the very best of my substantial capabilities.
I am interested in the field of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the past, I have had 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in settings where the people and the corporate cultures of the companies were all different. I have found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both the behaviors of people and of their organizations,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 ar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large multinational firms, or small to medium sized foreign enterprises. One simple example is that of the ability of an employee to act independently without direct instructions from his or her boss. In many Chinese organizations, acting without direct instructions is considered a form of disrespect towards the supervisor, who is generally offended by such behavior. In my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such organizations tend to have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 with the employees losing their innate abilit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出国留学考雅思和托福的区别
1、考试形式区别
雅思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听、读、写”都是以纸笔的形式作答,考验的是你平时的基本功和单词量,“说”是与考官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考验的是你的口语发音和平时单词量的积累。托福考试是一个纯机考,联网的考试,整个考试的过程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无需像雅思考试一样需要与考官交流。
2、考试分数计算区别
雅思和托福考试都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而它们的打分方法却是截然不同。
雅思考试:满分为9分,而它的四个部分也是0~9分,那么最后的分数要四个部分得分加起来之后除以4得的平均分就是你的雅思考试总分。
托福考试:总分是120分,四个部分各占30分,然后四个部分的得分加起来得出来的总分数就是你的托福分数。
3、适用国家区别
雅思是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来出题的,所以适用英联邦的国家等。例如:欧洲的各种国家,英国,荷兰,然后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托福是由ETS出题的,所以适用北美的国家和日本。
出国留学前这三个问题要想清楚
1、留学是主动选择后作出的决定吗?
这里说的主动选择,主体是学生本人。经常能遇到一些家长因为亲戚朋友家孩子出国,而决定让自己的孩子也出国,这种出于家长本身的攀比心理所做的选择是不理智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为了逃避国内考试和学业压力选择出国留学,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被动出国留学。
当学生本人真正意识到留学意味着什么,并且有强烈愿望去提升自己价值的时候,才是主动选择的留学。出国留学这件事,并不是奉父母之命的“应付”,也不是逃避压力的方法,如果不是发自内心主动选择留学,那么就会陷入被动之中,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在被动之下哪里还会有探索和上进的积极性?
2、是否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之下,很多学生从小就是被动的学习,家里有父母不断给报各种补习班,学校有老师给布置各种作业。然而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我们完全不同,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没有人天天督促你学习,因此见过不少留学生到了国外之后,就彻底放松,国外的院校易进不易出,最后甚至很难顺利毕业。
因此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尤为重要了,并不是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在选择出国留学前不妨扪心自问,你是否把“终生学习”作为对自己的要求,并且会一直践行下去。
3、独立生活的能力过关吗?
其实国内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并非比外国孩子差,或许只是在国内能让你独立的机会较少。出国并不是出门这么简单,去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小磨难接踵而来,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从租房做饭、处理人际关系到期末复习、小组作业,没有一点独立能力可能会被这其中任何一件事情难倒。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留学的意义就是让自己在面对陌生国度时,不再恐惧紧张,对于新生活新文化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篇11: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2021
我们到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止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如何做人?校规就是我们行为的准绳。学习“礼仪”,要以校规、校纪为准绳,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礼仪约束。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从话中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__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__,就要退回去给让路。__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正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同学们,礼仪,是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在学习和运用礼仪中,在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现出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方算知书达礼,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在此,我向各位同学提出以下建议:
在校内,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不带手机等违禁物品,衣着朴素得体,不戴首饰不化妆,爱护校园环境,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在校外,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财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举止文明,处事得体,展现青年学子的文采。
篇12:大学生个人学习心得202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习强国”的开栏语,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学习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转眼之间,“学习强国”学__台已经上线一周年了,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应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的学习实践,有了很大的收获,很深的体会。
一、“学习强国”是网上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学习强国”学__台建设,正是对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的积极践行,也是对我党网上舆论工作的生动诠释。
“学习强国”上线一年来,对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提高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水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网络舆论合力,起到了纲领性作用,是网络舆论的领头雁、风向标。同时,“学习强国”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增强党员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的重要学__台。
二、“学习强国”内容丰富,实践性强
“学习强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内容涵盖政治、理论、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军事、科技、教育、法纪等方方面面,几乎包括了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所有内容,也是一个系统的数据库、资料库。不仅新闻资源丰富,更新及时,而且平常学习工作中查找资料也非常方便。
目前,浏览阅读“学习强国”已经成我们绝大部分党员的日常习惯,部分党员还积极参与答题,拓展知识面,通过朋友圈分享重要内容。很多党员一年来的学习积分已经超过了1万分甚至2万分,这也充分体现了日积月累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强国”技术强大,实用性强
一年来,“学习强国”学__台从试用版v1.0.0更新到了现在的v2.6.2版本,应用了目前最先进的APP制作技术。一是系统本身比较小,打开非常快捷,也不存在闪退、卡顿等问题;二是积极采纳网友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更新,功能不断完善,结构清晰,界面友好,便于网友快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三是内容制作更趋移动化,不但集成了视频、图文、动漫等融媒体内容,更主要的是有音频阅读功能。这就更加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开车的时候,休息的时候,都可以打开音频,系统自动阅读,也避免了长期盯着手机,造成视觉疲劳,影响视力。
四、“学习强国”学__台地域文化特色明显
“学习强国”不但有中央层面的版块,还有各地学__台,采用全国一盘棋、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各地学__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就拿“学习强国”山西学__台来说,共分13个板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山西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讲话精神,以及山西贯彻落实情况和成效;二是全面反映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学习教育、党的建设、宣传文化等目前山西省的中心工作;三是大力宣传山西历史文化资源,这也是山西省区别于其他省份的主要优越性。其他省份也是,在内容设置中,尽可能避免大而全,充分体现地域优势地域特色。
目前,“学习强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__台、资料室、阅览室,更主要的是已经成为我们每位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浏览“学习强国”也成为我们的行为日常。万丈高楼平地起,通过一年的积累,“学习强国”也打下了坚实的内容基础和群众基础,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学习组织,喜欢这个学习园地。
大学生个人出国学习心得总结(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