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块钱买手抓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的说课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的说课稿
关于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的说课稿
一 教学设计特色
本课是一个将抽象转化为形象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同时,本课也是一个建立于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深化过程,孩子们都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但了解却不深。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和简单使用地球仪。围绕“我们的地球”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师生交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时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 授课效果
通过本课的动手动脑活动,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给学生阅读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使他们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把握重点,发现规律,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这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三 课后反思
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搜集范围和搜集渠道,而不是让学生自己盲目的无从下手,这样学生有目地进行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条理性。
篇2: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Key words and phrases:country project also call speak right city cousin there
Sentences:San Francisco is in the west.
Task aim:Learn about the cities of America .And grasp the position words .Use the simple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something.
过程与方法:单词、课文、对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国三大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重点:Key words and phrases:country project also call speak right city cousin there
Sentences:San Francisco is in the west.
难点:Learn about the cities of America .And grasp the position words .
Use the simple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something.
教学方法:
讲授、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Sing the song together.”I am the music man.”(construct funny atmosphere)
Show some pictures or maps about London.
Free talk(Have students describe the picture)(review and present the new lesson)
(二)探究新知Teacher’s Q:Which countries speak English/
S:England,American…
Q:What do you know about America?
S:In Chinese they may say something about it.
OK,today let’s do it in English.
Show a map of America.(Teacher draw it before the class)
And introduce “This is my project .It about America”(show “project…)read it and understand it.
b. Use questions to show new words
Q:what language do the people speak in America?
S:people speak English in America.
Q:what’s the capital of America?
S:Washington D.C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A.
Q:where is it?
S:It’s in the east.
New words:speak,east新|课|标|第|一| 网
c. Use the map to show the position of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 And present the text contest on the blackboard.(teach new words “ city,west,cousin)
d. Make sure that all the contest on the blackboard and use a color chalk underline the new words.
Listen and repeat. And read it in pairs.
Repeat some key sentences with a teach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it.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students. Read it “Who can read it more quick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oral English)
(三)巩固新知
Do you have a friend?If you have,please draw her / his house .And tell us where is his / her house?
(Practice “I live in Beijing. My friend lives in …)Give them 2’ to 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the meaning of it .Then finish the part 1 on Activity book. Check the answer in groups
Point,ask and answer
Show some pictures on TV.(on the blackboard)
A:Where is New York?B:It’s in the east.
(Look at pictures and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it)
3. Show a map of China and deal with the part 3 on activity book
(四)作业布置
(五)小结Practice to read and remember the new words .(look at the phonetic symbol and say them out)
Important sentences(make a simple translation)
板书设计
Unit 1 Did he live in New York?
It’s about America.
It’s called USA.
篇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单词表
school [sku:l] n 学校
classroom ['klɑ:srum] n 教室
library ['laibrəri] n 图书馆
playground ['pleigraund]n操场
where [hwɛə] adv 在哪里
near [niə] prep 在...附近
far [fɑ:] adj & adv 远
from [frɔm] prep 从.....来
far from 离…远
the [ðe] 这(那)个;这(那)些
street [stri:t] n 街道
bike [baik] n 自行车
taxi ['tæksi] n 出租汽车
car [kɑ:] n 汽车,小汽车
bus [bʌs] n 公共汽车
thirty ['θə:ti] num 三十
light [lait] n 灯
red [red] adj & n 红色(的)
yellow ['jeləu] adj & n 黄色(的)
green [gri:n] adj & n 绿色(的)
篇4: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单词表
shop [ʃɔp] n 商店
let's [lets] let us 的缩写形式 让我们(提出建议时用)
go [gəu] v 去;开始;出发;离去;行走
go shopping phr. (去)买东西
want [wɔnt] v 要,想要
to [tu:] prep (表示方向)到,向 动词不定式符号
buy [bai] v 买
way [wei] n 路,道路;方向;方法
cinema ['sinimə] n 电影院,电影
park [pɑ:k] n 公园
supermarket ['sju:pə,mɑ:kit] n 超市
tomato[tə'meitəu]n(pl.tomatoes)西红柿,蕃茄
potato [pə'teitəu] n pl.potatoes 马铃薯;土豆
bag [bæg] n 包,袋
篇5: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单词表
shirt [ʃə:t] n (男式)衬衫
skirt [skə:t] n 裙子
trousers ['trauzəz] n 裤子
sweater ['swetə] n 毛衣
this [ðis] pron 这,这个
these [ði:z] pron 这些
is [iz] v 是(用于he,she,it及单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后)
are [ɑ:] v 是(用于we,you,they及复数名词后)
new [nju:] adj 新的
old [əuld] adj ...岁的,老的;旧的
It [it ] 它
they [ðei] pron 他(她,它)们
coat [kəut] n 外套,上衣
cap [kæp] n (有帽舌的)帽子
Miss [mis]n女士,小姐(对未婚妇女的称呼)
dress [dres] n 女服,(统称)衣服
shoe [ʃu:] n 鞋
sock [sɔk] n 短袜
shorts [ʃɔ:ts] n 短裤
not [nɔt] adv 不
day [dei] n 日;天
today [tə'dei] adv & n 今天
week [wi:k] n 周;星期
篇6: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单词表
do[du:]v.aux做,干,行动;无词义(用于第一、二人称主语,构成否定句,疑问句的助动词)
my [mai] pron 我的
homework ['həumwə:k] n 家庭作业
read [ri:d] n 读,阅读
book [buk] n 书
watch [wɔtʃ] n & v 手表、观看,注视
TV n 电视,电视机
watch TV phr. 看电视
bed [bed] n 床
clean [kli:n] v 把...弄干净,擦干净
listen ['lisn] v 听
listen to phr. 听
wash ['wɔʃ] n 洗,洗涤
face [feis] n 脸;面孔
toy [tɔi] n 玩具;玩物
ball [bɔ:l] n 球
kite [kait] n 风筝
fly [flai] v 飞,放飞
play [plei] v 玩,打(球)
with [wið] prep 和
play with 拿…玩;和…玩
篇7: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字
1、大海的歌
鼾 打鼾 鼾声 鼾声如雷 鼾症
狮 雄狮 狮子 幼狮 狮王
滔 滔滔洪水 罪恶滔天 滔天大罪 滔滔不绝
2、下雪的声音
屏 画屏 屏幕 屏障 电视屏
凝 凝视 凝注 凝结 冷凝
畔 河畔 地畔 江畔 界畔 身畔
翩 翩翩 翩然 翩若惊鸿 翩翩起舞
屑 不屑 皮屑 木屑 头屑 碎屑
窃 盗窃 偷窃 窃贼 窃取
绚 绚烂 绚美 明绚 绚丽多彩
序 序言 序幕 序文 序曲
3、秋色
蔚 蔚蓝 蔚然成风 云蒸霞蔚 蔚为壮观
逊 谦逊 逊色 逊位 略逊一筹
驰 奔驰 驰骋 驰骋疆场 迅驰
蕉 香蕉 芭蕉 蕉叶 蕉农
帅 帅气 帅旗 大帅 将帅
楂 山楂 山楂条 山楂果
缀 后缀 点缀 文缀 缀玉联珠
玫 玫瑰 黄玫瑰 玫瑰露 黄刺玫
瑰 瑰宝 瑰丽 奇瑰 奇文瑰句
4、古诗二首
螺 海螺 螺蛳 钉螺 螺壳
5 桂林山水
桂 桂林 丹桂 桂花 桂子飘香
扩 扩大 扩句 扩充 扩军备战
伟 伟人 伟大 雄伟 伟岸
涉 涉河 跋涉 干涉 跋山涉水
燕 燕子 乳燕 莺歌燕舞 身轻如燕
芙 芙蓉 出水芙蓉 芙蕖 木芙蓉
蓉 蓉城 苁蓉 芙蓉露 出水芙蓉
栽 栽树 栽种 栽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倒 倒地 倒下 歪倒 颠倒黑白
陆 陆地 姓陆 陆军 大陆
溶 溶解 溶化 溶剂 溶质 溶液
乳 乳牙 哺乳 乳化 乳儿
玲 玲珑 小巧玲珑 玲琅 玲玲作响
6、炊烟
炊 炊烟 炊事班 炊烟袅袅 野炊 炊具
薯 红薯 木薯 白薯 薯叶 甘薯
蔬 蔬菜 菜蔬 蔬果 布衣蔬食
腊 腊月 腊肉 腊味 腊八粥 腊梅
宿 住宿 宿舍 宿管员 夜宿
塞 塞住 塞子 木塞 开塞露
7、赏花
履 履行 履带 步履 削足适履
厢 车厢 货厢 包厢 厢房 边厢
售 售票 售货 出售 知假售假
票 票据 票根 银票 发票
氛 气氛 氛围 氛氤 氛氲
岔 岔路 岔道 打岔 分岔
夕 夕烟 夕阳 夕照 七夕 前夕 日夕 朝夕 除夕 旦夕
限 年限 期限 权限 上限 时限 无限 下限 象限 有限
弥 弥漫 沙弥 阿弥托福 弥散 弥留
8、地震中的父与子
洛 洛神 洛阳 洛水 洛川 洛花 洛书
杉 杉木 红杉 冷杉 水杉 云杉 紫杉
废 作废 废物 荒废 废寝忘食
墟 废墟 墟里 墟落 墟日 墟市
昔 昔年 昔日 古昔 今昔平昔 夙昔
曼 轻歌曼舞 日耳曼人 曼妙 曼声
疾 疾病 疾步 疾驰 疾风 疾患 疾苦 疾驶
崛 崛起 奇崛 崛然 崛地而起
堪 不堪 堪堪 堪当大任 谁堪
砸 砸到 砸锅卖铁 砸饭碗 砸开
9、新年礼物
攒 攒钱 攒眉 积攒 攒积
殊 悬殊 殊异 特殊 殊途同归
桶 木桶 水桶 铁桶 饭桶
蹲 下蹲 深蹲 蹲下 蹲踞
阁 阁楼 阁下 楼阁 厅堂楼阁
挪 挪步 挪移 辗转腾挪 挪威
呜 呜咽 呜呜 呜呼 呜呼哀哉
搂 搂抱 搂住 紧搂 搂着
彼 彼此 彼岸 彼时 顾此失彼 彼人
10、古井
汁 汁液 汤汁 墨汁 收汁
哺 哺育 哺乳 哺啜 哺养 哺食
暮 暮霭 暮迟 暮齿 暮楚朝秦 暮春
络 络腮胡子 络盐 络绎 活络 活络丸 经络
绎 络绎 演绎 演绎法 演绎推理 络绎不绝
旬 旬刊 旬日 兼旬 上旬 下旬 中旬
拐 拐带 拐棍 拐角 拐骗 拐弯 拐杖
酬 报酬 唱酬 稿酬 计酬 片酬 应酬 同工同酬
俺 俺们 俺的 俺家 俺爸 俺妈 俺哥
歉 歉疚 歉然 歉收 道歉 歉意
冶 冶金 冶金 冶炼 冶艳 陶冶 妖冶
篇8: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字
11、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
厨 厨房 厨具 下厨 厨子
贾 姓贾 商贾 余勇可贾
杜 杜鹃 杜绝 杜仲 防微杜渐
甫 皇甫 神甫 台甫 杜甫
迁 迁徙 迁延 迁移 变迁 乔迁 升迁
刑 处刑 从刑 电刑 定刑 动刑
岳 岳父 岳家 岳母 岳丈
拓 落拓不羁 拓写 开疆拓土 开拓
12、孔子学琴
瑟 琴瑟 瑟瑟 萧瑟 毛瑟枪 胶柱鼓瑟
毕 毕竟 毕命 毕生 毕业 毕业生 呼毕
恳 恳切 恳请 恳求 恳挚 勤恳 诚恳
技 技法 技工 技击 技能 技巧
畅 畅达 畅怀 畅快 畅谈 畅通 畅想 畅销
痴 痴长 痴呆 痴迷 痴情 痴想 痴心 痴子
抑 抑或 抑制 抑郁 抑扬
13、推敲
唐 唐人街 唐突 后唐 荒.唐 颓唐
贫 贫苦 贫乏 贫瘠 赤贫 贫困
僧 唐僧 僧人 高僧 僧道 苦行僧
妥 妥帖 妥当 妥靠 妥善 妥协
帖 帖服 帖子 庚帖 碑帖 画帖
韩 姓韩 韩愈 韩国 大韩民国
仪 仪式 礼仪 仪表 仪仗队
斟 斟酌 斟酒 不斟 献斟
酌 酌办 酌裁 酌处 酌定
貌 礼貌 面貌 貌不惊人 貌合神离
拜 礼拜 祭拜 拜倒 顶礼膜拜
14、字的敬畏
畏 畏惧 畏难 不畏 畏首畏尾
库 仓库 库容 文库 兵器库
俗 民俗 俗气 风俗 移风易俗
拾 收拾 拾起 拾元 捡拾
某 某某 某人 某处 某部 某地
创 创造 原创 创口 创刊 创新
袖 袖子 领袖 袖口 衣袖 袖带
录 语录 预录 目录 录取
凄 凄惨 凄然 凄怆 凄风苦雨
蓄 蓄能 储蓄 蓄电池 蓄水
15、和时间赛跑
坪 草坪 地坪 田坪 禾坪 晒坪
寸 一寸 尺寸 寸土寸金 寸步不让
巢 老巢 鸟巢 巢穴 蜂巢
暑 中暑 暑假 暑期 酷暑
业 作业 课业 业绩 业务 学业
匪 土匪 匪徒 匪气 匪夷所思
16、形形色色的植物
庞 面庞 庞大 庞然大物 庞氏
澳 澳门 港澳 澳大利亚
仁 仁人 仁慈 仁心 仁人志士 宽仁
榕 榕城 榕海 榕径 榕树
覆 覆盖 覆灭 倾覆 水能覆舟
亩 一亩 田亩 万亩良田 亩产量
昙 昙花 昙花一现
宵 夜宵 宵夜 宵小 宵衣 宵衣旰食
17、爬山虎的脚
隙 间隙 裂隙 缝隙 白驹过隙
茎 根茎 花茎 块茎 鳞茎 球茎
柄 国柄 话柄 彪柄 曲柄 权柄
蜗 蜗居 蜗牛 耳蜗 蜗庐
牢 牢固 监牢 水牢 牢不可破 牢笼
固 坚固 紧固 固定 顽固
18、门前的小树死了
秃 秃子 秃头 秃顶 光山秃岭
析 分析 透析 渗析 析出
耐 耐寒 能耐 耐苦 吃苦耐劳
旱 干旱 旱情 旱灾 伏旱 大旱
宜 便宜 宜人 宜居 景色宜人
垃 垃圾 坷垃 垃圾股 垃圾箱 垃圾债
圾 垃圾 垃圾股 垃圾箱 垃圾债
贩 小贩 贩卖 贩毒 贩运
坑 土坑 坑人 坑爹 陷坑 坑洞
污 污水 污秽 污损 污垢
奖 奖励 大奖 发奖 奖状 奖金
19、绿叶的梦
秆 根秆 禾秆 秸秆 棵秆 麦秆
盆 木盆 水盆 瓷盆 瓦盆 小盆
荷 荷叶 荷花 荷兰 小荷
启 启动 开启 启发 承前启后
汇 汇报 汇集 汇合 汇流
拢 合拢 并拢 归拢 拢共
岗 岗位 岗哨 站岗 岗前培训
戒 戒尺 警戒 戒烟 戒严
扛 扛起 扛上 扛着 肩挑背扛
垂 垂挂 垂下 低垂 永垂不朽
治 治国 政治 治理 治水
20、鸟的天堂
逼 威逼 逼迫 逼退 步步紧逼
泊 泊位 停泊 淡泊 漂泊
桩 桩位 打桩 桩考 木桩
涨 涨水 涨价 涨钱 水涨船高
暇 无暇 闲暇 目不暇接 余暇
抛 抛弃 抛起 抛掉 抛球
恋 迷恋 恋爱 恋情 恋恋不舍
篇9: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字
21、观潮
县 县城 小县 县长 知县
盐 盐城 食盐 盐分 盐水
罩 罩子 眼罩 被罩 罩住
屹 屹立 屹然 巍然屹立
崩 崩塌 崩坏 崩溃 礼崩乐坏
霎 霎时 霎时间 一霎那 霎那间
涌 涌出 汹涌 涌流 喷涌
号 号令 军号 号召 小号
22、龙卷风
末 末日 末尾 末位 本末倒置
袭 袭击 袭来 袭扰 奔袭
掷 投掷 掷远 掷轻物 掷地有声
畜 牲畜 家畜 畜生 六畜兴旺
肆 茶肆 酒肆 放肆 肆意妄为
虐 虐待 狂虐 肆虐 暴虐
诸 诸多 诸葛 诸侯 诸如 诸位
怖 恐怖 可怖 阴森可怖 白色恐怖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昼 昼夜 极昼 白昼 昼夜不息
菌 细菌 菌种 病菌 伤寒杆菌
厘 厘米 毫厘 厘清 毫厘不爽
俄 俄国 俄语 沙俄 俄尔
廷 朝廷 宫廷 内廷 廷臣
企 企业 企图 企盼 企望
豹 豹子 黑豹 金钱豹 母豹
贼 贼子 乌贼 奸贼 贼眉鼠眼
腐 腐朽 腐败 腐坏 腐烂
朽 朽木 不朽 永垂不朽 老朽
24、琥珀
脂 米脂 脂粉 油脂 脂肪
翘 翘起 翘辫子 翘尾巴 翘首
掸 掸子 掸尘 掸灰 鸡毛掸子
辣 辣味 辣椒 辣子 辛辣
番 几番 番邦 翻番 三番五次
裹 包裹 裹住 紧裹 裹腿
澎 澎湖 奔腾澎湃 汹涌澎湃 心潮澎湃
湃 澎湃 奔腾澎湃 汹涌澎湃 心潮澎湃
25、准时的登陆表演
栖 栖息 两栖动物 栖身 共栖
菲 菲薄 菲菲 菲仪 芳菲
乍 乍暖还寒 初来乍到 乍一看 惊乍
秩 秩序 厚秩 官秩 秩序井然
绅 官绅 绅士 乡绅 士绅
犯 违犯 犯人 犯罪 触犯 初犯
26、古诗二首
棱 棱角 棱镜 石棱 扑棱棱
哀 悲哀 哀叹 哀家 哀苦
27、军神
诊 诊治 诊病 急诊 诊所
沃 沃土 沃野 肥沃 沃壤
审 审计 初审 审讯 审问
邮 邮寄 邮递 电邮 邮电
局 局长 警局 局面 开局
判 判断 判读 研判 批判
盯 盯住 盯着 紧盯 盯梢
吩 吩咐 噻吩 卟吩 吩示
咐 吩咐 嘱咐 托咐
拒 拒绝 遭拒 抗拒 拒之门外
勉 勉励 勉强 勤勉 勉力而为
承 承认 承接 继承 承上启下
28、球王贝利
窟 窟窿 洞窟 冰窟窿 狡兔三窟
拣 分拣 挑拣 挑挑拣拣 拣选
椰 椰子 椰肉 椰壳 椰树
祈 祈祷 祈求 祈雨 祈福
祷 祈祷 祷告 祝祷 祷念
铲 铲子 铲车 铲雪 铁铲
墅 别墅 乡墅 村墅
率 率领 率队 率部
29、黄继光
役 现役 役使 劳役 苦役
屡 屡屡 屡次 屡战屡败 屡见不鲜
匍 匍匐 匍匐而行 匍匐茎 匍匐之救
匐 匍匐 匍匐而行 匍匐茎 匍匐之救
摧 摧毁 摧垮 天摧地塌 摧枯拉朽
30、登山
狭 狭路 狭窄 促狭 狭隘
薄 薄雾 薄幸 薄暮 薄弱
雾 迷雾 大雾 起雾 雾气沉沉
耀 耀眼 闪耀 耀武扬威 光彩耀目
芒 光芒 精芒 剑芒 芒果
释 解释 释怀 手不释卷 冰释前嫌
毅 毅然 毅力 坚毅 毅力可嘉
陪 陪伴 陪衬 作陪 三陪
锻 锻炼 锻造 锻铸 锻打
炼 炼铁 冶炼 火炼 千锤百炼
篇10: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Key words and phrases :country project also call speak right city cousin there
Sentences: San Francisco is in the west.
Task aim: Learn about the cities of America .And grasp the position words .Use the simple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something.
过程与方法: 单词、课文、对比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国三大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重点:Key words and phrases :country project also call speak right city cousin there
Sentences: San Francisco is in the west.
难点:Learn about the cities of America .And grasp the position words .
Use the simple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something.
教学方法:讲授、对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Sing the song together.”I am the music man.”(construct funny atmosphere)
Show some pictures or maps about London.
Free talk ( Have students describe the picture)(review and present the new lesson)
(二)探究新知Teacher’s Q: Which countries speak English/
S: England, American…
Q: What do you know about America?
S: In Chinese they may say something about it.
OK, today let’s do it in English.
Show a map of America.(Teacher draw it before the class)
And introduce “This is my project .It about America” (show “project…) read it and understand it.
b. Use questions to show new words
Q: what language do the people speak in America?
S: people speak English in America.
Q: what’s the capital of America?
S: Washington D.C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A.
Q: where is it?
S: It’s in the east.
New words :speak , east新|课 | 标|第 |一| 网
c. Use the map to show the position of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 And present the text contest on the blackboard. (teach new words “ city , west , cousin )
d. Make sure that all the contest on the blackboard and use a color chalk underline the new words.
Listen and repeat. And read it in pairs.
Repeat some key sentences with a teach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it.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students. Read it “Who can read it more quick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oral English)
(三)巩固新知
Do you have a friend? If you have, please draw her / his house .And tell us where is his / her house?
(Practice “I live in Beijing. My friend lives in …)Give them 2’ to 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the meaning of it .Then finish the part 1 on Activity book. Check the answer in groups
Point ,ask and answer
Show some pictures on TV.( on the blackboard)
A: Where is New York? B: It’s in the east.
( Look at pictures and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it )
3. Show a map of China and deal with the part 3 on activity book
(四)作业布置
(五)小结Practice to read and remember the new words .( look at the phonetic symbol and say them out)
Important sentences ( make a simple translation)
板书设计
Unit 1 Did he live in New York?
It’s about America.
It’s called USA.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11: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数的比较和改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本节知识学习中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近似数的求法(位数的确定,是舍还是入),特别是需要进位时,前面是“9“的连续进位,应重视数位的确定和数字的入舍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正确进行近似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
找准数位,看清入舍,注意约等号。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这些数都是准确数吗?
师:那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生答)
师: 13亿是一个准确数吗?960万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
点拨: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学等这样的数就是准确数。
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一般来说近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
(2)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判别。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按照准确数和近似数进行分类,并讨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②小组汇报,交流。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提问: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近似数,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发言)
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看“填一填 说一说”
出示: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1)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2)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观察第一组数据小组讨论:①原数的个位是几?四舍五入后是几?它的十位有变化吗?说明什么?
观察第二组数据小组讨论:②原数的十位是几?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几?它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提问:通过以上观察分析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准什么位?入舍什么位?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呢?)
学生尝试完成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
知识反馈,强调重点。
小结: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如果后一位够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数改写成“0”;如果后一位不够5,舍去(四舍),尾数改写成 “0”。在四舍五入时关键是要找准数位,看清入舍。
学生自学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①出示:148264≈( )万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明方法。
(提示:①找准数位 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并添写单位 ⑶用什么符号)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②学生两人结合互相出题,并检查。
引导学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强调约等号的使用。
三、作业设计
(1)判断题
①新绛县人口有32万。 ( )
②100000≈10万 ( )
(2)教材第12页第1题。
在做之前,可以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做“31777精确到万位是多少”这道题。学生说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做完之后,可以请学生把这些省市的森林面积按一定顺序排列。
(3)教材第12页第三题。(强调连续进位的方法)
(4)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
49( )835≈50万 49( )835≈49万
(5)课后延伸
阅读13页数学知识,搜集信息,了解数的发展史。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近似 数
35人→准确数 约13亿→近似数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
148264≈( )万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篇12: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根据运算定律,在 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a+b)+ = +(b+c)
125+38+75=(125+ )+38
2、计算并验算。
480+547 456+358 789+457
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顾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继续行驶并计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
2、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5+132+118+85。
3、组织交流。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千米)
方法二: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4、比较算法。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改变其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
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 方法:“用运算律”)
5.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 57+62+138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6、凑整训练。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 283
1597 253
47 164
317 403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三)检测评价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交流时让学生说清楚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60+145+40+355 372+42+258 146+143+54+257
(四)评价反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明确只要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就可使运算简便。
(五)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例3: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关键:“凑整” 方法:“用运算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六、教学后记
篇1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
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
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4、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为什么?234-66-34与234- (66+34)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如果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5、发现、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
师: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如:251-30-70=251-(30+70)或154-68-54=154-54-68。
(2)总结规律。
①交流讨沦: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交流后出示:a-b-c=a-(b+c)。
6、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三)检测评价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字。
146-55-45=146○(45○45)
☆-※-△=☆○(※○△)
624-172-328= ○( ○ )
a-b-c=a○( ○ )
213-○-○= ○(68○32)
2、想一想,不改变运算顺序,谁会计算得快一些?
(1)126-48-52 126-(48+52)
(2)364-(153+47) 364-153-47
(3)685-(228+272) 685-228-272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减法的简便计算,知道了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五)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1: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六、教学后记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4: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认识空气
一、教材分析
《空气》单元以空气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探究事物性质的能力。《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活动是在学生认识到了空气的存在及空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实验证实空气也像水一样占据空间,为学习《风》和《纸飞翼》打下基础。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了三个部分:
1 能力目标:
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 知识目标:
能意识到空气像水一样占据着一定的空间。
3 情感目标:
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冀教版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学生都喜欢吃,我有学生都喜爱的小食品薯片导入新课,出示一个完整的薯片塑料包,这么鼓鼓的塑料包里是不是 装满了薯片,除了薯片里面还有什么?从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
二 顺水推舟打好实验基础
空气占据空间吗?下面我为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老师用水槽、水、杯子、白纸来为大家表演这个小魔术。我先把报纸塞到杯子的底部,压紧,是他掉不下来,然后杯口朝下,竖直、缓慢的把整个杯子压倒水中,最后竖直向上取出。让学生猜一猜纸团是干得还是湿的?对于“纸团会不会湿”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做出不同的判断,有的学生说纸团会湿,有的说不会湿。这时我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这个小纸团,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湿,通过用手摸小纸团,学生发现他是干的。“为什么纸团没有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他们理解到:纸团之所以没湿,是因为水没有进到杯中,水为什么进不到杯子的空间呢,可能是因为空气占据着塑料杯的空间,水进入不了杯子。从而说明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
三 因势利导自己动手做实验,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当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空气占据着杯子的空间,紧接着我提出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让杯中的纸变湿? 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纸变湿,水就得进入杯中,水要进入杯中,空气就的出来,那你有几种方法能让杯中的空气跑出来呢?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很高。他们在小组中积极讨论、设计实验。学生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法:有在杯底打眼的、有把杯子的底去掉的、有把杯口直接倾斜的、有用注射器抽出杯中空气的、还有的同学说不把杯子放到水槽底的。最后请一名代表把本组实验方案与全班同学交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分享其他成员的成果。
教学中我有目的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
在设计好实验方案后,学生动手实验。并提出实验要求
1、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
2、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和实验材料。
3、填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结果:有气泡从水里跑出来,说明空气让出了杯子的空间,水进到杯子里去了,纸团湿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教师实验,学生观察 进一步提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
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往漏斗里倒水,发现水不能进到瓶子里。说明空气跑不出来,水流不进去;把塞子松一松,水流进瓶子里去了。说明空气跑了出来,让出了一部分空间,水流进去了。
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进一步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
四、水到渠成,回归生活,扩展延伸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科学和
生活结合的更紧密
这一教学过程共分两步:
第一步 比赛延伸,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看谁想得快,想的对,将会得到老师的小礼物。
(1)气球充气时为什么会变大?
(2)冬天为什么暖气片要放放水才能热?
第二步 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
用一个杯子到教室外去装一杯外面的空气进来。一定要确保这个杯子里空间是被教室外的空气完全占据。此活动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本课我以人文主义理念展开教学设计。以科学学习、教育探究为核心理念,设计学生的探索过程。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整个活动以学生动手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经历发现过程,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最后,我想用法国诗人朗费罗的诗句作为我的结束语:我们命定的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是每个明天,比今天走得更远。
篇15: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水与生命》是人民出河北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是本册教材中 “水”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水与生命”。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⑵、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⑶、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⑷、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⑵、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⑶、通过设疑、探究、研讨、应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水与生命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并能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二、教法、学法设计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和学习过程,这种过程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因此教学中必然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本课主要采用“讨论、谈话、交流汇报”等教学方法,并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扶——放的教学过程,以保证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切实实施。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1、以创设情景开始,激发兴趣,呈现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优美的山水景,并配上动听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绿,使鱼儿欢畅,使地球美丽。当学生畅谈感想后,教师归纳:“水是生命之源”。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2、以活动展开,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作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节课“观察水” 这一内容后,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要求每人说1-2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
3、以实验铺路,主体参与,探求真知。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动、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我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证明,并提前准备了“植物喝水”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观察,这一环节的设计,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探究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围绕“生命离不开水”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丰富了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恒心和毅力。
4、以整合延伸,拓展活动,激情导行。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汇报并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课后,要求孩子们用续写诗句来赞美水,“如果没有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
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用诗歌自由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虽然有些诗句不太符合约定的语言格式,那又何妨?只要他们参与了、思考了、表达了,目的就达到了。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实现了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板书:
水 动物 人类 植物
★ 冀教版数轴说课稿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的说课稿(共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