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情人感悟心得

时间:2023-02-27 03:47:50 作者:bcmarcat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bcmarca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杜拉斯情人感悟心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杜拉斯情人感悟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杜拉斯情人感悟心得

买杜拉斯的《情人》这本书,特意选的王道乾先生的译本,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王小波的一句话:读过了杜拉斯的《情人》就算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小说艺术;读过了王道乾的译笔就算知道了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小波还说:杜拉斯的这本小说的写作方法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创造。这么牛X的书。。当然要读读了。

说来惭愧,书买来读了十几页,不太适应。小说内容不是按传统的写作方式,以时间的顺序来展开的。尽管是情感的直观表述,但后一段和前一段不搭界的突然出现,还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意外转变,看得我常常走神,游离于小说之外。这种感觉就像我看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经常被小说中过多的哲学思辨弄得头脑卡壳,或者出现一片空白!

年前,断断续续看完,本想准备过年重读的,但玩心太重的我,根本静不下心来阅读。赶饭局,打游戏,喝茶,闲聊,K歌。过完正月十五,总算收敛一点,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这几天又重温这本《情人》。因为了解了大致的情节,也渐渐适应了杜拉斯这种看似凌乱,实则精心安排设计的另类的写作方式。所以,在阅读时,能更多地思考。。。

小说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贫穷的法国白人小姑娘和一个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无望、悲伤的一段情事。

故事发生在1930年左右,法属殖民地的越南。我查了一下历史,1930年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执政期,(1927-1937)是中国近代的“黄金十年”。那时的中国,国内政治上是风起云涌,国外经济对外扩张,所以,中国人才会以富人的身份出现在越南。小说中的富家少爷就是靠在越南搞房地产发财的。

但,就算是富人,黄种人依然被白种人看不起。本来应该强势的富家少爷和贫穷的白人小姑娘搭讪都让人觉得底气不足。小姑娘的气场让这位富家少爷心有所惧。小姑娘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男人已经落到她的掌握之中。而且在富家少爷为小姑娘全家的吃喝玩乐全程买单时。。。小姑娘的两个哥哥不但不屑与他交谈,还骂骂咧咧,大哥还威胁他。她妈妈也觉得和黄种人交往是一种见不得人的耻辱!

心塞!

看到这里我想起N年前,看的柏杨写的书,里面提到的一件事。泰国华人说:“我们掌握了泰国稻米的命脉”有清醒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要自己安慰自己,一个法令下来,你什么都没有了。还有,,都说明,中国人在国外没有政治地位,就算有钱也不被尊重。

小说里最终两人分开,一个回国,一个另娶。那么无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男人父亲反对,但娶白人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啊,同期的蒋经国不也娶了俄罗斯姑娘?并为蒋家改名——蒋方良。那是姑娘家庭的原因吗?她妈妈说的:廉耻丧尽!但若是真心想在一起,和男人远走高飞啊!所以我认为问题不是双方的家庭原因,是小姑娘不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那个柔弱的中国人,以为自己爱上的是男人的钱,还有是男人带给她的性快感!自己总归要回法国的。离开了那个男人,离开了越南,才意识到自己对他的爱。所以才会有小说开头的,十八岁就感觉老了的感慨。才会有“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的男人的形象!

杜拉斯为什么会错过自己爱的男人?贫穷的家境,绝望偏心的母亲,吸毒赌博的大哥,懦弱爱哭的二哥,没有爱的滋润,使她既缺少爱一个人的能力,也缺乏拥有被爱的能力。所以,一个家庭,就算经济上匮乏,但精神生活绝不能荒芜。因为爱人和如何被爱都需要我们在有爱的氛围里才能学会!

小说里的人物很简单,但有几个打酱油的很有意思。一个是海伦-拉戈奈尔。杜拉斯对海伦完美身体的迷醉程度令人惊讶,她甚至希望看着海伦被那个男人在她面前被占有。有点疯狂啊!这应该是杜拉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反叛与挑衅的行为吧?还有玛丽-克洛德和贝蒂-费尔南戴斯可能是对杜拉斯法共身份的一种政治隐喻吧?

掩卷突然发现,整个小说都没出现那个中国情人的名字,甚至符号都没有。只是说“堤岸的男人”“那个中国男人”“那个痛苦的堤岸的男人”愿意和那个男人在一起到底是因为钱?还是性?还是爱?杜拉斯真的爱那个男人吗?我又迷茫起来了。

但,多年以后,那个中国男人对她说:他依然爱她,根本不能不爱她,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不由动容!

篇2:杜拉斯情人感悟心得

作为女性,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杜拉斯的《情人》,似乎有些晚了,但很庆幸终于没有错过。

读完全书,一股寒彻透骨的凄凉悲惋之气遍袭全身.

起初,大概在书的前三十几页,阅读时感觉有些茫然,名字本来叫《情人》,怎么这么多看上去似乎无关与“情人”的笔墨,比如杜拉斯的关于生命的,爱情的,希望的,观点和态度,我甚至怀疑这本书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待到继续读下去,感觉全变了,能够理解并最终溶入了她的情感,不再认为先前的笔墨是多余的,而是在和着她的脉搏去倾听她的故事.

杜拉斯的对于生命,写作等等的介绍绝非多余,要不然这段情感故事看起来真的就“未免太可怕了”.她这样告诉读者“以前,我是在硬要我顾及羞耻心的情况下拿起笔来写作的”“现在,写作似乎成为无所谓的事了”,她进一步写到:“不把各种事物混为一谈,不去满足虚荣心,不是随风倒,写作就什么也不是了.”杜拉斯在<情人>中所涉及的经历,无异于揭开身体上的一块最为隐蔽的,曾经最为伤痛的疤痕,那么现在她要将它公布于众,需要多少勇气和自信是可想而知的!杜拉斯的这样一种“无所畏”的写作观点和态度,恰好就是对《情人》作品本身的极端负责任和充分尊重,正如她说:“情人是一本由不得自己写出而又舍我而去的书,它离开我的双手被送出去,此后,它就是它了.”

一个法国白人少女在她尚未成熟的十五岁的豆蔻年华曾有过的恋情在杜拉斯的笔下不再是不可理喻的了,当我走进她和那个华裔少爷之间那段不堪回首,令她耻辱的生活时,自然地走进了她那令人窒息的,贫穷的,冷酷的,充满暴力和邪恶的,丑陋的家庭.是的,这个不仅仅是贫穷,还有伴随着贫穷滋生出的野蛮与暴力,自私与冷酷的家庭正是杜拉斯个人悲剧的直接来源.

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吧:两个哥哥天性阴鸷易怒,发起火来,如同恶魔.尤其是那个大哥哥,他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他偷钱,耍钱,吸鸦片,是个五毒俱全,十恶不赦的坏蛋,她对弟弟,妹妹的冷酷到了发指的程度:就在妈妈犯了疯病,死死地抓住我,把我关进屋子,剥光我身上衣服,又是闻又是嗅,对我拳打,搧耳光的时候,这个哥哥在一旁大叫:打得好.他把耳朵贴到门上“欣赏”,希望一直打下去,直到打死她!更悲惨的是,这样一个在家里飞扬跋扈,冷酷无耻到极点的家伙,却得到了母亲的毫无端由的纵容和庇护,她甚至可以做到为了这个大儿子,而全然不顾及其它两个孩子的存在!更何况这个家早已经穷得家徒四壁,三个孩子各奔东西.家境的贫穷和产生于骨子里的浓于水的血亲导致她对家庭的绝望,而绝望更加剧了她逃避的心理.是的,与其说是对金钱和对爱情有着深深的渴望,倒不如说是对生存环境的逃避.正象她在书中写的那样:如果机遇相同,不是他,(那个华裔少爷)换了一个人,她的命运是同样的.

读到这里,似乎明白了,这场悲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对于母亲,家庭的爱与恨交织在一起,对于她一生来说是一场“绵绵久远的苦役”,所以她说:”我以为我在写作,但事实上我从来就不曾写过,我以为在爱,但我从来就不曾爱过,我什么也没有做,不过是站在那紧闭的门前等待罢了.”她甚至在和情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会产生那样的悲哀:“它是与生俱来的””我原本就在悲苦之中,它原本就由我而出.”血液里产生的东西竟然是这样无法摆脱,然而她从来都是富有反叛个性的。不,她不相信。所以她要挣扎。尽管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在挣扎中遍体鳞伤,她的“情人”一梦使她获得的也只是一时之极欢大乐,梦醒时分,留下的不过是辛酸的眼泪,绝望,彻底地绝望!她简直就想纵身跳到大海里去,她感到自己真的无路可逃!“化蝶”永远是中国式的美好爱情的梦想.而事实上,喝咖啡的就是喝咖啡的,喝茶水的也就是喝茶水的.就象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尽管穿着长衫,不也还是照样站着喝洒么?缘于绝望的恋情就这样终止于绝望!

这场轰轰烈烈的“恋情”,有多少她从未见过的爱情在其中?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其实,‘爱’和‘欲’本来就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心理上的,而后者是生理上的,也许不能说他和她之间没有一点爱情,但最初或最根本的是她首先把这段恋情看作是从痛苦的家庭深渊中逃离出去的一条救命的绳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难理解她的”我从来不曾爱过......”那段话.再比如,她的另一段中写到“她们的肉体经受情人的爱抚,让他们的口唇吻过,也曾委身于如她们所说可以为之一死的极欢大乐,这无比的欢乐也就是耻辱,可以为之而死的死也就是那种没有爱情的情人的神秘不可知的死,”这里已经很明确了,这种”来自身体深处的细微颤动和闪烁,互相征服又互相救助的焦灼,顽强,同情和惊喜”(引自<马桥词典>)的两性过程最终竟然是耻辱,只能说是欲,而不是真正的爱,这是”情人”的另一处悲哀所在.她从一个‘家庭’的深渊坠入了另一个‘情人’的深渊。

杜拉斯在人物塑造上功笔极深。《情人》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的姑娘,她叫海伦。拉戈奈尔。杜拉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摹海伦这一形象,“万物之中上帝拿出来最美的东西就是海伦。拉戈尔的身体”她美得可爱,可爱得让你“恨不得一口把她吞食掉”海伦性格胆怯,是属于对个人前途不抱任何幻想和主张的姑娘。她认为‘任何人做她的未婚夫都可以’,她的美以及她的柔顺使我“因为欲望燃烧而无力自持”以至于我产生一种幻想:真想把她也带到那个狂欢极乐的地方去,把她带给那个男人,“让他对我之所为也施加于她身”“我怎样委身她也怎样委身”“这样,极乐世界迂回通过海伦。拉戈奈尔的身体、穿过她的身体,从她那里再达到我身上”杜拉斯以饱满浓烈的情绪和流畅的运笔,使海伦这个单纯的“不知羞耻”的,温柔如同一只羔羊的,美丽又如同‘花一样怒放’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并不是在全书中唱主角的“小人物”由于杜拉斯的高超的技艺,而活灵活现于读者的脑海,达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情人>在描写上用笔很细腻,其中诸如夜色的描写:“日光使各种色彩变得暗淡朦胧,五颜六色被捣得粉碎.”“我看天空,那就是从蓝色中横向穿射出来的一条纯一的光带,一种超出色彩之外的冷冷的熔化状态”;还有对费尔南代斯的笑的描写:“这一切就在一笑之间,完全是英国式的,连加一个逗号也来不及”;再如对海伦.拉戈奈尔的身体描写:“它们(双乳)的姿形意态与身材高度既相对应又调和一致,这种平衡是不可比拟的.”尽管如此从全书的角度来讲,这种亮点并不是太多,大概这本书极强的感染力多半还是来自自始自终涌动着的情感力量。

篇3:杜拉斯《情人》语录

#e#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玛格丽 特・杜拉斯 《情人》

14、当初,您很美,但如今,我更爱您饱经风霜的容颜。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15、他的微笑不带一丝惭愧,而且没有任何悲伤,只带着一份难以抑制的纯真。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16、从我一见到他,我便明白我会再一次失去他。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17、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杜拉斯 《情人》

18、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她的【情人】里写道: 我变老了,我突然发现我老了。 他也看到这一点,他说,你累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19、我处在生与死的爱情之中。我在丢失的感情中发现了你的优点,你令我欣赏的优点。我自认为我是那个唯一的情系你生命的人。然而你在我身边生活的那段时间却使我感到无所谓。它没有使我对你有任何了解。它只是使我更接近死亡,更容易接受死亡,更期盼死亡的到来。你 就是这样在 一片温柔之情里,在一种永恒的、无辜的而无法接近的诱惑之中站在我的面前的。 而你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20、的确孩子们是扰人的,有孩子时你既不能睡又不能读也不能说,孩子们几乎和生活一样可怕。 ――玛格丽特・杜拉斯 《80年的夏天・3》

21、再过几年,等我忘记了你, 等习惯的力量使我又有了其他的相同经历, 我会想起你,就像想起遗忘的爱情一样。 我会回忆这段经历,如同回忆可怕的遗忘一样。 我现在就知道我会那样做的。 ――杜拉斯 《广岛之恋》

22、你仿佛集千名女子于一身 ――玛格丽特・杜拉斯 《广岛之恋》

23、“压抑的感情总会让人有扭曲的快感”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24、大家说盛夏开始了,这可能。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公园里面的玫瑰花已经开了。我不知道在它们盛开时没有人看见,而它们就那样花香四溢开了好几天以后就凋谢了。这些花从来没有让那个忘性大的女人看过,我还根本没见到它们时,它们就凋零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 男人》

25、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

26、我常常忆起这个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形象。它一直在那里,在那昔日的寂静之中,令我赞叹不止。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惬意、也是我最熟悉、最为之心荡神驰的一个形象。 ――杜拉斯

27、我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我爱你如今凋残的容貌胜过你夕日的红颜。 ――杜拉 斯 《情人》

28、我希望心里的夏季和身外的夏季一样完美,让我忘记终年终日的等待。可是心灵没有夏季。我望着夏季走过,自己却留在了冬季。必须走出这个焦躁难耐的季节,在欲望的阳光下老去。 ――玛格丽特・杜拉斯

29、正是这样,他们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你。 ――杜拉斯

30、他说他爱她直到他死 ――杜拉斯 《情人》

31、他们很小的时候,母亲有时候会带他们去看旱季的黑夜。她要他们好好看这天空。它在黑夜与白天一样碧蓝,看这明晃晃的大地,一直看到它的尽头。还要他们仔细聆听黑夜的响声,人们的呼唤,他们的歌声笑语,以及同受死亡困扰的犬类哀怨的吠声,还要倾听所有这些呼喊 ,它们同时 诉说难以承受的孤独,和诉说这分孤独的歌声的瑰丽。她说,人们通常对孩子隐瞒的东西,相反应该告诉他们,如劳动,战争,离别,不公正,孤独,死亡。是的,生活的另一面,既苦难深重又无从补救,也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就像应该教会他们仰望天空,欣赏黑夜世界的壮美一样。孩子们常要求母亲解释,她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母亲总是回答孩子们说,她不知道,谁也不知道。而且你们必须知道这一点。首先知道这一点:我们一无所知。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32、我长得太矮,太平庸了,大街上再也没人看我了。 ――杜拉斯

33、她再次转向窗外,对窗外的雨水微笑。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34、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和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 《情人》

35、比起你年轻的美貌,我更爱你那饱受岁月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 《情人》

36、爱情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

37、我们可以改善一种行为,可以给残疾人接上一只木腿,我们

篇4:杜拉斯《情人》语录

#e#却不能为缺少敏感的人安置一种人为的敏感,在这空茫里什么也没有,这空茫掉出来了,它什么也抓不住,这空茫与任何东西都不相连的时候,很自然的,我们会说:它远离智慧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外面的世界 》

38、有谁知道我生命的真相。 ――杜拉斯

39、与你年轻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 《情人》

40、不久后,太阳升起来了。一只小鸟飞过平台沿着房屋的墙壁逝去。它以为屋子是空的,它离屋子很近,碰到了一只玫瑰,一只被我称作凡尔赛宫的玫瑰。它迅速抖动了一下。这是花园里唯一一朵被余光照亮的花。我听到玫瑰被小鸟飞翔时柔美的羽毛碰撞时发出的哀怨,我看着 那朵花。开 始它像是充满生机地颤抖着,渐渐地又恢复到平常的样子。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41、太阳消失在山丘后面,河谷折射着阿尔诺河的光芒。这是一条小河,水面闪亮而平静,河湾多而舒缓,河水是绿色的,这一切给它一种睡意朦胧的野兽的姿态。它慵懒地卧在陡峭的河岸,快乐地流淌着。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42、我们到了圣罗马诺,天色呈赤褐色。路上已经不见太阳,但有一会儿山丘顶上还能见到。从山脚到山顶,种满了橄榄树。房屋跟土地一色,很好看。没有一户的边上不矗立着柏树,这是一种甜美得腻人的景色。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43、他说他知道她此时的感受,这种绝望,这种难受。他说这不奇怪,有时候,在夜里某一时刻,人会感到慌乱不安,说他知道人那时没着没落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44、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杜拉斯 《情人》

45、她相信,她知道在哪里,在这场外景里,由于他们对于彼此的欲望灵犀相对,他们才变成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杜拉斯《情人》语录]

篇5:杜拉斯《情人》语录

1、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2、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

3、我的生活像一只果子,我漫不经心地咬了几口,但没有品尝味道,也没有注意自己在吃。活到这个年纪,长成这个模样,不是我的责任。这个模样得到认可,它就是我的模样。我欣然接受,也别无选择。我就是这个女孩,一经确定永不改变。 ――杜拉斯 《平静的生活》

4、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 ――杜拉斯

5、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 貌相比,我 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 《情人》

6、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 ――杜拉斯

7、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它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玛格丽特・杜拉斯

8、若我不写小说,不是作家,那么我应该是一个。 ――杜拉斯 《情人》

9、我在世界上最爱的是你。胜过一切。胜过我所见过的一切。胜过我所读过的一切。胜过我所有的一切。胜过一切。 ――玛格丽特・杜拉斯 《萨瓦纳湾》

10、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11、你无时无刻不是我身边的那个完整的你。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是离我遥远还是在我近旁,你都是我的希望。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12、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 《情人》

13、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确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

篇6:杜拉斯《情人》读书笔记

杜拉斯《情人》读书笔记

“一个年轻人的青春是美的,一个老人的苍老同样是美的,”

这是让•科克托在《存在之难》中的一句话,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象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似的,顿时脑子一片空白。记得曾经读杜拉斯《情人》也有这样的感受,小说是这样开始的: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 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 容。”

“我已经老了”,这个被王小波称为“无限沧桑尽在其中”的开头,掺杂了太多的惊叹、执著、哀伤、凄绝和等待。所有这些沧桑的感受猛然向你砸来足以令你昏 厥。杜拉斯是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女王,她的文笔,用王小波的话讲,是“极端的精美,让读小说的人狂喜、让打算写小说的人害怕”。读她的文字就象在那个燥动 不安的夏日午后,无意中闯入了她的'宫殿掀起帷幕的一角,偷窥到她内心的隐痛一样,即使只言片语也足以让孤寂的夜空顿时被闪电全部撕破,语言带着雷电,从天 上直撕毁到地上。同时,也领略到了她的困顿、固执和残忍。就象她在《情人》里说的:“我知道,每次不把各种事物混成一团,归结为唯一的极坏的本质性的东 西,那么写作除了可以是广告以外,就什么也不是了。”可见,杜拉斯的固执如同她中年以后容貌急剧变化的照片不可理喻。曾经美丽的杜拉斯被固执与任性消灭 了,被酗酒杀害了,惟有拿华贵的文字当她的祛皱霜。她在《劳儿之劫》中写道:“这个女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又是为了什么毁了自己?”杜拉斯何尝不是如此,

有人说杜拉斯是力量的暴君,是个玩火者,也是一个情人。你可以不喜欢她,但你无法拒绝她。在杜拉斯的语言药店里,装满毒药的瓶子往往会混合着 解毒剂。她会让你在短暂的痛苦中保持着持续的清醒,感受到短暂与永恒、狂迷与冷静、残忍与宽容、活着与死亡都包裹在界限与无限中。

博尔赫斯说:“人类的三个能力:记忆、理解、意志并非学究式的幻想。”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人都被迫背上越来越沉重的记忆负担,你可以失去记 忆,但不能失去对记忆的知觉,否则你想从某个地方重新开始就拾不起来了。“它会在做梦时,在夜间工作时,在翻阅一本书或拐过一个街角时浮现出来”。只有那 些真正理解了意志力在时间的记忆里耐心等待的人,才能战胜时间,在某个注定的时间“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 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无论你愿意与否,在这里,我们都不能不提及爱尔兰诗人叶芝那首写给他的至爱毛特•岗的情诗——《当你老了》。灵魂与灵魂超越时空与肉体在诗句中对歌,岁月的沧桑在爱意下屈服。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火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上的山上它缓缓地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是的,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那个人才是你值得信赖而又灵魂互赖、生死相随的真爱。

篇7: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不知是我看书少,还是它优秀,《情人都拉斯》是我第一次想一口气看完的书。

按理说应先读杜拉斯的《情人》当作预习,从她的书中可以先了解她的性格和风格。但由于这本《情人杜拉斯》是写她的而不是她写的,是她真实生活的写照。据说她的人生经历比她的小说更离奇曲折,她的性格、生活和成就,传奇得令人发指…所以《情人杜拉斯》就更加吸引我。虽然知道《情人》其实也是她的自传式小说。

很难想象一个二十七岁的男人,从读一个女人的第一本书开始,便完全迷恋于她,从此他的生命里没有亲人朋友,只有她和她的文字,他完完全全的属于她,除此之外不做任何事。那年她六十五。他们见面了。

他去找她了,在7年疯狂的给她写信之后,她终于回复了,她同意见面了。他便留了下来,十六年,直到3月3日,她走了,结束了…

他们经历相爱、快乐、吵架、伤害、平淡,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起,我想支撑他们关系直到最后的,是文字,她的文字,她的书,就像作者说的:只有文字的真实。

作者用了太多的重复句式,有时显得嗦,如“我留下了,我还是留下了,我就这样留下了…”,或许这种反复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顺叙,插叙,倒叙…模模糊糊,反反复复,甚至到后面看得有点烦,就像他们亲密得让彼此厌烦,之后又重新来过。

一方面,句式重复,叙述重复,逻辑混乱,有时叫人看不懂,有时就像在看作者的自言自语,或者胡言乱语。

当然,谁都可以不用懂,因为这是他们的故事。

另一方面我又着迷于他的痴狂,他不想且不做任何事,任何人都与他无关,从1980年以后他就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和她在一起,就像她毕生都在写作直到临终。

书读完后我知道卓越的人都是孤独甚至是癫狂的。我知道作家的心灵是纯净、感性、悲观且敏感的。我崇拜他们可以用毕生追求并执着于一件事,我也看到他们在单一生活中的愤怒和绝望。我知道不管是作家、心理学家、艺术家或是别的什么人,要保持心智不受困扰就要把幻想与现实分开,保持清醒的客观,避免走入疯癫状态;也知道真正好的作品就是忘我的人物合一,因为在杜拉斯的小说里,她就是故事,在杜拉斯的生活里,她就是小说。

篇8: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翻开杜拉斯的小说《情人》,第一句就吸引了我。我已经老了,迎面而来的沧桑感弥漫着。先不管小说的内容如何,语言的气氛首先就打动了我。一直看下去,越读越有味道。作者的才气跃然纸上。整篇小说的基调洗

练,枯冷,极度的痛苦,激情潜伏在这种基调之下,低沉悲伤。看似缓慢自述似的自由叙事,但通篇读下来,感觉没有任何多余的字词,每一句,每一段都用心之致,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愉悦。虽然是小说,但非常适合拿来朗读,我觉得好的文字是拿来读的。读起来充满韵味,”情人“就是这样。()

小说的主题任然是关于爱情,死,希望这些内容。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背景条件下描述,但又采用很多不同以往的写作方法而增加了小说的魅力。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我不知道,但并不影响我去喜欢它。文中采用的那种回溯性的叙事过程,即于小说弥漫的基调很贴切,也一下抓住了读者的心,产生信任感,接受虚构既是真实。如:

”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的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下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意践踏,就好像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

小说中我和情人的深沉而无望的爱情,以及人性中最本质,最隐秘的特性的揭露,催人深思,让人寻味。小说自始自终涌动的沧桑和悲凉的情感力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久久的沉浸其中……

因为读了”情人“,我又买来杜拉斯的其它小说,但却没有这样大的乐趣,她的小说总体来讲是比较难懂的,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不是专业人员来说更是如此。”情人“之所以让我喜欢是在于语言的魅力,王道乾先生的译文真是非常的精妙,读过了才知道语言的艺术这样震撼人心。译者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原文的艺术感染力。记得在读泰戈尔的诗集的时候,前后读过好几个版本,诗的韵味真的相差好多。感觉新的版本远不如老版本。”五四“时候的作家语言的把握能力优于现在。也可能是我个人欣赏角度的不同,每个人的喜好差别而已。最后,非常感想有这么好的作家让我能读到这么好的作品,感受到这么有魅力的语言,并能够学习。

篇9:杜拉斯情人读书笔记

《情人》出版于一九八四年,当年就荣获龚古尔文学。一九九一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名噪一时的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她于是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也正是《情人》这部电影,才使得中国读者熟悉她。

写作《情人》时,已是七十高龄。她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读书。念的是、数学与学,但她却迷恋上了文学,并且终生从事职业写作的道。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的爱情悲剧。

《情人》的独特魅力之一是它的语言,她的语言对历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表现得富有张力、深邃、沉痛,从而使文章中充满了悲绝的意味,读后让人唏嘘不已而又回味无穷。她是那种把风格与先锋视为至高目标的作家,也是那种善于制造警句的作家。对语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震撼力。

《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场景唯美的描述。你看《情人》的场景: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发黄的湄公河上漂浮着菜叶、杂物,河水湍急,大地倾斜。轮渡上伫立着一个打扮不伦不类的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脚穿一双廉价却缀满饰片的鞋子,一只脚踏在舷栏上,眺望远方。“他们一次次地相拥,除了,还是,什么都不多想。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随着他们的呻吟;来来往往的人的影子,透过木格子的门和窗投进来……”大胆又不失含蓄的镜头处理;最后,那场不同寻常的唯美的离别;那首肖邦的圆舞曲,小姑娘终于轻轻滑落的泪水……《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调的。笔下的爱情是的,灵魂是的,是的……甚至连语言都是的……在《情人》里,湄公河上十六岁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就是如此。

《情人》的最大魅力还在于它的自传性,真实的自传性。作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个白发苍苍的女人,在岁月的风尘染白鬓发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依然有力量用极其的语言表达出人生的悲剧,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分明、紧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情人》中无助的*,无言悲怆的离别,爱到尽头的孤独感,使人流涕,令人。把爱情的本质阐述得如此淋漓尽致。

说实话,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并不看好,被冗长繁杂的文字和时间模糊的跨度的信心,我甚至怀疑过这本书的水准。但是反复的劝慰自己,它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否则也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于是我重新整理思绪,再次进入到角色里面。才发觉,作者之所以长篇累牍的叙述家庭琐事和社会背景,是为了迎合她的内心感受,她想让读者们知道,她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基于她的生活背景。如果认识原来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最令人感慨的就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在那样的'年代,他们的结合是错误的。但是,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是无比幸福而快乐的。然而,故事最终仍旧是个悲剧。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惆怅和呢?

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是后半部分,作者的笔锋愈加凝练,一段段色彩凝重的自然风景把故事渲染的美丽而。而男女主人公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离别的撕心裂肺和伤心欲绝。爱,不能正大的爱;恨,只能的心底。看着揪心,摸着疼,真是无尽沧桑尽在其中埃。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的面容。’我常常忆起这个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形象。它一直在那里,在那昔日的寂静之中,令我赞叹不止。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惬意,也是我最熟悉、最为荡神驰的一个形象。”

篇10: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不知是我看书少,还是它优秀,《情人都拉斯》是我第一次想一口气看完的书。

按理说应先读杜拉斯的《情人》当作预习,从她的书中可以先了解她的性格和风格。

但由于这本《情人杜拉斯》是写她的而不是她写的,是她真实生活的写照。

据说她的人生经历比她的小说更离奇曲折,她的性格、生活和成就,传奇得令人发指…所以《情人杜拉斯》就更加吸引我。

虽然知道《情人》其实也是她的自传式小说。

很难想象一个二十七岁的男人,从读一个女人的第一本书开始,便完全迷恋于她,从此他的生命里没有亲人朋友,只有她和她的文字,他完完全全的属于她,除此之外不做任何事。

那年她六十五。

他们见面了。

他去找她了,在7年疯狂的给她写信之后,她终于回复了,她同意见面了。

他便留了下来,十六年,直到1996年3月3日,她走了,结束了…

他们经历相爱、快乐、吵架、伤害、平淡,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起,我想支撑他们关系直到最后的,是文字,她的文字,她的书,就像作者说的:只有文字的真实。

作者用了太多的重复句式,有时显得嗦,如“我留下了,我还是留下了,我就这样留下了…”,或许这种反复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

顺叙,插叙,倒叙…模模糊糊,反反复复,甚至到后面看得有点烦,就像他们亲密得让彼此厌烦,之后又重新来过。

一方面,句式重复,叙述重复,逻辑混乱,有时叫人看不懂,有时就像在看作者的自言自语,或者胡言乱语。

当然,谁都可以不用懂,因为这是他们的故事。

另一方面我又着迷于他的痴狂,他不想且不做任何事,任何人都与他无关,从1980年以后他就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和她在一起,就像她毕生都在写作直到临终。

书读完后我知道卓越的人都是孤独甚至是癫狂的。

我知道作家的心灵是纯净、感性、悲观且敏感的。

我崇拜他们可以用毕生追求并执着于一件事,我也看到他们在单一生活中的愤怒和绝望。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范例]

杜拉斯语录

杜拉斯爱情语录

杜拉斯语录拉斯关于

有关理想心得感悟

统战工作感悟及心得

西游记心得感悟

关于读书心得感悟

有关廉洁自律心得感悟

运动会心得感悟

学党史心得感悟

杜拉斯情人感悟心得(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杜拉斯情人感悟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