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ijun824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 第1篇: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第2篇: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第3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第4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第5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第6篇: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第7篇: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第8篇: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第9篇: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第10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第11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第12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第13篇: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14篇: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15篇: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16篇: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7篇: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8篇: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1.基础梳理
diary fare transport finally persuade stubborn organize source determine altitude reliable forecast beneath sightseeing insurance bend dream of/about doing sth persuade sb to do get sb interested in make one’s mind give up care for
be determined to do can’t wait/can hardly wait to do sth
2.词语归纳
1)transport
作动词,常和from…to…连用。
作名词,也可是transportation,表示“运输,运送;运输工具,交通车辆”。
常用词组:be transported with… 情不自禁 in transports of sth 情不自禁
2)persuade
作动词,后常接指人的代词或者是名词。意为“劝说好某人”。
persuade sb to do sth “劝说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表示劝说是成功的,若表示劝而不服,不能用persuade,通常在其前加try to或者是want to ,也可以用advise。
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out of sth 说服某人不要去做某事
persuade还可以表示“使某人相信”,常见用法: persuade sb that+从句 persuade+of短语
be persuaded that+从句
3)insist
是动词,后接介词on+名词或者动名词,也可以加他that从句,表示“坚决,强调,坚持主张”,从句中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即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
insist on后接动名词,如果有逻辑主语,可以用名词或者名词所有格,也可以用宾格形式,但不能用代词的主格形式。
insist 还可以表示“坚持说,力言”,其后的宾语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
insist后面不能跟不定式。
determine
作及物动词,表示“决定”,只能跟名词或者不定式(短语)作宾语,不能跟动名词(短语)。
determine on/upon doing=be determined to do决定做某事
determine sb against sth 使某人决定不做某事
determine和be determined后面都可以跟宾语从句
篇2: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1. ever since 自从
I haven’t heart from him ever since last year.
我自从去年以来就未曾受到过他的来信。
Ever since 引导的时间短语或从句作状语常与现在完成时连用。
2. dream 梦、做梦
1) Vi.
做梦 dream a/an +adj. + dream “做了一个……梦”
Dream a good dream 做了一个好梦
梦见 dream +that
She dreamed that they can fly.
在否定和疑问句中作“想到,料到”后接that从句
I never dreamed that he would be so handsome.
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如此帅
2)Vt.
dream about/for“梦见;梦想;向往”
I once dreamed of Dod.
我曾梦见过上帝
3).最否定和疑问句中接介词of “想到、料到”
I wouldn’t dream of hurting you.
3. persuade vt. 说服、劝服:
1)persuade sb. to do sth=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I have persuaded him to give up smoking.
我已经说服他戒烟理科
2)persuade sb out of (doing) sth 劝说某人不要做某事
We persuaded him out of his foolish plan.
我们劝他停止了他的愚蠢的计划
3)persuade “是……相信”,后加that 从句
I am firmly persuaded that she was telling the truth.
我坚信事实就是这样
advise:只劝说,不一定说服
The doctor advised me to eat less meat.
医生劝我少吃肉
3. graduate v.毕业
graduate from 从……毕业
I graduated from 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n. 毕业生,大学毕业生
graduation n. 毕业
4. finally, in the end, at last
1) finally强调活动过程的终结,“最后”“末了”一是在列举事物或论点时引出最后一项内容;二是在动词前面表示“等了好久”
2)at last 与finally的第二个用法相同,但往往用于一番拖延或曲折后,因而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如不耐烦、不愿意
3) in the end 与finally 的第二个用法相同,而且能用于预卜将来,而at last和finally则不能
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
篇3: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_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_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
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
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制、诏、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_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_
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_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_,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篇4: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杜鲁门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控制西欧)、北约(军事,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5.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
6.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
8.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
9.不结盟运功的特点是:非集团、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1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12.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13.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14.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中心的转变
篇5: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隋唐的对外交通及对外政策
1、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2、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波斯湾。
3、对外政策——全面开放。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定居、任官、通婚;使节、商人云集。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的是崔致远。②唐朝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③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实行科举,设立国学,教授儒学。④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⑤新罗人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①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②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③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④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⑤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⑥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祭孔的礼仪也很隆重。⑦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⑧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⑨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⑴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⑵天竺:印度称为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十进位计数法传入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大大加强。高僧玄奖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⑴波斯:①隋朝时,中国和波斯已互遣使节;②唐朝时,波斯遭到大食侵扰,其国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后客死唐朝。③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做珠宝、香料生意。
⑵大食:唐高宗起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⑶东罗马:使节往来;医学、杂技传入唐;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⑷非洲:①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新唐书》上有这方面的记载。②唐朝人杜环在北非、东非留下了行踪。他撰写的《经行记》记载了非洲的风土民情。③史书里还记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④非洲发掘出土的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窑、越窑的产品,而且质量极好。
篇6: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
4.市场调节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a.市场能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b.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消极作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b.市场存在三个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5.良好的市场秩序:
①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即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基本特征: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宏观调控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必要性(原因):a.市场的局限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它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b.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具体内容见课本和笔记),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④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政治如何预习方法
预习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每个同学都应该把它作为学好思想政治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如果同学们不作预习,就会在上课时感到生疏、突然。如何进行预习呢?
(1)列预习提要。
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书上,做出标注,在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
(3)勤思善想
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持之以恒
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政治如何听课
(1)集中精力、专心听课
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是保证提高同学们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
因为,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同学们才能听到教师讲的什么、问的什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才能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的质量。
也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作好笔记,为课后的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但个别同学对此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听课的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上政治课时练字、画画,或看其它书籍,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讲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后作业有哪些,一概不知道。这样的学生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
(2)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
听课时,同学们眼、耳、脑、手并用。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和表情;耳朵听老师讲的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手要认真作笔记,在书上划重点,记符号。
与此同时,同学们在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时,应注意和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
一般说来,在这四者中,首先是听。听是关键,是基础。因为听不清就记不清、记不全,思也就无法进行。
其次是记,记是听课的收获,是复习和作业的依据。俗话说,心记不如笔记。一堂课如果不做笔记,即使上课听清听懂了,课后也不一定记得清、弄得懂。所以,听课笔记很重要,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
第三是思,思能提高听课的质量。听课时,只有一边听,一边思,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才能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只有通过思,才能发现问题,得到更多的收获,提高听课的质量。
第四是看,看处于辅助地位,为听、记、思服务。在听课过程中,同学们要正确处理好这四者的关系,既不要主次不分,又不要注意了这个忘了那个。既不要只顾听,忘了记,也不要只顾记,忘了听,忘了思。
(3)注意听思记的方法
上课时,同学们只注意听、思、记还不够,还应该注意听、思、记的方法。也就是说,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听,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想、仔细记,还应注意它们的方法和技巧。
听:主要应仔细听老师对重要问题的讲解分析,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的答案、老师对教材补充的新内容、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的含义、作业的题目和具体要求。
思:要跟随老师讲课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主要思考那些重要的、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容易混淆的和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有的同学说,我也想思考,就是不知道怎么思考。这点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培养。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动思考呢?
第一,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第二,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多读书看报。
第三,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等。
第四,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经过以上过程,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记:主要是记下大小标题和老师讲课的思路线索,下重要的观点、概念、事例、记下关键性和总结性的内容和教材上没有的新内容;记下没有听懂和没有想通的疑难问题以及自己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记下作业的题目、要求、课外阅读书目和资料。
此外,笔记要主次分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切忌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也不要贪多求全,一字不漏。笔记内容不能仅限于老师的板书提纲。
笔记内容还应包括:
第一:老师对课本上落后于社会现实的知识进行的更正补充。如党在政治、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社会现实的新变化。
第二:自己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预习时的难点也是听课时的重点,把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在笔记中,复习时多加思考,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
第三:老师讲课时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整理总结的知识体系和对易混淆知识进行的对比。
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劳动生产率对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总量的影响,股票与债券区别与联系,解决公平问题的现实做法等;《哲学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异同;发展观的知识体系等;《政治生活》中的政体的不同形式、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等。
当然,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大家积极思维而补充的具体实例和课本上一目了然的知识是没有必要记录的。
篇7: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A?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B,且A?②真子集:如果A
C?C ,那么 A?B, B?③如果 A
A 那么A=B?B 同时 B?④ 如果A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A}?S且 x? x?记作: CSA 即 CSA ={x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
篇8: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高中数学;
(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篇9: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篇1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strong>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篇11: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篇1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
1.秦的建立: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
2.“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制:皇权至上;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皇权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确立。
(2)三公九卿制(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三公九卿受皇帝直接管理;协助处理军政财事务;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便于皇帝集权。
3.废分封,置郡县(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建立:秦朝地方建郡(是中央政府以下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初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乡里机构;长官由皇帝指派;开始设置选官考官制度。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北击匈奴,移民河套,修万里长城;南平越族。修筑驿道;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制订秦律。
(3)先秦政治制度的阶段特征:
西周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这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战国的变法运动,破坏了贵族等级社会,造就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纷纷出现,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而在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加强,至汉武帝时期州刺史的设立,标志着监察制度更加严密。
4.中央集权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补充:1、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①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其次,确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
篇13: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篇14: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离骚
1、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
修姱 嫉妒 謇 忳郁悒 侘傺
溘死 鸷鸟 方圜 攘诟 谣诼 延伫 芰荷 偭 兰皋 椒丘
岌岌 杂糅 昭质 可惩
孔雀东南飞
1、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秀的民间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词语读音
箜篌 怀忿 槌床 哽咽 绣腰襦葳蕤 卑鄙 蹑丝履 玳瑁 流纨
明月珰 磐石 拊掌 郡丞 思量量体裁衣 否极泰来 白鹄 婀娜
踯躅 金镂鞍 赍钱 蟠龙 琉璃
晻晻 日暝 摧藏 蹑履 怅然戊戌 戍守 彷徨
篇15: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6.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_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1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1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16、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1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1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19、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2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2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2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2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高一语文常用修辞手法
1、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3、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示例: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5、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示例: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高一语文常用解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篇16: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重点句型☆
1. What should a friend be like? 询问对方的看法
2. I think he / she should be…表示个人观点的词语
3. I enjoy reading / I'm fond of singing /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等表示喜好的词语
4. Chuck is on a flight when suddenly his plane crashes.“when“作并列连词的用法
5. What / Who / When / Where is it that...? 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句结构
6. 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day,... “with+宾语+宾补”的'结构做状语
7. Can you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 带连接副词(或代词)的不定式做宾补的用法
☆重点词汇☆
1. especially v. 特别地
2. imagine v. 想像
3. alone adv. / adj. 单独,孤独的
4. interest n. 兴趣
5. everyday adj. 每天的,日常的
6. deserted adj. 抛弃的
7. hunt v. 搜寻
8. share v. 分享
9. care v. 在乎,关心
10. total n. 总数
11. majority n. 大多数
12. survive v. 生存,活下来
13. adventure n. 冒险
14. scared adj. 吓坏的
15. admit v. 承认
16. while conj. 但是,而
17. boring adj. 令人厌烦的
18. except prep. 除……之外
19. quality n. 质量
20. favourite adj. 最喜爱的
☆重点短语☆
1. be fond of爱好
2. treat…as…把……看作为……
3.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4. argue with sb. about / over sth. 与某人争论某事
5. hunt for寻找
6. in order to为了
7. share…with与……分享
8. bring in引进;赚钱
9. a great / good many许多…
篇17: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词组: add up 合计
add up to 总计达
add… to… 把。。加到。。。里
add to 增加 增添 扩建
2. calm… down平静下来
3. have got to 不得不,必须
4. be concerned about / for 关心
5. walk the dog 遛狗 cheat … of 欺骗。。
6. go through 穿过 完成 用完 通过 仔细检查
go ahead 同意某人的请求
go by 流逝
7. set down 记下
set up 建立
set off 出发 引爆
set out to do=set about doing 着手做某事
8. a series of 一系列
9. on purpose 故意地 by accident= chance 偶然地
10. in order to= so as to 为了 目的是in order that = so that
11. at dusk 在黄昏 at dawn 在黎明
at midnight 在午夜 at noon 在中午
12. face to face 面对面
13. no longer= not … any longer 不再
14. settle down 安顿下来 suffer from 遭受,患病
15. recover from 恢复 ,痊愈
16. get/ be tired of 对…感到厌烦
17. make a list of 列清单
18. pack… up 装箱打包
19. get along/ on with与…相处,/ 进展
20. fall in love 爱上
21. be grateful to sb. for sth.对某人因为某事表示感激
22. join in/ take part in /join/ attend 参加… 加入
23. make sb/ sth + 宾语补足语 使…
24. have something/little /nothing to do with 与..有关, 与。。。无关
25. it’s because….. +原因
26. it’s why…. + 结果
27. dare + (to) do (实义动词) do (情态动词) 敢
28. a year and a half= one and a half years 一年半
29. it’s no pleasure+ doing sth 没有乐趣做。。。
30. happen to do sth 碰巧做。。。
31. have trouble/ difficulty with sb /(in) 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难
32. exactly 的确如此
not exactly 不完全是
33. find it + adj. + to do sth 发现做。。。很。。。
34.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35. swap … with 与。。。交换
36. it is / was + 序数词 time + that + has done / had done ….某人第几次做。。。事
篇18: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of high/ good quality 质优 devote to + doing投身于做某事
set up建立,安排 in principle主要 in peace和平
out of work失业 in work处于有工作的状态
out of control失控 in control处于被控制的状态
vote for投票选举 vote against投票反对
be equal to 与……等同 in trouble 有麻烦
turn to求助,转向 turn on / off 开关灯 turn up / down 出现/拒绝 lose heart灰心
lose one's heart to爱上某人;倾心
escape from / + doing sth逃避去干某事
come to power / in power掌权,当政
be sentenced to被宣判为
in one’s opinion某人认为,以某人的观点来看
fight for / against为……而战/为反对……而战 blow up 爆炸 爆发
dream of/ about梦想着……
imagine doing sth 想象着做某事
the first time首次(后面加时间状语从句)
for the first time第一次(做状语)
语法点 1. whether VS if 的用法
2. tell sb to do sth/ ask sb 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干某事/告诉某人别干某事
3. be + doing 表将来
4. 定语从句: 只用that 的情况 …… 只用who 的情况 ……只用which的情况…… as VS which the same … as / that… such… as as … as 介词+ which/ whom which 引导一个句子的用法……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which 引导一个句子的用法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插入语 I think I believe I guess I thought 间隔式定语从句
例句 :Is this car the one he bought last year? Is this the car he bought last year? What 的用法
5. will be done be about to be done be to be done be going to be done
6. has/ have been done 已经做某事
7. be always doing( 加always) 表示一种厌烦等语气 老是……
8. 强调句 it is + 被强调部分 + that 从句 It is not until + 时间 + that 从句 特殊疑问词 + is it that 从句
9. 倒装句 部分否定,含有否定词的 hardly never little only seldom 等, 把情态动词,be 动词, 助动词提到主语 的前面
10. as if , insist suggest request command ,从句用虚拟语气, 用(should) do 。
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