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ss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我的养龙鱼心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我的养龙鱼心得,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我的养龙鱼心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的喜好就是养龙,在初期养龙时,我十分狂热并带有盲目性,一看到好龙就心痒一定要把它弄到手,相信这也是每位初养龙鱼爱好者必备的缺点;由于我的盲目性导致对龙鱼的饲养知识疏忽学习,管理不善,再加上对过滤系统(生化、物理过滤)更是一窍不通,导致几年下来我损失几尾好龙更是花了不少的冤枉钱,。不过吸取教训后,理性购买了多本相关书籍,上相关的龙鱼网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后我决定改善鱼缸的过滤系统,于是在广州喜鹊路询问了几家鱼缸店,在了解多款过滤系统后我果断选择了辉赏好鱼缸的过滤系统,定制了第五代底滤。把原先的缸底底沙和造景清理掉,由于鱼只太多派粪太多与消化细菌的繁殖不成比例(超负荷),过滤不全面,清洗麻烦;一但鱼只有病下要份量较大,不易治愈。鱼缸定制好后遍着手购买了滤材、PH值控制器,智能显示屏,安装后效果不错,再加上平时辛勤管理及爱心,我的龙群安然品相好看了许多,感到欣慰的缸内的两条红龙已经发色了。以下是我本人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鱼缸篇:龙鱼饲养缸的尺寸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养龙建议用大型龙鱼缸(缸底过滤),省去不少麻烦,大家购回来的不一定都是成龙大多是小龙,因而在造缸时,在入水口的那块玻璃应做成活动的,分成两至三块,随着小龙的成长,可以调节水位;在做缸时如养红龙,缸的四面(加底部玻璃),选用黑色玻璃(金龙系列则用透明超白玻璃,正面用透明超白玻璃,有助以后红龙发色;
二、滤材篇:滤材无它就是:生化棉、滤棉、磁环、生化球、活性炭、珊瑚沙等,搭配因人而异,因地至宜。磁环、珊瑚沙中性偏碱,养龙的PH值为5.5-7.5适宜,但磁环、珊瑚沙的PH值为7.5-8.5之间,两者间有冲突,此时可用网袋装入软水树脂或沉木碎(泡水一个星期才用),放入磁环、珊瑚沙一起使用中和PH值,份量根据个人要求的PH值而定,太低的PH值不利于消化细菌的培养。
三、水质篇:养龙的水值中性偏弱酸,培养好消化细菌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是重要的一环,有许多疾病都是由水质不好引起的,无它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过滤系统改善水质,也是我最初首先把旧的过滤系统更换为辉赏好五代底滤的原因。主观就是日常的管理,(例如观察龙鱼的游姿,龙鱼游起来,缩鳍老是不舒展,那就要检测水的各样数值看是否要换水)。有的新手问:新缸养鱼为什么容易养死鱼?我认为是水太新或养水的时间不够导致的,而不是新缸造成的,新缸的玻璃胶为酸性,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用海盐泡缸后养水,建议在养水过程中加杀藻灯杀藻。有人说老水养龙漂亮,新水使龙成长快点,此说法我同意,但在这里我想请教各位高手水的软硬度和酸碱度是否混为一谈!?我曾经问过一位养鱼养了十多年高手,他答我:养龙的水要弱酸偏软,有助于鱼儿发色,但水的软硬度和酸碱度是两回事,有的水硬度会高酸碱度会低,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单凭仪器测试的数值为准,还要*经验来调节水质的软硬度和酸碱度,在此我想各位求证一下!我在书籍上看到小日本养的龙鱼十分的漂亮,是用类似养七彩上部过滤,不要求水流太急配合黑色背景、植物灯照射,我其实在想慢的水流是否能使水质容易变酸和使植物灯照射得更加透彻,有助于红龙发色这是我疑问想向位大侠求证?谢谢!
四、照明篇:照明一般用卤素管、植物灯、虹管这几种,我本人用TFC虹管水中灯,效果还可以。水中灯位置我原先放在水平线下15厘米,对龙照出来的颜色不错,但后来我发现我的龙喜欢贴缸游,结果鳞片给水中灯刮出一道一道痕迹因而水中灯放到水面,愿想把灯缸外贴着玻璃来照但碍于美观这念头打消了!小龙阶段照明时间为4-6小时,亚成龙、成龙阶段8-10小时。
五、投食篇:投食是增进鱼与人友谊一环,也是养龙人最乐意干的,龙鱼吃东西的姿态实在太美了;那怕新请回来小龙就想喂,但这不提倡,等鱼的稳定再喂。我从不喂小鱼,喂小鱼不利龙鱼的发色,一般喂昆虫类、青蛙、虾(交替来喂),投喂时轻敲缸边引起龙鱼注意,这可使鱼与你之间倍增亲切感,投喂后我会把冲浪泵打开,让鱼儿运动一下,有助宽大的鱼鳍生长。小龙投食要少喂多餐,当生长到30厘米时减少投喂,一天喂一次,使龙鱼充分消化,此举利于龙鱼的发色(小龙投食要少喂多餐是要把它胃口撑大,便于消化,陪养体形的时候,长到30厘米时是准备发色阶段,因而减少投喂,一天喂一次,使龙鱼充分养分消化,再配合光照利于龙鱼的发色)。
六、混养篇:我的混养心得:我现在养着4条红龙、3条银龙、2条小红尾,除2条小红龙已隔开养,因为太小,其余7条龙已混养一起已经一个月无打斗。通过书籍了解到龙鱼混养解决的就是领域性和混养的密度,我通过加大混养的密度减少龙鱼的领域空间性,暂时混养是成功,开始时我就想龙鱼群中一定要有一个老大,因此我把龙鱼老大锁定在我的那条大红龙,跟着我购入比大龙小一点的银龙3条,为什么要选银龙?因为银龙的体形修长容易迷惑红龙老大,价格低,同时我购入第二条小红龙(20xx年8月购入),回去后将小红龙隔开,3条银龙放入大龙那边,一开始大龙就将3条银龙干得体无完肤,我马上用隔板将空间隔小,打斗减少,打斗维持两三天,之后就小打小闹还是有,现在很少了,过了两个月尝试将小红龙(22厘米)放到那边,由于龙都大了将隔板移至大一点空间,刚开始小红龙躲在一边,两三天发现龙老大没有欺负小红龙,倒是银龙有时会欺负小红龙,但红龙老大总会为小红龙解围,这种关系一直维持了几个月,后来分别购入2条小红尾、2条小红龙,用此方法已将2条小红尾投入混养的行列至今打斗甚少,期待九龙缸的'完成。
混养总结:除加大混养的密度减少龙鱼的领域空间性,一定要确立龙头老大,其他混养的龙鱼体型不能与龙头老大一般大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为争龙头老大发生更惨烈的打斗,其间要十分关注水质,被打伤的龙鱼要马上下盐防止伤口发炎。七、请龙篇:出门前我一定会将家里的那缸水测试一轮,PH值会在6.8-7.0之间,如不放心会换掉1/5的水,温度在29-30,这是龙鱼适应的水质和温度,龙请回来后就不用再调,水温高点可预防一些疾病,做好预备工作就可以去请龙。挑选小龙鱼的要点(金龙和红龙):体形要修长(如是短身更好),头型要汤勺头,咀要尖而翘要红(个人喜好而定),须要直、长带黑线,鳍要长而宽大(不缩鳍),胸鳍要带金边,背要黑,背、臀鳍上的虎纹要粗而黑并要上下平行对齐,眼要红带金沙(不要挑眼蒙或白内障),肛门要凹型或平(不要有脱肛),鳞片要整齐亮度高、起匡(鳞底鳞匡对照鲜明)至4、5派,鳃盖要平滑指甲痕要带血丝色或金色(发色的先兆),侧线要明显,游动要活泼、精神,不怕生(不要挑胆小的)适应能力强,背鳍下的碎鳞要亮(金龙)。小龙回来就要把连鱼带袋放入缸内泡15-20分钟(适应温差),20分钟后就是兑水,把袋口打开兑入小部分缸内的水(兑水要兑2-3次时间为15-20分钟,目的是让小龙适应水质),兑水的过程要看小龙有否异常,如有异常要测试袋里和缸内的水质再做调整,如无异常就可以放鱼;刚请回来的小龙我会两天后才喂,其间我会用报纸封缸关灯养两天(目的是使小龙适应环境,防止自切),两天后,如小龙投食不吃,我会用小金鱼投喂(注:要剪去小金鱼肛门后的那条刺),不行的再换别的,如再不开口的饿两天再喂。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经验,不对地方还请大侠们斧证!谢谢!
篇2:我的养龙鱼心得
我的养龙鱼心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的喜好就是养龙,在初期养龙时,我十分狂热并带有盲目性,一看到好龙就心痒一定要把它弄到手,相信这也是每位初养龙鱼爱好者必备的缺点;由于我的盲目性导致对龙鱼的饲养知识疏忽学习,管理不善,再加上对过滤系统(生化、物理过滤)更是一窍不通,导致几年下来我损失几尾好龙更是花了不少的冤枉钱,。不过吸取教训后,理性购买了多本相关书籍,上相关的龙鱼网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后我决定改善鱼缸的过滤系统,于是在广州喜鹊路询问了几家鱼缸店,在了解多款过滤系统后我果断选择了辉赏好鱼缸的过滤系统,定制了第五代底滤。把原先的缸底底沙和造景清理掉,由于鱼只太多派粪太多与消化细菌的繁殖不成比例(超负荷),过滤不全面,清洗麻烦;一但鱼只有病下要份量较大,不易治愈。鱼缸定制好后遍着手购买了滤材、PH值控制器,智能显示屏,安装后效果不错,再加上平时辛勤管理及爱心,我的龙群安然品相好看了许多,感到欣慰的缸内的两条红龙已经发色了。以下是我本人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鱼缸篇:
龙鱼饲养缸的尺寸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养龙建议用大型龙鱼缸(缸底过滤),省去不少麻烦,大家购回来的不一定都是成龙大多是小龙,因而在造缸时,在入水口的那块玻璃应做成活动的,分成两至三块,随着小龙的成长,可以调节水位;在做缸时如养红龙,缸的四面(加底部玻璃),选用黑色玻璃(金龙系列则用透明超白玻璃,正面用透明超白玻璃,有助以后红龙发色;
二、滤材篇:
滤材无它就是:生化棉、滤棉、磁环、生化球、活性炭、珊瑚沙等,搭配因人而异,因地至宜。磁环、珊瑚沙中性偏碱,养龙的'PH值为5.5-7.5适宜,但磁环、珊瑚沙的PH值为7.5-8.5之间,两者间有冲突,此时可用网袋装入软水树脂或沉木碎(泡水一个星期才用),放入磁环、珊瑚沙一起使用中和PH值,份量根据个人要求的PH值而定,太低的PH值不利于消化细菌的培养。
三、水质篇:
养龙的水值中性偏弱酸,培养好消化细菌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是重要的一环,有许多疾病都是由水质不好引起的,无它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过滤系统改善水质,也是我最初首先把旧的过滤系统更换为辉赏好五代底滤的原因。主观就是日常的管理,(例如观察龙鱼的游姿,龙鱼游起来,缩鳍老是不舒展,那就要检测水的各样数值看是否要换水)。有的新手问:新缸养鱼为什么容易养死鱼?我认为是水太新或养水的时间不够导致的,而不是新缸造成的,新缸的玻璃胶为酸性,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用海盐泡缸后养水,建议在养水过程中加杀藻灯杀藻。有人说老水养龙漂亮,新水使龙成长快点,此说法我同意,但在这里我想请教各位高手水的软硬度和酸碱度是否混为一谈!?我曾经问过一位养鱼养了十多年高手,他答我:养龙的水要弱酸偏软,有助于鱼儿发色,但水的软硬度和酸碱度是两回事,有的水硬度会高酸碱度会低,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单凭仪器测试的数值为准,还要*经验来调节水质的软硬度和酸碱度,在此我想各位求证一下!我在书籍上看到小日本养的龙鱼十分的漂亮,是用类似养七彩上部过滤,不要求水流太急配合黑色背景、植物灯照射,我其实在想慢的水流是否能使水质容易变酸和使植物灯照射得更加透彻,有助于红龙发色这是我疑问想向位大侠求证?谢谢!
四、照明篇:
照明一般用卤素管、植物灯、虹管这几种,我本人用TFC虹管水中灯,效果还可以。水中灯位置我原先放在水平线下15厘米,对龙照出来的颜色不错,但后来我发现我的龙喜欢贴缸游,结果鳞片给水中灯刮出一道一道痕迹因而水中灯放到水面,愿想把灯缸外贴着玻璃来照但碍于美观这念头打消了!小龙阶段照明时间为4-6小时,亚成龙、成龙阶段8-10小时。
五、投食篇:
投食是增进鱼与人友谊一环,也是养龙人最乐意干的,龙鱼吃东西的姿态实在太美了;那怕新请回来小龙就想喂,但这不提倡,等鱼的稳定再喂。我从不喂小鱼,喂小鱼不利龙鱼的发色,一般喂昆虫类、青蛙、虾(交替来喂),投喂时轻敲缸边引起龙鱼注意,这可使鱼与你之间倍增亲切感,投喂后我会把冲浪泵打开,让鱼儿运动一下,有助宽大的鱼鳍生长。小龙投食要少喂多餐,当生长到30厘米时减少投喂,一天喂一次,使龙鱼充分消化,此举利于龙鱼的发色使龙鱼充分养分消化,再配合光照利于龙鱼的发色)。
六、混养篇:
我现在养着4条红龙、3条银龙、2条小红尾,除2条小红龙已隔开养,因为太小,其余7条龙已混养一起已经一个月无打斗。通过书籍了解到龙鱼混养解决的就是领域性和混养的密度,我通过加大混养的密度减少龙鱼的领域空间性,暂时混养是成功,开始时我就想龙鱼群中一定要有一个老大,因此我把龙鱼老大锁定在我的那条大红龙,跟着我购入比大龙小一点的银龙3条,为什么要选银龙?因为银龙的体形修长容易迷惑红龙老大,价格低,同时我购入第二条小红龙(xx年8月购入),回去后将小红龙隔开,3条银龙放入大龙那边,一开始大龙就将3条银龙干得体无完肤,我马上用隔板将空间隔小,打斗减少,打斗维持两三天,之后就小打小闹还是有,现在很少了,过了两个月尝试将小红龙(22厘米)放到那边,由于龙都大了将隔板移至大一点空间,刚开始小红龙躲在一边,两三天发现龙老大没有欺负小红龙,倒是银龙有时会欺负小红龙,但红龙老大总会为小红龙解围,这种关系一直维持了几个月,后来分别购入2条小红尾、2条小红龙,用此方法已将2条小红尾投入混养的行列至今打斗甚少,期待九龙缸的完成。
除加大混养的密度减少龙鱼的领域空间性,一定要确立龙头老大,其他混养的龙鱼体型不能与龙头老大一般大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为争龙头老大发生更惨烈的打斗,其间要十分关注水质,被打伤的龙鱼要马上下盐防止伤口发炎。
七、请龙篇:
出门前我一定会将家里的那缸水测试一轮,PH值会在6.8-7.0之间,如不放心会换掉15的水,温度在29-30,这是龙鱼适应的水质和温度,龙请回来后就不用再调,水温高点可预防一些疾病,做好预备工作就可以去请龙。1挑选小龙鱼的要点(金龙和红龙):体形要修长(如是短身更好),头型要汤勺头,咀要尖而翘要红,须要直、长带黑线,鳍要长而宽大(不缩鳍),胸鳍要带金边,背要黑,背、臀鳍上的虎纹要粗而黑并要上下平行对齐,眼要红带金沙(不要挑眼蒙或白内障),肛门要凹型或平(不要有脱肛),鳞片要整齐亮度高、起匡(鳞底鳞匡对照鲜明)至4、5派,鳃盖要平滑指甲痕要带血丝色或金色(发色的先兆),侧线要明显,游动要活泼、精神,不怕生(不要挑胆小的)适应能力强,背鳍下的碎鳞要亮(金龙)。小龙回来就要把连鱼带袋放入缸内泡15-20分钟(适应温差),20分钟后就是兑水,把袋口打开兑入小部分缸内的水(兑水要兑2-3次时间为15-20分钟,目的是让小龙适应水质),兑水的过程要看小龙有否异常,如有异常要测试袋里和缸内的水质再做调整,如无异常就可以放鱼;刚请回来的小龙我会两天后才喂,其间我会用报纸封缸关灯养两天(目的是使小龙适应环境,防止自切),两天后,如小龙投食不吃,我会用小金鱼投喂(注:要剪去小金鱼肛门后的那条刺),不行的再换别的,如再不开口的饿两天再喂。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经验,不对地方还请大侠们斧证!谢谢!(以上只代表个人意见)
篇3:龙鱼应该怎么养
龙鱼的基本资料:
水温:24~28℃
硬度:值3 -12
Ph值:6.5 -7.5
食物:小虾、小鱼等动物性饲料
远在三百五十万年以前的太古石炭纪,隶属Osteoglossidae科的龙鱼便已经开始存在了。后来,地球地壳的移动逐渐地把它们分布到世界各大陆去,如今日的澳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地。
龙鱼的养殖方式:
1、新鱼入缸
应该要知道,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
2、鱼缸尺寸
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3、日常管理
应该要注意每周至少换水20%-30%,水中的氨含量,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1)才能养好银龙鱼。
4、光照建议
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其他龙鱼也最好能达到8个小时的光照。有些养鱼爱好者,如养红龙鱼,喜用红光来照红龙鱼,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适合水质
银龙鱼的饲养鱼缸,应该要注意将水质维持在ph5.8-7.0的弱酸性且是软水的鱼缸中。
6、适合水温
银龙鱼的饲养鱼缸,应该是要注意,将水温维持在23度到28度之间,才能养好银龙鱼。
7、测试PH
银龙鱼的饲养鱼缸,应该是要注意每周测试PH值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以遭遇不策。
8、换水建议
银龙鱼的饲养鱼缸,应该是要注意,换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避免龙鱼受惊。而且饲养龙鱼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换成新水,否则会对鱼造成伤害。
9、换水太多
银龙鱼的饲养鱼缸,应该是要注意,如果你见到龙鱼的鳍和鳞片脱落的话,就是换水过多造成的你可以暂停换水它们就会自然的复原
10、换水太少
银龙鱼的饲养鱼缸,应该是要注意,换水量不可乙太少,太少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眼球浑浊严重的会造成腮盖翻转。
11、混养建议
应该要知银龙鱼性格相当猛,能吞食小型鱼类、不宜与其他鱼混养。但其个性在所有的骨舌鱼中算是很温和的,可以与同尺寸鱼混泳。
12、龙鱼爱吃
应该是要注意,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这些才能养好银龙鱼。
13、禁止吃食
应该是要注意,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病。
14、人工饵料
应该要注意,人工饵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较少的牛肉,当然也可以买成品的龙鱼专用饵料。不过刚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的时候龙鱼会很不习惯,需要人工驯饵。
篇4:鲟龙鱼怎么养?鲟龙鱼养殖环境
鲟龙鱼怎么养?
鲟鱼对产卵场的要求非常严格,它们在自然环境下有时溯河上千公里寻找合适的产卵场,如果雌鱼洄游到产卵场的道路被坝切断,找不到适合的产卵环境,雌鱼的卵泡就会退化吸收。
由于人工养殖条件与天然环境差异很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要达到性腺发育成熟要采用人工调控温度、光照,水流等环境因子,配合生理诱导等技术达到性腺发育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养。
承受水温为1―30℃,生产商品鲟鱼的最适水温为20―24℃,秋冬季水温最好不低于4―6℃。对水质的要求: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升,PH值6.5到8.0之间。
鲟鱼的耗氧率属于顺应型,即水环境溶氧量高时,它的耗氧率也高;随着水中溶氧的下降,其耗氧率也随之下降。
鲟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高于常规养殖鱼类,仅次于鲑鳟鱼,这就对养殖水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水中溶氧量应保持在6-8毫克/升,以保证顺利生长。
鲟鱼对外界影响的反应迟钝。养殖中除沿池壁和池底游动外,很少做剧烈活动,消耗在运动中的能量很少,因此,饲养过程中的饲料系数相对较低。
鲟鱼的食物惯性很强,拒食不熟悉的食物。如开始时是食用水蚤和水蚯蚓,转食配合饲料时要有一定的驯化时间。
在养殖时要适时开口,在卵黄囊未吸收完毕的混合营养阶段,适时投喂适口的开口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此期的鱼苗为被动摄食,所以要求水中要保证一定的饵料密度,这样才能有较高的存活率。
鲟鱼的生长速度比较快,通常孵出的水花,经过1个月左右的养殖即可达到7-10厘米。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当年早春放养100-150克重的鱼种,经过9-10个月即可养殖成0.75-1千克的商品鱼。
篇5:鲟龙鱼怎么养?鲟龙鱼养殖环境
鲟龙又称鲟鱼是大中型经济鱼类,也是珍贵的鱼种。截止1月全世界共有20多种,其中我国有8种,俄罗斯鲟鱼主要分布于俄罗斯的里海、亚速海、黑海及与这些流域相通的河流。除部分是洄游性种类外,还有部分为定栖种类。春季开始洄游,结束于秋季,春季洄游型当年产卵,秋季洄游型第二年产卵。初次性成熟年龄:雄性11―9龄,雌性11―13龄,产卵周期4―6年。俄罗斯鲟鱼的成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鱼池的面积以3―5亩为宜,其形状长方形为好。池底的淤泥小于10厘米。如是水泥流水池其面积50―300米不限。池深2米。
2、对水质的要求:
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升,PH值6.5到8.0之间。需要注意的是鲟鱼对氯特别敏感,即使水中有微量的氯离子也会导致鲟鱼死亡。
3、鱼种放养:
池塘在放养前进行生石灰消毒,每亩用10公斤左右,然后干塘日晒。于放养前二周注水,水深为2米。鲟鱼的放养密度和其个体大小有关,一般规格在300―500克,每亩放500尾。鲟鱼的承受水温为1―30℃,夏季池塘水温超过26℃时,应及时注新水。
4、饲养管理:
实行定时、定点、定量的投喂原则,日投饵率3%,以后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减少投饵率,当鱼达到1公斤以上时,日投饵率不超过1%。由于鲟鱼怕光,所以投喂时间为每天黎明和黄昏各一次。每半月加喂鱼健康2号、淡水鱼多维和酶制剂等,以提高鲟鱼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能力、加快鲟鱼生长。
篇6:曼龙鱼怎么养?曼龙鱼如何分辨雌性?
曼龙鱼在未达到性成熟之前,雌雄特征不明显,性别较难区别,仔细观察才可以比较出来:
(1)体色:雄鱼色泽比较鲜艳,而雌鱼则比较黯淡;(2)背鳍和臀鳍:雄鱼背鳍比较大,背鳍和臀鳍后端呈尖状,而雌鱼背鳍比较小,背鳍和臀鳍后端则较圆钝;
(3)腹部:雄鱼腹部不饱满,而雌鱼腹部则较饱满;
(4)丝状胸鳍:雄鱼丝状胸鳍基部呈明显桔红色,而雌鱼丝状胸鳍基部不具明显的桔红色。当受惊恐时,雌雄鱼体上都会呈现不规则倾斜的条纹。
仔鱼在6个月后性成熟。雄鱼在繁殖时有婚姻色,特色深蓝,背鳍、臀鳍末梢尖长;雌鱼的体色较淡,腹部膨大。繁殖水温26~28℃,水质中性。
在60X40X40(厘米)以上的水族箱中放置几株漂浮水草,雄鱼吐泡筑巢,然后追逐雌鱼产卵,雄鱼将受精卵用口吐入泡中孵化,雌鱼每次产卵500~1000粒,产卵结束后将雌鱼捞出,留下雄鱼照顾鱼卵,2天后待仔鱼孵出后,将雄鱼捞出。
篇7:曼龙鱼怎么养?曼龙鱼如何分辨雌性?
曼龙鱼怎么养?
喂食曼龙鱼也需要注意幼鱼和成鱼的喂食是不一样的,曼龙鱼的饲养难度不大,并且也不择食。但是,人工繁殖曼龙鱼的话就需要注意一定的喂食要求了。
曼龙鱼属杂食性鱼类,可以接受多种食物,最爱吃水生活饵料,如枝角类等;也吃人工干饲料,甚至吃活的小鱼苗,性情好斗,爱追逐比其体型小的鱼。要想让其顺利繁殖,必须在繁殖前投喂枝角类或小鱼苗等活饵达一月以上。
曼龙的繁殖操作相对简单,而仔、稚鱼的培育则较难,原因是曼龙的仔鱼个体明显小于其它热带鱼,体长只有4mm多;大多数热带鱼的仔鱼体长都在7mm以上,一般都可开口摄食孵化不久的丰年虫无节幼体,甚至可直接摄食小型枝角类,如孔雀鱼(Poeciliareticulata)和玛丽鱼(Poecilialatipinna)。曼龙仔鱼转为外部营养时尚不能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需要提供个体更小的活饵。
篇8:非洲龙鱼怎么养?非洲龙鱼的饲养环境
龙鱼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受惊后咬尾、掉尾等疾病了,很多龙鱼在受惊后出现的疾病往往很难治疗。所以为龙鱼提供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饲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龙鱼适合生活在24-29摄氏度的水温环境中,当然身体足够强壮的龙鱼应该可以适应22-31摄氏度的水温环境。此外PH值也会影响龙鱼食欲,所以PH值对于龙鱼来说一定要稳定。
1、鱼缸的摆放位置不易在门边或者突然有人出现的地方。
2、是否有嘈杂的声音或震动(正对马路经常有载重卡车或强汽笛车经过)。
3、光照强度突然改变。尽量让鱼缸远离窗口避免强光晃动,如不能避免可以用厚窗帘遮挡。
4、不宜在鱼缸前做剧烈运动(特别是从下面突然站起)不可有红色物体在鱼缸前出现或者擦拭鱼缸尽量躲开龙鱼头和尾巴,它游过来你就换一面擦。
5、注意家中别的宠物是否会惊吓到龙鱼,尤其小猫小狗乱窜。
6、家中来客人可以厚厚脸皮提前告诉一下不要再鱼缸前指指点点拍敲鱼缸。
★ 我养的发财鱼作文
★ 我养电子宠物
★ 龙猫个人观看心得
★ 读书心得郑启龙
★ 我养小动物的作文
★ 我养的蚕作文
我的养龙鱼心得(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