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机的拆装体会

时间:2022-11-30 07:09:21 作者:炸了啊喵喵喵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炸了啊喵喵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台式机的拆装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台式机的拆装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台式机CPU

从性能上看,同样主频的台式机CPU与笔记本电脑专用CPU性能完全一致,只是从设计制造工艺、封装形式上加以区别,

台式机CPU

台式机CPU比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功耗要大,如果台式机CPU用于笔记本电脑,就要在降低功耗和散热上有良好的解决办法。由此来看,台式机CPU用于笔记本电脑不是不可行,如果采取的散热技术等可靠,在质量和稳定性上有保证,将它推向市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是符合法律的。

篇2:组装台式机

组装台式机

近年来,随着电脑硬件的不断普及,拥有一台个人电脑早已不在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当大家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后,懂得如何进行日常的安装与维护便成为了新时代玩家的必备能力。趁着今天,一位可爱的90后妹子自告奋勇的要来手把手教你装台式电脑电脑,还不懂得装台式电脑电脑的你,还不赶紧来学习一下?(PS:请把视线从妹子身上挪开,将注意力集中在装机教学上噢!)

今天的主角:可爱的90后装机妹子

一、CPU与内存安装篇

装机的第一步,一般是安装CPU、CPU散热器与内存。

CPU之Intel篇:

Intel平台很多:LGA 775、LGA 1155、LGA 1156、LGA 1366以及即将发布的LGA 2011,虽然他们针角数不一样,但安装的过程是十分类似的。打开底座、取出保护盖、对好CPU的凹位放下CPU(这时CPU是平稳放下的,确保没有突起部分就是对好位置了),然后盖上铁盖,用力压下铁杆到位,CPU就安装完成。

散热器之Intel篇:

很多网友觉得Intel原装CPU散热器很难安装,其实只是没掌握窍门,掌握窍门后,Intel原装散热是很容易安装与拆卸的。首先,要把四个脚钉位置转动到上面箭头相反的方向,然后对准主板四个空位,用力下压,即可完成一个位置的安装,重复四次即可。

如果要拆卸散热器,把四个脚钉位置向上面箭头相的方向转动,然后用力拉,重复四次即可拆卸。掌握好窍门后,你会发现原装散热器是最好安装的,呵呵。当然,一些翻包、山寨的原装散热器质量比较差,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AMD的CPU安装,从以往AM2到现在的AM3+、FM1平台,安装方法也是如出一辙,关键在于找到CPU的金属小三角,与主板接口上的小三角对应,即可安装。放好CPU后,用手压一压,把固定杆用力拉下即可固定。

AMD原装散热器的安装也是比较容易的,先扣好没有固定杆的那边,然后找准另一边的位置,待扣都扣在卡位上,按下固定杆,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散热器时,只需要把散热器的固定杆拉起,把散热器的扣取下离开卡位,平衡用力即可取下散热器。

小贴士:散热器与CPU粘得太紧,取不下怎么办?

一些老式的AMD散热器(Intel 478接口的P4也会有类似情况)会有这样的问题,用得久了,CPU上的硅脂与散热器粘得太紧,散热器取不下,一用力就会连CPU一起拔起,一些资深DIY用户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吧?那么要怎样处理?先开机跑一些CPU负载软件,比如说pr

第一文库网ime95、国际象棋等,跑5-10分钟左右,加热后再慢慢用平衡力就可以拿下散热器了。

内存的安装很容易,对准内存与内存插槽上得凹凸位,分别左/右用力下,听到“啪”的一小声,左/右卡位会自动口上,然后再用同样方法压好另一边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些主板,为方便安装显卡,只设置了一个卡位,而安装方法是一样的。

小贴士:内存与内存插槽的凹凸位对不上怎么办?

如果换一个方向,内存的凹位于内存插槽的凸位还是对应不上,那么说明主板不支持这种内存,常见DDR2内存与DDR3主板、DDR3内存与DDR2主板,解决方法只能换内存或主板。

CPU、散热器和内存都装好啦。

二、电源、主板与硬盘安装篇

安装好主板上得CPU、散热器和内存后,接下来需要把电源、主板和硬盘安装在机箱上。

机箱内部安装篇:

安装主板有一定技巧,首先要对好主板和机箱的螺丝位,然后在机箱相应的螺丝位上安装铜柱或脚钉,一般是6或9个,主板全部螺丝位要装上以更好固定主板。然后安装主板配件附送的.挡板(要先把机箱标配的拆掉,尽管暴力拆吧,以后不会用到的)

最后就是上好那6个或9个铜柱的螺丝,固定好主板。

硬盘/光驱篇:

硬盘可以选择舱位来安装,一般原则是靠中间,保证更多位置散热,上四个螺丝,偷懒的话上对角线两颗也行。光驱的安装方法与硬盘很类似。

现在独立显卡不是必须安装的,CPU或主板都集成了显卡,满足基本要求是没问题的。安装显卡没什么难度,把机箱挡板暴力拆下,对准PCI-E插槽插上,然后上螺丝即可。如果主板有多条PCI-E X16插槽(最长的那种),优先接到靠近CPU端那条,这样保证显卡是全速运行。

三、主板接线篇

主板接线可以说是DIY门槛最高的一步,尤其是机箱上那些电源灯、开关等线,即使DIY老鸟,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也觉得头痛。

然后就是硬盘灯、电源灯、开关、重启和PC喇叭这五个老大难问题了,最简单的方法是查找主板说明书,找到相应的位置,对着接线,记住一个最重要的规律,彩色是正极、黑/白是负极。

小贴士:关于机箱线的英文意义?

HDD LED代表硬盘灯,POWER LED是电源灯,RESET SW是重启键,POWER SW是开关,PC SPEAKER是PC小喇叭。其实对好正负极和主板上的说明,就可以接线了。

硬盘/光驱篇:

现在硬盘和光驱基本都是SATA接口了,接上SATA电源线(5PIN扁口线)和数

据线即可。

中高端显卡,别忘了要接上6PIN或8PIN的辅助供电哦。一些高端独立显卡,还要接多个辅助供电,要全部接上。电源线不够怎么办?用显卡附送的转接线吧。

安装系统

进BIOS设置光驱启动:

传统的蓝屏BIOS:把光驱设置成第一启动项

现在很多主板都提供了图形化界面,操作很简单,按DEL进入BIOS,把光驱设置成第一启动项,把系统盘放到光驱里面,保存退出。现在内存便宜,新装机普遍在4GB-8GB,推荐安装64位WIN7系统。

重启后,按任意键进入系统安装,然后一路下一步。

第一次安装系统,需要进行分区:

第一次安装系统,硬盘没有被使用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分区,可以随便操作,小妹的爱好是C盘50GB,D、E、F平均分配。如果原来硬盘有数据,切勿进行分区操作,否则数据会全部丢失。非新硬盘,选择安装在C盘,覆盖原来的就行了。

安装好系统,安装驱动

安装完系统,还不能使用电脑,最后还要安装各种驱动,就是购机时附送的几张光盘,一般情况就主板光盘和显卡光盘(独立显卡才会有),放到光驱,选择最大的那个图标,一直下一步吧。几次重启后,全部过程完毕

篇3:台式机无线上网 台式机如何无线上网

术语解释

无线上网-------百度百科给我们的解释是:所谓无线上网分两种,一种是通过手机开通数据功能,以电脑 通过手机或无线上网卡来达到无线上网,速度则根据使用不同的技术、终端支持速度和信号强度共同决定, 另一种无线上网方式即无线网络设备,它是以传统局域网为基础,以无线AP和无线网卡来构建的无线上网方式。一般认为,只要上网终端没有连接有线线路,都称 为无线上网。

我们这里要讲的无线上网是后面那一种。

工具/原料

PCI 无线网卡

USB无线网卡

台式电脑一台

windows OS

步骤/方法

我们一般的台式机是没有无线接收功能的,所以我们就要给台机安装一个无线接受装置。我们首先的就是无线网卡。无线网卡可以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的如下图:

(为避免有广告之嫌,我将网卡的品牌做了模糊处理)

这种网卡需要你将台机的主机箱打开,然后将网卡安装到空闲的PCI插槽内,然后在把主机 箱装好,然后安装网卡的驱动,

这需要使用者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为这样的网卡带有外置的接收天线,所以信号的接受能力和信号的稳定性都是不错的。但是 对于那些没有过保的品牌机来说,有些品牌机的主机箱是贴有激光易碎标签的,如果打开过机箱的话,那么就不保修了,所以建议这些用户使用下面的外置式USB 网线网卡。

外置式的无线网卡现在基本都是USB接口的。如下面的图,虽然形状各异,但是百变不离其宗。

这个很像U盘,只是比U盘体积大一些,是内置天线的。

现在的USB无线网卡做的越来越好看了。

这个是带有接收天线的,可以提高信号的接收能力。

篇4:台式机硬盘数据恢复

硬件故障数据恢复是指存储介质的硬件发生了故障而不能正常读取数据,主要有外电路故障、固件损坏、内电路故障、磁头组件故障、物理坏扇区等,解决方法基本上就是维修好相应的故障,如果是内电路或者磁头组件故障,则需要尽快把数据备份。

开盘数据恢复是硬盘物理故障数据恢复的一种特殊情况。当硬盘内部组件的任何一个部件(磁头、前置放大器、音圈、驱动臂、驱动臂电路、驱动线圈等)损坏、老化或偏移时,都将导致硬盘不能正常识别,一般表现为为:有明显的异响、马达不转或者一切表现正常但不认盘。

1、外电路故障:

外电路故障是指存储介质如硬盘的表面电路板上的芯片、保险、电路等出现短路、击穿、烧毁等现象,造成硬盘不能通电或启动。这类问题检测起来非常简单,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在10秒内进行准确判断,并迅速进行故障排除。这类问题如果不是BIOS芯片被破坏,数据恢复的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BIOS芯片被破坏的话,则需要同批次同型号的介质作为备件,并配合芯片编辑工具进行修复。

2、固件损坏:

firmware(固件)是固化在硬件中的软件,存储着计算机系统中硬件设备最基本的参数,为系统提供最底层、最直接的硬件控制。在开机过程中,首先执行固件来完成对硬件设备的初始化,使操作系统能够正确识别硬件并为其他软件的运行提供最基本的依据。如果固件损坏了,硬盘就可能出现不识别、异响、供电不足等现象,有时固件损坏的故障现象很容易跟内电路故障或磁头损坏相混淆,这要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检测才能分辨。用户在遇到异响问题很容易就相信是硬盘内磁头的故障,而实际上有很多时候却是固件故障,很可能被多收不少费用。固件损坏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利用硬盘固件编辑工具进行修复,使用PC3000、HRT等俄罗斯硬件工具将好的固件写入故障盘,并对其进行修正。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定要有有经验的工程师完成,否则有可能将数据清空。用户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最好多打几个电话进行咨询,了解工程师的经验以后再决定在哪里修复。

3、内电路故障

盘体内电路发生故障主要有磁头线圈烧毁、磁头芯片击穿、磁阻芯片烧毁、主轴电机损坏等故障,可以导致硬盘磁头不定位、异响、零磁道划伤、通电硬盘不转等现象。此类问题需要进行开盘数据恢复,由于硬盘的生产环境是在100级洁净间内,因此,开盘需要在100级洁净间内进行。硬盘打开后,工程师应该迅速准确判断故障位置,然后进行相应备件的更换或修复。

此类故障的技术难度非常大,要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才能完成,新手做开盘数据恢复的风险非常大,客户需要仔细斟酌考虑后再选择工程师进行开盘。

4、磁头组件损坏:

硬盘的内电路故障率最高的就是磁头损坏了,由于磁头的精度非常高,而且频繁读写数据,也加剧了老化的进程,

磁头老化就是主要的故障之一,解决方法就是更换一摸一样的磁头。此类故障对手法要求比较高,但是数据恢复的成功率非常高。

5、扇区物理性损坏:

磁头老化也可能导致大量的坏扇区(坏道),虽然硬盘可以识别,但是读取速度非常缓慢,而且很容易死机,这类故障我们常常采取全盘镜像的方法进行修复。成功率一般,有时重要文件的位置刚好在物理坏扇区上,这个文件就可能打不开或是乱码。另外,物理性坏扇区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发现文件的读取或写入速度非常缓慢时,此时硬盘有可能出现了坏扇区,应该尽快咨询数据恢复专家,尽快提出解决方法。

6、开盘数据恢复难度大吗?

实际上,开盘数据恢复是被国内的数据恢复公司给神秘化了,开盘技术非常简单,并不是什么高难的技术。开盘只是打开硬盘,更换相应故障备件的过程。毫不夸张的讲,路边找一个修表的技师或者在工厂里做过焊接的工人,学习并掌握开盘技术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开盘数据恢复真正的难度在于硬件故障不仅仅是某个零件损坏,而是综合的故障,开盘后还需要对修复后的硬盘进行更加专业的深层编辑。

因此,我们对开盘数据恢复的理解是不同于那些口若悬河的数据恢复公司。我们认为数据恢复的技术真谛是需要掌握硬盘厂家的固件修复。

7、开盘数据恢复需要什么环境?

硬盘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一颗细小的灰尘都可能造成硬盘的质量不过关。那么,硬盘盘体里出现故障后,就需要打开盘体进行相应的修复。开盘到底需要什么环境?答案是洁净间。

由于硬盘盘片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一般的IDE接口的硬盘转速从4200转、5400转、7200转不等,而SATA接口的硬盘转速会更快些,基本上都是5400转或7200转,而SCSI接口的硬盘的转速达到了10000转或15000转。在这种高速旋转的情况下,遇到一点点异物对于硬盘数据来说都是致命的。因此,洁净间成为开盘数据恢复必选的设备之一。

洁净间的洁净程度是按照相应的级别来区分的。目前在中国,洁净间的级别分为100(百级)级、1000(千级)级、10000(万级)级、100000(十万级)级。有些数据恢复公司宣传的10(十级)级或者1000000(百万级)级洁净间都是不专业的表现。

硬盘的生产环境是100级洁净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硬盘的盘片是裸露的,而且裸露时间也是很长的。而开盘数据恢复是一个瞬间的维修过程,最多10分钟完成所有的操作。从打开盘体到更换相应备件后封装,这个过程非常快。因此,开盘数据恢复的环境在1000(千级)级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篇5:总结自行车拆装实训的收获体会

我喜欢骑骑自行车,现在骑的这两自行车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第一辆自行车,记不清几年了,反正我很喜欢自由自在骑车的感觉 。

应老师要求,长假期间我决定去拆卸我的自行车,我的内心挺舍不得的,就怕拆坏了心爱的自行车。在爸爸的鼓励下,我还是动起了手。其实我喜欢骑,不喜欢拆,总觉得拆卸是一种破坏的感觉。可能是我不爱动手的缘故吧——爸爸如是说。

16:00

爸爸硬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吃中饭很迟,约是13:30,14:00吃完,然后去午休,哈哈,爽吧!),叫我去找工具,在楼梯下方,我找着找着,真不知道找些什么样的工具。于是爸爸拉我去看自行车,根据螺栓找工具,终于找着几样,如图:

14:20

拆车大行动正式开始了。

观察自行车,我真不忍心拆了她,看着爸爸坚定的眼神,再看看我心爱的神车,我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上阵。

首先我细细地找老师在课堂上教会我们的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找了好久,只有如下3个:

②轮轴

①杠杆

④是轮轴么?

轮轴+杠杆

③轮轴+杠杆

爸爸说,第4个是吗?我看了好久,也看不出来。于是爸爸说,是轮轴,里面的看做轴,外面的看做轮,轴转动,前轮跟着转动。好像有点道理。爸爸又说:不要心急,慢慢拆,边拆边发现。

于是,我动手了,却不知从何开始。在爸爸指导下,我从前轮入手了。

16:42

我拆了车把,爸爸说,车把是什么?我说是杠杆。

拆前轮固定螺栓。我用扳手拧螺丝,发现又是杠杆。省力。

拆前轮挡泥板。我用十字起子旋开螺丝,起初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拧,怎么也松不开,爸爸说,基本上的螺丝顺时针方向是紧,逆时针方向是松。经过提示,终于拧开。嘿,是不是杠杆啊!省力啊!

拆前轮刹车。爸爸给我找来一个叫“六角”的工具,可惜生锈了,用起来很不方便。费了好大力气,才拧开。爸爸说,你反过来试试。我发现,这个叫“六角”的工具两头长短不一样,成90度角分开,两端都可以拧螺丝,于是我用长的拧螺丝试了一试,嘿,比用短的费力啊!我恍然大悟,这不是杠杆吗?动力臂到支点的距离越长越省力啊。想到这里,心里甜滋滋的,拆自行车更有劲了。

16:52

前轮终于被我拆下,我摸了好久,发觉前轮就是一个轮轴。

17:00

我开始拆卸后轮,看了看,比前轮复杂啊,先拆货架吧。

再拆支架。发现支架也是杠杆,驻车时,用脚可以体会力的大小,支架越短驻车越费力,支架越长越省力,当然不是越长越好,哈哈。

17:10

后轮终于也被我拆下。我看了散落一地的零件,心理可有满足感了。我再次看了看前后轮,发现还是有所不同的,前轮和后轮不能互换吧!

爸爸说,互换也可以,不过就改成了前轮驱动了,只是从自行车现行结构上不允许啊。然后他又说,其实后轮是轮轴啊。我一拍脑袋,对啊。爸爸又说,后轮中心的齿轮,其实内含定滑轮。我怎么也看不出来!闷了好几分钟,爸爸说,装回去看看再说吧。

刚高兴了几分钟,我又犯愁了,怎么装啊,从哪里开始啊。真是郁闷,早知道不拆了。

装回后轮,爸爸让我转动大飞轮试试。我怎么也看不出所以然,于是爸爸解释说:把链条看做动力臂和阻力臂,后轮的中心轮轴就是定滑轮。呵呵,真是唉!

17:30

开始装配。

安装前轮。两个人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还好我的螺丝放得井井有条,安装又有老爸指导,当然是事半功倍咯。

自己动手,装些力所能及的,当然于是我的兴趣所在啊。

篇6:总结自行车拆装实训的收获体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自行车的车体结构和自行车主要零部件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如车架部件、前叉部件、链条部件、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飞轮部件等,增强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

2、了解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的安装位置、定位和固定;

3、熟悉自行车的拆装和调整过程,初步掌握自行车的维修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拆装工具

1、实验设备:各种类型的自行车;

2、拆装工具: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锤子、鲤鱼钳等。

三、实验内容

1、拆装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和后轴

2、在拆装中了解轴承部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定位和固定;

3、课后做思考题,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一)自行车的拆卸

1 前后轴的拆卸

拆卸前后轴之前,先将车支架支起。倒放前,先用螺丝刀将车铃的固定螺钉拧松,把车铃转到车把下面,另外在车把和鞍座下面垫块布。

1)拆卸前轴的步骤和方法

(1)拆圆孔式闸卡子,要用螺丝刀松开两个闸卡子螺钉,将闸卡子从闸叉中向下推出,再把闸叉用手稍加掰开。凹槽式闸卡子可以不拧松闸卡子螺钉,只需将闸叉从闸卡子的凹槽中推出,再稍加掰开即可。

(2)拆卸轴母,拆卸时要先卸紧的,后卸松的,防止产生连轴转的现象。

(3)拆卸轴挡,拆卸轴挡与拆卸轴母的顺序相反,应先卸松的,也就是一般先卸左边的。

(4)拆卸轴承,用螺丝刀伸入防尘盖内,沿防尘盖的四周轻轻将防尘盖撬下来,再从轴碗内控出钢球。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边的防尘盖和钢球拆下。

2)后轴的拆卸步骤和方法

与拆卸前轴大同小异,拆卸时可以参照前轴的方法。所以,这里仅对不同之处介绍如下:

(1)拆卸半链罩车后轴时,先松开闸卡子,拧下两个轴母,将外垫圈、衣架、档泥板支棍、车支架依次拆下,在链轮下端将链条向左用手(或用螺丝刀)推出,随即摇脚蹬子将链轮向后倒转。由于链条已被另一只手推出链轮,链条便从链轮上脱出。

(2)全链罩车后轴的拆卸方法有好几种,其中一种简易的方法是,先将左边闸卡子的螺钉用螺丝刀拧松,并推向后方,将闸叉向左稍加掰开。

(3)有些轻便车的后平叉头是钩形的,拆卸装有全链罩车的后轴,不需要卸链子接头,钳形闸也不需拆卸车闸,而普通闸则需拆下闸叉。

(4)拆卸后轴时,拧下轴母,将车架等卸下(全链罩车拆下后尾罩),将车轮从钩形后叉头上向前下方推滑下来。最后从飞轮上拆下链条。

2 中轴的拆卸

A型中轴的拆卸方法

(1)拆曲柄销

先拆左曲柄销,将曲柄转到水平位置,并使曲柄销螺母向上,用扳手将曲柄

销螺母退到曲柄销的上端面与销的螺纹相平,再用锤子猛力冲击带螺母的曲柄销,使曲柄销松动后将螺母拧下,然后用钢冲将曲柄销冲下,再将左曲柄从中轴上转动取下。

(2)拆下半链罩

取下左曲柄后,用螺丝刀拧下半链罩卡片的螺钉,拆下半链罩。

(3)拆中轴挡

用扳手将中轴销母向右(顺时针方向)拧下,用螺丝刀(或尖冲子)把固定垫圈撬下,再用钢冲冲(或拨动)下中轴挡。

(4)取右曲柄、链轮和中轴

从中轴右边将连在一起的右曲柄、链轮和中轴一同抽出,最后把钢球取出。

中轴碗未损坏则不必拆下,右轴挡等零件未损坏也无必要将曲柄同中轴拆开。

拆卸全链罩车的中轴时,在中轴挡等零件拆下后,用螺丝刀从链轮底将链条向左(里)撬出链轮,再倒转脚蹬,将链条向里脱下。这样,右曲柄连同中轴就能顺利拆下。

(二)自行车的装配

装配自行车前,对能用的零件需进行清洗,对已损坏的零件需用同规格的新的零件代替。

1 前轴的装配

安装前轴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沿两边的轴碗(球道)内涂黄油(不要过多,要均匀),把钢球装入轴碗。当装到后一个钢球时,要使一面钢球间留有半个钢球的间隙。如果是球架式钢球,就注意不要装反(图图)。钢球装好后,将防尘盖挡面向外,装在轴身内,用锤子沿防尘盖四周敲紧。

(2)将前轴棍穿入轴身内,把轴挡(球道在前)拧在轴棍上。如用手拧不动,可以采用锁紧法(见前后轴的拆卸)。安装轴挡后要求轴棍两端露出的距离相等,轴稍留有旷量。

(3)在轴的两端套入内垫圈(有的车没有),并使垫圈紧靠轴挡,再将车轮装入前叉嘴上。然后按顺序将泥板支棍,外垫圈套入前轴,再拧上前轴母。随后,扶正前车轮(使车轮与前叉左右的距离相等,前轴棍要上到前叉嘴的里端),用扳手拧紧轴母。

(4)前轴安装好后,松紧要适当,要求不旷不紧,转动灵活,不得出现卡住,震动等现象。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把车轮抬起,将气门提到与轴的平行线上,使车轮自由摆动,摆动次数(以单方向摆动为一次计算),否则应进行调整。调整时可用扳手将一个轴母拧松,用花扳手将轴挡向左或右调动(轴紧用扳手向左调动轴挡;轴松用扳手将轴挡),然后将轴母拧紧。

(5)将闸卡子移回原位置,装上闸叉,拧紧卡子螺钉。涨闸车要将涨闸去板固定在夹板内,最后锁紧螺钉。

2后轴的装配

与前轴的装配大同小异,装配时可以参照前轴的方法。

1)把钢球装入轴碗,,将防尘盖挡面向外,装在轴身内,用锤子沿防尘盖四周敲紧;

2)将后轴棍穿入轴身内,把轴挡拧在轴棍上,安装轴挡后要求轴棍两端露出的距离相等;

3)在轴的两端套入内垫圈(有的车没有),并使垫圈紧靠轴挡,再将链条套到飞轮上,将车轮装入钩形后叉头上。然后按顺序将自行车支架、书包架支棍、挡泥板支棍,外垫圈套入后轴,再拧上后轴母,随后,扶正后车轮(使车轮与后叉左右的距离相等,)用扳手拧紧轴母。

3 中轴的装配

柴油机拆装心得体会

计算机拆装实习报告

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

塔机拆装安全管理制度

台式机共享笔记本的无线网络(只需要一根网线)

军训体会

奖惩制度体会

学习指南体会

红色旅游体会

廉洁自律体会

台式机的拆装体会(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台式机的拆装体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