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幸福地走在读书的路上共读体会

时间:2022-12-25 04:13:47 作者:虚拟辣妹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虚拟辣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一起幸福地走在读书的路上共读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起幸福地走在读书的路上共读体会,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一起幸福地走在读书的路上共读体会

一起幸福地走在读书的路上共读体会

给女儿读书,是从z两岁多开始一直努力坚持着。从儿歌到睡前小故事,从童话故事到科普读物,开始读书的感觉是出于一种内心的责任,坚持的感觉会有些许苦涩,更多的时候是甜蜜的,最后慢慢成了一种习惯,在亲子读书的路上多了一种幸福的味道。有了我的一路陪伴,z喜欢上了听故事,爱上了读书,她简直就是个“故事迷”,只要一说给她读书讲故事,准能把一个活泼爱动的“假小子”瞬间变成了一个乖巧安静的“小淑女”。

9月份以来,有了牛老师的博客相伴,我明白了许多,知道坚持读书的重要性,懂得了亲子阅读的意义。寒假里,在牛老师那封充满爱的信指导下,我希望z的寒假亲子阅读感受是丰富的,就积极争取z爸参与进来,我真心诚意地告诉他,因为他确实比我会读书,更懂如何给孩子读书,平时工作忙,希望在假期里能以他为主给女儿读书,体验一下全家人一起读书的幸福。

z爸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事实证明,他确实比我会读书,他的读书态度、读书方式、引导方法等都值得我学习借鉴。他利用二三个晚上睡前时间,自己先认真读完牛老师推荐的《笨狼的故事》、《绿野仙踪》、《吹牛大王历险记》、《电话里的童话》和《一年级鲜事多》(其中《木偶奇遇记》已读完),专门上网查阅为其中两本书作序的梅子涵相关资料,并与我分享了陈恩黎为《绿野仙踪》所作序的精彩之处。

接下来的日子里,z爸只要下班回家,他就会抱起书给z读,我也乐在一旁做个倾听者。他是这样用心地为女儿读着书,让寒冷的冬日多了一份贴心的温暖,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读书风景:与我完全“照本宣科”读书不同,他有时读完一小篇会给z总结一下,比如《绿野仙踪》传达的成长智慧:学会享受每天的努力,不是执著于最终的结果;有时读到精彩之处会停下来和z进行交流互动,有时会提出个有趣的小问题,引导z积极开动脑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总是想方设法调动z的读书热情,吸引她的注意力,丰富她的想象力,努力带领她真正走进书中描写的`故事情境,与“可爱的笨狼”一起开心,与“超级吹牛大王”一起历险,与善良的多萝茜一起成长。

相比之下,我倍感自形惭愧。我是个笨妈妈,懒于思考,更不善于总结,只是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保持原汁原味地读书,偶尔注意一些语气和感情变化。但是我愿意给女儿读书,想尽可能多地为女儿读好书,并享受着与女儿一起读书的幸福时光。寒假里,在走亲串友的空隙里,我会给她续上一个故事,在茶余饭后、每晚睡前,我愿意拾起手边的书为她读上一段,似乎这样会让自己繁忙纷杂的心绪找到一份幸福的安宁。

读《笨狼的故事》、《绿野仙踪》、《吹牛大王历险记》这三本书,是z爸和我分工负责、共同完成的。期间,我们每个人都“明争暗抢”想多读一点,抢到读书的人兴奋不已地读着,没抢到的人则开心地听着,一家人就这样幸福地过着日子。

亲子阅读,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轻轻抚慰着我们那为节日奔波疲惫的心,密切融洽了我们的夫妻、父女、母女的关系,大大提高了我们全家人的幸福指数。

篇2:文献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观看体会

时光,总在回望中给人以启迪。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正在热播,生动呈现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70载栉风沐雨,70载风雷激荡。人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在中华大地迸发。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70年间,太多的时刻让人心潮澎湃——那是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那是土地改革让人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那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经过;那是奔腾长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实现;那是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发出惊天巨响、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奏响《东方红》;那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一锤定音,经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一个个历史的高光时刻,串起来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古老神州的巨大变迁。一幕幕辉煌景象,真实再现了新中国在攻坚克难中屹立世界东方所取得的骄人成就,以及神州大地上处处涌动的澎湃活力。

时光无言,总在见证。

翻开历史的册页,岁月如梭,在光阴荏苒中书写沧桑巨变、旧貌新颜。回望70年,专题片供给了一个宝贵的契机,让人沉思:走多远、走多久,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70载披荆斩棘,70载风雨兼程。站在全新起点展望未来,专题片同样启迪人们: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复兴之路征程漫漫,中国人民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大路上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我们走在大路上》

篇3:走在读书的路上作文

行走在一条幽静清雅的小路上,晶莹剔透的河卵石光辉灿烂,吸气间全是淡淡的袅袅的幽香,似檀木。前面有青岩白瓦的小房子隐映在黄菊花丛里,我缓缓的打开木栅栏,一个旦角小伙子早已采菊,他面如冠玉,神情言行举止不似俗人。

他沒有在意我的打搅,递来一个青石板杯,漾着浅浅的茶韵。时至初秋,几枚枯叶半空中喊着旋儿,而那片菊花却开得热情而豪放。他向他们走去,就那般融进了菊花的深海中。我看见他轻轻地的弯腰,再弯腰。初阳映在他的脸部,有晶莹剔透的水滴从他的额角滑掉。他越来越远,青衫逐渐要和远山融为一体了,好像从此要消退看不到。我忽然有一种怪异的觉得,他不谈凡俗,不露悲喜,偏安于山中一隅,好像深山中的隐者,翩然似谪仙。它是哪里?我疑虑。远方古色古香的两字点醒了我:南山。我掩住了嘴,“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原来,他是名动天下的陶渊明。轻轻地的掩上篱笆门,我信心还他一个清静澄澈的自然环境。

我继续行走在小路上,转过庭院假山,我愣住了。眼下遮天盖地的都是粉红色,那一片片嫩粉的桃花正从树尖坠落,春光明媚,落英缤纷,应是多么的幸福的一幅图画,而我却听到了一阵忧伤细弱的哭泣声。一个美丽姑娘,手持一方丝帕,站在河边。周围花锄斜斜地倚着,落花遍地。她缓缓的的蹲下去身去,我看不清她的小小表情,只听见:“花花落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尔人笑痴……他年葬侬知究竟是谁……”那样软细的嗓音,本应是吊住咽喉,吴侬软语的唱一曲江南小调,可现如今却浸满了泪水的苦涩味,悲哀苍凉的让葱笼细嫩的桃花运都失了色彩。再也不会溫暖韶光的幸福,再也不会满天桃花的烂漫。心儿伴随着她的响声起起伏伏,可悲笼满了我的心房。我往面部一抹,一片水泽,欲语泪先流。我隐在人造假山之后,看她梳理花落,看她掩面而泣,看她挥墨作诗,看她望流水携花渐行渐远心头凄凉。她好像不属于这世界,和陶渊明一样的优雅,一样的脱俗,不一样的`,是风韵。我拭泪再次行走在小路上,古色古香厚实的香味缭绕着我。

小路一绕,我望到了一片宽阔无垠的苍蓝色大海。博大,浩瀚无垠,吞吐日月,应有尽有。我拿过周边的一架望眼镜,立刻内心大骇:一叶软弱的游艇在惊涛中醉舞,上面一个老年人看不清容颜,约七十多岁,手里死死的抓着网,网里打抖乱跑的不清楚为什么东西。老人维持这姿态早已好长时间了,好像坚持不懈不了。我马上驾船以往。他衰老的手粗糙如树皮,青筋绽露,炎日在他脸部留有了红痕,脸部好像刀刻一般,有纵横交错的皱褶。网外有一条大鲨鱼!我吓得后退一步瘫坐在地面上,他手上仅有一柄鱼叉,想逃离真是是作梦,但是他不闻不问,全力的一次又一次用鱼叉向正下方插去,精疲力竭,半途乃至吐了一口血。整整的一天他都会竭尽全力的与鲨鱼搏斗,从没外露一点的软弱和消沉。我忽然想起了“人不可以被击败”这句话,刚毅的老人,那具鲨鱼的框架是他最好是的勋章!是的,它是一条由书本组成的小道,在这里条小路上,我看到陶渊明的高洁,林黛玉的脱俗,圣地亚哥的坚毅坚强不屈。这条小道为我指引方向,带我迈向更为美好的明天。走在念书的道上,我获益匪浅!

篇4:走在读书的路上作文

行走在一条清幽雅致的小路上,晶莹的鹅卵石熠熠生辉,呼吸间都是淡淡袅袅的幽香,似檀木。 前面有青岩白瓦的小屋掩映在菊花丛中,我轻轻推开木栅栏,一个青衣男子正在采菊,他面如冠玉,神情谈吐不似俗人。他没有介意我的打扰,递来一个青石杯,漾着淡淡的茶香。

时至初秋,几枚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而那片菊花却开得热烈而奔放。他向它们走去,就那样融入了菊花的海洋中。我看着他轻轻的弯腰,再弯腰。初阳映在他的脸上,有晶莹的水珠从他的额角滑落。他越走越远,青衫渐渐要和远山融为一体了,仿佛就此要消失不见。我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不问世俗,不露悲喜,偏安于山间一隅,像是深山中的隐者,翩然似谪仙。这是哪儿?我疑惑。远处古朴的两个字点醒了我:南山。我掩住了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原来,他是名动天下的陶渊明。

轻轻的掩上篱笆门,我决心还他一个安静澄澈的环境。我继续行走在小路上,转过假山,我愣住了。 眼前铺天盖地的全是粉色,那一片片嫩粉的桃花正从树尖跌落,春光明媚,落英缤纷,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幅图画,可是我却听到了一阵悲伤细弱的哭声。

一个美丽的姑娘,手执一方丝帕,立在河边。旁边花锄斜斜地倚着,落花满地。她轻轻的蹲下身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只听见: “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尔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那样细软的嗓音,本该是吊着嗓子,吴侬软语的唱一曲江南小调,可现在却浸满了泪水的苦涩,悲哀凄凉的让繁密娇嫩的桃花都失了颜色。再也没有温暖韶光的美好,再也没有漫天桃花的浪漫。心儿随着她的声音起起伏伏,悲哀笼满了我的心房。我往脸上一抹,一片水泽,欲语泪先流。

我隐在假山之后,看她收拾落花,看她掩面而泣,看她挥墨赋诗,看她望流水携花远去满心悲凉。她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和陶渊明一样的高雅,一样的脱俗,不一样的,是神韵。

我拭泪继续行走在小路上,古朴厚重的香气缭绕着我。小径一绕,我望见了一片辽阔无边的苍蓝色大海。博大,浩瀚,吞吐日月,包罗万象。我拿过旁边的一架望远镜,立刻心中大骇:一叶弱小的帆船在浪涛中飘摇,上面一个老人看不清面容,约七十多岁,手里死死抓着网,网中扑腾乱动的不知为何物。老人保持这姿势已经很久了,似乎坚持不住。我立刻驾船过去。

他苍老的手粗糙如树皮,青筋绽露,烈日在他脸上留下了红痕,脸上像是刀刻一般,有纵横交错的皱纹。网外有一条大鲨鱼!我吓得倒退一步瘫坐在地上,他手里只有一柄鱼叉,想逃脱简直是做梦,可是他不管不顾,奋力的一次又一次用鱼叉向下方插去,精疲力竭,中途甚至吐了一口血。整整一天他都在不遗余力的与鲨鱼搏斗,从未露出一点的懦弱和沮丧。我突然想到了“人不能被打败”那句话,坚毅的老人,那具鲨鱼的骨架是他最好的勋章!

是的,这是一条由书籍构成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我看到陶渊明的高洁,林黛玉的脱俗,圣地亚哥的坚韧顽强。这条小路为我指引方向,带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走在读书的路上,我受益匪浅!

篇5:走在读书的路上作文

有人喜欢旅行,有人喜欢读书。 我从小不喜欢走亲访友,我喜欢一个人享受自己的静谧时光。每次去亲戚家串门,我是能推则推,实在推不了就百无聊赖的坐在房间的一角,若是这时有一本书,可就不同了,我能安安静静的度过一个下午,要是碰上喜欢的书,更是十头牛也拉不走我。

四年前,我还在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被爸爸叫去姑姑家玩,我本是不愿的,然而当爸爸告诉我姑姑家有许多藏书后,我一蹦三丈高,高喊:“我决定去姑姑家!”那天中午太阳明明晃晃的像个银盘,花草都晒得有些打蔫儿,而我却是毫不在意。刚刚进了姑姑家的门,来不及寒暄,第一句就是招呼姑姑:“书房在哪儿啊?”姑姑并没有因为我的不礼貌而生气,她只是笑了笑指向门边的一间小屋子。我迫不及待走了进去,一推开门,那种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一下子带走了好多热气,让人的心也不由自主的沉静下来。书好多。指尖清划过每一本书的书脊,那些书中的精灵仿佛在对我欢笑,只是我那时的阅历实在太浅,也只能仅仅感到他们的欢笑罢了。片刻过后,我从最高的那层书架拿下一本《老人与海》。说来不怕别人笑话,当时选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想和它之间发生些什么碰撞,仅仅是因为他是精装版,我瞧着好看罢了。轻轻合上门,我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这本漂亮的书。

是过了多久呢?我也不知道,但绝对不够一本书的时间,我才刚刚和老人在海上度过一个白日罢了。敲门声响起,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了一跳。父亲说,很晚了。还没来得及与老人告别,我就离开了。

回到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你打到鱼了吗,我亲爱的老人?我开始吵着闹着要去姑姑家,父母惊异于我的变化,而我想念着那位可爱的老人。每次日出和日落交替,我的不安就越发过分,或许真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吧,我再也看不进其他书。我想看《老人与海》,我要看《老人与海》。一日又一日,我终是忍不住了,上演了“离家出走”的戏码,我独自一人扣响了姑姑家的门,像上次一样,不多说便钻进书房,我像只饥渴的野兽。有条大鱼!我看见那条有着优美弧线的大鱼在我面前摆动,我听见它的尾巴拍的水花四溅的声音。诱人,不论是于我,还是于老人。我跟着老人在海上漂了好久,老人也与那条大鱼搏斗了好久。书外的天又暗了,似乎是预示着更漫长的等待。姑姑出门了。三个月,整整三个月我都在忍受这种欲望的煎熬。终于我有机会再一次与老人并肩,他还等着我在呢。我望见老人把最后一柄叉子也插进了鱼的身子,我嗅见了迷人的腥甜,最终那条鱼死了,我的老人也累的半死。我看见他躺在床舱中,他笑着好像在说,我赢了。一路走来,飘飘浮浮,我们都累了。

似乎是半年前吧,我与老人再会,他仍是那样一副不屈的样子。那熟悉的油墨的味道,那漂亮的精装封面好像又在呼唤我。我听见那个小精灵对我说“来啊来啊”它还是那样还笑着,同于上回,老人,我还会抓紧你的手,踏上这漫漫水路。不回头,不后悔。

篇6:走在教育路上读书心得

这段时间身体不好,有三四周没有动笔了,久病初愈,便又想写点什么。前些日子到图书馆借书,有幸遇见《走在教育的路上》,我的好奇本性和对教育的特殊感情驱使着我尽快地去解读它,惊喜之际,便把它带回家里床头拜读,这本书是朱永新教授的著作,紫色的版面,装帧很精美。

每晚捧起这本书,仔细翻阅,受益良多,被朱教授的智慧所折服,被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朱教授所感动,他的理念,充满了教育真味,理想与现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兑现。有人称,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写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如今,他追求的“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理想教育已经横亘在我们中间。

这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这样的名字已经吸引住我。“边走边吟”这部分收录了作者的十首小诗,是火热的教育点燃了他的激情,是“新教育实验”的行走激发了他的意志,边走边吟,成为他追寻教育梦想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喜欢排版于第一篇的《走在教育的路上》:

这样的教育思想和行动策略不断鞭策我前进,我要继续研读此类书籍,认真学习,形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育风景”部分记录了作者到异国他乡的考察和调研,以及每月到祖国各地的讲演、访问,无论到哪,“看风景”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但是对于一个有“教育情结”的行者来说,“看风景“是有选择的,那就是主题风景——教育。

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祖国大江南北,朱教授都能寻觅到教育的精彩,都能找到教育的韵味。从他的“翔宇教育行”一文,我读到了翔宇的教育文化:我们都是人生的经营者,命运主宰在我们自己手中,努力就是我们人生、事业的希望!

我们坚信“万世德为首”,始终认为“品德高于能力,性格大于才干”、“德才兼备”永远是翔宇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唯一标准。“校园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我们永远牢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做榜样。

我们将拒绝一切违背我们价值观的投机行为,永远信奉付出与收获对等的法则。我们坚信敬业奉献是维护集体、个人、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条件,永远将不敬业行为视为堕落和愚昧。微笑是一扇打开的心灵之窗,我们永远用微笑面对别人。健康的心理是我们享受美好人生的前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永远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我们永远信守“视质量如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若亲子”的承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降低我们的工作标准。

无疑,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把培养孩子和发展老师融合起来并驾齐驱,这所学校对老师、孩子、家长、群众都流淌着一份浓浓的爱。抓质量、发展自己永远都是我们的首要职责。

我还比较喜欢《一个钟爱阳光与花的校长》中的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又,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这段话是作者朱永新记录江苏省沭阳中学校长助理、沭阳县怀文中学校长张德超校长在他的《心花烂漫》一书中的题记,借用冰心的一句话。我想,张校长一定是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播撒阳光的,为了那些美丽的花儿。他是快乐的,没有悲伤,没有遗憾,没有彷徨。在美丽的花儿香气弥漫的时候,他的'心花也开得那样烂漫、美丽。

突然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50年的元旦,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曾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得·德鲁克和彼得·德鲁克的父亲阿道夫说了一番这样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开始怀疑我过去的一切。尽管,我始终关注着教育实践,始终走进校园生活,但是,我的东西到底有多少能对孩子的发展有利、到底有多少能改变孩子的习惯和方向?

“书香世界”收录了作者为一些中小学校长、老师,包括他的儿子朱墨的著作所写的若干篇序言,以及为自己的著作所写的部分后记。作者主要读三类书。教育的名著、朋友的著作、自己的著作,还有报刊之类的新闻。一个人的阅读时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我们也要向朱教授那样,走进书香世界,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携手圆梦”记录了作者以“追寻理想,重扬人文”为使命的“新教育实验”步伐,一群有理想的人,聚合在一个理想的平台上,跟着一个有理想的教育家,在播种理想的路上,蹒跚前行。在理想的旗帜下,我们也是幸福的,循着这样的脚步,我们也在不断充实,不断成长。我也相信,“新教育实验”的明天会更好!

任何“行者”走遍世界、写景致的同时,也会有许多感受、体验。优美的游记总是把自然界的风光与观赏者的心情结合得完美无缺,让我们同时领略自然的风景与心灵的风景。

走在教育的路上,自然会有很多的感慨、感悟。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存一笔精神财富,我们将享用一生,荫及子孙。

仔细拜读此书,我深深地知道,朱教授是一个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口中有歌声、不断追寻教育梦想的人。他,步履轻盈,行色匆匆,日夜兼程。走在教育的路上,总是可以找寻到独特的“教育风景”,总是有新的启迪和感悟。作为追梦新教育的一员,我将一丝不苟的做好我的工作,在我所归属的这支团队里,携手共营美好明天。

篇7:走在教育路上读书心得

对于新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有些是能用有限的知识 解决的,但更多的是我们在校园中课堂上从未涉猎过的。古有云:实践出真知。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 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着成长。 非常有幸 拜读朱永新教授的教育大作 《走在新教育路上》 一书, 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 无一不有莫大的鼓舞,带给我理想以信念。

庄惠芬 :一位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教书 7年,自觉毫无抱负和理想,拜朱教授 为师,用 12年的时间实现自身的成长。再次期间还完成了《魅力课堂》一书的 创作。说到魅力课堂,可能有些老师应该听过这段话。 《中国教育报》上,把理 想的课堂教学分成了三个境界。 而庄老师, 可以说是魅力课堂的代表。 大家都知 道, 数学是门抽象的学科, 如果仅仅靠书本知识的讲授和习题解答, 会非常枯燥 乏味。庄老师为了让数学变得轻松、有趣和高效,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她不断 的探索与思考着。她创设了数学文化的“百家讲坛”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她 在她的百家讲坛中设计了 “数学与历史, 数学与社会, 数学与未来, 数学与科技, 与文化,与思维,与成就,与自然”等八大系列,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数 学课堂上找到了共鸣。 所以, 在这位庄老师的课堂上,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不同 的数学课,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魅力教师, 却有着一个非常平凡的梦想, 那就 是做一个能够让学生记住一辈子的老师。 这个梦想让我想到了我自己, 因为我也 曾有个类似的梦想。 我还想到了很多年轻老师, 我始终相信能够愿意走进教师这 个职业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两个关于教育的梦,她一定不会是一个市侩之人, 我们很多人其实就像是 12年前的庄惠芬,我们不是没有梦想,而是在日复一日 的琐碎中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通过庄老师的故事, 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只要不 忘初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读朱永新老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时不时被他对教育独到的感受所感 动, 在一篇篇美文中, 在一句句精辟的话语间, 我倾听着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 感受着他的新教育实验梦想, 汲取着他的教育思想精髓, 体会着一个“教育市长” 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我的理解是:你去做,你就行;你 去做,你就会成功。何尝不是呢,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 是憧憬诸多而实现甚少,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超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们不要太多响亮的口号 , 我们需要的是当下的行动。

走在路上经典散文

走在人生路上作文

关于走在路上作文800字

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

亲子共读家长读书心得

走在前行的路上作文

走在回家的路上作文

走在石板路上作文800字

走在路上小学作文800字

我们走在大路上串词

一起幸福地走在读书的路上共读体会(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起幸福地走在读书的路上共读体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