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id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 目录
篇1: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思路
侧重于读,要求读出感情;采用激疑、导疑、质疑、解疑等学习方式;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设一些情景(如配乐朗读、续编故事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知道会走的树是驯鹿。
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己能续编故事。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动物头饰。
五、教学流程
(一)看图激趣,揭疑导入
1.《出示驯鹿角的。课件》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像什么?
2.小朋友们的想像可真丰富,其实呀,这是一棵会走路的树(板书课题)。这棵树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们翻开书,自己看看。
3.噢!原来这是驯鹿的角啊!(出示完整鹿的。课件)
4.过渡:是谁以为驯鹿是会走路的树呢?小鸟与鹿爸爸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品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从而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的友善交往
1、驯鹿爸爸和小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要通过动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棵树与小鸟形影不离,相处得非常快乐。同时穿插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爱,读出文字的精彩。教师要指导读好对话,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鸟好奇、急切的心情以及驯鹿爸爸热情、友善的态度。)
2、(小组讨论交流)这棵树带着小鸟去过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呢?(这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要使学生理解鹿爸爸乐意帮助别人,应注意充分发挥动感。课件的作用,突破难点。)
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只要想象合理,应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同时配上音乐。)
4、齐读一至四自然段。
(三)精读五至九自然段,感受小驯鹿与小乌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她看到了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第五至九自然段。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课文。(读中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同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续编故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出示。课件)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编一编,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2、续编故事表演。
评析:
1.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出种种情景,引导学生与文本不断对话,积极主动地发掘文本的含义和感情,甚至超越文本创造意义,而教师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2.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本课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生动有趣的特点,把学习语文与学生生活实际(如续编小驯鹿带小鸟回家的故事)、情感经验和想象世界(如讨论驯鹿爸爸带小鸟去过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不仅学会了美丽的童话,还品味了优美的语言,而且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篇2:《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体会动物间和谐、友好的交往。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会走路的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故事中了解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小鸟树小驯鹿)
过渡:让我们跟随可爱的小动物们一同走进这个美妙的故事吧!
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1~ 4小节。
二、品读第1 ~ 4小节,体会小树和小鸟间的美好交往
(一)创设情境,指导读好小树和小鸟的对话
1、课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春天的早晨)。
2、你瞧,(媒体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师:就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七彩的阳光洒向幽静的`树林,雾气渐渐散去,树林从一夜的沉睡中醒过来了。你听,(媒体播放鸟叫声)树林里的鸟儿叫得多欢快;你看,小溪流哗哗地唱得多开心啊!咦,(媒体出示会走路的树)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4、(媒体出示)有一只小鸟看到了这棵金色的而且会走路的小树,也和你们一样好奇,它想问什么?谁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
5、哪棵会走路的树来回答可爱的小鸟?
6、金色的小树已经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小鸟们,你们还等什么,让我们赶紧去和小树交个朋友吧!
7、分角色读第1 ~ 2 小节。
(二)引读过渡,指导学生想象小树和小鸟的美好交往
引读:这一天,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安全地送回家,而且,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提问:它们会去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过渡: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善,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它们天天在一起,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相处得多么快乐呀!可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它不得不与小树告别,此时此刻,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三、精读第5 ~ 9小节,感受小驯鹿和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
过渡: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往了远方。在分别的日子里,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树,你瞧,春天一到,小鸟便迫不及待地飞了回来。这时,它遇见了谁?(小驯鹿)它们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接着往下读一读第5 ~ 9小节。
1、提问:它们说了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吗?先找一找,再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看看哪对同桌第一个读好这段对话。
2、哪对同桌有这个自信第一个来读好这段对话?
其他小朋友一边仔细听,一边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看看谁能第一个发现这段对话和我们以前见过的对话的不同之处。(两生试读)
3、(媒体出示文字)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提示语出现在话的后面或是中间)
4、明白了这一点,相信小朋友们就能把这段对话读得更好了,谁来读小鸟的话,谁来做小驯鹿,谁来代替我读好剩下的话?
其他小朋友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驯鹿父子)
5、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6、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时,小鸟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叫?你能读出小鸟当时的心情吗?
7、听了小鸟的话,小驯鹿连连说道(是的!是的!)见到爸爸一直牵挂的小鸟,此时此刻的小驯鹿怎能不激动呢?于是,你瞧,(媒体播放回家情景)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8、是呀,遇到久别重逢的好朋友,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高兴!谁愿意来分角色读好这段对话?
四、感情朗读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故事,感受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的友好与快乐。想不想把这个故事永远记在脑海里?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个故事,会背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背。
五、拓展训练
(媒体播放)小鸟来到小驯鹿家,会看到什么?又会听到什么?还会说些什么呢?
树
驯鹿(父)
23、会走路的树 小鸟
小驯鹿(子)
篇3:会走路的树的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从儿童视角进行描写。文中设计悬念,引人入胜。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小鸟和驯鹿间的快乐与和谐,故事简单又富有趣味性,阅读中会对驯鹿和小鸟产生喜爱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一根“情”线紧紧贯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鸟和小树(驯鹿爸爸)的初遇,课文中的“‘当然可以,来吧’”“天天陪”“好一会儿” “才”等词句充分表现了驯鹿爸爸的友善以及与小鸟深厚的友情;第二部分是小鸟和小驯鹿的相遇,按理说,它们也是初识,但“会走路的树”则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你也是” “你大概就是”这些话表现了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怀念之情,让他们变成了老朋友。接下来他们有一段对话,其中“叫起来” “激动起来”,是感情的喷涌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叙旧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借助偏旁识记“晨、送、路”,随文学习“奇、陪”,美观书写“趣、奇、陪” 。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标点符号、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读好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好奇”和“陪”的意思,积累词语,并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猜谜游戏。
1. 会走路的电线杆
2. 会飞舞的小夜灯
3. 会奔跑的人行横道
4. 会游动的喷泉
【设计意图: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前三分钟活动被前所未有地重视了起来,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猜谜游戏是他们喜欢的,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也将孩子们带入到有趣的动物世界,为后面引入本课“会走路的树”做一个小铺垫。】
一、导课环节
1. 板书课题,指导写“路”。
我们继续猜猜会走路的树是什么呢?从词卡里找到这个词举起来读一读。
2. 补充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可以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在学生找词卡、举词卡的活动中也是后面预习检查的一个开启。】
二、检查预习
1. 同位相互读读词卡里的词语,遇到困难可以借助词卡背面的拼音,也可以请教同位。
2. 拼图游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读准这组拼音:dà ɡài。
(2)读准这个词语:好奇。
(3)看动画,猜字谜:晨。
看看生字中,还有哪个字的偏旁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字的意思。
(4)找出同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送、趣。
动画演示,指导书写“趣”。
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拼图游戏”,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动手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又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情开展教学。拼图中,既考查了生字的读音,又渗透了关注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还将同结构字进行归类,找出规律进行对比来识记,形式的灵活多样,符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趣”的动画演示将写好它需注意的要点有趣地展示了出来,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印象深刻。】
三、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一想:你对课文的什么地方感兴趣。
2. 学生交流课文内容中最感兴趣的地方。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贴故事中的主人公。
【设计意图:“生本高效”是这堂课要贯穿始终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尊重了学生,看似简单的问题既不会增添学生的思考压力,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使课堂变得轻松起来。】
四、细读品味
(一)学习1-4自然段。
1. 指名读1-4自然段。
2. 创境理解“好奇”,指导书写“奇”。
3. 关注小问号,练习读好第1、2自然段中的对话。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这篇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比较多,在指导对话时,先联系学生的生活感知理解好奇的意思,帮助体会对话的语气,在此基础上,再关注对话中的问号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心情,从而读好对话。这个环节的对话朗读指导,也是为5-9自然段的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做铺垫。】
4.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5. 创境体验:理解“天天陪”。
6.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识记生字“陪”。
7. 范写指导“陪”。
8. 创境:出示书信,学生完成书信填空,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这部分的教学中选择了创境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获得认知。首先,通过一个“陪”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树是怎样陪小鸟的;第二步:通过时间、地点的创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树 “天天”陪小鸟,学生用亲身经历去感知、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境,迁移学生的认知情感进入文本角色中,帮助小鸟完成书信,既在书写中巩固了对生字的识记,又帮助体会小鸟对小树的不舍与感激,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中提到的“感受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整个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意识,这既是以经验为基础,又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载。】
(二)学习5-9自然段。
1. 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
2. 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读。
3. 引导学生关注感叹号,读好对话
4. 同桌两人练读第5-9自然段中的对话。
5. 全班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朗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要提倡自然。”因此,借助标点符号让学生表现出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即可。在前4个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运用之前所掌握的朗读方法,通过和同桌合作、和小组内同学合作来读好人物的对话。这样的朗读能更好地达到了全员参与、人人体验。】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 把这篇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板书设计
篇4:《会走路的树》免费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准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角色的思想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品读课文,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之间的美好交往。
1.播放百鸟欢叫的优美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老师贴驯鹿爸爸的图)
2.老师:孩子们,听了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春天很美。
生:我感受到一棵金色的小树很美丽。
3.师:是呀。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更美丽。这时,一只小鸟在树上看见了这棵会走路的树,十分好奇,小鸟问了些什么?(老师贴小鸟的图)请孩子们翻到课本的128页,谁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指名读、评议、挑战读)
4.老师:小鸟看到了,小鸟是怎么做的?请孩子们自读2、3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学生自读,同桌交流)
老师:谁能用书上的句子,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
(指名读)
老师:是呀。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长时间,(贴小鸟到驯鹿爸爸角上)才把它安全地送回家,小树多么喜欢、关心小鸟呀。那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话,通过朗读把小树对小鸟的喜欢,关心表达出来。
(齐读第2自然段)
老师: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请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大胆想像吧。
(指名读)
老师:孩子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好,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他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过着无比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齐读第3自然段)
老师:孩子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乐。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他不得不与小树告别。小鸟与小树告别时会说什么呢?请在4人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棒。
(学生4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老师:是呀。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向了远方。(老师取下驯鹿爸爸和小鸟图)
二、品读课文,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老师:一年过去了,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小树。春天一到,小鸟便追不急待地飞了回来。(贴小鸟图)这时,一只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贴驯鹿儿子图)当小鸟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鹿时,他们会说些什么?请自读第5~9自然段。
(学生自读)
2.老师:小鸟问了些什么呢?通过美妙的朗读来回答。
(指名读)
老师:为什么小鸟会把小鹿当成一棵会走路的树呢?
(指名说)
学生:小鹿的角就像树的树枝。
老师:请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
(指名读、评议、推荐读)
3.老师:小鹿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老师:孩子们,你从小鹿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去年那棵会走路的树是小鹿的爸爸。
老师:再仔细读读,会有新的感受。
(学生自读)
老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我知道了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鸟。
老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学生:我从“常常”这个词体会到的。
(指名读)
4.老师: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时候,小鸟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小鸟说的话?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老师:小驯鹿也激动起来,怎么说的?
(指名读、齐读)
6.老师:是呀。小鸟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儿子,多么激动,多么高兴!请孩子们3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表演5~9自然段,最后评议,评选“最佳小组”。
(学生3人小组排练)
7.请3个学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孩子观看、评判。
(分发头饰)
三、拓展、续讲故事。
老师:小鹿让小鸟停在它自己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速奔去。(贴小鸟到小驯鹿角上)小鸟来到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孩子们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看谁编得最精彩、最完整。
四、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23 会走路的树》,解决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并朗读了课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会走路的树是谁啊?(驯鹿)
2.课文写了驯鹿和谁之间的故事?(小鸟)
3.课文写了几年的故事?如果我把第一年的故事划为第一大段,第二年的故事划为第二大段,那么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第二段是哪几个自然段?(这一设计超标了,但可以保留)
二、指名领读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多让学生说,让多个学生说,引导学生越说越好)
2.引导理解小鸟初见驯鹿的感觉:好奇(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好奇”,先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理解小鸟为什么会感到好奇?因为小鸟栖息的树是不会走动的,它突然看到一棵会走路的树,当然就很好奇,所以,就想到小树身上坐一坐,走一走)
3.指导学生读出小鸟的“好奇”。(小鸟的那句话,更多的是请求,而不是好奇,应读出请求的语气。)
4.小鸟要到会走路的树上坐一坐,“小树”答应了吗?它是怎么说的?指导读好小树的话,读出小树的和善和友爱。(精神是悟出来的,老师理解的感情不一定学生能体会到,这里学生可能就读出小树的爽快,也是可以的。)
5.小鸟和小树又发生了什么故事?(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来感受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故事,理解了再谈精神层面的东西,学生读懂了,自然就感受到小鸟和小树之间深厚的情谊了。)
6.利用文章的空白,进行语言的拓展训练:小树带着小鸟去了哪些地方,见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有训练就要训练到位了,不能只让一两个学生来说,让多个学生来说,而且学生说话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接学生的话,训练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训练学生由不会说到会说,由说不好到说好。耐心地听学生说,找出学生说话中语言表达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这才是真正的训练,不能只是走教案,)
7.小树和小鸟相处的怎么样?(感受“天天”等词)(在学生初步体会到小鸟和小树之间的情谊后,可采用追问的形式,“你还从哪儿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友谊”?)
8.你从他们的交往,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和小树之间的友爱)(如果带领学生把文章理解了,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水到渠成了。)
9.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课文,体会小鸟和小树之间的情谊。
10.可是小鸟长大了,它要飞往南方,它要向小树告别了,它们告别时会说些什么呢?(训练学生说话,还是想引导学生感受小鸟和小树之间的情谊)
11.“小鸟飞往南方”后面是什么符号?(省略号,引导学生知道省略了什么,省略了小鸟飞往南方的过程,它飞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风景,到了哪里,那里是怎样的风景。)(这里的训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让学生先说小鸟飞过的地方,再说它停歇的那个地方怎样。)
三、学生自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小鸟第二年飞回来的时候,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1.小鸟遇到了谁?(小驯鹿)(一开始见面时,小鸟还是不知道那棵会走路的树是驯鹿的,是后来小驯鹿告诉了小鸟,小鸟才知道的。小驯鹿是怎么知道那小鸟就是爸爸常常提起的小鸟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他们见面时说了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指导学生读出他们见面时的兴奋和激动。
3.小鸟从小驯鹿的话中知道了什么?(去年的那棵会走路的树一直很想念它)
4.接着他们怎么做的呢?
5.回到家后,又会有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练说后,再表演,主要还是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和驯鹿之间深厚的情谊)
四、质疑:这篇文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篇5:《会走路的树》教案设计
《会走路的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展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小动物之间愉快和谐的友谊,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
2、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想象力的发展
教学材料
课件、头饰、配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1)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大自然吗?是啊,大自然美丽、神奇,有许多奇妙的事物。例如在南美洲就生长着一种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它可是真的会走路哦。(简要讲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查查资料)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也叫————会走路的树,不过讲的可不是卷柏哟,这又是怎么样的一棵树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书翻到128页。
(2)复习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这个故事,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预习的生字好吗?(出示生字课件)齐读、开火车读
二、初感文意、理解重点词汇
(1)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出示读书提示:1、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来,呆会儿读给大家听一听,看谁读的最好2、故事中有几个动物啊?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喜欢?说一说理由。)
(2)师;哦!你最喜欢这一部分,能先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吗?
好,能把你的喜爱读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吗?
A:恩,真有勇气,而且读出了自己的情感,
B:不错真是个勇敢的小女孩/小男孩,老师很高兴你第一个发言,勇于表现自己!
(3)这三个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你最喜欢小鸟,你喜欢他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还没发现呢!哦!原来在这里!(好奇)能读一读吗? (贴小鸟画片,根据回答相机板书:天真、可爱、好奇…)
你喜欢小树,我猜你是喜欢它漂亮吧?它哪里漂亮呢?还有呢?(贴———驯鹿,相机板书)
恩,说的真好,我们喜欢一个人也是这样,不仅仅就因为他外表好看就喜欢他,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灵美!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告诉我们你在哪里小树的这些心灵美的吗?
三、精读课文、体味角色情感
(1) 看来(……)的小鸟和(……)的驯鹿父子,都走进了大家的心中,下面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篇课文好吗?请女同学扮演小鸟怎么样?那么男同学就扮演两个角色(演鹿爸爸和小鹿)我来读旁白(播放配乐)
(2) 点评,指导朗读
(3) 下面有同学愿意来演一演吗?(戴着头饰读)(配乐视情况定)
(4) (此环节可取舍)恩同学门读的真不错!为了奖励一下大家我请大家欣赏本课动画,怎么样?
播放课件,让学生大胆的.评一评课件读的怎么样(语调平、情感不够丰富)
(5) 同学们的真厉害!能发现这么多问题! 老师也觉得同学们会比他读得更好!让我们来试一试!(生齐读)
四、回顾全文,想象、拓展、深化
(1)师;老师好羡慕着这只小鸟阿!能认识到这么好的朋友,不仅天天陪着它,还带它去了许多地方,看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你们要是这只驯鹿,你们会带我这只小鸟去哪些地方?看什么有趣的东西呢?(视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合作)
师:呵呵! 你们真是太好了!这些地方太有趣了,小鸟要是能遇到你们肯定也很高兴!可惜,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他不得不告别朝夕相伴的老朋友告别,飞往远方!不过还好,第二年春天,小鸟就遇见了谁了?
生:小驯鹿。他们发现了什么?这时候小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叫起来)小驯鹿呢?(大概,常常,激动)
最后,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聪明的你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续编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小鸟和鹿之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
音乐《苗岭的早晨》、生词卡片、小黑板、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谁来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复习:上一课我们学了生字词,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词)
二、精读感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
这篇课文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是从一个春天的早晨开始的。
1、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老师声情并茂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2、你们听到这美妙的音乐和老师的朗读,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们也来读一读,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象“会走路的树”的美丽。
3、有一只小鸟看到会走路的树,十分好奇,它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小鸟说的话。(出示这句话)(指导读好问话,通过爬, 坐一坐体会小鸟的心情)
4、小树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
问: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请读出来。(感受这棵树对小鸟的爱)
5、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位亲密的朋友告别,飞往远方……这时小鸟和这棵树的心情怎样呢?指名回答。
二、精读感悟第二部分(5—9自然段)
1、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她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指名回答问题。
2、为什么一年前,她看到的是金色的小树,而现在看到的是一头美丽的小鹿呢?
3、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结果怎样?读课文六到九自然段。指导朗读。
4、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第五至九自然段
5、表演,其余观看,评(发头饰)
三、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1、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们想一想,看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自己编或同桌合作编)
2、续讲故事
四、学写“丽”、“角”两个生字
1、观察“丽”字,写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后范写。
2、观察“角”字,生板演,其他注意看,评。
3、描红。注意姿势。
篇6:课文《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体会动物间和谐、友好的交往。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会走路的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故事中了解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小鸟树小驯鹿)
过渡:让我们跟随可爱的小动物们一同走进这个美妙的故事吧!
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1~ 4小节。
二、品读第1 ~ 4小节,体会小树和小鸟间的美好交往
(一)创设情境,指导读好小树和小鸟的对话
1、课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春天的早晨)。
2、你瞧,(媒体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师:就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七彩的阳光洒向幽静的树林,雾气渐渐散去,树林从一夜的沉睡中醒过来了。你听,(媒体播放鸟叫声)树林里的鸟儿叫得多欢快;你看,小溪流哗哗地唱得多开心啊!咦,(媒体出示会走路的树)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4、(媒体出示)有一只小鸟看到了这棵金色的而且会走路的小树,也和你们一样好奇,它想问什么?谁来学着小鸟的样子问一问?
5、哪棵会走路的树来回答可爱的小鸟?
6、金色的小树已经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小鸟们,你们还等什么,让我们赶紧去和小树交个朋友吧!
7、分角色读第1 ~ 2 小节。
(二)引读过渡,指导学生想象小树和小鸟的美好交往
引读:这一天,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安全地送回家,而且,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提问:它们会去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过渡:因为小树的热情友善,使小鸟增长了许多知识,它们天天在一起,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相处得多么快乐呀!可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它不得不与小树告别,此时此刻,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三、精读第5 ~ 9小节,感受小驯鹿和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
过渡:小鸟依依不舍地向小树告别,飞往了远方。在分别的日子里,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树,你瞧,春天一到,小鸟便迫不及待地飞了回来。这时,它遇见了谁?(小驯鹿)它们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接着往下读一读第5 ~ 9小节。
1、提问:它们说了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吗?先找一找,再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看看哪对同桌第一个读好这段对话。
2、哪对同桌有这个自信第一个来读好这段对话?
其他小朋友一边仔细听,一边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看看谁能第一个发现这段对话和我们以前见过的对话的不同之处。(两生试读)
3、(媒体出示文字)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提示语出现在话的后面或是中间)
4、明白了这一点,相信小朋友们就能把这段对话读得更好了,谁来读小鸟的话,谁来做小驯鹿,谁来代替我读好剩下的话?
其他小朋友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驯鹿父子)
5、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6、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时,小鸟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叫?你能读出小鸟当时的心情吗?
7、听了小鸟的话,小驯鹿连连说道(是的!是的!)见到爸爸一直牵挂的小鸟,此时此刻的小驯鹿怎能不激动呢?于是,你瞧,(媒体播放回家情景)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8、是呀,遇到久别重逢的好朋友,怎能不激动,怎能不高兴!谁愿意来分角色读好这段对话?
四、感情朗读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故事,感受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的友好与快乐。想不想把这个故事永远记在脑海里?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个故事,会背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背。
五、拓展训练
(媒体播放)小鸟来到小驯鹿家,会看到什么?又会听到什么?还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
树
驯鹿(父)
23、会走路的树 小鸟
小驯鹿(子)
篇7:《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
侧重于读,要求读出感情;采用激疑、导疑、质疑、解疑等学习方式;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发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设一些情景(如续编故事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知道会走的树是驯鹿。
2.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己能续编故事。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读题目会走路的树
你见过会走路的树吗?
那么,课文中讲的.树为什么会走路呢?
(二)品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从而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的友善交往
1.会走路的树和小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
(这棵树与小鸟形影不离,相处得非常快乐。)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师小朋友,听了老师的朗读你脑子里形成了什么画面?
师读一读,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像会走路的树的美丽。
师谁来读第二句话?
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师小鸟对小树的请求是什么?
生
师假如我是小树我会问小鸟:树林里有许许多多的树,你为什么只想到我的身上坐一坐呢?
生(及时评议)
师过渡小树会同意它的请求吗?你认为小树对小鸟好吗?
师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生(及时评议)
师你认为小树对小鸟好吗?
师以后它们是怎样相处的呢?
天天陪小鸟 去了许多地方, 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师假如你是小鸟,请你说说这棵小树带着你去过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篇8:《假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出示会认的字词,检查认读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读)
2 .听写会写的字。
二、朗读感悟
(一)读文质疑。
1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懂,用“? ”标记。
2 .学生质疑。
3 .教师相机处理,有的问题当场解答,有的问题归纳整理,随文处理。
(二)逐节朗读理解。
1 .小朋友,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读一读诗,你最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想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读文)
2 . 你最喜欢哪一节?(相机学习每节诗)
3. 学习第一节。
(l)你喜欢这一节,你能读一读吗?(生读)
(2)他读得怎样?(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指导:“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起音舒缓,停顿稍长;“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读出高兴的感觉。)
(3)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相互提醒不足之处。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可采取比赛的形式)
(5)作者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指名回答)
(6)小树听到了你们的祝福,快活地笑了。瞧!(播放:在太阳的照耀下,小树被微风轻轻吹拂着的情景。)(板书:小树 红红的太阳)
(7)让我们齐声把祝福再一次送给小树吧!(齐读)
4.学习第二节。
(1)(生:我喜欢第二节)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吗?
(2)师生评价,教师指导;“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语速加快,体现出心情的急切,“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读出喜悦的感觉。
(3)还有谁喜欢这一节?都站起来读一读。
(4)师:假如作者有一支神笔,他会画许多好吃的谷粒送给小鸟。你瞧,小鸟听了,也快活地叫起来了。(播放:小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叫着)(板书:小鸟 好吃的谷粒)
(5)分男女比赛读这一节。
5.学习第三节。
(1)(生:我喜欢第三节)请你读一读这一节。
(2)老师范读:老师也很喜欢这一节,我也来读一读。
(3)和同桌比赛读。
(4)自由推荐同桌读。
(5)作者为什么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呢?(指名回答)(板书:西西 一双好退)
(6)你想,看看西西拥有一双好腿的`样子吗?跪鱿“背景;)
(7)男生齐读。
6 .指导背诵,.
(1)熟读你最喜欢的一节,试着背一臂。
(2)指名背诵。
(3)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这一节的吗?
(4)谁还用了什么方法记哪一节?
(5)同桌互背。
(6)回家给家长听。
三、拓展思维
1.出示第四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2.指导朗读:声音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
3.回顾课文,假如作者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要画什么呢?
出示: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
4 .齐读。
5 .你喜欢作者的这些愿望吗?为什么?
6 .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呢?
出示句式:我要给________
7 .学生说话练习。
例:( l )我要给自己画一对翅膀,让我飞向蓝天。(2 )我要给缺水的地方画好多水,那里就不缺水了。(3 )我要给祖国的大地上画上更多的树… …
8 .师:大家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我相信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能变成现实。
〔 板书设计〕
23 .假如
小树 红红的太阳
小鸟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双好腿
篇9:《会走路的树》 之一
/ ̄ ̄ ̄ ̄ ̄爬 坐 ̄ ̄ ̄ ̄ ̄K
第一年 小鸟小树(鹿)
I____带 天天陪____/
/ ̄ ̄ ̄ ̄ ̄问 叫 ̄ ̄ ̄ ̄ ̄K
第二年 小鸟小鹿
I____抬起头来激动___/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0:会走路树读后感
愉快的暑假来临了,意味着我可以有大把的自由快乐时光了,我可以好好读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了。在妈妈给我买的一摞书本里,其中有一本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就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心想这么有趣的书名肯定是一本特有意思的书吧?
我仔仔细细的读完了这本书,很多片段和情节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假如树会走,那该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果真,在一个午后,长在山坡上的大树听到鸟儿们的一番讨论后耐不住寂寞了,他想要到城市里去看看到底有多精彩和华丽。大树一路颠簸、一路欣赏终于来到了大都市,但没想到城市里的快节奏和重污染让他感到自己与现代化格格不入,于是大树又想回家了……
充满想象力的我们在这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奇遇探险和天马行空。妈妈也很好奇的跟我一起读起了这本书,妈妈说这本书对大人们来说也很有启发,它使前路迷茫的年轻人在这里可以看到未来的方向和对人生的思考。大树内心的无限纠结也展现了这个时代的困顿与特色。把出走与回归、远方与故乡、梦想与现实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着深深的现实意义与哲学思考。
《一棵会走路的树》不仅有意思更有意义,读完后与妈妈这么一交流,小脑袋时而困惑,时而清醒,困惑的是未来的漫漫人生路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要自己去努力和争取;清醒的是知道当下自己应该选择做什么,在前进的道路上莫拐弯才会与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篇11:会走路的树
会走路的树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小鸟和驯鹿之间的友谊 ,同时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播放音乐和动画,引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2、理解“好奇”,什么事让小鸟这么好奇?知道朗读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3、课文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友好?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重点指导朗读: (1)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2)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4、想象: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小鸟与小树依依不舍的感情。 6、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5――9自然段。 要求: (1)自己读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第二年春天,小鸟回来了,她看见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以上的问题。 (3)小组分角色练读6――9自然段。 7、学生交流,并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搜集一些有关驯鹿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会走路的树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2:会走路的树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大树会走路呢?我想过,我要是看到大树会走路,我可是会惊叹不已的。
一天,我忽然看见树在动,树上的小鸟都被震动的吓出了魂来,再也不敢出来了,就连小动物们也被惊的张大了嘴巴,突然大树向我们家走来,吓的我赶紧把我们家的门关上了,还好我们家的门比较低,所以它进不来,突然,一声巨响,满地灰尘,原来它把我们家的门撞坏了,我赶紧跑去告诉爸爸妈妈。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相信我说的话,以为我在开玩笑,可是我真的不是在开什么玩笑。忽然,房子动了一下,爸爸说:“是地震了吗?”爸爸向外望了望,才发现我刚才说得都是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大树正在摇我家房子,我害怕的赶紧躲到爸爸的身后。我偷偷地向外瞄了一眼,看见大家都在围着我们家小声地嘀咕着,我壮起胆子问它,想让它告诉我,大树大声地说了一声“水!”原来是这样啊!我给了它水,它向我鞠了一个躬,还说了一声谢谢。我笑得合不拢嘴了!
太棒了!太棒了!要是大树真的会走路该多好啊,你们说是不是?
★ 会走路的树说课稿
★ 续写会走路的树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通用12篇)




